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5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刑事物证检验学属于

A.公安社会学科B.公安实验技术学科

C.公安技能学科D.公安综合应用学科

2.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A.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B.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

C.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D.国家机器的形成和完善

3.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看,“警察”系指

A.警察机关B.警察人员

C.警察作用D.警察行为

4.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非实力性手段的是

A.逮捕B.拘留

C.吊销执照D.拘传

5.公安机关在警卫工作中要坚持的原则是

A.长期打算,内线侦查,依靠群众,适时破案

B.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

C.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

D.确保重点,内紧外松,内外有别,保守机密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1

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追究时效的起算时间是

A.从被害人报案之日起计算B.从公安机关发现之日起计算

C.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D.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第二日起计算

7.下列关于人民警察警衔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实行警衔制度是完善人民警察录用制度的重大措施

B.实行警衔制度有利于人民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

C.实行警衔制度有利于人民警察队伍的集中统一指挥

D.实行警衔制度有利于增强人民警察的责任感、荣誉感

8.《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人民警察应勇于献身,其要点是

A.忠于职守、业精技强、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B.忠于本职、安于本分、兢兢业业、献身公安

C.谦虚谨慎、不耍特权、礼貌待人、警容严整

D.服从领导、听从命令、遵守制度、保守秘密

9.下列不属于

...公安警务保障方式的是

A.法律保障B.物质保障

C.精神保障D.社会保障

10.某派出所的20个公安民警在一个月内处理了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50名,即每使用10名警力可处理75名违法犯罪分子。这种公安效益评价方法是

A.成果与投入对比法B.纵向对比法

C.横向对比法D.延伸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马克思主义警察起源观认为

A.警察将永远伴随着人类

B.警察是超国家的自然现象

C.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D.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E.人类自从有了群体生活,就有了警察作用

12.公安行为要素整合的原则包括

A.齐备的原则B.人的主导原则

C.互补的原则D.补缺的原则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2

E.协调的原则

13.下列公安机关权力中,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权的包括

A.取缔B.警告

C.罚款D.限期出境

E.强行带离现场

14.下列国际人权公约中,可作为我国公安机关人权保护的法律依据的包括

A.《日内瓦红十字会公约》

B.《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C.《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

D.《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E.《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

15.下列关于地方公安机关派出机构的正确说法有

A.设立派出机构,须经本级人民政府和本级公安机关批准

B.地(盟)公安处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派出机关

C.直辖市公安局所属公安分局属于同级政府组成部分

D.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地区可由乡一级政府设置公安特派员

E.专门公安机关经相应审批程序后,可设置专门公安派出所

16.下列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执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制度

B.民主集中制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政治基础

C.“三个文明”是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有力保证

D.党委领导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灵魂

E.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强调治理社会治安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17.下列不属于

...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B.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D.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

E.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

18.2012年7月北京遭遇暴雨袭击,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在水中救助群众时因公牺牲,他的事迹体现了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中的

A.秉公执法B.服务人民

C.勇于牺牲D.清正廉明

E.严守纪律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3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2、()年,由英国人()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标志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建立。 3、中国近代警察行政始建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全国性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是()年在 北京建立的()。 4、公安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说和()理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公安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是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6、公安现象是()与()互相作用的社会现象。 7、公安主体是()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的社会力量。 8、公安主体广义上包含从事公安控制的()及()其指导下的()。 9、公安客体是我国()中公安行为的()。 10、公安客体分为()和()。 11、公安第一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2、公安第二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3、公安客体实质上是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的()关系。 14、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是()与()的关系。 15、公安主体的工作围绕()的关系开展,是调整()的工作。

16、公安第一客体的构成要件是()、()、()。 17、公安第一客体的基本类别是()、()、()、()。13、治安危害 从造成危害动机区分为()和()。 18、公安第二客体从外在形式上可区分为()、()、()。 19、公安第二客体从内在实质上可归纳为()。 20、1927年12月,党在()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2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22、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性质的治安行政和()的执法机 关。 23、1938年,陕甘宁边区首府建立的(),成为最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 队伍。 24、()年,党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中建立()。 25、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安部部长,()为副部长。 26、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的职能和对人民()的职能。 27、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 (),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的职能()。 28、民主职能的内容是:依靠人民,保护人民,(),(),为民服务。 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 机关,这就是()。 30、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438 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资料

2013年最新权威警务硕士考试大纲解析 《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 (适用于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的考生复习使用) 本大纲解析严格按照大纲编写,知识点详细明确,参考警务硕士命题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内部教学教材以及导师教材,课件教案等,独家编著而成,资料权威,是在职民警报考警务硕士的必备书籍。购买一本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知识点详细解析的教材就能省 下购买各本教材的费用,节省复习时间,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资料清单如下: 第一部分:一本纸质版《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内容涵盖公安基础、公安法制、侦查、治安四部分考点,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编写 第二部分: 随书我们会赠送如下纸质版资料: 1、2013警务硕士初试考研英语(二)词汇综合一套; 2、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3、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4、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 5、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 6、2011年警务硕士复试治安管理或刑事侦查的复试真题一套; 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复试警察英语口语模拟题十套(含答案解析)。 第三部分:电子版配套专业课教案、大纲、习题课件等专业课资料 2013年警务硕士大纲解析配套的电子版专业课资料 严格按照大纲和考试内容编写分为公安学基础知识,公安法制,刑事侦查和治安管理四大部分题库附有标准答案。 1、2012年警务硕士初试试题(警务硕士在读回忆整理,内部保真) 2、公安学基础: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3、公安法制:(1)公安行政法学(2)刑法学(3)刑事诉讼法学的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4、治安: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习题,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等。

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2010年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考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公安学的表述中,体现公安学总特点的是() A.公安学的学科具有综合性 B.公安学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技能科学的内容 C.公安学的研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D.公安学是研究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律 2.公安立法的出发点是() A.公安机关职能 B.公安机关宗旨 C.公安机关性质 D.公安机关职权 3.下列属于公安实物要素的是() A.治安保卫委员会 B.暂住人口登记表 C.治安拘留所 D.重大活动安全保卫方案 4.公安机关对醉酒后在饭店里打骂服务员的张某采取约束措施,是依法运用了()

A.治安行政处罚权 B.治安行政强制权 C.紧急排险权 D.刑事强制权 5.设置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要分工合理,统一步调,功能齐全。这体现了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原则中的() A.行政对应原则 B.机构精减原则 C.统一规范原则 D.整体效能原则 6.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公安机关与地方党委的关系 B.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C.公安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D.公安机关与上级公安机关的关系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活的灵魂是() A.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三个文明 8.专门规定了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的回避制度的是() A.刑事诉讼法 B.行政诉讼法 C.行政处罚法 D.人民警察法 9.新被录用的人民警察的试用期为()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0.公安效益要借助建设效益避免了的损失值来表现和反映,体验了()

公安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警察的含义、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产生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的区别;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宗旨。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来源: 弄清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建国后人民公安机关的成就。 第二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机关任务的含义及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掌握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的9个警种的概念及其职责范围;掌握公安机关权力的含义、特点和内容;掌握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劳动教育审批权、治安行政强制权、刑事立法权、刑事侦查权、刑事强制权、刑罚执行权、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等概念及相关的规定。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来源: 了解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了解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的要求;了解警戒、武器使用权及相关规定。 第三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工作、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概念;掌握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卫工作的含义;掌握公安工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和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领导工作、公安秘书工作、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和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等的含义与内容;了解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的内容。 三、需要理解的知识 理解公安工作的以下特点: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打击与保护相结合、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复杂性、艰苦性、危险性和易受腐蚀性。 第四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的含义;掌握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途径;掌握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的原则;掌握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的含义、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含义、基本内容和任务。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这句话;理解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这个命题。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的意义;了解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新经验;了解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掌握政策、公安政策的概念和公安政策的作用;掌握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含义与总精神;掌握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掌握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的含义和必要性;掌握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的含义。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理解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2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称为“血府”的是() A.心 B.肝 C.冲脉 D.脉 2.下列不属于祛邪的方法是() A.清热解表 B.利水通淋 C.消积导滞 D.健脾益气 3.气逆最常见于() A.肺胃肝 B.肺心肾 C.肺胃大肠 D.肺肝胆 4.痰饮的形成与下列哪组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A.脾胃肝肾 B.脾肾肝三焦 C.肺脾肾三焦 D.脾胃肺三焦 5.十二经中唯—一条左右交叉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 B.足太明脾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阳明胃经 6.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阴阳跷脉 B.阴阳维脉 C.带脉 D.任脉 7.津与液的区别,正确的是()

A.液清稀、津稠厚 B.津流动性大,液流动性小 C.液起滋润作用,律起儒养作用 D.阴津,阳液 8.汗孔又称为() A.气门 B.责门 C.幽门 D.股理 9.与脑髓充盈与否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肝 B.脾 C.肺 D.肾 10.脾开窍于() A.舌 B.鼻 C.唇 D.口 11.女子胞与下列哪组脏腑关系最密切( ) A.心肝肾 B.心肝脾 C.心脾肾 D.肺脾肾 12.“阴阳之征兆”是指() A.天与地 B.上与下 C.血与气 D.水与火 13.下列属五行相悔的是()

A.木侮土 B.土侮水 C.水侮火 D.金海火 14.中医学中成功地应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难经》 D.《内经》 15.小便失禁二年余,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谈苔白,最宜诊断为() A.肾阳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肾气不固证 D.脾肾阳虚证 16.院胀纳呆口腻,自重便据,波短赤,苔黄腻,脉儒数,属() A.寒湿困脾 B.脾胃湿热 C.肝脾不调 D.肝胆湿热 17.目胞浮肿多属() A.水肿病 B.肝胆火炽 C.肾精耗竭 D.气血不足 18.小儿囱门迟闭,多属() A.温病火邪上攻,脑髓有病 B.吐泻伤脾,气血不足 C.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D.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19.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最突出地表现于()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课程代码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课 程代码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表现为() A.对付国内被统治阶级的反抗 B.对付国外政治势力的破坏 C.维护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秩序 D.镇压威胁统治阶级政治统治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 2.决定我国公安机关根本宗旨的是其() A.任务B.目标 C.职能D.性质 3.单位内部安全保卫的工作方针是() A.确保重点,内紧外松,内外有别,保守机密 B.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 C.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 D.党委领导,依靠群众,预防为重,管理从严,及时打击,保障安全 4.公安机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娱乐场所下达整改通知书的做法,是依法行使了() A.治安行政处置权B.治安行政处罚权 C.治安行政强制权D.治安监督检查权 5.我国专门公安机关实行的领导体制是() A.多重领导B.垂直领导 C.双重领导D.统一领导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群众治安保卫组织的关键是()A.政治思想教育B.治安形势教育 C.合理的经济报酬D.社会责任感 7.公安法制的主导环节是() A.公安守法B.公安执法 C.公安监督D.公安立法 8.公安工作策略的总原则是() A.区别对待,突出重点B.宽严相济,网开一面 C.孤立、打击少数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9.公安建设的核心是() A.公安队伍建设B.政治思想建设 C.组织人事建设D.教育训练建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一、警察与公安 (一)警察概述1、警察警察学 (二)公安概述 1.公安 2.公安学 (三)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1.警察的起源 2.警察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3.警察与国家 (四)警察与公安的关系 1.警察与公安概念辨析 2.公安学与警察学 二、我国公安机关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公安机关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2.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3.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机关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机关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公安机关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机关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 1.公安机关的拨乱反正工作 2.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3.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 三、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 1.公安机关的性质 2.公安机关性质辨析(二)公安机关的宗旨 1.公安机关宗旨的含义 2. 公安机关坚持宗旨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组织机构 1.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2.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1.世界各国警察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 2.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概述 五、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1.警察职能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能的概念3.公安机关职能与基本职能的内容 4.公安机关民主职能与专政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 1.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2.公安机关的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3. 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 六、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义务 1.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责内容和特点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正确履行职责问题的辨析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1.公安机关的权力概念 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3.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4.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七、公安工作 (一)公安工作概述 1.公安工作的概念 2.公安工作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侯论》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E.陈无择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火与土 E.火与水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 E.同气相求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生 B.克 C.乘 D.侮 E.子病及母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 A.母病及子 B.木火刑金 C.水来乘火 D.火来侮水 E.子病及母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公安工作的成果带来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B )。 A、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力 B、维护经济秩序 C、惩办贩毒分子 D、帮教工作 2、公安工作下列成果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者( B )。 A、保障了合法的经济关系 B、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提高了公民的守法观念 D、提高了公民同犯罪行为的斗争勇气 3、治安效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成果与投入要素相比,会构成( A )。 A、正效益或负效益 B、宏观效益或微观效益 C、长期效益或短期效益 D、直接效益或间接效益 4、治安效益属于( C )。 A、建设性效益 B、生产性效益 C、保障性效益 D、生活性效益 5、治安效益( C )。 A、是建设效益的反映 B、是建设成果的增值 C、是以折射的形式得到反映 D、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 6、以下属于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维护教学秩序取得的效益 B、警卫中央首长取得的效益 C、追回被盗文物取得的效益 D、帮教青少年取得的效益 7、以下属于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是( D )。 A、公安工作维护公共场所取得的效益 B、维护公民财产取得的效益 C、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取得的效益 D、维护历史文物取得的治安效益 8、“效率评价”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治安效益即是治安成果 B、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要素 C、治安效益与治安成果成反比 D、以治安成果的社会作用来评价 9、治安效益有以下的特点( A )。 A、需以折射形式得到反映 B、属建设性效益 C、与公安目标是没有区别的 D、都是可以计量的 10、公安法规是( D )。 A、所有性质法规的总称 B、各部门制定的所有规章的总称 C、所有地方性法规的总称 D、关于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文件的总称 11、适用公安法规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 B、严肃、谨慎、合理 C、正确、合法、及时 D、合理、公正、迅速 12、在公安法规汇编工作过程中( A )。 A、不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修改 B、对某些过时的条文经批准后可以修改 C、可以修改法律规范的某些词句 D、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补充 13、公安法规的实施,包括( )两个方面。C A、公安立法与公安执法 B、公安法规的遵守和监督 C、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 D、公安立法和公安守法 14、公安法规的适用是指( C )。 A、公安法规适用于我国情况 B、公安法规条文尚未过时 C、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D、根据违法程度决定处罚轻重 15、公安法律规范( C )。 A、简称公安法规 B、公安法律条文 C、是国家颁布的以公安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准则 D、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 16、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 B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1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 D )。 A、从重从快 B、防止偏差 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D、不枉不纵 18、公安政策具有( C )。 A、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调整作用 C、指导作用、规范作用、调整作用 D、规范作

2012年1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需要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关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警察与国家的关系 B.公安工作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C.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D.公安行为者与公安行为对象的关系 2.警察执行行政性处罚的行为属于警察实力中的( ) A.暴力性实力 B.行政强制性实力 C.刑事侦查性实力 D.安全防护性实力 3.要提高其他公安行为要素作用发挥的方向性、科学性、规范性,就要加强( ) A.公安组织要素 B.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务要素 D.公安信息要素 4.公安机关对意图自杀的人采取约束措施,是依法运用了( ) A.治安行政处置权 B.监督检查权 C.治安行政处罚权 D.治安行政强制权 5.预审必须由两名以上公安人员来进行,这体现出公安权力司法制约中的( ) A.程序制约 B.审批制约 C.手续制约 D.同步制约 6.从管理体制上来看,下列选项中可单独设置公安机关的是( ) A.县级人民政府 B.乡级人民政府 C.镇级人民政府 D.村委会 7.公安法制是加强公安队伍自身建设的( ) A.根本依据 B.有力武器 C.有力保证 D.强大后盾 8.下列不属于公安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是( ) A.强制划拨 B.遣送出境 C.劳动教养 D.强制传唤 9.强制戒毒的期限是( ) A.3个月 B.3—6个月 C.1—6个月 D.3—12个月 10.下列法律中,设专章对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做出了明确规定的是( )

全国自考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923 年,最早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警察机关“契卡”改名为() A .全俄肃反委员会 B .国家政治保卫局 C.国家巡警部 D .国家工农民警局 2.下列公安业务中,主要面对公安第二客体的是() A .看守工作 B .警卫工作 C.预审工作 D .侦查工作 3.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报警,属于() A .公安秘书行政工作 B .公安政治工作 C.公安专业工作 D .公安指挥工作 4.下列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权的是() A .命令 B .许可 C.取缔 D .罚款 5.在公安行为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公安组织要素 B .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物要素 D .公安信息要素 6.我国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体制不能..实行() A .多重领导 B .集体领导 C.垂直领导 D .组织领导 7.群众治安积极性的激励方式有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是() A .需要激励 B .义愤激励 C.义务激励 D .功利激励 8.死缓的政策体现了() A .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 B .给出路的政策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D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9.公安法制的权威性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表现出来的() 1

A .强制效应 B .整体效应 C.规范效应 D .部门效应 10.某刑警队一年中,通过办案缴获赃款60 万元,缴获赃物折合人民币40 万元,追回经济损失100 万元,一年中全部经费支出为20 万元,则其治安成果与投入要素之比应为 ()A . 2 倍 B .3 倍 C. 5 倍 D .10 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警察的防护性实力主要用于() A .防范 B .保卫C.救护 D .秘密调查E.抢险救灾 12.公安机关在斗争方式上较之解放军更具有明显的() A .分散性 B .普遍性C.隐蔽性 D .机动性E.专门性 13.下列公安工作中,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有() A .刑事司法性质的工作 B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C.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与救助 D .公安法制宣传E.武装保卫与专门公安工作 14.公安权力的制约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A .群众制约 B .领导制约C.规范制约 D .司法制约E.监督 15.群众在治安方面的义务主要有() A .道德上的义务 B .行政上的义务C.法律上的义务 D .契约上的义务E.组织上的义务 16.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具体体现在() A.有反必肃,有错必纠 B.稳、准、狠,准是关键 C.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D.内紧外松 E.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17.对公安机关及其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 A .党纪监督 B .法律监督C.工作监督 2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医专业2003级基础知识竞赛试卷 (2004年2月-中基)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1分) 1.在中医学中,最早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书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小儿药证直诀》 E.《温病条辩》 答案:C 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叶天士 D.吴鞠通 E.薛生白 答案:A 3.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气血 E.形体 答案:A 4.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 A.五脏 B.六腑 C.津液 D.血 E.腹部 答案:B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一种关系: A.对立 B.互根 C.消长 D.交感

答案:B 6.事物的阴阳属性是: A.绝对的 B.相对的 C.统一的 D.平衡的 E.恒定的 答案:B 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 B.阴偏盛证 C.阴偏衰证 D.阳偏衰证 E.阴阳偏衰证 答案:C 8.属于阳证范围的是 A.寒证 B.表证 C.里证 D.虚证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9.“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E.补阴扶阳 答案:B 10.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答案:E 11.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水和火 B.土和金 C.金和木 D.木和土 E.金和火

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公安学概论》 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__ _ 大纲审定人:_____ _____ 20XX年 3 月1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安学概论 英文名称:public security learn basic theory 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适用对象: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治安系公安基础教研室 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或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法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社会心理学 并修课程:公安管理学、公安史、中外警察制度、警察心理学 后续课程:各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明确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职责、权力、任务、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掌握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公安法制,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森林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权力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把握公安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工作对策的知识体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警察意识,法制意识,民本意识;提高运用公安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分析复杂公安现象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习后续课程、提高警察岗位职业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 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学的概念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意义;掌握公安与警察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提问法、影视观摩 [本节的重点] 警察的本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一节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公安学概念、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涵义、性质;公安学学科体系、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习意义等。 第二节警察和警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警察的两种起源观,警察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警察的本质;国际警务合作的主要形式,警务合作的主要趋势;我国的警察学和公安学的异同。 第三节中国公安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公安机关的创立发展的几个阶段;公安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二部分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公安工作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机关的任务;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案例法 [本章的重点] 公安机关的性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的基本涵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的关系。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三大责任;公安工作基本涵义,动态警务工作系统,静态警务工作系统,公安专业工作内容;公安工作特点。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doc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一)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 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 厥阴经D.于?少阴经 2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 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 邪与正 3. 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谋的? A. 木为水之子 B. 水为火之所不胜 C. 火为土之母 D. 金为木之所胜 4. 《索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 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 脏腑 5.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谋的? A. 肺主气,司呼吸 B. 肺主升清 C. 肺主通调水道 D』市主治节 6. 脾统血的含义是 A. 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 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址的作用 C. 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 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A. 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 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 脉B?筋C.髓D.骨 9. 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 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 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 阴盛慎用寒药 B. 阳虚慎用寒药 C. 冬季慎用寒约 D. 假寒慎用寒药 11. 能产生夭癸的物质是 A. 水谷粘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 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 生发、柔和 B. 阳热、上炎 C. 长养、化育 D. 清静、收杀 13. 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 肝的疏泄作用 B. 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 膀胱的气化作用 D. 肾的气化作用 14. 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 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 分布丁?面颊部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10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2010年10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自考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人民公安保卫工作的历史始于(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以后 2.下列关于警察起源观的说法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警察起源观的是( ) A.原始社会没有警察B.警察和国家一样古老 C.警察与人类同生共存,是自然现象D.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3.用于救助、抢险、救灾的警察实力属于( ) A.暴力性实力B.行政强制性实力 C.刑事侦查性实力D.安全防护性实力 4.公安机关诸规定性因素中,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公安机关的宗旨B.公安机关的性质 C.公安机关的职能D.公安机关的任务

5.公安机关在国内安全保卫工作中应该贯彻的方针是( ) A.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 B.长期打算,内线侦查,依靠群众,适时破案 C.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 D.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6.下列公安机关权力中,属于治安行政处置权的是( ) A.强行带离现场B.警告 C.取缔D.限期出境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 ) A.改造B.管理 C.教育D.打击 8.“回归社会妥善安置、接茬帮教”体现了( ) A.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B.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 C.给出路政策D.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 9.决定公安队伍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 A.政治思想建设B.组织人事建设 C.纪律作风建设D.职业道德建设 10.某地公安局由于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抓得好,该辖区已数年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该公安效益属于( ) A.事后效益B.宏观效益 C.直接效益D.长期效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理论试题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一)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2.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3.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5.“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 8.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 法 E.反证法 9.“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11.脾病传肾属于: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12.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脾病及肺 B.脾病及肾 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肾 13.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公安学基础理论B卷

广东警官学院本科2008级公安专业 公安学基础理论B卷 (考试方式:闭卷,时间:120分钟,任课老师:张成、王宏宇、黄新伟)级专业区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机关,这就是()。 3、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的职能和对人民()的职能。 4、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5、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有()、()、组织领导、决策领导和()。 6、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的方面是()。 7、依法从重就是依照()规定,在()内从重处刑。 8、公安队伍建设的方针是()、()和依法治警。 9、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 10、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7条规定,人民警察警衔共设()等()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依法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法律依据是()。 A、宪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人民警察法 2、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B、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 B、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D、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方针 3、现行公安机关的领导体制是()。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条为主 C、独立体系,垂直领导 D、党委党组集体领导 4、政法委员会是()一个重要职能部门。 A、党委 B、政府 C、公安机关 D、政协 5、下列属于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的是()。 A、死刑执行权 B、没收财产执行权 C、紧急优先权 D、执行管制权 6、“强制隔离、约束特定的人”是一种() A、强制措施 B、制裁方法 C、治安处罚 D、刑事处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