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系(院)

指导教师

2017年8 月15 日

摘要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大型跨国汽车公司。由于超前的全球战略部署和对于中国的远见,大众汽车公司成功地抓住了中国两大汽车集团——一汽、上汽,是跨国汽车公司中在华抢抓机遇最好的一个。本文将对大众汽车所采用的战略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战略战略转型的条件及原因,从而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关键词:大众汽车;本土化;战略联盟

目录

一、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战略概述 (1)

(一)全球化标准战略 (1)

(二)本土化战略 (1)

(三)国际战略联盟 (2)

二、战略调整的原因·································································

(2)

(一)全球化标准战略的采用 (2)

(二)市场导向策略的转变 (2)

结语··································

(3)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了与中国的联系,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大型跨国汽车公司。由于超前的全球战略部署和对于中国的远见,大众汽车公司成功地抓住了中国一汽、上汽两大汽车集团,因此也是跨国汽车公司中在华抢抓机遇最好的一个。大众汽车公司率先进入中国后,中国市场一直是它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全球利润的主要来源。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大致以全球标准化战略,本土化战略和市场导向战略为主。

一、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战略概述

(一)全球化标准战略

全球标准化战略强调全球效率,采取一切办法降低成本和保持品质,通过经验曲线及区位经济以降低成本。大众汽车在规模、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方面采取全球标准化战略,利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全球化标准战略使得大众汽车实现了德国与中国在新品开发上的同步规划,同步生产、同步推出。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注重先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比如POLO 轿车以其亮丽的外形、先进的技术装备日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二)本土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主要指针对地方性的竞争和消费需求,由某一子公司自主作出的资源配置决策。尽管世界日益全球化,但各地差异仍然明显存在,世界各地的品位、习惯及偏好的差异都是十分巨大的,再加上各地的市场结构、销售渠道和市场法规的不同,这些都要求当地的子公司比以往更多地调整其产品及营销策略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当跨国企业进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开展经营活动时,本土化更多地表现为东道国为了控制跨国公司在境内的经营行为,对其设定的当地经营比例要求,如当地股权比例、原材料、部件的供应渠道比例、当地雇员比例等。随着东道国市场程度的提高,消费潜力的释放和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跨国公司不再被动本土化,而是站在全球的视角,衡量各地区在其价值链各环节中的比较优势,最合理地利用当地原料、人力、市场和技术等资源,同时主动迎和当地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口味并满足其技术、规章等的要求。因此,本土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适应环境与改变环境相结合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满足当地收益最大化。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两个主要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都主动迎合顾客消费习惯,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汽大众不断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重视

用户满意度水平,加快产品开发和改进的速度,产品质量与服务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大众汽车公司的本土化战略还体现在配套的服务创新上。目前,金融业介入汽车销售领域,银、企、商三方合作的销售方式,在国外发达国家以大量采用。银、企、商合作,既加强了企业汽车销售渠道的管理和规范,又降低了企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无论对企业、经销商,还是银行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三)国际战略联盟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开展国际化经营单靠企业本身的单体力量是不够的,和竞争对手结成战略联盟不失为一种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总体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大众汽车曾与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由日产公司在日本销售大众公司生产的各种牌号的汽车,大众公司在欧洲市场上负责销售日产公司生产的四轮双驱动小轿车。2005 年,上海大众和斯柯达成立联合工作组,制定建立上海大众和斯柯达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得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国际战略联盟的充分利用使大众的全球化之路走的十分顺利。

二、战略调整条件及原因分析

(一)全球化标准战略的采用

在进入中国的相当长时间里,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投资是以其全球标准化战略为导向的,在上世纪80 年代,中国轿车年销售不过几万辆,大众汽车集团之所以非常坚决地进入中国投资,之所以采用该战略的条件有:1、以极少的资金投入来开发新的市场。2、充分利用其过时的资源,已经被淘汰的产品,通过与中国合资,成功转让落后的产品和技术,以及相应的模具设备。3、为开发潜在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从建设开始就充分执行大众汽车集团集团严格的质量标准,从生产设备工装到产品认可试验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投入是其他国内汽车制造厂所不能及的。

(二)市场导向策略的转变

上世纪90 年代末,中国轿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者不断加入,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2001年以后汽车工业企业迫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中国加入WTO 后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的现实,纷纷推出新产品吸引用户,力图在价格战

的同时,用新产品夸大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这些新产品多半是在原有产品上经过改进、改型而来,也有部分全新的或引进或新开发的车型。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刺激了市场需求,出现了车价大幅度下降的现象,由于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及生产品种增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不得不用降价来增加或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新的竞争者的进入,在过去,一汽大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上海大众和二汽神龙,竞争车型——捷达、富康和桑塔纳。而现在一汽大众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品牌,竞争车型可能是世界上所有的车型。在高档车型上,一汽大众奥迪面对的是宝马、奔驰等世界上高档豪华品牌在中档车型上,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面对的是丰田、本田、马自达、福特、现代、起亚等世界上各轿车品牌。新的竞争者进入以及潜在新的竞争者进入将使未来的竞争环境日益恶化,众多品牌的进入使得上海大众的竞争力逐渐降低。

大众的投资策略也随之逐渐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资策略转变:加大新产品投入力度;对旧车型不断进行再开发;迅速提高产量能力;积极筹建大众汽车集团控股的零部件配套公司。

三、调整经营策略的改革建议

大众汽车作为最高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之一,近年来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竞争力远不如前。在分析了战略调整的原因后,今后的改革建议:调整经营策略,准确市场定位,以汽车的安全性作为各车型的主卖点,降低汽车的价格,适当放弃部分利润,主要提高销售量;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品牌竞争力。新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布,各子品牌之间相互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上汽和一汽的相互竞争,大众的品牌资源严重浪费,品牌竞争力日益下降。因此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将上汽和一汽两个中国汽车业的巨头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对抗其他竞争对手,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浅析-宝马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目录 0引言 (1) 1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状况概述 (1) 2宝马中国市场营销失败原因分析 (2) 2.1定价的失误 (2) 2.2目标人群的定位失误 (2) 2.3品牌宣传的失误 (3) 3宝马中国市场营销策略改革后效果分析 (3) 3.1降价策略 (4) 3.2经销商网络的发展 (4) 3.3市场公关活动 (4) 3.4新产品推展 (4) 4宝马在中国市场营销方面依然存在的问题 (5) 4.1品牌的大众亲和度不够 (5) 4.2新卖点缺乏 (5) 5进一步完善营销策略的建议 (5) 5.1加大品牌行销力度 (5) 5.2完善整合广告营销 (5) 5.3强化诚信度打造 (6) 5.4艺术行销策略的开拓 (6) 6结语 (6)

浅析宝马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杨军 (2007届市场营销(经纪))学号0402021 摘要: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价格大战等跌宕起伏的几年以后,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逐渐成熟,随着新品全球同步化,汽车价格的持续下调,消费观念与消费环境与欧美市场的接轨以及服务市场也逐步走向成熟,推动着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在这种平稳的发展中不难看出汽车市场在技术上与产品上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而对于营销趋势的把握、对营销策略的运用已经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全球豪华车代表之一的宝马,面对中国市场又将如何应对。宝马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定价、目标人群以及定位一系列营销策略的失误,使得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显得举步维艰。在经历了失败之后,宝马公司通过降价、公关等各方面的调整,重新整合了营销策略,在中国的汽车市场打下了属于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关键词:汽车营销;失败原因;改善策略;效果分析 0引言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价格大战等跌宕起伏的几年以后,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逐渐成熟,随着新品全球同步化,汽车价格的持续下调,消费观念与消费环境与欧美市场的接轨以及服务市场也逐步走向成熟,推动着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在这种平稳的发展中不难看出汽车市场在技术上与产品上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而对于营销趋势的把握、对营销策略的运用已经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全球豪华车代表之一的宝马,面对中国市场又将如何应对…… 1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状况概述 中国的汽车市场在90年代末,已完成了消费主体的变革,在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持续走强,轿车市场显现出了繁荣的景象。2002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汽车集团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关税大幅度下调,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政策接连出台,使国内汽车消费环境和舆论更加有利于个人消费者,长期持币待购群体的不断集聚,再加上各大汽车巨头不断升级的产品性能和更加丰富的产品结构,与消费者需求呈现“里应外合”的爆发格局,更有汽车信贷推波助澜,使得市场在2002-2003年-出现短期集中的“井喷式”增长,这一阶段汽车销售增长率攀升至80%。而随着各大型跨国厂商的战略规划调整和实施,各大制造商在中国的布局逐渐完善,各系别主要品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开始发生大幅变化。到了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从近乎疯狂的快速发展过后,一下走入了低迷,给

奥迪品牌分析

奥迪品牌分析策略 一、品牌含义 奥迪轿车的标志为四个圆环表示兄弟四人手挽手,代表着合并前的四家公司分别是由霍赫、奥迪、dkw和旺德诺4家公司合并而成的。这些公司曾经是自行车、摩托车及小客车的生产厂家。由于该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并而成,因此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二、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奥迪的定位广义的来说是属于中高档商务及家庭 用车;如果从单款车型的市场定位来说,奥迪A4属于豪华家轿,A6L等(即现阶段国内所谓的官车),属于中等偏上的商务用车;A8L 属于豪华商务用车。 三、品牌塑造 说到奥迪,在最初的时间中,似乎只是官车的代表。在政府示范作用的带动下,社会地位、低调内敛、事业成就成为了奥迪形象的代表。“大小是个官,都坐四个圈”,成为了奥迪的主流形象,也是社会的深刻刻画。在发展早期,奥迪面临的是有产品而无品牌的尴尬境地,当然这与当时中国没有品牌营销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很快,奥迪就奠定了明确的品牌营销思路,让中国消费者先认识到奥迪四环的价值,再感受奥迪四环内在蕴含的精神。 从品牌上说,奥迪的核心理念“突破科技、启迪未来”恰恰体现了永不满足,开拓创新的内在属性。从社会角度,如果说当初奥迪品

牌迎合了中国社会低调沉稳、不事张扬的主流文化心理,那么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取则无疑是社会精英阶层的成功法则。奥迪的核心价值是尊贵、动感、进取。 四、品牌销售 奥迪车定位于豪华、舒适、稳健。目标消费者为相对内敛的成功人士。品牌营销的成功不在于创造新的“盈利模式”,而关键在于是营造“大众品牌”还是营造“高溢价品牌”这两种战略中选择其中一种战略模式,对战略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可以让企业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去实行所选择的战略。所以说战略的正确的选择意味着成功一半。中国很多企业品牌的失败或不成大气侯,往往是对所选择的竞争战略没有的顽强坚持,一遇困难就转移,导致半途而废。奥迪汽车选择了“品牌价值炫耀性”战略,通过40—50万的价格销售这么多年,在舆论导向上没少遭媒体骂,在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奥迪公司自然承受了巨大的市场压力,因为“高溢价品牌”的奥迪汽车毕竟不如“大众品牌”的普通车的销量大,但奥迪汽车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顽强坚持”,让奥迪汽车获得了品牌和经济上的巨大胜利。 五、品牌战略 我认为,奥迪主要得益于汽车价格策略的成功定位,使奥迪汽车的“品牌价值炫耀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先入为主的“品牌价值炫耀性”:

外国品牌给中国市场发展带来好处

换个角度看洋品牌 如今对于中国大城市的人们,坐在麦当劳里吃着汉堡、喝着可口可乐、并用柯达胶卷记录下这美好时光,早已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很多忧国忧民的有志者对此深感忧虑,他们在琢磨着,如何打败洋品牌、重振民族工业。 现实使人清醒,当可口可乐、麦当劳和柯达在《财富》50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我们的民族品牌还依然弱小。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众多洋品牌在抢占了我们市场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可口可乐’在中国当然有利可图,”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卢炳松对此直言不讳。 据卢先生介绍,中国公司已在全球市场排名第7位,并对第5名充满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投资了23家装瓶厂;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均已实现98%国产化;每年上缴各项税款30多

亿元人民币;每年要在中国国内购买70亿人民币原材料,规模经营带动了包装、运输、冷藏工业等相关行业发展。 国家轻工业局在1993年还与可口可乐公司确立了共同开发中国品牌目标,开发了“醒目”碳酸系列和“天与地”非碳酸系列品牌,品种有汽水、茶饮料、果汁等,此新品牌仅在1998年一年内增长率达10倍之多,并且由中外各占50%股份的天津津美饮料有限公司持有商标。也就是说,可口可乐将资金“定居”中国,技术转移中国,还为中国创立了新的驰名商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季崇威先生认为,企业使用外方商标很合算,因为使用外方商标创造市场价值更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而中外合作的“中国品牌”更可谓在中国本土安装了一台“印钞机”。 当人们在麦当劳餐厅享受洋快餐时可能并不知道,这里的牛肉、鸡肉、薯条、奶制品等食品原材料97%以上在中国生产供应。麦当劳系统的生产基地所生产的食品半产品,不仅满足了麦当劳自身的需要,还有部分出口到亚太地区的国家。麦当劳在中国设计和生产的麦当劳玩具,每年均有13亿件出口到世界各地的麦当劳餐厅。 与饮料、餐饮行业相比,我国感光材料行业更是困难重重。1992年开始,几家感光企业多次与世界著名的感光企业探讨合资合作的可能性,但均未成功。1994年,美国柯达公司提出与我国

上汽大众营销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人们对市场营销的研究正在逐渐地深入,关于市场文化建设等问题的探讨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关注与重视。人们已在市场文化建设过程中认识到,最关键的因素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对于整个市场或者是个人均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市场文化建设可以从市场价值方面进行研究,结合个人价值观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和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继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与完善,无疑对加强市场营销文化建设、增强市场文化凝聚力、提高在市场营销中的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奠定坚实基础,稳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本研究以成都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为调查对象,对其品牌、态度、价值取向等进行观察和书面调查,分析其价值观影响因素和其价值观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力。最后结合市场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为加强市场价值观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价值观;市场营销;竞争力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 第二章相关理论简介及文献简述 (2) 2.1 市场营销观念的概念 (2) 2.2 市场营销观念的相关研究 (2) 第三章汽车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对企业市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4) 3.1 成都上汽大众市场营销观念对市场影响 (4) 3.1.1 汽车市场营销的客观性 (4) 3.1.2 汽车市场营销的差异性 (4) 3.1.3 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关性 (4) 3.1.4 汽车市场营销的动态性 (5) 3.2 成都上汽大众当前市场营销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5) 3.2.1 市场状况 (5) 3.2.2 产品状况 (5) 3.3 成都上汽大众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 (6) 3.3.1 成都上汽大众应该继续保持自身优势 (6) 3.3.2 成都上汽大众应不断改进和弥补不足 (7) 3.3.3 成都上汽大众要抓住市场机会 (7) 3.3.4 成都上汽大众要积极应对外部威胁 (8) 3.3.5 成都上汽大众要加强营销策略的组合 (8) 第四章成都上汽大众营销策略博弈分析的结论 (9) 4.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价格策略 (9) 4.1.1 成都上汽大众静态博弈概述 (9) 4.1.2 成都上汽大众静态博弈结论 (9) 第五章结论 (11) 第六章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汽车营销的策略分析

摘要 汽车在现代作为一个高端的产品,便捷的交通工具也将接着吸引人们的目光,拥有家庭轿车已成为一种追求。与汽车本身是一个高档消费品,在购买该车的人不能毫无顾忌的去买一辆汽车,但现在的汽车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使得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汽车销售策略,销售技巧,销售留程将被称为主体,逐渐成为一门科学。在本论文中,结合在大庆之星奔驰4S店的销售实习经验,首先介绍一下奔驰汽车的相关历史与几款市场上的主打车型,然后对梅赛德斯-奔驰的具体销售策略进行讲述,例如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销售策略特点,销售策略的特性、销售策略的类型和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再详细讲解梅赛德斯-奔驰的具体销售流程,与六方位绕车的方法,同时以梅赛德斯-奔驰S600L举例讲明。总之,为了促进汽车销售的汽车产品贸易战略的目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空话,是日积月累的汽车销售顾问经验,是汽车销售顾问需要依照不同的情况,不 同的情况,利用各种渠道,各种完成。伴随着汽车销售市场 I / 1

的日益完善和供客户选择的品牌众多等缘故,应以适时的汽车销售策略、销售技巧、销售流程来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销售策略;销售技巧;销售流程 I / 1

Abstract The car as a high-end products in the modern,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tools will continue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with the family car has become a pursuit. And the car itself is a high-end consumer goods, buy a car in the purchase of the car of the people without scruple, but now the car market from a seller's market to a buyer's market, which makes the automobile market competition is more and more fierce. Therefore,automobile sales strategy, sales skills, sales Liu Cheng will be referred to as the main body, and gradually become a science. 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Mercedes Benz 4S shop in Daqing star salesinternship experience, first introduce the I / 1

看外国品牌如何进入中国市场讲课稿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几种途径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外合资,到今天的跨国收购,许多国外化妆品品牌通过上述这些途径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编者注:本文中的中国市场,特指中国内地市场)。随著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些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不过对于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来说,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根据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途径。进入有间接进入、直接进入、特许经营等途径,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进入的途径也就不同。 途径一:合资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外资企业如果不首先取得中方的支持,在国内市场上往往举步艰难,因此,当时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途径就是合资。通过合资伙伴,了解国内行业形势、法律法规,降低进入国内市场的难度。从1981年德国威娜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成立首家合资美发企业起,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多数采取合资的形式,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合资的鼎盛期。 由于国外品牌拥有资金、技术、市场操作的经验,再加上合资的中方企业为其铺路搭桥,使得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迅猛,所向披靡,短短几年时间就“攻占”了大部分中国市场。例如1988年宝洁在广州成立合资公司后,就以迅猛的发展优势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日化市场,将一些中国日化老品牌打个措手不及,很多最终被迫淡出市场。 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透明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进入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放弃合资,转而采取独资或者控股的形式,独自享用中国市场利益。 途径二:OEM/ODM 在没有加入WTO前,按照中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外资企业是不允许单纯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它们必须在中国投资建厂,然后才允许其产品在中国进行销售,而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必须在国内生产才能在国内销售”这一硬性规定取消,国外品牌就可以更本质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比如考虑是OEM/ODM还是直接进口。但基于制造成本、交通便利、研究和开发时间、地理特征、生产/卫生许可证等其他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外化妆品品牌通常选择OEM/ODM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资源丰富,许多生产原料都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这样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即便是在中国生产分灌包装出口到世界各地去,其成本也是非常低。”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国外品牌首选OEM/ODM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催生了国内OEM/ODM的兴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盘踞了大大小小几千家OEM/ODM企业,为国外品牌进行OEM/ODM生产。

江淮汽车营销策略分析(DOC)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江淮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陈影 学号 312105030204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11000 完成日期 2016年 5 月 4 日

江淮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 众所周知,在安徽省的本土汽车之中,有一家公司一直屹立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步,那就是江淮汽车公司。江淮汽车公司以其独特的制作和营销策略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汽车品牌。每当人们一提到安徽本土的汽车品牌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江淮汽车,当人们在汽车门店选择购买汽车时都会去江淮汽车的展厅去看一看。江淮汽车的汽车车型十分的丰富,能够满足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用途,家用轿车,货车等等,让人们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然而,江淮汽车能够顺顺利利的发展到现在与其特有的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本片论文就是以江淮汽车为例为大家介绍了汽车品牌是如何稳健发展的。 关键词:安徽省;本土汽车;车型丰富;营销策略

Analysis on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Jianghuai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in Anhui Province, the local car, there is a company has been standing in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firm step, that is, the. The company with its uniqu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has been in the market has a place, has become a well-known automobile brand. Whenever people mention the local car brand in Anhui, the first time I think of it is the Yangtze River, when people in the car store to buy cars will go to the exhibition hall to see a look. The car models are very rich, can meet different people and different purposes, household cars, trucks, etc., so that people have more independent choice. However, Jianghuai Automobile can be smoothly developed to now, instead of a unique marketing strateg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this piece of paper is to Jianghuai Automobile as an example for everyone introduced car brand is how healthy development of. Key words:Anhuiprovince;Local car; abundant models; marketing strategy

XX汽车品牌4s店市场推广及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XX汽车品牌4s店市场推广及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奥迪公司创立于1910年,创立人霍希用他以前的公司的拉丁文名字给予命名为Audi,从此一个新的汽车公司成立了。1932年起,奥迪汽车才用了四个圈作为汽车的徽标,它象征着Audi和DKW、Horch、Wanderer在克姆尼茨理合并为汽车联盟公司。纵观奥迪公司的发展,霍希就把质量作为自身赢得市场的“杀手锏”。奥迪在外观、性能、技术上不断改进,促使其“含金量”不断提升并且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是它成为德国继宝马、奔驰之后的第三大豪华汽车的品牌。 改革开放以后,奥迪开始继其他公司之后,入驻中国。1988年,奥迪获得了一汽生产许可证。当1988年一汽大众在长春组装生产奥迪时,就开始了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真正旅程。于当年组装的499辆奥迪轿车,大家管它们叫做“老爷车”,而正是这些“老爷车”恰恰填补了中国极端缺乏的高端汽车市场。奥迪汽车的一面市,就迅速被各个政府所采购。所以在中国的公务用车中,奥迪的占有率很高。93年奥迪加入一汽大众合资企业。96年开始,一汽大众开始向中国生市场投放适合中国人的奥迪车型。96年,奥迪在北京开始设立售后服务部。99年,奥迪A6在长春一汽大众下线,奥迪汽车开始填补了中国高档车的空白。自此,奥迪的品牌形象就定在了中国消费者的心里。2000年,奥迪引进了全球统一的,高标准的销售服务体系,这样的营销体系更是抓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胃”,在中国市场连续打败宝马和奔驰,成为中国高端汽车的一株独秀。2010年,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为70万辆,其中奥迪的销量为22.8万辆,市场份额为33%,可见奥迪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成功。而它的成功跟它的营销策略密不可分。所以研究它的营销策略对中国汽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奥迪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分析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几种途径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几种途径 本报记者胡佐宏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外合资,到今天的跨国收购,许多国外化妆品品牌通过上述这些途径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编者注:本文中的中国市场,特指中国内地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些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不过对于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来说,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根据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途径。进入有间接进入、直接进入、特许经营等途径,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进入的途径也就不同。 途径一:合资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外资企业如果不首先取得中方的支持,在国内市场上往往举步艰难,因此,当时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途径就是合资。通过合资伙伴,了解国内行业形势、法律法规,降低进入国内市场的难度。从1981年德国威娜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成立首家合资美发企业起,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多数采取合资的形式,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合资的鼎盛期。 由于国外品牌拥有资金、技术、市场操作的经验,再加上合资的中方企业为其铺路搭桥,使得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迅猛,所向披靡,短短几年时间就“攻占”了大部分中国市场。例如1988年宝洁在广州成立合资公司后,就以迅猛的发展优势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日化市场,将一些中国日化老品牌打个措手不

及,很多最终被迫淡出市场。 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透明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进入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放弃合资,转而采取独资或者控股的形式,独自享用中国市场利益。 途径二:OEM/ODM 在没有加入WTO前,按照中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外资企业是不允许单纯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它们必须在中国投资建厂,然后才允许其产品在中国进行销售,而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必须在国内生产才能在国内销售”这一硬性规定取消,国外品牌就可以更本质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比如考虑是OEM/ODM还是直接进口。但基于制造成本、交通便利、研究和开发时间、地理特征、生产/卫生许可证等其他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外化妆品品牌通常选择OEM/ODM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资源丰富,许多生产原料都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这样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即便是在中国生产分灌包装出口到世界各地去,其成本也是非常低。”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国外品牌首选OEM/ODM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催生了国内OEM/ODM的兴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盘踞了大大小小几千家OEM/ODM企业,为国外品牌进行OEM/ODM生产。 正是因为看中国庞大的OEM/ODM市场,欧洲最大的化妆品OEM生产商——英国仕华露飞((Swallowfield)于2004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首次将业务扩展到中国。目前,在国内OEM企业里生产产品的国际品牌中,既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品牌,也有市场知名度很高的大品牌。

德国大众集团的营销策略和4p策略 - 副本

德国大众集团的营销策略和4P策略 目标市场营销又称STP营销或STP三步曲,这里S指Segmenting market,即市场细分;T指Targeting market,即选择目标市场;P为Positioning,亦即定位。正因为如此,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想为:当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可被定义为STP。在市场营销组合观念中, 4P 分别是产品( product) , 价格( price) , 渠道( place) , 促销( promotion) 。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成功与其结合了中国市场准确制定出相应的STP战略和4p策略密不可分。 一、德国大众汽车集团STP营销策略 现代市场营销十分重视STP营销。当今社会汽车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企业无法在整个市场上为所有用户服务。慧聪行业研究认为,企业不应试图在整个市场上争取优势地位,而应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对本企业最有吸引力并能有效占领的那部分市场为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产品计划和营销计划为其服务,这样企业就可以把有限的资源,人力和财力用到能生产最大效益的地方上,确定目标市场,为企业及产品在目标市场上树立一定的特色,选择那些与企业任务,目标,资源条件等一直的市场空间,塑造预定的形象,以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 (一)市场细分战略 1.按地理因素细分消费者市场 大众集团建立了一套覆盖以下4个区域的控制结构:欧洲/其余市场、北美市场、南美/南非市场和亚太市场。目前它在欧洲的11个国家和美洲、亚洲及非洲的7个国家共经营着45家间制造工厂。 2.从经济状况细分消费者市场 大众在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都设立有海外公司。墨西哥的大众公司,主要生产针对北美市场(主要是美国)的车型。不过,除了美国市场,该公司还生产便宜的车型以照顾广大拉美穷国,所以直到2002年还生产了最后一辆原型的风冷甲壳虫。 3.按收入因素细分消费者市场 大众品牌群包括大众客车、斯柯达(?koda)、宾利(Bentley)和布加迪(Bugatti)4个品牌。各个品牌均有其自己的标识,自主经营,产品从超经济的紧凑车型到豪华型小轿车应有尽有。奥迪、大众和斯柯达品牌的“高-中-低’档次针对了不同收入档次的人群。 4.按消费心态因素细分消费者市场 奥迪是一个国际著名豪华汽车品牌,代表高技术水平、质量标准、创新能力。它满足了社会上层阶级追求品位、心灵升华和享受品牌象征意义的精英。他们的身上有兼容进取、温情、传统和回馈社会的价值观,他们个性主动,喜欢自主决定。他们崇尚时尚,及时行乐。 5.按消费者行为因素细分消费者市场 酷车一族:作为疯狂的爱车一族来说,拥有一款拉风十足的炫车是他们的终极梦想。他们有着鲜明的生活态度和个性:他们思维活跃,崇尚自由;他们始终是城市前沿引领潮流的一族;他们对于“酷车”没有太大的免疫力……外观动感、功能强大的“酷车”是他们的最爱。同时他们也十分乐意去了解车的文化与历史。观望一族:他们对车不甚了解,往往喜欢车的实用性大于车本身,他们更侧重于关注性价比,是否坚实耐用,是否安全。 (二)目标市场战略 奥迪、大众和斯柯达品牌的“高-中-低”搭配。在细分车型方面,奥迪Q1首先引起大家对这一细分市场的关注,同时较高的售价可以获得丰厚的初期利润;在市场对产品认可后,大众品牌再推出同平台的小型车做大市场份额,同时巩固消费者对这一细分市场产品的认可

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第1章比亚迪汽车简介及汽车行业市场前景概况 1.1比亚迪汽车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 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比亚迪在广东、北京、上海、长沙和西安等地区建有十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万人。截止2009年底,公司总资产额近35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133亿元人民币。 2 比亚迪现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IT产品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液晶 显示屏模组、塑胶壳、键盘、柔性电路板、摄像头、充电器等。公司坚持不懈3 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目前,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

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 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比亚迪汽车, 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比亚迪汽车 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发展的发展模式,以“造世界水平的好车”为 产品目标,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为产业目标,立志振兴民族汽车 产业。目前,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 车制造、模具开发、车型研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 善。比亚迪汽车在上海建设有一流的研发中心,拥有3000多人的汽车研发队伍, 每年获得国家研发专利超过500项。在西安建设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轿车生产线, 总产能达到20万辆。在深圳建成现代化汽车城,总产能将达到30万辆,并建 成第二研发中心,将成为比亚迪汽车中高级汽车的生产基地。北京模具制造中 心,业已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模具产业格局,为多个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制造 整车模具。 2006年,比亚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01%;汽车产业取 得骄人业绩,主力车型F3实现销售63153辆,同比增长472%,实现销售收入近 50亿元。F3还实现出口5000余辆,产品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以来,比亚迪F3月销连续突破万辆。从06年5月基本完成上市, 再到07年6月18日第10万辆下线,比亚迪F3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跨过 了中级轿车生存的第二门槛;而从07年6月到08年6月,比亚迪F3用12个 月的时间,再创造了产销10万辆的奇迹,为自主品牌之最,成为“速度之王”。 07年7月份,比亚迪另一款两厢中级轿车F3R在全国上市,以超凡动力、超级 安全、超酷外形作为主要卖点,掀起新的两厢车销售高潮。 2008年3月18日,比亚迪第一款中高级商务轿车F6全国上市,比亚迪汽 车作为自主品牌开始冲击中高级轿车市场。目前比亚迪汽车已有有F3、F6、F3R自动版、F0、S8、DM双模电动汽车等至少6款车型投放市场,同时产能也已经 提升到80万辆,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一汽大众汽车4S店营销战略研究(一)

一汽大众汽车4S店营销战略研究(一) 一汽大众汽车4S 店营销战略研究摘要: 文章通过对4S 专营店营销战略的理论分析, 采用归纳与演绎,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珠海一汽大众专营店服务营销战略为例, 对4S 专营店营销战略的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 营销; 4S; 一汽大众营销理论 概述(一)产品营销的概念:产品的营销概念简单来说是指消费者对一种或一类产品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该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 产品的营销概念强调的是从营销的角度或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理解产品, 而不是从生产者的角度去理解产品, 更多是强调产品能 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和利益; 另一方面, 产品的市场营销概念可以是自然形成, 也可以是企 业赋予的,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消费者的认可。 1、产品的营销概念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的 不同层次上, 笔者将这些层次由核心到外围、由具体到抽象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产 品的核心价值。这是产品营销概念的最基本层次, 一般指产品的基本功能和效用。如运动 鞋的核心价值是人体脚部的运动装备; 第二层次, 产品的附加价值。这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增加的功能和利益, 如运动鞋的附加价值可以包括运动鞋给人更舒适的感觉、更时尚的外观 或更耐穿; 第三层次, 产品的抽象价值。指产品的一些非实际的或非物质上的利益, 通常是 一些情感和欲望的满足。如运动鞋的抽象价值包含了一种运动精神或运动气质或与某些体育明星的联系。 2、产品营销概念的转变并非产品的根本性转变,但却往往意味着一种产 品的新生和再生。换言之,企业可以不必从技术上革新产品, 而仅从营销概念上改变以刺激 产品的销售。比如,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的兴起, 原来作为我国居民基本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和 摩托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目前我国自行车和摩托车企业纷纷寻求变革。笔者认为若从技 术上变革收效不会太大, 因为自行车和摩托车在中国人眼中始终是一种低廉的交通工具, 若 想挽回市场不如在营销概念上进行变革。摩托车可以将市场锁定在年轻人身上, 然后将摩 托车在外观上、设计上进行改造使之更具时尚和自由的个性, 并辅之一定的营销策略将这 种概念传递给年轻人; 可以将自行车的概念换成一种运动器械而不是一种交通工具。(二)产品营销概念的发展趋势及其启发意义随着产品营销概念的演变, 一个市场会最终走向无 差异化, 那么对于一个无差异化的市场,企业之间还可以竞争什么呢? 答案是品质和价格,因 为企业可以不断地创新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可以不断地提高技术和效率来削减成本以降低 产品的价格, 可见产品营销概念的发展趋势在于产品的品质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具 有讽刺意义的是, 这似乎预示着市场营销又回到了起点, 因为最早的市场营销竞争主要来自 于产品品质和价格的竞争。但这至少说明一点, 不管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如何变化多端, 消费者最关心的始终是产品的品质和价格。菲利普·科特勒很强调产品品质和价格的重要性, 将之统称为价值, 并认为:“ 如果供应品向目标市场传递了价值和满意, 那就表示成功了。顾客在不同供应品中挑选的基础是知道哪个会给他们带来最大价值。” 产品营销概念的这 种发展趋势对我国企业的启发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各种营销理论的冲击下, 我国有些企 业走入了一个“ 为了营销而营销”的误区, 利用大量的广告和宣传攻势虚化产品的价值。比 如脑白金的营销策略已经完全脱离产品本身的价值和成本, 而纯粹进行一些虚拟理念的炒

肯德基在中国发展的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肯德基公司的中国之旅 ——肯德基在中国发展的公司战略分析价值来源于稀缺,稀缺是相对的,同时又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这是老师上课教我们的第一句话,在我看来,也是最为精要的一句话。稀缺,产生了价值;稀缺,发展了博弈;稀缺,拉开了我们研究公司战略管理的序幕。 肯德基,是来自美国的著名连锁快餐厅,世界上的第一家肯德基由哈兰·山德士于1939年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创建。主要出售炸鸡等食品,隶属于百胜。对于广大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来自于美国的肯德基势必是稀缺的,这种稀缺仅仅是相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且稀缺是完全被人为创造出来,同时在中国找到市场,从而创造出无尽的价值。 本文希望从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逐步发展壮大的事实出发,分别从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以及SWOT分析等方面着手,对肯德基在中国发展的公司战略管理进行分析。 一、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 对肯德基来说,它的战略是计划,也是模式,是观念,也是定位,更是一种计谋。 中国,无论对于什么行业都可谓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广袤的土地,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强劲的购买力无不成为各大商家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可是,中国市场对于肯德基来说却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地,中西方较大的饮食文化差异是不容忽视的最大进入障碍,也可以说是中国市场面对诸如肯德基一类的西方饮食餐厅的最高进入壁垒。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肯德基义无反顾的瞄准中国市场,并成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逐步发展为中国土地上最大的外国连锁快餐厅呢? 首先,肯德基选择和中国相近的国家进行前期的市场实验。为更好实现跨文化管理,积累对东方人的管理经验和培养熟悉中国市场特点的运营人才,肯德基选择新加坡作为进军中国前的前站。之所以选择新加坡而非香港,因为新加坡说普通话,生活习惯与大陆最为接近;而香港说粤语,地方特点较浓。 其次,肯德基任命适当的领导团队来开拓市场。为更好开拓中国市场,肯德

开题报告 上海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工程学院20 13 届 题目上海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研究 课题类型论文课题来源自拟课题 学生姓名张超军学号 2 专业汽服专升本年级班11-4 班 指导教师王飞职称讲师 填写日期:2013年03月20日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加入WTO,轿车的竞争日趋激烈,上海大众汽车营销策略也越来越重要,本课题将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基本情况的了解,发现我国汽车行业面临机遇和挑战,认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从而对上海大众当前市场营销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上海大众营销的内部环境和上海大众的营销外部环境,最后要对上海大众市场营销策略及存在问题分析,要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上海大众汽车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销售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售后服务方面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的目的: 1.进一步学习汽车营销方面的知识,增进对汽车营销知识的理解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上海大众的市场营销状况和发展规律,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上海大众汽车营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上海大众汽车的营销策略,并提出建议。 论文的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轿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上海大众如何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继续保持国内轿车行业的领先地位。关键是制定具有领先意识、切实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描述我国汽车市场概况,分析上海大众汽车营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分析了上海大众的制定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上海大众客户关系管理策略,销售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售后服务等营销策略。最后对上海大众营销状况以及上海大众营销策略存在问题提出建议,通过提升服务理念,加强营销策略的组合,以期全面提升上海大众的整体营销水平,保证上海大众汽车在未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国内汽车车行业的领先地位,因此,上海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研究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 一、德国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研究现况和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发现,丁鹏辉《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期刊一文中提到德国大众汽车的战略,德国大众汽车4P策略研究现况分别从产品定价策略,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等方面来研究的。 1.产品定价是以Passat车型为例来分析其定价策略:在2000年6月passatB5轿车退出市场之前,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为上海大众轿车总经销商,进行了详细而规范的定价研究,确立了综合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三种汽车定价方法的定价思想,准确地制定出定价策略。 2.销售渠道是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共有大众、奥迪、斯柯达、西亚特、宾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七个轿车品牌来分析的,各品牌采用独立的销售渠道模式,实行产销分离的销售模式。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的整车销售主要采用直接销售和经销商销售两种渠道模式,其在德国本土的经销商大多是销售、服务、零件一体模式。此外,大众在德国还有不少仅提供汽车售后服务,不从事整车销售的特约维修店。

奥迪公司的营销策略(doc 9页)

奥迪公司的营销策略(doc 9页)

浅析汽车企业的营销策略——以“奥迪”为例 作者:郭猛 指导老师:曾峰 摘要:通过对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分析,利用SWOT分析法对奥迪的相关资源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奥迪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构建SWOT 矩阵,得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并总结出有助于奥迪发展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奥迪SWOT 营销策略 一、引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同比分别增长32.44%、32.37%。但是,对汽车销量贡献最多的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补贴等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而推出的鼓励政策,也于去年年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此,业界普遍认为,2011年,国内一线市场汽车的销量将出现下滑,二三线市场将迎来汽车发展的高峰。“弱势品牌、经营不力者在此过程中将遭到淘汰。 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汽车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二三线市场。以一汽大众奥迪为例。尽管奥迪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销量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向二三线城市进行渠道下沉的步伐。“到2012年,奥迪销售网络覆盖的城市将从现在的86个增加到100个。”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说。 很显然,2011年,二三线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业竞争的新主场。这个新主场,包括大部分省会、计划单列市和重要市县等。在这些区域,车企间的争夺战将更加白热化。抢占新主场,也成为重塑未来国内汽车市场格局的必由之路。但二三线市场毕竟与一线市场不同,本文将从奥迪如何把握此次战略性调整的机遇与开拓新主场时将面临的挑战分析其营销策略。 二、奥迪汽车简述 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从1910年起在茨维考制造汽车,在一开始就被视为技术先锋派中型汽车。奥古斯特·霍希1909年在茨维考成立的公司从1910年开始使用奥迪(Audi)名称。“Audi”是“Horch”的拉丁译文(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听”),公司主要制造豪华类轿车。奥迪车身上最醒目的四个充满着金属质感,闪闪发光的银灰色圆环标志,最初代表着四家公司。它象征着四家创始公司之间的牢固联盟。奥迪公司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追求产品的高品质、高档次。奥迪公司的创始人将其品牌定位于马力强劲、质量优异、装饰豪华这一形象,奥迪公司并入大众集团后,重新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30年的品牌运作,奥迪以先进的技术确立了高档车的地位,成为德国仅次于奔驰、宝马的第三大豪华轿车品牌。 三、奥迪汽车营销的SWOT分析 1、奥迪汽车营销优势的简要分析 (1)产品进入中国较早,抢得了市场空白 得益于母公司大众汽车较早进人中国的优势,奥迪在1988年就在中国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当年组装了499辆汽车。1993年,奥迪加入一汽一大众合资企

吉利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吉利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物流管理二班 姓名:郑卫林 学号:1305144221

【摘要】在汽车竞争同质化的今天,谁在创新谁就赢得了市场先机。从民营造车的非议,到百万征标的哗然;从模访造车,到自主创新;从零起步到十年征程的百万用户,吉利的每一步都让我们为自主品牌的崛起而感到骄傲。本文通过对吉利公司介绍、吉利汽车优势与劣势的分析,以吉利汽车为实例,分析吉利汽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新情况、新观点,研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措施。 【关键词】吉利汽车营销问题营销策略分析及建议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很多中国的企业也走出国门。特别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下,更显示了我国的实力,也表现了我国的市场是蕴藏的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商机,随着活水品的提高,使政府提高了燃料效率、安全标准、和污染控制。净化空气、全球变暖及新油耗标准不断提高,给汽车制造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这次金融危机,政府的振兴汽车行业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好的机会..几十年来,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并发展壮大无论是在市场占有率还是在品牌影响力上均取得了显著地成绩,特别是吉利,不仅掌握了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还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2009年吉利成功收购了位于澳大利亚的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箱公司DSUI,/并且2010年3月28日益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但是在人才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吉利汽车需在一个新形势之下研究营销策略的发展,分析其背景及展趋势,以应对现在国际汽车巨头的打压,并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寻找到一条出路并不断使自身发展强大。 一、企业情况介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创建于1986年。1997年吉利开始进入汽车产业。集团目前拥有员工8000名,2002年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421位、“浙江省100强”第28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拥有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四大整车制造基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340亿元,连续八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六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为己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