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一个”到“多元一体”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

从“一个”到“多元一体”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

从“一个”到“多元一体”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
从“一个”到“多元一体”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

从“一个”到“多元一体”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

周文玖

【专题名称】历史学

【专题号】K1

【复印期号】2007年10期

【原文出处】《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4期第102~109页

【英文标题】Fron“the Chinese Nation Is One”to“the Configuration of Plurality in an Organic Whole”:Evolution of the Theory on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简介】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周文玖,男,山东金乡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历史学博士。【内容提要】抗日战争初期,顾颉刚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并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从而引起众多学者的争论。因为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这个讨论没有充分展开,但为以后民族理论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者、历史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民族理论、历史理论方面提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尤其是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和白寿彝“多种形式的多民族统一”的历史理论,高屋建瓴地揭示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中国民族理论的日趋成熟。

During the earlier stag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Gu Jiegang set up Frontier Weekly attached to the newspaper YiShiBao in Kunming and published the Chinese Nation Is One, which led to many debates. Owning to the war-time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at discussion did not last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it laid a bas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fter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ethnologists and historians using Marxism national points and modern anthropology to study the Chinese Nation, hist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society have raised many creative standpoints. Among which the configuration of plurality in an organic who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by Fei Xiao-tong and the manifold unification of plural nations by Bai Shou-yi are most representative. Being signs of the mature theory on the Chinese Nation, they both explored the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regular patterns of its forming and developing.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顾颉刚/费孝通/白寿彝the Chinese Nation;Gu Jie-gang/Fei Xiao-tong/Bai Shou-yi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19(2007)04 —0102—08

“中华民族”一词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很快改变了以前的排满做法,倡言满汉一家,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这一名词在当时学者的文章、政治家的演讲乃至政府的文告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含义也不断充实,由原来主要指汉族,扩展为包含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变化,在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明显。①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在抗日战争中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之称谓得到全国各民族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学术界出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争论。新中国成立前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宪法的职能,设有“民族政策”专章;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和《总纲》中都

有与民族有关的规定,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学术界对民族史和民族理论的研究在学习宪法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1989年,民族学

家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理论,在民族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20世纪初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的日趋成熟。与此同时,史学界对民族

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体现在中国通史的编撰上。对民族理论的发展作史学史的考察,无论是丰富史学史的内容,还是深化民族理论的认识和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及其争论

明确撰文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观点的是顾颉刚,与他观点相同的还有傅斯年等人。1938年12月,顾颉刚在昆明创办《益世报·边疆周刊》,目的是引起学者对边疆问题的重视,促进边疆人民和内地同胞的合作,以共同抵御野心国家的侵略。不久,他在《益世报·每周评论》发表《“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指出:“中国的历代政府从不曾规定某一部分地方叫做‘本部’,在四十年前我们自己的地理书里更不曾见过这个‘本部’的称谓。”“这个名词就是从日本的地理教科书里抄来的”,日人伪造、曲解历史来做窃取我国领土的凭证,因此必须废弃之。[1] 傅斯年在看到顾颉刚的文章后,给顾颉刚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这是信念,也是事实。”顾颉刚“读到这位老友恳切的来信,顿然起了极大的共鸣和同情”,于是撰写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章开首即云:“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从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2] 接着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进行了

论证。

他说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只有文化的观念而没有种族的观念。到秦始皇统一时,“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就生根发芽了;晋朝五胡乱华,虽说大混乱了多少年,但中华民族却因此而扩大了一次;宋朝时辽、金、元和西夏迭来侵夺,然而到了后来仍然忘了种族的仇恨,彼此是一家人了。中华民族既不组织在血缘上,也不建立在同文化上。现有的汉人的文化是和非汉人共同使用的,不能称为汉人的文化,而只能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仅汉人文化不能称为汉人文化,就是这“汉人”二字也说不通。因为汉人在血缘上既非同源,文化也不是一元。中国人只是在一个政府之下共同生活的人,在中华民族之外绝不该再有别的称谓。以前没有中华民族这个称谓时,没有办法,只得姑且称为汉人,现在有了这个最适当的中华民族之名了,就当舍弃以前不合理的“汉人”称呼,而和那些因交通不便而致生活方式略略不同的边地人民共同集合在“中华民族”一名之下。他还分析了“五大民族”的由来,认为“五大民族”之说是中国人自己作茧自缚,成为帝国主义假借“民族自觉”分化中国的口实。

顾氏的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顾氏所主持的《边疆周刊》栏目也收到不少讨论文章。据查,发表在《益世报》的《边疆周刊》或《星期评论》的信件和文章有如下一些:张维华的《读了顾颉刚先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之后》、白寿彝的来函(后附顾颉刚的按语)、费孝通的《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马毅的《坚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信念》、鲁格夫尔的来函(后附顾颉刚的按语)。上述文章对顾颉刚的观点大多表示了赞同,特别是从当时的抗战形势着眼,认为顾氏提出这一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惟费孝通的文章对顾颉刚的观点表示了不同意见,为此顾颉刚在发表了费孝通的文章后,又连作两文《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分别发表在《益世报》1939年5月8日《边疆周刊》第20期和1939年5月29日《边疆周刊》第23期上。在其他学术刊物上也有与顾颉刚商榷的文章,翦伯赞的《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读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后》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此后何轩举的《中华民族发展的规律性》、黄举安的《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以及席世锽的《中华民族起源问题质疑》等文章,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发表的。

张维华、白寿彝是顾颉刚的学生,他们都同意顾颉刚的观点。张维华认为坚强的民族意识对反抗外来侵略压迫很重要,因此,“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亟待发挥。他对“一个”也作了自己的理解,说:“所谓‘一个’”的意义,据我个人看来,可从两方面说:一是从政治的联系上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上说,非成为一个不可。……第二方面是从血统上或是文化上,说明国内各部族是混一的,不是单独分立的,因为是混一的,所以成为一个。”[3] 但他也指出了从第二个方面进行解释的困难。

白寿彝对顾颉刚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表示敬佩,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从中国整个的历史上去看,的确是如此,而在此非常时代,从各方面抗战工作上,更切实地有了事实上的表现,但在全民心理上却还不能说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信念,而还没有走出口号的阶段。”他主张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思想贯穿到历史研究和历史编纂中,“中国史学家的责任,应该是以‘中华民族是一个’为我们的新的本国史底一个重要观点,应该是从真的史料上写成部伟大的书来证实这个观念”[4]。

马毅在《坚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信念》一文中认为,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糅合抟聚,合一炉而冶之以成的一大民族。他引用人类学研究成果,驳斥中华民族外来说;以章太炎的文字学研究成果、吕思勉的民族史研究成果,说明古之三苗不是现在的苗族,证明苗汉没有矛盾。“夷”、“夏”均可训为大的意思,四夷加虱犬字旁,源于原始氏族图腾崇拜,亦无鄙贱之意。这篇文章还引用了孙中山遗言和临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言,既有“国内的各少数民族”之提法,又有“整个的中华民族”等用语,与顾颉刚的提法略有一点不协调,但最后仍指出坚定“中华民族是一个”信念的重要性。[5]

苗族人鲁格夫尔不赞同苗汉同源论,说:“据我观察所得,今日要团结苗夷共赴国难,并不需学究们来大唱同源论,我们不必忌讳,苗夷历史虽无专书记载,但苗夷自己决不承认是与汉族同源的。同源不同源,苗夷族不管,只希望政府当局能给以实际的平等权利”。顾颉刚为这封信作按语说:“我们的团结的基础建筑在‘团结则生,不团结则死’的必然趋势上,原不建筑于一个种族上,更不建筑于一个祖先

上。”有些宣传用语虽有语病,“但也可以原谅,因为在这极度兴奋的时势之下,很容易急不择言”[6]。鲁格尔夫显然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有所保留,但他对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敌人是坚决支持的。

费孝通的来信对“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出了质疑。他根据自己的民族学、社会学调查,认为中国人民不但在文化、语言、体质有分歧,而且这些分歧时常成为社会分化的根据。在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文化、语言、体质不会没有混合的,可是这些混合并不一定会在政治上发生统一的。因此,要证明中国人民因曾有混合,在文化、语言、体质上的分歧不发生社会的分化是不容易的。即使证明了,也不能就说政治上一定能团结。所以,费氏认为,不能把国家与文化、语言、体质团体画等号,即国家和民族不是一回事,不必否认中国境内有不同的文化、语言、体质的团体(即不同民族的存在)。谋求政治的统一,不一定要消除“各种种族”(即费氏所谓的民族)以及各经济集团间的界限,而是在于消除因这些界限所引起的政治上的不平等。

针对费孝通的质疑,顾颉刚在第一篇《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中,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研究这个问题的五个因由。其中核心的意思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用民族问题分化中国,“民族”二字需要慎重使用。对于费孝通说顾氏“立论的目的似在为‘我们不要根据文化、语言、体质上的分歧而影响到我们政治的统一’一句话找一个理论的根据”,顾颉刚既同意又不完全同意。他说费氏的这个话“真是道出了我的心事,搔着了我的痒处。不过我的意思不只限于‘政治的统一’,还要进一步而希望达到‘心理的统一’耳”。[7]

在第二篇“续论”中,顾颉刚认为民族的构成是精神的,非物质的,是主观的,非客观的。他引用Arthur N.Holcombe为民族下的定义道:“民族是具有共同民族意识的情绪的人群。”“民族意识是一个团结的情绪——一个国人彼此间袍泽的情感,相互的同情心。”一个民族里可以包含许多异语言、异文化、异体质的分子(如美国),而同语言、同文化、同体质的人们亦可因政治及地域的关系而分作两个民族(如英、美)。中国自从秦始皇统一之后,朝代虽有变更,种族虽有进退,但“一个民族”总是一个民族,任凭外面的压力有多大总不能把它破裂,新加入的分子无论有怎么多也总能容受,好像雪球那样,越滚越大,遂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民族。为了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顾颉刚用了一个设问:“汉人的成为一族,在血统上有根据吗?如果有根据,可以证明它是一个纯粹的血统,那么它也只是一个种族而不是民族。如果研究的结果,它不是一个纯粹的血统,而是已含有满蒙回藏苗……的血液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民族而不是种族。它是什么民族?是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之先进者,而现存的满蒙回藏苗……便是中华民族之后进者。他们既是中华民族之后进者,那么在他们和外边隔绝的时候,只能称之为种族而不能称之为民族。”[8] 要之,他认为在中国境内没有能够称为“民族”的独立民族,如果有,则只有一个包含所有中国人的“中华民族”。顾颉刚对中华民族内各个组成部分的密切联系的论述和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说明,还是有其学术价值的,为以后建立更加科学的民族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顾颉刚在《边疆周刊》连续发表两篇《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费孝通此后却没有再写论辩文章,这不是因为被顾氏的论证所折服,而是担心这样辩论下去起不到好的效果。54年后,费孝通还对这次论争作了回忆,对自己没有再写文章作了说明,他说:“后来我明白了顾先生是急于爱国热情,针对当时日帝国主义在东北成立‘满洲国’,又在内蒙古煽动分裂,所以义愤填膺,极力反对利用‘民族’来分裂我国的侵略行为。他的政治立场我是完全拥护的。虽则我还是不同意他承认满、蒙民族是作茧自缚或是授人以柄,成了引起帝国主义分裂我国的原因。而且认为只要不承认有这些‘民族’就可以不致引狼入室。借口不是原因,卸下把柄不会使人不能动刀。但是这种牵涉到政治的辩论对当时的形势并不有利,所以我没有再写文章辩论下去。”[9]26—27

翦伯赞没有看到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他看到的只是第二篇《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续)》。翦伯赞认为,顾颉刚把中华民族当做一个问题而提出,是非常重要的。但又认为当时的争论大半陷于名词的讨论,没有把中华民族与现实的斗争关联起来,使得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他说顾颉刚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命题本身就不太正确,“因为这一命题,就包含着否定国内少数民族之存在的意义,然而这与客观的事实是相背离的”,虽然顾先生否认摆了大民族的架子[10] 翦伯赞在文章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认为要承认过去存在民族矛盾的现实,并分析了当前民族矛盾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途径,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巨大价值。当然,翦伯赞对顾颉刚的批评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顾氏观点的合理成分没有给予应有的肯定。

“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争论开展于抗日战争初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就顾颉刚而言,这个讨论既是他强烈地关心民族命运之爱国情怀的反映,又是他创办《禹贡》杂志以来学术工作的继续。但研究这一问题并非顾颉刚所想的那么简单。这是因为:一、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二、这个问题与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抗战的时局联系紧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展开充分的学术探讨、学术争论;三、当时的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国内民族问题的观点上有严重的分歧,欲超然党派而从事纯学术的研究也是很困难的。但是这个问题在那时提出来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争论,具有它的必然性。清末以来,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不断加强,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有了相当的成绩,如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具有卓越见解的文章;夏曾佑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包含很多民族史的内容;刘师培的《中国民族志》着重叙述中国历史上各族的衍脉及其相互联系,已体现出专门的民族史的性质。此后,陆续出版了一些民族史专书,如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1928)、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1934)、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1935)、缪凤林的《中国民族史》(1935)、郑德坤的《中国民族的研究》(1936)、郭维屏的《中华民族发展史》(1936)以及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1936)等。特别是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把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新途径。不少通史类的著作也包含丰富的民族史的内容。因此,从学术自身的发展趋势看,对中华民族的宏观理论认识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对宏观理论的研究不是靠对某一民族历史的微观研究能够完成的,需要运用科学的民族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才能解决。“中华民族是一

个”是一个大命题,讨论这一命题对推进宏观民族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建立科学的中国民族理论的重要环节。

二、“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理论与多种形式“多民族统一”的历史理论

在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是一个”和主张中国的多民族特点在学术界都是存在的。1941年张大东在《中华民族发展大纲》一书中总结道:“中华民族者,非吾族以往历史上之名词,乃中华民国以内之数个民族,结合而成为一个民族之总名词。关于此总名词含义之揭示,约有二义,分述于后:一派主张,中华民族内若干支,自古实同一祖先……另一派主张,则谓今日之中华民族,系由有史以来,若干不同之民族,互相接触之结果,逐渐循着自然之趋势,陶熔结合而成为今日之一个庞大民族。此一说,一般史学家,及稍有常识之人,大致均无异义。”[11]21—22 这里所概括的中华民族之二义,反映了当时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形成的两种不同观点,但它们在不同之中还有相同,就是都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应该说,这个概括还不全面,因为它没有包括认为中华民族既是一体的,又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中不断被表述,在从事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的学者著作中,也屡被提及和论证,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著作中,此观点被表述得比较明确。

如果说由于抗战的形势,学术界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理论还难以深入探讨下去的话,政治家的不同政治主张,却又成为学界继续研究这一问题的前导。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承认国内各少数民族的,但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政府逐渐淡化民族之提法,用宗族、种族取而代之。1943年出版的蒋介石署名的《中国之命运》,不再称汉、满、蒙、回、藏各族为“民族”,而称“宗族”。他说“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合而成的”,“我们的各宗族,实为同一民族”[12]2。周恩来就明确谴责蒋介石以“宗族”看待国内少数民族的行为是“民族歧视”,说“蒋介石的民族观,是彻头彻尾的大汉族主义。在名义上,他简直将蒙、回、藏、苗等称为边民,而不承认其为民族。在行动上,也实行民族的歧视和压迫”。[13]47 与此相反,共产党则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自决权,主张民族平等,在此基础上,发展民主主义。1939年,毛泽东与延安的部分学者合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其中专设一节“中华民族”,指出:“我们中国现在拥有四亿五千万人口,差不多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在这四亿五千万人口中,十分之九以上为汉人。此外,还有蒙人、回人、藏人、维吾尔人、苗人、彝人、壮人、仲家人、朝鲜人等,共有数十种少数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已有长久的历史。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14]622 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专门讲到“少数民族问题”。毛泽东首先批评了国民党的民族压迫政策,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善国内少数民族的待遇,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治的权利”[15]1084。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对民族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1941年出版的《回回民族问题》一书。书前的简短序言,对否认回回问题为民族问题,将回回民族问题简化为宗教问题等进行了批判,说“这是大汉族主义的标本”[16]序言。该书虽非鸿篇巨制,但它在民族史研究方面的地位却不可小视。很多年后,在回族史研究卓有成就的著名

史学家白寿彝这样评价它:“这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的第一部专书。”[17]31 1948年吕振羽出版的《中国民族简史》,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写成的又一部民族史专著。该书在资料方面,重视把考古资料、实地调查得来的资料以及口述材料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靠文献资料的缺陷。此书虽然在一些具体的史实方面存在误解,但从总体上看,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趋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宪法没有颁布之前具有宪法的职能,其中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都是关于民族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序言》和《总纲》都有关于民族的规定和表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同纲领》和《宪法》对民族史的研究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历史学界和从事民族研究的学者都对之进行了认真学习,提高了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水平。1950年代顾颉刚写回忆录,谈到自己以后的工作计划,其中有一项是编辑《中国民族史料集》,其中言及民族问题,对自己过去的认识有所修正。他说:“中华民族为多种民族所结合,中国文化为多种民族文化所荟萃,这是毫无疑问的事。”[18]75 范文澜发表《中华民族的发展》,提出各族人民对中国历史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中国之成为历史悠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伟大国家,这是“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男女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创造的成果”[19]。白寿彝在1954年《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发表文章《杰出的多民族国家宪法》,盛赞“在整个宪法草案中,贯彻着民族自由平等的原则”[20]6。费孝通在这一时期也发表了《学习共同纲领中的民族政策》、《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的大宪章》、《对于宪法草案有关民族基本规定的一些体会》等文章。《共同纲领》和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对此后的民族识别工作和民族理论、历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费孝通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领域均有精深的造诣。他参加了1950年代的民族识别工作,对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亦有创建之功,为中国民族史、民族学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9年,他应香港中文大学Tanner讲座的邀请,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讲,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演讲稿整理成文后发表出来。这是一篇包含多学科知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大文章,是作者几十年民族史研究的结晶。[21]13该文表达了这样一些观点:1.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多元是指中国疆域内的50多个民族单位,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它们虽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2.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由于他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3.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中华民族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包含了差异的一致,并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22] 这篇文章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高

度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费孝通与其他民族学工作者对这一理论继续完善,撰著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从中华民族起源与形成、民族称谓含义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地位、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角度,对多元一体理论作了更加详尽的阐发。陈连开著的《中华民族研究初探》,马戎、周星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伍雄武著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萧君和主编的《中华民族族体论》等,都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理论有所丰富和发展。近年来出版的多种民族史通史著作,大都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撰著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理论得到了民族学界的广泛认同,是中国学者应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现代人类学、社会学理论对中国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科学论断。

与此同时,在历史学界,白寿彝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中国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多民族统一的历史理论,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理论交相辉映。他说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经过一个漫长过程的”,“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就进入了多民族统一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各民族内部的统一、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而达到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而终于达到稳定的多民族的统一,并且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17]365 所谓各民族内部的统一,就是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主要是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战国七雄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体,它们都各有自己的民族主体,而分别与东方诸夷、西南诸戎、北方诸狄、南方诸蛮以及其他民族统一起来。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也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时期均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继承,而在本质上跟历史上的统一又有根本的区别。[17]90—91 从历史的发展上看,这四种民族统一的形式,是按着顺序前进,一步高于一步。先是有若干单一的民族内部统一的出现,然后有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然后有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然后有社会主义的全国性的统一,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7]91 从历史的某一片断来看,确实不止一次地有分裂状态的存在,但从历史发展的全貌来看,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才是主流。[17]92 在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之间有和好、有争吵,民族关系是曲折的,但总的说来,友好关系越来越发展。无论在时间的继续性上,在关系到的地区上还是在涉及的方面上,都是这样。[17]95 白寿彝同样认为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说“撰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还是要把汉族的历史写好,因为汉族是主体民族”[17]98。他也论述到“一”与“多”的辩证关系。他说的“一”指的是统一,“多”指的是多民族。他说:“‘一’和‘多’是辩证的统一,‘一’存在于‘多’中。‘多’好了,‘一’就会更好。反过来说,‘多’要团结为‘一’,‘多’才可以使‘一’更有力量。历史上的统治者,对‘一’的重视,大大超过了‘多’,他们不懂得,限制了‘多’的发展,也就必然限制了‘一’的发展。”[17]98 白寿彝的这些论述,解开了民族学研究者多年的困惑,对中国民族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上考察了民族理论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同及其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在1930年代末和1940年代初关于“中华民族是一

个”的讨论中,费孝通和顾颉刚是有分歧的。费孝通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性,顾颉刚则强调了它的一体性。顾颉刚为了强调一体性而否定了多民族之存在,这使得他的理论带有严重的缺陷。但他对一体性的认识和论证,对费孝通以后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还是产生了影响的。顾颉刚是历史学家,他对历史上人们心向统一、民族意识日益趋同等资料的梳理,对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华民族的一体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这话固然到了现在才说出来,但默默地实行却已有了二千数百年的历史了。”[3] 这与费孝通后来所说的“自在的民族实体”和“自觉的民族实体”是相通的。费孝通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22] 顾颉刚强调民族意识对确立民族的根本意义;费孝通在民族识别工作和民族理论中,也对民族意识极其重视。费孝通在回顾自己的民族研究经历时提到英国功能派社会人类学和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S. M. Shirokogoroff)对他的影响,说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人类学理论和他在1935年广西大瑶山的民族调查,是他提出“多元一体”理论的两个主要因素。但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完成,除了专业知识和实地调查之外,历史的论证是不可缺少的,正如费孝通说的“现况调查必须和历史研究相结合。在学科上说就是社会学或人类学必须和历史学相结合”[21]10。费孝通的“多元一体”理论,基本是通过历史论证的方法完成的。费孝通本人教授过中国民族史,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就是在过去讲义的基础上又加以20多年的思考撰写而成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紧密联系,反映了历史学对民族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历史理论的发展与借鉴吸收民族学的成果也是分不开的。如白寿彝在提出多种形式的多民族统一理论,涉及民族识别和民族现状时,就吸收了费孝通的《民族与社会》一书的学术成果。[17]39—42 因此,历史学与民族学乃至人类学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对推进民族理论、历史理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余论:民族理论与中国通史之编撰

通史最能够反映历史的全貌,因此,编撰中国通史成为很多史学家的毕生学术追求。在整个20世纪,大史学家往往把完成中国通史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1900年,章太炎写作《中国通史略例》,最早提出要编修一部不同于旧史的新的中国通史,目的是为了“大端令知古今进化之轨”,“振厉士气,令人观感”[23]330;梁启超1901年发表《中国史叙论》,1902年发表《新史学》,都是为撰著新型的中国通史所做的理论准备;一直到20世纪末,白寿彝总主编完成多卷本《中国通史》,撰述巨型中国通史之目标才最终实现。中国通史的撰述与民族理论的研究密不可分。撰写通史,首先要研究民族问题,民族理论问题解决不好,中国通史是很难写下去的。有志撰著中国通史的史学家,都对民族理论予以重视,如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有“人种”专节,《新史学》有“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专目。他1905年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及1922年发表的《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是对其以前所谓中国“人种”的继续研究。这些研究都是为撰述通史打基础的。顾颉刚在1930年代创办《禹贡》时,提出:“希望有一部中国通史出来,好看看我们民族的成分究竟怎样。”[24] 1950年代,顾氏计划编辑民族史料,也是“为将来的著作家汇合了各民族的史实以写成一部真正的《中国通史》计”

[18]75。这些都说明,史学家们均认识到,只有包含了中国境内所有民族之历史的通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通史。费孝通在提出了“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理论后,也谈到了写中国通史的问题,他说:“如果把具有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如实地摆清楚,也就是一部从民族观点描述的中国通史了。这也可以说就是我在民族研究领域中悬想已久而至今没有能力完成的一个目标”[21]14。可见,中国通史,对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者同样具有无穷的魅力。民族理论与中国通史,二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没有民族理论,中国通史无法撰写;没有中国通史的知识,民族理论就没有根基和依据,民族理论也不能真正建立起来。

白寿彝长期从事民族史和民族理论的研究,积累了丰厚的成果,他在《中国通史》导论卷中,开篇就论述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总结了中国史学撰述多民族历史的优良传统,对20世纪以来关于民族史和民族理论的成果作出评述和论断,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历史理论。他总主编的巨型《中国通史》,被人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25]。他的民族史修养以及对民族理论问题的科学论断,是他能够组织完成这部中国通史的必要条件。民族理论的研究程度,关系着中国通史的编纂水平,这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本文引用昆明《益世报》的有关资料,由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张锦鹏研究员提供,特此致谢!

收稿日期:2007—01—12

注释:

①参见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年创刊号。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N].昆明:益世报,1939—01—01.

[2]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N].昆明:益世报,1939—02—13.

[3] 张维华.读了顾颉刚先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之后[N].昆明:益世报,1939—02—27.

[4] 白寿彝.来函[N].昆明:益世报,1939—04—03.

[5] 马毅.坚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信念[N].昆明:益世报,1939—05—07.

[6] 鲁格夫尔.来函[N].昆明:益世报,1939—05—13.

[7] 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N].昆明:益世报,1939—05—08.

[8] 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续)[N].昆明:益世报,1939—05—29.

[9]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三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0] 翦伯赞.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读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后[J].中苏文化,1946,(1).

[11] 张大东.中华民族发展史大纲[M].重庆:军训部西南游击干训班,1941.

[12]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增订本[M].重庆:中央训练团,1943.

[13]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 民族问题研究会.回回民族问题[M].延安:新华书店,1941.

[17] 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8] 顾颉刚.顾颉刚自述[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19] 范文澜.中华民族的发展[J].学习,1950.(1).

[20] 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1] 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2]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

[23]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4] 顾颉刚.发刊词[J].禹贡,1934(1).

[25] 许殿才.七十年心血铸就的丰碑[J].史学史研究,1999,(3).^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985138888.html,/ 全文阅读链接:

https://www.doczj.com/doc/985138888.html,/history/histheory/127452_6.html

《中国民族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民族史纲要》读后感 这次要说的是王钟翰《中国民族史纲要》这本书,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看书的顺序错了。顾名思义,这本书就是介绍民族历史的,而且其实还是除汉族以外的所有少数民族的历史,内容是按照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这样的格局顺序一一介绍的,但每章的内容都是以一个个民族为主题展开的。比如满族,就会从它的最久远的渊源开始讲起,比如清代的满洲,金朝的女真,更久远的黑水靺鞨,女真之名也是契丹族最早称黑水靺鞨为女真(女直)的,然后更令我惊喜的是,它在开头就先讲了许多诸如肃慎、东胡、突厥等古代民族,将了它们的历史,虽然这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消失,但是确实很多民族的。 就这样,这本书的逻辑就清楚了,先从最最古老的历史民族讲起,待这个民族族称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哪些民族,这样历史脉络就清晰了。就像讲汉族的历史前先说说华夏族的历史一样,汉族这个族称是在汉朝之后才逐步确立的。然后每一章也是一个整体,讲鲜卑族就会在这一章把鲜卑族的历史讲完,然后也会有经济文化的简单介绍,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无疑这本书要比上次读的《中国民族概论》更适合,应该在这本书熟悉后再读后者,就像历史初学者应该先读纪传体这种故事性更强的史书,再读编年体史书一样。 其中500多页绝对超过了55个民族的历史梳理,纵使 我是多年的文科生,读完之后也感觉什么都没记住一样。在此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突破点,如很多民族共同体是多国居住,比如在我们只有100多万人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其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500万人;塔吉克族在我国3万多人,但是阿富汗360多万,塔吉克斯坦共和国340万;还有柯尔克孜族、朝鲜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等等,许多民族在中国或许是少数民族,但是在国外却是主体民族,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才成为中国公民。以前我不知道,或者也没认识到这点。这样的话,其实全世界各国都有其他各民族,相互联系如此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更容易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其次,别看此书虽然官方教材,全书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所有民族一起共同创造的,但是仔细看看,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史学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56分) 《汉纪》六家二体《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纲目》 《廿二史札记》《宋书》袁枢 二、简答题:(每题22分,共44分) 1、列举十部有关少数民族的史着。 2、简述黄遵宪史学。 三、简答题(任选一题,50分) 1、司马迁、班固史学之比较。 2、试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一、简答题 1.试析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的特点与联系 二、论述题 1.试比较《史记》与《汉书》在编纂特点与着述宗旨上的异同。 2.试述魏南北朝史学思想与其时代间的关系 3.说明唐朝设官修史书的历史背景 4.说明《春秋》《左传》《史记》《汉书》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传承与演变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科目代码:489 一,名词(50) “属辞比事”、《三国志》、马端临、赵翼、《新史学》 二,问答题(60) 1,简述郑谯的史学思想 2,试析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的特点与联系 三,论述题(40)

试比较《史记》与《汉书》在编纂特点与着述宗旨上的异同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牧誓》篇选自_________,是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因誓师在_______ ,所以题目名《牧誓》。 2、_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3.《左传》,原名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 4.《国语》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_______ 所作。5.《山海经》是中国一部古代________ 书。《山海经》的“经”是_____ 的意思。 6.《秦始皇本纪》篇选自______ 卷六,是______ 为古代封建帝王个人写的一个专纪。 7.《三国志》作者_____ ,此书的体例属于_____________- 。 8.《宋书》全书上起_______________,下讫__________ ,共_____ 卷。9.《梁书》的作者是________ ,由_________ 监修。 10。《隋书》包括帝纪_____卷,列传_____卷,志______ 卷,共_____ 卷。11。《新五代史》原名_________ ,由宋代__________ 所撰。 12。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部志是 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 13。《明史》共三三二卷,其中包括本纪_____ 卷,志____ 卷,表____ 卷,列传______ 卷。 二、解释字、词或句子(每问1分,共10分) 宋人使门尹般(1)如晋告急。公曰:“(2)宋人告急,舍之则绝;(3)告楚,不许。我欲战矣,(4)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5)使宋舍我而赂齐、秦,(6)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7)爱曹、卫,必不许也。(8)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9)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10)畀宋人。 ―――选自《左传》 (1)如: (2)宋人告急,舍之则绝: (3)告: (4)齐、秦未可: (5)使宋舍我而赂齐秦: (6)藉: (7)爱: (8)喜赂,怒顽: (9)说: (10)畀: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就《日知录》的内容,略论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2.简析《国语》在体例上的特点?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任课教师: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姓名: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 2.《日知录》 3.史德 二、简答题:16% 1.简述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8分) 2.为什么说《左传》是完备的编年体史著?(8分) 三、史料分析:27% 1.试就下列史料分析论述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各自有何优缺点?(7分)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隽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夜。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率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据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 2.试分析下列史料所蕴含的思想内容。(7分) “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

代之斖斖()。”(《隋书·经籍志·史部序》)。 3.试就下列史料分析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编纂特点。(6分)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自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文献通考·总序》) 4.下面一段史料说明了什么样的观点和价值取向。(7分) “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乃《春秋》成而贼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 四、论述题(1、2题必做;3、4题选做一题):45% 1.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15分) 2.试论刘知几及其《史通》在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上的贡献。(15分) 3.《通典》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编纂、史学思想等等加以论述。(15分) 4.试分析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的基本内容和史学理论贡献。(15分)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2.《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3.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专题讲座 初中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教学研究 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第一部分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核心内容的界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进,使学生了解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其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和特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使学生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视野上,了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自强不息的根本保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构成了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在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无论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汉以来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间,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其间虽曾经历了数次分裂又再统一的曲折过程,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前推进的,而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以及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等,毕竟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也是由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共同组成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结成了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紧密联系,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 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

中国民族史(复习资料)

中国民族史(复习资料总结) 中国民族史上的五方格局: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间的华夏民族 五胡:勿吉(亦有说法为匈奴)、鲜卑、羯、氐、羌。 古代各少数民族对首领的称谓: 鲜卑:(大人)维吾尔:(伯克、和卓)藏族:(赞普,雄强丈夫)乌孙:(昆弥)契丹:(大人)蒙古:(可汗) 乌桓:(大人)匈奴:(单于)突厥:(可汗) 高句丽:(王)女真:(汗) 古代各民族图腾: 回纥(回鹘):树土家族:虎鲜卑:鹿匈奴:狼 契丹:青牛白马(亦有说法为狼)蒙古(苍狼白鹿)苗(枫树)各地名内涵: 乌鲁木齐在维语中意为“美丽的牧场” 各民族分述 契丹(镔铁之意) 属东胡族系,源出鲜卑。 太祖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耶律德光改契丹国为金国。

政治制度: 1、投下州军制(投下制) 辽太祖阿保机曾实行的一种制度。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 2、南北面官制 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即在南方汉民族地区任用汉族官员,北方任用契丹官员。加强了对于全国控制。 3、四时捺钵制度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契丹语词,意为辽帝的行营。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辽代不同时期四时捺钵的地区也有所变化和不同。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 蒙古(永生之火) 古东胡语“蒙古”意为“永生之火” 源出东胡族系,蒙古室韦。 蒙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孛儿只斤家族出生,铁木真。元朝由蒙古族建立。 四大汗国: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哈台汗国。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考生将本题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对应的题号下,否则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史书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是中国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 A、《世本》 B、《尚书》 C、《诗经》 D、《竹书纪年》 2、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 A、周公 B、孔子 C、左丘明 D、司马迁 3、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是() A、孔子 B、司马迁 C、刘向 D、班固 4、()史书发展了《春秋经》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最早的断代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A、《国语》 B、《战国策》 C、《七略》 D、《汉纪》 5、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五代是指() A、宋、齐、梁、陈、隋 B、梁、陈、齐、周、隋 C、梁、陈、北齐、北周、隋 D、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 6、下列()史书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进了关于君王的认识。 A、《人物志》 B、《帝王略论》 C、《贞观政要》 D、《帝范》 7、下列()文献已有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思想。 A、《七志》B、《七录》C、《七林》D、《隋书·经籍志》8、欧阳修私修的一部正史是() A、《旧五代史》B、《新五代史》C、《旧唐书》D、《新唐书》 9、()的史学,是明清史学也是封建史学的殿军。 A、章学诚B、惠栋C、戴震D、龚自珍 10、明末清初第一大儒黄宗羲的()是政论和史论结合的杰作。 A、《明夷待访录》B、《思旧录》C、《宋元学案》D、《明儒学案》 11、在中国史学上,顾祖禹的()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故它至今仍为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参考。 A、《九边图说》B、《读史方舆纪要》 C、《寰宇通志》D、《天下郡国利病书》 12、下列()是一部综合体史书。 A、《资治通鉴纲目》B、《文史通义》C、《绎史》D、《纲鉴易知录》13、到清代,辑佚工作有显著的成就,下列()正史主要辑自《永乐大典》。 A、《旧五代史》B、《旧唐书》C、《后汉书》D、《南齐书》

中国史学史 大题

1、中国古代史学是如何产生? 中国的史学起源很早,在从事历史记载和编写历史书中产生了史学。殷朝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历史记载。但史学名词出现较晚,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石勒设“史学祭酒”,是掌管历史的官。“祭酒”,本义指老者、长者,转意为功高者。“史学祭酒”即史官中的领头人物。南朝时刘宋义帝在政府设了四学“儒、玄、史、文”,史学由著名史学家何承天主管,后来四学改为四科。唐初,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中唐,史学成为科举取士的名目。其范畴和内涵日益丰富。 2、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 (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3、《左传》的主要内容和史学贡献 内容:《左传》记事从前722~前468年,30卷,约18万多字。内容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记事以晋国、鲁国、楚国为多。《春秋》有的绝大部分《左传》都叙述了,《春秋》没有的《左传》也有叙述的,所以记的事比《春秋》多13年,共记255年史事。 贡献: (一)改进了记事方法,在历史编纂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即第一次对事件有完整的叙述,记载详细了,并且言事兼备,所记之事完备了。 (二)生动具体。 (三)叙事与论史相结合。 (四)思想性提高了。 4、试述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 一是体例以国别、编年为主,其它史体尚在萌芽之中。 二是官修、私修史书同时存在。 三是“直笔”、“曲笔”现象并存。 四是经史难分、史文难辨。 五是历史观念的丰富。 总之,先秦史学对后世史学具有“发凡起例”的奠基之功,无论在编撰体例、史书笔法和历史观方面,都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由于社会客观因素的制约,先秦史学在体例、体裁、内容、范围、语言、文字等诸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从总体上看,先秦史学尚处萌芽创始阶段。 5、试述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历史观和治史的方法 《史记》的史学成就: ①奠定了通史的规模。 ②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 ③广泛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 ④记载了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南方、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皆有记载。对外国史如越南、朝鲜等也有记载。 ⑤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文章生动,启发兴趣。 ⑥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治史方法: 1、全面搜集文字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

1.金文和史学的关系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辞,,也叫铭文、“钟鼎文”或“吉金文字”。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萌芽和历史记载形式的萌芽,是卜辞、金文记载对中国史学之产生起着重要的贡献。 2.《史记》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原称《太史公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记录事迹全面,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学成就: (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2)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3)《史记》文笔生动,语言通俗,某些篇堪称为传记性的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 (4)对有反抗和改革精神的杰出人物寄以同情和赞扬。 (5)是二十四史中最具有人民性的一部史书。具体表现在:对过去史书中很少记载的起义领袖、下层人物给予记载,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2)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突出各种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司马迁承认天人感应但认为人事其根本作用。 (3)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专门论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财富生产状况,试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3.《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汇编,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现存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其体裁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对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时的政治、宗教、文化都有很高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它在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是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 4.《春秋》 孔子所修,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共含242年的史事。所记内容是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等、还涉及自然现象。《春秋》严格遵循按年、月、日时间顺序记叙史事,在记事上略古详今,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并尤为尊王道而重人事。《春秋》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创举。

宁夏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科目

2018年宁夏大学硕士初试科目表参考书目 科目名称科目代码 无- 无-- 思想政治理论101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 英语一201 英语二204 《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张汉熙主编翻译硕士英语211 《新公共法语》(初、中、高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吴贤亮主编法语241 《大学德语》(修订版)(1、2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姜爱红主编德语242 《新世纪日本语教程》(公外自学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外语系编日语(自)243 《速成西班牙语》(1、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建、刘元祺等西班牙语244 数学一301 数学二302 数学三303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 历史学基础313 化学(农)315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综合333 《土壤学》中国农业出版社,黄昌勇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王忠主编,《植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胡宝忠 胡国宣主编农业知识综合一339 《动物繁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张忠诚主编,《家畜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张沅主编农业知识综合二340 《食品卫生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何计国、甄润英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周光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法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王伟农业知识综合三341 《英汉互译教程》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周玉忠主编;《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刘宓庆主编英语翻译基础357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08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

中国史学史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 读书笔记摘录 历史文学院2006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一说,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理论为我们掌握中国思想学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从康有为开始,中国近代学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诠释和改造,都或多或少地与章学诚的史学、经学研究以及章所继承和归纳的清乾嘉以来的学术精神,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当然,根据钱钟书等人的考证,章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六经皆史”的人,但章学诚毫无疑问是将这一观点加以深入阐发和系统整理的集大成者。[1]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不但要求对六经作一历史的解读,而且希望通过这一历史的理解,对经典本身的含义及其所阐述的“道”作出一种诠释。 对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六经皆史”的提出代表了一个将史学与经学加以结合的企图。这一企图虽然在以前曾经出现过,但却是在清代的乾嘉学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章学诚的说法与乾嘉学派的传统有关,因此有人将章视为清代学术的“殿军”。[2] 在章以后,中国的近代学人如清末国粹学派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等人和民初五四的领导者胡适等人,都希望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历史的解读,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如此看来,章学诚又是现代中国思 想史上的一个先启者。 其次,除了上面的思想史的观察,我们还可以就章“六经皆史”说本身及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诠释,作个别的专题研究。比如美国学者倪文孙(David Nivison)的《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The Life and Thouhgt of Chang Hsueh cheng)一书,就是一例。这种专题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章对中国思想传统认识和诠释的独特性。本文的写作,就是想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将章学诚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与西方现 代诠释学理论的发展,作一个比较研究的尝试。 这一比较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从本质上是对古代经典的一种解释,与西方诠释学的起源,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第二,章学诚解读经典的方法,也与西方诠释学家如海德格和伽德默提出的诠释学理论,有思想一致的地方。这一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希图将经典的含义,加以历史的理解和处理。这里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教学文稿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 题A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考生将本题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对应的题号下,否则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史书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是中国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 A、《世本》 B、《尚书》 C、《诗经》 D、《竹书纪年》 2、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 A、周公 B、孔子 C、左丘明 D、司马迁 3、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是() A、孔子 B、司马迁 C、刘向 D、班固 4、()史书发展了《春秋经》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最早的断代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A、《国语》 B、《战国策》 C、《七略》 D、《汉纪》 5、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五代是指() A、宋、齐、梁、陈、隋 B、梁、陈、齐、周、隋 C、梁、陈、北齐、北周、隋 D、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

6、下列()史书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进了关于君王的认识。 A、《人物志》 B、《帝王略论》 C、《贞观政要》 D、《帝范》 7、下列()文献已有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思想。 A、《七志》B、《七录》C、《七林》D、《隋书·经籍志》 8、欧阳修私修的一部正史是() A、《旧五代史》B、《新五代史》C、《旧唐书》D、《新唐书》 9、()的史学,是明清史学也是封建史学的殿军。 A、章学诚B、惠栋C、戴震D、龚自珍10、明末清初第一大儒黄宗羲的()是政论和史论结合的杰作。A、《明夷待访录》B、《思旧录》C、《宋元学案》 D、《明儒学案》 11、在中国史学上,顾祖禹的()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故它至今仍为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参考。 A、《九边图说》B、《读史方舆纪要》 C、《寰宇通志》D、《天下郡国利病书》 12、下列()是一部综合体史书。 A、《资治通鉴纲目》B、《文史通义》C、《绎史》 D、《纲鉴易知录》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探究案-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自主学习】 一、查缺补漏梳理案核心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理解核心概念:天下共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井田制、工商 食官、甲骨文商鞅变法、小农经济、百家争鸣、重农抑商 2.西周时期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国家结构是怎样?它们所体现的核心特征?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图示画出这一变革的逻辑关系。 4.先秦儒学形成发展的表现?试比较诸子百家的共同之处? 二、构建出通史体系(试以时间轴的形式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梳理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史实,总结出阶段特征) 【核心探究】 1.材料一《左传·昭公》记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关于“九刑”的具体规定,《左传·文公》曾经提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触犯这些规定的要受到惩处;《尚书·吕刑》记载西周时期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五种,称为“五刑”,其具体条文规定达300多条。“刑罚世轻世重”则表明刑罚的执行时轻时重,因人因时而异,贵族中的亲故勋戚可以减免,交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也可以赦免。——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关于西周的历史,罗香林认为:“他(周武王)把过去已被人灭掉的部落或诸侯之国重新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曾得到大众的拥护,是其获得的第一步成功。第二步是完成了对亡殷的防范工作……第三步是以功臣开发边区,‘屏藩王室’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王玉哲认为:“周武王东征灭商后,曾经进行分封,在黄河流域各地区,广建侯卫……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平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 ——摘编自罗香林《中国民族史》和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司法制度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位研究者对西周历史的认识。 2. 郭沫若先生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该观点。 【限时训练】 1.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利,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史学史

史学史绪言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中国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的规律。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的研究对象,而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对于其中的某一个段落、某一个专题,甚至是某一个史家、某一部史书的研究,也可视为中国史学史研究。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围: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趋势。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围较具体的表述:中国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包括史学的时代 特点和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 各种有代表性的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 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历史理论)的发展; 史学家的史学认识(史学理论)的发展; 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历史的进步及社会生活的日 趋复杂与史学内容的逐渐丰富的一致性,不同的历 史观点、史学观点的矛盾、辩难促进着史学的进步, 求真与致用的辩证统一,史学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 在历史进步和史学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等。学习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目的:史学本是历史的重要产物之一,因为它反应并记录着人类创造文明的足迹和业绩,而世世代代的人们又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的伟大创造,从而得以接受历史的种种赐予:知识,经验,智慧和精神。史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就是帮助我们去认识历史和史学的这种关系,进而从中受到这种种赐予的熏陶和启示。 这一基本目的表现在:认识中国史学的特点(连续性和丰富性) 认识史学同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我们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 从价值观上把史学置于科学和社会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认识求真与致用是史学之学术品格的两个方面,他们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既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 认识史学遗产的现代价值,以其优秀成果为养料,滋补当今史学 的发展; 认识并继承、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使其成为历史学界学风 建设的助力之一; 认识史学发展的规律,使史学史的研究成为自觉的创造性的学术 活动; 认识中国史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等民族特色,使其 进一步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方法:首先,要以中国通史的知识为基础。 其次,要有辩证的思想和方法。 再次,要适当接触一些史学史上的名篇、名著,以加深对它们的认 识和理解,并举一反三。 最后,要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尤其是古今优秀历史学家对史学的 神圣使命感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以及对自身修养的严格要 求,都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学专业牛校的强大师资介绍.

历史学专业牛校的强大师资介绍 一、北京大学 现有专职教师68名。其中,教授33名(博士导师19名,副教授19名,讲师16名。 北大世界史泰斗马克尧,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地区史、国别史(欧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封建社会形态的理论、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研究论文、著作或成果:1.《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2.《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3.《英国封建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史的荣新江,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中西交通史,敦煌吐鲁番文书,隋唐史,西域史,汉唐中西文化交流史,敦煌吐鲁番文书调查研究,唐宋西北民族变迁史。主要著作:《于阗史丛考》;《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 张帆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蒙元史,北方民族史,明史,政治制度史等;元明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元明政治文化研究。 著名教授田余庆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北魏盛乐至平城时期。 宋史专家邓小南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唐宋史、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妇女史、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宋代政治制度史、中央与地方关系史、唐宋妇女史、宋代家族与区域社会 朱孝远:中古史尤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君主制及近代欧洲的兴起。可参考《近代欧洲的兴起》、《欧洲涅磐》、《伊丽莎白女王》及相关讲义。 彭小瑜:教会法、罗马史、拉丁语。现主编商务版《西学研究》。 何顺果:美国史、欧美近代史,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有深刻理解。著作《人类文明的进程》、《美国边疆史》。 高毅:法国史、欧美近现代、18-19世纪的欧洲。可参考《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近代欧洲的分与合》,近译《福柯的生死爱欲》。 王红生:亚非拉现代史、印度史。 董正华:现代化研究,主要是东亚方向。可参考商务版《现代化研究》。 二、南开大学 李喜所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留学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 张思南开历史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当代社会史、华北地域社会史。

《中国民族史纲要》读后学习有感

《中国民族史纲要》读后感这次要说的是王钟翰《中国民族史纲要》这本书,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看书的顺序错了。顾名思义,这本书就是介绍民族历史的,而且其实还是除汉族以外的所有少数民族的历史,内容是按照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这样的格局顺序一一介绍的,但每章的内容都是以一个个民族为主题展开的。比如满族,就会从它的最久远的渊源开始讲起,比如清代的满洲,金朝的女真,更久远的黑水靺鞨,女真之名也是契丹族最早称黑水靺鞨为女真(女直)的,然后更令我惊喜的是,它在开头就先讲了许多诸如肃慎、东胡、突厥等古代民族,将了它们的历史,虽然这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消失,但是确实很多民族的。 就这样,这本书的逻辑就清楚了,先从最最古老的历史民族讲起,待这个民族族称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哪些民族,这样历史脉络就清晰了。就像讲汉族的历史前先说说华夏族的历史一样,汉族这个族称是在汉朝之后才逐步确立的。然后每一章也是一个整体,讲鲜卑族就会在这一章把鲜卑族的历史讲完,然后也会有经济文化的简单介绍,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无疑这本书要比上次读的《中国民族概论》更适合,应该在这本书熟悉后再读后者,就像历史初学者应该先读纪传体这种故事性更强的史书,再读编年体史书一样。 其中500多页绝对超过了55个民族的历史梳理,纵使

我是多年的文科生,读完之后也感觉什么都没记住一样。在此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突破点,如很多民族共同体是多国居住,比如在我们只有100多万人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其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500万人;塔吉克族在我国3万多人,但是阿富汗360多万,塔吉克斯坦共和国340万;还有柯尔克孜族、朝鲜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等等,许多民族在中国或许是少数民族,但是在国外却是主体民族,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才成为中国公民。以前我不知道,或者也没认识到这点。这样的话,其实全世界各国都有其他各民族,相互联系如此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更容易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其次,别看此书虽然官方教材,全书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所有民族一起共同创造的,但是仔细看看,所有民族其中都和汉民族、汉文化,或者说它们之间也是相互攻伐的,大家打来打去,只要你衰弱了,我就出兵攻伐,获取人口、土地、资源、政治权利等利益,打不赢了我就臣服,仅此而已。和平就是相互势力达到一个平衡点而已。中原王朝也是会不断出兵攻打那些弱小民族的,要求他们称臣纳贡,如果中原王朝势力衰弱或者压迫太厉害,它们也会立即反抗。 如果我们用更高的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的话,确实绝大部分时间中原汉民族的文化更前进,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组织

中国史学史 笔记

一,什么是史学史: 历史:广义地说,指一切事物以往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 狭义地说,仅指人类社会发展史。(客观) 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对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概括。(主观) 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并揭示其规律的历史。 二,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意义:1,帮助我们有选择的阅读古书。 2,帮助我们收集史料。 3,指导我们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史学思想史学著作史书体裁和史学方法修史制度 第一章:先秦史学第一节原始的历史意识和商周史官 一,原始的历史意识 文字产生以前: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等手段传述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原始历史意识。文字产生以后:形成文字记载的传说。 传说分类:自然环境,与自然界作斗争,部落间进行战争 1,对英雄的崇拜 2,对生产的重视 3,对自然的神化 二,商周史官:“为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掌管史料,记载史事,撰写史书1,商史特殊性:1,史书名称特殊“史”,“尹”,“册” 2史官带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负责沟通人神之间的鸿沟。 3,史官掌握天文历法,记载商王世系。 2,商周以来史官对中国的启示: 1,史官掌管天文历法,按年次叙史事,为编年体播下种子。 2,史官记载天子言行,后代起居注应是收源于此。 3,记载天子世系,为后来的谱牒之学奠定基础。 第二节商周以来的记述与孔子史学 一,商周以来的记述 1,甲骨文;1899年,王懿荣发现于北京,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商代王室贵族占卜的遗物,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内容涉及气象,城市,建筑,田猎,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验证了商朝的存在。(特点:个片没有联系,不是有意识的记载。) 2,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西周以后居多)。主要为记功,庆赏等。是有意识的记载。字数百字以上,五百字以内。(能完整记载事件) 3,诗经:最早称“经”,相传由孔子删定,分“风(民风)雅(朝会)颂(祭祀)”三部分。是一部史诗集,文学造诣极高。 4书(尚书):汉以后叫尚书,书经。是我国上古时代的文献汇编,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主要为统治者之间的谈话,记载重大史实。语言质朴,最难诵读,又不易理解。分“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中国古代最为流行,但古代社会将结束时被判为伪书。 5,逸周书(61篇)相传为孔子删定尚书时排除的部分。 二,孔子史书: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撰史的人。鲁《春秋》:当时各国编史书的范本。 1,孔子作《春秋》的动机:1,针对国内秩序的混乱—尊王2,针对外患的胁迫—攘夷2,《春秋》的特点: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14年(前481),全书16572

中国史学史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汉纪》六家二体纪传体《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纲目》《廿二史札记》《宋书》袁枢《三国志》马端临赵翼 《新史学》《汉纪》史馆《资治通鉴》《通鉴记事本末》《三国史注》《隋书·经籍志》《资治通鉴胡注》《续资治通鉴长编》 《左传》《国语》《竹书纪年》《战国策》崔浩《著作郎》《华阳国志》编年体浙东学术新史学《释老志》陈寿范晔裴松之魏收谈迁顾炎武万斯同章学诚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傅斯年陈寅恪陈垣左氏春秋十通三通郑樵《清会典》典章制度体《大明会典》《文史通义》《清实录》正史《野史》《国榷》《史通》《文史通义》《蒙古秘史》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2.《左传》,原名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_______ 所作。 4.《山海经》是中国一部古代________ 书。《山海经》的“经”是_____ 的意思。 5.《秦始皇本纪》篇选自______ 卷六,是______ 为古代封建帝王个人写的一个专纪。 6.《三国志》作者_____ ,此书的体例属于_____________- 。 7.李心传-----------记述了南宋高宗一朝三十余的历史。 8.-----------所著《文献通考》是研究典章制度的主要历史著作。 9.-----------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记载蒙古族的起源、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史书。 10.胡三省所著-----------对《资治通鉴》在文字训诂等方面进行了精深研究。 11.明代著名学者----------在明朝史的著述方面具有开创之功。 12.------------《皇明史概》是一部比较完备的综合体明朝史。 13.李贽的历史批判思想主要集中在-------------、《史纲评要》等书中。 14.清朝《明史》的实际编撰者主要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学家-----------。 15.崔述是对先秦古史作系统考证的第一人,其一身心血主要是-----------一书,后世刊行《东壁遗书》,综其一生学术。 16.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提出著名的------------,在古史研究方面做出了

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401 授法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道德品质优良,勤于思考,治学严谨,具备系统而扎实的民族学学科理论,并在该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三年学习,掌握民族学学科的一般理论和实践基础;熟悉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理论前沿;掌握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能够运用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3.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实践环节和补修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至少修满38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6学分(公共基础课9学分,专业基础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4门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5门10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补修课程是为同等学历考生和跨专业考生设立,不记入毕业学分,但必须根据导师的要求选修民族学或相近专业本科基础课程,并记入结业成绩。 五、中期考核 学生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中期分流考核。考核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要求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业务能力、学术水平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考核者,将按《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学位论文 1.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撰写开始前要进行中文及外文文献资料阅读(不少于20篇)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