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月~7月被我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仔细观察患者生理特征的变化,并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本文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获得了及时有效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任何死亡情况。结论护士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效的心理干预及仔细全面的健康指导能够较好地减少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该病的治愈起着重要的作用。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措施;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至晚期的一个综合征。慢性心衰通常是患者各类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极大。慢性心衰作为进行性疾病,及时诊治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延缓甚至纠正患者心衰病情具有积极意义。选取我院2013年1月~7月接诊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治疗过程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1.1基本信息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9.1岁;患病时间在1个月~113个月。其中冠心病心肌缺血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5例;扩张型心肌病30例;心肌炎17例。根据1928年NYHA协会提出的心功能分级方法,本组患者中级、级和级患者分别为34例、41例和15例。入院时左心衰42例;右心衰33例;全心衰15例。

1.2临床症状患者出现慢性心衰后,体力活动能力明显下降,并累及全身呼吸、消化、神经等各系统。通常表现为呼吸不畅、咳嗽咳痰;心悸、心率不齐;恶心呕吐,食欲不佳;易感疲劳,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症状通常在体力劳动时加重,或在夜间躺卧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身体水肿、少尿、肝脏肿大的症状。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要求患者尽量不要进行体力活动,保证睡眠及休息,不准过度疲劳,并按照临床症状对体位进行调整。对于还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耐心向患者解释早期下床进行运动的重要作用,激烈患者今早下床进行运动。在患者卧床时期需要按时翻身,力度适宜地拍打背部有助于痰咳出。同时注意确保床铺洁净干燥,避免褥疮出现。若天气变冷是需要提醒患者多穿衣物,确保室内温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心力衰竭。

2.2心理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数患病时间长,病情恶化,这无疑加大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再加上呼吸不畅、行为受限及生活质量较差,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患者常常抵触甚至拒绝治疗。因此护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_0

---------------------------------------------------------------最新资料推荐------------------------------------------------------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一、 A1 型题 1、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容量负荷)过重的疾病是★★ A、心肌梗死 B、主动脉瓣狭窄 C、肺动脉高压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高血压 2、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最常见因素是★★ A、劳累 B、情绪激动 C、呼吸道感染 D、输液过快过多 E、心律失常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的机制是★★ A、直接扩张血管 B、促进水钠排出 C、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D、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E、减少心排血量 4、右心衰竭的呼吸困难是由于★★ A、气道反应性增强 B、支气管狭窄及阻塞 C、肺循环淤血 D、体循环淤血 E、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E、多巴酚丁胺中毒 5.减轻心脏负荷主要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预防风湿复发 C.预防心衰 D.防止血栓发生 E.防寒保暖 6、对急性肺水肿的处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端坐位,两腿下垂 B、高流量、 30%乙醇湿化给氧 C、口服地高辛 D、静脉注射呋塞米 E、静脉滴注硝普钠 7、关于洋地黄中毒反应的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停药 B、纠正心律失常 C、一律补充钾盐 D、停用排钾利尿剂 E、心率缓慢者可用阿托品 8、洋地黄治疗适用于下列哪项情况★★ A、风心病、心力衰竭、快速房颤 B、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C、急性心肌梗死 D、高血压危象 E、急性心脏压塞 9、不需停用洋地 1 / 12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起病的时间,方式,诱因。 2.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 3.危险因素,自理能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4.对疾病认识程度。 二、护理措施 1.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时,取半坐卧位或坐位。 2.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防压疮发生。 3.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 4.用药的护理,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利尿剂时严格记录尿量,用血管扩张剂时要注意调节滴速,硝普钠要现配现用避光,用洋地黄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 < 5.饮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忌饱餐。 6.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血栓性静脉炎,坠积性肺炎。 三、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应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紧张及过度兴奋,以免诱发心衰。 2、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忌饱餐。 (1)说明限制盐摄入的重要性,可有效控制心衰引起的消肿。心功能Ⅱ级食盐<5g/d,心功能Ⅲ<d,心功能Ⅳ1g/d或忌盐。告诉患者低钠饮食不仅是限制盐、酱油的摄入,还要限制含钠量高的食品如腌制小菜、面包、海产品等。 (2)说明限制水分的重要性,避免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严重心衰的患者24小时饮水量一般不超过600-800ml,应尽量安排在白天间歇饮用。 (3)说明少量多餐的重要性,由于心衰胃肠道黏膜淤血水肿,消化功能减退,宜进食易消化食物且少量多餐,避免生硬、辛辣、油炸食物,避免产气食物,因为胃肠胀气会加重患者腹胀不适感。 (4)忌饱食,饱餐导致膈肌上抬,可加重患者呼吸困难,同时消化食物时需要血液增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 (5)多食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避免用力,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协助排便,以免用力大便加重患者心衰或诱发心脏骤停。 (6)严格控制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因为酒精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诱发心房纤颤。吸烟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应指导患者戒烟。 3、休息运动指导 依据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确定运动和休息方式:对心功能Ⅰ级的患者,可不限制日常活动,但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Ⅱ级者可不限

浅谈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浅谈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1-07T16:10:03.960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金宇翔1吕静2 [导读] 活动以不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疲乏等不适为度。有胸闷、呼吸困难、疲乏时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立即通知医生、护士。 金宇翔1吕静2(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中心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血液回流正常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脏泵血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所需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关键词】心力衰竭;护理【前言】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该病发病率极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如今全球范围内,慢性心衰患者人数高达二千二百万,且每年新增人数超过二百万。 【资料与分析】2012-2013年心内科共收治心力衰竭病人46例,病情稳定后出院继续巩固治疗,平均年龄61岁,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为40岁-90岁之间。 1.病因1.1原发性心肌损害(30%):1.1.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1.1.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 1.2心脏负荷过重(25%):1.2.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1.2.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能维持正常,但超过一定限度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1.3甲减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25%):1.4其他诱因(20%):感染.严重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妊娠,输液,补盐过多过快,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环境,气候急剧变化。治疗不当,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肺栓塞。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型发展为心肌梗死,冬季容易感冒并由此引发肺部感染,心脏肌肉功能减退。 2.临床表现2.1左心衰竭:呼吸困难。咳嗽和咯血。其它可有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严重脑缺氧时可出现陈一斯氏呼吸,嗜睡、眩晕,意识丧失,抽搐等。 — 134—2.2右心衰竭: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颈静脉怒张。水肿。 少数病人可有胸水和腹水。紫绀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最早见于指端、口唇和耳廓,。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 2.3全心衰竭: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为主。 3.护理3.1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探视,保证足够的睡眠。 3.2饮食原则:饮食宜清淡、低盐(2g/d)。易消化、少量多餐,不宜饱餐以加重心脏负担,避免进食腌渍类、罐头、奶酪等食品。 3.3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湿衣裤,防止着凉。 3.4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骨隆处垫压疮垫。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3.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心率、心律、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并记录。 3.6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以15-20滴/分为宜,对水肿及少尿的患者应减少饮水量,同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7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便秘者给予缓泻剂。 3.8应用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每次给药前询问有无恶心,视力模糊、黄、绿视等,如心率低于60次/分或有严重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停药并通知医生。 3.9呼吸困难时,给半卧位,低流量吸氧。如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给予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高流量吸氧4-6升/分,或氧气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 3.10加强心理护理,态度和蔼,给予精神安慰,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1活动原则:病情缓解后,每日进行适量的活动。开始在室内活动,逐渐到病房外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劳累。活动以不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疲乏等不适为度。有胸闷、呼吸困难、疲乏时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立即通知医生、护士。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临床表现 临床上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单独的右心衰竭较少见,左心衰后继发右心衰而致全心衰竭者更为多见。 1.症状 左心衰竭:症状主要为肺循环淤血及心排血量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疲劳,乏力,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右心衰竭:主要症状为体循环静脉淤血,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右上腹胀痛,严重者可有黄疸;肾脏淤血可引起少尿,尿颜色深。 2.体征:肺部湿性啰音,心脏增大,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右室肥厚,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水肿,肝脏增大等。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或控制病因和诱因,做好一般治疗和基础护理,药物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终末期病例可考虑心脏移植。 护理 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心衰患者要限制体力活动,活动程度根据心功能程度而定。 心功能Ⅰ级: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心功能Ⅱ级: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适当限制。 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活动,避免久站。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日常生活由专人辅助和护理。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活动时心率,呼吸,面色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报告医生;长期卧床的患者积极预防并发症;保证病房安静,光线适中,必要时予助眠药物,充肥保证患者休息。 2.饮食及限制水钠摄入:心衰患者饮食原则是低盐饮食,热量中等,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避免产气食物,少食多餐,对于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可将晚饭提前。根据心衰程度限制钠盐和水量摄入,包括食物含水和输液进水,护士要严格控制液体滴速,及时巡视病房,校对滴数,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私自调整液体滴数。 3.体位及吸氧: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为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采用高枕卧位;严重的采用半坐位或坐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氧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供氧可减轻呼吸困难,通常使用鼻导管吸氧,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吸氧过程中,观察患者神志,缺氧纠正程度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保证吸氧管道通畅,湿化瓶水量适当。 用药护理 ⑴洋地黄类药物 ①洋地黄中毒症状,包括心脏表现(心律失常),胃肠道表现,神经系统表现(黄视,绿视)。每次给药前询问病人有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症状,测量心率,心律。 ②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较大,严格遵医嘱给药。 ③禁止与钙剂,奎尼丁,抗甲状腺药物,硝苯地平等同用。 ④定期监测心电图,血钾,及血中洋地黄药物的浓度。 ⑤洋地黄中毒的病人立即停用洋地黄药及排钾利尿剂,给予补充钾盐和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 (2)利尿剂:是治疗心衰最常用的药物 ①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体重,监测血电解质的变化。 ②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遵医嘱补充电解质。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环境的清洁舒适,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2)根据病人心功能的分级决定活动量,尽量保证病人的体力和精神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 (3)督促病人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同时监测活动中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疲劳等症状。如有不适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4)心功能Ⅰ级者,不限制病人的一般体力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5)心功能Ⅱ级者,体力活动适当限制,增加午睡时间,可做轻体力工作和家务活动。 (6)心功能Ⅲ级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但允许病人慢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活动。 (7)心功能Ⅳ级者,绝对卧床休息,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和翻身,逐步过渡到坐床边或下床活动。当病情好转后,鼓励病人尽早做适量的活动,防止长期卧床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便秘、等的发生。 (8)根据病人呼吸困难的类型和程度采取适当的体位,如给病人2-3个枕头、摇高床头。严重呼吸困难时,应协助端坐位,使用床上小桌,让病人扶桌休息,必要时双腿下垂。 (9)注意病人体位的舒适与安全,避免受压,防止坠床。 (10)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发心脏骤停。 (二)病情观察 (1)严密监测病人的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 (2)注意观察水肿消长的情况,每日监测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监测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发绀情况,肺部啰音的变化以及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的拜年话,根据缺氧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和给氧方式。 (4)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三)用药护理 (1)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黄视,绿视,有无室性期间收缩二联律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尽量在白天使用,避免夜尿频多而影响病人的休息,观察患者的尿量,有无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血钾的表现,有无高尿酸,患者体重是否减轻。 (3)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的变化,患者有无支气管哮喘以及心衰恶化,液体潴留等。 (4)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和脉搏,严格掌握输液速度,硝普钠先配现用,避光输液。 (5)使用ACEI患者时,注意观察血压,血钾的变化,有无血管神经性的水肿,干咳,肾功能的损害。 (6)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以防诱发急性肺水肿,补液量以量出为入的原则,输液速度控制在15-30滴/分,避免输入氯化钠溶液。 (四)饮食护理 (1)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及不胀气的食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2)限盐,限水,轻度心衰,食盐<5克/d,中度心衰食盐在2.5-3克/d,重度心衰,食盐在1克/d,大剂量利尿的病人,盐的摄入量应<5克/d. (3)根据各种中医证型给与饮食指导。 (五)运动指导 (1)制定活动计划,告诉患者运动训练的治疗作用,鼓励患者活动,根据心功能的分级安排活动量。六分钟步行试验也可以作为制定个体活动量的依据。 (2)活动过程中的监测,若病人在活动过程中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疲劳、大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3)与用药时间尽量错开,以避免血压下降的危险,避免运动中大量出汗,患者运动时应有人陪同,以确保安全。 (4)心衰稳定期,可教会病人打太极拳。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而导致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被认为是所有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其症状反复发作,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临床状态[1]。目前,我国35~74岁的成年人中约有400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率高达0.9%[2]。有证据表明未来10年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将明显增加[3,4],因此,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十分重要,同时也十分必要。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做好护理评估 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首先应该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目前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标准为NYHA分级(Ⅰ~Ⅳ级),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气短的程度进行分级,分级不同,护理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应首先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从而制定个体化,有针对性地护理方案。 2 休息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量明显减少,使肾脏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可根据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合理安排。如心功能Ⅲ级的病人,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天需有充分的休息,但进食、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均可自理;心功能Ⅳ级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食、洗漱、大小便均需在床上,一切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除了体力上需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要使病人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休息,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都直接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又会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和消化不良,而间接地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 3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常需反复就诊住院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患者体力活动受限,生活上常常需要他人照顾,加之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会使患者陷入焦虑不安、绝望的情绪之中,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应密切观察和掌握患者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与家属密切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研究表明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5]。调查显示34.15%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知识来源于护士,排在各种知识来源的第一位,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病程的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6]。因此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及其预防保健知识,对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病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把文化程度低和病程短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4 饮食护理 一项研究将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接受低钠饮食(2~ 2.4g/d),并严格限制液体的摄入,每日不超过1.5L;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正常饮食。

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感染的防护、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结果:12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转院,2例死于并发症。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好转的关键。 标签:心力衰竭;护理;慢性;生命质量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心血管病变[1]。在我国过去以新瓣膜病为主,如今冠心病和高血压已成为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病因[2]。在我国瓣膜病和心肌病位于其后。本科2010年1~7月,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128例,经过本科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8例,男67例,女61例,年龄50~81岁(平均67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17例,占13%,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6例,占36%,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8例,占38%,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12例,占9%,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5例,占4%。 1.2 护理措施 1.2.1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性质及程度,有无发绀,患者未梢循环情况、血氧饱和度情况,患者心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压差等。 1.2.2 饮食护理 饮食宜低盐,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护士要做好解释和记录工作,使患者了解低钠饮食的重要性。 1.2.3 大便的护理 护士应关心患者,使其尽快熟悉病房环境,适应病房作息时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要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训练床上排便习惯,病情许可时可协助患者

心衰的护理常规.doc

心衰的护理 一、概念 心衰即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 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二、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循环淤血及肺部感染有关。 2、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脏负荷增加有关。 3、体液过多:与静脉系统淤血致毛细血管压增高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四肢无力有关。 5、知识缺乏:对疾病与治疗了解。 6、焦虑:对治疗与预后缺乏信心有关。 三、护理措施 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低盐、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严格控制 液体摄人量。 3、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流量。 4、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其他病情变化,发现任何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及处理。 5、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静脉使用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防止夜尿过多影响睡眠并应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等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 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定期测量体重。 7、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劳累、饮食过 咸等。 2、合理安排休息,恢复期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宜。 3、嘱咐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4、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缓慢更换体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学会监测脉搏,服洋地黄类药物前必须数搏,如脉搏<60 次/分钟或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等,不得服药,并立即赴医院就医。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 理

(一)心功能如何分级(★★) 心功能Ⅰ级:心脏病病人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 心功能Ⅱ级:心脏病病人表现为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心功能Ⅲ级:心脏病病人表现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可引起心力衰竭症状。 心功能Ⅳ级:心脏病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活动后加重。 (二)诱发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因素是:呼吸道感染(★★)。

(三)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为(★★★) :肺循环淤血;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经休息后缓解。最典型的症状是阵发性夜间呼吸闲难;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晚期出现端坐呼吸。。 (四)体征: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特征性体征。 (五)右心衰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 (六)呋塞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 (七)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证: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24 小时内不宜使用;洋地黄禁忌和钙剂一起使用(★)。 (八)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

1.胃肠道表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 2.神经系统表现:视物模糊、黄视绿视、头晕、头痛等。 3.心血管系统表现:常出现各种心率失常,室早二联律最为常见。 (九)一般心功能Ⅰ级: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

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学历提升,健康管理师,都可咨询动。心功能Ⅱ级:可适当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心功能Ⅲ级: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严格限制般的体力活动。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十)护士在使用洋地黄之前应测:脉率或心率(★★★) (十一)使用洋地黄时,当病人脉搏低于多少时应停药(★★): 60 次/分(如果是婴幼儿使用洋地黄时,当心率小于80 次/分应停药)。 5

心得体会之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方法,总结 归纳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 方案,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 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及运动康复 护理等内容。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 显着差别(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 显着大于对照组(p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issn.2095-6681.2016.20..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随着 我国chf的患病率逐渐升高[1],熟悉和掌握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 特点与护理,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笔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 例进行了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凝、扩冠、强心、抗利尿药物治疗。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用进行6 min步行试验。对照组采取 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 以下护理干预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明显差别,比 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 验平均距离显着大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 3 护理方法 3.1 专科护理 对于chf患者,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选择合适卧位, 减轻疾病症状。入科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 6~8 l/min,同时做好保暖、安全维护措施。建立两组静脉通道,为治疗与抢救准备。给药时定时观察血压,密切观察药物效应,使

急 性 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18T11:09:48.1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敬涛垢建华 [导读] 临床上具备以下2个主要条件或1个主要条件和2个次要条件时可判断患者有心力衰竭。 刘敬涛垢建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体检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3-045-01 【关键词】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症。在2000~2006年对236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深刻体会到做好护理工作在治疗心力衰竭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现总结几点护理体会如下: 1 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 按发生障碍部位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急性左心衰最早发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人不能平卧,夜间熟睡后1—2小时突然胸闷、气急、惊醒、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大汗,咳粉色泡沫样痰,心率脉搏增快,若不及时救治,可因缺氧发生休克而死亡,因此一个称职的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对预防心衰起着关键作用。 2 做好护理评估 2.1心力衰竭的评估临床上具备以下2个主要条件或1个主要条件和2个次要条件时可判断患者有心力衰竭。①主要条件: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奔马律、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静脉压上升超过12mmHg(1.6kPa),循环时间>25s,肝颈静脉反流阳性。②次要条件:踝部水肿、夜间咳嗽、劳累性呼吸困难、淤血性肝肿大、胸腔积液、潮气量减少到最大量的1/3、心率大于120次/min的心动过速。 2.2诱因评估身体或精神过度疲劳,急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钠盐过多、输液过多或输液速度过快,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和各种快速心律失常、饮食不当、用力排便、强心、利尿药物不足或过量;心脏负荷加重,如妊娠、分娩等。 3 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病人一旦发生急性左心衰,护士不仅要了解病人的思想改变,解除顾虑,而且在抢救中神态自若、忙而不乱、准确无误,以增强病人的安全、信赖感,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安定10毫克肌肉注射。此外,应随时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努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转化他们的不良心态。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时,除了给予及时的治疗措施外,应安慰病人、守候在病人身边,给病人以安全感,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健康指导;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融洽关系,避免精神应激,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提供有关治疗信息,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注意正面效果,使病人树立信心,必要时寻找合适的支持系统,如单位领导和家属对病人进行安慰和关心。 3.2体位选择协助病人采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位、端坐卧位、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3.3氧气疗法根据病人缺氧程度给氧。一般缺氧每分钟1~2L,中度缺氧每分钟3~4L,重度缺氧及肺水肿每分钟吸氧4~6L。肺水肿病人可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3.4记24小时出入量应用快速、效强的利尿剂如速尿静脉注射40毫克可减少水钠在体内潴留,减少循环血量、减轻心脏负荷,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同时减轻肺瘀血,使呼吸改善。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小时测尿量、尿颜色及尿比重,若尿少、色深、比重高说明循环血量不足,此时不宜用血管扩张剂并注意出现低血钾。 3.5严密控制输液速度 24小时输液总量不超过1200毫升,大量快速输液可引起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心脏急症之一,应迅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免危及病人生命,让病人端坐位,两腿下垂,鼻导管吸入通过20—30%乙醇的氧气,但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病人咳痰,必要时可考虑放血300—500毫升,四肢结扎止血带、轮流放松,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6休息休息对心力衰竭的病人尤为重要。休息可使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从而使心脏耗氧量降低,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有时仅仅通过休息便可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反之可加重心力衰竭。休息可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合理安排。如心功能Ⅲ级的病人,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天需有充分的休息,但进食、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均可自理;心功能Ⅳ级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食、洗漱、大小便均需在床上,一切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除了体力上需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要使病人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休息,如病人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都可直接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又会引起失眠和消化不良,而间接地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 3.7活动指导指导卧体病人每2h进行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协助肢体被动运动。随着病人心力衰竭的好转,心功能逐渐改善,根据病人体力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量不宜增加过快、过大,以活动时不出现心慌、气促为宜。 4 小结 心衰时多脏器充血、缺氧、功能下降、尿少、肝功异常,因此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病情,加强护理,熟练掌握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并注意出院前的指导工作。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二、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心律、心输出量、血压、周围循环状态、尿量。 2.根据血气及动脉血氧分压数值给予病人合理吸氧,注意缺氧的改善情况,保持吸氧通路通畅。保证静脉通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静滴速度维持在20—30滴为宜,以免诱发肺水肿。 3.在使用利尿剂时应该注意尿量、出汗的情况及血压变化,以免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低血钾。

4.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心率失常药有一定不良反应,多数药物的治疗量与毒副作用量接近,因此在使用期间应该加强观察。准确记录出入量并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 5.个身浮肿或—卜垂部位水肿时,除记好出入量外应该经常更换体位,定时按摩受爪过久的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 6.尽量半坐卧位,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7.防止受凉感冒,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做好心理护理。 8.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物。 (二)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1.取休克卧位,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运。 2.专人护理,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密切注意神志、面色、呼吸、体温,及时记录。 3.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吸氧,必要时行机械辅助呼吸。 5.遵医嘱及时应用各种药物。 6.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压疮。 7.有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三)CPR术后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主要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变化。 2.—早期进行脑保护,重视脑复苏的作用,头部降温时间要早,给予头部置冰敷或置冰帽,保持头部温度28—30度,肛温30-32度,以保护脑细胞及预防脑水肿。 3.维持有效循环、纠正酸中毒、血液稀释降温疗法、高压氧治疗、甘露醇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4.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记录呼吸机参数的监测和记录,做好血气监测,5.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床单干整、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最新心力衰竭的护理教学查房

精品文档 级护理学班第二组20111(一)心力衰竭——简介 1、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冠心病引起的心肌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异常、甲亢都可引起心力衰竭。其临床表现反映了一种基本的异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同程度的心衰,即便是最轻的一种也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必须予以治疗。心力衰竭可分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3、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二)心力衰竭——临床分型 1、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2、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因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致收缩期排空能力减弱而引起的心力衰竭为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是心腔扩大、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和射血分数降低。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有收缩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舒张功能异常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4、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是指左室已有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至正常以下(<50%)而尚无心力衰竭症状的这一阶段。可历时数月到数年。业已证实,这一阶段已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三)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心脏功能分级对劳动力鉴定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年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法:1964)根据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疲乏、心悸、1、NYHA气短或心绞痛)所需的活动量将心功能分为l-4级这一标准在临床上至今仍广泛应用。其分级方法为: 心功能一级(心功能代偿期)无症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心功能二级(一度心功能不全)较重体力活动则有症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 心功能三级(二度心功能不全)轻微体力活动即有明显症状休息后稍减轻,体力活动大受限制。心功能四级(三度心功能不全)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亦有明显症状体力活动完全受限。 2、1994年美国心脏学会对NYHA的标准进行了补充即在原1-4级心功能中,根据心电图、 心血管造影等客观检查结果将每级心功能划分为AB、C、D四个亚级如果客观检查无异常为A级,较轻异常为B级,中度异常为C级重度异常为D级。然而必需认识到此种分级主观性强,仅仅反映血流动力学的症状变化不适用于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和右心衰竭 案例 许某,男,76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长期口服美托洛尔、华法林、呋塞米、胺碘酮、培哚普利等治疗。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加重,右侧高枕卧位入睡,伴咳嗽、咳白痰、痰量较多。纳差、腹胀,近期体重增加明显。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制良好。有吸烟史20余年,每天

慢性心力衰竭论文: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论文: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慢性心力衰竭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 种综合表现,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结局。 随着国民生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冠心病、高血压发病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挽救成功率的增高以及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 或新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心血管病患者的寿命延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其诊断后4年死亡率高达50%,生存率比大多数癌症还要低,严重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高达50%。而这类患者不仅存在严重的生理疾病,而且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科自2009年09月~2010年09月收治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了为患者提供一系列心血管病护理常规,更注重心理护理以及增加患者舒适的护理,减轻了患者不适,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适应能力。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8~79岁,其中扩心病21例,肥厚型心肌病9例,限制型心肌病4例,冠心病7例,瓣膜性心脏病5例,心功能ⅲ-ⅵ级(按nyha标准心功能分级)。 2 护理

2.1 评估全面评估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指导护理措施的实施和评价。(1)心理反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人病程长,疾病预后差,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面临死亡,认为给家庭带来负担和缺乏家庭支持,会出现焦虑、悲观、痛苦、恐惧等消极情绪以消极的方式对待疾病。(2)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导致患者极度痛苦和强烈的濒死感。(3)疲劳;(4)慢性疼痛;(5)睡眠紊乱;(6)营养不良及腹胀:静脉压升高导致肝和内脏淤血,可引起畏食、腹胀和其他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7)重力性水肿;(8)皮肤瘙痒及破溃等。 2.2 护理措施(1)给予心理护理:1)护士细心观察不同患者的行为、表情、神态、眼神、体态姿势等非语言行为,探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其变化,做好心理诱导,多关心患者,尊重患者意愿;2)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情及进程,共同商量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反馈治疗效果;3)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缓减心理压力;4)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增加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给其听轻快、舒缓的音乐,看报等,以分散其注意力;5)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应适度地、谨慎地对死亡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为其提供社会支持:与家属或子女及亲友沟通,陪伴照顾患者,让病人与家属愉快地度过最后时光;必要时提供专业心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除5例合并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53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1.4%。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极高,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the nursing experience for acute heart failure zhaolili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 methods: review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measures, illness observ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to 58 cases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he 58 patients had been treated and nursed, 53 cases gradually took a turn for the better and left hospital, 5 cases dead of lung infection, cardiopulmonary insufficiency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the healed and improved rate is 91.4%. conclusions: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is extremely high. the early using of reasonable

心力衰竭护理计划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计划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临床上是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未主要特征,故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护理问题有:(1)气体交换受损;(2)心输出量减少;(3)体液过多;(4)活动无耐力;一、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 肺循环瘀血 肺部感染( 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改变。)。 不能有效排痰与咳嗽。 [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困难和缺氧改善或减轻。能做有效咳嗽与咳痰。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 2.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3.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 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4-6L /min。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4.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5.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3-5s,用 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 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 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 [重点评价] 呼吸频率、深度改变,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痰量、色改变,病人能否做有效咳嗽排痰。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改变。 二、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心脏前负荷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原发性心肌损害。

病人心输出量改善,如血压、心率正常,四肢温暖,脉搏有力,尿量正常。[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人。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 [重点评价] 心率、血压、脉搏。皮肤的温度、颜色。出入水量、尿量改变。 三、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 静脉系统瘀血致毛细血管压增高。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均有升高,使水、钠潴留。[护理目标] 水肿消退,出入水量基本平衡。皮肤无破损。 [护理措施] 1.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按病情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盐摄入量 为重度水舯1g/d、中度水肿3g/d、轻度水肿5g/d。每周称体重2次。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床单、衣服干净平整。 3.观察病人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防 止皮肤破损和褥疮形成。 4.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防止下床时跌倒。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期间,监测 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补钾。 [重点评价] 病人水、电解质平衡状况。水肿是否减退。体重、尿量改变。 四、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四肢无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