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浅谈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浅谈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浅谈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1-08T13:50:13.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徐玉玲

[导读] 笔者将在2000~2006年对236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深刻体会到做好护理工作对治疗心力衰竭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徐玉玲 (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卫生院 136306)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病损及收缩力减弱,都可导致心力衰竭,临床上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常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笔者将在2000~2006年对236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深刻体会到做好护理工作对治疗心力衰竭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现总结几点护理体会如下。

1、做好护理评估

1.1 心力衰竭的评估临床上具备以下2个主要条件或1个主要条件和2个次要条件时可判断患者有心力衰竭。①主要条件: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奔马律、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静脉压上升超过12mmHg(1.6kpa),循环时间>25s,肝颈静脉反流阳性。②次要条件:踝部水肿、夜间咳嗽、劳累性呼吸困难、淤血性肝肿大、胸腔积液、潮气量减少到最大量的1/3、心率大于120次/min的心动过速。

1.2 诱因评估身体或精神过度疲劳,急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钠盐过多、输液过多或输液速度过快,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和各种快速心律失常、饮食不当、用力排便、强心、利尿药物不足或过量;心脏负荷加重,如妊娠、分娩等。

2、护理

2.1 体位选择协助病人采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位、端坐卧位、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2.2 氧气疗法根据病人缺氧程度给氧。一般缺氧每分钟1~2L,中度缺氧每分钟3~4L,重度缺氧及肺水肿每分钟吸氧4~6L。肺水肿病人可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2.3 呼吸道护理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按时帮助病人翻身叩背,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的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3~5秒,用力将痰咳出,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如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及盖被,避免受凉、戒烟等。

2.4 休息休息对心力衰竭的病人尤为重要。休息可使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从而使心脏耗氧量降低,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有时仅仅通过休息便可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反之可加重心力衰竭。休息可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合理安排。如心功能III级的病人,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天需有充分的休息,但进食、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均可自理;心功能Ⅳ级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食、洗漱、大小便均需在床上,一切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除了体力上需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要使病人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休息,如病人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都可直接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又会引起失眠和消化不良,而间接地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

2.5 心理护理随时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努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转化他们的不良心态。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时,除了给予及时的治疗措施外,应安慰病人、守候在病人身边,给病人以安全感,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健康指导;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融洽关系,避免精神应激,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提供有关治疗信息,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注意正面效果,使病人树立信息;必要时寻找合适的支持系统,如单位领导和家属对病人进行安慰和关心。

2.6 液体、电解质、饮食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分。记录液体出入量,按医嘱正确采集电解质、血气标本并及时送检。指导病人进食低钠、低盐、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低热量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对食欲差的病人则需鼓励病人进食,每日饮水量不宜超过600~800ml。

2.7 心电监测通过心电监护、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常规心电图记录等判断心电活动状态,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及其先兆。

2.8 病情观察观察包括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的性质与程度,有无发绀,病人末梢循环情况、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病人心率、心律、体温、血压、脉压差,颈静脉充盈度,下肢有无浮肿,浮肿的程度,尿量多少等。

2.9 皮肤护理保持病人皮肤、床铺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柔软,定时更换体位,按摩皮肤受压处,加强对水肿部位皮肤的护理,防止皮肤破损。

2.10 用药护理主要是观察洋地黄类、利尿类药、扩血管药,β—受体阻滞剂共同应用后的不良反应和相互影响及疗效。

2.10.1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护理①熟悉洋地黄类药物的名称、剂量和应用方法;②使用前后测量并记录心律、心率,如使用前心率低于60次/分或节律不齐不可应用;③观察有无中毒征兆,包括胃肠道症状,心脏症状和神经症状;④毒性反应处理。

2.10.2 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的护理①按医嘱给药,剂量准确,根据血压调节给药速度;②治疗过程中严格观察血压和心率变化。

2.10.3 应用利尿剂药物护理①观察利尿效果和不良反应,为病人称体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记录出入量;②检查记录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防止血钾过高或过低。

2.11 活动指导指导卧体病人每2h进行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协助肢体被动运动。随着病人心力衰竭的好转,心功能逐渐改善,根据病人体力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量不宜增加过快、过大,以活动时不出现心慌、气促为宜。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_0

---------------------------------------------------------------最新资料推荐------------------------------------------------------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一、 A1 型题 1、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容量负荷)过重的疾病是★★ A、心肌梗死 B、主动脉瓣狭窄 C、肺动脉高压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高血压 2、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最常见因素是★★ A、劳累 B、情绪激动 C、呼吸道感染 D、输液过快过多 E、心律失常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的机制是★★ A、直接扩张血管 B、促进水钠排出 C、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D、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E、减少心排血量 4、右心衰竭的呼吸困难是由于★★ A、气道反应性增强 B、支气管狭窄及阻塞 C、肺循环淤血 D、体循环淤血 E、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E、多巴酚丁胺中毒 5.减轻心脏负荷主要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预防风湿复发 C.预防心衰 D.防止血栓发生 E.防寒保暖 6、对急性肺水肿的处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端坐位,两腿下垂 B、高流量、 30%乙醇湿化给氧 C、口服地高辛 D、静脉注射呋塞米 E、静脉滴注硝普钠 7、关于洋地黄中毒反应的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停药 B、纠正心律失常 C、一律补充钾盐 D、停用排钾利尿剂 E、心率缓慢者可用阿托品 8、洋地黄治疗适用于下列哪项情况★★ A、风心病、心力衰竭、快速房颤 B、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C、急性心肌梗死 D、高血压危象 E、急性心脏压塞 9、不需停用洋地 1 / 12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起病的时间,方式,诱因。 2.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 3.危险因素,自理能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4.对疾病认识程度。 二、护理措施 1.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时,取半坐卧位或坐位。 2.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防压疮发生。 3.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 4.用药的护理,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利尿剂时严格记录尿量,用血管扩张剂时要注意调节滴速,硝普钠要现配现用避光,用洋地黄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 < 5.饮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忌饱餐。 6.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血栓性静脉炎,坠积性肺炎。 三、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应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紧张及过度兴奋,以免诱发心衰。 2、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忌饱餐。 (1)说明限制盐摄入的重要性,可有效控制心衰引起的消肿。心功能Ⅱ级食盐<5g/d,心功能Ⅲ<d,心功能Ⅳ1g/d或忌盐。告诉患者低钠饮食不仅是限制盐、酱油的摄入,还要限制含钠量高的食品如腌制小菜、面包、海产品等。 (2)说明限制水分的重要性,避免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严重心衰的患者24小时饮水量一般不超过600-800ml,应尽量安排在白天间歇饮用。 (3)说明少量多餐的重要性,由于心衰胃肠道黏膜淤血水肿,消化功能减退,宜进食易消化食物且少量多餐,避免生硬、辛辣、油炸食物,避免产气食物,因为胃肠胀气会加重患者腹胀不适感。 (4)忌饱食,饱餐导致膈肌上抬,可加重患者呼吸困难,同时消化食物时需要血液增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 (5)多食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避免用力,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协助排便,以免用力大便加重患者心衰或诱发心脏骤停。 (6)严格控制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因为酒精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诱发心房纤颤。吸烟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应指导患者戒烟。 3、休息运动指导 依据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确定运动和休息方式:对心功能Ⅰ级的患者,可不限制日常活动,但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Ⅱ级者可不限

浅谈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浅谈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1-07T16:10:03.960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金宇翔1吕静2 [导读] 活动以不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疲乏等不适为度。有胸闷、呼吸困难、疲乏时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立即通知医生、护士。 金宇翔1吕静2(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中心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血液回流正常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脏泵血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所需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关键词】心力衰竭;护理【前言】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该病发病率极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如今全球范围内,慢性心衰患者人数高达二千二百万,且每年新增人数超过二百万。 【资料与分析】2012-2013年心内科共收治心力衰竭病人46例,病情稳定后出院继续巩固治疗,平均年龄61岁,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为40岁-90岁之间。 1.病因1.1原发性心肌损害(30%):1.1.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1.1.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 1.2心脏负荷过重(25%):1.2.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1.2.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能维持正常,但超过一定限度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1.3甲减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25%):1.4其他诱因(20%):感染.严重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妊娠,输液,补盐过多过快,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环境,气候急剧变化。治疗不当,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肺栓塞。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型发展为心肌梗死,冬季容易感冒并由此引发肺部感染,心脏肌肉功能减退。 2.临床表现2.1左心衰竭:呼吸困难。咳嗽和咯血。其它可有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严重脑缺氧时可出现陈一斯氏呼吸,嗜睡、眩晕,意识丧失,抽搐等。 — 134—2.2右心衰竭: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颈静脉怒张。水肿。 少数病人可有胸水和腹水。紫绀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最早见于指端、口唇和耳廓,。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 2.3全心衰竭: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为主。 3.护理3.1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探视,保证足够的睡眠。 3.2饮食原则:饮食宜清淡、低盐(2g/d)。易消化、少量多餐,不宜饱餐以加重心脏负担,避免进食腌渍类、罐头、奶酪等食品。 3.3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湿衣裤,防止着凉。 3.4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骨隆处垫压疮垫。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3.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心率、心律、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并记录。 3.6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以15-20滴/分为宜,对水肿及少尿的患者应减少饮水量,同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7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便秘者给予缓泻剂。 3.8应用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每次给药前询问有无恶心,视力模糊、黄、绿视等,如心率低于60次/分或有严重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停药并通知医生。 3.9呼吸困难时,给半卧位,低流量吸氧。如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给予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高流量吸氧4-6升/分,或氧气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 3.10加强心理护理,态度和蔼,给予精神安慰,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1活动原则:病情缓解后,每日进行适量的活动。开始在室内活动,逐渐到病房外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劳累。活动以不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疲乏等不适为度。有胸闷、呼吸困难、疲乏时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立即通知医生、护士。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环境的清洁舒适,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2)根据病人心功能的分级决定活动量,尽量保证病人的体力和精神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 (3)督促病人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同时监测活动中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疲劳等症状。如有不适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4)心功能Ⅰ级者,不限制病人的一般体力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5)心功能Ⅱ级者,体力活动适当限制,增加午睡时间,可做轻体力工作和家务活动。 (6)心功能Ⅲ级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但允许病人慢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活动。 (7)心功能Ⅳ级者,绝对卧床休息,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和翻身,逐步过渡到坐床边或下床活动。当病情好转后,鼓励病人尽早做适量的活动,防止长期卧床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便秘、等的发生。 (8)根据病人呼吸困难的类型和程度采取适当的体位,如给病人2-3个枕头、摇高床头。严重呼吸困难时,应协助端坐位,使用床上小桌,让病人扶桌休息,必要时双腿下垂。 (9)注意病人体位的舒适与安全,避免受压,防止坠床。 (10)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发心脏骤停。 (二)病情观察 (1)严密监测病人的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 (2)注意观察水肿消长的情况,每日监测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监测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发绀情况,肺部啰音的变化以及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的拜年话,根据缺氧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和给氧方式。 (4)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三)用药护理 (1)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黄视,绿视,有无室性期间收缩二联律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尽量在白天使用,避免夜尿频多而影响病人的休息,观察患者的尿量,有无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血钾的表现,有无高尿酸,患者体重是否减轻。 (3)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的变化,患者有无支气管哮喘以及心衰恶化,液体潴留等。 (4)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和脉搏,严格掌握输液速度,硝普钠先配现用,避光输液。 (5)使用ACEI患者时,注意观察血压,血钾的变化,有无血管神经性的水肿,干咳,肾功能的损害。 (6)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以防诱发急性肺水肿,补液量以量出为入的原则,输液速度控制在15-30滴/分,避免输入氯化钠溶液。 (四)饮食护理 (1)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及不胀气的食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2)限盐,限水,轻度心衰,食盐<5克/d,中度心衰食盐在2.5-3克/d,重度心衰,食盐在1克/d,大剂量利尿的病人,盐的摄入量应<5克/d. (3)根据各种中医证型给与饮食指导。 (五)运动指导 (1)制定活动计划,告诉患者运动训练的治疗作用,鼓励患者活动,根据心功能的分级安排活动量。六分钟步行试验也可以作为制定个体活动量的依据。 (2)活动过程中的监测,若病人在活动过程中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疲劳、大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3)与用药时间尽量错开,以避免血压下降的危险,避免运动中大量出汗,患者运动时应有人陪同,以确保安全。 (4)心衰稳定期,可教会病人打太极拳。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培训试题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80分) 1.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临床上以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2.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3.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有:、、、、扩张血管并去除诱因. 4.肺水肿伴有颅内出血意识障碍慢性肺部疾病时禁用镇静,年老体弱者减量。 5.抢救急性肺水肿病人时,一般采取或,也可用止血带轮扎四肢( 15min/次) ,减轻,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禁用于及贫血病人。 6.心衰病人吸氧时,以高流量吸氧L/分为宜,导管或面罩吸氧或正压通气以增加肺泡内压力,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同时给予湿化给氧,因乙醇能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7.心衰病人常用的护理诊断是,、、 。 二、简答题:(20分) 1.心衰病人的护理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案: 填空题:1.心排血量体循环和/或肺循环瘀血 2呼吸道感染. 3.镇静、吸氧、强心、利尿 4.吗啡 5.坐位半坐位肺水肿休克 6.( 6-8L)/分;20% ~30%乙醇 7.气体交换受损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 简答题:一.心衰病人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长期患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躁、孤单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辅导患者学会自我放松。 2、一般护理:a、体位、坐位、两腿下垂→回心血量减少b、休息;c、饮食:低盐、低脂易消化,多维生素(含钾、含镁)、多纤维素 3、吸氧:6-8升/分、加20—30%酒精; 4、药物治疗。 5、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加强皮肤及口腔的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而导致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被认为是所有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其症状反复发作,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临床状态[1]。目前,我国35~74岁的成年人中约有400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率高达0.9%[2]。有证据表明未来10年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将明显增加[3,4],因此,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十分重要,同时也十分必要。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做好护理评估 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首先应该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目前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标准为NYHA分级(Ⅰ~Ⅳ级),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气短的程度进行分级,分级不同,护理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应首先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从而制定个体化,有针对性地护理方案。 2 休息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量明显减少,使肾脏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可根据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合理安排。如心功能Ⅲ级的病人,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天需有充分的休息,但进食、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均可自理;心功能Ⅳ级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食、洗漱、大小便均需在床上,一切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除了体力上需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要使病人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休息,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都直接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又会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和消化不良,而间接地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 3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常需反复就诊住院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患者体力活动受限,生活上常常需要他人照顾,加之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会使患者陷入焦虑不安、绝望的情绪之中,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应密切观察和掌握患者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与家属密切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研究表明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5]。调查显示34.15%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知识来源于护士,排在各种知识来源的第一位,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病程的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6]。因此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及其预防保健知识,对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病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把文化程度低和病程短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4 饮食护理 一项研究将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接受低钠饮食(2~ 2.4g/d),并严格限制液体的摄入,每日不超过1.5L;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正常饮食。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常规与抢救流程

心力衰竭 一、病因 1.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临床上常见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2)心脏负荷过重如严重的瓣膜狭窄、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内球瓣样血栓或粘液瘤嵌顿,动脉总干或大分支栓塞等。 2.诱因 (1)感染,呼吸道感染时最常见。 (2)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 (4)过度体力劳累和情绪激动。 (5)治疗不当。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 二、病理生理 (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左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肺循环压力骤然升高而出现急性肺水肿。 (2)急起的机械性阻塞引起心脏阻力负荷加重,排血受阻。 (3)急起的心脏容量负荷加重。 (4)急起的心室舒张受限制。 (5)心脏暂停排血或排血量显着减少。 三、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为最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肾损害。 (2)体征肺部湿啰音、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 2.右心衰竭 (1)症状腹胀、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2)体征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右心室扩大。 3.全心衰竭 (1)全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体征和症状。 四、护理常规 1.对症护理 (1)体位立即取坐位或半卧位,让患者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2)氧疗以5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流量6~8L/min,如患者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氧。危重患者可考虑面罩或气管加压给氧。(3)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咳嗽情况,注意痰液的性质和量,协助患者排痰。 (4)心理护理专人守护,安慰患者,避免其过分紧张。 (5)减少回心血量止血带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min换一个肢体,平均每个肢体结扎15min,放松5min,在上述措施无效而无低血压及明显贫血的情况下,可在30~50min内静脉放血250~300mL或稍多。 2.药物护理 (1)吗啡静脉缓慢注射吗啡5~10mg,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1次,共2~3次。年老体弱者应减量或肌肉注射。注意有无呼吸抑制。

6.心衰护理常规

心衰护理常规 1. 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 基础护理:(1)有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时,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2)活动与休息根据病人心功能分级及病人基本状况决定活动量。与病人及家属一起制定活动目标与计划,坚持动静结合、逐渐增加活动量的活动原则。(3)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4)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3. 病情观察: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罗音的变化,监测血气分析的结果;对安置漂浮导管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进展。 4. 用药护理:用吗啡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用利尿剂时应严格记录尿量;用血管扩张剂时要注意调节输液速度、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发生;用硝普钠要现配现用,避光滴注,有条件者应用输液泵控制速度;用洋地黄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 5. 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

少食多餐、忌饱餐。(1)限制盐的摄入,限制的程度视病人心衰的程度和利尿剂治疗的情况而定。轻度心衰病人,每天可摄取2-3g钠,严重心衰病人,每日摄食的钠为800-1200(1g盐含钠390mg);应注意病人用利尿剂时容易出现低钠,低氯,此时不应限盐,可能还要适当补充。(2)限制水分,严重心衰的病人,24小时的饮水量一般不超过600-800ml,应尽量安排在白天间歇饮用,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3)多食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积极处理便秘,以防用力大便加重病人心衰或诱发心脏骤停。 6、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压疮患者身体下垂部位多出现水肿,且长期处于端坐位或半坐卧位,在皮肤受压处易发生压疮,应协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嘱病人穿质地柔软、宽松、无松紧带的衣服;保持床缛柔软、平整、干燥、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必要使用气圈或减压敷料防止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协助病人排便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损伤皮肤。 (2)血栓性静脉炎在卧床期间,要进行

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感染的防护、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结果:12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转院,2例死于并发症。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好转的关键。 标签:心力衰竭;护理;慢性;生命质量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心血管病变[1]。在我国过去以新瓣膜病为主,如今冠心病和高血压已成为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病因[2]。在我国瓣膜病和心肌病位于其后。本科2010年1~7月,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128例,经过本科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8例,男67例,女61例,年龄50~81岁(平均67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17例,占13%,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6例,占36%,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8例,占38%,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12例,占9%,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5例,占4%。 1.2 护理措施 1.2.1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性质及程度,有无发绀,患者未梢循环情况、血氧饱和度情况,患者心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压差等。 1.2.2 饮食护理 饮食宜低盐,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护士要做好解释和记录工作,使患者了解低钠饮食的重要性。 1.2.3 大便的护理 护士应关心患者,使其尽快熟悉病房环境,适应病房作息时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要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训练床上排便习惯,病情许可时可协助患者

心得体会之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化护理方法,总结 归纳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 方案,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 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及运动康复 护理等内容。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 显着差别(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 显着大于对照组(p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issn.2095-6681.2016.20..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随着 我国chf的患病率逐渐升高[1],熟悉和掌握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 特点与护理,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笔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 例进行了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凝、扩冠、强心、抗利尿药物治疗。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用进行6 min步行试验。对照组采取 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 以下护理干预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无明显差别,比 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试 验平均距离显着大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 3 护理方法 3.1 专科护理 对于chf患者,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选择合适卧位, 减轻疾病症状。入科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 6~8 l/min,同时做好保暖、安全维护措施。建立两组静脉通道,为治疗与抢救准备。给药时定时观察血压,密切观察药物效应,使

急 性 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18T11:09:48.1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敬涛垢建华 [导读] 临床上具备以下2个主要条件或1个主要条件和2个次要条件时可判断患者有心力衰竭。 刘敬涛垢建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体检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3-045-01 【关键词】心力衰竭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症。在2000~2006年对236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深刻体会到做好护理工作在治疗心力衰竭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现总结几点护理体会如下: 1 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 按发生障碍部位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急性左心衰最早发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人不能平卧,夜间熟睡后1—2小时突然胸闷、气急、惊醒、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大汗,咳粉色泡沫样痰,心率脉搏增快,若不及时救治,可因缺氧发生休克而死亡,因此一个称职的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对预防心衰起着关键作用。 2 做好护理评估 2.1心力衰竭的评估临床上具备以下2个主要条件或1个主要条件和2个次要条件时可判断患者有心力衰竭。①主要条件: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奔马律、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静脉压上升超过12mmHg(1.6kPa),循环时间>25s,肝颈静脉反流阳性。②次要条件:踝部水肿、夜间咳嗽、劳累性呼吸困难、淤血性肝肿大、胸腔积液、潮气量减少到最大量的1/3、心率大于120次/min的心动过速。 2.2诱因评估身体或精神过度疲劳,急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钠盐过多、输液过多或输液速度过快,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和各种快速心律失常、饮食不当、用力排便、强心、利尿药物不足或过量;心脏负荷加重,如妊娠、分娩等。 3 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病人一旦发生急性左心衰,护士不仅要了解病人的思想改变,解除顾虑,而且在抢救中神态自若、忙而不乱、准确无误,以增强病人的安全、信赖感,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安定10毫克肌肉注射。此外,应随时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努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转化他们的不良心态。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时,除了给予及时的治疗措施外,应安慰病人、守候在病人身边,给病人以安全感,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健康指导;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融洽关系,避免精神应激,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提供有关治疗信息,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注意正面效果,使病人树立信心,必要时寻找合适的支持系统,如单位领导和家属对病人进行安慰和关心。 3.2体位选择协助病人采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位、端坐卧位、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3.3氧气疗法根据病人缺氧程度给氧。一般缺氧每分钟1~2L,中度缺氧每分钟3~4L,重度缺氧及肺水肿每分钟吸氧4~6L。肺水肿病人可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3.4记24小时出入量应用快速、效强的利尿剂如速尿静脉注射40毫克可减少水钠在体内潴留,减少循环血量、减轻心脏负荷,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同时减轻肺瘀血,使呼吸改善。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小时测尿量、尿颜色及尿比重,若尿少、色深、比重高说明循环血量不足,此时不宜用血管扩张剂并注意出现低血钾。 3.5严密控制输液速度 24小时输液总量不超过1200毫升,大量快速输液可引起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心脏急症之一,应迅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免危及病人生命,让病人端坐位,两腿下垂,鼻导管吸入通过20—30%乙醇的氧气,但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病人咳痰,必要时可考虑放血300—500毫升,四肢结扎止血带、轮流放松,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6休息休息对心力衰竭的病人尤为重要。休息可使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从而使心脏耗氧量降低,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有时仅仅通过休息便可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反之可加重心力衰竭。休息可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合理安排。如心功能Ⅲ级的病人,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天需有充分的休息,但进食、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均可自理;心功能Ⅳ级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食、洗漱、大小便均需在床上,一切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除了体力上需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要使病人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休息,如病人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都可直接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又会引起失眠和消化不良,而间接地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 3.7活动指导指导卧体病人每2h进行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协助肢体被动运动。随着病人心力衰竭的好转,心功能逐渐改善,根据病人体力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量不宜增加过快、过大,以活动时不出现心慌、气促为宜。 4 小结 心衰时多脏器充血、缺氧、功能下降、尿少、肝功异常,因此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病情,加强护理,熟练掌握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并注意出院前的指导工作。

心衰病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就是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而引起的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应与悬饮、哮证相鉴别。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证,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证,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证,痰浊壅肺证 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证:气短心慌,神疲乏力,易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晦暗,唇甲青紫或颈部青筋暴露。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结代。 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气短喘促,心烦不寐,口干少饮,烦热汗出,面颧暗红,或颈部青筋暴露,尿少肢肿。舌质红嫩有裂纹或舌红绛,有瘀斑,苔少,脉细数或结代。 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证:短气喘促,不得平卧,烦躁汗出,咳吐泡沫痰,心悸乏力,尿少肢肿,畏寒肢冷,面色灰青。或伴有肝大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等。舌淡胖或有齿印,脉沉细或迟。 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证:喘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舌淡胖而紫,脉沉细欲绝。 痰浊壅肺证: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腻,脉沉或弦滑。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休息: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 心功能I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心功能Ⅱ级:应增加休息 , 但能起床活动。 心功能Ⅲ级:限制活动 , 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 原则上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等情况变化。 2、观察气短喘促、胸闷心悸发作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关系密切。 3、患者出现喘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注意营养、水分与钠盐的摄入量,忌食辛辣、醇酒、咖啡等刺激之品。便秘者 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2、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者:多食补气活血之品。 3、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者:多食补气滋阴之品。 4、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者:饮食清淡,低盐或无盐,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 5、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者:可食温补心阳之品,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之物。 6、痰浊壅肺者:多食健脾祛痰之品。 (五)情志护理 1、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2、心衰病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3、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4、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慢性心力衰竭论文: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论文: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慢性心力衰竭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 种综合表现,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结局。 随着国民生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冠心病、高血压发病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挽救成功率的增高以及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 或新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心血管病患者的寿命延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其诊断后4年死亡率高达50%,生存率比大多数癌症还要低,严重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高达50%。而这类患者不仅存在严重的生理疾病,而且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科自2009年09月~2010年09月收治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了为患者提供一系列心血管病护理常规,更注重心理护理以及增加患者舒适的护理,减轻了患者不适,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适应能力。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8~79岁,其中扩心病21例,肥厚型心肌病9例,限制型心肌病4例,冠心病7例,瓣膜性心脏病5例,心功能ⅲ-ⅵ级(按nyha标准心功能分级)。 2 护理

2.1 评估全面评估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指导护理措施的实施和评价。(1)心理反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人病程长,疾病预后差,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面临死亡,认为给家庭带来负担和缺乏家庭支持,会出现焦虑、悲观、痛苦、恐惧等消极情绪以消极的方式对待疾病。(2)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导致患者极度痛苦和强烈的濒死感。(3)疲劳;(4)慢性疼痛;(5)睡眠紊乱;(6)营养不良及腹胀:静脉压升高导致肝和内脏淤血,可引起畏食、腹胀和其他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7)重力性水肿;(8)皮肤瘙痒及破溃等。 2.2 护理措施(1)给予心理护理:1)护士细心观察不同患者的行为、表情、神态、眼神、体态姿势等非语言行为,探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其变化,做好心理诱导,多关心患者,尊重患者意愿;2)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情及进程,共同商量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反馈治疗效果;3)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缓减心理压力;4)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增加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给其听轻快、舒缓的音乐,看报等,以分散其注意力;5)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应适度地、谨慎地对死亡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为其提供社会支持:与家属或子女及亲友沟通,陪伴照顾患者,让病人与家属愉快地度过最后时光;必要时提供专业心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除5例合并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53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1.4%。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极高,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the nursing experience for acute heart failure zhaolili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 methods: review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measures, illness observ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to 58 cases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he 58 patients had been treated and nursed, 53 cases gradually took a turn for the better and left hospital, 5 cases dead of lung infection, cardiopulmonary insufficiency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the healed and improved rate is 91.4%. conclusions: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is extremely high. the early using of reasonable

心力衰竭护理计划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计划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临床上是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未主要特征,故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护理问题有:(1)气体交换受损;(2)心输出量减少;(3)体液过多;(4)活动无耐力;一、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 肺循环瘀血 肺部感染( 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改变。)。 不能有效排痰与咳嗽。 [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困难和缺氧改善或减轻。能做有效咳嗽与咳痰。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 2.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3.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 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4-6L /min。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 4.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5.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3-5s,用 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 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 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 [重点评价] 呼吸频率、深度改变,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痰量、色改变,病人能否做有效咳嗽排痰。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改变。 二、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心脏前负荷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原发性心肌损害。

病人心输出量改善,如血压、心率正常,四肢温暖,脉搏有力,尿量正常。[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人。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 [重点评价] 心率、血压、脉搏。皮肤的温度、颜色。出入水量、尿量改变。 三、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 静脉系统瘀血致毛细血管压增高。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均有升高,使水、钠潴留。[护理目标] 水肿消退,出入水量基本平衡。皮肤无破损。 [护理措施] 1.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按病情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盐摄入量 为重度水舯1g/d、中度水肿3g/d、轻度水肿5g/d。每周称体重2次。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床单、衣服干净平整。 3.观察病人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防 止皮肤破损和褥疮形成。 4.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防止下床时跌倒。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期间,监测 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补钾。 [重点评价] 病人水、电解质平衡状况。水肿是否减退。体重、尿量改变。 四、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四肢无力。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建英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王建英 发表时间:2015-02-04T14:10:26.1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王建英 [导读]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是老年人的一大健康“杀手”。王建英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3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94-0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是老年人的一大健康“杀手”。我国目前有心衰患者360万,心力衰竭正在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其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达40%[1]。对于已经发生的慢性心力衰竭,虽然可以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有些患者尚可以进行病因治疗,但因心肌重构等因素,多数患者的 心功能将持续减低,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影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积极的治疗外,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加强护理,寻找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控制病情十分重要。我院2010-2014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均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内科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46-74岁,平均64.2岁。其中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经治疗及护理,病情缓解29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饮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胃肠道瘀血,往往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应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C族食物,并少食多餐,避免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避免进食产气食物,以减轻肠胀气,防止加重患者的病情。 2.2.2 休息与活动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活动以不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疲劳或其他不适症状为限度。对有严重心衰、心律失常和晕厥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经治疗心衰症状缓解后可轻微活动,先床上活动.再床边站立,后室内行走。长期卧床病人应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单干燥平整,预防褥疮的发生。 2.2 心力衰竭的护理对于左心衰竭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病人,应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以利减轻肺瘀血,缓解呼吸困难;以组织水肿为主的病人,应避免下肢长时间下垂和固定姿势卧位,间歇性抬高下肢,侧卧位、半卧位、半坐卧位交替进行;心衰症状明显、严重心律失常、反复头晕甚至晕厥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如用力排便等。 2.3 心律失常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发生多种心律失常,加强监护及早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并及时处理可减少猝死率。我们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电、血压监护,做到随时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变化,当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根据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并随时准备好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等,一旦发现室速、室颤、心跳骤停等可以及时抢救。 2.4 用药护理(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常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因洋地黄治疗“安全窗”较窄,易导致中毒,因此要加强对药物反应的观察,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需立即通知医生;(2)病人应用利尿剂治疗要准确记录病人的液体出入量及体重,并注意复查电解质等,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3)静脉给药时,应控制输液总量及滴注速度,避免造成血容量过多而诱发或加重心衰。 2.5 心理护理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加重,预后差,且因反复住院治疗,医疗费用较大,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患者常产生忧虑、挫折、抑郁、愤怒及消极情绪,对治疗感到悲观失望,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病情。研究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与焦虑、抑郁的程度密切相关[2],影响着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加强有关疾病和治疗知识的教育,在护理中应多关心、体贴,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消除悲观情绪,增加治疗信心,鼓励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地治疗。同时教育家属提供情感支持,给予理解和关照。 2.5 其它方面的护理 2.5.1 呼吸系统护理资料表明,心力衰竭诱发因素大多数为感染,主要是肺炎或支气管炎。因此预防呼吸道感染,对减少患者的心衰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十分重要。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排痰困难者通过变换体位、叩背和雾化吸入等,促使痰液排出。无力咳嗽需要吸痰时,吸痰前后需充分吸氧(可用带氧气的简易呼吸器给予过度通气1~2min)。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需吸氧,氧气吸入时氧流量一般控制在2~4L/min,最好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来调节给氧量,改善缺氧状态。同时,需积极治疗呼吸道疾患,防止肺部感染。加强对吸痰管、氧气导管、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呼吸机部件的消毒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5.2 泌尿系统护理及时正确采集尿液标本,严密准确地观察各项肾功能指标,避免应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如需导尿,应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轻柔,避免尿道粘膜受损,防止泌尿系感染。如有肾衰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5.3 神经系统护理在应用利尿剂尤其是强效利尿剂如速尿等减轻心脏负荷及消除水肿治疗时,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神志状况,如有精神恍惚、神志不清时及时通知医生,尽早纠正脑缺血状态,改善脑功能。 3 小结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不仅仅是使用药物控制症状,护理人员精心、细致的护理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全方位的护理,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还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的长期预后有较大意义。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娴熟的操作技能,并饱含爱心和同情心,才能在护理工作中得心应手,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载闺柱.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 [2]王海鱼,王传家,李复雄,等.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理评估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3): 666-667. [3]吕蓉,孙路路.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 2011,18(1B):71-7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