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

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1/8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幻灯片:自觉能动性的定义(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例如:“黑猩猩的事例”,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首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例如:李四光与中国石油。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元素周期律、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

其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

(1)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例如:克隆羊、人造心脏、人造蛋白质。

(2)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例如:展示建设三峡时的图片,指出三峡的建设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害为利的最好的例证。

再次,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例如:长征精神、铁人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1)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正确指导行动。例如:万有引力定律。

(2)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创造条件,改造客观世界。

教师设疑:“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神话,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人类登上月球的向往。而今天,人类已把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这又包含什么哲理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3)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磨炼意志,鼓足干劲,战胜困难挫折。

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罹难,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出席了追悼仪式。布什在简短讲话中对每一位宇航员表示敬意,他说,7名宇航员的牺牲是个悲剧,但他们是为人类古老的理想而死,他们明知巨大的风险仍然“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牺牲在“发现的旅途上”。他说,尽管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美国的航天事业仍将继续”。通过这一事例让学生意识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想避免失败,战胜困难,唯一的选择便是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就前面所讲授的有关哲学基本观点联系实际进行讲解。

1.连连看

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为什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第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去利用规律、改变和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三,精神状态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困难、挫折、暂时的失败,需要坚强的意志

2.思维训练

展示幻灯片:刻舟求剑的故事

教师设疑:故事中的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吗?他为什么找不到剑?

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人与动物不同,人生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环境条件基础上,能动的、创造性的生活过程,是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动地生存和发展的过

程。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所讲的“黑猩猩的事例”来进行说明,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人自身努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对自身物质潜能的开发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潜能的挖掘和发挥可以提高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例如:在这里可以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撕思人生》,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

开展游戏式的活动——撕思人生

活动方式: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一个箭头坐标,然后标出自己的出生年龄和实际年龄;做完后再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应当功成名就的年龄、以后人生中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三件事情,同时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功成名就;最后让学生预测自己的死亡年龄。

活动后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1.面对这张纸,你有何感受?

2.那仅有的,可以用来努力学习和拼命工作的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利用?

3.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总结:让学生通过这个游戏亲身感受到每个人都是自己

人生的主人,人生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

3.人生是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每个人也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

例如:教师在这一部分可结合前面的游戏进行简单的概括,告诫学生人生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吉米的故事”

1.自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可以产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自信是打开自己潜能宝库的钥匙。

3.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讨论: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总结出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牛群事业成功的故事”

讨论:学生结合案例讨论一个人如何做才能战胜自我,克服自卑,如何做才能实现自我。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参当中的有关事例进行讲解。

课堂活动:自信自强实现自我

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的可读性和教材的案例,再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

幻灯片:想一想:“嫦娥奔月”的成功体现了哪些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拓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

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1)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如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世界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但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忽视联系的客观性会遭到惩罚,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无论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事物内部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

讨论:为什么探月工程一度停滞?面临困境,需要迫切解决什么问题?教师介绍有关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然后得出结论:联系是有条件的。

展示幻灯片:试一试,请学生回答。

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结合“嫦娥奔月”录像以及前面的讲解、学生的讨论等进行归纳总结:

(1)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看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计其一,不及其余。学生在人生成长中不能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人与社会的联系,自我封闭,自我满足。

(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重视个体、局部对整体的意义,又要把个体和局部放到整体的联系中去,在人生的成长中,既重视个体对

集体和社会的价值,也要充分看到集体、社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3)要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注意区分不同的特点。事物间的联系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已知的联系,也有未知的联系;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等,只有充分把握事物间存在的这些联系,才能努力去发现挖掘,得到启迪,提高能力。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1.人都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的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鲁滨逊漂流记”片段

问题探究:人能不能离开人际关系而生活?然后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什么是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

展示幻灯片:指出人际关系的特性:客观性、复杂性和交互性

(1)客观性。故事回放“好玉米是这样获得的”,教师解说故事,请学生说出理由和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从纵向联系的角度讲解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客观必然性。

(2)复杂性。课堂练习。请学生根据幻灯片的提示列出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不同的社会角色。

(3)交互性。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故事:莫斯科街头,大文豪萧伯纳遇到一个苏联小姑娘,两

人有一段交谈。

教师总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心态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那么真实的故事是怎样的,教师说出故事,并给出人生的启迪:身份只是暂时的标记。

教师总结: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决定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交互性。因此,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特性,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才会更深刻。

3.社会交往的作用

脑力激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看哪个小组能总结出更多的作用。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巡视、指导。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发言,并进行评比。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小故事“天堂与地狱”来升华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

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1.人际和谐是中国的宝贵文化传统

播放xx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片段,指出:“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和”即矛盾的协调统一,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以和为贵”以及和谐社会主义的内涵。

2.人际和谐及其特征

请学生阅读教材,总结人际和谐的特征。教师展示“人

际和谐的特征”幻灯片,并逐一进行讲解。运用图示展示和故事回放,引导学生讨论“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和谐的作用”。

3.人际和谐的作用

教师简单讲解:对个人的成长成才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图片展示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升华主题:正是人际的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战胜各种灾难,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1.走出孤独,主动交往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进入中职的第一天,如何和同学相识并建立友谊的,得到同学和老师的信任和友谊后,内心有何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强调:只有主动地交往,自觉地投身到社会生活中,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才能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2.学会与人共处、和谐共事

以教师讲解为主,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谈一谈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如何化解与同学之间或父母之间的矛盾的,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在彼此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和谐相处。

3.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师利用教参资料进行讲解,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学校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对待不同的人应采取的交友原则和技巧,学会交友,获得快乐的人生。展示名人名言,进一步强

调友谊的作用和获得友谊的方法。

课堂活动:评选“和谐”标兵

在班级中开展评选“和谐”标兵活动,并说明评选依据,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只有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

〈课堂小结〉

1. 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热烈欢迎指导“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神话,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人类登上月球的向往。美国人已把“嫦娥奔月” 神话变成了现实。值得自豪的是,我国已实现了太空漫步,在不远的将来,登上月球也将成为现实。(1969)年7 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成了登上月球的第一人。(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正在出舱活动。考考你:“嫦娥奔月”神话变成了现实。从哲学上讲,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这个事实说明:人类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类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一单元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第一课时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什么叫自觉能动性? 2.自觉能动性有哪些表现? 3. 制约自觉能动性发挥的因素有哪些?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教材 P25★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指的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特有的能力,即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黑猩猩被公认为是聪明、智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科学家做过一次实验:教黑猩猩用水灭火。经过多次训练,黑猩猩学会了从水龙头上接水灭火。科学家又到河对岸试验。当科学家点燃一堆篝火,只见黑猩猩飞快地提起水桶,涉水过河,到对面的水龙头上接满一桶水,再涉水过河

来灭火。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黑猩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猩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聪明,但是黑猩猩显然不知道什么是“水”。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是一种本能活动。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教材P26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什么?◆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认识现存的事物,◆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李四光与中国石油例证价值规律2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就是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怎么做?第一,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例如:克隆羊第二,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 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 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 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 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 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

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 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 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幻灯片:自觉能动性的定义(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人 的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例如:“黑猩猩的事例”,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 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首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例如:李四光与中国石油。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元素周期律、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 其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 (1) 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之关爱世界大家庭导学案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之关爱世界大家庭导学案 撰稿人胡昕晟审核人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性和区域性问题并能够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角度例举 2、能够对国际间的组织区分其性质、功能,划分其所跨区域。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并能快速默写。 【学教重点】国际间的联系所包含的范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和记忆。 【学教难点】对南北差距的理解和认识,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说明南北合作的意义,区域组织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二、学一学、做一做 填空1、 选择题 1、下列世界性或地区性组织中,属于环境保护组织的是()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绿色和平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从这一特点出发,英国经济适合发展①种植业② 远 洋运输③ 海洋渔业④ 出口加工业⑤ 丝绸渔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国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一些世界性或 地区性的问题,如、等问题都需要大家关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解 决。 4、欧洲联盟简称(EU)。它是欧洲西部一些国家组成的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亚洲 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的重要组 织,其影响和贡献远远超出了本地区范围。 5、下列英文缩写代表哪些国际组织? APEC ( );UN ();WTO ();EU ( A 、亚太经合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欧洲联盟 参见书本P35 图2-30和图2-31 并以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请根据自己的认识,例举几种日本的商品并分析是何种原因造成日本现在的经济模式。 2、日本的工业以高科技、低消耗、高产出为特色,将对环境的污染做到最小,资源的浪费做到最低,请以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势。 3、石油(原油)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石油的泄漏对于海洋是灾难性的,请设想当你是北极熊面临石油泄 漏时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4、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必须的是社会规律,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经接 近了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请你为人类和地球的设计一个共同发展的模式。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第1节人口与人种、语言与宗教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 (1)人口数量: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2)人口分布 ①特点: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东南部人口比较稠密。 ②表示方法:人口分布的情况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③人口密度的含义: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人/千米2”表示。 ④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形和气候。(具体说明见“知识提升”) 2.世界人种 (1)形成原因:在世界大家庭成员中,由于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2)划分依据及区别: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在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方面的区别明显。 (3)人种类型: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4)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例如,黑色人种主要集中在非洲,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黑人也生活在其他洲。

(5)影响人种形成的因素:自然环境。 ◆纬度因素: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纬度位置越高的地区,光照越弱,人体的肤色也就越浅。 ◆气候因素: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身材较高大,而后者的身材趋向细长。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人,鼻孔一般较宽阔,而生长在寒冷地区的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地进入肺部。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6)树立人种平等观念 ①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成员。 ②他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些富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使得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 二、语言与宗教 1.语言 (1)重要性: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这六种语言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教案 一、说教材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五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创造人生价值”。《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运用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因此,本节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

生选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1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2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六、教法学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七、课时安排 本节课一共有2个学时 八、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 8分钟 1. 运用多媒体展示材料《救人也要讲“价钱”吗?》 2.提出问题:”同学们,救人者的要求合理吗?这种利该不该追求?在道义和利益面前,我们该怎么选择?” 3.让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正确的利益观。 步骤二:讲授新课 80分钟

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教案

青藏铁路编辑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东起青海西宁市, 南至西藏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咼点海拔5072米,是全球海拔最咼和最长的咼原铁路。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咼海 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天气恶劣四大难题。2005年10月12日,被人们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格拉段铁轨铺通。截止到2006年3月25日,青藏铁路工 程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其中用于环保工程投资达到12亿元,这在全世界单项工程用于环保的投资量中是相当罕见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 高原铁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1、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 看书思考 事例P26魏瑞红的事迹 奋斗在北京,魏瑞红和同事们在一起。 [引思明理] 工作、升迁,你的人生,“拼爹”还是靠自己? 启示: 人生路各有不同。等靠要,只能虚度年华,浪费人生。人生路要自己走。要求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加强学习,完善自身。 没有人能保证你的未来,但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必将构成你的未来,想改变未来,请从现在开始 做起。焦虑没有任何帮助,行动才能改变现状。一一张大奎(脑瘫计算机博士) 人生路只能自己去走,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坚定信念,自强不息。 思考 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人比动物高明在哪里? 黑猩猩被公认为是聪明、智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科学家做过一次实验:教黑猩猩用水灭火。 经过多次训练,黑猩猩学会了从水龙头上接水灭火。科学家又到河对岸试验。当科学家点燃一堆篝火,只见黑猩猩飞快地提起水桶,涉水过河,到对面的水龙头上接满一桶水,再涉水过河来灭火。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考 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及其作用 含义: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也叫主观能动性,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特点: 认识世界------想 改造世界------做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Active consciousness and self-improvement in the third lesson of philosophy and life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 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 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3课时

第13课时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教学目标】 1.认知:(1)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1)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2)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运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3.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典故导入新课) 第一步,介绍希腊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路过他面前的每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

上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出,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课件显示) 第二步,提问:这个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谜底是:人。早、中、晚喻人一生中的幼年、成年、晚年。) 第三步,教师再作如下对话引导:这表明希腊人是从什么角度在对人进行思考? (从人生过程中的外部特征角度) 司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与什么的区别与联系呢? (人与动物) 那么,人与动物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他自身有哪些属性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回答的问题。 (新课讲授) 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1.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 (1)人的自然属性之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2)人的自然属性之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3)人的自然属性之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课件显示) 师生通过表格对人的自然属性进行小结。(课件显示) 2.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课件显示) (1)人的社会属性之一:人是社会的人。 (2)人的社会属性之二: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属性之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寓言故事:两个人的世界有多好,让学生分析其中包含的道理。(课件显示)2000年1月11日,徐州大黄山煤矿发生漏水事故,6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在生死关头,被困矿工勇敢自救,大家互相传递盛水的胶靴,你一口,我一口,谁也没有为水而争斗。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课件显示)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分析)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与其他

第五单元答案 哲学与人生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一、单项选择 1、B 2、C 3、A 4、D 5、B 6、A 7、C 8、A 9、D 10、B 二、多项选择 1、AC 2、BCD 3、ACD 4、ABD 5、ABCD 6、ACD 7、ABCD 8、ABC 三、辨析题 1、义与利是对立的,我们只能舍利取义。 片面。(1)义和利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统一在公共关系上,是利益和道德的统一。义和利又是对立的,有的时候、有的情况下,义和利不能同时兼得,但义和利并不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2)只要分清公利和私利,权衡大利和小利,就不难找到道德把握的界限。因为利有正当的和不正当的,通过正当途径和合法手段获得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利,正当得利就应该努力争取。 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错误。(1)“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种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思想。(2)人生活在社会中,应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利己与利他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对立性表现为有的时候坚持“利己”就不能“利他”,或者相反。但两者的统一性表明有些情况下,“利己”的同时,也可以“利他”。(3)“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处事原则体现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个人在为社会、他人服务的同时,也在为自我服务,但首先应强调“我为人人”,即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努力为别人、为社会贡献力量。 四、材料分析题 1、请你用人的本质属性、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等知识谈谈材料一外来务工人员的错误做法。 (1)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认识社会的产物;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种需求,都依赖于社会。离开了人的社会关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2)个人和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果。(3)外来务工人员的做法违背了人的社会属性,使孩子失去和社会的接触,失去正常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甚至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2、请你谈谈材料二青年和他的朋友对话,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利己和利他? 那位青年一味的追求:“人人为我”,却不讲奉献,显然他的人生价值观在于索取。实际上,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别人劳动创造的成果,即“人人为我”,而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应该努力为别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即这位青年的朋友所坚持的“我为人人”的观点。 “我为人人”是一种付出,是一种奉献,是一种牺牲自我的精神。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社会是一个庞大的服务站,每个人既是服务者,又是服务的对象,个人在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也在为自我服务。但就每个人而言,首先应该强调“我为人人。”即每个人都应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实现了“我为人人”,同时也就接受了“人人为

第3课__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公开课 )

汕头市潮阳区职业技术学校2014_-2015_学年度第一学期 公开课讲义

教学过程(简要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3分钟):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走向了民族独立,走向了国家兴旺,走向了繁荣富强。人是要有精神的,精神是人的生存之本、创造资源。希望我们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成就一番事业,自强不息成就成功人生。 反例:我国飞机制造业,引进“风洞技术”一次血的教训。借鉴他人,更要注意自强不息,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自强不息与成功人生 (一)自尊与关注自我的存在(15分钟) 自尊:是尊重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心理。 提问1:大家知道人有哪些不当的言谈举止,我们觉得这种人很龌龊,很可笑? 自贱的表现:语言失礼,不符合身份,有粗话口头禅等;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角色,包括性别角色等) 1.做一个有自尊的人 A.尊重自己,肯定自己 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肯定自己,但不要唯我独尊,目空一切。 有位大力士说大话:“不管谁能够搬来的东西,我都能把它举起来!” 后来甲搬来一样东西,大力士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法将举起来,当众出丑。 提问:大家知道甲搬来的是什么东西吗?大力士在说话方面犯了什么错? B.悦纳自己,完善自己 人不可能完美无缺,要学会欣赏自己,增强自信;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别人,平等待人,不要孤芳自赏。 (智者问一个落落寡欢女孩的故事,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我用一百两黄金,换你的双眼,你换吗?) C.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仅仅依靠容颜、财富和权力等赢得别人的尊重,一旦这些失去,自己将一文不值;要想永久地得到人们的尊重,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升华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力微难负重的例子)

《哲学与人生》教案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 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1/8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幻灯片:自觉能动性的定义(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doc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运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3.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典故导入新课) 第一步,介绍希腊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路过他面前的每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出,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课件显示) 第二步,提问:这个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谜底是:人。早、中、晚喻人一生中的幼年、成年、晚年。) 第三步,教师再作如下对话引导:这表明希腊人是从什么角度在对人进行思考? (从人生过程中的外部特征角度) 司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与什么的区别与联系呢? (人与动物) 那么,人

与动物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他自身有哪些属性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回 答的问题。 (新课讲授) 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1.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 (1)人的自然属性之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2)人的自然属性之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3)人的自然属性之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课件显示) 师生通过表格对人的自然属性进行小结。(课件显示) 2.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课件显示) (1)人的社会属性之一:人是社会的人。 (2)人的社会属性之二: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属性之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寓言故事:两个人的世界有多好,让学生分析其中包含的道理。(课件显示) 2000年1月11日,徐州大黄山煤矿发生漏水事故,6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在生死关头,被困矿工勇敢自救,大家互相传递盛水的胶靴,你一口,我一口,谁也没有为水而争斗。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课件显示)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 (分析)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即人作为高级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性,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都具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但是人还有社会性,而且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动物不具有。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进行自然性活动的过程中,渗透着社会性,受社会性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例如,人与动物都具有食欲,但动物的食欲仅仅是本能的反应,是一种生存,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人的饮食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一种自然属性,同时它还有保持健康,发展体力、智力的需要,并且有社会交往、联络感情的需要,所以自然性受社会性制约。 3.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议一议) 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他脱离了社会照样生活得很好,这如何解释呢?师生一起分析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课件显示) 4.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

3.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课程名称】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计划】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能力目标: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教学重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4.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经常说“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的能力比得上动物吗?人不象鸟儿那样有翅膀可以展翅高飞;人的奔跑能力远远不如骏马;人的嗅觉不如狗灵敏;人的力气不如牛;人不如虎凶猛;人的眼睛没有鹰的眼睛锐利。既然人的体能和生理器官的功能在很多方面比不上动物,为什么我们还讲“人是万物之灵”呢?那么人是凭什么胜过一切动物的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人类凭借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使之为凌驾于一切动物之上的万物之灵。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 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2. 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教师活动:讲述无臂钢琴师刘伟的故事。提问他的感人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 师刘伟的励志名言。刘伟10岁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 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 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获奖名片——隐形翅膀 推选委员评价——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 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推选委员 陆小华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 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 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略) 教师点评:刘伟获得了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他能感动我们中国人的正是他的 那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课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学习提纲及练习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 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1.什么是自觉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指的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既包括把客观的东西能动地反映于主观,也包括把主观的东西能动地见之于客观。 (2)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第二,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就是指人可以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做、行动、实践,或者叫办事情,就是改造世界。第三,人的自觉能动性还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的自觉能动性有哪些作用? (1)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使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自觉能动性能够把握客观规律,把思想、计划和方案等观念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 (3)人的精神状态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对这些活动的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有着巨大影响。 2、理解自觉能动性对人生的作用; (1)实现人生成功需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2)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高,人自身潜能挖掘和发挥的也就越大,使人生更有意义,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3)要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 (4)人生的意义也是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 3、了解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生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规律是客观的,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引导学生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引导学生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青藏铁路的建设 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二、新课学习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黑猩猩的事例”,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展示幻灯片:刻舟求剑的故事 故事中的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吗?他为什么找不到剑?(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撕思人生》,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 活动方式: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一个箭头坐标,然后标出自己的出生年龄和实际年龄;做完后再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应当功成名就的年龄、以后人生中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三件事情,同时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功成名就;最后让学生预测自己的死亡年龄。 活动后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1.面对这张纸,你有何感受? 2.我们仅有的可以用来努力学习和拼命工作的时间,应该怎样利用?

世界大家庭教案

嵊州市初中三界镇中学社会与思品学科教研活动教案 时间:__2012___年__10___月___11__日(星期_四__)_上_午第_四_节 听课学校:三界镇中学 执教教师所在单位:三界镇中学 课题:世界大家庭——人口与人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三大人种的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前信息收集、课堂上的交流、小组的探究,一方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种无高低优劣之分的种族观; 二:重点: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 三、难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树立正确的种族观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课前播放歌曲《中国人》 刚才课间的时候老师放了一首歌曲,大家听到了吗?从刚才那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黄色的脸黑色的眼,这些跟我们的皮肤颜色眼睛颜色是否一样呢?(一样)那为什么我们的皮肤是黄的呢?因为我们都是黄种人。那么这地球上除了我们黄种人之外,还有哪些人种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上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 2、讲授新课:

A:世界人口的分布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人人口,在2011年的世界人口统计中,我们看到全世界人口超过了70亿,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这么几个:中国大约13亿、印度1,049,700,118、美国290,342,554、印尼234,893,453、巴西182,032,604、巴基斯坦150,694,740、俄国144,526,278、孟加拉138,448,210、尼日利亚133,881,703、日本127,214,499、墨西哥104,907,991。那么这么多人口是如何分布在这仅占地球面积29%的陆地上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世界人口分布图,一起来了 解世界人口分布情况。 那要看懂这张图,首先要来了解一个名词—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来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该地总人口数/该地的总面积数。用人/平方千米表示。颜色越深,表示这个地方的人口 密度越大,人口越多;颜色越浅,表示这个地方的人口密度越小,人口越少;白色的地方,表示无人定居,如南极洲。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幅图,找一找哪些地方人口比较稠密,哪些地方人口比较稀少。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南部; 人口稀少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非洲北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地区、大洋洲的中西部地区。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存在一个什么特点呢?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有的地方人口那么密集有的地方又那么少,几乎无人居住呢?这又跟什么有关呢?(地形雨气候)一般说来,地势平坦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地方人口较多;比如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较为稠密。而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人口较少。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人口密度较小。那么当然,除了这两个因素外,还跟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有关系。 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跟我们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吗?不是,除了像我们

第三课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学习提纲及练习讲解学习

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学习提纲及练 习

精品文档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 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1.什么是自觉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指的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既包括把客观的东西能动地反映于主观,也包括把主观的东西能动地见之于客观。 (2)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第二,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就是指人可以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做、行动、实践,或者叫办事情,就是改造世界。第三,人的自觉能动性还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的自觉能动性有哪些作用? (1)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使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自觉能动性能够把握客观规律,把思想、计划和方案等观念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 (3)人的精神状态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对这些活动的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有着巨大影响。 2、理解自觉能动性对人生的作用; (1)实现人生成功需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2)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高,人自身潜能挖掘和发挥的也就越大,使人生更有意义,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3)要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 (4)人生的意义也是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 3、了解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2单元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1)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基础达标 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 分布不均匀 B. 大范围的集中,小范围的散布 C. 大杂居、小聚居 D. 欧洲以黄色人种为主 2.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人大多是( ) A. 黄种人 B. 黑种人 C. 白种人 D. 混血种人 3.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黑种人多分布在( ) A. 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B. 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C. 寒冷的极地地区 D. 季风气候区 4.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B.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C. 北亚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D. 南亚的恒河平原 5.造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历史原因 B. 生存环境差异 C. 遗传因素 D. 宗教信仰 6.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A. 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B. 居住地区、历史发展 C. 经济水平、文化程度 D. 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 7.世界人口构成中,人口最多的人种是(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8.生活在西亚地区的阿拉伯人主要是( ) A. 白种人 B. 黄种人 C. 黑种人 D. 混血人种 9.某校一位外教,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他最有可能来自( ) A. 英国 B. 日本 C. 坦桑尼亚 D. 泰国 10.从大洲和国家来看,居住的人最多的分别是( ) A. 亚洲、印度 B. 南美洲、俄罗斯 C. 亚洲、中国 D. 非洲、中国 11.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 面积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 赤道附近人口稠密,两极地区人口稀少 D. 荒漠、极地、高山高原等地区人口稀少 12.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黄种人皮肤为淡黄色、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主要分布在亚洲 B.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乌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C. 白种人肤色、发色、眼色较浅,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D. 非洲全部为黑种人 13.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 B. 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小 C. 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 D.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