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完整版)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完整版)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完整版)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引起脑膜、脊髓膜和脑脊液化脓性炎性改变,又称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脑膜炎双球菌或脑膜炎奈瑟菌(nisseriameningitidis) 为最常见的引起急性脑膜炎者。

【临床表现】

(一)一般症状和体征

呈急性或暴发性发病,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中耳炎等其他系统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可因具体情况表现不同,成人多见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畏光、颈

强直、 Kemig征和 Brudzinski征等,严重时出现不同程度的

意识障碍,如嗜睡、精神混乱或昏迷。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前,如患有其他系统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并已使用抗生素,但所用抗生素剂量不足或不敏感,患者可能只以亚急性起病

的意识水平下降作为脑膜炎的唯一症状。

婴幼儿和老年人患细菌性脑膜炎时脑膜刺激征可表现

不明显或完全缺如,婴幼儿临床只表现发热、易激惹、昏睡

和喂养不良等非特异性感染症状,老年人可因其他系统疾病

掩盖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须高度警惕,需腰椎穿刺方可确诊。

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可出现暴发型脑膜脑炎,是因脑部微血管先痉挛后扩张,大量血液聚积和炎性细胞渗出,导致严重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暴发型脑膜炎的病情进展极为迅速,患者于发病数小时内死亡。华一佛综合征

(Watcr-hoLlse— Friderichsen syndrome) .发生于 10%~20%的患者,表现为融合成片的皮肤淤斑、休克及。肾上腺皮质出血,多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皮肤淤斑首先见于手掌和脚掌,可能是免疫复合体沉积的结果。

(二)非脑膜炎体征

如可发现紫癜和淤斑,被认为是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疾病的典型体征,发现心脏杂音应考虑心内膜炎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特别是血培养发现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时更应注意:蜂窝织炎,鼻窦炎,肺炎,中耳炎和化脓性关节炎;面部感染。

(三)神经系统合并症

细菌性脑膜炎病程中可出现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神经麻痹炎性渗出物在颅底积聚和药物毒性反应可

造成多数颅神经麻痹,特别是前庭耳蜗损害,以展神经和面神经多见。

2.脑皮质血管炎性改变和闭塞表现为轻偏瘫、失语和

偏盲。可于病程早期或晚期脑膜炎性病变过程结束时发生。

3.癫痫发作局限和全身性发作皆可见。包括局限性脑

损伤、发热、低血糖、电解质紊乱 (如低血钠 )、脑水肿和药物的神经毒性 (如青霉素和亚胺培南 ),均可能为其原因。癫痫发作在疾病后期脑膜炎经处理已控制的情况下出现,则意

味着患者存有继发性合并症。

4.急性脑水肿细菌性脑膜炎可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

高,严重时可导致脑疝。颅内压增高必须积极处理,如给予

高渗脱水剂,抬高头部,过度换气和必要时脑室外引流。5.其他脑血栓形成和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硬膜下积

脓和硬膜下积液,脑脓肿形成甚或破裂。长期的后遗症除神

经系统功能异常外, 10%~ 20%的患者还可出现精神和行为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少数儿童患者还可遗留有发育障碍。

【诊断要点】

(一)诊断

根据患者呈急性或暴发性发病,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皮肤淤点或淤斑等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颈强直

及 Kernig征等,可伴动眼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麻痹,严

重病例出现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脊液培养

发现致病菌方能确诊。

(二)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增高和核左移,红细胞沉降率增

高。

2.血培养应作为常规检查,常见病原菌感染阳性率可

达 75%,若在使用抗生素 2小时内腰椎穿刺,脑脊液培养不

受影响。

3.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是细菌性脑膜炎诊断的金指

标,可判断严重程度、预后及观察疗效,腰椎穿刺对细菌性

脑膜炎几乎无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严重颅内压增高、意

识障碍等;典型 CSF为脓性或浑浊外观,细胞数 (1 000~10 000)×10。/ L,早期中性粒细胞占 85%~ 95 %,后期以淋

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蛋白增高,可达 1~5g/L;糖含量降低,氯化物亦常降低,致病菌培养阳性,革兰染色阳性率达60%~ 90%,有些病例早期脑脊液离心沉淀物可发现大量细

菌,特别是流感杆菌和肺炎球菌。

4. 头颅 CT或 MRI等影像学检查早期可与其他疾病鉴

别,后期可发现脑积水 (多为交通性 )、静脉窦血栓形成、硬

膜下积液或积脓、脑脓肿等。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一般处理

包括降温、控制癫痫发作、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低

钠可加重脑水肿,处理颅内压增高和抗休克治疗,出现

DIC 应及时给予肝素化治疗。应立即采取血化验和培养,保留输

液通路,头颅 CT检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立即行诊断性腰

椎穿刺。当 CSF结果支持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时,应立即转

入感染科或内科,并立即开始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等待血培

养化验结果才开始治疗是不恰当的。

(二)抗生素选择

表 2一 l中的治疗方案可供临床医师选择,具体方案应

由感染科医师决定。

表 2-l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抗生素选择

人群常见致病菌首选方案

备选方案

新生儿 <1个月 B或 D组链球菌、肠杆氨苄西林 +庆

大霉素氨苄西林 +头孢噻肟或头

孢曲菌科、李斯特菌

婴儿 1~3个月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

氨苄西林 +头孢噻肟或头氯霉素 +庆大霉素

菌、流感杆菌、新生儿孢曲松±地塞米松

致病菌

头孢噻肟或头婴儿 >3个月,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

孢曲松±地氯霉素 +万古霉素或头孢

塞米松±万古儿童 <7岁菌、流感杆菌

霉素吡肟替代头孢噻肟

儿童 7~17 岁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

头孢曲松 + 氨 青霉素过敏者用氯霉素十

头孢噻肟或 苄西林±万 和成人

古霉素

菌、李斯特菌、肠杆菌 TMP /SMZ 儿童 7~17岁 (对肺炎链球菌抗药发生

三代头孢十利 氯霉素 (非杀菌 )

万古霉素 + 和成人

率高组 ) 福平 HIV 感染

同成人十抗

同成人 +梅毒、李斯特 病原不清时, 菌、隐球菌、结核杆菌

隐球菌治疗 外伤或神经外

头孢他啶 (假

科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 万古霉素 +美罗培南 阴性菌、肺炎链球菌 万古霉素 + 单胞菌属加

用静脉±鞘内

庆大霉素 ),甲硝唑 (厌氧

菌) 注:氨苄西林 (ampicillin) ;庆大霉素 (gcntamicin);

头孢噻肟 (cefotaximc);头孢曲松 (ceftriaXone) ;头孢吡 肟(ccfepime 、);头孢他啶 (ccftazidime) ;甲硝唑 (flagyl) ;

美罗培南 (meropenem);甲氧苄啶/磺胺甲嘿唑

(trimethoprim /

Sulfarnethoxazole=TMP/SMZ);万古霉素 (vanomycin);氯

霉素 (chloramphenicol) ;利福平 (tifampin)

(三)脑室内用药

脑室内使用抗生素的利弊尚未肯定,一般情况下不推荐

使用,某些特殊情况如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短路术或脑积水

时,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分布改变可考虑脑室内给药。

供参考。

表 2— 2

表 2-2脑室内应用抗生素的剂量

抗生素指征

每日剂量

万古霉素

5

苯甲异口恶唑青霉素抗药~20mg(或 5~10mg/48h)

庆大霉素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

2 ~8mg(典型剂量 8mg/d)

氨基丁卡霉素庆大霉素抗药

5 ~50mg(典型剂量 12mg/d)

注:苯唑青霉素 (oxacillin) ;阿米卡星 (amikacin) (四)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指南

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指南 ——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制订,2004年发表 目的 制订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和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建议。细菌性脑膜炎病人在发病的初始阶段,一般先在基层医疗单位或急诊科接受治疗,通常在感染科医生、神经内科专家、神经外科专家的会诊指导下进行。与其它许多感染性疾病相比,细菌性脑膜炎的抗微生物治疗的依据不是来源于按照随机前瞻双盲设计的临床实验,最早的治疗依据多从实验动物感染模型获得。经常使用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兔子,将其麻醉后臵于实验台上,小脑延髓池穿刺以便获得CSF,先取得常规CSF标本,然后注入微生物。CSF标本要进行白细胞计数、生化检查、CSF抗菌药物浓度测定。同时研究:脑膜炎对药物穿透屏障的影响,药物在脓性CSF中的抗菌效果评价(以杀菌速率表示),药物在CSF中的药效学等。通过这些动物实验得到的结果,临床选用对细菌性脑膜炎有效的药物进行试验。 在本指南中,我们推荐了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建议的分类和分级(强烈程度和可靠性)见表1。指南于2004年5月发表。 表1 IDSA-USPHSGS临床指南提供建议的分类和分级 分类与分级定义 建议强烈程度 A充分的证据支持采纳此建议,此建议应该采纳 B相对充分的证据支持采纳此建议,此建议通常应该采纳 C支持此建议的证据不很充分,此建议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为非强制性的 D相对充分的证据支持不可采纳此建议,此建议通常不应该采纳 E充分的证据支持不可采纳此建议,此建议不应该采纳 依据的可靠性 Ⅰ依据来源于1个以上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实验 Ⅱ依据来源于1个以上经过良好设计的临床实验,但实验不是按随机原则设计的; 或来源于大样本或病例对照的分析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的);或来源于多个时间 段;或来源于结论明确的无对照实验 Ⅲ权威专家的观点;以临床经验为基础;描述性研究或论文;专家委员会的报告初始治疗方法 对疑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初始处理措施包括对脑膜炎症状的尽早识别、快速诊断以及及时的抗菌治疗和辅助治疗。婴幼儿处理步骤见图1,成人处理步骤见图2。 图1 怀疑细菌性脑膜炎婴幼儿患者处理步骤 怀疑细菌性脑膜炎 ↓是 是否存在以下情况:免疫功能受损或受抑制;特定的CNS疾病史1;视盘水肿;或局部神经功能缺陷2;其它不能立即做腰穿的情况 ↓否↓是 血培养和腰穿STAT3血培养STA T ↓↓ 地塞米松4 + 经验抗菌治疗5 6地塞米松4 + 经验抗菌治疗5 │↓ │头部CT检查结果阴性 ↓↓ CSF结果支持细菌性脑膜炎←——————做腰穿 ↓是 继续治疗 1.包括与CSF分流、脑积水、创伤等有关的疾病,神经外科术后并发症及各种占位性病变。 2. Ⅵ或Ⅶ脑神经麻痹不是延迟腰穿的指征。 3.STA T:立即,应紧急干预。

2016年细菌性脑膜炎指南

2016 年最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治指南 2016-08-06 22:05 来源:丁香园 细菌性脑膜炎是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见于成人及儿童,许多细菌均可引起本病,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呼吸或循环衰竭。因而,细菌性脑膜炎要求急症处理,诊治上的任何拖延都将造成严重后果。 世界范围内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随着疫苗的逐渐普及,该病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改变,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也出现了相应变化。为此,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ESCMID)制定了新版细菌性脑膜炎诊治指南,旨在为医疗实践提供最佳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医生规范诊治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 该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杂志上,其中将归纳的临床证据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1~3 三个级别,将指导临床实践的推荐意见按强度由强到弱分为A~D 四个等级,便于临床医生根据实际病例情况参考诊治意见。现将新版指南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特定人群患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感染病原体有何特点? 新生儿脑膜炎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证据级别:2)。 儿童脑膜炎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证据级别:2)。 成人脑膜炎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另一种成人重要致病菌是李斯特菌(证据级别:2)。 2. 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准确性如何?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通常症状呈非特异性(证据级别:2)。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和呕吐,临床发病体征无特异性(证据级别:2)。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 【概述】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有多种病毒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乙脑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病毒感染主要累及脑实质,若同时累及脑膜,且脑膜炎的表现较为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感染中毒症状一般不严重,病程相对自限,以不同程度的发热、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惊厥、瘫痪、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体征为主要表现。重症可留下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询问当地有无水痘、腮腺炎、麻疹、乙脑、手足口病等流行,有无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史。 2. 前驱感染如单纯疱疹感染时,有无口周疱疹的前驱感染征象。 3.临床表现询问起病缓急,体温高低及热型,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特点、程度及变化。头痛、呕吐、惊厥的发生时间,发作情况,与热程的关系。病程中有无肢体瘫痪或精神行为异常。

【体检要点】 1、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检查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及颅内高压征(婴幼儿前囟饱满及紧张度)存在与否,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反射等减弱、消失或亢进变化,四肢肌力、肌张力变化,眼球活动与瞳孔变化。呼吸节律变化。球结膜是否水肿。 2、一般体检中注意体温、呼吸、心率,有无皮疹、腮腺肿大、耳、鼻、咽、肺和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灶。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病毒感染时外周血象WBC常正常或下降,以淋巴细胞为主,但乙脑病毒感染时血象白细胞总数可达(10~20)×109/L或更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数十成百增高,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HSV脑炎早期及乙脑早期常以多核细胞为主,HSV感染时脑脊液可有出血性改变。 3、脑电图背景常为弥漫性中高幅慢波活动,或局灶性慢波活动增多;部分患儿可见痫性放电波。 4、头颅影像学脑CT和MRI显示颅内病灶可呈多灶性分布,伴弥漫性脑水肿征象。脑干脑炎或小脑炎者见脑干、小脑部位病灶。HSV脑炎可见颞叶底部或额叶病变,可呈出血坏死型脑炎,或继发脑梗塞。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引起脑膜、脊髓膜和脑脊液化脓性炎性改变,又称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脑膜炎双球菌或脑膜炎奈瑟菌(nisseriameningitidis) 为最常见的引起急性脑膜炎者。 【临床表现】 (一) 一般症状和体征 呈急性或暴发性发病,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中耳炎等其他系统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可因具体情况表现不同,成人多见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畏光、颈强直、Kemig征和Brudzinski征等,严重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精神混乱或昏迷。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前,如患有其他系统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并已使用抗生素,但所用抗生素剂量不足或不敏感,患者可能只以亚急性起病的意识水平下降作为脑膜炎的唯一症状。 婴幼儿和老年人患细菌性脑膜炎时脑膜刺激征可表现不明显或完全缺如,婴幼儿临床只表现发热、易激惹、昏睡和喂养不良等非特异性感染症状,老年人可因其他系统疾病掩盖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须高度警惕,需腰椎穿刺方可确诊。

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可出现暴发型脑膜脑炎,是因脑部微血管先痉挛后扩张,大量血液聚积和炎性细胞渗出,导致严重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暴发型脑膜炎的病情进展极为迅速,患者于发病数小时内死亡。华一佛综合征 (Watcr-hoLlse —Friderichsen syndrome).发生于10% 20%的患者,表现为融合成片的皮肤淤斑、休克及。肾上腺皮质出血,多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皮肤淤斑首先见于手掌和脚掌,可能是免疫复合体沉积的结果。 (二)非脑膜炎体征 如可发现紫癜和淤斑,被认为是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疾病的典型体征,发现心脏杂音应考虑心内膜炎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特别是血培养发现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时更应注意:蜂窝织炎,鼻窦炎,肺炎,中耳炎和化脓性关节炎; 面部感染。 (三)神经系统合并症 细菌性脑膜炎病程中可出现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 .神经麻痹炎性渗出物在颅底积聚和药物毒性反应可造成多数颅神经麻痹,特别是前庭耳蜗损害,以展神经和面神经多见。 2 .脑皮质血管炎性改变和闭塞表现为轻偏瘫、失语和偏盲。可于病程早期或晚期脑膜炎性病变过程结束时发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指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指南 【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meningococcu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最常见的化脓性脑膜炎之一,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呈散发或流行。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其中6月~2岁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斑瘀点、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是常引起儿童感染性休克的传染病之一。依病情分普通型、暴发型(包括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目前我国仍以A群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为主,但B群和C群发病逐渐增多。 【病史要点】 1.本病流行情况,接触史,预防接种史。 2.起病急缓,发热高低,头痛的性质、程度和部位;呕吐次数、性质及呕吐物内容,有无呕吐诱因。精神、意识改变的时间及表现形式,有无惊厥及其发生情况。 3.婴幼儿应注意精神萎靡或烦躁,有无尖叫、拒食。 【体检要点】 1.精神、意识情况。 2.周围循环情况(面色、有无大理石样花纹、甲床色泽及肢端温度),血压及脉压差,呼吸节律、频率、深浅。

3.流行季节有发热史的患儿,无论有无明确头痛、呕吐,都应常规寻找有无瘀斑、瘀点及其分布、数量、大小、形态、颜色,瘀点有无融合,瘀斑有无坏死。 4.脑膜刺激征,病理征,深、浅反射改变。瞳孔、眼底、眼球活动变化。婴幼儿注意前囟突出及紧张度,颅缝有无增宽。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明显增高。 2.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脑膜炎改变。 3.皮肤瘀点涂片取新鲜皮肤瘀点涂片找革兰阴性双球菌,阳性率50%~80%。 4.细菌培养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可阳性。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在流行季节,起病急骤,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斑瘀点、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儿,可诊断流脑。 2.临床分型 1)普通型具有全身感染,皮肤瘀点或瘀斑及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症状、体征。周围循环好,无休克存在,临床疗效及恢复均佳。90%以上为此型。 2)暴发型病势凶险,发展迅速,常在24小时内演变至危险阶段,甚至死亡。①休克型: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和皮肤

IDSA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指南

IDSA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指南 ——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制订,2004年发表 目的 制订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和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建议。细菌性脑膜炎病人在发病的初始阶段,一般先在基层医疗单位或急诊科接受治疗,通常在感染科医生、神经内科专家、神经外科专家的会诊指导下进行。与其它许多感染性疾病相比,细菌性脑膜炎的抗微生物治疗的依据不是来源于按照随机前瞻双盲设计的临床实验,最早的治疗依据多从实验动物感染模型获得。经常使用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兔子,将其麻醉后臵于实验台上,小脑延髓池穿刺以便获得CSF,先取得常规CSF标本,然后注入微生物。CSF标本要进行白细胞计数、生化检查、CSF抗菌药物浓度测定。同时研究:脑膜炎对药物穿透屏障的影响,药物在脓性CSF中的抗菌效果评价(以杀菌速率表示),药物在CSF中的药效学等。通过这些动物实验得到的结果,临床选用对细菌性脑膜炎有效的药物进行试验。 在本指南中,我们推荐了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建议的分类和分级(强烈程度和可靠性)见表1。指南于2004年5月发表。 表1 IDSA-USPHSGS临床指南提供建议的分类和分级 分类与分级定义 建议强烈程度 A充分的证据支持采纳此建议,此建议应该采纳 B相对充分的证据支持采纳此建议,此建议通常应该采纳 C支持此建议的证据不很充分,此建议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为非强制性的 D相对充分的证据支持不可采纳此建议,此建议通常不应该采纳 E充分的证据支持不可采纳此建议,此建议不应该采纳 依据的可靠性 Ⅰ依据来源于1个以上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实验 Ⅱ依据来源于1个以上经过良好设计的临床实验,但实验不是按随机原则设计的; 或来源于大样本或病例对照的分析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的);或来源于多个时间 段;或来源于结论明确的无对照实验 Ⅲ权威专家的观点;以临床经验为基础;描述性研究或论文;专家委员会的报告初始治疗方法 对疑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初始处理措施包括对脑膜炎症状的尽早识别、快速诊断以及及时的抗菌治疗和辅助治疗。婴幼儿处理步骤见图1,成人处理步骤见图2。 图1 怀疑细菌性脑膜炎婴幼儿患者处理步骤 怀疑细菌性脑膜炎 ↓是 是否存在以下情况:免疫功能受损或受抑制;特定的CNS疾病史1;视盘水肿;或局部神经功能缺陷2;其它不能立即做腰穿的情况 ↓否↓是 血培养和腰穿STAT3血培养STA T ↓↓ 地塞米松4 + 经验抗菌治疗5 6地塞米松4 + 经验抗菌治疗5 │↓ │头部CT检查结果阴性 ↓↓ CSF结果支持细菌性脑膜炎←——————做腰穿 ↓是 继续治疗 1.包括与CSF分流、脑积水、创伤等有关的疾病,神经外科术后并发症及各种占位性病变。 2. Ⅵ或Ⅶ脑神经麻痹不是延迟腰穿的指征。 3.STA T:立即,应紧急干预。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指南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指南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可留下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 1/300~1/500的人发病,且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高。感染后具有持久免疫力。本病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以蚊虫繁殖、活动猖獗之7、8、9三月发病最集中。近年来在我国广泛的接种乙脑疫苗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询问当地有无乙脑流行,有无接触蚊虫机会,有无乙脑预防接种史。 2.临床表现询问起病缓急,体温高低及热型(大多急性起病,体温呈逐渐升高趋势)。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特点、程度及变化。头痛、呕吐、惊厥的发生时间,发作情况,与热程的关系。 【体检要点】 判断意识障碍程度,检查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征,及颅内高压征(婴幼儿前囟饱满及紧张度)存在与否,腹壁、提睾、膝等反射减弱、消失或亢进变化,肌张力高低,眼球活

动与瞳孔变化。呼吸节律变化。球结膜是否水肿。 【辅助检查】 9/L,20)×10分类以中性白细胞总数达(10~1.血常规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常规呈病毒性脑膜炎改变。白细胞计数多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以淋巴细胞500)×10在(50~为主。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3.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脑电图一侧或双侧颞叶有弥漫性慢波和尖棘波。脑CT和MRI显示弥漫性脑水肿征象。脑干脑炎者见脑干部位病灶。 4.病原学检查 1)特异性IgM抗体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抗体于感染后4日即可出现,持续3~4周,单份血清即可做出早期快速诊断。阳性率在39%~93.5%之间。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优先于血清中出现,且持续时间较血清中抗体为久,可用于早期诊断。 2)病毒分离可取血和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极少阳性。尸检脑组织分离病毒阳性率较高。 3) 病毒抗原和基因检查采用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可 在脑脊液或尸检脑组织检测到特异性病毒抗原和核酸片段。【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患儿急性起病,有高热、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指南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有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非化脓性炎症,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原因不是很清除,估计与环境污染可能有关。典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容易,但是不典型的病例很多,如果耽误治疗,引起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影响病人的生命。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早期病例即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供应营养丰富的含高维生素(A、D、C)和高蛋白食物,昏迷者鼻饲,如能吞咽,可试由喂食。病室要定时通风和消毒,俣持室内空气新鲜,采光良好。要注意眼鼻、口腔护理、翻身、防止痔疮发生和肺部坠积瘀血。 (二)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药物宜选择渗透力强、脑脊液浓度高的杀菌剂,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毒副反应,尽可能避免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联用。目前常用的联用方案查①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或对氨基水杨酸;②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③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具体用法、剂量、疗程见表8-4。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反应,有抗纤维组织形成的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炎,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脑膜刺激征;能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防止椎管的阻塞。为抗结核药物的有效辅助治疗。一般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可选用强的松每日1~2mg/kg口服,疗程6~12周,病情好转后4~6周开始逐渐减量停药。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25~1mg/kg分次静注。急性期可用氢化考地松每日5 ~10mg/kg静点3 ~5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四)对症治疗 1.脑压增高 (1)20%甘露醇5 ~10ml/kg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4 ~6小时一次,50%葡萄糖2 ~4ml/kg静注,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2)乙酰唑胺每日20 ~40mg/kg分2 ~3次服用3天、停4天。 (3)必要时脑室穿刺引流,每日不超过200ml,持续2-3周。 2.高热、惊厥按后章处理。 3.因呕吐、入量不足、脑性低钠血症时应补足所需的水分和钠盐。 (五)鞘内用药 对晚期严重病例,脑压高、脑积水严重、椎管有阻塞以及脑脊液糖持续降低或蛋白持续增高者,可考虑应用鞘内注射,注药前,宜放出与药液等量脑脊液。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2岁以下0.25 ~0.5mg/次,2岁以上0.5 ~5mg/次,用盐水稀释成5ml。缓慢鞘内注射,隔日1次,病情好后每周一次,7 ~14次为一疗程。不宜久用。 (六)注意事项 1 时机不当 结核性脑膜炎一定要早期治疗,只要不能排除结核性脑膜炎,就不能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脊液不典型而误诊,从而丢失了治愈的最佳时机。据统计:第1周开始抗结核治疗,70%缓解;第2周开始抗结核治疗,50%缓解;超过3周才抗结核治疗,疗效极差,死亡率极高。

结核性脑膜炎诊治指南

结核性脑膜炎诊治指南 1、临床 (1)病史:①针对儿童、青少年询问结核病接触史和卡介苗接种史有意义; ②部分病人有新近初染或者其他脏器结核病史;③注意询问既往结核病治疗 史。 (2)症状及体征:有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2、影像学:头颅CT或MRI:脑水肿、脑室扩张、脑梗塞、脑基地池渗出物或脑实 质结核灶; 3、脑积液压力增高: (1)脑脊液无色或微混,毛玻璃样改变,重者为草黄色; 白细胞数增高>10×106/L,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 (2)蛋白增高>45mg/dL;糖<45mg/dL;氯化物降低(可能与血清氯化物降低有关); (3)脑脊液墨汁染色和革兰氏染色阴性,未检测到肿瘤细胞; 4、病原学: (1)脑脊液分支杆菌涂片阳性或培养阳性; (2)脑脊液PCR或结核抗体阳性,ADA增高可协助诊断。 ?根据以上符合1、2、3、4条可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行抗结核治疗;符合1、2、3可能为结核性脑膜炎;可试行抗结核试验治疗,进一步确诊;符合1、2条,可疑为结核性脑膜炎,尽快完善CSF和病原学检查。 ?(三)治疗 1.抗结核治疗,疗程一般为12–18个月。 2.初治:强化期:3个月HREZS(A),继续期9个月以上的HREZ; 异烟肼早期可增加至0.6-1.2g/次,1次/日;泼尼松30-40mg/

天,总使用时间3个月为宜。复治:根据用药史、药敏,选择敏感药物。 3.对症治疗:(1)高颅内压者: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每6-8小时一次,必要时可给予甘油果糖、高渗糖、利尿剂等交替使用,同时可口服醋氮酰胺0.25-0.5,3次/日,以减少脑脊液生成。持续高颅内压不能缓解时,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天,及腰大池定压引流术,或者每周2-3次椎管内注药(缓慢放脑脊液,并椎管内缓慢注入异烟肼0.1,地塞米松3-5mg)。(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3)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保护胃肠道。 4.鞘内注药指征 (1)顽固性高颅内压者;(2)脑脊液蛋白定量明显增高者;(3)脑脊髓膜炎,有早期椎管梗塞者;(4)较重病例,伴昏迷者;(5)肝功能异常,致使部分抗结核药物停用者;(6)慢性、复发或者耐药者. 5.脑积水治疗 (1)颅内压很高时,早期可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术,但时间不宜过长; (2)慢性脑积水长期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行侧脑室分流术。(四)标准住院日为45–90天。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罗学毛龙晚生胡茂清金志发左克杨 【摘要】 MRI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证实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MRI平扫、增强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 MR平扫可见局部脑膜增厚10例,脑沟模糊37例,脑实质异常信号25例。增强后脑膜强化方式分为三种: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30例,表现脑表面及脑沟内细线状或条带状强化。硬脑膜-蛛网膜强化3例,表现脑膜较厚的、连续的弧线状高信号影,未伸入脑沟内。全脑膜强化7例。并发症包括硬脑膜脓肿形成2例、脑积水4例、脑室内出血2例、室管膜炎2例。结论细菌性脑膜炎的MRI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正确的诊断有赖于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MRI data of 40 patients with meningitis confirmed clinicall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Local meninges

thicken(n=10),cortial sulci obliteration(n=37) and adjacent parenchyma signal abnormal(n=25) apperared on plain MR.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Gd-DTPA, Three patterns of meningeal enhancement were seen: ⑴Pia-subarachnoid space enhancement 30 cases, presented diffused fine lineal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he surface of brain that could descend into the cortical sulci.⑵Dura-arachnoid enhancement 3 cases, presented continuous, thick and curvilineal high signal intensity without extension into the sulci. ⑶Whole meningeal enhancement 7 cases. Th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subdural adscess(n=2), hydrocephalus(n=4), ventricular hemorrhage(n=2), ependymitis(n=2).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of bacterial miningitis are characteristiced on contrast enhanced MRI. The definitiv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depends on the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 [Key words] bacterial meningitis; meningit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细菌性脑膜炎是临床常见颅内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脑脊液(CSF)的实验室检查。尽管MRI在脑膜病变的诊断中有明显的优势,但对细菌性脑膜炎的影像学检查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收集4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MRI对其诊断价值。

2016年细菌性脑膜炎指南汇总

2016 年最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治指 南 2016-08-06 22:05 来源:丁香园 细菌性脑膜炎是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见于成人及儿童, 许多细菌均可引起本病,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 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呼吸或循环衰竭。因而,细菌性 脑膜炎要求急症处理,诊治上的任何拖延都将造成严重后果。 世界范围内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随着疫苗的逐渐普及,该病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改变,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也出现了相应变化。为此,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ESCMID)制定了新版细菌性脑膜炎诊治指南,旨在为医疗实践提供最佳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医生规范诊治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 该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杂志上,其中将归纳的临床证据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1~3 三个级别,将指导临床实践的推荐意见按强度由强到弱分为A~D 四个等级,便于临床医生根据实际病例情况参考诊治意见。现将新版指南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特定人群患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感染病原体有何特点? 新生儿脑膜炎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证据级别:2)。 儿童脑膜炎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证据级别:2)。 成人脑膜炎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另一种成人重要致病菌是李斯特菌(证据级别:2)。 2. 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准确性如何?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通常症状呈非特异性(证据级别:2)。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和呕吐,临床发病体征无特异性(证据级别:2)。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及观点更新(最全版)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及观点更新(最全版) 新生儿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好发人群,常危及生命。在我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均较高,约占活产儿的0.2‰~6.0‰。本病常为新生儿脓毒症的一部分或继发于脓毒症,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是早产儿,易造成脑损伤,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2016年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疾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ESCMID)发布了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指南[1]。本文结合该指南及最新文献,对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进行详述。 1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变化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存在地区差异性,且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条件致病菌。发达国家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以B族溶血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为主[2]。一项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系统性回顾发现,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病原是革兰阴性杆菌(包含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也相对常见,而李斯特单胞菌相对少见[3]。国内尚缺乏全国范围内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的统计资料。近年来的几项研究表明,最常见的病原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包括B族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4,5]。 根据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年龄,将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分为早发感染和晚发感染。早发感染多指在生后1周内发生,与母亲的垂直传播相关,

B族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尤其早产儿更多见[6]。晚发感染出生1周后出现,主要由院内获得或社区获得。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等[7]。除B族溶血性链球菌外的革兰阳性菌(李斯特单胞菌、A族溶血性链球菌等)的感染占所有感染的4%[1]。 2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 2.1 临床表现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易激惹、喂养困难、呼吸衰竭、皮肤发花、肌张力异常等。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常常是细菌性脑膜炎的最初表现,而发热仅见于6%~39%的病例[8,9,10]。惊厥发作见于9%~34%的病例,且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例中惊厥的发生更常见[10]。因此,ESCMID指南中强调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排除脑膜炎,对于怀疑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应积极完善腰椎穿刺术[1]。2.2 腰椎穿刺的指征 既往研究表明,约30%的血培养阳性的早发脓毒症新生儿患有细菌性脑膜炎[11]。若选择神经系统症状为腰椎穿刺的指征,将导致部分细菌性脑膜炎病例漏诊。因此对于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病例均应尽早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另一方面约有15%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例缺乏阳性的血培养结果[11],仅对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腰椎穿刺,也将导致部分血培养阴性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例漏诊。因此临床诊断脓毒症的新生儿均有必要行腰椎穿刺检查。 2.3 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发热、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 80%以上的化脓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我国新生儿化脑的主要病原菌仍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B群链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5岁的儿童,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萘瑟菌仍是化脑最主要的病原菌。院内获得性脑膜炎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以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各种细菌所致化脑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临床表现与患儿的年龄相关。儿童时期发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体检可见患儿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婴幼儿期起病急缓不一。由于前囟尚未闭合,骨缝可以裂开,使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症状出现较晚,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出现易激惹、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低,哭声尖锐、眼神发呆、双目凝视等。前囟饱满是重要体

征。 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化脑的主要措施。目前化脑的死亡率<10%,10-30%遗留后遗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病史要点】 1. 起病方式,各主要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惊厥的特点、发生和发展过程。 2. 院外接受抗菌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3. 有无诱因,如病前中耳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史,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其他免疫缺陷状态。新生儿分娩异常,如羊膜早破,产程延长、手术助产或妊娠后期母体感染等。 【体检要点】 1、意识水平和生命体征判断,是否合并休克表现。 2、对前囟未闭的婴儿,记录前囟大小、有无隆起、张力及波动感。有无颅缝裂开,头围进行性增大。 3、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和局限性定位体征。 4、眼底检查:本病急性期多无明显眼底乳头水肿,但遇有局限性体征或脑疝征象时应作眼底检查。 5、耳、鼻、咽、肺和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灶。 【辅助检查】 1. 脑脊液检查:测脑脊液压力,送常规和生化。涂片找细菌和细菌培养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培养阳性者

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包括:①急性细菌性脑膜炎;②结核性脑膜炎;③真菌性脑膜炎 一、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为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3~5/10万。迄今细菌性脑膜炎仍为成人及儿童中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尽管目前已有众多有效的抗菌药物用于临床,但据报道其病死率仍可达25%~30%。因此早期诊断,正确的抗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需根据流行季节、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诱发因素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凡患有肺炎、中耳炎、发生颅脑外伤或进行颅脑手术者,同时出现发热、头痛、神志改变、脑膜刺激症,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者,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可基本确立。 各种病原菌所致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因此在未获病原菌前,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根据流行病学、诱发因素等推测可能的病原菌。起病于冬春季节、突发高热、寒战、头痛,体检发现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者,需考虑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继发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者以肺炎球菌脑膜炎多见。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鼻窦炎,尤其体弱儿童,需高度怀疑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缺陷和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者,较可能发生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属或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耐药葡萄球菌属,尤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或表葡菌(MRSE)也并不少见。 (一)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 1.尽早进行脑脊液检查由于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尽快检出病原菌是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成功的关键,必须立即进行脑脊液和皮肤瘀点的涂片革兰染色以及血培养,同时尚需进行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同时结合病史和体检资料、患者年龄、伴发疾病等开始经验治疗,获阳性培养结果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2.选用杀菌剂中枢神经系统为人体防御免疫功能的薄弱区域,白细胞数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且缺乏特异抗体,因此应采用杀菌剂。氯霉素虽为抑菌剂,但脂溶性强,脑膜渗透好,高浓度时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具杀菌作用,故可用于上述细菌所致的脑膜炎,但对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仅能起抑菌作用,所以不宜用氯霉素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选用有效敏感的抗菌药物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起病急,病情危重,在未获知细菌药敏结果前应根据感染的部位、场所、尤其本地区或本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选用有效抗菌药物。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体外药敏结果显示,我国上述细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低,故青霉素或氨苄西林仍可作为首选。近年来流感嗜血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明显增多,可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第三代头孢菌素;引起颅内感染的金葡菌多发生在医院内,多数为甲氧西林耐药株,应选用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抗菌药物均应静脉内给药。 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除取决于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外,药物能否透过血脑屏障及其在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抗菌药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与药物的本身特性如脂溶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感控新青年5月14日 来源丨中华内科杂志2018 年5月第57 卷第5期 作者丨刘正印王贵强朱利平吕晓菊章强强俞云松周志慧刘焱斌蔡卫平 李若瑜张文宏张福杰吴昊徐英春卢洪洲李太生 代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引言 200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首次发表了“隐球菌病治疗的实践指南”[1],2010年更新为“隐球菌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2010更新”[2],该指南经过多年临床应用,确实发挥了规范隐球菌感染治疗的作用;但是在我国临床实施过程中,的确发现有很多不适用于中国的内容。我国2010年由《中国真菌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隐球菌感染专家共识”[3],并无专门针对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的共识或指南供临床医生参考,另外国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也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为此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全国有关专家一起制订了本“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隐球菌性脑膜炎既可发生于艾滋病(AIDS)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它是AIDS患者主要机会性感染和常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流行,隐球菌病发病呈显著增加趋势,据报道约6%~10%

的AIDS患者会合并隐球菌感染,在美国AIDS高发城市旧金山、亚特兰大等地,隐球菌病的发病率约为5/100 000,其中1/5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近年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应用,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值得关注的是,欧美、澳洲、南亚等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多数患者有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仅7%~32%患者免疫功能正常[4-8];而我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华裔患者的数据显示,高达50%~77%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为免疫功能正常者[9-13]。新近研究结果显示,所谓“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免疫遗传功能缺陷[14-16],由此可见,我国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有其一定特殊性。 第一部分病原学以及实验室检查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为隐球菌,隐球菌属至少有30多个种,其中具有致病性的绝大多数为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过去分别称之为新型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新型隐球菌格特变种),其他种类隐球菌如罗伦隐球菌、浅白隐球菌等偶可引起人类感染。格特隐球菌虽好发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但有明显地域性,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不过近年来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地区也有发生。我国则以新型隐球菌感染为主,格特隐球菌少见。 一、隐球菌的微生物学鉴定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作者:罗学毛龙晚生胡茂清金志发左克杨 【摘要】MRI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证实 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MRI平扫、增强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MR平扫可见局部脑膜增厚10例,脑沟模糊 37例,脑实质异常信号25例。增强后脑膜强化方式分为三种: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30例,表现脑表面及脑沟内细线状或条带状强化。硬脑膜-蛛网膜强化3例,表现脑膜较厚的、连续的弧线状高信号影,未伸入脑沟内。全脑膜强化7例。并发症包括硬脑膜脓肿形成2例、脑积水4例、脑室内出血2例、室管膜炎2例。结论细菌性脑膜炎的MRI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正确的诊断有赖于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 no sis of bacterial menin gitis. Methods The cli nical and MRI data of 40 patie nts with menin gitis con firmed cli ni cally were

thicke n(n=10),cortial sulci obliterate n(n=37) and adjace nt parenchyma signal abnormal(n二25) apperared on plain MR. After admi nistratio n of Gd-DTPA, Three patter ns of menin geal enhan ceme nt were see n: ⑴ Pia-subarach noid space enhan ceme nt 30 cases, presented diffused fine lineal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he surface of brain that could desce nd into the cortical sulci. ⑵ Dura-arachnoid enhancement 3cases,prese nted con ti nu ous, thick and curvili neal high sig nal inten sity without exte nsion into the sulci. ⑶ Whole menin geal enhancement 7 cases. The complications in cludi ng subdural adscess (n二 2), hydrocephalus (n二 4), ven tricular hemorrhage(n二2), ependymitis(n二2).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of bacterial mi nin gitis are characteristiced on con trast enhan ced MRI. The defi nitive diag no sis of the disease depe nds on the comb in ati on of cli ni cal and imagi ng data. [Key words] bacterial menin gitis; menin gitis; magn etic resonance imag ing 细菌性脑膜炎是临床常见颅内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脑脊液(CSF的实验室检查。尽管MRI在脑膜病变的诊断中retrospectively an alyzed. Results Local menin ges

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脑脊膜化脓性炎症,常合并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较高,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 一、病因机体抵抗力低时,病菌侵入人体形成菌血症,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 感染途径:①血行感染,继发于菌血症或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灶;②邻近病灶直接侵入,如中耳炎、鼻窦炎、开放性脑外伤等;③颅内病灶直接蔓延,如脑脓肿破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④医源性感染,见于脑室引流或腰穿,脑外科手术。 二、临床表现1.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 2.感染症状,发热、畏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颅压增高剧烈头痛、呕吐等。 4.脑膜刺激症状,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等。 5.脑实质损害症状,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抽及偏瘫。 6.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时可出现皮疹,始为红色斑丘疹,后转为皮肤瘀斑。 三、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 2.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型核占多数,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增高,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阳性。 3.脑电图成弥散性慢波。 4.影像学检查病变早期CT或MRI检查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其信号增强。 四、治疗原则针对病原菌选取足量敏感抗生素,防治感染性休克。 1.抗菌治疗肺炎球菌选用青霉素或头孢曲松等;流感嗜血杆菌应选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脑膜炎双球菌应选青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选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 注意:应用抗生素2~3天后,复查脑脊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