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浅谈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浅谈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浅谈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浅谈

关键词:会计理论方法

一、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综述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我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这一事件(认识客体)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办才能正确认识会计”这个问题。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包括认识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

会计研究方法对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会计研究方法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会计研究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在于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在进行会计研究之前,明确并正确地选择对所研究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2.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会计和其它学科一样,不仅是知识和学说的总和,而且还包括认识过程的研究方法。这意味着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直接丰富和发展我国会计理论内容,同时,它还有助于人们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研究者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多出成果和快出成果。

3.正确运用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会计研究方法可以视为完成会计研究任务的重要手段,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会计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性,会计研究方法运用恰当,不仅可以圆满地实现会计研究目标,而且可以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有如下特征:

1.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开放性表现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对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借鉴与吸收。首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重要源泉,如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其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也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重要来源。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系统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并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叠或交叉,这些理论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方法经常可以使会计理论的研究直接受益。

2.系统性。一方面,从作为元素的研究方法看,各种方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都由目的、对象、知识、工具、程序等一系列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的差异及不同的组合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研究方法;而各种方法又都处于更大的层次联系之中,作为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存在。另一方面,从整个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看,它是一个大系统,由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方法按一定层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其系统目标,从而体现了系统高度的有序性、层

次性和整体性。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系统性要求我们要以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方法体系中的组成要素。

3.目的性。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有其目的的,没有目的性就无所谓方法。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作为一个人造系统,目的性是其必备特征,它是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会计理论研究目的。由于会计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其具体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人们从事会计理论研究是在于提高人类对会计实践的认识能力,改善会计理论研究活动的效率和成果,从而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并间接地为会计实践服务,即达到解释、指导、预测之目的。

二、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具体层次

第一层次:方法论。

这一层次可以理解为阎达五教授提出的“方法的理论”。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理论中的理论。把哲学方法论作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有什么样的哲学基础,便形成什么样的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认为客观世界存在一个“必然”王国,体现了会计发展的规律与必然性,我们可以认识它、寻找它,利用它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而实证会计理论的方法论更多的是西方哲学流派的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理论研究的目的不是去探求会计“应当是什么”,而是去解释和预测会计“是什么”。

第二层次: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就是从事会计理论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1)归纳法,是通过对大量事物或现象的观察,从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的研究方法。(2)演绎法,是从一些会计基本命题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论的研究方法。即从已有的科学结论、原理和定律出发,推知另一新事物的有关结论。(3)历史法,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与研究会计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进程,概括和总结出会计发展的规律性,并将其延伸到现时研究对象中的一种研究方法。(4)系统法,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等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称。它是将研究对象置于系统之中,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等角度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研究。(5)数学法,是指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的分析、描述、推导和计算,以便从量的关系上认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6)实证法,是根据实际效用或实在的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7)实验法,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8)比较法,是将某一会计理论问题的不同对象进行对比分析,鉴别共性和个性、优点的缺点,从而探索会计理论的共同规律或特殊性。(9)移植法,是引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会计理论的一种方法。

第三层次: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是基本方法的具体化。例如,归纳法可以细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直觉归纳法、“穆勒五法”(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剩余法和共变法)等;演绎法可以分为会计假设演绎法和会计目标演绎法;比较法可以分为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方法和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程序是方法的操作步骤。将具体研究程序纳入方法体系不甚恰当。

-

据新华网报道,截至2007年1月底,沪、深两市36家上市公司根据新准则对2007年1月1日的年初数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股东权益比按原制度计算的股东权益净增加12.28亿元,每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平均净增加约0.34亿元。又如2007年4月3日公布的雅戈尔2006年年报,由于公司所持中信证券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调整后的股东权益变为73.7亿元,比原准则下的45.5亿元增加28.2亿元,股东权益差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核算下高达62%。新准则的实施导致上市公司2007年年初股东权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引起股东权益增加。而且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原因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导致股东权益净增加。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计量的应用使管理者意识要使企业获得较好的业绩,就要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

但是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中国目前经济正与国际接轨,但是国际报告准则的适用条件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还没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此次会计准则的重大变革虽然力求与国际准则接轨但是始终还是存在环境方面的差异,这也决定了我国在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严峻的挑战,这就是对于“公允价值”的把握尺度。如何确定公允价值成为现在这个课题的主要难点,而且公允价值很容易被人利用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就象前面所述,在资产置换中,如果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资产高估进行交易,就会造成利润的虚增,反之亦然。资产减值、债务重组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公允价值的引进但对公司财务人员掌握信息的要求以及专业判断要求更进了一步,更好地利用公允价值这把“双刃剑”。

(三)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新要求

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将内部管理及会计控制纳入到公司治理的路径之上才有效,才能保证不同层次控制目标的一致性,有效的内部管理及会计控制能够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维护某一类或少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委员会于1949年发表的《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包括一个企业内部为保护资产、审核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坚持既定管理方针而采用的组织计划,以及各种协调方法和措施,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会计系统。中国的财政部发布的《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由此可以发现,各国都将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职能,所以,上市公司要适应新的会计

准则,就须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水平。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企业内部管理和会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打造一个完备的企业,就要拥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这是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免疫力,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有效途径。所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企业适应新的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在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核算将更多地与管理相结合、与内部各部门协调一致,因此,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是上市公司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公司领导者为适应新的会计准则也应做出管理方面的改革,例如,对于有关管理层和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和熟悉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新会计准则较复杂的地方制定指导手册,使会计人员尽早适应新准则的要求;整理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的异同,结合企业自身作出调整并且评估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对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其他企业及早进行沟通,分析有关影响;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等。上海紫江集团于今年初发表声明,新准则增加了核算的难度和开支,核算软件需要根据新的会计准则重新升级,同时也增加了培训成本,他们今年的年报不会像往年一样安排在2月左右发布,而是推迟到4月底,以示公司对新准则的审慎态度。 -

浅议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目录 内容提要 (1) 一、引言 (2) 二、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现状 (2)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3)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概述 (4) 三、如何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实务工作的提高 (5) (一)加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研究 (5) (二)进一步加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5) (三)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意识 (6) (四)成立中国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师组织 (6) 四、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企业意识到财务部门的重要性,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工作中变得更加重视但是,我国会计工作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之的发展未能同步,显得非常混乱对此,必须加强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研究与探索,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规律,在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发挥理论指挥实践的作用,从而确保我国会计工作顺利开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实务工作提高的相关对策,以确保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会计学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应用

浅议会计理论与会计 实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引言 会计是贯穿于整个企业财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我国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工作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善,从总体看来,我国会计状况发展存在不同步不匹配的矛盾现象,会计理论超前会计实务,从而给我国会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会计理论与实际不能最大程度融合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矛盾现状,就必须在加强对会计理论进行研究的情况下,还应深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工作,改变会计实务的发展落后于会计理论这一现象同时,还改变浮夸与焦躁,保证会计理论的客观性,以此来构建我国科学的会计体系,促进理论与实务的同步和谐发展。 二、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现状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在我国各大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企业尚未高度重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对企业制定各项决策、调节控制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评价考核各项经济业绩等所起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根本不重视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这种现象及其普遍。企业对管理会计缺乏高度的重视,对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大多数管理者仅是凭借以往经验,并未利用科学理论及方法进行指导生产实践,导致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无法发挥应有巨大作用。此外,我国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仍未系统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尤其是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了解甚少,目前,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职业水准不高,会计披露信息存在虚假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这些因素导致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在应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方面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同时,企业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学科体系仍不够完善,实用性较差。整体上,企业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应用环境有待改善。 1.会计实务混乱现象 我国会计法对关注可预见的会计法规比较缺乏,尤其是缺乏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

会计盈余稳健性研究综述(2)

东方企业文化·公司与产业 2010年3月 105 会计盈余稳健性研究综述 洪庆宾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摘 要:稳健性又称谨慎性,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限制了内部人操纵会计数字的动机和能力。本文主要是围绕在会计盈余稳健性实证研究的主要领域展开的。在对稳健性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分四方面对稳健性研究进行文献回顾。最后通过中外研究进行对比,试图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 关键字:稳健性 会计盈余 会计信息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3—0105—02 一、稳健性的定义 从时间上看,Bliss (1924)也许是最早完整给出稳健性的定义的,他将稳健性原则表述为“预见所有可能的损失,但不预期任何不确定的收益”。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 )在其第4号公告中指出:“管理人员、投资者和会计人员历来宁肯低估净收益和资产,而不愿高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于1980年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辑》(SFAC2)将稳健性定义为:“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而如果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有同等的可能性,稳健性要求使用较为不乐观的估计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现已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其概念框架中将稳健性定义如下:“稳健性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中包含一定程度的审慎,比如资本或收益不可高估,负债或费用不可低估。”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这样定义稳健性的:“稳健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二、稳健性研究文献回顾 纵观会计盈余稳健性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存在性问题研究;第二,会计盈余稳健性形成动因的研究;第三,会计盈余稳健性计量方法的研究;第四,会计盈余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研究。 (一)关于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存在性问题 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已经相对比较完善和健全,因此有关美国会计信息存在稳健性广大学者都是普遍认可的。Kothari (1988)、Basu (1997)通过研究美国稳健性的时间序列发现1967-1975和1984-1990两个时间段的稳健性较强。Holthausen 和Watts (2001)通过对1927-1993期间的大公司研究发现,会计盈余稳健性在1966年之前就存在了。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关于稳健性的存在问题针对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研究才刚刚开始。Ball ,Robin 和Wu (2000)通过对沪深两市1992-1998年间A 股和AB 股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不管是基于内陆的会计准则的报 告数据还是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报告数据,都不具有稳健性特征。Lee ,Cao (2002)通过我国的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在1996和1998两年的稳健性较强。李增泉、卢文彬(2003),李远鹏、李若山(2005)以及陈旭东、黄登仕(2006)也对于我国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认同稳健性在我国总体上是存在的。 (二)关于会计盈余稳健性产生的原因 契约理论将企业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Watts (1993)认为会计盈余稳健性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契约,包括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稳健性可以做低利润延缓向股东的支付,从而确保了债权人的利益;同时稳健性也延缓了基于盈余的报酬支付,从而保全了股东的利益。Watts (2003)根据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将稳健性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契约、股东诉讼、管制和税收。而契约对稳健性的需求,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尤其是债务契约对于稳健性的需求。 Ball 和Shivakumar (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比私有公司的会计信息更稳健,该发现意味着公开权益市场比私有权益市场更需要稳健的会计信息。Ball ,robin 和Sadka (2006)通过稳健性与权益市场、债权市场的国家横截面数据关系的研究,发现债权市场规模很好地解释了稳健性在各个国家横截面间的变动,而权益市场规模对稳健性无显著影响。Peek ,Cuijpers 和Buijink (2006)认为公司上市前融资方式多为关系性融资,而上市后更多的是公开市场化融资。在关系融资下,信贷人对企业比较了解,因而对稳健性的需求不高;而在市场化的融资下,信贷人由于缺乏对企业足够的了解,因而对稳健性需求较高。公司上市后稳健性的提高,说明股东与信贷人之间的冲突是稳健性产生的重要原因,这与Ball 和Shivakumar (2005)的观点一致,但却支持了Ball ,robin 和Sadka (2006)的观点。 LaFond (2005)在所有权结构对盈余稳健性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所有权分散的企业财务报告更稳健,而所有权集中的财务报告不稳健。这一结论无疑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尽管上市进行了全流通的股改,但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依然普遍。国内不少

会计研究的十个步骤

会计研究的十个步骤 Ten Steps to Accounting Research Step 1) Establish the Facts; Identify the Issues "The researcher's first task is to gather the facts surrounding the particular problem. However, problem-solving research cannot begin until the researcher has clearly and concisely defined the problem. One needs to know the 'why' and 'what' about the issue in order to begin the research process."1 We will use the merger in 2001 between America Online and Time Warner to form Time Warner as our example. Internet portal America Online paid $147 billion for media conglomerate Time Warner in 2001. But the book value of Time Warner's assets was only $51 billion. The enormous $96 billion difference amounts to "Goodwill", or the value of Time Warner's brands, trademarks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 "subtracting an astonishing $1.5 billion a quarter from the bottom line."2 How is this "Goodwill" accounted for in the new AOL Time Warner's financial statements? What effect will the new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Statement 142 concerning 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 have on AOL's financial reporting?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deals like this on the integr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used by investors, analysts, regulators and others? Step 2) Make a List of Keywords and Concepts Accounting terminology embodies established accounting issues. Most Handbooks and Textbooks have excellent indexes that will lead you to discussions of the topic and provide you with potential keywords and concepts you can use in your search. Accountants' Handbook. Vol 1.,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General Topics and Vol.2., Special Industries and Special Topics are available online through netLibrary. RIA Checkpoint offers the Handbook o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ublished by Warren, Gorham and Lamont as past of its WG&L Library. CCH's Accounting Research Manager has Miller guides and other resources, Goodwill is an "Intangible Asset" resulting from a "Business Combination" and is defined "as the excess cost of an acquired company over the sum of identifiable net assets."3 Critical issues in accounting for Goodwill involve "Valuation" and "Amortization", the "Purchase Method" vs. "Pooling-of-Interests Method" of accounting for "Business Combinations.". So now we have a vocabulary we can use when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Goodwill, Business Combinations, Intangible Assets, Valuation, Amortization, Purchase Method, and Pooling-of-Interests. We might ad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additional terms as we learn more about the topic. Step 3) Us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enter to Identify Research Resources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enter to find accounting standards, artcies, books, case studies, databases, examples, websites and other resources to use in researching accounting issues. We will discuss specific sources in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4) Find an Overview of the Topic Handbooks and Textbooks are often the best places to start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on unfamiliar topics. Their mission is to define, explain and provide examples for students and practitioners. The Accountants' Handbook. Vol.1: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General Topics and Vol.2.: Special Industries and Special Topics are both in netLibrary. You must be careful about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Many accounting issues are in flux and may be under consideration by the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ers such as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the Public Company

浅谈对会计理论判断的正确认识

浅谈对会计理论判断的正确认识 由于受到主观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主观认识。那么,我们如何去辨别这些认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形成的认识做出判断。会计界也是如此,当人们对一个会计理论有新的认识、看法,人们便会分析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就需要对会计理论进行判断。 一、会计理论判断的界定 (一)会计理论判断的概念 会计理论判断作为一个复合词,是由会计理论和判断所组成,所以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判断。 1.判断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定义判断:“真假的问题依事物的对象的是否联合或分离而定,若对象相合者认为相合,相离者认为相离就得其真实;反之,以相离者为合,以相合者为离,那就弄错了。”传统逻辑学对判断下了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任何思维对象都具有一定的性质,并与其他事物对象具有某种关系。思维对象的性质与关系即为属性。所谓断定,就是指明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 2.会计理论判断的概念 通过对判断的清楚认识,再结合会计理论的认识,笔者认为会计理论判断是指对会计理论的性质以及两个或者更多的会计理论概念或者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二)会计理论判断的特征 为了更加深刻认识会计理论判断,需要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会计理论判断的特征主要有: 1.有所断定。无论会计理论判断多么复杂或者多么简单,它总是要肯定会计理论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否定会计理论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如果无所断定,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会计理论对象具有某种属性,那就不是会计理论判断。 2.真假之别。每一个会计理论判断本身都存在着是否与事实相符合的问

题。符合实际情况的会计理论判断为真,反之,则为假。 3.恰当性。会计理论判断的恰当性是指对会计理论既符合实际又恰如其分的断定。对会计理论的断定是否符合实际,这不仅是会计理论判断的真实性问题,同时又是会计理论判断的准确性的问题。所以判断恰当必须以判断真实为基础,准确地反映会计理论的实际情况。要对会计理论做出恰当判断,要求研究者一定要有关于会计理论的丰富的实践知识,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 4.发展性。随着人们对会计理论的认识的发展,会计理论判断也在发展着,从一个会计理论判断过渡到另一个会计理论判断。会计理论判断具有这样的特征,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认识事物,从而提高会计理论判断水平,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认识事物的属性。 5.辨证性。会计理论判断的辨证性是指在会计理论领域中,会计理论判断所包括的内容具有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会计理论判断是由主词、宾词和系词三部分组成。主词和宾词之间的关系是既包含同一又包含差别的辨证关系。宾词是主词的一般性,主词是宾词的特殊性。肯定判断的目的就是要确定主词就是宾词。 二、会计理论判断的方法 1.理论法。运用基本理论判断是指运用马克思哲学认识论作为判断指南,来指导人们对会计理论进行判断。例如,人们对会计本质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和计算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商品价值运动为管理对象,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以核算、监督为基本职能,通过搜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第四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第五种观点会计是为提高经济效益,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现代化的专门方法,对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管理的系统。 以上观点的提出,实际是人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论指导人们不断深入认识会计理论发现其本质规律,最后得到会计本质是一个系统的正确判断。 2.事实法。事实法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理论所做出判断的方法。例

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问题

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问题 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问题 江苏理工大学朱云峰章文芳 会计理论是人类在长期的会计实践基础上、经过思维运动所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也就是概念、观点的体系,反过来又用于指导会计实践。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就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如何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从供的方法;也是为了会计理论研究的精确化,趋于完善对会计特定研究对象具有技术性的具体方法。 我国对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还不很深入,虽说我国在建国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会计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研究中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这样那样的方法,但对研究方法的专题研究还是不够的。 会计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其理论、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没有国界的,至少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应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西方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多种,但究其本质主要有三种时间上先后相继,空间上并存的研究方法,这就是:描述性方法、规范性方法和实证法。描述性方法通过描述现行实务“是什么”,归纳形成的概念结构。这种方法强调会计实务,认为会计实务是发展会计理论的基础。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所形成的会计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很实用。但“存在不等于合理”,而且对于存在的东西很难说明其道理,由于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因而规范法随之而产生。 规范性方法,主要运用演绎和归纳等逻辑方法,从会计活动的规则来概括会计的理论概念,并试图导致“良好的会计实务从逻辑性方面概括或指明会对应当“是什么”。但要建立一套首尾一致、前后一贯的会计理论却很困难,有可能会造成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的局面。同时,运用归纳法时.很难概括或者引出各都可以适用的原则;演绎法一般是以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为其假设或前提,如果假设、前提是虚伪的、错的,那么推出的结论也必然是虚伪的、错的。当然归纳与演绎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无论是描述性方法,还是规范性方法形成的会计理论,用于指导会计原则或准则的制定,使会计实务得到规范化都应得到实践的检验。因为这种理论缺乏足够的令人信服的论证,找不到充分的依据证实他们的观点,所以他们可能被人们信任也可能不被人们信任。为了克服传统会计理论中主观臆想的缺陷,出现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 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研究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这不仅是因为有关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丰富和发展审计理论,还在于它有助于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研究者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多出和快出审计理论研究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在审计中是一种更为本质意义上的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 研究方法是否适当、科学,直接影响着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是促进或制约审计理论研究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在理论研究水平上,审计相对落后予会计及其他相关学科,很大程度上也是围于方法论的落后与不够丰富。 在按照惯例将研究方法分为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和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两大类别的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规范法、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形式,并系统阐述其关系定位问题。 一、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与论述会计理论的丰富资料相比,在审计文献中,很难找到论述审计理论的文章或专著①。莫茨(R.K.Mauts)和夏拉夫(H.A.Sharaf)合著的《审计理论结构(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1961年)开拓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并为规范式审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审计理论研究中所用的规范法,既有莫茨和夏拉夫的哲学方法,后来还出现了其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档案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一)哲学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将开始对自己的目的和本质等理论问题提出疑问,并开始寻求哲学的指导。不容否认,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科学地探索审计理论的,是里程碑式著作《审计理论结构》。 在审计理论的研究途径上,该论著的作者运用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对各种审计理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一是理解(prehension),即以概括性的眼光对审计理论作全面的思考:二是展望 (Perspective),即从综合的、相互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审计问题;三是洞察(1nsight),即超越偶然认可时惯例或信念去

浅谈会计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复习进程

浅谈会计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关系 091402311 韩静宜 在没接触会计学之前,我对会计学的认识不过是简单的算账而已。经过近两年的学习,我了解到会计学并不是加减运算简单的堆砌,而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进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更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这样一套理论体系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作用,如何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这就必然要提到会计理论在社会中的实践——会计实务,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下面我将会围绕着二者关系进行分析。 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务服务,它在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都是会计学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当今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实务离不开理论,理论离不开实务。会计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理论总是依附于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实务而发展的,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会对会计产生剧烈的冲击。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加入WTO,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着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其中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为标志,这种变化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首先,现阶段,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实务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个问题是与当下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会计理论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会计理论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并没有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相应的调整,问题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 其次,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理论要求存在差距,会计理论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会计理论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层次低,这直接影响到了会计理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另外,企业管理意识薄弱也是一个能够直接影响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目前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其一,会计工作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则干脆弃置不管。其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弱。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会计理论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从而影响了会计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会计研究方法论

会计研究方法论 重视研究方法一门学科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会计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持续发展,在基本概念、学术框架等诸多方面已日益成熟和完善。对会计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的时机业已成熟。 会计研究方法论的探讨涉及到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式问题;二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问题;三是会计学者问题。 (一)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式问题 托马斯.库恩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所提出的"范式"理论及其"科学共同体"理论已经成为科学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并对科学研究及其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库恩认为在一门科学发展的某个历史时期,通常会形成所谓"科学共同体"或科学家集团,这些科学家们受到了相同的教育,吸收了相同的技术文献,获得了相同的学科训练。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同具有的东西。范式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足以空前地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竞争,二是足以毫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范式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这些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2)从心理上说是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所谓"形而上学"假定)正是这种三位一体的范式成为某一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范式也是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范式也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和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只有有了共同的范式,才配称科学,否则就不是科学。

根据范式理论,库恩提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即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 交替,旧范式不断为新范式所取代的过程,表现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我国会计学或者会计理论研究发展至今尚没有一个会计学界同仁所公认的研 究范式,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会计学研究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范式,又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学研究的深入进行。从库恩理论中不难得得出如下结论:范式问题不解决,会计科学的成立与否已难确定,更难以进行其他卓有成效的会计问题研究。探讨会计研究范式问题,并最终确立一个公认的会计学研究范式,正是会计哲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会计研究范式实际上就是会计学者进行学术活动的工具,这一工具既包括精神工具也包括物质工具,比如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仪器,等等。这了这种范式,研究人员才能够使其研究行为有所依凭,研究成果才能够在同样的语汇背景下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有效地避免毫无学术价值的争论,使得每一点学术努力均产生与之相称的学术成果。 建立范式的核心是明确会计学研究人员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所应具备的共同的 观念和信念。这种共同信息一旦确立,便会成为会计学研究的纲领,具体指导以后研究工作的发展,因此,它起着会计学研究中的定向作用。库恩曾经指出,"只有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信息,才能进行选择、评价和批评;如果没有这种信息,至少是某种隐含的信念,任何一部自然史都无法得到解释。" 确立共同信念的过程其实就是确立范式的过程,它对于会计学研究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1)会计学研究发展的定向作用。(2)指导研究人员去搜集学校研究所需要的事实。只有有了范式,研究人员才可 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哪些资料有用,哪些资料无用,进而适应哪些工作该做,哪些工作不该做。(3)学术研究中,由于有了共同的范式,可以省略那些已公认的、勿需

会计理论与方法论文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地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全球化的程度的加深,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改革之中,表现出明显的国际趋同的特点,在趋同过程中,应正视所遇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抓住机遇,稳步发展。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解决意见 一、会计准则的定义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帐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 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基本准则是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说明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主要规则和一般程序。企业会计的帐务处理程序、方法等都必须符合基本准则的要求。基本会计准则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原则。第二层是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涉及到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它必须体现基本准则的要求才能保证各具体准则之间的协调性、严密性及科学性。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其中: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借款费用、收入、外币折算等准则项目。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中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石油天然气、农业、金融工具和保险合同等准则项目。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的准则,如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准则项目。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纵观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变革与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会计准则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 (一)会计制度单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新的会计模式初步形成,主要是学习前苏联的会计模式。后期,开始考虑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和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所要求的企业会计制度加以区别。会计准则逐渐发展到下一阶段。 [1]朱廷辉、马宁.中国会计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基于会计准则与制度演进的视角.财会月刊,2010,(6).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精品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js0843544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 开题报告内容: 本篇论文综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从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杜邦分析方法的研究三个层面来阐述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在总结各个文献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他们采用的分析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采用以传统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个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分析时,分析公司基本情况,关注上市公司的历史,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分析子公司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分析会计主要项目的详细资料,并且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被分析对象所处行业的发展水平。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公司财务报表是关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利用会计报表直接提供的信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资料归集、加工、分析、比较、评价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措施办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新的会计分析信息。这些会计分析信息,对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的升华。 财务分析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判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效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前面的财务分析通常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就企业的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所做的分析,这种分析不足以全面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效,很难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做出综合结论。为弥补财务分析的这一不足,有必要在财务能力单项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指标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报表体系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国家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13. [2]彭卯华.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J].财经论坛,2008(11):2-5. [3]国家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3):3-7. [4]王喜珠.试论新准则下购买法与权益法结合法的应用[J].职业圈,2007(4)(2):4-8. [5]何杏杏.关于我国合并报表理论的现实选择探讨[J].财经界(下月刊),2006(4):2-6. [6]唐磊.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6)(4):4-8. [7]周凤.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之差异比较[J].会计之友,2009(3):11-13. [8]郭小芬.企业合并中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较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4):12-15. [9]申山宏.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处理方法的选择[J].商业会计,2007(7):3-6. [10]周凤.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几点思考[J].农业会计,2008(9):2-6. [11]李青原.权益结合法在美国的发展与现状——兼论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适用性[J].经济管理,2005(10):1-5. [12]中国论文下载中心[J].新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2009(15):3-8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财务.知识]浅谈会计理论研究办法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浅谈 关键词:会计理论方法 一、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综述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我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这一事件(认识客体)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办才能正确认识会计”这个问题。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包括认识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 会计研究方法对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会计研究方法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会计研究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在于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在进行会计研究之前,明确并正确地选择对所研究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2.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会计和其它学科一样,不仅是知识和学说的总和,而且还包括认识过程的研究方法。这意味着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直接丰富和发展我国会计理论内容,同时,它还有助于人们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研究者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多出成果和快出成果。 3.正确运用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会计研究方法可以视

为完成会计研究任务的重要手段,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会计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性,会计研究方法运用恰当,不仅可以圆满地实现会计研究目标,而且可以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有如下特征: 1.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开放性表现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对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借鉴与吸收。首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重要源泉,如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其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也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重要来源。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系统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并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叠或交叉,这些理论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方法经常可以使会计理论的研究直接受益。 2.系统性。一方面,从作为元素的研究方法看,各种方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都由目的、对象、知识、工具、程序等一系列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的差异及不同的组合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研究方法;而各种方法又都处于更大的层次联系之中,作为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存在。另一方面,从整个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看,它是一个大系统,由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方法按一定层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其系统目标,从而体现了系统高度的有序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系统性要求我们要以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方法体系中的组成要素。

会计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会计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1.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 1.1西方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 西方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较早,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众多,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1)注重理论研究轻视研究方法。一般认为,西方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初,其标志是斯普拉格的《账户原理》(1907)和佩顿的《会计理论》(1922)的出版。1922年,佩顿教授的《会计理论》中,虽然采用了演绎法,但并未涉及会计研究方法问题。利特尔顿20世纪50年代初的《会计理论结构》(1953),虽然最早提出了会计理论结构概念,但对于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结构的概念及组成元素也没有探讨,仅仅就归纳法提出一些研究。可见,这一阶段的会计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还处于初始阶段。 (2)对于研究方法的初步探讨。提出各种会计研究方法并加以专门论述,即具有会计研究方法体系雏形的,应归功于亨德里克森。他于1977年出版的《会计理论》,归纳了会计研究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等。亨德里克森的研究虽然没有将这些研究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结构,但指出了这些方法是相互联系的,为后来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3)会计研究方法的系统化研究。最早真正提出和论述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学者是贝克奥伊。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他

将会计研究方法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传统方法及会计理论研究的现 代方法两个层次。每一层又由若干具体会计研究方法元素构成,贝克奥伊所划分的研究方法体系,将会计研究方法体系分为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两个层次,没有体现出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系统性,仅仅是会计研究方法的简单分类;但毕竞是对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构建的开创,对西方甚至我国都带来较大的影响。 1.2我国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发展 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研究相比西方要晚,且一开始主要以借鉴西方的经验为主,可以总结为一下三个阶段: (1)借鉴西方会计研究方法,构建的方法体系。如陈今池在《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总结了西方的会计研究方法体系,魏明海博士等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对西方的这种会计研究方法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国内一些学者将这些方法汇集,构成了一种方法的体系,这两种方法体系,借鉴了西方主要的会计研究方法,作为工具的汇总,它有较强的操作和指导意义。 (2)以吴水澎教授为代表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我国会计理论界对方法体系的讨论较为集中在1997年至1999年这一时期,实证会计研究法逐渐引起我国会计理论界的重视,《会计研究》于1997年第7期,集中刊登了几篇有关实证会计研究基础、分析和应用的文章。1999年9月《实证会计理论》一书由陈少华教授和黄世忠教授翻译成中文并介绍给中国读者。 我国实证研究发展的原因:一是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实证研究提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