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行业,大机遇-生猪养殖行业深度报告

大行业,大机遇-生猪养殖行业深度报告

大行业,大机遇-生猪养殖行业深度报告
大行业,大机遇-生猪养殖行业深度报告

大行业,大机遇—生猪养殖行业深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2-10-13 来源:东方证券作者:杨宝峰

上篇:

1.中国生猪养殖现状:大容量+低集中度

1.1 中国猪肉需求将保持平稳

1.2 中国的猪肉消费必须“自力更生”

2.邂逅生猪养殖的“黄金十年”

2.1 成本优势转移带来行业的整合机遇

2.2 伴随规模化,盈利能力进入上升通道

2.3 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盛宴至少持续 10 年

下篇:

3.谁能脱颖而出

3.1 千军万马,逐鹿中原

3.2 养殖模式之辩

3.3 具备突破扩张瓶颈的独特能力的企业将最终制胜

4.当“成长性”遇上“周期性”

4.1 短期猪肉价格取决于供需,呈现周期波动的特点

4.2 规模化并不能消除短期价格波动

4.3 成长为主,周期为辅

5.投资建议及评级

投资要点

生猪养殖行业年产值在 1 万亿以上,且市场集中度极低(第一大市场份额仅1%),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迄今为止,它并未引起资本市场的足够重视相关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不足 250 亿。

生猪养殖正迎来“黄金十年”。中国生猪养殖一直以散户为主,过去大量“隐性成本“的存在,导致规模企业盈利困难,规模化受阻。从 2007 年起,农民工工资的大幅提升带

来散户退出以及“隐性成本”的显性化,规模养殖的成本优势逐步得到体现。预计未来生猪生产将进入规模化与技术进步螺旋式上升阶段。伴随着规模化,大企业利用技术优势降低成本,盈利能力有望同步提升。参照国外养殖业发展情况并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将持续 10 年以上,行业的成长红利非常可观。

对内确保可持续发展,对外能够突破扩张瓶颈的企业将最终制胜。现有规模企业的养殖模式各有利弊,我们认为养殖模式选择本身并不重要,如何在模式下设计出科学完善、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励与利益分配体制才是模式成功的关键。在内部模式可持续的前提下,真正决定企业能否脱颖而出的因素在于其是否具备突破外部扩张瓶颈的能力。总结来说,优秀的企业需要对内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核心要素是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对外具备

突破“六大扩张瓶颈“的能力。

行业投资应以“成长为主,周期为辅“。受到供给波动的影响,猪价存在 3-4年的价格周期。我们认为,这种周期波动不会因为未来规模化程度提升而减弱或者消失。从周期投资的角度来看,目前养殖盈利尚未见底,投资时机可能尚需等待。但我们认为,对于行业内优秀的企业而言,长达 5-10 年,复合 30%-50%的高速、可持续增长足以弥补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周期性,建议更多从成长性的角度去考量。

投资策略与建议:我们认为,生猪养殖行业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黄金十年“。对于龙头企业而言,预计未来将经历规模快速扩张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业绩有望具备持续超预期的潜质。目前行业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不必过分拘泥于利润率等精细化管理指标,有效、快速地扩张是这一阶段甄选投资标的关键的因素。基于上述逻辑,建议关注行业优势公司的长期成长性,我们首次给予雏鹰农牧买入评级,给予正邦科技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生猪价格大幅波动,扩张不达预期。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1.市场普遍认为散户退出是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的推动因素,但往往只看到了打工收入提高带来的机会成本提升。按照这样的逻辑,散户退出趋势是不具备可持续的,一旦养殖利润中人力资本要素回报提升幅度与农民工收入增幅相当,散户不再退出,规模化又将停滞。我们认为真正持续促使养殖规模化的因素在于成本优势的转移。过去以养猪为副业的散户存在的大量“隐性成本”在近两年随着养殖“主业化”转化为“显性成本”,规模养殖成本优势开始凸显,市场份额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这样的优势转移在未来是不可逆的,因而我们认为规模化的趋势会持续下去。

2.市场普遍关注规模化带来的市场份额的提升,但忽略了集中度提高的过程将伴随盈利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规模化和技术进步将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过程。在此过程中,规模养殖企业成本不断下降,但在规模化成为市场主导之前,价格并不会下降,利润率随之上升。技术进步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至少能够维持 10 年。

3.市场在评估养殖企业竞争力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企业生产模式上,我们认为生产模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能用有效的机制去保证模式的可复制性,只要能够可持续的模式都是成功的模式。真正决定企业未来发展速度的因素在于突破外部发展瓶颈能力。简而言之,我们认为甄选投资标的的要诀在于:对内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外具备突破“六大扩张瓶颈“的能力。

4.市场认为散户占比高是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我们认为规模化并不能消除或者减弱价格波动,生猪养殖行业这种兼具“波动性”和“成长性”的特点正是它之于投资的魅力所在,在现阶段,应该以成长性为主。

1. 中国生猪养殖现状:大容量+低集中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每年生猪产量在 6.6 亿头左右。2011 年中国猪肉产量达到5053 万吨,占肉类整体产量的 35%。以 20 元/千克终端价格保守计算,猪肉零售市场容量达到 1 万亿,加上饲料、疫苗等相关行业,“一头猪”一年能够撬动的产值在 1 万亿以上。

查看原图2010 年中国 GDP 中最终消费支出为 18.69 万亿。以此推算,猪肉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达到5%以上。正因为如此,猪肉价格在 CPI 的比重达到 3%。到目前为止,这个上万亿产值的行业并没有引起二级市场太多的关注。A 股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市值合计不足 250 亿。

查看原图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第一大企业温氏集团的市场份额仅 1%,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约 2%。未来行业整合空间巨大。

查看原图1.1 中国猪肉需求将保持平稳

过去 10 年中国猪肉人均消费的复合消费为 2.3%,高于世界 1.7%的平均水平。未来增速会放缓,但绝对需求量不会下降。

消费习惯决定中国猪肉人均消费将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2010 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达到 38.5千克,大幅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消费习惯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1)在世界范围内,同等经济水平下,亚洲国家人均猪肉消费水平较高。(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人均猪肉消费较高。中国大陆的人均猪肉消费从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不足 1 千克/年发展到 2010 年的 38 千克/年,但仍低于同为华人,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台湾和香港。

查看原图猪肉消费在中国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消费更丰富的肉类。过去 30 年中,猪肉消费的增速大部分时间落后于禽肉和牛羊肉,但差距有收窄的迹象,并且仅在 90-95 年出现负增长。

查看原图城乡差距大,人均消费尚有增长空间。2010 年,城镇人均猪肉购买量为 20.37 千克,农村人均消费量为 14.4 千克,差距在 6 千克/年(考虑肉制品和外出就餐消费,差距更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城镇人口占比上升,另一方面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查看原图

2010 年城镇收入前 40%的人群人均猪肉购买量为 22.63kg,假设未来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全国人均人均可以达到这个人均消费量,尚有 30%以上的增长空间。

1.2 中国的猪肉消费必须“自力更生”

2011 年,全球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 9967 万吨和 10128 万吨,其中中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的 50%和 53%。中国不可能靠进口解决吃肉的问题。

查看原图根据 USDA 数据,2011 年中国进口猪肉数量创历史新高,仅 80 万吨(国内官方数据为120 万吨),但相对于中国每年 5000 多万吨的消费量而言,占比不足 2%。

查看原图

由于粮食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中国的生猪生产成本在世界上处于较高的水平,以美国为例,即使考虑进口成本(包括运输费用,关税(12%-20%),进口增值税(13-17%),总进口成本在30%-45%)其仍然具备价格优势。

由于生产成本不具备优势,同时饲用玉米消费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家粮食短缺。未来相当长期间内,中国猪肉进口量还将持续上涨,但对于解决中国猪肉消费问题杯水车薪。

查看原图2. 邂逅生猪养殖的“黄金十年”

2.1 成本优势转移带来行业的整合机遇

中国生猪生产一直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2009 年,出栏 50 头以下的散户养殖量仍然占到整体的近 40%,而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仅占到整体的 6%。

查看原图大量散户的存在,导致国家对猪肉生产的控制力非常弱。近年来猪价的大幅波动导致CPI 出现大幅波动,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国家迫切希望养殖规模化程度能够迅速提高。农业部发布养殖业“十二五规划”:希望到 2015 年出栏 500 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 50% ,2009 年这一比例仅为 31%。

查看原图2.1.1 过去大量“隐性成本“的存在,导致规模化受阻

相对规模养殖户而言,散养户受到规模的影响和资金的限制,生产管理粗放,科学饲养意识淡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品种退化严重、防疫意识差、饲料配比不科学、.批量出栏的能力弱、盲目生产等问题,导致存活率低下,加上规模小,真实成本不具备优势。

查看原图

以美国为例,2004 年出栏规模在 500 头以下的养殖场 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出栏肉猪数)比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养殖场低 6 头,相应地,营运成本和资本成本分别比年出栏5000 头以上的养殖场高 9 美元/磅和 19 美元/磅。

然而在中国,规模养殖的成本优势在过去很长时间得不到体现,主要是因为大量散户以养猪为副业,半自给自足。一是对成本不敏感,二是很多隐性成本(如家庭用工、土地成本、自产粮食成本)没有计入。导致他们计算的成本往往局限于付现成本,远低于真实成本。一个重要的印证在于:2007年以前,绝大多数时间,猪料比都处于盈亏平衡线 4.4 以下。换言之,中国生猪养殖业大部分时间处在“表面盈利,实际亏损”的状态。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对于规模养殖户而言,几乎所有成本都是显性成本(如雇工、土地、工业饲料成本),导致即使技术、规模上有一定优势,仍然无法弥补“隐性成本”劣势。在这个阶段,规模养殖户很难盈利。

2.1.2 两个变化催生规模化的“春天“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995 年农民工月均工资为 495 元,2005 年为 875 元,10 年间复合增长率仅为 6.85%。从 2007 年起,农民工工资出现大幅上涨, 2008-2011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8%,远高于同期 CPI 和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生猪价格从 2007 年起经历巨幅波动,受累于疫情,大量散养户亏损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生猪生产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

(1)劳动力机会成本提升:与外出打工相比,养猪不具备成本优势,风险大,所以越来越多的散户选择退出。这种背景下形成的供给缺口逐渐由专业养殖户来弥补,

查看原图(2)部分成本由“隐性”转为“显性”: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幅减少,以养猪为副业的“半自给自足”型生产大量减少。对散户而言,养猪由过去的“副业”逐渐转变成“主业”,付现成本势必提升,如天然粗饲料使用量明显减少,带来饲料成本提升,雇工增加等。

查看原图

在此情况下,规模化养殖户相对散养户的成本优势开始凸显。

1 假定人均年养殖量为 40 头(调查平均水平),折算头均利润=农民工年收入/40;实际净利润=实际净利润+家庭用工折价

查看原图

从统计数据上看,相对于散养户而言,国内规模养殖户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工上,这个优势未来会继续延续和加强。与此同时,我们认为,随着散户饲养成本从“隐性”转为“显性”,规模户在饲料,种畜方面的优势也将逐渐显现。

查看原图

2.2 伴随规模化,盈利能力进入上升通道

2.2.1 生猪生产进入规模化与技术进步螺旋式上升阶段

通过分析美国生猪养殖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看到规模化与技术进步存在相互促进的现象。

新技术的出现是生猪养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直接原因。美国养殖规模化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当时养殖技术出现新的突破,科学饲养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主要体现在改良种猪、分段养殖,专业化饲养设备的出现等等,这些投入超出小规模养殖场的能力。大规模生产者通过改进养殖技术,赢得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小生产者被淘汰,大规模生产者确立了市场地位。这一阶段以淘汰小养殖户为主,美国猪场数量从 1970 年的 76 万下降到 1990 年的 26 万,

淘汰了近 2/3 的企业。

查看原图

大规模生产者确立了市场地位,得以大量投入,反过来促进了技术的进步。进入 90 年代后,美国生猪养殖逐渐高度垄断化。企业实力得到巩固后,开始大规模投入养殖技术研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套,体现在 PSY 从 90 年代起出现整体的长足进步。

2.3.2 技术进步 5-10 年内利好规模企业

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将带来价格下降,但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价格没有影响。因而当行业集中度提升是通过技术进步、规模优势等非价格战方式实现时,该过程往往伴随行业整合者毛利率的提升。

查看原图

我们无法获得规模养殖企业过去几年整体的利润情况,但可以类比看到,伴随着饲料行业集中度的快速提升,规模以上企业过去几年盈利能力出现明显提升。

回顾美国养殖业发展的历史,规模化始于 70 年代,在 80 年代开始加速。其中 1985-1995

年正处于规模化加速的 10 年,在这 10 年间,行业盈利能力呈现提升态势。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2包含资本和人力投入的机会成本,即 ecnomic profit=0,表示养殖者获得了社会平均的利润回报。

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能会带来猪价的下降。2000 年之后,美国规模化逐渐进入尾声,体现在猪场数量不再下降,同时大规模猪场出栏占比趋于稳定。

与此同时,技术水平“方差”急剧缩小,体现在 2004 年,美国 PSY、窝断奶仔猪数等技术指标前10%的猪场相对平均水平的优势已经非常小。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在这种背景下,部门劳动生产率整体提高,在需求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供过于求开始出现,猪价随之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同步出现下降。

查看原图2.3 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盛宴至少持续 10 年

规模化带来的黄金发展期迟早是要“曲终人散”的,那么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在于:这样一场盛宴何时结束,我们认为生猪养殖业的“黄金期”至少能够持续 10 年以上。

2.3.1 规模化任重道远

中国目前规模化程度还很低。2009 年中国年出栏大于 50 头的猪场占比仅 60%,而美国和日本 2010年年出栏大于 500 头的出栏量占比分别达到 97%和 92%。(考虑国情,将 500 头以上作为规模化衡量标志)

查看原图

以美国为例,其规模化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1985 年左右开始加速,直到 2000 年开始放缓,2005年基本结束。从规模化进城来看,中国目前仅处于美国 80 年代末的水平。未来还需要 10-20 年的时间去完成规模化的进程。

查看原图2.3.2 技术水平相差甚远

由于养殖技术水平较低、防疫意识差等,中国散户目前的养殖水平还处在非常落后的水平,未来提高空间还很大。

查看原图

2.3.3 扩张瓶颈决定”蓝海”不会瞬间变为”红海”

生猪养殖行业的巨大蛋糕正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资本,包括高盛、网易、武钢等其他行业的投资者纷纷涉足生猪养殖业,希望在行业整合过程中分一杯羹。市场不禁担心,“蓝海”会不会瞬间变成红海。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养殖行业的扩张遇到几大瓶颈:

(1) 土地瓶颈:生猪养殖对土地的消耗非常大。据估计,一个年出栏万头的猪场,占地面积在100 亩以上。1 亩地可以养殖 1.8 万只鸡、1 万只鸭。只能养殖 150 头猪左右。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规定,生猪养殖只能使用荒山废地和一般耕地,一般耕地面积只占到中国整体耕地面积的 10%-20%,指标非常紧张,很多地方政府一般耕地的指标已经用到 2030 年。(2) 跨区扩张瓶颈:中国的生猪养殖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和湖南,三省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5%,其中四川数量一直位居第 1 位,比重在 10%左右。前 10 位的省份合计占全国的比重在66%左右。除了前 3 位的省份比较集中外,从整体来看,生猪养殖的集中度并不高。

查看原图

由于养殖业免税,无法为地方政府创造税收,政府并不欢迎外地人去养猪。从这个角度来讲,跨区扩张相对困难。

(3) 资金瓶颈:出栏一头生猪的固定资产投资在 800-1000 元左右,若加上配套设施、流动资金等,则投入在 1500 元左右,意味着一个 10 万头猪场的前期投入在 1.5 亿左右。种猪场的固定资产投入更是高达 1-2 万元/头。

(4) 技术瓶颈:养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理论指导,又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积累,相比制造业而言,无法标准化,对技术的要求其实很高。

(5) 环保瓶颈:环保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 30%左右,且经常受到媒体的诟病

(6) 人才瓶颈:养猪的工作环境又脏又臭,其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比较低。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猪。同时,养猪对防疫要求很高,可能需要长时间隔离,生活单调乏味,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第二监狱”。

瓶颈是双刃剑,一方面对企业的扩张产生了限制,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很多单一要素拥有者的进入。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试图扩张的企业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实现规划的屈指可数。双汇集团在 2000 年便制定下了要在 2010 年前出栏 1000 万头的宏伟目标,至 2011 年,出栏量仅为30 万头。网易叫嚣了很多年,一头猪都没有养成。由此,我们认为行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处于“蓝海”的竞争状态。

3. 谁能脱颖而出

3.1 千军万马,逐鹿中原

2011 年,美国出栏生猪前十位企业共拥有母猪数达到 238 万头,占到美国母猪存栏总数的近 50%。其中规模最大的 smithfield 拥有母猪数达到 83.8 万,而中国规模最大的温氏存栏母猪数量仅 30 万,规模化企业扩张的空间还非常大。

查看原图

在养殖企业积极扩张的同时,下游屠宰加工积极向上游延伸,同时饲料企业也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切入养殖业,纵向一体化成为未来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加上如“网

易”“高盛”等其他产业资本涉入,行业未来将呈现“千军万马,逐鹿中原”的局面。

查看原图

3.2 养殖模式之辩

养猪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投入要素是人力和资本,根据这两个要素的生产组织方式不同,现有养殖模式分为:独立自养模式、公司+农户、雏鹰模式等。参照其他国家、其他养殖行业的养殖发展历史,我们认为模式之间各有优劣,长期来看在利润率等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

鉴于中国人多地少,资源整合难度大的国情,我们认为“公司+农户”模式及其衍生出的“合作社”“养殖小区“等模式未来可能是中国养殖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

查看原图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农业产业链中最难克服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我们认为:养殖模式选择本身并不重要,如何在模式下建立起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条,并设计出科学完善、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励与利益分配体制才是模式成功的关键。下面我们将以“温氏”和“雏鹰”为例解释不同养殖模式下机制设计的关键要素。

3.2.1 解构“温氏“神话

“温氏”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典范。20 年来无数企业试图复制“温氏”模式,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

温氏集团创建于 1986 年,最初是自繁自养的养鸡场。后来为了突破资源发展的限制,开始尝试农户挂靠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兽药、养猪技术及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农户只负责生产,公司采用保护价收购产成品。与此同时,公司采用“分股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分享。

查看原图依靠独特的经营模式,温氏规模迅速扩张。1994-2011 年 17 年间,销售收入从 2.37 亿提升至 309.93亿,翻了 130 倍。在 2007 年收入破百亿之后,发展并未停滞,2007-2011 年间的收入复合增速仍高达 27%。2011 年集团生产肉鸡 7.77 亿只、肉猪 663.56 万头、肉鸭 1191 万只,拥有合作农户5.21 万户,户均获利 6.32 万元。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养殖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以蓬勃兴起,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一片看好。为了进一步准确摸清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最近,我们对**县养殖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主要优势 1、养殖主业比较突出。据统计,2007年全县出栏(笼)猪114.6万头、牛5.25万头、羊91.1万只、家禽3022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71247吨、42800吨,实现养殖业产值27.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3%,占据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今年1-9月出栏(笼)猪87.76万头、牛3.97万头、羊60.53万只、家禽1789.6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41035吨、24601吨,养殖业产值达17.9亿元,同比增长2.6%。 2、规模养殖比较迅速。全县正逐步实现由千家万户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养殖大户2018户,畜禽养殖小区31个,常桃路养殖示范带已经成型,特别是生猪和蛋鸡养殖实现了飞速发展,生猪生产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已初步建成四喜、济庆、兴旺、宏慈等八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三阳镇、陬市镇、青林乡、枫树乡4个万头猪场正在规划筹建中,**县2007年还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1000羽以上蛋鸡养殖户达1046户,蛋鸡存笼总量达612万羽,已成为全省蛋鸡养殖大县之一。 3、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全县重新组建了乡、村两级动物防疫队伍,新招聘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 1 / 6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编号:FS-DY-20452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综述 报告以庞大的体育用品行业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数据报告的形式,客观、准确的对行业发展概况、行业市场饱和度、供应商议价能力、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行业投资价值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体育用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的50家企业。使用户对于投资该行业所需资本、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预期收益有了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帮助用户规避投资风险,使得投资收益最大化。 一、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 体育用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既没有形成支柱产业,也没有成为主导产业,但这是一个市场潜力很大,特别是社会功能较强,还有可能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创汇的产业之一。一般讲,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依靠两个条件,一是本国体

育事业的发展,二是该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代体育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体育在我国的真正兴起不过是50多年。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体育是极少数富人娱乐的“专利”,所以在全国没有一家像样的体育用品器材厂,体育用品根本谈不上形成行业。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体育用品业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到了70年代中期,我国京、津、沪、穗、黑五大体育用品近百家的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大体育用品供给系统日臻完善,这对满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体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党的经济工作这条主线,与相关部门一道在体育用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等以及培育市场、促进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开始新的实践和探索。 (一)成立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逐步改变行业管理体制 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近30年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多是隶属轻工系统的小厂。随着市场经济的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1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是健康养殖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必然要求。20xx年10月,**畜牧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散养受农村留守人口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户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近年来,全县虽清净无疫,但受到周边地区猪ii型链球菌病、牲畜口蹄疫、无名高烧等疫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农村散养农户生猪饲养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生猪饲养量直线下滑。大户养殖在未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前,虽在养殖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养殖场建设存在防疫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畜混居、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诸方面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猪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散养难以供给社会生活的需要,推行规模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成为破解难题的最佳办法。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健康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抓组织保障,推动生猪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助农增收致富。生猪产业是我县农村的传统和骨干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组长,畜牧、质监、财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

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与19个镇签订生猪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各镇各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户响应的工作局面。 2.2 抓政策引导,推动生猪产业从零星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实现规模猪场硬件建设标准化。为进一步加快实施“劳畜富民”的发展战略,推进我县生猪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农民增收,县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在生猪规模养殖户用地、取水、用电、融资、圈舍建设、引种等给予5-80万元的补助,引领农户走向标准化生产。一是根据国家中小型猪场建设标准制定了《**生猪规模养殖设计规范》,从20xx年起,全县新建的规模养殖场都按设计规范执行。二是打造321国道、泸荣路、县道万得路沿线等12个生猪产业基地镇。三是按照农业部“八统一”要求,本着相对集中原则,已建成得胜仁和村等10个生猪生态养殖小区。 2.3 抓科技推广,推动生猪产业从数量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实现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和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标准化。一是品种优良化。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加快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加速生猪品种更新。二是生猪养殖技术标准化。以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制订了圈舍建设、饲养管理养殖技术规范,加大培训力度,改善养殖环境,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三是发展生态化。引进生物垫料零排放养殖技术,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率先在兴旺牧业养殖公司和利泰农养殖公司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四是资源循环再利用。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养殖模式,

养殖业项目分析报告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纳雍县曙光乡生炁养殖业 2、项目建设地点:曙光乡鼠场村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项目建设单位: 2、项目建设人:勾有余 (三)项目组织单位: (四)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饲养母猪20头,试先育肥生猪40头,养殖土鸡500只。 (五)项目依托单位: (六)项目建设工期:3年(2012----2015年) (七)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共计需投入资金18万元。资金来源:自筹3万元,申请项目扶持15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1 -

(一)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肥猪在我省及外省市场需求尚为欠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和民众对食品安全也愈加关注,只要对生猪育肥的健康和防疫搞好了,民众放心了。只要有了较好的生猪提供给消费市场,造福消费者,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曙光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曙光人民真正地看到曙光。 在养鸡的同时,鸡粪稍加饲料还可以喂猪。猪粪便作种植的农加肥其效果也是不错的(比如种植蔬菜、玉米等作物),其次还可作沼气的最佳原料,沼气可供煮饭、照明使用,有了沼气就可节约资源,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就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收入也就自然增加了。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开源节流和带动效益,有效地托宽了农村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为建设和谐的新农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1、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从养殖业来说,发展养殖业,可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若再结合发展种植,则可更进一步扩大农民就业的门路。从这一意义来说,大力发展养殖业,经果林种植业及蔬菜种植业,不失为解决当前及今后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种好途径、好路子。 2、为绿色仪器提供营养 用鸡粪、猪粪给蔬菜、经果林浇灌,可使其农作物生长旺盛,又 - 2 -

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大理州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掌握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州农业局[2007]128号文件的要求,按照《大理州重点畜牧产业调研方案》,分别赴弥渡、祥云、宾川、鹤庆等生猪重点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听取畜牧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6家加工企业,4个县良种猪场,18户规模养殖户,26户农户进行调研,基本掌 握了生猪发展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生猪存栏和出栏。全州2006年末生猪存栏237.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6.1万头,肥猪出栏293.2万头,猪肉产量25.6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1.34%、8.7%、6.23%、和6.23%。2007年一季度全州生猪存栏233.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4.64万头,出栏肉猪86.94万头;同比基本持平,减3.75%,增18.6%。据鹤庆县分析2007年第一季度末生猪存栏17.14万元,其中能繁母猪2.06万元,出栏肉猪8.75万头,同比分别减0.13%、增10.12%和增14.62%,生猪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据20户农户调查生猪存栏590头,同比减少18.2%(06年同期722头),出栏240头,同比减少65.2%(06年同期690头), 其中6户还未出栏,1户不养猪。 2规模化养殖:全州饲养肉猪10—50头的有16026户,同比减少10.38%,主要是20头以下的减少;100—500头的340户,1000头以上的9户;饲养母猪5头以上的3750户,同比减12.9%,20头以上357户,同比减1.9%,50头以上107户,200头以5户,500头以上1户。据18户(30—50头)规模养殖户调查,存栏1114头,同比增10.6%(06年同期1233头),出栏602头,同比减少2.5%(06年同期617头),其中1户未出栏。鹤庆新登村委会规模养殖户(出栏30—100)273户,年出栏肥猪12655头,户均出栏46头;规模户饲养的种公猪以约克和杜洛克为主,母猪以二元杂为主,商品猪以三元杂为主;改造圈舍,安装饮水器,98%以上的养殖户圈舍均是卫生圈。祥云云南驿镇旧站李建雄户自繁自养,在2006年上半年猪价低迷时新建一幢猪舍,淘汰劣杂母猪,从县扩繁场引进70头二元杂母猪(LY)和杜洛克种公猪,组织三元杂交生产,进入2007年开始生产,母猪产活仔10—12头,育成9头以上;出栏肉猪100多头,出售肥猪价1月份8.2—8.6,3月份8.6—9.4,5月份额9.4—9.6。说明此户抗风险能力强,抓住市场机 遇,跟上养猪潮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科技措施推广情况 (1)生猪改良:2006年大理州生猪改良站点310个,其中国营(集体)44个,可利用良种公猪3126头,其中杜洛克1368头,长白猪693头,大约克1033头,其它32头;猪种改良39.7万窝,其中人工授精9.2万窝,母猪年均产1.8胎,据12个县市11318头繁殖母猪的调查,总受胎率91.7%,情期受胎率85.7%,胎均产仔10.44头,产活仔9.02头,胎均育成8.82头,断奶日龄44天,断奶窝重98.4千克,双月窝重124.4千克。2007年一季度全州猪改良10.96万窝,其中人工授精2.06万窝,同比增11.26%,减2.4%。 目前,良种公猪率达90%左右,约长、长约和约克等母猪的良种率70%左右。 (2)良种生产:州内大理、弥渡、祥云、宾川、鹤庆良种猪扩繁场共饲养种猪823头,其中公猪143头,母猪506头,后备公猪47头,后备母猪127头;2006年引种公猪64头,种母猪110头。饲养品种杜洛克106头(18公、88母),长白猪43头(14公、30母),大约克268头(49公、219母),PIC猪70头(12公、58母)。繁殖母猪年产2胎,总受胎率95.6%。2006年提供种公猪366头,种母猪1322头。2007年一季度弥渡、祥云、宾川、鹤庆良种猪扩繁场提供种公猪97头,种母猪525头。 (3)饲料推广。我州现有配合饲料厂27家,年生产配合8.3万吨,其中猪配合饲料4.3万吨,占52%,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州生猪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奠定了基础,我州养猪业配合饲料推广面已达85%。全州不完全统计经营饲料单位或个体户有1000多户,主要经营正大、神龙、新希望等50多个品牌饲料,年销售配合饲料3万多吨,浓缩料5000多吨,添加剂600多吨。规模养猪场和适度规模养猪专业户(年出栏50头以上)配合饲料养猪普及率达100%,散养户普及率达65%左右。 (4)配套技术推广普及情况

2017-2018年环保+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7-2018年环保+生猪养殖 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1月

正文目录 1、生猪养殖:农业环保治理重点对象 (4) 2、政策力度逐步加大,显示治理决心 (5) 2.1、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5) 2.2、政策重点:多管齐下,奖惩并举 (7) 2.3、禁:2017年底为禁养区搬迁的最后期限 (7) 2.4、治:提高粪便利用率 (10) 2.5、奖:鼓励规模化养殖 (10) 3、成果显著,规模化养殖企业受益 (11) 3.1、主要养殖省市已完成禁养区拆迁 (11) 3.2、产业集中度提高,大企业受益 (12) 3.3、产能转移:南猪北养 (13) 3.4、生产模式变迁:生态养殖 (15) 4、主要公司分析 (16) 4.1、牧原股份 (16) 4.2、雏鹰农牧 (17) 4.3、温氏股份 (17) 4.4、正邦科技 (18) 5、风险分析 (19)

图表目录 图1:养殖行业相关环保政策 (6) 图2:部分省市关于禁养区搬迁的规划 (8) 图3:截止至2017年上半年,各省份禁养区搬迁进展 (11) 图4:2014年后生猪存栏显著下滑 (12) 图5:规模以上养殖户数量增加,规模以下养殖户数量减少 (13) 图6: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结构变化 (13) 图7:《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养猪发展区域的划分14 图8:部分上市公司在东北养猪产能的布局和规划 (15) 图9:相应公司财务数据及估值情况 (16)

1、生猪养殖:农业环保治理重点对象 生猪养殖属于三高行业,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低,有着大量的小规模养殖户,其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 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总量达到40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586个畜牧大县。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65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25%,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5%、79%,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 规模化养猪场污染物主要是粪尿及生产污水,每生产1头生猪约产生粪尿约2t、污水4t;1年出栏1万头的生猪生产线,可产生粪尿2万t。每天清洁地面、冲洗粪沟及猪饮水时浪费等而产生的污水总量为100-150m,COD值3平均为1500mg/L,BOD5达1200-1300mg/L,总氮量接近1100mg/L,总磷量约为440mg/L。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研究提出在2018年至2020年,集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当前无论是规模化养猪场还是规模较小的养殖单位在养殖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具体如下几点: 1、水源污染。生猪对日粮中含有的氮和磷的吸收率只有30%-35%,其余大部分都被排出。排放的粪尿污水中含有氮、磷,如果没有经过消毒净化处理,部分氮挥会发,增加大气的氮含量,严重时形成酸雨,危害农作物;另一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排入江河,导致水质污染,造成江河、池塘藻类和浮游生物等大量繁殖,产生多种有害物质。 2、空气污染。生猪养殖场产生难闻的恶臭气味,主要来源于腐败分解的粪便、污水、垫料、饲料及畜尸等,以及生猪排放的气体及腺体分泌物等。生猪殖场污染气体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生猪养殖场恶臭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高达三百多种,涵盖多种有机酸类、硫化物、氨气、粪臭素、苯酚等,大量的恶臭气体给生猪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带来污染。NH 3、H2S及挥发性脂肪酸对人畜健康危害较大,如果人畜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不仅会严重影响健康,还会引起慢性中毒。 3、土壤污染。畜禽饲料中会添加一些促生长剂,如抗球虫药物、抗生素及高铜、高锰、高铅等微量元素,饲料原料(如菜籽饼)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

2020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我国生猪养殖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其中散户养殖约占50%,中长期来看散户由于用工成本逐年提升呈退出趋势。根据《生猪养猪上篇》(下文简称《上 篇》)报告分析,本次非洲猪瘟疫病变相提高了全行业的生物防控壁垒,这将 明显加速散户的退出;而龙头公司受益于自身养殖成本和疫病防控能力的优势, 顺势扩张,可以在本轮猪周期加速提升自身出栏规模和市占率。因此我们认为 龙头公司中短期来看处于高盈利期,中长期可以穿越猪周期,具备较高成长性, 银行可以积极关注并优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适时开展相关业务。 一.建议适时加大我行在生猪养殖领域的业务布局 1.1 当前是银行布局生猪养殖行业的较优时机:猪周期中继、 规模化进程的上半场 1.1.1 本轮猪周期的中继:非洲猪瘟导致产能恢复将慢于过去任何猪周期, 未来两年头部企业仍将高盈利 根据《上篇》报告分析,本次非洲猪瘟使得行业产能受到重创,且疫病提高了全行业的生物防控要求,这将明显加速散户的退出,使得后续产能恢复将 长于过去任何一个猪周期。未来两年的猪价对头部企业来说,可能代表着较高 的毛利。而龙头公司受益于成本和疫病防控能力的优势,可以在本轮猪周期加 速提升自身出栏规模和市占率。高毛利加上高产出数量,意味着中期来看头部 公司都将处于高盈利期。 图1:本轮非瘟超级猪周期下头部企业获利颇丰:元/kg 历史生猪均价中性预测未来猪价头部企业养殖成本 26.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资料来源:WIND,XXX市场研究部 注:头部企业养殖成本按照温氏和牧原完全成本平均,参考年报及调研信息

2019年生猪饲养成本收益调查报告.doc

2019年生猪饲养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2019年生猪饲养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服务职能,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分析农业经济效益、掌握市场信息、合理制定农产品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为了及时准确的反映我县生猪饲养成本及收益情况,我所成本调查人员对三个小规模生猪调查户的生猪生产、销售等情况通过查看养殖成本登记本与养殖户交谈、市场调查等方式,对今年上半我县生猪养殖成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户的生猪饲养成本及收益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生猪饲养价格变动情况 根据调查户生猪成本调查登记本、生猪价格监测点监测信息和市场价格信息;近期市场猪肉价格为28元/公斤,生猪收购价格为17.4元/公斤,今年元月份生猪收购价格为15元/公斤,2月份13.40元/公斤,3-4月14.50元/公斤,5月份迅速上升,上升为17元/公斤,目前已上升为17.40元/公斤,市场猪肉价格、生猪收购价格波动变动较大。受市场生猪收购价格、市场猪肉价格上升的影响,仔猪价格也随着上涨,12公斤左右的仔猪,元月份为400元/头,3月份为500元/头,目前13公斤左右的仔猪为750元/头。 我县三个小规模生猪饲养户的生猪平均饲养天数为163.37天,较上年的166.43天,减少了3.06天,减幅为1.84%。主产品产量为116.60公斤,

较上年的119.10公斤,减少2.50公斤,减幅为2.10%。养殖天数减少,主产品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生猪收购价格逐月上升,涨到了历史最高点,到了出栏期的生猪,养殖户预计后期生猪收购价格会下降,提前对育肥猪进行出售,使生猪主产品产量减少,养殖天数减少。 2019年上半年生猪调查点平均每头生猪主产品产值为1891.07元,较上年的1536.65元增加354.42元,增幅为23.06%。主产品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 二、生猪养殖成本减少 2019年上半年生猪调查点平均每头生猪总饲养成本为1551.92元,比上年饲养成本1793.19元减少241.27元,减幅为13.45%;每头生猪物质与服务费用1545.83元,比上年的1787.41元减少249.09元,减幅为16.73%。饲养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物质与服务费用减少;生猪养殖天数减少,精饲料费下降。 物质与服务费减少。根据调查结果,2019年上半年小规模生猪养殖物质与服务费用1239.78元;比上年1488.87元减少249.09元,减幅为16.73%;物质与服务费用减少的主要原因:1、仔猪价格下降;上半年小规模生猪仔猪价格为288.73元,较上年的505.27元,减少216.54元,减幅为42.86%。 2、精饲料费下降,上半年小规模生猪调查户平均每头生猪精饲料费869.75元/头,较上年的898.35元/头,减少28.60元,减幅3.18%。精饲料费下降主要是主产品产量下降,饲养天数减少。上半年生猪平均饲养天数为163.37天,较上年的166.43天,减少了3.06天,减幅为1.84%。主产品产量为116.60公斤,较上年的119.10公斤,减少2.50公斤,减幅为2.10%。

2021生猪养殖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1年生猪养殖行业研 究分析报告

目录 1.生猪养殖行业前景趋势 (5) 1.1生猪标准化养殖和精细化饲养趋势 (5) 1.2行业竞争度逐步提升 (6) 1.3散户养殖正在加速退出市场 (6) 1.4集团化养殖在降低成本方面有巨大优势 (6) 1.5集团化企业拥有强劲的资本实力 (7) 1.6食品安全监管将更有保障 (7) 1.7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 (8) 1.8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8) 1.9国内猪肉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大 (9) 1.10延伸产业链 (9) 1.11呈现集群化分布 (9) 1.12需求开拓 (10) 2.生猪养殖行业现状 (11) 2.1生猪养殖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11) 2.2生猪养殖市场规模分析 (13) 2.3生猪养殖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4) 3.生猪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 (17) 3.1生猪养殖效率和成本有待提高 (17) 3.2生猪价格的波动 (17)

3.3饲料资源紧缺导致生产成本升高 (17) 3.4行业服务无序化 (18)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8) 3.6基础工作薄弱 (18)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8)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9) 4.生猪养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1生猪养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2生猪养殖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0) 4.3生猪养殖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0) 4.4生猪养殖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1) 5.生猪养殖行业竞争分析 (22) 5.1生猪养殖行业竞争分析 (22)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3)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3) 5.2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4) 5.3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4) 6.生猪养殖产业投资分析 (25) 6.1中国生猪养殖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5)

2018年体育行业新三板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体育行业新三板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行业空间巨大,追赶时机已至 (5) 对比国外:体育产业落后,空间巨大 (5) 多维度对比,总量差距大 (5) 产业内部分解:结构待优化 (6) 时机已至:消费升级驱动,政策催化 (7) 回望美国:消费升级大势所趋 (7) 对比日本:文体娱机遇正好 (8) 政策催化:明确2020年五万亿目标 (9) 对比影视行业: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11) IP属性不同,体育发展速度更慢 (11) 供需:体育IP垄断,影视渠道占优 (11) 产业链:体育产业链长,赛事运营尤其重要 (12) 线上线下关系:体育以线下为主导 (12) 资本布局的差异性 (14) 体育资本布局:海外俱乐部与媒体版权 (14) 行业属性与国内现状下,重点关注赛事运营公司 (14) 赛事运营的投资价值与对比分析 (15) 行业掘金,当选赛事运营 (15) “赛事运营+”:从单一环节切入全产业链 (16) 体育之窗(834358):掌握顶级资源的体育运营平台 (16) 欧迅体育(430617):体育赞助翘楚,发力IP运营 (18) 博克森(832338):体育传播龙头,集团覆盖全产业 (20) 梅珑体育(835282):冰雪赛事运营龙头,拓展精品小众赛事 (21) “+赛事运营”:赛事级别低,辅助体育用品宣传 (23) 凯路仕(430759):运动休闲自行车提供商,赛事广告效应强 (23) 中源欧佳(832604):渔具提供商龙头,发展钓鲫巡回赛 (24) 图表目录 图1:世界主要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 图2:2006-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及在GDP占比变动(亿元) (5)

2017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生猪养殖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8月

目录 4一、周期性:判断猪价趋势 .................................................................... 4 1、蛛网模型下的猪周期 ........................................................................................ 2、长期趋势:主导规模养殖场的现金流成本决定猪价底部区间 (6) 9 3、供给:出栏量×出栏体重 .................................................................................. (1)长期供给:能繁母猪存栏×MSY ×出栏体重 (10) ①能繁母猪:产能增长缓慢 (10) ②MSY:规模化推动MSY快速提升 (14) ③出栏体重:养殖成本是核心驱动力 (16) (2)短期供给:出栏规模×出栏体重 (18) ①出栏规模:先行指标仔猪存栏 (18) ②出栏体重:猪价预期决定出栏节奏 (19) 21 4、季节性 .............................................................................................................. 二、成长性:养殖规模化推动产业结构大变迁 (22) 22 1、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 ...................................................................................... 2、养殖成本决定了养殖产业结构朝哑铃型方向发展 (25) 3、养殖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28) (1)行业属性: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型 (28) (2)产业结构:产业链一体化 (29) (3)猪价:周期不规律,波动加大 (30)

2017年海参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海参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7月出版

文本目录 1海参养殖基本情况 (5) 1.1、海参及其种类:“海八珍”之首,刺参营养价值高 (5) 1.2、海参养殖方式:北围堰,南网箱 (6) 1.3、区域竞争格局:山东、辽宁、福建三足鼎立 (6) 2历史发展阶段与供需分析 (9) 2.1、高速增长期 (10) 2.1.1、供给侧:产能约束下的低产量供给 (11) 2.1.2、需求侧:可支配收入上升导致持续高消费需求 (11) 2.2、结构调整期 (12) 2.2.1、供给侧:多因素刺激下的产能扩张 (12) 2.2.2、需求侧:经济低迷与政策外生冲击叠加导致需求萎缩 (16) 32016下半年海参价格大幅上涨之谜 (19) 3.1、供给侧影响因素 (19) 3.1.1、短期:夏季高温降雨天气导致产量骤减 (19) 3.1.2、长期:产能持续去化,养殖成本高企倒逼散户退出 (22) 3.2、需求侧影响因素 (22) 3.2.1、短期:第四季度迎来海参消费旺季 (22) 3.2.2、长期:消费升级背景下产品定位转变 (23) 4价格向好叠加产业转型升级,海参行业迎来第二春 (25) 4.1、对2017-2018年海参价格变动趋势的预测 (25) 4.2、海参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26) 4.2.1、标准化:干海参国家标准发布,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26) 4.2.2、规模化:行业集中度处于提升期,利好相关上市公司 (26) 5相关企业简介 (29) 5.1、好当家 (29) 5.2、獐子岛 (29)

图表目录 图表1:南方梅花参 (6) 图表2:2005-2015年我国海参主要产区产量占比变化(%) (7) 图表3:福建海参养殖模式 (8) 图表4:全国海参产量与同比增速 (9) 图表5:全国海参养殖面积与同比增速 (9) 图表6:国内海参大宗价变动情况(2004.11-2017.6)(元/公斤) (10) 图表7:2000-2016年GDP与同比增速 (11) 图表8:2000-2016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同比增速 (11) 图表9:海参幼苗 (12) 图表10:海参网箱生态育苗 (13) 图表11:2006-2015年福建海参养殖面积与增速 (13) 图表12:2006-2015年福建海参产量与增速 (14) 图表13:2006-2012年海参进口量与占总供应量比重 (15) 图表14:2000-2015年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 (16) 图表15:2000-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同比增速 (16) 图表16:2011-2016年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变动情况 (17) 图表17:2016年以来海参价格变动情况(元/公斤) (19) 图表18:2011-2016年大连8月平均气温(℃) (21) 图表19:2011-2016年青岛8月平均气温(℃) (21) 图表20:2008-2015年全国和山东、辽宁两省海参苗种数量(亿头) (22) 图表21:2002-2016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 (23) 图表22:海参和高档白酒价格变动情况(2014.1-2017.4) (23) 图表23:2009-2016年贵州茅台酒类销售量与同比增速 (24) 图表24:2013-2016年霞浦海参投苗量和产量(万吨) (25) 表格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干海参》技术要求 (26)

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态势 (4) 1、生猪产业链庞大,前后拉动多产业 (4) 2、城乡差距决定未来需求空间较大 (5) (1)城乡居民购买量差距大 (5) (2)收入增加将刺激更多农村消费 (5) 3、成本-收益分析 (6) (1)成本 (6) (2)收益 (7) (3)价格:生猪存栏量高决定难有较大的反弹空间 (7) 4、行业进入壁垒 (9) (1)养殖场地壁垒 (9) (2)资金壁垒 (9) (3)技术壁垒 (10) 5、行业政策 (10) 二、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路径和趋势:规模化和一体化 (11) 1、规模化是未来行业必经之路 (11) (1)消费需求增加使出口转进口 (11) (2)规模化程度依然偏低 (12) (3)规模化将会带来效益的提升 (12) (4)美国在80年代后逐步提高规模化程度 (13) (5)中国规模化发展正当时 (14) 2、养殖模式:一体化养殖是长期趋势 (14) 三、生猪养殖行业标杆分析:温氏VS史密斯菲尔德 (15) 1、温氏集团:首创“公司+农户”模式,获得快速扩 (15) 2、史密斯菲尔德:品牌+一体化+并购战略 (16) 四、投资策略:从规模化入手,寻找成长确定性公司 (17) 1、短期看周期性,长期看成长性 (17)

2、雏鹰农牧(002477):稳固生猪多品种经营,布局下游屠宰加工 (18) 3、唐人神(002567):积极打造高端种猪品牌 (19)

一、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态势 1、生猪产业链庞大,前后拉动多产业 生猪消费在国占统治地位。在中国肉类消费结构中,2012年猪肉消费量为5272.5万吨,在肉类消费中占比超过6成。2012年全国肉猪出栏量为69628万头,若按照当年生猪平均价格14.97元/公斤计算,当年生猪产值达到1.04万亿元之多,考虑到其上游饲料和动保产业,以及下游的屠宰加工产业,带动的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万亿。 猪肉是中国的重要主食,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居全球首位,分别占比49.61%和50.25%。从人均消费来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相较于与我们生活习惯比较接近的和等地区,国的人均生猪消费量还有一定的差距。

2020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生猪养殖行业 分析报告 2020年6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4) 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4) 2、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 (1)法律法规 (4) (2)产业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概况 (9) 1、生猪养殖概况 (9) 2、全球生猪市场发展概况 (9) 3、我国生猪行业发展概况 (11) (1)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表现稳定 (11) (2)猪肉消费需求旺盛 (11) (3)2014 年至今,猪肉价格变动情况 (12) 4、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 (13) (1)散户退出驱动产业集中度提升 (14) (2)规模经济和效率提升驱动的集中度提升 (14)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15)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5) 2、行业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16) 3、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6) 4、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17) 四、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9)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9) (1)育种技术 (19) (2)疾病防控技术 (19) (3)食品安全控制技术 (19) 2、行业经营模式 (20)

(1)散养模式 (20) (2)自主养殖模式 (20) (3)“公司+农户”模式 (20) 3、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1) (1)周期性 (21) (2)区域性 (21) (3)季节性 (22)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3) 1、有利因素 (23) (1)国家政策支持 (23) (2)国内猪肉消费需求巨大 (23) (3)产业呈规模化发展趋势 (24) 2、不利因素 (24) (1)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24) (2)饲料原料的限制 (25) (3)疫病的影响 (25) (4)土地的制约 (25) 六、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26) 1、资金壁垒 (26) 2、环保壁垒 (26) 3、技术壁垒 (26) 4、人才壁垒 (27) 5、疫病防治壁垒 (27) 七、上下游产业链状况 (27) 1、上游饲料原料及添加剂行业 (27) 2、下游屠宰和肉品加工行业 (28) 3、全产业链发展趋势 (28)

2019年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前言 关于整个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大多数人都有较强的感性认知,知道体量是巨大的,但是没有量化的概念——总体量到底有多大?其中有多少来源于财政投入,有多少来源于其他渠道投入(社会资本等)?国家对于不同教育阶段的投入有何差异?不同省份对于教育的投入有何差异?本篇报告将从数据的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析。 本篇报告的三个核心结论是—— ①总量角度:教育经费多渠道筹集需求凸显,社会投入占比有望提升。 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自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 投入占GDP比重均在5%以上,2018年达4.6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占GDP比重均在4%以上,2018年达3.7万亿元,预计短期内 该比重会相对稳定。我国教育经费中80%以上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超90%,地方 财政教育支出是整个社会对于教育投入的主力来源。地方公共财政教 育支出在2012年对于地方财政的压力达到高点(占地方财政收入/支 出比重分别为33.0%/18.8%),且目前该现状未有明显缓解,我们认为 这可能是2012年之后相关政策出台的重要引发原因之一(2013年上 海和温州两地开始营利性学校试点),加大民办教育力量投入需求突出, 非财政的教育经费占比有望提升。 ②分阶段角度: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支出占比近半,职业教育、幼儿 园和高中占比略有提升,高等教育占比有所下降,预计结构性优化仍 会继续进行。2016年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高等占比分别为 3.8%/46.6%/9.6%/10.8%,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远低于其他阶段,与其 17%的总人数占比不匹配,未来幼儿园公办化、普惠化是大趋势,而 高等教育占比略有下降,伴随未来财政更多向低龄阶段倾斜,占比可 能会有所调整,而这一趋势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机会。2017年民办 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中职/高等渗透率分别为 56%/8%/13%/13%/14%/24%,相较2004年分别增加 28/5/8/5/6/19pct,幼儿园民办渗透率极高,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提升 较快。“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这一指标可以更加直观体现不 同阶段的生均财政投入之间差距。根据最新数据,除幼儿园仍然低于 3000元/人以外,其他阶段均超过10000元/人,普通高等更是超过了 20000元/人。1997-2017二十年间我国经历了优先发展小学,之后是 初中的过程,目前是处于加强稳固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并加速发展 学前、高中及高等教育的时期。 ③分地区角度:建议关注地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压力较大,教育资源 相对不足的地区。结合6个指标的排名和赋值,我们对于各省市进行 了综合排名,我们把得分大于等于3分的称为优势地区(18个),小 于3分的称为非优势地区(13个)。我们认为该评分从财政角度出发, 对民办学校的地理位置选择上有一定参考价值,得分越高,排名越靠 前的省市,我们认为更需要民办学校的投入,对于民办学校的态度也 更加欢迎,也有更大的概率在政策上给予高于平均的优惠力度,以此 对于民办学校的投资地域给出一些建议。细分来看:5分的为一类优 势地区(5个),包括广东、山东、河北、浙江、湖北;4分的为二类 优势地区(8个),包括河南,广西,云南,江西,江苏,湖南,福建, 上海;3分的为三类优势地区(5个),包括四川,安徽,贵州,山西, 北京。 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介绍在本文中会使用到的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教育经费”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总额”(最大口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可以理解为“国家财政对于教育的支出总额” (第二大口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中财政的贡献程度”。“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可以理解为“一般公共财政对于教育的支出总额”(第三大口径)。

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分析报告

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产业链 (4) 二、产业链各个环节分析 (4) 1、饲料企业的利润分析 (5) (1)饲料企业的成本分析 (5) (2)饲料企业的费用分析 (7) (3)饲料企业的收入分析 (7) (4)饲料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8) 2、种猪企业的利润分析 (9) (1)种猪企业的成本分析 (10) (2)种猪企业的收入分析 (11) (3)种猪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12) 3、养殖企业的利润分析 (12) (1)养殖企业的成本分析 (13) (2)养殖企业的费用分析 (14) (3)养殖企业的收入分析 (14) (4)养殖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15) 4、屠宰企业的利润分析 (15) (1)生猪收购者的成本分析 (16) (2)屠宰企业的成本分析 (17) (3)屠宰企业的费用分析 (18) (4)屠宰企业的收入分析 (18)

(5)屠宰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19) 5、制品企业的利润分析 (20) (1)制品企业的成本分析 (20) (2)制品企业的费用分析 (21) (3)制品企业的收入分析 (21) (4)制品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21) 三、产业链利润的影响 (22) 1、产业链的成本构成 (22) 2、麦肯锡5C S模型看产业链利润的创造和分配 (23) 3、产业链利润的启示 (26)

一、行业产业链 围绕猪的产业链并非很长,但很紧凑,猪是产业链的核心,产业链的唯一产物就是猪肉。在这个产业链中,玉米、豆粕等农产品是产业链的最上游,生猪养殖是产业链的核心,屠宰和制品是产业链的下游。 由于猪肉消费巨大的市场需求,全年消费规模超过7000亿元,因此,处于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体量巨大的市场,全年7000多亿元的猪肉消费金额是整个产业链共同运作的结果。巨大的市场就会孕育巨大的机会,但如同经典的微笑曲线理论所表明,不是每个产业链环节都有着相同的投资机会,不同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也不尽相同。 二、产业链各个环节分析 我们试图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和收入进行分析,从而

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猪养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养殖业迎来重大变革 近两年,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致富经验可以看到,畜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期,一方面要确保规模农业种植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用更大力量来拉动生态养殖的快速提升。因此,在未来3年里,养殖政策及市场机会是空前巨大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重大机遇: 1.标准化规模养殖 规模农业不仅是一号文件头号重要内容,是未来中国农业转变的主要方向。对于农业的种养殖业来说,规模化无疑是中国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对规模养殖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2.生态养殖 当前,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临污染的重要来源,破解粪污综合利用问题迫在眉睫。因此,兼顾生产生态两大目标,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作为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的生态养殖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 3.特色养殖

需要注意的是,特色养殖是指在当地养殖形成一定规模集群、成为一种地区特色的养殖。国家鼓励各地区根据地区优势,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项目。 2.1.2 生态土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市民对猪肉的需求,从过去补充动物蛋白质为主,到现在开始追求肉质风味。土猪开始以其肉质风味优势重新成为时代的宠儿。 图2-1 土猪 土猪养殖被人们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推广项目。目前市场十分紧俏,特别是广州、香港、上海、北京、深圳等市场需求量极大,前景极为乐观。

2.1.3 农户畜牧产品销售困难 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土猪肉风味独特,更是成为绿色、环保、健康食品的代名词,其市场前景广阔。虽然在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土猪肉门店比比皆是,但属于正宗土猪肉的却稀少,这种以假乱真的销售市场给土猪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图2-2 猪肉滞销 由于市场的混乱,致使多家养殖场损失巨大。其中,2014年湖北省团风县一家饲养场养殖了一千多头当地黑土猪,并且因此注册为“当年味”,可其中约五百头“当年味”黑土猪因为找不到市场而不得不低价出售。这些黑土猪都是经过了十八至二十个月的饲养,比市场饲料猪出栏要推迟十多个月,成本也高出许多,除了吃食当地自打的麦麸,油糠,还得搭上豆渣,玉米,红薯等多种杂粮奢侈品,为了保证猪肉的品质,这些猪都是实行山上散养,可是,这些土猪饲养场不得不以每斤十多块钱的低价出售,养猪企业损失巨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