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25《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725《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725《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725《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年6月18日通过。

I.考试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选拔具有一定哲学素养的专业人才,测试学生在进入哲学硕士学习之前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最基本的哲学素养、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使教育为现代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培养哲学专业研究生方面择优录取,并培养出具有哲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哲学专业人才。

II.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察目标为:考查考生是否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考查考生能否熟练掌握马克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是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查考生是否能准确掌握并运用哲学理论解决现实中所反凸显的新情况、新问题。考查考生是否了解哲学中相关的前沿性理论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辩证唯物主义约60 %

历史唯物主义约40 %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20分(5小题,每小题4分)

简答题 40分(4小题,每小题10分)

论述题 90分(4小题,从中选作3题,每小题30分)

Ⅴ.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掌握哲学、世界观概念,理解哲学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及其理论品质。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与其内容以及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掌握物质、实践、运动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理解意识的本质,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深入理解实践的特点及其基本形式,深入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条件,深入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掌握发展矛盾、质、量、度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理解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深入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深入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掌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概念,理解,理解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区别,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理解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二次飞跃及其条件,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深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五、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掌握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地理环境概念,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解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理解社会意识的构成,理解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深入理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深入理解地理环境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深入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六、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国家概念,理解生产力的要素,理解生产关系的要素,理解上层建筑的构成,理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深入理解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七、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掌握社会形态、人民群众概念,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的作用),理解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深入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深入理解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深入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八、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掌握社会进步概念,理解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人的本质多方面的含义,理解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理解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理解共产主义的三层含义,深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浅谈埃舍尔的数学艺术

浅谈埃舍尔的数学艺术 2011/01/01

浅谈埃舍尔的数学艺术 摘要:埃舍尔在世界艺术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的作品,主要是带有数学意味的作品无法归属于任何一家流派。在他之前,从未有艺术家创作出同类的作品,在他之后,迄今为止也没有艺术家追随他发现的道路。接下来主要谈谈埃舍尔艺术作品中的数学特征。Summary:M.C.Escher had occupies a unique position in art world. His art works —mainly with mathematical means art works —can’t belong to any one genre. Before him, never had artists to create similar works of him. After him, no artist follow he found ways until now. The next major talk, the mathema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M.C.Escher’s art works. 关键词:矛盾空间 莫比乌斯带 拓扑学 极限思想 空间思想 镶嵌图形 正文: 埃舍尔(1989.06.17-1972)全名毛里茨·科内流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us Escher).出生于荷兰北部。世界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家。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早于1916年,他已经熟识油耗浮雕印刷术。1917年,他在画家实地格纹的印刷公司制作蚀刻版画。1919年,在贺林的建筑装饰艺术学院修读建筑学。当时收美术老师熏陶,对装饰设计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木刻版画。自这个时候开始,埃舍尔的生活便与他的作品完美的结合。随着他的创作的发展,他从他读到的数学的思想中获得了巨大灵感,他工作中经常直接用平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这样, 对于学数学的学生,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区域:"空间几何学"。 欣赏家王丽丽所描绘的:"埃舍尔的画很美丽,可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他的荒谬.而恰恰愈是荒谬,对我们的吸引力也就愈大.太阳神阿波罗的光环固然诱人,可是埃舍尔那种荒谬透顶的完美则更值得推崇.''

埃舍尔简介

埃舍尔简介 一、埃舍尔的生平与艺术 埃舍尔,荷兰画家,全名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M.C.Escher(1898-1972)。埃舍尔是一名无法“归类”的艺术家。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他努力追求图景的完备而不顾及它们的不一致,或者说让那些不可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在场。他像一名施展了魔法的魔术师,利用几乎没有人能摆脱的逻辑和高超的画技,将一个极具魅力的“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创作的《画手》、《凸与凹》、《画廊》、《圆极限》、《深度》等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30年代末 埃舍尔游览西班牙时,被摩尔人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所吸引,那些规则的互为背景的彩色图案,看上去简洁明了,甚至略显得单调。但它在埃舍尔的脑子里却打开了具有无穷变换空间的版画世界的大门。他说,仅仅是几何图形是枯燥的,只要赋予他生命就其乐无穷。于是,在规整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中,鱼、鸟和爬行动物们互为背景,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变换,成为他一个时期热中的创作主题,并成为他终身百玩不厌的游戏。那些变形系列、循环系列和他的《昼与夜》令他一下子闻名世界。 50年代至60年代 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的视野。他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他的《凸与凹》、《上和下》、《观景楼》、《瀑布》等作品,以非常精巧考究的细节写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各种荒谬的结果,几十年来,始终令人玩味无穷。 60年代以后 1961年的《瀑布》是埃舍尔最后期的奇异建筑式图画,他依据彭罗斯的三角原理,将整齐的立方物体堆砌在建筑物上。这种不合情理的结构亦见于1958年的《嘹望塔》,作品中的建筑物和人物手持的立方体都是怪异的。埃舍尔的作品骤看起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其实当中蕴藏的幻觉事物是最引人入胜的。参观者每每把他们认识的真实世界,与埃舍尔的虚构幻像相混比较,而产生迷惑。 过深理解,阻碍了他与同道的交流,他在艺术界几乎总是特立独行,后无来者。他甚至至今无法被归入20世纪艺术的任何一个流派。但是,他却被众多的科学家视为知己。他的版画曾被许多科学著作和杂志用作封面,1954年的“国际数学协会”在阿姆斯特丹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现代艺术史上罕见的。 二、埃舍尔的艺术思想与老子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来源于图形上的巧妙变换。这种变换有其数学上的考量,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变换是渐变而非突变的。渐变的结果是优雅,而突变往往带来对立。正如自然界中,嫩芽会慢慢长成大树、绿叶会渐渐变得枯黄,所谓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是自然积蓄了能量后普降瑞雪的效果。埃舍尔的精巧构图则是让人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陷入“圈套”,太极图的视觉冲突给人的常常是震撼;埃舍尔这种渐变的造型来自于对造物主的内模仿,而太极图案则是反应出渐变前后两个极端的结果。从这一点上看,埃舍尔的作品不仅体现了老子的变化思想,同时也暗合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在设计界,对老子思想最为推崇的可谓是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他设计的流水别墅——最为体现他

埃舍尔

埃舍尔(M. C. Escher)版画分析 画家简介: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20世纪画坛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出生于荷兰吕 伐登市。早期木刻作品大多取材于南欧建筑与风景。1935年前后尝试描摹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的平面镶嵌图案,开始转变风格。作品多以平面镶嵌、不可能的结构、悖论、循环等为特点,从中可以看到对分形、对称、双曲几何、多面体、拓扑学等数学概念的形象表达,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 主要作品:《昼与夜》(1938)、《画手》(1948)、《重力》(1952)、《相对性》 (1953)、《画廊》(1956)、《观景楼》(1958)、《上升与下降》(1960)、《瀑布》(1961)等。 重复、渐变、近似原理陈述 1.《昼与夜》(1938) 1.天鹅从无型到有型,过渡自然,为渐变原理。(利用线条的疏密造成) 2.每只天鹅都有天鹅的型,但都不同,又可看做近似原理。(背景对称,黑白相间) 3.都是天鹅,第一眼看上去是对称,但又不是对称。 4.画面有多只黑白天鹅,运用重复原理。 5.背景对称但颜色不同,为黑白对比,所以命名为《昼与夜》。

2.《恶魔与天使》 1.因为黑色显眼,而且恶魔正对视野,所以一般人首先看到的是恶魔 2.用恶魔分析,为重复出现,但颜色、大小、角度渐变。 3.天使恶魔形象相似,但颜色不同,天使与魔鬼互为背景的拼图。(谁能说不是埃舍尔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呢?) 3.《蝴蝶》 1.渐变的使用,画面有蝴蝶构成,从外而内蝴蝶大小发生,越来越小。 2.蝴蝶重复出现在颜色和大小的变化上使整体构成了有规则的画面,画面的单位就是蝴蝶。 3.在颜色和大小上的区别使蝴蝶不单单是简单的重复,更是一种近似原理的体现。

初中美术《艺术与科学》教案

《艺术与科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与科学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欣赏和评述实际案例,认识掌握艺术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生活的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认同艺术与科学的双翼对我们自身及环境的影响,感知两者平衡发展的永恒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感知和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艺术与科学的平衡发展,并将两者融入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自主探究,导入新课 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需要收集资料的相关信息:安济桥曾经历的自然灾害;了解并简述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达芬奇的艺术成就等议题。出示课题《艺术与科学》。 学生分组完成探究任务成果的展现。教师安排分组学生说明资料收集情况。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并板书。教师补充说明。 环节二:交流学习,分享收获

1.展示安济桥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桥的造型是怎样的?如什么是伏拱、坦拱和敞肩?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伏拱是在主拱肩上的小拱,能减轻桥梁自重,增加稳固性和泄流量。坦拱:使桥身平坦,方便同行。 2.展示埃舍尔的《圆形极限3》以及《双曲几何空间示意图》提问:作者第一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与科学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有些艺术直接涉及了有关世界的观念和规律,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增强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3.图片展示《长信宫灯》提出问题:燃烧产生的烟烬不直接进入空中,而是进入宫女中空的身体中,有什么好处?造型上是如何满足这个功能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补充:燃烧产生的烟烬顺着箭头的方向进入身体,利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灯罩与袖子连在一起功能与审美同时满足。 4.展示《网》图片,作品包含怎样的新科技?有什么艺术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科技的创新可以催生新的艺术门类。 环节三:巩固练习,认识升华 提出问题:过分偏重科学发展会带给我们什么问题?(环境污染)展示达芬奇的《水工构造物研究手稿》。说说其兼具的能力和素养如何利于他的发展?

艺术与科学关系浅析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呢,其实是相通的,要想了解这个问题呢,是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呢,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艺术,弄清楚二者的概念。只有了解这二者的概念了,才能够进一步讨论这两个之间的关系。下面就先讨论下这二者的概念。 科学一词,源于中国古汉语,科举之学。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因此近代翻译文章中,引入了这个词汇,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随后的康有为,严复都引用了这个词汇。后来,科学这个词开始在中国广泛应用起来。是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科学的特点呢,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也有很多分类。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科学首先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科学是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科学有别于真理,真理就是一定前提条件下的正确的客观规律及其描述,而科学就是一定条件下的合理的方法、实践机器描述;科学不一定是真理,真理就一定是科学。 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从科学和艺术的定义看,两者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不然。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说: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说。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本身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简单、美、对称、和谐等等,必然在其物理规律(定律或公式)中有所体现。科学研究实际上就是要揭示大自然的美丽,科学研究到最高的层次一定会发展到艺术的层面。实际上,科学在不同的层次可以表现出美。特别是在物理本质和数学基础上。一个方程可以表现出简约和对称的美。黄金数则与美丽的五次对称性[如五角星]相联系。看到黄金数,

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38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8卷 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而他自已也被悖论和“不可能”(Theimpossible)的图形结构所迷住。总体来看,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灵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数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Penrose)的三角原理、数学对称理论、几何学中无穷悖论以及射影几何理论等。基于以上的数学灵感,他创造性地创作了许多吸引人的艺术成果,并且借助可视化的图形创意发展演绎了数学的思想和理论。 2.M.C.埃舍尔创意作品的特征与分类 依据M.C.埃舍尔艺术作品的风格和形式特征以及所基于的数学思维和理论,其作品风格特征以及创意所基于的数学原理和理论大概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幻想的空间(Theillusionofspace),基于视错觉及几何学原理。 (2)渗透的世界(Penetrationofworlds),基于视错觉及几何学原理。 (3)有规律的平面分割(Theregulardivi-sionoftheplane),基于数学对称理论。 (4)透视(Perspective),基于射影几何理论。 (5)有规则的晶体和螺旋形的体构(Regu—larsolidsandspirals),基于晶体学理论。 (6)所谓“不可能”(Theimpossible)或称矛盾空间,基于视错觉以及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RogerPenrose’striangle)。 (7)太空(Theinfinite)或时空无穷极限,基于数学和几何学中无穷悖论理论。 图l是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示图和“疯狂的板条箱”(CrazyCrate)示意图。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是M.C.埃舍尔基于以上相关数学原理而创作的部分作品(资料来源于“TheMagicMirrorofM.C.Escher”byBrunoErnst)。如图2所示,这是M.C.埃舍尔根据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文章发表在1958年2月英国心理学杂志)所创作的一系列探索和研究的作品,称为不可能存在的建筑(Im—possibleBuilding)。作品中所探索和表现的矛盾空间以及由视错觉所形成的幻觉,其主要原理是基于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和视觉心理学等有关知识。在作品《上升与下降》中,见图2(a)图2(b)是作品的草图和原理解析说明,如果人们紧跟着画中的那些僧侣向上走,理应每走动一步都会到达更高一层台阶。但是,走完一圈之后,人们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反之,如果人们跟着那些僧侣沿着台阶向下走动,同样当人们完成整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处。无穷尽的上升与下降这种循环反复就是这作品的主题。当然,作品其中还蕴含作者对审美、对生命,对宇宙等种种思考。显然,数学和视觉心理学等有关原理在图形结构的构造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图2(c)是M.C.埃舍尔根据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所创作的另一幅作品。画面中瀑布流水川流不息,人们初看发现不出任何异样,也就是说,人们的视线如跟随建筑中的细部和Z字型水沟看去,根本无法发现画中所蕴藏的视错觉骗术。但经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水的流向完全违反地心引力原理,瀑布水的源头与下面的积水沟是同处一个水平面,人们眼睛看到的和物质对象存在差异和错觉。图2(d)是作品的草图和原理解析示意图。 圈1田2(a) 圈2(b)图2It)图2(d) 图3(a)是M.C.埃舍尔基于数学几何学中无穷悖论理论为探索太空或时空无穷极限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名为《内部变小无极限》(Theinnerpartofsmallerand smaller),

埃舍尔笔下的世界

艺术鉴赏与创意 ——埃舍尔绘画艺术浅析 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10月20日

【论文摘要】埃舍尔在世界艺术圈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将绘画艺术与数学、物理知识结合的相得益彰。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利用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画技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埃舍尔的作品之所以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与他对视觉空间的运用密不可分。 【关键词】:埃舍尔 绘画 视觉空间 一、引言 埃舍尔的作品总能给人以逻辑性、空间性很强的感觉。他的一些代表性版画作品虽然看似构图简单,实际上他的每一个作品都经得起数学上的严格构图。欣赏埃舍尔的作品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构图、逻辑上的乐趣。 二、埃舍尔作品的浅析 1.埃舍尔在作品中渐变的体现 如比较有代表性的《水与天》(见图1)。初看似乎就是一 只具象的鱼渐变到一只具象的鸟,但是仔细探究后发现其中隐 含着鱼鸟图底契合形的设计过程,以及图形从抽象到具象、具 象到抽象的巧妙结合的规律。即水中具象的鱼为图逐渐向上渐 变为抽象的底图天空,而水中的鱼的抽象底图部分则逐渐渐变 为天上具象的飞鸟。并且具象完整的鱼和鸟的渐变体现在Y 轴上并不是X 轴上,所有X 轴上的鱼和鸟都是一样的,Y 轴 上契合形的逐渐变化促成画面图底关系的逐渐分离。 2.埃舍尔作品中矛盾空间的应用 埃舍尔在两个代表性作品: 《景观楼》 、《瀑布》,都有 矛盾空间的运用。以《瀑布》 (见图 2)为例,这是埃舍尔 最为非凡的又不可能实现的 建筑作品。当你看这幅画中建 筑的每一个部分时,找不出任 何错误,但是将这幅画作为一 个整体来看时,你就会发现一 个问题,瀑布是在一个平面上 流动的。可是瀑布明明是降落 的,并且还冲击着一个水磨让其 转动。更奇怪的是,这两个塔看起来是在一个平面上,可是左边的升高三个台阶,而右边是两个。 其实循环瀑布是画上的假象,是一种视觉欺骗。从画上看是合理的,但实际上却是不可 能的。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合理的,环绕一周就发现是不连续的,不合理的。如果让摄像 机环场一周,就看到破绽了。当然,在拍摄视频的时候,还应用了其他的视觉欺骗技术。 如果做出瀑布侧面的结构图(见图3)可以清楚的发现,埃舍尔原画的侧面是什么样的。在做出的埃舍尔《瀑布》中建筑的真是模型后,可以发现,这个建筑本身是一个断层的结构,而他让我们看到的似是永动机的瀑布,只是埃舍尔进行计算及空间的设计后找到的一个特殊角度。 3.埃舍尔作品中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 埃舍尔作品中经常出现由二维平面转换成三维立体。比如图4的作品,就是一种二维平 图1 《水与天》 埃舍尔 图2 《瀑布》 埃舍尔 图3 《瀑布》侧面图

错觉艺术的巅峰 错觉图形大师埃舍尔作品欣赏

错觉艺术的巅峰错觉图形大师埃舍尔作品欣赏 这一张是2003年6月17日Google的图标变成为纪念M.C.Escher而设计的新颖图标 这副画使我想起了法国导演雅克&8226;贝汉的记录片《鸟与梦飞翔》,就以此画作为开篇带你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吧!~~~~~~~~~ 一些自相缠绕的怪圈、一段永远走不完的楼梯或者两个不同视角所看到的两种场景……半个世纪以前,荷兰著名版画艺术家埃舍尔所营造的“一个不可能世界”至今仍独树一帜、风靡世界. 埃舍尔是一名无法“归类”的艺术家。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他努力追求图景的完备而不顾及它们的不一致,或者说让那些不可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在常他像一名施展了魔法的魔术师,利用几乎没有人能摆脱的逻辑和高超的画技,将一个极具魅力的“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创作的《画手》、《凸与凹》、《画廊》、《圆极限》、《深度》等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很多艺术家被埃舍尔的版画成就所激励,甚至产生了一个可以命名为“埃舍尔主义”的流派。但人们对埃舍尔的研究往往各取所需,对埃舍尔的误解也十分常见。单纯从科学、心理学或者美学的角度,都无法对他的作品作出公正的评价。正如《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的中文译者、北京大学哲学系田松说:“埃舍尔其实是一位思想家,只不过他的作品不是付诸语言,而是形诸绘画。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思想探索的一个总结和记录。”空间错视 所谓错视,并不是我们的眼睛坏了,而是由于以往眼睛反映给我们的信息记忆与新出现的事物信息对照而感到不正确 的心理反映。今天,我们会讥笑原始人神话的荒谬, 但如果原始人超越时空来到现在,眼前的世界一定会让其感到惊奇不已,会认为自己的眼睛有毛病,这对他来说,就是错视。设计液晶态本身就是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 一种现象,它就是一种空间错视视觉现象。Maurits Cornell Escher,当代杰出画家和雕刻家,不仅是一个佯谬和幻想大师,还能优美地绘制地他所看到或想象到的任何东西。艺术家们、数学家们、科学家们和一 般的消费者都迷上了他的许多生动的图象。其作品尤其受到很多类型的学者喜欢,哲学学者包括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物理学家等。杨振宁曾经因为Escher同意他 在其《基本粒子发现史》中引用一幅画而感到十分高兴。

艺术的理性幻象_浅谈埃舍尔作品中的契合图形

引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艺术出现了轰轰烈烈的艺术革命, 涌现出众多的艺 术流派和艺术形式, 彻底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美术。 20世纪的欧洲艺术大环境对埃舍尔的影响却是非常的少, 他对现代艺术的某些流派和作品一直具有抵触心理。在现代艺术全面兴起时, 埃舍尔却在传统透视领域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和研究, 巧妙地利用透视创造出新奇的构图方式, 建构出充满理性和神秘色彩的不可能的世界, 在西方视觉艺术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自成一家。正如德拉克洛瓦(1798-1863 所说:“当我们评价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的时候, 我们所称颂的创造天才只不过是他们独特的观察、组织和再现自然的方式。” 我们在欣赏埃舍尔的作品时, 首先会被他作品中奇特的构图形式所吸 引。这种魅力便来自他所构建的不可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二维平面与真实的三维空间的相互交融、糅杂, 虽奇特怪异却又无比自然, 通过精雕细琢的 构思透射出理性智慧的光芒, 引人深思。 早年的埃舍尔在父亲的期望下进入了一间建筑和装饰艺术学院学习建筑。学生时代的埃舍尔是个害羞、内向、拘谨的年轻人, 不是很喜欢建筑的他遇到了当时一位著名的版画家萨缪尔?吉西农?德?马斯奎塔教授。在马斯奎塔的指导下, 埃舍尔学会了版画技术, 并意识到自己爱好的是艺术,而不是建筑。从这一时期开 始他尝试了版画的写生和创作。毕业后开始了大量的创作, 早期的作品以风景画 为主, 在他不断创作的作品中, 已开始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视觉和审美趣味。如《八个头》、《圣巴佛大教堂》等。 1937年是埃舍尔作品的一个分水岭, 在这 之后, 他开始进行全新的、独特的“视觉幻象”创作。 在埃舍尔的作品中, 契合图形占了一半以上, 可见艺术家对这一形式的迷恋。但从作品来看, 他不只单纯地对这一形式进行描绘, 更多的是在所获得的 艺术的理性幻象 ——浅谈埃舍尔作品中的契合图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