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块地是民安国强之根本-图

三块地是民安国强之根本-图

三块地是民安国强之根本-图
三块地是民安国强之根本-图

三块地是民安国强之根本

作者:邹金宏

(缘起:世人能够生活得好、更好的梦想,总是在我心头。行走很多地方,听了很多人群的心里话,人们谈得最多的是住房和事业,乃到死后的恒安与依归。可现实中,很多人还在为根本的事情感到纠结,感于此,故生此文,以供参考。)

宅基地、口粮田乃民生之根本,安居乐业之所依,国强之根基。墓地乃人安葬先人之地,怀念先人之处,无先人乃无今人,敬重先人是孝德之一,是人心归依,凝聚力所在。三块地是民安国强之根本,所以不可以不重视,维护天下安定和谐,致长久昌盛者,必当以思己及人,以恭敬之心对待。

自古以来,人们多次英勇起义莫不与土地权利受到侵犯有关,如果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天下自然安定。

人生而平等,所以作为地球之公民,必有三块基本之地,不可掠夺,政府替之维护正义。

人生而平等,国为人民之国,所以作为一国之民,必是生而即能够获得国家代其先民给予的三块地。

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死者有其墓。生死能得其所,心不再忧居,业不忧无开展之地,饿不忧吃,则天下安。

居者有其屋的宅基地政策建议

凡男子出生,长到18岁,如果没有继承的房屋,国家就应给予他一块100平方(据地方人口密度制定,但最小不宜小于50平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划出200平方的花园用地)的宅基地,到其死后才收回,如有转用宜待一年后,如有继承,则由其子女等继承。若女子出生,嫁人则自然与男方有地,若结婚后男方随其入户生活,则自结婚登记起享有与男人相同的分得一块宅基地的权利。办此手续,是国家应有的责任,收费不能超过当时2斤米的价钱。(注:目前的规定是:宅基地的使用权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公民继承了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就随着房屋而转移给新的所有人。建议,公民就是具有使用权,有继承人就让其继承,因为继承房子而没有宅基地也是不能存在的,而传之以恒有其积极的意义。)有了宅基地,需要建房,政府有责任向其提供一笔能够建起房的低息贷款,可分期20年内还。因为是人民,所在国家的政府最基本的就是相信并支持他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还得起房款,而且是无条件的相信和支持。此条能够确保“居者有其屋”。如果未还房款的,一生不能另购第二套房。

人的一生,基本宅基地不能买卖,即有钱不能买,缺钱也不能卖,以保其有住所,如果买卖,必须要求其获得了另外一块最少50平方米以上的住所,或者其出家当和尚等。可以多人将所得宅基地合一起建设住房,产权按均分。

凡作为社会杰出贡献人物者、为国捐躯者,其之宅基地,当更为之保护,视其情况决定是否作长期文物。并将确保其亲人享受有足够的居住地方。

凡个人超出100平方宅基地的部分,总计最多可以拥有600平方米,多出即属违法。凡多出部分,可以买卖。凡多出部分,只能以个人名义向国家租用,或者联合其他没有超标人员一起使用。

凡个人购住房,不得超出600平方米,且合计不得超出2套以上,超出部分必是用以经营出租或者企业、集体经营用地,需向国家申报,并在有限时间内租用,一般控制在70年内。此条有利控制房地产的不良扩张及有房无人住现象;有利控制以某些人成为过多宅基地控制方,减少不合理现象的出现;有利避免一个人购过多的房,侵占了他人的基本生存空间。(注:为什么两套为合法呢?因为人有可能在家乡有一套房,在外工作有可能有一套房,如

果超过这个范围,建议就是临时租房。如在继承中有增加,宜将多出部分交国家管理)。

买房不住,罚款坐牢。对哪些有多套房,而又不能住,且不租给他人住的,房又不是文物保护对象的,应当实施罚款坐牢,以减少浪费社会资源。

如果生于城市者,没有宅基地,又没有继承房屋的怎么办?必须给其房,最少50平方以上,只收建筑成本费用,可零首付分期还款。如果说有条件的城市居民,能够得到100平方的宅基地,那么建房后,一楼作为出租,或者经营点小生意,二三楼作为居住,则其生活也是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

以上的逻辑,人人自然会有房,所以不会为房而忧愁,房可以继承,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人会获得继承房。并有所限制,规避了不合理的占有大量房产现象(指自己不住,指望别人高价住而从中不劳而获利者)。一段时间后,必能有利住房合理与平衡。

与此相对应的,必须有公共用地,必须有不可侵犯的公园、道路、保护林地。使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空间,及有一定的弹性分配空间。

若要如此,并不是难事,因为目前估计50%以上的人还是有相应宅基地的。

若能如此,则可以预见,中国的房价将会回归自然。而人民必将是人人有房可住,人人都能得到安居,人民对这自己的国家会更加的热爱,是因为这片土地与他密切相关,而且给予了应有的基本名份。

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

耕者有其田的口粮地政策建议

口粮地,也叫口粮田,是指按照人口分配的土地,是每个农村人口都有的土地,是解决口粮问题的基本耕地。

口粮地目前在法律上说应该是属于家庭联产承包地。现在的农村里,把家庭联产承包地分为口粮地和承包地,其中口粮地是为满足农民基本吃饭问题,依家庭现有人口数分配的土地。其他承包地,开始也是平分给农户的,后来搞投标了,村里就把口粮地以外的地集中起来,承包给种田大户了。现在,一般的农户,只有口粮地了。

口粮地,只要是合法公民,在年满18岁时,都有权利获得一块由政府安排分给的基本口粮地,大小据当地资源制定。口粮地为终生使用地,这有利鼓励其终生爱护和用心耕种。

对一个人,只要他还活着,而且是一个农民,最少应该为其保留能够让其生活的口粮地,估计最少宜保持在0.5亩以上,如果在一年只耕一季的北方则最少在1亩以上。因此在征地过程中,不能占用,如果说因社会建设等确实需要征用,必须保证让其能在另一地方获得一块相应大小的可用于耕种的土地,否则必须考虑保障其以后的生活来源。至于牧民等其他与土地密切相关的,处理方式与口粮地原理相同。

由于口粮地是基本保障地,和承包地不同,建议不得流转,不得卖买,不得作非耕地用途占用,但可以换同等大小的地和租给他人耕种。如果有冲突,必须慎重考虑相关对策,保

证口粮地拥有者的利益。只有口粮田以外的承包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只要农民同意流转,则签订流转协议就可以流转,如果改变土地用途,则乡镇政府无权决定征地用地。

口粮地只要其有后人和直系亲属,都可以得到继承(自动续期耕种)。但是,每人的继承,最多不能超过两份,超过的部分,交回作为公地。(注:目前农户多为三十年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议变成“长久使用权”,使之安定。)

除口粮地以外的耕地,称为公地,一般由村集体或者国家有关部门管理,可根据效率原则,采取按人承包、按劳承包和招标承包等三种主要方式承包经营。

至于城市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发展,田地变成了厂房、商铺或者民居,渐渐没有了耕地。对应的政策是分给一块商用地,或者说一个可作经营的房子或者铺位,以使其生活有所来源。或者成某些原本是他们口粮地的出租上获得一定的分红,以保证其生活有所依靠。因此,城市人尽可能“商者有其铺”或者“工者有其地”。

最重要的,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可以用自己宅基地上建立的家庭住址申请成立个体户或者公司,让人人都能够做老板,让中国人成为世界上做老板人数最多的国家,实现很好的商业文明与发展。改变目前农村人只是农民的身份,让他们成为“农民老板”,有合法的帐户对外经商。

给伟大的人民能够有发挥和施展才华的地方,给他们务实的爱和相对公平的机遇,给他们基本的保障和自由,他们将能够为社会创造出繁荣与美好的未来。

若要如此,应是较容易的,因为我们目前基本上也是如此做,只是没有将口粮地作为长期的归人民所有,只要取消承包年限即可,以及要在执行中严格遵守规定,保障拥有口粮地的基本权利。而在城市化过程中,也是可以因地制宜,推行有关相似政策的。

若能如此,则可以预见,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铺,工者有其地,人们有一个发挥之地,有一个可供生活来源的事业,则可以乐业。

死者有其墓的墓地政策建议

对人的尊重,包括对人的信仰的尊重。家是中国人的信仰,而祖先是家的开始,没有祖先,也没有今人,而明天的明天,今人也将作古人。崇敬祖先,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生生不息的信

仰,连接了天地与人类,连接了古人、今人和后人。

人死后(有去逝、仙逝等多种说法),中国的

传统做法是为其立一个坟地,立一块碑。这种做法

是有其合理的理由的,从文化、人性角度看,我们

应给予适当的遵重和理解。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

是有相似的做法。

人去逝后,虽然身体渐渐化作尘土,但其精神

不朽,其依然值得尊重,所以民间有“敬如在”的说法。即使凡人、平民,也是有精神和值得尊重的一面。人皆有情,对去逝后的亲人,英雄,后人是

有权纪念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一块墓地,是值得尊重的事情。

如果你认真地分析,你会发现墓地的意义很多,例如:千百年来,中国人坚信“祖有功,宗有德”,主张“敬天法祖,报恩思始”,推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礼葬祖先并四时追祭和缅怀,如《孝经》说“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以孝道为核心,围绕坟墓发生的种种有关仁爱、忠义等价值观念和丧葬、祭祀等礼仪体系,有效解决了生死焦虑问题,赋予短暂生命以永恒的意义,成为中国人最朴素、最广泛、孔林图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

最深厚、最悠久的天然信仰,是一种“不是宗教的宗教”或“超越宗教的信仰”,也是一种具有强韧生命力并高于明文法典的自然法和习惯法,更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动力,如《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也。

作为一个国家,有责任让国人得到安葬,得到适当的祭祀。因此,对人民,应当给予1平方或者以上的墓地(具体请参考事实需求和当地资源,一般来说,埋葬骨灰的单人、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有1平方米可以,埋葬遗体的单人墓占地面积则可能需要数平方以上)。在缺少墓地的地方,可以考虑用较深的土葬方法,使地面可以作为耕种地。

对于英雄、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墓地可以适当大一点,还可考虑设一些庙、碑,以作后人表达敬仰或者祭祀的场所,以弘扬正气,起到卓越精神的传递作用。在大的城市,建议建立大的祖庙,供奉上至伏羲、炎黄,近至现代圣贤,广到千家姓氏先人,用作人们对自己祖先行礼祭祀,促进天下一家的在团结,而且统一的建设,有利减少人们私自建设上的过多花费,有利节约用地。

墓地的费用,正常用地没有超过有关标准的,应该是免费的。

人到60岁以上,就可以申领一块墓地,申领墓地不许卖买,不用时要及时交公。

建议设立明确的、合理的、有积极指导意义的“墓地管理法”,包括对墓地的尊重、保护,例如禁止强拆、毁坏墓地;对古墓尽可能保持原样;超过9平方以上建议需要审批,应是有大功之人才可以用。有的地方,可用作墓地的地方真的非常少时,另行商议相关对策。

可以有预见性地留部分公地作为基本墓地,对已经形成公众墓地的地方,宜给予尊重和适当维护。对于减少用地的,宜给予适当鼓励。

对于一些传统的家族墓地,应给予尊重,不要随便挖动。

简洁而自然的墓地设置应当给予鼓励,记得一次在北京大学散步,发现路旁有一块墓碑,记述了这里曾是某人士去逝后的安身之所,但是没有大土堆,周围自然地种了一些树木,心闪过的是对这位人士的一种敬意和善意,而没有恐惧。今人与古人,若以尊重之心,自然之心待之,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若要如此,应是较容易的,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较好的共识,对墓地普遍有敬重之心,和经过多年历史形成了一定的合理处理方法,只要合理的认可或者稍加管理就可。另外,目前部分地方,也有在建“公益性墓地”,费用仅是像征性收取。如今专门为祭祀先祖设立清明节假,表达了尊重对墓地进行祭祀的民俗。

若能如此,则可以预见,就不会再出现部分人说的“葬不起”,也从法律的角度让人死后有安身之所。如果人真有灵魂,那么在去逝之后也得到安息。

将土地赋予人民能够恒久的使用,将有利人民普遍树立恒心、恒爱之心,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

以上是三块地的思考,愿能够有利这方面的建设,提升广大人们的生活品质,增益人们的精神安定,增益国家的富强,增益国家的可持续的良好发展,实现华夏的富强之梦。最后建议,一种好的土地政策,要长久的坚持,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平等、安定和安居乐业。

(注:写这篇文章,是以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为基本。也围绕这些基本展开论述,限于水平,如有冲突或者误会,请从基本的善意去理解和思考。)

精选民法经典案例66例及解析[1]

精选民法经典案例66例及解析 案例1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读小学的赵勇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赵勇能寄来几幅作品供他们挑选。赵勇的父亲赵量收信后给杂志社寄去了三幅作品,但之后一直没有回音。第二年6月,赵量在该杂志社的期刊上发现有赵勇的两幅作品但没有给赵勇署名,便立即找到杂志社,质问为何不通知他作品已被选用,而且既不支付稿酬也不署名。然而该杂志社称,赵勇年仅8岁,还是未成年人,还不能享有著作权,因此没必要署名;杂志社发表赵勇的作品是教委对其成绩的肯定,没有必要支付稿酬。 [问题]1.根据我国法律,赵勇是否有署名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2.杂志社发表赵勇作品的行为是否为教委对赵勇成绩的肯定? 答: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10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因此,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著作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它包括作者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赵勇完全享有著作权,也当然享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 2.该杂志社虽然为教委下属,但它是教委下属的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是教委的工作部门。《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因而杂志社在没有得到教委授权的情况下,其行为仅代表自己的意志,不能代表教委,它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杂志社与赵勇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适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杂志社选用赵勇的作品,就应该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为赵勇署名并支付报酬。 案例2: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法律关系 张某去年只有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7月份,张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李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拿走彩电。 [问题]1.此买卖是否有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1.此买卖合同完全有效。因为合同成立时张某已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ll条的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张某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同意。张某患上精神病丧失行为能力是在合同成立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2.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张某和李某。(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彩电。(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张某有向李某交

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民法总论案例分析习题 1.[案情介绍] 李某因意外事故失踪后被法院宣告死亡。因李某是昔日上海的大财主,时值文革期间,其妻张某为表明与丈夫划清界线,便将李某留在家中的所有财物上交国家。12年后,李某从海外归来,要求撤销原死亡宣告并由政府归还已被妻子处分(上交)的财产。[问题] (1)人民法院在李某申请下是否会撤销原死亡宣告,为什么?(5分) (2)人民法院是否会判决政府返还李某的财产,请阐述理由?(5分) 2.[案情介绍] 甲男居住在乙女的隔壁,甲时常聚集三朋四友在家打麻将及其他娱乐,声音极大常至深夜点。乙女休息不好工作业绩下滑问题被所在的外企辞退。辞退当日乙女登门请求甲以后夜里小声点,以免影响邻居休息。由于双方语气都欠佳发生争执,甲拉住乙的衣服说:“我是赌徒,你就是妓女。”在双方挣扯间乙衣服被撕破,上身部分裸露。 [问题]分析本案中有哪些民事关系,并分析其构成要素。(10分) 3.[案情介绍]某木制品进出口公司因业务需要向外订购某种稀有木材,因市场信息不对称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面对交货期一天天逼近,公司上下非常焦急。此时,本地另一木材公司上门提出愿出高于市场平均价3倍的价格出售相当数量的木材。进出口公司无奈之下只好同其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进出口公司依约支付了3倍价款,木材公司也保质保量交付货物。但一年半之后,因进出口公司领导更换,新的经理提出这一合同是无效合同,遂起争端。(本题共10分) [问题]1、经理提出这一合同无效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2、木制品进出口公司能否请求撤销该合同?为什么?(2分) 3、如果木制品进出口公司要求变更该合同的内容,司法机关能否变更?为什么?(2分) 4、如果本案中稀有木材属国家保护物种,严禁采伐,本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分) 5、如果发生第4问的情况,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2分) 4.[案情介绍]李某受单位委派到某国考察,王某听说后委托李某代买一种该国产的名贵药材。李某考察归来后将所买的价值1500元的药送至王某家中。但王某的儿子告诉李某,其父已于不久前去世,这药本来就是给他治病的,现在父亲已去世,药也就不要了,请李某自己处理。李某非常生气,认为不管王某是否活着,这药王家都应该收下。 [问题]1.李某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到底应由谁来承担(5分) 2.药是否应由王家出钱买下为什么(5分) 分析:1.李某购买名贵药材是受王某的委托才进行的,其行为应属民事代理。《民法通则》第63条第2款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本案中李某购买药材的行为后果应由王某承担。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2条的规定,当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由于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仍然有效。 也就是说,代理人因实施代理行为所取得的后果应由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受领,由此所产生的债务作为被代理人的债务,以被代理人的遗产或者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来承担。本案中,王家理当出钱买下此药。 5.案情介绍]1987年12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习两年,因办理出国手续一时钱不够用,遂向朋友张某借款3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前将钱还清。但胡某直到1988年7月27日出国,都一直没有还钱。此前张某虽然经常来看望胡某,但也对钱的事只字未提。胡某在国外两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1990年8月,胡某回国。1990年10月张某因买房急需用钱,找到胡某,胡某当即表示,全部钱款月底还清,并在原来的字据上对此作了注明。11月5日,当张某再次来找胡某要钱时,胡某却称,他的一个律师朋友说他们之间的债务已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可以不用还了。张某气愤至极,第二天

民法总论案例分析报告

民法总论案例分析 一.甲、乙系同事关系,交往较深,一日,乙因其妻重病住院治疗,甲同乙一同前往医院,因尚差住院费8 000元,甲便替乙垫付,数月后,乙拿8 000元归还甲,甲说:“你现在比较困难,你先用着,以后再说。”乙表示感。四年过后,甲、乙之间因工作发生口角,甲要求乙归还欠款8 000元,乙认为此笔钱甲已经赠给乙,所以不予归还,同时认为,诉讼时效已过。 问: 1.甲、乙之间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变更? 甲、乙之间一开始形成了借贷关系,后来乙归还欠款时,甲通过意思表示以后再说,据此不能认为甲有赠与的意思,因此甲、乙之间的借贷关系并未变更为赠与关系。 2.甲是否有权请求乙归还此笔欠款,乙是否应归还? 乙认为诉讼时效已过,系行使抗辩权,但是由于双方并没有明确约定还款日期,而是刚刚提出归还欠款,因而诉讼时效并没有过,甲有权要求乙归还欠款。 二.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 1.甲是否有权要求丁和戊返还财产? 甲有权要求丁和戊返还财产。 2.其围如何?

围:甲的财产最终为丁、戊继承,故丁首先应当把其直接继承的甲的财产返还;其次,丁代位继承的乙的财产中所包括的乙从甲处继承的财产,丁也应该返还;再次,丁、戊应将从丙处继承的而丙从甲处继承的财产返还给甲。 三.渔民某于1992年出海打鱼,遇风浪一直未归。1998年其妻钱某不得已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某有两个孩子,分别为甲、乙,某夫妇有房屋6间,渔船一条(已经随某失踪而灭失了),摩托车一辆。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后,某留下的遗产开始继承。房屋一间由其父亲继承,其余财产均由钱某和甲、乙继承。某死后,钱某生活十分困难,1999年,钱某将摩托车卖给了同村的某。后迫于生活压力,钱某又将乙送给某夫妇作为养子。2000年,钱某改嫁给周某。这件事情让某的父亲无法理解,经劝阻无效后,向法院提出要求自己作为甲的监护人,理由是钱某作为甲的监护人对其不利。不久,周某死亡。2001年,某回来了,原来当时被海风刮到A国,失去记忆,现被送回。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的父亲是否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甲的监护权?为什么? 某父亲无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甲的监护人。因为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只有在前一顺序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无监护能力或者对监护人明显不利,才能通过人民法院的指定,由后一顺序的有监护资格的人将其取代,而本案中某的父亲的顺序后于钱某,而且其取代某成为甲监护人的理由并不成立,所以某父亲无权请求法院变更甲的监护人。 (2)某是否有权要求其父亲返还继承的一间房屋?为什么? 某有权请求其返还继承的一间房屋。因为根据《民法通则》第25条的规定以及最高法关于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被撤销宣告死亡的人有权请求继承其财产的自然人或组织返还财产或者给于适当补偿。 (3)某是否有权要求某返还摩托车?为什么?

民法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民法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案例1 85岁的王老太有一子一女,儿子一向不孝顺,女儿出嫁。自女儿出嫁后,儿子根本不管母亲。王老太十分生气,时常唠叨,将来要把全部财产遗给女儿,不给儿子一草一木。儿子得知母亲心意后,立即要王老太马上立一份遗嘱,把全部财产给他一人,否则,就要把老太太“倒过来拎”、“打死她。”王老太无奈,只好按照儿子的要求,立了遗嘱。 问:1、王老太所立遗嘱有效吗?为什么? 2、王老太想重新立一份遗嘱可以吗?为什么? 3、王老太如果在立了案情所提到的遗嘱后死亡,她的儿子是否享有继承权?为什么?答:1、王老太所立遗嘱无效。因为这份遗嘱是在其儿子的胁迫下所立,意思表示不实。2、可以。因为:(1)原来的遗嘱无效。(2)依据我国继承法,立遗嘱人随时有权变或废除已立遗嘱,另立新遗嘱。 3、没有。因为85岁的王老太已丧失劳动能力,而有赡养能力的儿子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已构成遗弃被继承人。依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王老太的儿子的继承权已丧失。 (结合案例讲清关系与法律条款。) 案例2 某养猪场担负向市某副食商场提供新鲜猪肉的合同义务,每天将50头新鲜猪肉送至该副食商场。1997年8月中旬因养猪场自备车辆大修,遂与个体运输户郑某订立为期一个月的运送合同,约定每天早上6点郑某开车到养猪场装上新宰杀的生猪50头,于8点前送到某副食商场。9月2日郑某开车去养猪场路上因与他人车辆相撞,处理后于中午才到养猪场,下午才将该批猪肉送到副食商场,经检验,该批猪未变质,但已不太新鲜,副食商场降价出售,为此养猪场损失1万元,要求郑某承担,郑某拒绝,认为自己并非有意违约,而系自己的车被他人撞坏所致。经查,撞车责任主要由对方承担对方赔郑某8000元,郑某也有一定责任。问:1、郑某没有按约履行合同有无过失?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1、因郑某对造成事故有一定责任,其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有过失。 2、养猪场的损失是由郑某违约造成,郑某应承担违约责任。 3、郑某应赔偿养猪场的全部损失。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相当于另一方应此所受到的损失。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科学发展国强民安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学设计1粤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科学发展国强民安3.1以人为 本科学发展教学设计1粤教版 教学目标 1、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知道走科学发展道路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 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4、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 落实科学发展观。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观察图片《“美丽的圆”》 教师解释:利用田地暖棚的秸秆发酵出气,生成的沼气可制成天然气,天然气可应用于汽车行业;沼气还可用来发电、做饭、照明、取暖或提供给食品厂等;沼气中含有60%甲烷和40%二氧化碳,不仅可以从中提取二氧化碳,其秸秆发酵后的沼肥降解达90%以上,试入田地暖棚会继续发酵,可以实现还田再利用,是真正的活性生物肥。 仔细观察图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 (这是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自主学习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6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科学发展观,是立足_____,总结_____,借鉴_____,适应____提出来的。 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____,核心是____,基本要求是____,根本方法是_____ 3、请你谈谈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 (二)走科学发展道路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64-6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从人类已经走过的历程看,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民法刑法典型案例分析

刑法案例 案例一、被告人邹某,女,31岁,某县幼儿教师。 1995年5月25日上午10时,被告人邹某带领4名幼儿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李某(男,5岁半)失足掉入路旁粪池。邹见状惊惶失措,但不肯跳入粪池中救人,只向行人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中学生田某(男,16岁)路过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粪池边观看,并同邹在附近找到一根小竹竿,探测粪池深浅,测得粪水约75公分(半人深),但邹、田二人均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只是一起高呼求救。最后,农民范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抢救,但为时已晚,幼儿被救上来时,已经停止呼吸。 问题: 1.被告人邹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 2.怎样认识中学生田某和农民范某的行为? 案例一分析: 1.被告人邹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邹某带孩子出去游玩,属于先行行为,由先行行为导致的危险行为,邹某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施救,由于其不及时施救而导致孩子死亡,存在因果关系.邹某构成犯罪。 2。大学生的行为只属于见危不救,农民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法律不强人所难。两人对孩子没有必须施救的义务,大学生的不施救行为只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并不构成犯罪。农民的行为值得褒奖。 案例二、汽车司机阮某要夏某给他搞汽车轮胎,按400元一只付费.夏即多次窥视本厂库房,伺机行窃。夏某又问同厂青工李某(被告人)愿不愿意一起干,李某当即表示同意。两人合谋,由李某去找熟人配一把万能钥匙,李把万能钥匙配好交给夏某,两人又合谋当晚作案,约定深夜12点在库房门口见面,由夏某负责找三轮车,并且还作了分工:李某在外望风,夏某进库房搬轮胎。李某下班回家后,感到此事不能干,万一让人发现,就要进监狱,毁了一辈子。因此,打消了犯罪念头,未按约定时间前去行窃。夏某则按时赶到,见李迟迟不来,便一人用李某配的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的门,盗出四只轮胎,共获赃款1600元,拿出200元要给李某,李分文未收. 此案中夏某的行为构成盗窃既遂及夏某、李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并无疑义,但对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却有两种分歧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是盗窃中止。理由是:(1)李某慑于法律的制裁,形成中止犯罪的意图;(2)李某没有按约定去作案,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3)李某对夏某获得的赃款分文未收。 另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和夏某一样都是盗窃既遂。理由是,李与夏是合谋盗窃,属共同犯罪,夏某盗窃既遂就表明共同犯罪既遂,因而各个共同犯罪人也都是既遂.因为在一个共同犯罪中,不能既有中止,又有既遂。 问题: 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案例二分析: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民法案例分析

民法案例分析 1、李某,十六周岁。一天,她到工艺美术公司以1680元购买了项链和宝石戒指。她父母认为她尚未成年,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行为,要求公司退货。而李某提出她是靠做临时工、自食其力的社会青年,她表示不愿退货。问:李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其父母要求公司退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答案:第一、民法通则第11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该条第1款又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中,李某是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年满十六周岁,以自己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因而这项买卖行为是合法有效的。 第二、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和57条的规定,李某的买卖行为符合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因此,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非依法律规定或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根据民法通则第70条规定,李某父母所陈述的理由不足。本案中,李某父母要求公司退款,不符合法律规定。李某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不需要征得父母同意。其父母以她未成年,未征得家长同意为由,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2、张某今年十七岁,在本镇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10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7月份,张某未经其父母同意,花5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同年10月,张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拿走彩电。请问:此买卖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案:(1)双方买卖有效。 (2)张某已有十七岁又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应视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张某患精神分裂症是在其购买彩电之后。 3、大学青年教师某甲与校出版社签订了一份约稿合同,某甲将一本外国小说译成中文,出版社负责出版。合同中明文规定:如果译稿达到出版水平,由于出版社的原因不能与译者签订出版合同时,出版社要向译者支付稿酬的40%,并将译稿归还译者。若将译稿损坏或丢失,要赔偿译者经济损失若干元。合同签订后,某甲如期完成了全书。译稿交出版社后,出版社很满意。可是在印制期间,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此书中有大量淫秽色情描写,故作出了禁止该书出版发行的决定。销毁了纸型和半成品,并没收了译稿。某甲听说后,向出版社提出,译书是出版社主动约稿的。就是不出,出版社也应该给他约定的40%的稿酬。并要求把稿子退还他。出版社的领导研究后答复说,由于出了这本坏书,社里的前任领导被撤职了。因此有没有合同他们不管,钱绝对不能给,否则人家会说他们鼓励出黄书。某甲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他主张:此书适不适合出版,那是出版社的事。书是出版社约他译的。既然他如约译完了书稿,也达到了合同要求的水平,就是不出版,出版社也应按合同的约定办事,付给他40%的稿酬,并将译稿退还。请问:本案中,双方所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案:(1)无效 (2)尽管出版社与译者所签订的这份合同,从形式上看没有问题,但由于其内容是翻译一本淫秽小说,违反了国家法律和政策,违背了社会公德,危害了社会利益。 4、张某委托小刘帮自己买一辆合适的旧摩托车。几天后,小刘以7000元的价格买来一辆嘉陵摩托车给张某,但车太旧,公里数太高,顶多值4000元。后张某经打听,得知小刘给其买的摩托车是刘的小舅子早就想卖的,俩人一起做手脚坑张某。张某要小刘将车退掉,但小刘以生意已成交且其小舅子不同意退为由加以拒绝.问题:张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为什么? 答案(1)应该由小刘和他的小舅子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高中文言文阅读: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1)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1)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韩拔管,胜于淇下;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故臣(2)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

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辨而易治,故主仇(3)法则可也。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怠,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取材于《韩非子》)注释:(1)荆庄王:即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2)臣:韩非自称。(3)仇:校对,以……核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王之氓社稷也氓:通“泯”,灭,亡 B.攻韩拔管拔:攻克,攻取 C.则臣离上而下比周比:接近,勾结 D.而信下为之也信:的确,确实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毁为罚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B.此亡之本也不知东方之既白 C.比周以相为也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则上尊而不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0个经典民事诉讼法案例

40个经典民事诉讼法案例 案例分析1、刘某因买卖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冯某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法院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该案件,由于被告要求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法院决定由法官张某和人民陪审员乔某、吉某组成合议庭,张某任审判长。刘某得知陪审员乔某是被告的表弟,便要求其回避,但回避申请被张法官当场拒绝。在审理中,被告提出自己未能按照合同未定交货,是由于天降大雨,冲垮了公路。法庭审理后认为,原告未及时告知交货地点是造成被告迟延履行的主要原因,因而驳回了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的请求。原告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组成合议庭对该案件再次进行审理。问:(1)本案合议庭的组成是否合法?(2)张某申请回避的理由是否成立?(3)张法官的作法是否合法?(4)对法院的决定不服,是否可以提出上诉?(5)张法官是否可以参加新的的合议庭?新合议庭可否由人民陪审员参加?(6)一审法院对案件的审判是否存在程序上的错误?分析:本案虽然不属于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但由于被告要求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法院决定由陪审员参加审理是合法的。不过,法院不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而是采用指定的办法确定陪审员,则是不合法的。所以在合议庭的组成上存在重大瑕疵。原告申请回避的理由能够成立。乔某是陪审员,属于应当回避的人员的范围,乔某是被告的表弟,虽然不是被告的近亲属,但民诉法把“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也作为回避事由,乔某的情况属于这种情形,所以回避理由能够成立。张法官的作法不合法。,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审判人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乔某是陪审员,属于审判人员的范围,张法官作为审判长无权决定其是否回避。原告不得提起上诉。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法院做出的回避问题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但无权提起上诉。张法官不得参加新的合议庭。为了防止先入为主和保证程序的公正,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原合议庭成员不得参加新的合议庭。另行组成的合议庭,仍然是一审的合议庭,所以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只是原来合议庭的两名陪审员不得再作为新合议庭的成员。法院的审判程序存在重大瑕疵。法院的审判违反了辩论原则,在该案中,被告并未主张自己的违约是原告的过错造成,未向法院陈述原告未及时通知交货地点的事实,法官把当事人未主张的事实、未经当事人辩论的事实作为裁判的基础,背离了辩论原则,会对当事人造成裁判突袭。 2、一日,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张某与家住南京白下区的王某在江宁区与雨花区交界处为停车发生口角,王某喊来家住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的刘某与家住芜湖市镜湖区的肖某,一阵激烈的争吵后,王某等欲动手打张某,张某见势不妙,撒腿就跑,王某等三人一边追一边用砖头砸张某,王某等人仍在雨花区,张某已跑到江宁区地界,此时,一块砖头砸中张某腹部,张某忍痛继续跑,终于摆脱了王某等人。第二天,张某在家中发现自己腹部疼痛难忍,到医院就诊后查出脾脏受伤,张某为此花去了医疗费近万元。后来张某通过熟人找到王某,在熟人的调解下王某答应赔偿,双方当即签了一份协议,协议约定赔偿的医药费以2 万元为限,王某先付5000 元,余款15 日内付清。协议中还约定,若因为履行该协议发生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后来

民法案例分析专题

民法案例分析专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案例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民事法律制度。【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案件中的民事法律关系;准确适用法律。 【教学方法】以课堂学生讨论为主,辅之以适量的教师点评。 【辅助教学手段】电子讲稿。 【计划教学时数】12学时。 一、宣告张毅死亡案 【案情介绍】 张毅,1969年生,已婚,无子女。1995年6月张毅乘坐的轮船在江上航行时因触礁而沉没,张毅失踪,搜索人员并没找到其遗骸,当地的公安部门出具了张毅不可能生存的证明。1997年9月,张毅的妻子赵璐向其住所在地所在区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张毅死亡,以便结束婚姻关系,继承遗产。张毅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张立言担心儿子万一生还时儿媳已经改嫁,因此不同意宣告儿子死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区人民法院发出了寻找失踪人的公告,期满三个月后,仍没有张毅的任何消息,该法院判决:宣告失踪人张毅死亡。 在分割了夫妻共有财产后,确定出张毅的遗产价值90万元。赵璐继承了价值45万元的房产。1998年4月2日,赵璐与他人再婚,但三天后不幸在车祸中丧生。1998年12月,张立言得知,张毅在轮船失事后并未死亡,而是被当地农民救起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直到1998年5月才康复,但又在6月10日不慎跌落山谷,身受重伤,在医院里立下口头遗嘱,指定其全部遗产由赵璐继承。张毅死后,为他养伤的农民辗转找到了张立言,并记录下的张毅的口头遗嘱的文书交给了他。 1999年2月张立言向区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撤消对张毅的死亡宣告,同时诉请对张毅的全部遗产按照其实际死亡时间进行处理,由其继承张毅全部遗产,赵璐的其他继承人应退还原属于张毅的房产。 二、“利民百货”债务承担纠纷案 【案情介绍】

演讲稿国强则民安

国强则民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2014年一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当时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片哗然。有网友在朋友圈调侃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钱包那么小,哪都去不了。”然而,这样的朋友圈底下通常不会有太多人评论。但也不乏有老司机说上一句:出门有风险,远行需谨慎。其实他说的没有错,远行,安全感是我们考虑的第一要素。 从个人层面讲,生活处处需要安全感:开车总担心会不会被老人家碰瓷;走在马路上说不定就被熊孩子从阳台的花盆一击即中;谈个恋爱也作死的想,男朋友明天会不会劈腿,后天会不会找小三...... 暑假的时候终于实现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愿,去了一次法国。其中两个细节让我意外:从机场到家的过程中,我惊奇的发现马路两边熙熙攘攘搭了很多临时帐篷,我纳闷儿,这么多帐篷是干嘛的朋友跟我解释,说这是黑人聚居地,他们都是来自非洲的难民,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不肯工作,不会给所接收国带来任何有效的经济收益,却要拿着纳税人的钱,所以在法国民众的心里黑人的地位非常低下。当时,我在心里窃喜,幸亏我不是黑人!还有一个细节:跟一个黑人朋友聊天,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哪怕我们现在生活中同一个国家,但我在这儿的身份永远是难民,而你们却被称为国民。难民和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于你能否自由选择想要的生活,是否将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国家,是否能够轻飘飘的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

看看,可是家里那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此刻,我万般感慨,庆幸我来自中国,我是中国人! 诚然,安全感所带来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国民最好的礼物,它让你在别人的国土上,哪怕就做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在你的身后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从08奥运到2022冬奥;从神州7号到长征5号;从美国人说我拿空间站的技术,跟你换换合作,我们拒了,到法国人拿幻影2000的技术换中国市场,我们也跟他say no;从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到今天数字化教学;从看病难、看病贵到新医改来临人人看得起病...国防、军事、科技、医疗、教育、经济等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更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踏踏实实,安安稳稳,我们不必去跟别人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不必随时提防国土安全,更不需要担心因为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因为我们国强则民安!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其实今天也可以这样说,青年强则中国强,国强则民安。因为强大的祖国能给我们无限的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会促使我们无所畏惧、发奋图强,再造辉煌! 在此,请允许我自豪地高呼:祝愿我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越来越强大,我们的人们永远幸福安康!

民法专题案例分析(精)

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11年11月1日,某小学一堂体育课下课前,体育老师让学生自由活动,然后离开学生活动场所。自由活动期间,学生张某与许某在校内的沙坑边拿砖头当作铅球扔,当许耀在捡砖头时,被张某所扔的砖头砸中头部,被同学们送至该校的医务室包扎,之后被送至某市医院住院24天。后经鉴定,许某的损伤构成十级伤残。 问: 1.学校是否要担责?理由是什么? 答:学校要担责。理由是: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未尽到相应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2.本案侵权责任应如何分担?理由是什么? 答: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尚未下课时,擅自离开学生活动场所,未尽到相应管理职责,以致于学生拿沙坑里的砖头当作铅球扔,致使许某在上课期间受伤,学校应当承担主要民事责任。张某的行为与许耀的伤情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张某应当对许某承担次要责任。 被告某中学、某建筑公司、某建筑三明分公司 案例二 2010年7月29日,被告某建筑公司委托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负责被告某中学挡墙维护工程项目的有关一切事务。7月30日,被告某中学确定被告某建筑公司为“某中学挡墙维护工程”的中标人。同日,被告某中学与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 公司签订《某中学挡墙维护工程合同》,合同对工程概况、发包人义务、承包人义务、工期延误、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约定。2010年7月30日下午4

时30分左右,原告叶某在某中学A段挡墙维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挡墙突然倒塌并 压在原告的身上,造成原告受伤。事故发生后,原告即被送往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原告的伤情为右小腿毁损伤;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因伤情过重,原 告右小腿膝关节下方截肢。2010年10月14日,原告经治疗出院,共住院治疗76 天。原告在住院治疗期间,共支出医疗费46920.75元。原告的伤情经福建时代司法鉴定所鉴定,鉴定意见为:伤者叶某伤残等级评定为一处伤残Ⅵ级(六级。原告为此支出了伤残鉴定费700元、护理依赖鉴定费600元。原告主张的住院伙食补助费1140元,三被告均无异议。 2011年2月17日,三明市三元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元劳伤不认字[2011]01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核实情况为:经调查核实叶某属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因被告某中学维护修缮挡墙临时用工,与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没有形成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并作出不予认定叶某所受到的伤害是因工负伤的结论。 原告在住院治疗过程中,被告某建筑公司、某建筑三明分公司垫付了医疗费47910.75元(含殡葬收费830元及不锈钢腋拐费160元及借给原告生活费5000元。 被告某建筑公司主项资质等级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承包工程范围为:一、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三、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三、钢 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被告丰泽建筑分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接受总公司委托,为总公司联系业务。关于于本案的责任承担主体问题法院内部产生了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原告所受到的伤害应由某建筑公司、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 承担责任。理由为:原告所受的伤害是原告承接围墙工程后,在拆除挡墙的施工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根据被告某中学与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签订的合同约定,施 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由承包人负责。同时,事故发生时,围墙不在其控制及支配下,而是由被告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实际使用和管理支配,原告所受的伤害理应由被告某建筑公司、某建筑公司三明分公司承担。被告某中学对原告受到的伤害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经典案例分析

民法经典案例分析 动物致人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一 基本案情:2006 年10月22日下午两点许,在广西上林县某镇,李江林(31 岁)从山上砍柴回到自家门口时,其父李桂全和其母周凤明饲养的狗便跑到李江林身旁与其亲热,随后,邻居石宏洲、张玉玲家的一只小狗也跑过来一起玩耍。两条狗玩得起劲的时候,蹲在地上的李江林右手食指突然被狗咬了一口,他没看清是哪条狗咬了他,看见伤口无大碍,便只作了简单包扎。2007年2月6日,李江林开始感到胸口闷胀,并口吐白沫,次日又到某村医处打针取药,未见好转。 2 月8 日,又到某诊所诊治,医生说没有办法医治,李桂全遂将李江林送到上林县人民医院抢救,诊断为狂犬病,已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下达《病危通知书》。次日凌晨 1 时李江林身亡。李桂全和周凤明认为是石宏洲家的狗咬死了其子,并有在近处的李灿全证明看见了石家的狗咬伤李江林,于2007 年 4 月23 日向上林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石宏洲、周凤明赔偿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赡养费等共计人民币 3 万元。法院认为,从现场勘验来分析,李灿全距狗咬人的地方约有5M以上,尽管看 见了李江林和两只狗,但狗咬人一口只是一瞬间的时间,认定哪一只狗咬伤受害人的证据不足。因不能确认两条狗到底是哪一条咬伤了李江林的手指,故这两条狗的饲养人应当共同承担民事责任。2007年10月18日判决石宏洲、张玉玲对所造成的损失承担50%的责任,

赔偿15000 元。 法律分析: 1、本案应该适用的法律依据是《侵权责任法》第78 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侵权责任法》第16 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本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本案符合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一是有饲养动物的加害行为;二是存在着李某死亡的损害后果;三是动物加害与李某死亡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四是二只狗为饲养人或管理人所饲养或管理的动物。 3、动物致害,属于无过错责任,应当由动物所有人或者饲养人承担侵权责任。当动物在嬉戏中造成他人人身损害,则属于加害人不明,应当适用共同危险行为规则,即由共同危险行为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本案的两只狗戏杀伤他人,不能判明哪只狗致人损害,则应当由两只狗的饲养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两只狗戏杀伤的受害人,是其中一只“共同危险狗”的饲养人,对于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无法请求其他“共同危险狗”的饲养人承担,故应当适用过失相抵原则,被告作为“共同危险狗”之一的饲养人,应

高分作文范文-民安则国兴

纵观悠悠历史长河,你会看到泱泱大国在民族的海洋里扬帆起航;俯身聆听历史言语,你会听到千古英雄在讲述他们与民的点点滴滴;采撷些许历史叶片,轻嗅其芳香,你会闻到富强民族为人民做的“美味佳肴”。 民安则国兴,历史前进的齿轮无时无刻不践行着这一点。中国的崛起对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验证。 古人云:民贵而君轻。中国正是因为重视民生问题,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才使其迅速崛起。捡拾中国崛起的些许印迹,细数中国崛起的点点星斑,冥思中国崛起之后的发展之路,让我们一起前行。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我们并不畏惧。因为我们知道在任何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国家会给我们最及时最有利的帮助。1998年洪水横行,我们可爱的子弟兵冲在最前列;非典肆虐,我们有条不紊、果断利落地采取措施;汶川地震,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灾难面前,国家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予救援。 民富才能国强,国家深知这一道理,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大发展,直接受益的正是人民。民安则国兴,中国不懈余力地解决民生问题,中国百姓不再缴纳农业税,而且还有农业补贴、家电下乡、合作医疗、政府养老…… 当然,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前几年的“红心鸭蛋”事件,搅得人心惶惶。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将苏丹红注入到蛋黄里面;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至今还是人们热谈的话题。三鹿品牌,驰名中外,一夜之间因滥用食品添加剂而轰然倒塌;深圳富士康跳楼事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这“接连跳”幕后的真相是什么?员工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工资待遇不高。另外,贫富差距过大,贪污腐败现象盛行等都严重伤害着人民的感情,影响着政府的形象。相信只要人民和政府齐心协力,共同面对,这些问题会逐步解决。 中国要崛起,经济要发展,但不论何时,我们都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才能走得更长,走得更远。 民安则国兴!

民法经典案例2:民法经典案例及分析

民法经典案例 案例一 2000年,甲因脑血栓不治死亡。死前甲立有一遗嘱,赠将其存款5万元赠送给邻居张某。另有遗产继承问题上,在英国的儿子丁来电报说明。甲曾当着其一位好朋友的面说,其死后全部遗产由丁继承。 问(1)本案中有哪些人享有继承权?为什么? (2)如何认定甲所立遗嘱的效力?为什么? (3)甲的遗产当如何分配?为什么? 【案例一】 (1)本案中只有甲的邻居张某享有对5万元遗产接受遗赠的权利。因为甲只有一子丁,但是甲的儿子丁不能享有该5万元遗产的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赠具有和遗嘱继承同样的效力,而且甲所立将财产由其子丁继承的口头遗嘱无效,因此,该5万元遗产由张某接受遗赠。 (2)甲所立的将财产由其子丁继承的口头遗嘱无效。根据《继承法》的规

定,遗嘱人在危急的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本案中,丁很难证明甲所立的口头遗嘱是在危急情况下所立,此外,本案中,见证人为一人,不符合口头遗嘱的见证人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要求,因此,丁不能享有继承权。 (3)甲的5万元遗产应当全部由张某以遗赠的方式继承。 案例二 某百货商店新到一批摩托车,每台售价5000元,而商店工作人员错把售价标成3000元。消费者王强到商店购物,发现该摩托车性能优越,价格又便宜,马上买了一台回家。后商店负责人发现标价错误,于是想尽力找到王强,要求退货或者补足价款?王强予以拒绝。 问(1)如何认定本案的性质?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二】 (1)本案的性质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因为该百货商店和购买者王强对摩托车的价格存在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所定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民法案例分析解题方法

民法学习桎梏的突破: 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 ——民事法律关系定位和请求权比较 本文旨在授人以渔。 总结多年的民法教学经验而谈, 对你一定开卷有益。 很多考生都在抱怨: ”民法题做不正确原因不是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 而是试题的语言表示不到位——都是生活语言, 不像是民法专家出的题, 倒像是普通老百姓在发牢骚, 捉摸不透命题人要说什么事, 因此就很难得分。”这些抱怨表明考生不明白命题人的用意, 不了解司法实践! 作为法律工作者, 面正确基本上都是普通老百姓, 她们的法律素质不高。她们向你表示一个事实时基本上用的都是生活语言或者一些错误的法律术语或者连基本的生活语言都说不完整。法律工作者就应当有能力将这些生活语言、错误的语言转化成法律语言, 进行法律专业分析, 进而得到法律推理的要素并得到准确的法律适用结果。这应当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是司法实践的基本需要! 司法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高素质的法律工作者, 这就要求考试题能体现这一目的: 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试题语言生活化的理由是很充分的, 不要盲目抱怨, 应当正确面对。

在一定意义上讲民法学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学。民法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就是经过建立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来实现的。民法赋予人们大量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大量的义务, 而这些民事权利义务只有 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才有现实意义, 离开民事法律关系无从谈 起”某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大家要学会能在纷繁复杂的案例中抽丝剥茧, 把案例中的民事法律关系一层一层地搞清楚, 能够正确 认识这些法律关系, 确定法律关系的性质。然后再从该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变动等角度出发, 进而能够确定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权利义务, 民法案例中的问题也就 顺利解决了。能够说司法考试考民法案例实质上考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没有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意识是不能学好民法的!因此对民法案例分析的法律思维方法定位为: 法律关系定位和请求权比较。 大多数考生都认为民法案例题( 含选择题) 很难得分, 失分 的原因”不是知识不会, 而是角度不对”, 这是广大考生普遍存 在的问题, 原因是考友们没有掌握民法案例分析的法律思维方法! 我们曾戏言民法的试题特点是”一看都会, 一做基本不对”, 也 经常强调民法题的陷阱特点是连环陷阱, 即”刚刚走出你的布局, 却又落入你的陷阱”。这些都是感性的认识, 理性的认识是没有掌握民法案例分析的法律思维方法。我们做刑法案例题时就习惯地从”犯罪竞合”、”转化犯”、”数罪并罚”等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作民法案例题时就没这些思维角度。其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