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英语课程描述

基础英语课程描述

基础英语课程描述

基础英语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大学英语(一)课程介绍

《大学英语(一)》课程介绍 目的: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主要内容:《新视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和《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一、二、四、 五、七、八共六个单元,内容覆盖校园生活、各地美食、、真爱至上、购物、旅行和环保等方面。 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课堂形式多样:头脑风暴、小组互相提问、小组授课、 辩论、角色扮演、听写测试、趣味活动等。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每个单元《综合教程》的课文Active Reading,并围绕课文查询背景知识、文体介绍等,并背诵相关单词短语。课堂上要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做好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按时提交作业。小组4-5人一组,1名组长。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一学期内读1-2本英文书籍,最好是西方正统文学,读经典。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朗文经典--读名著学英语;牛津书虫系列;《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希腊罗马神话》;《英语历史》;《英语发展史》等(不限于此)。 作业与考试:Outside view和Further reading的课后作业不提交不评讲(充分利用教辅材料自学自查),老师和TA抽查。

课程项目资源推荐:

外语系李咏霞老师文件夹地址:ftp://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 --- 教师文件夹---李咏霞学生作业上传地址:ftp://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 - 学生作业上传- -李咏霞 作文、翻译批改网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 听说资源: ◆普特英语听力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 ◆网易公开课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 ◆慕课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例如: ◆ 读写资源: ◆21st Century (周报) ◆英语沙龙阅读版(月刊) ◆英语文摘(月刊) ◆疯狂英语阅读版(月刊) ◆英语世界(月刊) ◆中国日报 ◆Reader’s Digest [美] 综合资源 ◆旺旺英语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 ◆沪江英语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 手机APP推荐 英语流利说(口语练习) 英语魔方秀(给电影电视剧配音。你就是主角!) 新概念英语(最经典教材,适合各种英语水平程度综合提高) 网易公开课 百词斩(背单词) 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技术、娱乐、设计) 21世纪英文报 纸质版词典推荐: ?①牛津英语大词典--OED(第二版) ?②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 ?③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 在线词典:https://www.doczj.com/doc/9c8707703.html,/(爱词霸) 手机词典:有道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英语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最主要的一点是 明确了关于英语课程的功能的新理念“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是语言课程改革中的最重大的成就。 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1E10935, 1E10905综合英语(一)(二)学分:6.0,6.0 Integrated English I,II 1E10915, 1E10925 综合英语(三)(四)学分:6.0,6.0 Integrated English III, IV 预修课程: 无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 通过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不同文体的学习,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推荐教材:《综合教程》(1—4册),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综合教程》(1—4册,教师用书),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语音语调教程》,王桂珍,高等教育出版社 《College English》,周珊风、张祥保,商务印书馆 《College English》,胡文仲等编著,商务印书馆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E10854,1E10824 英语阅读(一)(二)学分:2.0,2.0 English Reading I,II 1E10834,1E10844 英语阅读(三)(四)学分:2.0,2.0

English Reading III,IV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词汇量,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质。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上下文辨认理解难词和推测词义;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句面意思,句子隐含的意思和句间关系;理解段落的意思,包括段落大意,重要信息,段落内部和段落间的关系;掌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中心思想和大意的事实,例证和论点;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和感情等等,并对文章做出判断和推理。通过课堂训练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种阅读技能,提高迅速、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分析推理、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教材:《新编英语泛读教程》,王守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英语快速阅读》,汪士彬,南开大学出版社 1E10755,1E10725英语听力(一)(二)学分:2.0,2.0 English Listening I ,II 1E10735,1E10745 英语听力(三)(四)学分:2.0,2.0 English Listening III ,IV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英语听力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内容的听力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包括抓关键词与句,能推测内在含义,释意复述等);学习对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和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听懂并理解英语国家人士在交际场合中的各种英语和非专用英语的讲话;听懂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一般讲话内容及其后的问答;听懂并理解VOA或BBC节目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记者现场报道。

《基础英语》(1-4)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1-4)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625007(1-4) 总学时:384学时(讲课336,实践48) 总学分:24学分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预修要求:高中起点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性质: 基础英语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课,旨在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基础英语1-4的知识点、语法点和基本技能是高级外语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英语1-4课程是英语专业课程中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要使我们培养的专业学生,能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基础英语1-4在英语专业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二)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系统地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语音、语法、篇章结构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任务: (1)使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常用词汇、短语、基本句型、语法项目等知识有系统的学习,并了解句子的内部构成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自学水平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课文所蕴涵的西方文化信息,如政治、经济、商贸、教育、宗教、民俗、戏剧及文学等,发挥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4)在语言基础训练中,侧重口语和听力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读、写、译能力的提高,既要让学生打牢语言知识的根基,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上教师要用英文讲课。精讲多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阐明词汇基本意义和基本用法及课文的主旨大意等,并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如部分课程使用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教学辅助资料,除用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册外,教师要尽量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逐步建立起习题库和试题库。 作业的布置要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紧密联系,形式要多样,可以是听、说、读、写、译的任一种,也可是一、两项结合起来。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自教育部于2004年1月2日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以来,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以尽早实现把厦门大学办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外语教学部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制定了符合我校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以逐步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根据《课程要求》制定的《教学大纲》把我校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我校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大学新生分别设置的。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于90%的学生达到一般要求,45%达到较高要求,15%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达到更高要求。 本课程总共含4个学期,每学期学完《全新版大学英语》或《新视野大学英语》其中一册的所有配套教材(含综合教程、听说教程、阅读教程等)。教学以主题为基础,其中每个主题用6个课时(即两周),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除听说教程以外,我们还为所有学生配备了每周一个课时的外教口语教程。 对于分级教学中从二级或三级开始的学生采用跳跃式选材的方法,即针对目前教材循序渐进特点不明显的情况,不是直接从二级或三级教材着手,而是从四册书中选取针对性较强的并能在大体上自成一体的材料,为其构建一个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 (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 ①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Core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使其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具备社会生存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本阶段实行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学完本阶段学习后能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PRETCO-A)。 ②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以专门用途英语(ESP)为主组织教学,将学院现开设各专业按专业群归类,开设医护英语、机电英语、IT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财会英语、艺术设计英语等行业英语。开发相应行业英语教材和自主学习资源,一部分用作课堂学习,一部分用作学生自主学习和将来继续学习。行业英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职业生存能力。 (2)模块化组织:将教学内容按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个模块进行组织,

(2020年整理)英语课程基本理念.doc

课程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 保证

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介绍

2018级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介绍 实用英语类: 一、商务英语视听说(Business English—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b5E2RGbCAP 1、课程简介 课程以《商务英语视听说教案大纲》为依据,是《大学英语》地拓展课程.该课程以现代语言教案理论及专门用途英语教案理论为指导,以各种商务活动中地英语运用为学习和研究对象.通过该课程地学习,可以培养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与技巧地能力.适合学习本门课程地对象包括:1. 对商务英语感兴趣地学生;2.以后有意从事国际贸易及相关工作地学生;3.希望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地学生.p1EanqFDPw 2. 教案内容 本课程从语言知识、交际技巧、商务实践三个层面,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操练商务交际技能,了解相关商务知识.以多样化地输入手段,通过学习有关商务活动地实用材料,听录音磁带或CD,看视频,使学生获得生动、丰富、效果好地语言形式、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与信息地输入,熟悉并掌握主要地商务语言和用法,提高对文化差异地敏感性.同时,通过模拟各种商业口语活动,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英语地能力.学习内容涉及日常问候、接听电话、约会安排、招聘面试、会议组织、产品描述、价格谈判等商务活动.DXDiTa9E3d 3. 教案目地 本课程以视,听,说综合技能训练为主要教案目地,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正规地,严格地听说技能训练,有计划地、逐步地提高学生地听说水平,学生通过商务英语视听说语言要点,商务情景实践以及综合技能训练,逐步获得商务英语交际能力和操作能力.RTCrpUDGiT 4.课时数:每周2课时,共15周 5.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6.考试方式:口试 二、商务英语口译

基础英语课程教案设计

基础英语课程教案设计 教案总目标: 背景: 英语是国际语言…… 世界上80%都说英语……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 城乡学生都在学英语…… 英语使得人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美食,健康等等……能力素质目标: 第一课时:动作词汇、字母学习 第二课时:水果词汇、字母学习 第三课时:日常用语、字母学习 第四课时:字母学习成果比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以音乐、短片、报纸的方式让孩子对英语产生兴趣和认知,说明英语的普及和重要性; (2)教7个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的动作单词:hello、smile、clap、run、walk、sit、play,并以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加深印象感受乐趣; 会读会认就行,不要求会写。 (3)带领孩子读,并且书写跟读刚才课堂所教在7个词汇里出现的字母ACEHIKLMNOPRSTUWY共18个)。要求孩子会读会认就行。 二、教学简介: 1.介绍游戏规则: 每组派两个同学代表小组比赛。老师快速说出动作的中文,学生听到便做动作;或者老师做动作,学生说出英文。最快最准的小组获胜。 比赛的过程中,没有上台的小朋友负责监督台上的小朋友,看他们是否做对动作或者说对英文。 最后获胜的小组,代表组员均可以得到本子作为奖励,全体组员得到糖。其他未获胜的代表组员可以得到糖。 2.开展游戏: ⑴、开始游戏前,在教单词的时候,就要告诉小朋友一会儿有游戏比赛,要好好记好好学,但是不要说明游戏容。 ⑵、以横排或者竖排划分小组。允许小组有一两分钟的讨论时间来选出代表组员,期间老师要说明游戏奖励调动大家积极性,鼓励小朋友自信参与。 ⑶、让出代表成员上台。老师开始说中文或者做动作,代表成员快速作答。让台下的小朋友监督,一起作出淘汰的决定。 ⑷分发奖励。 3.游戏总结: 生活中的动作大部分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汇描述。而这些词汇都是由26个字母组成的。以汉语拼音类比字母在英语中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学好英语,会读会写字母是基础中的基础。

《大学体育》课程中英文简介

体育部 《大学体育》课程中英文简介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课程代码:150011B/150021B Course Code:150011B/150021B 课程名称:体育Ⅰ/体育ⅡCourse Name:PEⅠ/PEⅡ 学时:16 Periods:16 学分:1 Credits:1 考核方式:考查Assessment:Inspection 先修课程:无Preparatory Courses:None 按照体育部总体课程安排,大一为基础体育课程,所有男生课程内容是一致、女生内容是一致,主要由武术内容、多种球类、多种器械、多种健身方法和场地障碍拓展课程等内容构成。通过大一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多种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一方面为大二专项课程打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施加有针对性地训练,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拓展生存技能、提高心理素质、丰富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目前,我校的基础体育课程在全国是非常有特点的,特别是在第二学期安排的场地障碍拓展课程,经过了5年多的探索与教学实践,能够成功地把部分军事体育项目和心理拓展内容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在高校开创了非常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模式,为更好地通过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According to the arrangement of our Sports departmen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for freshmen is a basic subject. Contents of the course for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re the same. The content mainly consists of wushu, ball games, training with equipment, fitness methods and courses of playground-obstacle and outward bound etc. Through the freshman curriculum, we aim at teaching students to master a variety of sports,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skills and basic ability. This will for one thing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a special course for the second year students. For another, through the specific training activity, it will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sport quality, expand life skills,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to enrich PE course system. At present, our basic sports programs are very unique in the country. Especially for the second semester courses, we have arranged the courses of playground-obstacle and outward bound. After 5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we can successfully combined some military sports and psychological expanding content with P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creates a very unique teaching model. The sports programs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of ideas and mode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 in universities, and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students’ all-around development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一、教学对象 中国传媒大学非外语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在达到基础阶段的要求后,通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和信息通信等方向的专业英语技能,以部分满足学科专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并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教学要求 (一)基础阶段 所有学生的英语能力应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一般要求”(教务处确定的降低英语要求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除外)。 通过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25%--30%的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较高要求”,10%--15%左右达到“更高要求”。(非强制性规定) “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能力具体描述如下: 一般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 目;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4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和讲座,能正确理解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 某一主题稍做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了解说明中心 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每分钟10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思想,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 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汉英译 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6、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2000个单 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较高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 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40-150词,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2、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 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09修订)

“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 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English 课程编号:054051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教学对象:英语专业(师范类)本科生 学时数:总学时414,周学时6 开课学期及授课时间:第1-4学期第1-18周(第1学期军事训练、入学教育2周;第3学期生产劳动1周) 二、课程概述 基础英语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年制)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本课程参照英语专业低年级和高年级教学大纲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力求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牢固掌握英语的基本语音、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在此基础上能正确熟练地应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达到进行交际的目的,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说,基础阶段的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应该系统掌握下列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1)语言体系知识(Knowledge Of language system)指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2)话语知识(Knowledge Of discourse)不仅能得体地用语言进行意义交流,还可进行情感交流。 3)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Culture)。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受到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的熏陶。 还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能力(Learner's strategies)具有正确的学习策略。 2)语言思维能力(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学习者能用英语进行符合交际要求的思维活动。 3)语言教师的职业能力(Professionalism)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得到初步的职业训练。 四、建议教材及参考书目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新视野大学英语》是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之一, 已通过教育部验收,审定级别为优秀;《新视野大学英语》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教育部大学外语类推荐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还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 《新视野大学英语》是国内大学英语领域第一套立体化教材,提供课本、光盘与网络课程三种不同的载体,既可以选择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既保持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鼓励优秀教师讲授适于课堂教学的课程,也提倡传统课堂教学与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教学的课程相结合,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课程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设计中,《读写教程》与《听说教程》同为主教材,也体现了《课程要求》关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改革要求。 一、《新视野大学英语》的探索 《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设计、编写和制作是一个向同仁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上下求索的过程。它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和开拓,延伸大学英语的发展空间。

1. 传统的课本与光盘、网络课程 《新视野大学英语》同步提供课本、光盘与网络课程。传统的课本是几千年文化的承袭,为人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栋梁。课本有其特有的编写体系,摈弃课本会严重影响长期形成的教学习俗。课本仍然是不可取代的、行之有效的根本性教学工具。课本与光盘、网络课程的同步推出,有助于拓宽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可以从课本开始,通过因特网这一媒介,延伸到多元化的信息世界;课本与光盘、网络课程的同步推出,有助于广大教师对教与学的思想转化和手段更新,使传统的“灌注式教学”能逐步演化到自主选择、参与式的教学;课本与光盘、网络课程的同步推出,会引起教学模式的转变,既可以实现由教师现场指导的实时同步学习,也可以实现在教学计划指导下的非实时自学,还可以实现通过使用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区、网络通话等手段的小组合作型学习。 2.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 《新视野大学英语》不仅继承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良传统,还兼有网络课程的许多长处: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传输,还有学生学业管理模块;不仅跟踪学生的学与练的过程,还自动记录学习的情况,提供平时学习成绩的查询。此外,网络课程还为教师提供了试题库及实施考试的工具和环境。《新视野大学英语》充分利用了网络实时和异时交互的工具,在网络课件内量身定做了自己的网上讨论区和电子邮件及邮件列表系统,使学生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站上方便快捷地实现互动交流,开展小组合作型学习。然而这一切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延

英语课程介绍

英语特色课程介绍 英语——一张通向国际化的名片。优才国际·泰然小学以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为目标,中西教育结合,尊重教学规律,尊重个体发展,不断坚持和完善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以英语教学为龙头,以基础教育为目标,以艺术培养为特色,三套课程,齐头并进。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构想 我校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结合世界公认的国际教育领跑者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先进理念,将我校提升为多元化国际学校。我们的办学理念着重把IB教育的先进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训练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教育之路。 二、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孩子一入校就开始打造最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尤其是听和说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获得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打下扎实的语音语调基础,获得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从而为继续学好英语铺平道路。 我校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利用小班制的教学优势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引进外籍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教学,学生逐步养成敢于大胆开口讲英语的习惯。

1. 英语教材校本化。 在过去的5年里,英语教学主要是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我校引进了香港知名语音教材Ready To Learn(RTL),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已将Ready To Learn教材校本化。现在我们正在开发和运用新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学习语音、语调打好良好的基础。 2.英语课程龙头化。 学校国际班英语课程采用两套师资,中外兼顾,每周15节英语课(外教10节,包括:5节香港朗文听说训练,3节校本语音课程,1节体育英语,1节故事英语;中教5节:香港朗文读写训练和深港版教材题型训练),让学生全方位感受来自美国西方教育的精髓,中西合璧,其乐融融。 3. 特色英语课堂模式。 我校以英语课程为龙头,在校领导的直接关心下,通过英语组老师们的共同探索与摸索,总结出了特色英语课堂“四步曲”,即“歌曲热身---游戏贯穿---中操调节---滚动记忆”。这种崭新的课堂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我校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和自主性合作学习方法,这是一套成功而快乐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英语组老师们的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目前已逐步完善并趋向成熟。 三、英语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我校每学期都会举办“缤纷英语节”,活动精彩纷呈:

基础英语1(修订版)

基础英语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1001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1 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 先修课程:中学英语 适用专业:英语及英语教育 开课系或教研室:外国语系基础英语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理论课。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综合英语属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范畴。它熔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培养于一炉,在基础阶段课程设置中处于重中之重,起着主导性作用。 2.课程任务:通过对精选的规范的语言材料的讲授,传授系统的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等基础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 每一级对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基础阶段结束时综合英语技能要求如下: 语音:发音正确;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等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初步掌握语段中语音轻重和新旧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 语法:熟练掌握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倒装句和各种条件从句;初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 词汇:认知词汇5,500-6,500,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听力: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谈话;听懂中等难度如(TOEFL中短文)的听力材料,理解大意,领会作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听

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能大体辨别各种英语变体(如美国英语、英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能在15分钟内听写根据已学知识编写或选用的词数为200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20单词的录音材料,错误率不超过8%。 口语:能在一般社交场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阅读: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能读懂难度相当于Sons and Lovers的文学原著。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并能运用正确观点评价思想内容,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180单词,理解正确率不低于70%。能在5分钟内速读1000词左右、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 写作: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数据等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200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并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60词左右的应用文。 翻译:能独立完成课程中的各种翻译练习,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表达流畅.工具书使用:能熟练使用各种英汉词典和部分英语词典独立解决语言问题和部分知识方面的疑难问题。 文化素养: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通过以课文为主的综合教学与训练,在其他专业学科的配合下,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准确、熟练的听、说、读、写等英语的技能技巧,以及一定的英语教学专门知识与能力,毕业后能胜任初、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及其它与英语相关的工作。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时108学时;成绩考核形式为闭卷笔试。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2 0%,期末成绩占70%,合计为学期总成绩。考核范围应涵盖词汇、句法、阅读、翻译及写作,并结合学生平时积累与水平测试。平时成绩含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因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 课程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 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大专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应用技能为先,融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一体,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际化、大众化、人本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基础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教学模式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对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具有较高的听、说、写、译能力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学习,使英语成为学生交流专业信息、发挥专业特长的有力工具,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大学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