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_人口与环境单元试题1答案

第一章_人口与环境单元试题1答案

第一章_人口与环境单元试题1答案
第一章_人口与环境单元试题1答案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变动的因素有

①人口迁移②经济发达程度③自然灾害④文化教育水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右图回答2-4题

2.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Ⅰ期 B.Ⅱ期C.Ⅲ期D.Ⅳ期

3.在Ⅰ期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4.下列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Ⅳ期的是

A.英国 B.坦桑尼亚 C.尼日利亚 D.肯尼亚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回答5-6题:

5.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

6.图②最有可能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B.巴西C.德国D.美国

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7、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

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8、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39%,而总人口增加了

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15~64

0~14

65岁以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右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回答9~11题。

9.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10.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1.该国可能是

A.中国 B.巴西C.德国 D.泰国

我国某校高三(2)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右图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13、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Ⅲ

B.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Ⅳ—Ⅲ—Ⅱ—Ⅰ的过程

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

D.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2010年11月,我国展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4-15题。

14. 与前几次相比目前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分布更不均衡

B. 人口增长速度各地差异大

C. 人口迁移量大

D. 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15.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人口数量②人口年龄构成③人口合理容量④城市化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生育率指一定年龄内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下图是我国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完成16~17题

单位(个)

16.该图可说明的是

A.我国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

B.我国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

C.我国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D.我国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有增大的趋势

17.影响我国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推进 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 D.国家人口政策

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比例,下图中人口迁移差额率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18~21题。18.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A、C B.B、D C.C、D D.A、D

19.如果A至D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

能的是

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

B.美国、德国、阿根廷、埃及

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

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

20.最有可能是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21.最有可能反映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变动情形的是 A .A B .B C .C D .D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1951—2000年,该国

A .是人口净迁入国

B .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 .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 .人口增长了15.1% 23.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 .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

B .可能位于欧洲

C .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 .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24~25题。

24.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25.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5 2008年

该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年万人

1342 1334

1327

1322

1313

1307 1305 1304

1301 1299 1295

-1.9 -2.4

-3.2

-2.6

-2.7

-2.3

-3.1

-2.3

-2 -1.4 -0.8

1270

1280 1290 1300 1310 1320 1330 1340 1350 1998

2001

2004

-3.5 -3

-2

-1.5 -1 -0.5 0

26.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大量人口迁入

27.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阿拉斯加州人口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下图“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图”,回答28-29题。

28.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②纬度较低,

气候比较温暖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

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

30.“丁克”(DINKY),也称为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 No Kids Yet缩写的音译,其含义为“双份收入,不要孩子”。结合材料完成丁克家庭反应的地域文化是

A.传统农业文化

B.现代工业文化

C.现代大城市文化

D.欧美文化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

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

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

背景下成立的。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

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

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

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2分)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4分)

(3)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中国各大电视台热播,并在全国老百姓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19世纪开始的国内人口迁移,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

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迁入东北地区的规模很大,使东北人口由1897年的700多万猛增至1933年的2910万。这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1949年以后,中国也向东北等地进行了有组织的移民。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下列选项不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的是(1分)

A 东北地区土地辽阔,有利于农民开荒种地

B 政府开放封禁政策,加大了山林、草原的开发

C 山东当时战局混乱

D 东北地区当时人均收入水平高

(2)图示闯关东迁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威胁和障碍有哪些?(2分)

(3)1978年以后,东北地区又有大批原籍山东的人迁回山东原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雁南飞”,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原因是什么。(2分)

(4)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是、、。(3分)

(5)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布是什么?(2分)

33、读下图,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分析回答:

(1)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2)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出的人口

问题是

A国;

B国。

(3)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国;

B国。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

B国。

34、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而70年代以来,二者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

(2)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________年代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其原因是________。

(3)利用下表数据,在图中绘出1975~199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率曲线。

年份1980198519901995

人口自然增长率 1.19% 1.42% 1.43% 1.05%

(4)从图中“三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接近________________模式,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题

31答案:(1)沪、苏、津、粤。①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

(3)①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③户籍制度的改革

(4)变小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32.(1)C

(2)冬季严寒气候,风沙,食物和水缺乏,跨越河流、山地障碍,海上风浪大。(3分)

(3)一是经济因素:山东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较快,生活水平提高,就业机会更多。二是移民受到迁返故地的潜意识和亲情、乡情的吸引(2分)

(4)地处东部沿海,改革开放时间早;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引起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

(5)闯关东:

有利: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对东北地区的不利影响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黑土肥力下降;湿地减少。

雁南飞:

有利: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不利:同时因劳动力减少,影响了农村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33、(1)A (2)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3)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并负担过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生活困难,就业难,资源、环境压力过大(4)鼓励生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2.(1)气候水源地形(2)温带(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生产和生活(4)增长城市(5)A B C D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知识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1人口增长模式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约60 多亿),人口增长快。 J 型曲线,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慢,发展中国家增长快 ●2、影响人口增长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影响人口增长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5、、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及以下。 ●6、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差异: (1)模式不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 (1)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匈牙 利、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2)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3)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 C、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b、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 c、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 ●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是现代型。 ●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如上海 D、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政治制度、经济、计划生育的实施,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人口金字塔图判读:人口总数,年龄构成,性别比例,人口增长快慢,人口增长模式,社会负担轻重 1.2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资源供应能力,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3、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语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分)积累运用(20一、 分)、阅读下列这段话,给汉字加上拼音,给拼音补上汉字。(41f )的毛白

杨,伸着绿如好一派生机àng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龙般的枝丫向你(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的古松,展着如虬ěī.)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án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问好;这里有争y.zh ǜ立流连!不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横线上(2 分)不言而喻振耳欲聋 A、坦荡如砥争姸斗艳刻骨铭心忍俊不禁 B、一泄千里纵横决荡 因地治宜不折不扣 C、贯穿始终潜滋暗长 藏污纳垢一如即往略胜一筹D、盘虬卧龙 8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淮南秋雨夜,。(《闻雁》)1 ),泥香带落花。(《迎燕》)2)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而不,而不,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3 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石榴》))、《池鹤》中的“?。”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4)“鹤立鸡群”和《池鹤》中的“,。”一句都是写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5 里头显得很突出。 2分)。、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4、《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A 上的健康情怀。、《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B“瀑布”一词,用象征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C 才,反而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D、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棉花、帆、钉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5 2子”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分)1 / 9 示例①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会成为泡影。 示例②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格言①: 格言②: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2分) 早晨我们不得又被闹钟叫醒,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然后冒着危险在马路上与汽车出生入死;由于上午的学习惯性和未完成的课堂作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在大话学习,讨论学习生活;傍晚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开始做家庭作业,一直做到两眼惺松而入睡。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18分)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和习题 1 什么是物质波和它的统计解释? 2 如何理解合格波函数的基本条件? 3 如何理解态叠加原理? 4 测不准原理的根源是什么? 5 铝的逸出功是4.2eV ,用2000?的光照射时,问(a )产生的光电子动能是多少?(b)与其 相联系的德布罗依波波长是多少?(c)如果电子位置不确定量与德布罗依波波长相当,其动量不确定量如何? 6 波函数e -x (0≤x ≤∞)是否是合格波函数,它归一化了吗?如未归一化,求归一化常数。 7 一个量子数为n ,宽度为l 的一维势箱中的粒子,①在0~1/4 区域内的几率是多少?②n 取何值时几率最大?③当n →∞时,这个几率的极限是多少? 8 函数x l l x l l x π πψ2sin 22sin 23 )(+=是不是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可能状态?如果是,其能量有无确定值?如果有,是多少?如果能量没有确定值,其平均值是多少? 9 在算符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exp, 错误!未定义书签。中,那些是线性算符? 10 下列函数, 那些是错误!未定义书签。的本征函数? 并求出相应的本征值。 (a) e imx (b) sin x (c) x 2+ y 2 (d) (a -x )e -x 11 有算符,?,?X X dx d D == 求D X X D ????-。 参考答案 1 象电子等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被称作物质波。物质波的波动性是和微粒行为的统计性联系在一起的。对大量粒子而言,衍射强度(即波的强度)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多,而衍射强度小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少。对一个粒子而言,通过晶体到达底片的位置不能准确预测。若将相同速度的粒子,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多次相同的实验,一定会在衍射强度大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在衍射强度小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少。因此按照波恩物质波的统计解释,对于单个粒子,ψψ=ψ *2 代表粒子的几率密度,在时刻t ,空间q 点附近体积元τ d 内粒子的几率应为τd 2 ψ;在整个空间找到一个粒子的几率应为 12 =ψ ?τd 。 表示波函数具有归一性。 2 合格波函数的基本条件是单值,连续和平方可积。由于波函数2 ψ 代表概率密度的物理 意义,所以就要求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首先必须是单值的,因为只有当波函数ψ

第1单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册第一单元 Part 1 Short conversations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ome short conversations. Listen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you hear. 1. ; A. The man doesn't want to see Mr Hanks. B. Mr Baker is in an inferior position to Mr Hanks. C. Mr Baker used to be in charge. D. Mr Hanks doesn't want to see the man. 2. A. They need to make more efforts. B. They'll have more work to do tomorrow. C. They'll need to finish the work as soon as possible. 。 D. More than half of the work has been done. 3. A. She felt very sorry. B. She was in a hurry. C. She felt a bit annoyed. D. She was surprised. 4. @ A. He'll miss the meeting that afternoon. B. He won't miss the meeting that afternoon.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一、基础测评(单项选择题) 1.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 A.工业化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高度发达的社会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4.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 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大洋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欧洲 D.亚洲、拉丁美洲 6.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8.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9.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 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 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10.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①日本②韩国③印度④巴西⑤古巴⑥埃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⑤ 11.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 ②>③ 1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13.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1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第一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一个数组元素a[i]与____A____的表示等价。 A、*(a+i) B、a+i C、*a+i D、&a+i 2.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C________。 for(int i=0; i

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等代数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设 )()(),(),(x F x p x g x f ∈, 且)(x p 在F 上不可约,如果)()()(x g x f x p ,则 ( ) A 、)()(x f x p 且)()(x g x p B 、)()(x f x p 但p (x ) g (x ) C 、p (x ) f (x ) 且p (x ) g (x ) D 、 )()(x f x p 或)()(x g x p 2.下列关于多项式整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多项式都不整除零多项式 B 、零多项式与任何多项式都互素 C 、零次多项式与任何多项式都互素 D 、零次多项式与零次多项式不互素 3.下列关于多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若1) ()()()(=+x g x v x f x u ,则()(),(x v x u )=1 B 、若)(),(x g x f 都与)(x h 互素,则()(),()(x h x g x f )=1 C 、任一多项式 )(x f 都与零多项式互素 D 、任意两个零次多项式都互素 4.设)()(),(),(x F x h x g x f ∈,如果)()(x f x h ,则 ( ) A 、[])()() (x g x f x h + B 、[])()()(x g x f x h - C 、)()() (x g x f x h D 、)()(x g x h 5.设 )(x f ,)(x g 是有理数域Q 上的两个互素多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 f 与)(x g 在实数域上也互素 B 、)(x f 与)(x g 在实数域上不互素 C 、)(x f 与)(x g 在复数域上不互素 D 、)(x f 与)(x g 在任一数域F (≠Q)上都不互素 6. 若][)(),(),(x R x h x g x f ∈,且)()()(2122122x h x x g x x f s n m l k +++=,其中 +∈Z s m n l k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 0)(,0)()(=≠=x h x g x f B 、 0)(,0)(,0)(≠≠=x h x g x f C 、 0)()()(===x h x g x f D 、 不能确定 7. 已知a x x t x x f 24)1()(23++++=,a tx x x g 2)(23++=的最大公因式是二次多项式, 则a t ,的值分别为( ) A 、 0,4- B 、 0,4 C 、 4,0 D 、 4,0-

人口与环境教案

人口与社会环境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确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从身边做起,自学地用行动来保护环境。 3、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环境需要人们去保护、改造。 主备教师:顾素芳 教学过程: 一、明理提高 1、数万年以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森林茂密,自然条件非常好,人们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近些年,人类不注意保护,乱伐林木,乱开矿产,破坏资源,使地球臭氧层被破坏,人们生活的空气、水、土壤正在遭到严重污染,植物受损害,河里鱼死了,草也不生长。这就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恶劣影响,人类的健康得不到保证。 2、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50多万种,前几年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而现在平均每小时消失一种生物。世界上最大的一只重达900千克的海龟,在威尔士海滩丧命。 3、近几年来,由于内蒙古大沙漠边缘的绿色植物遭破坏,树林被砍伐,沙漠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东南方向推进。沙尘暴正在向人类示威! 二、政府举措 1.从1996—2010年,中国政府将采取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对污染排放实行总量控制;二是要出台《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 2.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设立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三、自觉倡议 1、随手关闭水龙头,因为一个滴水龙头每天流掉20升水,每年流掉7000多升水。一吨水可以发电100度,可供三口之家用二个月。一吨水可以织布200米,能做80套校服。一吨水可炼150公斤钢。 2、少吃品香糖。因为口香糖的残迹十分难消除,对环境污染大。 3、买菜购物多用布袋。因为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 4、不乱扔废弃物。 5、每年为我们的家园种植3—5棵树。 6、庭院室内养花种草。 7、节约纸张,回收废纸。因为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公斤纸,减少35%的水污染。 8、不吃野生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9、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第一章习题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复习题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 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 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 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 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 (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 的比值; 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人口与环境高考试题28

题组四 (安徽省怀远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判断1~3题。 1、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图中“*”表示我国 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 93% B. 23% C. 13% D. 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比重下降了3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 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人口总数下降②若干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下降③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 大,社会步入老龄化后劳动力不足④青壮年承担的负担加重,经济增长缓慢,社会福利增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1.B 2.B 3.C (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周考(二))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4-5题。 4.图中信息反映( )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 B.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答案 4.A 5.D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2000年,我国开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给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据下列图表回答6~8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确凿záo 骊lí歌叮嘱zhǔ沼zhǎo泽 B菜畦qí木屐jī脑髓suǐ冰雹báo C 蝉蜕tuì收敛liǎn 讪xiān笑相称chèng D 珊shān瑚花圃pǔ盔kuī甲尴gān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是2分() A 恐惧延绵荒草萋萋 B 舜息嫉妒来势凶凶 C 懒惰丑陋人声鼎沸 D 沮丧幽寂人迹罕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B 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 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 你的同学要布置书房,请你向他推荐一句名言佳句作为读书求知的座右铭2分 5 赏析句子。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6 根据课文填空3分 (1)“长亭外,古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 ······” (2) 深林人不知, 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8 如果同学把你刚买的书借去,归还时却弄得又破又脏,可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对此,你较好的表达方式是2分() A这本书我不要了,我再去买本新的。 B 你就像一只耗子,两天就啃破一本书。

C 多可惜呀!前两天还好好的书,今天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D 你把书弄成这个样子,别想我再借书给你。 9 综合性学习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调查问卷,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1)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2分 (2) 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2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与探究 (一)五猖会(节选)鲁迅12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一、综合选择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生活资料() D.科学技术() 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 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 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包括: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 B.社会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 7.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劳动态度() 二、名词解释 1. 劳动对象 2.劳动资料 3. 生产关系 4. 生产方式 5 经济规律 三、分析判断 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2.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 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2、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 答案(第一章) 一、综合选择 1.A 2.A 3.A 4.C 5.AD 6.AC 7.ABCD 8.ABC 二、名词解释

绪言.第一单元测试题1

学年九( 1)班化学测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 分)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 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体积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 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8、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部位是( ) A 、焰心 B 、内焰 C 、外焰 D 、一样高 ①性质;②变化规律;③结构; ④组成。 A 、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2、 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 、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 、纳米技术的应用 3、 我国古代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举世瞩目的, 以下的技术成就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 、 烧制陶瓷 B 、发明指南针 使用火药 、冶炼钢铁 4、 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 A 、 发光放热 B 、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 、生成新物质 5、 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氧化铜的颜色是黑色 酒精有挥发性 C 、白糖易溶于水 汽油能燃烧 6、 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玻璃杯被打碎 酒精燃烧 C 、 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 蜡烛受热熔化 7、 A 、①②

9、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10、下列有关蜡烛性质或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蜡烛呈液态,不溶于水 B、常温下,蜡烛呈固态,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C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1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D、尝药品的味道 12、下列玻璃仪器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烧杯 B 、试管C 、水槽D 13、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 、试管 C 、量筒D 1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时,一般用嘴吹熄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锥形瓶、集气瓶 1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第一章试题答案版

第一部分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D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注:商品价值的四种形式 偶然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 A. 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C 】 A. 天然贝 B. 大理石 C. 贵金属 D. 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D 】 A. 银圆 B. 铜钱 C. 金属刀币 D. 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C 】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 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 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 C 】 A. 投放的现金 B. 回笼的现金 C. 流通的现金 D. 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D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C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约60多亿),人口增长快。 时间上:J型曲线,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慢,发展中国家增长快 ●2、影响人口增长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影响人口增长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5、、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及以下。 ●6、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差异: (1)模式不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 B、发达国家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 (1)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 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2)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3)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 C、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b、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 c、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 ●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是现代型。 ●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如上海 D、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政治制度、经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人口金字塔图判读:人口总数,年龄构成,性别比例,人口增长快慢,人口增长模式,社会负担轻重 1.2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资源供应能力,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3、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1. 如果要进行网络学习,你会优先选择以下哪一个信息系统( C ) A 综合素质评价网络系统 B网络通信系统 C在线图书馆 D网上银行 2.以下属于随机系统的是( A ) A 彩票出号机 B 电子闹钟 C 电子门禁系统 D 可视电话 3.以下不属于复杂系统的是( A) A 手持电子秒表系统 B 数字校园网系统 C 导航系统 D 人脸识别系统 4.以下不属于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的是( D ) A 硬件与软件 B 数据C通讯方式D价格 5. 分析餐厅刷卡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 要素1: 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素2: 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素3: 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素4: 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不能体现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的( A ) A 重量B显示色彩 C运行速度 D 自动化功能 7. 针对一个网络课堂系统,分析其五项基本功能的实现方式。 输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下不属于事务处理系统的是( D ) A 电子计算器 B水费缴纳APP C 机器人 D 电磁炉 9.以下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是( A ) A 学术期刊网 B 农业专家系统 C 机器人 D门禁 10.以下不属于决策支持系统的是( D ) A 心理压力估计平台 B 天气预报网站 C 股票分析系统 D 伺服机器人 11.以下不属于专家系统的是( D ) A 口语训练校正系统 B 植物识别系统 C 农业病虫害检测诊疗系统 D安保金属探测系统

人口与环境高考试题9

题组二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 2010届高三暑假假期复习检测)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 (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 ”回答1-2题。 年龄 0?14 15?60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 000 6 500 1 500 10 000 死亡率(%) 0.6 0.6 2.5 3.7 乙 人口数 3 500 6 000 500 10 000 死亡率(% 0.75 0.7 2.2 3.65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 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 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 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① 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② 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 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 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 答案 1.C 2.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福建省石光华侨联合中学 2010 届咼三适应性测试) 读“我国某省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 图”回答3-4题. 答案 3.B 4.A 1- 1 ~1 1 1 ----------- 1 1 1 1 1 II 1 3 ?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该省( ) A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 4.预测到2031年该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立 60岁 女 I 2D31年 40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哲学是:() A.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 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 B.结构性( ) 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 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 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 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 B.动物心理的形成( ) C.语言的产生( ) D.劳动(√) 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 B.各种实物的总和( )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3.实践是( )既区分又统一的基础 A.运动和静止( ) B.时间和空间( ) C.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