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2010年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考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公安学的表述中,体现公安学总特点的是()

A.公安学的学科具有综合性

B.公安学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技能科学的内容

C.公安学的研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D.公安学是研究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律

2.公安立法的出发点是()

A.公安机关职能

B.公安机关宗旨

C.公安机关性质

D.公安机关职权

3.下列属于公安实物要素的是()

A.治安保卫委员会

B.暂住人口登记表

C.治安拘留所

D.重大活动安全保卫方案

4.公安机关对醉酒后在饭店里打骂服务员的张某采取约束措施,是依法运用了()

A.治安行政处罚权

B.治安行政强制权

C.紧急排险权

D.刑事强制权

5.设置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要分工合理,统一步调,功能齐全。这体现了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原则中的()

A.行政对应原则

B.机构精减原则

C.统一规范原则

D.整体效能原则

6.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公安机关与地方党委的关系

B.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C.公安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D.公安机关与上级公安机关的关系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活的灵魂是()

A.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三个文明

8.专门规定了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的回避制度的是()

A.刑事诉讼法

B.行政诉讼法

C.行政处罚法

D.人民警察法

9.新被录用的人民警察的试用期为()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0.公安效益要借助建设效益避免了的损失值来表现和反映,体验了()

A.公安效益的追求要求有不平衡性

B.公安效益的表现方式具有折射性

C.公安效益的成果体现具有难于计量性

D.公安效益的作用影响具有延伸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公安基础学科为公安专业学科提供()

A.基本理论

B.专业技能

C.基本对策

D.基本方法

E.综合性基础知识

12.下列体现了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的活动有()

A.对付国内被统治阶级的反抗

B.维护公共秩序

C.制裁一般违法犯罪行为

D.对付国外的政治势力的破坏

E.进行治安行政管理

13.从公安工作手段来看,下列属于公安机关职能的有()

A.打击惩罚职能

B.预防控制职能

C.行政管理职能

D.教育改造职能

E.服务救护职能

14.公安机关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

A.预防、制止、侦查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B.预防、发现、控制各种犯罪活动

C.发现、揭露、证实刑事犯罪

D.预防、查处治安灾害事故

E.保障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15.确定公安机关的人权保护工作具体范围,需要把握的原则包括()

A.案件管辖的原则

B.警种责任和相互配合原则

C.严格司法程序原则

D.职权与义务相结合原则

E.国际司法协作原则

16.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公安机关加强战斗力和保持纯洁性,因为公安机关处理的社会矛盾具有()

A.公开性

B.对抗性

C.隐蔽性

D.政策性

E.腐蚀性

l7.相对于严格公安执法而言,落实公安工作政策有更多的()A.稳定性B.灵活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E.广泛适用性

18.下列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的有()

A.拘传

B.传唤

C.搜查

D.取保候审

E.监视居住

19.下列属于公安机关内部工作运行程序的有()

A.值班备勤的部署安排

B.接待群众

C.日常事务的行政管理

D.内部关系的基本原则

E.突发事件处置

20.下列属于正确的公安效益观的有()

A.通过公安效益反映公安工作的社会作用

B.必须讲究追求公安工作效益

C.必须讲究追求公安要素投入最大化

D.评估公安效益要科学化

E.利用公安效益检验公安对策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公安学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22.公安学基础理论着重研究公安行为主体能动地对______________实施有效控制的规律与对策。

23.警察的阶级性突出地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职能上。

24.《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__________工作。

25.国家赋予人民警察具有武装性的、刑事性的和__________的权力。

26.建立公安权力均衡关系是指既要不断强化公安权力能力,又要不断完善公安权力__________。

27.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只能由__________来确立。

28.地方各级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__________和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立派出机构。

29.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是__________。

30.在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公安工作基本方针中,处于结合的主导地位的是______。

31.“警察行政是协助诸般行政之行政”说明__________是实现其他部门法制的强大后盾。

32.治安管理处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处罚决定等应当向__________公开。

33.人民警察连续__________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应当予以辞退。

34.实行__________可以弥补职务等级制度在实战中的缺陷。

35.将公安工作在不同时间里取得的公安效益进行对比的公安效益评价方法是__________法。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公安机关职责

37.义务激励

38.公安法规

39.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40.公安效益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1.简述认清公安机关性质的意义。

42.简述公安执法与公安守法的关系。

43.简述公安民警的待遇保障。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44.(本题10分)试述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要求。44.(本题12分)试述如何落实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