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常识教案: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教案资料

护理常识教案: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教案资料

护理常识教案: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教案资料
护理常识教案: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教案资料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教研室护理教师冯爱萍课程常用护理技术教研室主任

专业班级12级农村医学班周次一课次 1

单元及课题第一章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监测

授课方式讲解、举例、重点提示、图例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

引入新课

王女士,52岁,退休工人。因持续发热、头痛、鼻塞、恶心3天,自己在家吃药未见好转,来医院就诊。门诊经检查后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患者进入到病区后,护士需要对其进行常规检查。请你按照正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检查。

重点难点

重点: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绘制方法及正常值。

2、体温计、血压计的基本构造及常规的消毒处理方法。

难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方法。

本次课应达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说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2、学生说出体温计、血压计的组成及消毒处理方法。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正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对患者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及作业

作业:1:名词:生命体征;高血压

2:发热的机制、分期与特点是什么?

3:常见热型有几种?各有什么意义?

4:怎样绘制、填写体温单?

评价: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导入新课

第一节体温的测量

一、体温的正常值

二、水银体温计的基

本构造、特点

三、体温计的检测与

消毒

四、体温的测量方法1、腋窝:36.0~37.0℃。

2、口腔:36.3~37.2℃

3、直肠:36.5~37.7℃

正常波动范围:

0.5~1℃。

1、基本构造:真空、

35~42℃;37℃处以红

色标示,最小分度值卫

0.1℃。

2、分类:腋表、口表、

肛表。

3、特点;性能稳定、

使用方便、易碎、潜在

汞中毒、潜在交叉感染、

消毒繁琐。

1、检测;35.0℃下,

40.0℃温水中,3min后

取出。≥0.2℃的误差不

能用。

2、消毒:碘伏、75%

乙醇、1%过氧乙酸。

消毒液浸泡30min→再

另一消毒液浸泡

30min→冷开水冲击擦

干→甩到35℃下。

(一)评估:患者情况;

影响因素。

(二)用物准备;体温

计等。

(三)操作步骤:

1:解释目的

2:安置体位

3:置表测量:

多媒体展示案例,提示学生今

天学习的内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

结。

教师取实物由学生讲解构造、

特点及分类。

教师补充说明。

录像演示

教师旁白讲解。

教师设计临床场景

按照场景解释每一步操作。

5min

2min

3min

4min

15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第二节脉搏与呼吸的

监测

二、监测方法1)腋温:腋窝深部、

屈肘臂过胸、10min。

2)肛温:插入直肠

3~4cm(1.5~2.0cm幼

儿);3min。

3)口温:舌下热窝、

3min。

(4)取表检视

(5)整理告知

(6)消毒记录

(四)注意事项

(1)依情择位:偏瘫

健侧;腋下创伤、手

术、消瘦者不测腋温;

腹泻、肛门手术、心

肌梗死禁测肛温;呼

吸困难、口鼻疾患、

精神异常、昏迷、婴

幼儿等禁测口温。进

热食、面颊部热覆者,

间隔30min重测口

温。

(2)重测核实

(3)破碎处理;清除

碎屑;进食粗纤维排

除水银。

一、概述

(一)脉搏:与心搏

一致,安静时成人

60~100次/分。选用桡

动脉、颈动脉、肱动

脉、颞动脉、足背动

脉等。

(二)呼吸:安静时

成人16~20次/分。呼

吸:脉搏为1:4。女性

胸式;男性及幼儿腹

式。

二、监测方法

重点强调禁忌症和意外情况的处

理(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记忆)。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5min

6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第三节血压的监测测量血压的方式(一)评估:患者情

况;有无影响因素。

(二)用物准备:秒

表、记录本、笔;必

要时备棉签盒听诊

器。

(三)操作步骤

1:解释目的

2:安置体位

3:触诊脉搏:食指、

中指、无名指。正常

测30s X2;异常测

1min。

4:监测呼吸:正常测

30s X2;异常测1min。

5:整理告知

6: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状态安静:活动后

休息20min再测。

2:依情择位

3:特殊处理:微弱呼

吸可用棉絮纤维。

4:核实绌脉:一人心

率,一人脉率,听心

率“开始”“结束”,

计数1min。心率/脉

率/min。

5:因素控制

一、概述

正常成人安静时收缩

压:90~139mmHg,

舒张60~89mmHg,

脉压30~40mmHg。

受诸多因素影响。

(一)测量方式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二)血压计的种类

教师图片展示

学生观看

教师讲解操作步骤

学生理解记忆,随时提出疑问。

划出重点记忆

图片展示

3min

17min

1min

5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二、测量血压的方法及基本构造

1、种类:水银血压

计;无液式血压计。

2、构造:袖带、输气

球与空气调节阀门、

测压计

首次就诊分别测量右

上肢、左上肢,以较

高值为准。

(一)评估:患者一

般情况;测量部位周

长及功能情况;影响

因素。

(二)用物准备:

1、血压计

2、听诊器、记录本、

(三)操作步骤

1:解释目的

2:安置体位

1)肱动脉:坐位、卧

位。

2)腘动脉:俯卧位

3)踝动脉:仰卧位

3:调整体位;测量部

位与心脏在同一水

平;坐位平第4肋间;

卧位平腋中线。

4:缠绕袖带

1)上肢:袖带下缘位

于周我上2~3cm,容

下一指。

2)下肢:袖带下缘距

腘窝3~5cm。

3)踝部:气囊中部对

足背动脉、袖带下缘

置于内外踝上。

5:预测高度

6:固定加压

教师讲解

学生理解记忆并回答教师提问。

教师讲解操作步骤

学生理解。

7min

11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总结重点、难点布置作业7:控速减压:

2mmHg/s。

8:听诊辨音

9:整理告知

10:用物处理

11: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检查校正血压计

2、因人择带

3、部位选择:以较高

值的部位为准;偏瘫、

肢体外伤、手术后的

患者健侧测量。

4、松紧适度:过松偏

高;过紧偏低。

5、速度控制

6、正确辨音:妊娠、

<12岁、严重贫血、

甲亢、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柯氏音不消失

者,以搏动音变弱为

舒张压。变音与消失

音明显差异记录两个

音。

7、重复测量

8、排除干扰

教师根据临床案例实际情况来告

诉学生在测量过程应该注意的内

容。

多媒体展示

教师总结重、难点,提出对学生

的要求。

4min

2min

1min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教研室护理教师冯爱萍课程常用护理技术教研室主任

专业班级12级农村医学班周次二课次 2

单元及课题生命体征测量;搬运与卧位安置技术(实验)

授课方式示教、练习教学资源教材、实验物品

引入新课

各位同学,生命体征的理论课上我们学习了测量用具的基本构造和测量方法。那么这次课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实践操作。

有很多患者是行动不便的,怎么运送患者到想去的地方呢?我们自己动手做一做。

有些患者在休养和接受检查、治疗、护理时需要采取特殊的体位,怎么指导和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和操作的项目。

重点难点

重点:1、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2、搬运技术和安置卧位技术。

难点: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本次课应达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各项技能的操作要点。

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安全舒适的搬运患者;给患者安置舒适的体位。

教学评价及作业

作业:学生相互练习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搬运技术;安置卧位的方法。

评价: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复习

引入新课内容

学生学习新知(一)生命体征的测

量:体温

(一)生命体征的测量:脉搏、呼吸

(一)生命体征的测

量:血压上次课的重点、难点。

一、生命体征的测量

1:解释目的

2:安置体位

3:置表测量:

1)腋温:腋窝深部、

屈肘臂过胸、10min。

2)肛温:插入直肠

3~4cm(1.5~2.0cm幼

儿);3min。

3)口温:舌下热窝、

3min。

4:取表检视

5:整理告知

6:消毒记录

二、脉搏与呼吸的测

1:解释目的

2:安置体位

3:触诊脉搏:食指、

中指、无名指。正常

测30s X2;异常测

1min。

4:监测呼吸:正常测

30s X2;异常测1min。

5:整理告知

6:洗手记录

三、血压的测量

1:解释目的

2:安置体位

4)肱动脉:坐位、卧

位。

5)腘动脉:俯卧位踝

动脉:仰卧位

6)3:调整体位;测

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上次课的

重点、难点。

通过临床案例的实际情况导入新

课的内容。

随机挑选学生先进行生命体征的

测量,由学生说出其中的错误之

处,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

提示其余学生应注意的重点。

5min

3min

20min

2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学习新知(二)患者搬运技术量部位与心脏在同一

水平;坐位平第4肋

间;卧位平腋中线。

4:缠绕袖带

4)上肢:袖带下缘位

于周我上2~3cm,容

下一指。

5)下肢:袖带下缘距

腘窝3~5cm。

6)踝部:气囊中部对

足背动脉、袖带下缘

置于内外踝上。

5:预测高度

6:固定加压

7:控速减压:

2mmHg/s。

8:听诊辨音

9:整理告知

10:用物处理

11:洗手记录

搬运技术

一、轮椅运送法:

1:核对解释

2:调整制动

3:协助入椅

4:协助下椅

5:安置患者

二、平车或担架运送

1:解释目的

2:移物松被

3:安置车位(一人搬

运法:小儿或体重较

轻;二人搬运法:体

重较重;三人搬运法:

病情、体重较重者;

四人搬运法:颈椎、

腰椎骨折或病情危重

的患者。)

由教师在学生总结操作的基础上

进行生命体征正确的演示。

教师示范演示操作方法和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提示应该注意的事

项。

10min

10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学习新知(三)卧位安置

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任务5:移步轻放

一、分类

1: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

3:被迫卧位

二、重用卧位的安置

1:仰卧位(去枕仰卧

位:昏迷或全身麻醉

未清醒者。中凹卧位:

休克者。屈膝仰卧位:

胸腹部检查。)

2:侧卧位:灌肠、肛

门检查等。

3:俯卧位:腰、背部

检查或配合胰、胆管

造影检查;脊椎术后

或背部伤口者。

4:半坐卧位:头面部、

颈胸部手术后;心肺

引起的呼吸困难;腹

腔、盆腔术后或有炎

症者;腹部术后换患

者;疾病恢复期体质

虚弱者。

5:端坐位: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支气管哮

喘发作患者。

6:头高足低位:颈椎

骨折进行颅骨牵引。

7:头低足高位:肺部

引流;十二指肠引流;

下肢骨折牵引。

8:截石位:回音不手

术、检查、治疗。

9:膝胸位:肛门、直

肠检查治疗;矫正子

宫后倾等。

课后练习。

使用模型人、床来演示9种卧位。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分组巡视讲

解。

5min

35min

1min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教研室护理教师冯爱萍课程常用护理技术教研室主任

专业班级12级农村医学班周次三课次 3

单元及课题第三章院内感染及其控制技术(概述、手卫生、口罩、护目镜的使用)

授课方式讲授、重点提示、多媒体展示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

引入新课

无菌场景、无菌技术操作图片引入。

同学们,你们很多人都见过上面的图片和场景。那么你如果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在这样的场景中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院内感染及其相关的控制技术。

重点难点

重点:1、院内感染定义、分类。

2、洗手、卫生手消毒技术;口罩、护目镜的使用技术。

难点:1、洗手、手卫生的消毒技术。

2、院内感染的形成原因。

本次课应达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说出什么是院内感染及其分类。

2、学生能口述洗手、手消毒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能正确叙述口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教学评价及作业

作业:1、名词:医院感染;手卫生;卫生手消毒。

2、院内感染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怎样分类?

3、通常哪些情况下才需要洗手?

评价: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复习上次课内容

导入新课

院内感染概述

院内感染的控制技术(一)手卫生一、定义

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住院期间

发生和在医院内获得

而出院后发生的感

染,不包括入院前已

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处

于潜伏期的感染。医

务人员也算)。

二、分类

1、内源性感染

2、外源性感染

三、危害

影响身心健康;延长

住院时间;经济损失

等。

四、防控技术

感染链由感染源、传

播途径、易感宿主构

成。三者并存并有联

系机会形成感染链。

一、手卫生

(一)定义

洗手:肥皂和流动水

洗手,去除手部皮肤

污垢、碎屑、部分致

病菌。

卫生手消毒:速干手

消毒剂揉搓双手,减

少手部暂居菌。

(二)选择

有肉眼污染时洗手;

无时手消毒。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温故知新。

教师通过图片和设计场景来导入

本次课的知识。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出你自己

认为什么是院内感染?

表扬对,指出错。

教师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总结出院

内感染的定义。

教师讲解

设计情况说明危害

图片展示讲解

划出重点

学生记忆。

4min

6min

12min

5min

4min

1min

8min

5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院内感染的控制技术(二)口罩、护目镜

的使用

总结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三)洗手指征

1:接触患者前后,从

污染区移至清洁区。

2:接触黏膜等后。

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

房等区域。

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

及物品后。

5:处理药物或配餐

前。

6:无菌操作前。

7:接触可疑物品后。

二、口罩的使用

1:口罩的种类

(1)纱布:免受有害

粉尘等伤害。

(2)外科:阻止血液

等传播。

(3)医用防护:防止

直径<5um的飞沫。

三、护目镜的使用

1:佩戴指征

(1)进行诊疗、护理

操作,有可能发生患

者血液等喷溅。

(2)近距离接触经

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

者时。

(3)为呼吸道传染

病患者进行气管切

开、气管插管等近距

离操作,可能发生患

者血液、体液、分泌

物喷溅时,应使用全

面型防护面罩。

教师说明洗手指征的场景,提示

学生在这些场景下应该注意手卫

生。

图片展示

教师结合图片告诉学生每种口罩

的作用和构造特点。

教师讲解护目镜的使用场景和护

目镜的发展。

根据教师的提示由学生来告诉大

家什么时候使用护目镜。

教师总结出正确的使用指征。

挑出学生总结

20min

5min

14min

5min

1min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教研室护理教师冯爱萍课程常用护理技术教研室主任

专业班级12级农村医学班周次四课次 4

单元及课题第三章院内感染及其控制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穿脱隔离衣)

授课方式讲授、举例、录像等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

引入新课

张某,男,50岁,3天前在骑车回家途中不慎摔伤,身体多处擦伤,到医院清创、包扎后回家。今天需到医院换药,请你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为患者准备换药用物。

李某,女,40岁。因最近经常感到疲乏无力、食欲不佳,伴腹泻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经乙肝五项检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入院治疗。你作为一名护士,怎么为患者进行入院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1、无菌技术、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2、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本次课应达目标

知识目标:1、口述出无菌技术的相关概念。

2、说出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护士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情感目标:护士单独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遵循“慎独”的原则和精神。

教学评价及作业

作业:1、名词:无菌技术、无菌区

2、无菌操作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3、无菌操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4、无菌物品应如何保管?

5、医疗废物应如何分类和处理?

评价: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导入新课

第三章院内感染及控

制技术

三、无菌操作技术

(一)概念(二)操作原则复习导入新课

三、无菌操作技术

(一)概念

1:无菌技术:在医疗

护理操作中,防止一

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

防止无菌物品、无菌

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无菌区:经过灭菌

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

域。

3、非无菌区:未经过

灭菌处理,或虽经过

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

的区域。

4、无菌物品:经过灭

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

物品。

(二)操作原则

1、物品保管

(1)无菌与非无菌

物品分开放置,有明

显标志。

(2)无菌物品存放

在无菌容器内,标明

名称、灭菌日期,按

失效期的先后顺序摆

放。

(3)有效期7天,过

期、受潮重新灭菌。

(4)定期检查保管

情况。

2、准备要求

(1)环境整洁宽敞、

定期消毒;物品布局

合理;操作前30min

停止清扫、走动。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次课的内

容,设置案例导入新课。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无菌呢?

由学生的回答进入到无菌技术等

的概念。

教师讲解概念的具体含义。

学生划出重点

多媒体展示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教师结合临床具体讲解操作中应

该遵守的原则。

教师讲解

学生重点记忆

5min

5min

13min

7min

5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三)操作方法

四、穿脱隔离衣

五、医疗废物的分类

及处理(2)修剪指甲洗手,

戴好帽子、口罩,必

要时穿无菌衣,戴无

菌手套。

(3)明确无菌区、非

无菌区和无菌物品。

3:操作控制

(1)面向无菌区,与

无菌区保持距离,手

臂保持在腰部或治疗

台面上,不可跨越无

菌区,避免在无菌区

内谈笑、咳嗽、打喷

嚏。

(2)取放无菌物品,

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

即使未用,也不可放

回无菌容器内;未经

消毒的手,不可接触

无菌物品。

(3)用物疑有污染

或已被污染,更换或

重新灭菌。

(4)一套无菌物品

只供以为患者使用一

次,防止交叉感染。

1、无菌持物钳

2、无菌容器

3、无菌包

4、铺无菌盘

5、取用无菌溶液

6、戴脱无菌手套

(一)穿衣指征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

(一)医疗废物的分

1、感染性废物

教师讲解

学生重点记忆

学生观看录像

教师点出操作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学生观看录像

教师随时点出重点、难点

多媒体展示

教师举例讲解

10min

25min

7min

5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总结、梳理本次课的

内容

布置作业2、病理性废物

3、损伤性废物

4、药物性废物

5、化学性废物

(二)处理

1、损伤性废物必须

装在专用的黄色防刺

穿利器盒内。

2、其他医疗废物必

须装在专用的黄色包

装袋内,并有类型的

文字说明。印制医疗

废物警示标志。

图片展示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本次课的内

容,梳理出本次课应该掌握的内

2min

5min

1min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教研室护理教师冯爱萍课程常用护理技术教研室主任

专业班级12级农村医学班周次五课次 5

单元及课题第三章院内感染及其控制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穿脱隔离衣)实验

授课方式示教、举例等教学资源教材、实验物品

引入新课

我们上次课在理论给大家讲解了几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隔离衣的穿脱方法,那么实物做,你会吗?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今天就来动手做一做。

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穿脱隔离衣法。

难点:各种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穿脱隔离衣法。

本次课应达目标

技能目标:1、能按照无菌原则操作基本无菌技术。

2、能正确穿脱隔离衣。

情感目标:护士单独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遵循“慎独”的原则和精神。

教学评价及作业

作业:练习基本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评价: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导入新课

第四章院内感染及控

制技术

基本无菌技术操作方

法复习导入新课

一、无菌持物钳

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

物品。

(一)选择合适用物

1、按物选钳

2、放置合理

3、环境整洁

(二)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开包取钳

3、开盖闭钳

4、取钳夹物

5、用后放回

(三)注意事项

1、不触口缘

2、减少暴露

3、禁取防污

4、同时移动

二、无菌容器

(一)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检查效果

3、开盖取物

4、盖盖记录

(二)注意事项

不触口缘、减少暴露、

时间限制。

三、无菌包

(一)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检查效果

3、逐层打开

4、持钳取物

(二)注意事项

1、包布选择

2、指示明确

3、核对检查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次课的内

容,设置案例导入新课。

教师实物展示无菌技术操作的

用物,并讲解每一种物品的具体

使用方法和在使用中应该注意

的事项。

5min

27min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间

4、保护内面

四、铺无菌盘

(一)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检查效果

3、开包取巾

4、打开铺盘

5、放物遮盖

6、填卡签名

(二)注意事项

1、保持无菌

2、有效时间

五、取用无菌溶液

(一)操作步骤

1、洗手备物

2、核对检质

3、开盖冲洗

4、倒取溶液

5、消毒盖塞

6、注时签名

(二)注意事项

1、防塞污染

2、避签沾湿

3、勿触蘸取

4、不能返回

5、有效时间

六、无菌手套

(一)操作步骤

1、修甲洗手

2、核对检查

3、开封取袋

4、打开放平

5、取出戴好

6、调整套袖

7、脱去手套

8、处理洗手

(二)注意事项

1、防止破损

2、保持无菌

3、及时更换

教案中医护理常用技术

第次课授课时间授课地点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训)课() 章、节名称中医护理技术计划学时 4 教学目标及要求1.掌握留罐法、温和灸。 2.了解拔罐、艾灸、刮痧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提问,示教。 教学重点及措施教学重点: 留罐法、温和灸。 教学难点及措施教学难点:闪火法留罐。 解决措施:通过讲解闪火法留罐的过程,视频学习,现场示教,让学生学习掌握。 教具 多媒体(仪器)、幻灯片、示教器具。 注:“信息技术运用”指板书、幻灯片、视频、音频、网络、书籍等。可按统一格式加续页。

讲授与指导内容 教学设计 (课堂互动、信息技术运用及课时分配) 拔罐 一、概述 1、定义:以罐为工具,造成罐内负压,使之吸附体表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2、起源与发展 罐具:牛角罐、竹子、木罐、陶罐、铜罐、玻璃罐、抽气罐、磁疗罐等。 排气法:火力排气法、水煮排气法、注射器排气法、电动排气法等。 拔罐法: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针罐法、水罐法等。 二、作用机理 1、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2、温热作用 中医认为,拔罐可祛除邪气、调整经络气血,使气血阴阳平衡。 本疗法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散淤、消肿止痛、拔毒排脓、扶正固本等作用。 三、治疗特点 1、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易学易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2、罐法多样,取用灵活 3、异病同治,重在调整 4、缓解疼痛,功效迅捷 四、拔罐方法 火罐法 1、准备 明确诊断、选准部位 准备用品:罐具、火柴、酒精、棉球、镊子等。 术前解释 摆好体位 2、操作方法 闪火法 投火法 架火法 闪罐法介绍拔罐、艾灸、刮痧(5min) 讲述拔罐(10min)拔罐方法(10min)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排泄护理技术操作

2010 级临床医学本科 2班 第 16周 星期四 1 、2 节 2 学时 第七章 排泄护理技术 排尿活动的观察及排尿异常的护理 导尿术、灌肠法的方法和要点 讲授法 示范法 第一节 排尿护理技术 ........................................ (三)排尿活动的异常 ............ .. 8min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 ............ 20min (五)尿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 5min (六)健康教育 ................. ... (七)防腐剂的作用及用法 ........ .. 2min (八)导尿术与导尿管留置法 ...... 15min 第二节 排便护理技术 ........................................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 20min (二)保留灌肠 ................. . (三)简易通便法 .............. .... 错. 误! 未定义书min 教学内容: 第七章 排泄护理技术 第一节 排尿护理技术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自学) 二)排尿的生理(自学) 三)排尿活动的异常 1、多尿:指 24h 尿量经常超出 2500ml 2、少尿:指 24h 尿量少于 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ml 3、无尿(尿闭):指 24h 尿量少于 100ml 或 12h 内完全无尿者 4、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5、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行排出者 6、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1)真性尿失禁:膀胱内稍有一些尿便会不自主地流出,膀胱处于空虚状态 2)假性尿失禁:膀胱内有尿充盈达到一定压力时,即可不由自主溢出少量尿 液,但当压力下降 时,排尿既停,膀胱处于充盈状态。 3)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内压升高以致不自主地有尿液流出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 1、尿液的观察 1)尿量与次数 a 、 尿量:每次约 200-400ml 24h 约 1000-2000ml 平均约 1500ml b 、 次数:一般成人白天排3-5次,夜间0-1次 2)颜色: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 a 、 血尿:见于急性肾炎、输尿管结石、肿瘤、感染等 b 、 血红蛋白尿: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恶性疟疾 c 、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胆和肝细胞性黄疸 d 、乳靡尿:见于丝虫病 授课班级 : 授课时间 : 授课章节 : 重 点: 难 点: 教学方法 : 学时分配:

中医护理技术八项操作

耳穴压豆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 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艾条灸 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针。 2、颜面部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 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穴位按摩 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刮痧法 禁忌症: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护理及注意事项 1、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湿敷法 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 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涂药法 禁忌症: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技术操作规程 一、艾条灸 (2) 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5)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5) 隔物灸技术 (7) 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10) 二、拔罐法 (11) 拔火罐疗法操作流程图 (15)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16) 三、耳穴贴压技术 (17)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图 (19) 耳穴贴压操作评分标准 (20) 四、穴位贴敷疗法 (21) 穴位贴敷法操作流程图 (23) 穴位贴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24) 五、穴位按摩疗法 (25)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28) 六、中药热奄包(热熨)法 (29) 中药热奄包(热熨)操作流程图 (32) 中药热奄包(热熨)法操作评分标准 (33) 七、中药湿敷法 (34) 中药湿敷操作流程图 (36) 中药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37) 八、中药涂药法 (38) 中药涂药法操作流程图 (40) 中药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41) 九、中药熏洗法 (42) 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44) 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 (45) 十、中药塌渍疗法 (46) 中药溻渍操作流程图 (48) 中药塌渍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49) 十一、红外线照射治疗 (50) 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流程图 (53) 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54) 十二、中药保留灌肠法 (55)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图 (58) 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59)

一、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艾灸气味的耐受、接受程度。 4、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 5、心理状况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型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如胃脘痛、腰背酸痛、四肢凉痛、月经寒痛等;中气不足所致的急性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等症状。 三、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处,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施灸。 3、空腹或餐后一小时左右不宜施灸。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然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巾、艾条、打火机、弯盘一套(内有无菌纱布)、

中医护理常用技术操作流程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流程 及评分标准 一、艾条灸法 (一)评估 1.患者意识状态,配合程度,主要症状、体质及心理状况。 2.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痛的耐受程度、女病人是否处于妊娠期。 3. 评估环境,必要时屏风遮挡。 4.告知患者: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如是瘢痕灸会由于艾火烧灼皮肤产生剧痛。 (二)适应症 1.经络闭阻所引起的风寒湿痹证、寒凝血滞的胃脘痛、痛经、闭经、菌痢等。 2.阳气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崩漏、带下、阴挺、久泻、各种虚寒证、虚脱证、寒厥证和中气不足等。 3.防病保健。 (三)禁忌症 1.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部、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极度疲劳、空腹、过饱或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灸。体弱者,刺激量不宜过强,以防晕灸。(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快速手消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五)操作流程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医嘱,做好解释,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再次核对施灸部位和施灸方法。施灸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方法。 4.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厘米处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灸5-15分钟。 5.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8.洗手,核对医嘱,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操作注意事项 1.多穴施灸,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3.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用穴位及适应症教学内容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用穴位及适应症 一、腧穴的定位 肺俞: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定喘:在第七颈椎棘突下缘中点(大椎穴)旁开五分处取穴。 大椎: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中脘:脐上四寸。天枢:脐旁2寸 气海:脐下1.5寸。中极:脐下4寸。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委中:腘横纹中央。承山:腓肠肌两肌腱凹陷的顶端。 啊是穴: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指尖压下是穴)。 涌泉:在足底(去趾)前三分之一处。 二、灸法、贴药法、拔罐法的治疗症状 咳嗽:肺俞、定喘。大椎、尺泽、列缺。胃痛:足三里、胃俞、中脘、内关。 泄泻: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气海。腹胀:足三里、中脘、胃俞、期门。 月经不调:肾俞、天枢、三阴交、气海、中极腰痛:委中、肾俞、承山、啊是穴。 便秘:合谷、天枢、足三里、承山、气海、涌泉。 遗尿:中极、气海、委中、肾俞、三阴交。

三、耳穴的定位及治疗症状 1、耳穴 大肠:在耳轮脚上方外三分之一处。直肠:在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交感:(下脚端)在对耳轮下脚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三分之一处。胃:在耳轮脚消失处。耳中:(膈)耳轮脚上。 神门:在三角窝的外三分之一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 胰(胆):在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 心: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皮质下:(脑)在对耳屏的内侧面。 枕:在对耳屏外侧面后上方。口:外耳道口的上缘和后缘 颌:上颌,耳垂3区正中处;下颌,耳垂3区上郭横线之中点。 牙:齿1,耳垂1区的外下角;齿2,耳垂4区的中央。 2、耳穴压豆主要治疗症状 便秘:大肠、直肠、交感腹泻:大肠、小肠、胃 膈肌痉挛:耳中、胃、神门食欲不振:胃、胰胆、脾 恶心呕吐:胃、神门、交感失眠:神门、心、皮质下、枕、额、脾 头痛:神门、皮质下、交感 牙痛:颌、口、牙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A.1次 B.2~3次 C.4次 D.5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3. PRN医嘱表示 4. SOS医嘱表示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I代表 O代表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4. 刮痧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2.简述熏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4.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生命体征

授课班级: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2班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四1、2节2学时 授课章节: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重点: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难点:异常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 学时分配: 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体温的测量45min第二节脉搏的观察与测量15min第三节呼吸的观察与测量15min第四节血压的观察与测量15min教学内容: 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体温的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正常状态下应该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 一、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体温的产生及体温的调节(自学)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正常体温临床上测量体温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 健康成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 部位 口腔

直肠 腋窝 三、生理变化 1、年龄:小孩高,老人低 2、昼夜时间:清晨最低,下午最高 3、性格 4、环境温度 5、活动后体温有升高 6、饮食:进热食物后升高 四、异常体温的观察及处理 体温过高平均温度 37.0℃ 37.5℃ 36.7℃ 1、定义体温过高又称为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分类以口腔温度为例,按照发热的高低将分为: 低热37.5—37.9℃中等热38.0—38.9℃ 高热39.0—40.9℃过高热41.0℃及以上 3、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

(2)高热持续期 (3)体温下降期 4、热型 (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5、处理 (1)收集资料(2)物理降温(3)饮食调养(4)保持清洁和舒适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安全护理(7)心理护理(8)健康教育 体温过低 1、定义体温在35℃以下或体温不升称为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 2、分类: 轻度:32℃—35℃中度:30℃—32℃ 重度:30℃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 3、临床表现 4、处理 (1)收集资料 (2)去除病因,给予保暖措施 (3)密切观察病情 (4)心理护理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生命体征

授课班级:20XX级临床医学本科2班 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 授课章节: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重点: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难点:异常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 学时分配: 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体温的测量45min 第二节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15min 第三节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15min 第四节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15min 教学内容: 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体温的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正常状态下应该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 一、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体温的产生及体温的调节(自学)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正常体温临床上测量体温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 健康成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

三、生理变化 1、年龄:小孩高,老人低 2、昼夜时间:清晨最低,下午最高 3、性格 4、环境温度 5、活动后体温有升高 6、饮食:进热食物后升高 四、异常体温的观察及处理 体温过高 1、定义体温过高又称为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分类以口腔温度为例,按照发热的高低将分为: 低热 37.5—37.9℃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过高热 41.0℃及以上 3、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 (2)高热持续期 (3)体温下降期 4、热型

(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5、处理 (1)收集资料(2)物理降温(3)饮食调养(4)保持清洁和舒适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安全护理(7)心理护理(8)健康教育 体温过低 1、定义体温在35℃以下或体温不升称为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 2、分类: 轻度:32℃—35℃中度:30℃—32℃ 重度:30℃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 3、临床表现 4、处理 (1)收集资料 (2)去除病因,给予保暖措施 (3)密切观察病情 (4)心理护理 第二节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一、脉搏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的舒缩及动脉管壁的弹性这两个因素 二、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脉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min,脉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范围的波动。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A.1次 B.2~3次 C.4次 D.5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上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内 3. PRN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长期备用医嘱 4. SOS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临时备用医嘱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I代表;O代表。 答案为:诊断、措施、结果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4. 刮痧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资料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⑼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⑽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⑾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人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⑿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排泄护理技术操作

授课班级: 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2班 授课时间:第16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 授课章节:第七章排泄护理技术 重点:排尿活动的观察及排尿异常的护理 难点:导尿术、灌肠法的方法和要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 学时分配: 第七章排泄护理技术......................................................................... 第一节排尿护理技术...................................................................... (三)排尿活动的异常 (8)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 (20) (五)尿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 (六)健康教育 (3) (七)防腐剂的作用及用法 (2) (八)导尿术与导尿管留置法 (15) 第二节排便护理技术..........................................................................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20) (二)保留灌肠 (10) (三)简易通便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学内容: 第七章排泄护理技术 第一节排尿护理技术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自学) (二)排尿的生理(自学) (三)排尿活动的异常 1、多尿:指24h尿量经常超出2500 2、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 3、无尿(尿闭):指24h尿量少于100或12h内完全无尿者 4、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5、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行排出者 6、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1)真性尿失禁:膀胱内稍有一些尿便会不自主地流出,膀胱处于空虚状态(2)假性尿失禁:膀胱内有尿充盈达到一定压力时,即可不由自主溢出少量尿液,但当压力下降时,排尿既停,膀胱处于充盈状态。 (3)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内压升高以致不自主地有尿液流出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 1、尿液的观察 (1)尿量与次数 a、尿量:每次约200-400 24h约1000-2000 平均约1500 b、次数:一般成人白天排3-5次,夜间0-1次 (2)颜色: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 a、血尿:见于急性肾炎、输尿管结石、肿瘤、感染等 b、血红蛋白尿: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恶性疟疾 c、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胆和肝细胞性黄疸

2017常用中医护理技术1

2017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仅供参考)第一章 1【单选题】(5分) 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于 A. 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B. 1983年北京中医学院 C. 1984年北京中医学院 D. 1984年天津中医学院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5分 2 【单选题】(5分) 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 A. 《黄帝经》 B. 《本草经》 C. 《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5分 3 【单选题】(5分) 首创猪胆汁灌肠法的医家是 A. 华佗 B. 仲景

C. 扁鹊 D. 思邈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5分 4 【单选题】(5分)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 A. 《伤寒论》 B. 《神农本草经》 C. 《黄帝经》 D. 《素问》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5分 5 【单选题】(5分) ()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 思邈 B. 仲景 C. 华佗 D. 叶天士 第二章 1 【多选题】(5分) 中医护理原则包括 A.

扶正祛邪 B. 调整阴阳 C. 护病求本 D. 标本缓急 E.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F. 三因制宜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5分 2 【多选题】(5分) 正护法的容有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实者泻之和虚则补之 D. 实者补之和虚则泄之 正确答案是:A,B,C 查看答案解析 3 【单选题】(5分)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实而不满。 A. √ B. ×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5分

4 【单选题】(5分) 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说明了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 A. √ B. ×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5分 5 【多选题】(5分) 在护理程序中,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分四个过程,即: A. 护理诊断排序 B. 制定目标 C. 制定护理措施 D. 记录护理计划 第三章 1 【单选题】(5分) 疾病在一日会呈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护理中首先要注意()。 A. 夜间防寒 B. 夜间防暑 C. 夜间病情变化观察 D. 睡前活动锻炼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5分 2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导尿术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授课班级: 2010级临床本科2班 授课时间:第九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 授课章节:第七章排泄护理技术 重点:导尿术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难点:导尿术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实习法示教练习 学时分配: 一评估 2min 二计划 3min 三示教 10min 四评估 3min 五注意事项 2min 六学生回示 4min 七教师指导 6min 八分组练习 60min 教学内容: 实验课导尿法 一、评估 1、核对医嘱核对医嘱、床号、姓名、导尿目的。 2、评估患者 (1)全身情况病情、治疗、用药情况等。 (2)局部情况膀胱是否充盈。 (3)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心理。 (4)健康知识对导尿知识的了解程度。

3、评估环境符合导尿要求,保护患者隐私,关门窗、关床帘。 4、评估用物无菌导尿包、会阴消毒包、治疗卡、无菌手套、便盆、络合碘 5、操作者自身评估着装符合要求,穿戴整齐。 二、计划 1、预期目标 (1)患者舒适,尿潴留解除,对操作满意。 (2)患者理解导尿目的,主动配合,无不良反应发生。 2、准备(示范) 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 四、评价 五、注意事项(口述) 六、学生回示 七、教师指导 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 课后小结:本次课按计划完成。本次课重点练习导尿的操作。 参考资料: 1、基础护理学主编李小寒、尚少梅人民卫生出版社 2、护理学基础主编殷磊人民卫生出版社 3、常用护理技术主编阳爱云湖南科技出版社 4、与上书配套的录像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吸氧吸痰操作

授课班级: 20XX级临床本科2班 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 授课章节:第九章常用急救护理技术 重点:吸氧和吸痰的方法和要点 难点:吸氧、吸痰操作 教学方法:示教练习 学时分配: 一评估 2min 二计划 3min 三示教 10min 四评估 3min 五注意事项 2min 六学生回示 4min 七教师指导 6min 八分组练习 60min 教学内容: 实验课氧气疗法 一、评估 (一)、核对医嘱查对医嘱,需要吸氧者的姓名、床号。 (二)、评估患者 1、全身情况意识与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缺氧的原因、表现和程度等。 2、局部情况鼻腔有无分泌物、粘膜有无红肿,鼻中隔是否偏曲。 3、心里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是否合作。

4、健康知识对本疾病、本操作作用的认知程度。 (三)、评估环境与用物 1、评估环境病房无烟火、易燃品。 2、评估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鼻导管、小药杯、湿化瓶、氧气表。 悬挂标志(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二、计划 1、预期目标: (1)患者精神状态改善,表现安静。 (2)患者皮肤颜色改善或正常。 (3)患者呼吸改善或正常。 2、准备 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 四、评价 五、注意事项(口述) 六、学生回示 七、教师指导 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 实践课吸痰法 一、评估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状况。 2、局部情况呼吸有无鼾声,痰鸣音;评估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对护理的要求与合作程度。 4、评估用物电动吸引器、吸痰管、一次性手套、治疗碗内置已消毒的血管钳、无菌持物钳、

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急救护理技术》 课程编码:ISBN978-7-117-20553-5/R.20554 英文名称: Emergency Nursing 学时: 54学时,理论27学时,实践27学时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适用专业:护理,助产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解剖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 建议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王为民、来和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急救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院前急救与护理、医院急诊科工作、重症监护、临床常见急症救护、急性中毒救护、意外伤害救护。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各种急救工作情境中,能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快速护理评估,并能正确有效地运用急救护理技术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工作任务,为今后从事或参与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开设于中职护理专业第四期,后续是临床教学实习。 1.2 设计思路 探讨根据临床病例设计急救护理实验,综合应用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先有理论教学为指导,由学生设计意外灾难或伤害事故现场及各种类型伤员;教师准备学生所需要的各种现场急救用品;让学生对现场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理论共:27学时,实践27学时,共54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职业素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 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管理和任务。 掌握院前急救护理原则。 掌握急诊科工作任务、护理工作流程。 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和急救护理。 熟悉院前急救的概念、任务、管理。 熟悉急诊科设置、工作特点及管理。 熟悉灾难现场的医护救援。 了解急救护理学范畴和发展史。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及病人的各系统功能监护。 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非同步电除颤术,并能在不同急救情境中正确实施。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技术,并能针对模拟病例正确实施救护。 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操作中护理配合与术后护理。 学会各项基本监护技术。 学会临床常见急症救护措施。 3、课程内容和要求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复习题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单选题) 1、为病人行豪针刺时,进针“得气”后,一般留针时间为 A 5-8分钟 B |> 10-20 分钟 C 、25-30 分钟 D35-40 分钟 E45-50 分钟 2、下列哪些病人或部位禁止应用针刺疗法 A、头痛病人 B、下肢瘫痪病人 C、中风病人 D、类风湿病人E f、孕妇的下腹、腰骶部 3、运用皮肤针(梅花针)治疗疾病时,用较重的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可见隐隐出血,病人有疼痛感觉,此称为 A、较弱刺激 B 、弱刺激 C 、中刺激 D 1、强刺激 E 、超强刺激 4、为病人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时,药液不可注入 A、关节腔、脊髓腔 B、大肌群 C 、头面部 D 、背部 E、四肢下段 5、电针疗法采用有节率的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波型,此波型称为 A、密波 B 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 锯齿波 6将艾条冉端对准施艾部位,在距离施艾腧穴约2-3cm高处,反复地旋转移动或作左右方向转移, 此是 A、温和灸 B 、雀啄灸 C l、回旋灸 D、温针灸 E、艾柱灸 7、利用灌状器具,借助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造成局部皮肤充血或淤血的现象为 A、针刺法 B、艾灸法 C、推拿法 D、拔火罐法 E、拔药水罐法 8、为病人换药时应注意,对汞剂过敏者禁用 A、丹药 B、油剂 C水剂D、散剂 E、注射剂 9、为病人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 A 30 C B、40C C、50C D、60C E*、70C 10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者,禁用 A、药浴法B f、中药离子导入法 C、熏洗法 D、换药法 E、坐药法 11、将药物置入阴道内的治疗方法称为 A、药浴法 B、药熨法 C、敷药法 D、换药法 E*、坐药法 12、薰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 A 10C ?20C B、20C ?30C C、30C ?40C D、50C ?70C E、80C ?90 C 13、针刺时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此针法为

中医护理技术考试题

中医用药及护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甘味药的作用是( B) A、泄、燥 B、补益、和中、缓急 C、软坚、泻下 D、收敛固涩 E、渗湿、利尿 2.下列不属于为升浮药作用的是(D ) A、发汗 B、涌吐 C、开窍 D、清热 E、解表 3.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 B ) A、相恶 B、相杀 C、相畏 D、相使 E、相反 4.一些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药物,煎煮时应(C ) A、先煎 B、久煎 C、后下 D、与它药同煎 E、包煎 5.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是(B) A、桂枝 B、麻黄 C、香薷 D、紫苏 E、荆芥 二、是非题 1.咸味具有收敛固涩和利尿作用。(×) 2.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3.归经即所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与现代解剖学的所指部位相同 三、问答题 1.说出十种常用的剂型的含义 2.试比较汤剂、丸剂的特点 3.剂型的变化会影响方剂的治疗效果吗请你举例说明 4.简述下法的概念及护理要点 经络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经络学说 2.十二正经 二、填空题 1.经络是和的总称。 2.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是;经脉外部,筋肉受经络支配分 为,皮肤按经络的分布分为。 三、单选题 1.下列关于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正确的是() A、阴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B、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 C、阴经与阴经在四肢部交接 D、阴经与阳经在胸腹部交接 E、阳经同名经在四肢部交接 2.按照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手太阳小肠经后的是() A、足太阳膀胱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阳明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少阳三焦经 3.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次序为() A、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C、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D、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E、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四、简答题 1.简述十二正经的组成。 2.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是我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填空题 1.经脉,络脉 2.奇经八脉,十二筋经,十二皮部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经验交流(精)

黄岛区中医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经验交流 为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 使具有“绿色医疗之称”的中医药服务,为全区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 黄岛区中医医院自 2010年 10月起,在临床护理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由四大支柱“专业技术指导团队、生产设备支持团队、企划服务支持团队、后勤服务支持”组成,在中医专家指导组的培训、指导下,依据各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科室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具体开展项目包括中药塌渍、中药足浴、灸疗等 15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并详细确定所开展项目的适用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中医专业护理知识。此项工作开展伊始,只有 7个科室开展了 6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月开展人次 206例,收入 1378元。截止至 2011年 10月,仅一年的时间, 开展护理适宜技术的科室迅速发展至 18个,开展项目扩大至 15项,共开展人次为 120253人次、总收入 1602915元。一、以“四让、三让”服务理念为指导,五项措施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1、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系统化。为使护理特色项目开展得更加专业、受惠患者范围更广,医院在病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百万元在临床科室病房设立了 16间中医外治室, 购臵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各项目的设备等,并在每个中医外治室配备了中医针灸全身经络挂图、足底反射穴位挂图、 人体针灸经络模型、耳穴模型。鉴于就医需求,妇科、小儿科、急诊科还在门诊建立了中医外治室。同时,医院在政策上向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科室护士倾斜,给予护士增加一定的补助,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一系列措施的实施, 方便了病人的就医,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广大患者享受到了中医药服务简、便、验、廉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2、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专业化。为使“辨证施护”做的更好,医院特成立以副院长挂帅的中医专家指导小组,对开展的中医护理疗法项目逐个审核,并详细编制各种疗法的适用症、禁忌症、注意事项。

中医护理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对象护理学本科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2.熟悉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的关系,以及中西护理文化的交融。 3.熟悉《千金方》妇儿护理的内容、《外科精义》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 4.掌握《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 1. 中西护理文化的交融 2.《内经》、《伤寒杂病论》、《外科精义》、《千金方》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 ·教学难点 1.中医护理学的地位。 2.中国医学史与本学科的关系。 3.现代护理学与本学科的关系。 ·解决办法 1.通过相关的典故、图片、临床病案比较中西方护理文化的异同。《 2.适当举例中医护理临床研究的应用。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单机模拟网络教学。 教案内页 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教学活动与 方法时间分配(分钟) 引言 一、中医护理学基地位 二、中医护理学基础的任务插入图表2 2

三、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第一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 二、夏-春秋时期 三、战国-东汉时期 《内经》、《伤寒杂病论》、华佗。 (一)《黄帝内经》与中医护理学基础 (二)《伤寒杂病论》与中医护理学基础 (三)华佗对护理的贡献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脉经》、《肘后救急卒方》 五、隋唐五代时期 《诸病源候论》、《千金方》 《外台秘要》、《食疗本草》、《刘涓子鬼艾方》六、宋金元时期 (一)《太平圣惠方》 (二)《饮膳正要》 (三)《脾胃论》 (四)《保生要录》 (五)《妇人大全良方》 (六)《卫济宝书》 (七)《外科精义》 七、明清时期 (一)明代:《本草纲目》、《温疫论》 (二)清代:《温热论》、《治疫全书》、《侍疾要语》 八、近代 (一)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二)中医办学的发展 (三)创办中医院 (四)护士队伍的形成 九、现代 (一)学科的形成与地位 (二)中医护理的管理、教育、科研、学术与临床 小结插入图表 插入图表 插入典故 插入VCD动 画 插入图表 插入典故 插入古籍文献 插入典故 插入现代文献 插入现代文献 1 5 5 15 5 10 10 5 5 5 8 2 教学内容第二章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教学对象护理学本科 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 1.5学时 教学目的要1.掌握三因制宜的护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