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用建筑配建公交场站设计导则(试行附录另有文件)附录A

民用建筑配建公交场站设计导则(试行附录另有文件)附录A

民用建筑配建公交场站设计导则(试行附录另有文件)附录A
民用建筑配建公交场站设计导则(试行附录另有文件)附录A

附录A

800m 2场站布局示意图

附图A-1 港湾式布局示意图

附图A-2 直线式布局示意图

附图A-3 斜列式布局示意图1

附图A-4 斜列式布局示意图2

附图A-5 通道式布局示意图

附录B

800-3000m 2场站布局示意图

附图B-1 布局示意图1

附图B-2 布局示意图2附图B-3 布局示意图3

附图B-4 布局示意图4

3000m 2以上场站布局示意图

附图C-1 通道式场站平面布置方案示意图附录C

附图C-2 环绕式场站平面布置方案示意图

附图C-3 通道式场站平面布置方案示意图

附图C-4 环绕式场站平面布置方案示意图

附图 C-5 通道式场站平面布置方案示意图

附图 C-6

环绕式场站平面布置方案示意图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得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城市规划得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得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与出租汽车新建、扩建与改建得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得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得其它有关标准与规范得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首末站得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得为大型站;26~50辆得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得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得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得需要与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得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与道路客流主要方向得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得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得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得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得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得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得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得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讲解

第7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7.1 引言 对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主要包括公共汽车起(终)点站、中途站点、换乘枢纽站和保养修理场等四种,其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计划用地进行,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的要求。其中: ①、公共汽车的起、终点站选址是公交线网规划的重要约束条件,可在公交路线优化后,根据路线及车辆配置情况确定位置及其规模; ②、公交中途站点的规划可以在公交起、终点位置和路线走向确定以后,根据最优站距和车站长度限制等情况确定; ③、换乘枢纽站点一般是在公交路线作为对外交通或大运量交通系统的集散系统时考虑规划设置; ④、车辆保养场一般在所辖线网的重心处。 本章主要介绍公交车辆起(终)点的设置原则以及公交路线中途间站点的优化布设、公共交通客运枢纽的选址规划、大容量捷运交通(MRT)—公交接运枢纽规划、公交—自行车换乘枢纽规划的相关模型与方法。 7.2 公共汽车起、终点和中途站点规划 公交汽车的起、终点及中途站点的位置、间距、设计和管理对公交系统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车站间距,是影响车辆运营速度和调度计划的重要因素。本节重点研究公交起、终点站规划的原则和中途站点间距优化的模型方法。 7.2.1 公交车站起、终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起、终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为线路上的公交车辆在开始和结束营运、等候调度以及下班后提供合理的停放场地的必要场所。它既是公交站点的一部分,也可以兼具车辆停放和小规模保养的用途。对起、终站点的规划主要包括起、终点的位置选择、规模的确定以及出入口道路的设置等几方面内容,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公交起、终点站的设置应与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及发展相协调,宜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条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

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条 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条 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条 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

深圳市公交场站建设标准指引

深圳市公交场站建设标准指引(试行) 来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 1总则 1.1为规范公交综合车场的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建设水平,缩短建设周期,加快推进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进程,实现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的标准化,特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是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①],结合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项目有关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设施布置及建筑标准等相关指标的地方性推荐标准。 1.3本指引是编制、评审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指导性文件;是深圳市各有关部门对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规模、用地规模、建设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1.4本指引适用于深圳市由政府投资的新建公交综合车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和扩建的公交综合车场可参照执行。本指引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公交场站。 1.5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适应原则:应充分考虑公交运行特点,保障公交综合车场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2)土地节约原则:应集约化使用土地,并优先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 (3)绿色环保原则:应选用环保材料并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大气污染等应符合环保要求;应引入减少能耗的措施,并符合节能减排的规定。 1.6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7本指引涉及标准车尺寸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车长7-10m 的公交车辆换算系数为1.0,其他类别车辆按车长折算。 2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1公交综合车场是以车辆停放、二级保养和中修为核心功能,兼具一级保养、小修、车辆清洗和运营管理等辅助功能的公交场站。根据实际需要,公交综合车场还应预留加油(气)功能。公交综合车场功能设置应结合周边环境的要求有不同侧重。 2.2为实现功能要求,公交综合车场应建设停车坪(库)、回车道、试车道、维修保养设施、车辆清洗设施、管理用房、后勤服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并预留公交车辆加油(气)站所需的建设空间。具体功能及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2.3公交综合车场应同步建设智能信息系统的综合布线工程,并预留相应的接口。综合车场的智能信息系统应包括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电子屏显示系统、道闸系统等。 2.4为保证公交综合车场的运营安全,公交综合车场四周宜建设围墙,并在车辆出入口处设置电动门。 2.5洗车区应配置循环水处理系统。 2.6根据停车区的建设方式,公交综合车场可分为平面式和多层式两种建设模式。 2.7平面式公交综合车场建设规模 2.7.1根据停车能力,平面式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规模分为80标准车和120标准车两类。80标准车的综合车场停车容量为60-99标准车,120标准车的综合车场停车容量为100-140标准车。 2.7.2不宜建设规模小于60标准车或规模大于140标准车的平面式公交综合车场。 2.8停车需求规模大于140标准车的综合车场应按多层式建设。

第七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第7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7.1引言 对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主要包括公共汽车起(终)点站、中途站点、换乘 枢纽站和保养修理场等四种,其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计划用地进行,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的要求。其中: ①、公共汽车的起、终点站选址是公交线网规划的重要约束条件,可在公交路线优化后,根据路线及车辆配置情况确定位置及其规模; ②、公交中途站点的规划可以在公交起、终点位置和路线走向确定以后,根据最优站距和车站长度限制等情况确定; ③、换乘枢纽站点一般是在公交路线作为对外交通或大运量交通系统的集散系统时考虑规划设置; ④、车辆保养场一般在所辖线网的重心处。 本章主要介绍公交车辆起(终)点的设置原则以及公交路线中途间站点的优化布设、公共交通客运枢纽的选址规划、大容量捷运交通(MRT)—公交接运 枢纽规划、公交一自行车换乘枢纽规划的相关模型与方法。 7.2公共汽车起、终点和中途站点规划 公交汽车的起、终点及中途站点的位置、间距、设计和管理对公交系统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车站间距,是影响车辆运营速度和调度计划的重要因素。本节重点研究公交起、终点站规划的原则和中途站点间距优化的模型方法。 7.2.1公交车站起、终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起、终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为线路上的公交车辆在开始和结束营运、等候调度以及下班后提供合理的停放场地的必要场所。它既是公交站点的一部分, 也可以兼具车辆停放和小规模保养的用途。对起、终站点的规划主要包括起、终点的位置选择、规模的确定以及出入口道路的设置等几方面内容,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公交起、终点站的设置应与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及发展相协调,宜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②、公交起、终点站的选址宜靠近人口比较集中、客流集散量较大而且周围留有一定空地的位置,如居住区、火车站、码头、公园、文化体育中心等等,使 大部分乘客处在以该站点为中心的服务半径范围内(通常为350米),最大距离 不超过700~800米; ③、起、终点站的规模应按所服务的公交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点;26~50辆的为中型站点; 小于26辆的为小型站点; ④、与公交起、终站点相连的出入口道应设置在道路使用面积较为富裕、服务水平良好的道路上,尽量避免接近平面交叉口,必要时出入口可设置信号控制,以减少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干扰。 7.2.2公交车中途站点规划 (1)公交车中途站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的中途站点规划在公交车辆的起、终点及线路走向确定以后进行,规划的原则为: ①、中途站点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过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上; ②、中途站点应沿街布置,站址宜选择在能按要求完成车辆的停和行的两项任务的地方; ③、交叉口附近设置中途站点时,一般设在过交叉口50米以外处,在大城 市车辆较多的主干道上,宜设在100米以外处; ④、中途站点的站距受到乘客出行需求、公交车辆的运营管理、道路系统、 交叉口间距和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合理选择,平均站距在500~600米之间, 市中心区站距宜选择下限值,城市边缘地区和郊区的站距宜选择上限值;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站距可大于上限值;不同的车辆类型和区域条件下站间距范围如表7—1[1]所示。 表 —典型的车型与站距分类表

车站工程设计规范

车站工程设计规范 1.1 首末站 1.1.1根据现代交通建设的要求,注重道路公共交通首末站设置、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及其他交通方式相互关系,提出了随城市建设改造、大型客运交通枢纽设置、与其他客运交通方式统一规划建设的客运交通车站动态规划设计模式及要求,主要目的是使城市公共交通与其他客运交通“无缝”衔接,方便换乘。 1.1.2本条的编制主要参考《城市道路与交通》(武汉建材工业学院、同济大学、重庆建工学院编)一书中第九章第二节“城市规划与城市客运的关系”中的有关内容。其中特别是关于站点设置部分的论述。另一方面,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调查资料,总结城市公共汽、电车首末站设置经验的基础上也都提出了与本条相同的设置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交通客运首末站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网络中的优先设置理念,根据旧版设计规范的部分内容和

大量实际车站设置的案例,以公共交通提供便捷、经济、舒适的客运服务为基本准则,界定了公共交通客运首末站的基本选址原则。并针对城市发展中大型居住区的规划建设模式,可根据畅通工程、绿色交通示范城市考核标准说明或一般城市居住区域的公共交通出行发生率等,界定不同的居住规模等级相应的公共交通首末站设置要求。 对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内设置公共交通车站给出了范围控制指标。主要目的是使城市公共交通与对外交通资源整合共享、“无缝”衔接,方便换乘。在其他大型集散点附近设置首末站,也是快速疏散和提高效率的需要。 “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范围内”的依据是:⑴《城市道路与交通》一书提出“公共交通规划中常用的数据”“L1=L2=0.35公里”。L1为从家到站的步行距离,L2为从站到单位的步行距离;⑵美国《公共交通设施标准手册》一书中提出美国公共交通乘客从其出发点到乘车站的步行距离推荐值不超过400m;⑶我国各城市的意见都提出“使

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意见

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意见 一、基本设计要求 1.根据规模及功能不同应做到配置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用地节约。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和城市景观相协调,具有明显的公交标志特征。 2.平面布局应考虑运营需要,按照人车分流的原则予以合理布设,避免人车冲突,分区明确,流线清晰,通行便捷。 3.应根据规划要求,做到远近结合、留有余地,即能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又能兼顾长远发展。 4.站内公交运营车辆、办公车辆的停放、组织应予以合理考虑配置。 二、功能区域划分及设施分部 1、供公交车辆运营的区域,包括:进出入口、回车道、发车通道、消防通道、停车坪等。 2、供乘客使用的综合性服务区域,包括:候车区或候车站台、候车设施(隔离护栏、座椅等)、IC卡发售室、服务人员问询、智能化信息显示、人行进出站通道、紧急疏散通道等。 3、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办公管理区域:包括:发车调度室、发车站房、信息化监控室(含广播室)、车队管理用房、会议室、培训室(安全教育)、落胆室(首层)、司机休息室等。 4、运营需要的后勤保障区域,包括:维修车间或维修区、汽车冲洗区、临修工位、橇裝加油设施、充电桩设施等。

5、站内人员后勤保障区域,包括:职工食堂(含操作间)、浴室、卫生间、开水间、保洁工具间、保安室(监控室)、设备管理用房、配电室、自行车存放、办公车停放等。 功能需要与设施配置关系见下表

三、标准及其他要求等 1、站区进、出口一般为6-8米,如采用同一入口,应适当增加宽度至10-12米。 2、站内应设置有围墙,出入口应设置电动门,以便夜间封闭式管理,候车区域应设置景观式乘客候车廊,同时应配置公交场站名称标识。 3、应考虑通讯、网络等接口 4、站内办公楼、门卫、调度室应考虑制冷和采暖系统(并配置空调系统)。

城市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二节城市公共电、汽车中途站 第三节出租汽车营业站 第四节渡轮站 第三章停车场 第一节停车场的功能和选址 第二节停车场的用地和布置 第三节停车场的进出口 第四节低级保养 第五节工间 第六节油料管理 第七节清扫机械 第八节办公及生活性建筑 第九节绿化 第十节多层与地下停车库 第十一节出租汽车停车场 第四章保养场 第一节功能与场址 第二节平面布置和用地 第三节生产与生活性建筑 第四节油库 第五节出租汽车保养场 第六节保养中心 第五章修理厂 第一节建厂与用地 第二节库房、道路、其它 第三节渡轮修理厂 第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

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第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第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若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第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m。候车廊的建设规模,按廊宽3m规划。廊边应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候车廊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各城市应根据本地的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设,宜实用与外形美相结合。第首末站周围宜安排绿化用地(包括死角及发展预留用地),其面积宜不小于该站总用地的15%。 第首末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每条营运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数量确定。规划部门作城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规划时,应配套安排首末站的规划用地。对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的首末站宜结合用地条件适当放宽用地标准。 第首末站的规划用地面积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90~100m2计算。若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少于10辆或者所划用地属于不够方正或地貌高低错落等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之一时,宜乘以1.5以上的用地系数。首末站安排在建筑物内时,用房面积

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标准指引

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标准指引(试行)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 深圳市交通局

二〇〇九年五月

目次 1 总则 (1) 2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 3 建设用地与总平面布置 (5) 4 公交综合车场建筑面积 (9) 5 公交综合车场建筑标准 (12) 6 设施设置 (17) 7 投资估算 (20) 8 附则 (22) 附录A (20) 附录B (21)

1 总则 1.1 为规范公交综合车场的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建设水平,缩短建设周期,加快推进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进程,实现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的标准化,特制定本指引。 1.2 本指引是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①,结合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项目有关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设施布置及建筑标准等相关指标的地方性推荐标准。 1.3 本指引是编制、评审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指导性文件;是深圳市各有关部门对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规模、用地规模、建设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1.4 本指引适用于深圳市由政府投资的新建公交综合车 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和扩建的公交综合车场可参照执行。本指引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公交场站。 1.5 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本指引主要参考的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和《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B99-104)》等。

城市道路枢纽站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枢纽站设计规范 1.1 道路公共交通枢纽站 1.1.1多条道路公共交通线路共用首末站时应设置枢纽站。 1.1.2 枢纽站可按到达和始发线路条数分类。 2条~4条线路:小型公交枢纽; 5条~7条线路:中型公交枢纽; 8条线路以上:大型公交枢纽。 1.1.3枢纽站的设计应方便换乘、保障安全、减少交通冲突,并应具备停车和低级保养及小修功能。 1.1.4道路公共交通枢纽站应选址于客流集中地段,尽可能远离主干道,与城市道路系统有通畅便捷的通道连接。 1.1.5 枢纽站应进出车道分离、人车分离,宜右进右出,具备足够的转弯半径。

1.1.6 站内按功能应分区设计,可分为设停车区、保修区、发车区。各区功能应明确且互不干扰,分区之间应有明显的标志和安全通道。 1.1.7发车区不宜少于4个始发港湾站,站台、雨阳棚等设施齐全,还应配置一定数量的长椅或座位。 1.1.8 人行通道、灯光照明、饮水、垃圾容器、排水系统及绿化等辅助设施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1.1.9 换乘人行通道设施建设可视需要和条件许可选择平面、架空、地下等设计形式。 1.1.10大型枢纽站应设置显示板等服信息系统,有条件时宜建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15561.4的规定。 1.1.11 站牌、公共信息牌应设置灯光照明装置。 1.1.12 应配套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私家车停车场。 1.1.13道路公共交通枢纽站综合用地应满足规划线路运营规模要求,每辆标准车不应小于200m2,并预留发展用地为宜。

1.1.14枢纽站必须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电、汽车共用枢纽站时,应布置好电车的避让线网和越车通道。 1.1.15 枢纽站站房面积应根据运行线路条数、车辆数量的规模确定。满足路队办公、线路调度、智能化监控、职工学习和休息及生活设施需要。 12条~4条线路枢纽站站房面积不宜小于35 m2,若配置智能监控室,则另加8 m2。 25条~7条线路枢纽站站房面积不宜小于90m2,其中场站管理室15m2,线路调度室30m2,智能监控室15m2,司机休息室15m2,卫生间10m2,茶水间5m2。 3每增加3条线,需增加站房面积10 m2。若配置智能监控室,则另加10 m2。 1.2 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站 1.2.1 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应设置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站。

深圳市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

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 条文

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 前言 本指引是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第76号文件要求,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和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编制。 本指引的编制,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家、行业和深圳市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本指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场站功能定位;3规划指引;4设计指引;5实施机制。 本指引为首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如存在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中心(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邮政编码:518040)。 编制单位: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主要编制人: 主要审查人: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二○一二年十一月

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 目次 1总则 (1) 1.1编制背景 (1) 1.2编制目的 (1) 1.3编制依据 (2) 1.4适用范围 (2) 1.5编制原则 (2) 1.6其他 (2) 2场站功能定位 (3) 3规划指引 (4) 3.1场站设置原则 (4) 3.2场站配置标准 (4) 3.3场站最小规模控制指标 (5) 4设计指引 (7) 4.1通则 (7) 4.2平面布局 (7) 4.3设计内容 (7) 4.4功能设施设计要求 (8) 4.5柱网要求 (10) 4.6消防要求 (10) 4.7环保要求 (11) 5实施机制 (12) 5.1规划行政管理流程 (12) 5.2规划设计要点相关条文 (13) 5.3规划报建审查要点相关条文 (13) 附图 (15) 附录 (17) 条文说明 (21)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标准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2.1.1条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

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2.1.6条

公交场站施工方案设计

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众信电力工程 编制日期:2017年7月14日

目录 一、工程简介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进度计划 (4) 四、施工部署及资源配置计划 (4) 五、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8) 七、雨季施工措施 (29) 八、安全措施 (31) 九、组织措施 (33) 十、技术措施 (35) 十一、环境文明措施 (36) 附表一: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工程施工进度网路图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 建设单位: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工程地址:市 工程规模:包含但不限于工程量清单及图纸围的全部施工及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安装,以及系统调试、接火送电、正式送电(电力顶管及电缆敷设)、试运行、验收、办理供电手续、协调当地(供电所)周边关系、质保期的维护保养等全部容。 2、主要施工容 1、杲村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2、经北四路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3、华山路综合停车场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3、施工特点 杲村公交场站:杲村公交场站下线点为“王11板琉璃市北线杆位”途径丰庆、文化路、东风渠到达公交场站,主要施工工艺为电缆排管、电缆井制作、电缆顶管及过东风渠桥电缆外挂,工程地处繁华路段、交通便利但过往车辆较多,特别是文化路排管路段施工时做好遮挡注意安全,过东风渠桥要经过规划局及产权所属单位同意。 经北四路公交场站:工程地处圃田货场附近、属交通要道,工程施工工艺为电缆顶管及排管、因经北四路公交场站路段为新建路段、电缆排管开挖需经过规划部门及施工单位同意,协调工作较大 华山路公交场站:华山路公交场站只有一个车辆出口、施工需考虑运行车辆出行及时与运维部门沟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

佛山市公交站亭站牌设计规范

佛山市公交站亭站牌设计规范 公交站亭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内容之一,站亭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了适应我市公交事业的发展需要,使公交站亭的设计能科学合理,尽可能人性化,满足人民的出行需要,根据国家《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标准,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一、站亭选址 (一)公交站亭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过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上,应与规划路网及长途客运站枢纽站等相结合。对现状的部分站址,应根据道路的调整(如设置单行线等)同时考虑站址的迁徙位置。站亭应沿街布置,站址宜选在能按要求完成公交车辆的停放和通行两项任务的地方。 (二)同方向公交站点间的距离不能过近。原则上城市中心区应在500—800米之间,城市中心区以外应在800m以上。 (三)在设置公交站时,上、下行对称的站点宜在道路平面上错开,即叉位设站,其错开距离宜不小于50m。在主干道上,快车道宽度大于或等于22m时也可不错开。站点设置原则上须采用港湾式停靠。 (四)在交叉路口附近设置公交站亭时,城市建成区内站点与平交口距离应参照城市道路停车视距标准,一般应设在过平交口50m以外处,在车辆较多的主干道上,宜设在100m以外处。郊区站点与平交口距离应参照公路等级的停车视距标准,一级公路宜设在160米以外,二级及以下公路宜设在110米以外。 —1—

(五)公交站亭不能设于高压电缆下。 二、站亭的构成 站亭的构成包括:主亭结构、站牌、公共信息牌、休息凳、盲人道。站亭设施应达到防雨、抗震、抗风、防雷、防盗的要求,要符合消防验收的规定。主亭广告窗口必须设计预留三分之一作为公益性广告;站牌、公共信息牌(用于设置城市地图或该站四置图、条件成熟时可用于设置电子显示公共信息系统)必须设计灯光照明装置;构成站亭各要素必须综合考虑,作为整体统一协调设计。 三、站亭的功能和风格 站亭必须突出“为乘客候车服务”的功能为主,广告经营效益为副,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需要,站亭应充分遮阳避雨,设置坐凳和盲人道,准确、合理标示公共信息等;站亭的建筑风格应与环境相协调;站亭的灯光设计应考虑与各站亭周边夜景灯光工程相协调,尽可能将地方人文特色和现代气息结合,统一体现。 四、站亭的规模 (一)站亭的候车廊(即站亭主结构),根据站亭周边人口密集度,客流量大小以及车辆长度,线路车次等综合考虑采取不同级别大小的站亭,应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和模块组合方式。廊长以6米为基准,以整数倍数设计,如6米、12米、18米、24米等,以便于后期维护和视需要而增减,降低建设、改造成本。站亭高度(候车廊地平面至站亭顶棚距离)不宜低于2.5米,站亭顶棚宽度不宜小于1.5米。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视需要选择合适级别的站亭规模。 (二)公交站亭候车廊前必须划定停车上下客区。停车区长度必须与候车廊相适应,依照车长、线路车次而定,但停车上下—2—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标准

公交场站设计规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1.0.3条 本规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围,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围。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公交候车亭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交候车亭设计规范 篇一:公交候车亭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综合说明…………………………………………….……..……..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 第三章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和关键点及控制措施……………….....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总体施工顺序和主要工艺流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雨季施工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现场环保措施………………………….……..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和施工设计文件。 (2)我国现行的有关机具设备和材料的施工要求及标准。 (3)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 (4)本公司关于质量保证及质量管理程序的有关文件。

(5)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建筑法律、法规、条文。 (6)我国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和施工操作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xx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xx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2-9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xx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xx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73-91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gb50303-20xx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公交候车亭设计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xx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xx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xx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xx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本次设计的永兴县大道k0+000—k0+779.686m位于永兴县城关镇,金银大道呈近东西走向,西面起点位于永兴大道,

关于公共交通场站设施规划建设的几点探讨

关于公共交通场站设施规划建设的几点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的功能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的基础建设中,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在公共交通的建设中,场站设施是十分重要的,在现在的公共交通建设中,交通场站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就针对现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场站设施建设进行分析,探究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关键词公共交通;场站设施;规划建设 在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中,场站设施的建设对于公共交通的运行和人们的出行都有重要的影响,是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建设内容,对于公交企业的正常运行等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的各项职能也逐渐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交通的建设也必须要不断优化,而公共交通场站的建设就是公共交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现在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中,必须要对场站进行规划和建设,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1 场站规划的原则 场站的规划管理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是现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内容,其规划和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的城市化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用地规模也不断加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公共交通场站的建设也必须要考虑到用地的问题,要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尽量减少各种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还要注意节约土地资源,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环保和安全,要使其规划和建设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适应[1]。 2 当前公共交通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供给不足 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规划和建设中,比较常见也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土地供给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的城市中,城市的用地情况比较紧张,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公共交通先场站的规划和建设需要用到大量的土地资源,枢纽站、保养场等的用地规模都比较大,至少会占据2万平方米以上,这对于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来说无疑是十分大的比重,而且公共交通场站的建设区域大都是交通比较便利、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这种区域的土地资源价格相对更高,场站的建设成本也比较高,用于建设交通场站设施会使城市的财政收入降低。公共交通场站在建设和使用之后,短期内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对于很多城市来说,都更倾向于用来建设其他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设施,而不是公共交通的场站设施[2]。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 1.0.1 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 场、 厂等主要 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 1.0.2 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 场、厂的设计应结合 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车站和渡轮站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 2.1.4 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 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 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 2.1.5 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 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 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 2.1.6 条 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 道 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 2.1.7 条 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 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 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 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 60%。 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 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 2.1.8 条 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 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 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 宽的3?4倍。若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 14m 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 20?25%。在出入口后退2m 的通 道中心线两侧各 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 第2.1.9条 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 7.5m 。候车廊的建设规模,按廊宽3m 规划< 廊边应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 候车廊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各城市应根据本地的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设,宜实用与外形美相结 合。 第 2.1.10 条 首末站周围宜安排绿化用地(包括死角及发展预留用地),其面积宜不小于该站 总用地的 15%。 第 2.1.11 条 首末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每条营运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数量确定。规划部门作城 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规划时,应配套安排首末站的规划用地。对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的首末站宜结合用 地条件适当放宽用地标准。 第 1.0.3 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 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 站、场、厂。有轨电车、 第 1.0.4 条 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 25辆的为小型站。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 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 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 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 350m 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 700 800m 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 2.1.1 条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 大于 50 辆的为大型站; 第 2.1.2 条 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 第 2.1.3 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