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老机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养老机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诊疗决策论著

医学与哲学2013年2月第34卷第2B 期总第471期

养老机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

玲①

娟②

广①

姜兆权①

张会君③△

摘要:采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 对锦州市养老机构中186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并将其同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常模进行比较。养老机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52.50?15.77)分,低于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常模的总分(64.67?2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养老机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其影响因素较多,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养老机构,冠心病,生活质量,护理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13)02-0045-04

The Survey on Quality of Life and Countermeasures in Ag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Nursing Homes CHENG Ling ,FANG Juan ,LI Guang ,et al.Graduate College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1,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of 186ag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 the nursing home were measured by china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QQC ),and the result of it w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 of QOL of patient with CHD.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52.50?15.77vs 64.67?20.59,P <0.01).The QOL of the aged patients with CHD in the nursing home is low for various fac-tors ,and the nursing assistant must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it.

Key Words :nursing hom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quality of life (QOL ),nursing

①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辽宁锦州121001②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襄樊441021③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880175

△通讯作者,

E-mail :312111zhj@163.com 生活质量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它是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在医学领域,主要指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状态评估。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生活质量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性的健康

评价指标,正逐渐被用于全面地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态[1]

。研究证明,冠心病是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因素,它可以对患者的生活和感知的各个方面造成影响[2]

。生活质量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锦州市养老机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提高养老机构冠心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并探讨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对策。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居住在锦州市养老机构的186例养老机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符合WHO 以及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IS-FC )的诊断标准,被诊断为冠心病;(3)意识清楚、理解

阅读能力正常、沟通无障碍;(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不居住在锦州市养老机构的老年冠心病

患者;(2)有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

精神病史、痴呆、认知障碍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正常交流者;(3)不愿参加者。

1.2调查方法

问卷的内容包括:(1)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主要经济来源、病程等;(2)CQQC :国

内第一个心血管疾病普适性量表CQQC ,

包括:6个维度和24个条目组成,具体条目如下:体力(包括有无参加

康复运动、

体力状况)、病情(包括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生死观、对疾病的认识)、医疗状况(包括对治疗情况、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一般生活(包括饮食、睡眠、娱乐、性生活、自我感觉)、社会心理状况(包括焦虑、抑郁、记忆力、智力、夫妻关系、亲人关系、生活信心),工

作状况(包括工作能力、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各条目的各选项给予不同的得分,问卷得分范围0分 154分;同时,与(SF -36)比较调查,结果显示CQQC 的信度(cronbach ’a =0.91)高于SF -36(cronbach ’a =0.76,

同时二者的效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 =0.674,

P <0.01)[3]。按统一规定填写问卷。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取双人录入,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统计方法有单样本t 检

养老机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程玲等医学与哲学2013年2月第34卷第2B期总第471期

验,多元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研究发放问卷188份,实际回收186份。人口统计学特征见表1。

表1冠心病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n=186)

因素例数构成比(%)

性别

男12366.13

女6333.87

年龄

60岁 70岁8947.85

70岁 80岁6032.26

80岁 90岁3719.89

文化程度

未上学3619.35

小学6635.48

初中5730.65

高中或以上2714.52

婚姻

在婚3920.97

不在婚14779.03

医疗背景

自费2111.29

新农合作3920.97

医保8746.77

公费3920.97

主要经济来源

退休金和积蓄7238.71

子女及亲戚4524.19

政府补贴6937.10

病程

≤5年158.06

5年 10年11159.68

≥10年6032.26

是否有合并症

否4524.19

是14175.81

是否定期体检

否8143.55

是10556.45

亲戚朋友的探视次数

每周8445.16

每月5831.18

每季度及以上4423.66

2.2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

2.2.1冠心病生活质量的得分情况: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低于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2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分项分析:体力方面,47.8%的患者自觉体力尚可。病情方面,88.7%的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疾病困扰,同时,74.2%患者对冠心病的认识不足,并且62.9%患者不同程度的担心意外状况的发生。医疗状况方面,61.3%的患者表示对治疗的状况大体满意。一般生活方面,半数左右的患者饮食、睡眠的状况基本正常,87.3%的患者娱乐活动减少。社会心理状况方面,约有50%左右的患者焦虑、抑郁、记忆力和智力减退。工作状况方面,96.9%的患者退出工作。

表2冠心病生活质量的得分情况的比较(?s)

因素养老机构冠心病患者常模t值P值

体力状况10.39?5.33

病情14.69?5.71

医疗状况4.26?1.08

一般生活7.05?2.73

社会心理状况14.02?4.59

工作状况2.10?0.86

总分52.50?15.7764.67?20.5910.530.000 2.2.3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作为自变量,人口统计学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定期体检、医疗背景、文化程度性别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年龄、病程、主要经济来源、合并症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见表3。

表3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n=186)

生活质量的维度回归系数B

标准化回归

系数Beta

t值P值

常数项55.8856.7880.000

定期检查8.1360.2574.4050.000

年龄-5.434-0.268-4.6990.000

病程-3.701-0.138-2.2810.024

医疗背景3.1910.1843.2420.001

主要经济来源-3.010-0.167-2.5850.011

合并症-7.462-0.203-3.3830.001

文化程度2.2030.1342.1150.036

性别3.8990.1172.1070.037

3讨论

3.1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冠心病是致残和致死的最主要的因素,同时,在人口统计学方面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公共决策的制定,还有带来更大的成本经济效益[4]。

3.1.1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本研究发现,养老机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52.50分?15.77分,低于临床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得分64.67分?20.59分,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提示养老护理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对待冠心病患者应该给与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养老机构中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临床冠心病患者,得到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1)养老机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均较大,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加重等因素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据张吟鹤[5]调查显示,养老机构中80岁以上高龄占69%。(2)养老护理员的整体素质要低于护理人员,导致患者的医疗照护效果直接的下降。黄菲[6]研究显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以小学及初中为

养老机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程玲等

医学与哲学2013年2月第34卷第2B期总第471期

主,甚至有30%为文盲,同时,这些护理员中仅有2.7%为护士,绝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养老技能培训,缺乏养老护理基本常识。(3)养老院的养护环境、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备等方面均差强人意,有许多的养老机构甚至连基本的娱乐设施和医务室都不具备。张吟鹤[5]研究中显示,养老机构中绝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没有相关的康复训练器材,同时老人的娱乐活动场地狭小,活动方式较单调,棋牌成为主要的文娱活动。(4)养老机构中几乎所有患者均退出了工作、并且大多数缺少家庭成员的陪护,这些使得其家庭社会支持下降显著。3.2冠心病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3.2.1性别: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男性患者。Van[7]的调查研究显示,女性的生活质量要低于男性患者。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同其不一致,可能与样本量、调查问卷、地域差异等方面相关。

3.2.2年龄:在老年人群中,其年龄越大,生活质量越低。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年龄越大者,其疾病的反应越大,并且随着生理年龄的增大,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8]。Alonso[9]也指出老年人因其病理改变,生活质量被逐步削弱。

3.2.3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者生活质量越高。研究结果同Sundquist[10]一致。随着冠心病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危险因素稳健的逐步增加,提出了广泛进行教育的要求。同时,疾病自我调节模型———患者的疾病认知决定了患者行为,可能是机体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的体现[11]。

3.2.4经济:良好的经济状况(医疗背景为公费,主要经济来源为退休金和积蓄)的患者,生活质量是最好的。良好的经济状况的患者往往有着更好的发病前的评估状况,更少的抑郁情感,更好的身体功能状况以及更好的社会支持[12]。

4对策

4.1护理人员应该树立生活质量的理念

生活质量逐步被广泛认为是临床决策和治疗效益的最主要指标[13]。治疗的目的不仅需解除痛苦,同时必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才能满足患者的全面要求[14-15]。

4.2加强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借鉴李晓静等[16]日本养老机构的见闻,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养老机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丰富老年人的活动内容,如允许老年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制作小首饰,养护花草,书法,协助刷碗及管理老人等;另外还可以鼓励老年人多进行自理活动———洗脸、刷牙、沐浴等,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协助。这些日常锻炼可以维护老年人的尊严,同时可以延缓大脑萎缩,也使得心血管系统得到更好的维护。(2)使入住的环境更加的温馨,如:房间干净整洁,墙壁张贴有趣的卡通图片、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图片、老年人生日提醒,设置各种便利的设施———走廊的扶手、床头及浴室的呼叫器等等,举办一些多数老年人都可参加的活动———讲故事、唱歌、跳舞、剪窗花等,来加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营造出家的氛围。(3)加强冠心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如应该鼓励患者进行病友间经验的交流或者成立冠心病患者俱乐部,进行定期的知识讲座的宣传,配备电视、报纸、收音机等扩大其知识接受的途径。

研究显示,考虑个体化差异,对患者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7]。如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由于其理解和接受能力有下降,知识的储备相对较弱,简单易接受成为重点内容。比如,每天摄入的食物,采用等量描述,如1根香蕉,1瓶500ml矿泉水,1啤酒瓶盖等描述。

4.3有效利用资源,为冠心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养护环境

养老机构中存在设施设备不完善、娱乐活动单一、健康教育缺乏等现象,这也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的重要因素。提高养老机构可以根据浙江省嘉善老年公寓成功的典范,将老年公寓集居住、娱乐、医疗、保健、教育为一体的老年服务场所[18]。(1)加强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制定一套机构完整的养老服务的标准、规范和工作人员服务准则,如《老年人学习、娱乐、健身服务质量规范》、《护理服务质量规范》、《社会化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标准》等等。(2)市场化运作,遵照“自负盈亏、以院养院”,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如出让或出租公寓房的使用权,向社会开放部分公共设施资源并适当收取一定费用等。(3)个性化设计,如以老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硬件设施设计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机构的收费上趋于平民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Monahan P O,Champion V,Rawl S,et al.What contributes more strongly to predicting QOL during1-year recovery from treatment for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4-weeks-post-treatment de-

pressive symptoms or type of treatment?[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7,16(3):399-411.

[2]Mayou R,Bryant B.Quality of lif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Br Heart,1993,69(5):460-466.

[3]LIU Jiang-sheng,MA Chen-ming,TU Liang-zhen,et al.Determi-nation of national norm of Chinese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Chin J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ed,2010,19(6):569-574.

[4]Schlenk,Erlen,Dunbar-Jacob,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disorders:A comparison across studies using the MOS SF-36

[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1998,7(1):57-65.

[5]张吟鹤,潘金洪,孙唐水,等.南京养老机构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对南京市玄武区养老机构的实证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

研究,2012(11):134-135.

[6]黄菲,张会君,尹姣.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570-573.

(下转第68页)

EB病毒A73基因多态性与云南地区鼻咽癌相关性研究———韩明睿等医学与哲学2013年2月第34卷第2B期总第471期

间,人们不断努力试图明确恶性肿瘤的确切发病机制。随着对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各种肿瘤易感因素的深入研究,并且逐渐将科研成果付诸于临床应用,使得癌症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基因治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等。这些新兴的治疗方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让越来越多类型的恶性肿瘤得到治愈。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常有多基因参与其中,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复杂遗传病。利用遗传分析手段,从基因水平上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最终为肿瘤的病理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等提供指标。

通过遗传分析,发现与NPC相关的基因并深入研究它们所发挥的作用,是解释NPC确切发生机制的有效手段。通过检测易感基因型,预测NPC发生的危险性和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敏感性,为阐明NPC遗传学发病机理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如果能够对NPC高危人群准确预测,也将有助于提高NPC的早期诊断率。

本实验中关于NPC中EB病毒A7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EB病毒A73基因A157154C基因多态性中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可能是NPC发病的危险等位基因。该基因多态性与性别间存在相关性,男性NPC患者携带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这或许是NPC发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的原因之一。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上不仅应注重NPC患者EB病毒感染率的检测,并且还应对感染EB病毒的患者进行基因多态性筛查。针对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尝试采取基因治疗的手段,将突变的A73基因A157154C片段敲除或者导入未突变的基因片段,或许能够为延缓NPC患者病情进展甚至治愈NPC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由于癌症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遗传病,因此在临床上要想做到对处于早期无症状NPC患者的准确筛查,仍然需要联合其他基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琳琳,李大疆,曾益新,等.EB病毒A7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J].癌症,2007,26(10):1047-1051.

[2]Stehling L,Zauder H L.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J].Trans-fusion,1991,31(9):857-868.

[3]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0.

[4]张评,马国栋.输血传播性疾病———致病因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70-480.

[5]Karran L,Gao Y,Smith P R,et al.Expression of a family of comple-mentary-strand transcripts in Epstein-Barr virus-infected cell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2,89(17):8058-8062.

[6]Mutirangura A,Pornthanakasem W,Theamboonlers A,et al.Epstein-Barr viral DNA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Clin Cancer Res,1998,4(3):665-669.

[7]方唯意,刘真,李欣,等.EBV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构建与初步验证[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4):1-4.

[8]Smith P R,de Jesus O,Turner D,et al.Structure and coding content of CST(BARTs)family RNAs of Epstein-Barr virus[J].J Virol,2000,74(7):3082-3092.

[9]Monk T G.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J].Aneshesiol Clin North Am,2005,23(2):271-281.

[10]李昂,赵松,胡伟,等.A73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区序列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6):826-827,830.

作者简介:韩明睿(1984-),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通讯作者:蒋永新(1968-),女,云南昆明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2-07-16

修回日期:2013-01-25(责任编辑:刘利丹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上接第47页)

[7]Van J,Sanderman R,Ranchor A V,et al.Gender-specific 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follow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prospective study[J].

Clin Epidemiol,2002,55(11):1005-1112.

[8]Maria S T,Soledad M C,Ignacio R D,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ared to norms in Spanish population [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4,13(8):1401-1407.

[9]Alonso J,Regidor E,Barrio G,et al.Valores poblacionales de referen-cia de la version espanola del Cuestionario de salud SF-36[J].Med Clin(Barc),1998,111(11):410-416.

[10]Sundquist,Winkleby.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Mexican American adults:A transcultural analysis of NHANES III,1988-1994[J].Am J Public Health,1999,89(5):723-730.

[11]孙胜男,赵维纲,董颖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9-232.

[12]Giorgio B,Robbert S,Gertrudis,et al.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 Course of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Int Behaviour Med,2009,16(3):197-204.

[13]Thompson D R,Roebuck A.The measurement of health-related qual-

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 Cardiovascular

Nurs,2001,16(1):28-33.

[14]马艳梅,巴彩凤.影响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2,33(9B):26-27.

[15]张彬,娄红,刘松,等.中小医院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术式的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33(7B):22-24.[16]李晓静,娄凤兰.日本养老机构见闻及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2(3):144-146.

[17]Wendy M,Siobhan O D.Quality of life in people living with dementia in nursing homes[J].Geriatric psychiatry,2012,25(6):480-484.[18]刘晓梅,纪晓岚.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基于浙江省嘉善老年公寓的调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2(2):23-27.

作者简介:程玲(1987-),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护理和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张会君(1964-),女,辽宁锦州人,教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和临床护理。

收稿日期:2012-12-19

修回日期:2013-01-29(责任编辑:于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