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38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8卷

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而他自已也被悖论和“不可能”(Theimpossible)的图形结构所迷住。总体来看,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灵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数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Penrose)的三角原理、数学对称理论、几何学中无穷悖论以及射影几何理论等。基于以上的数学灵感,他创造性地创作了许多吸引人的艺术成果,并且借助可视化的图形创意发展演绎了数学的思想和理论。

2.M.C.埃舍尔创意作品的特征与分类

依据M.C.埃舍尔艺术作品的风格和形式特征以及所基于的数学思维和理论,其作品风格特征以及创意所基于的数学原理和理论大概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幻想的空间(Theillusionofspace),基于视错觉及几何学原理。

(2)渗透的世界(Penetrationofworlds),基于视错觉及几何学原理。

(3)有规律的平面分割(Theregulardivi-sionoftheplane),基于数学对称理论。

(4)透视(Perspective),基于射影几何理论。

(5)有规则的晶体和螺旋形的体构(Regu—larsolidsandspirals),基于晶体学理论。

(6)所谓“不可能”(Theimpossible)或称矛盾空间,基于视错觉以及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RogerPenrose’striangle)。

(7)太空(Theinfinite)或时空无穷极限,基于数学和几何学中无穷悖论理论。

图l是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示图和“疯狂的板条箱”(CrazyCrate)示意图。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是M.C.埃舍尔基于以上相关数学原理而创作的部分作品(资料来源于“TheMagicMirrorofM.C.Escher”byBrunoErnst)。如图2所示,这是M.C.埃舍尔根据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文章发表在1958年2月英国心理学杂志)所创作的一系列探索和研究的作品,称为不可能存在的建筑(Im—possibleBuilding)。作品中所探索和表现的矛盾空间以及由视错觉所形成的幻觉,其主要原理是基于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和视觉心理学等有关知识。在作品《上升与下降》中,见图2(a)图2(b)是作品的草图和原理解析说明,如果人们紧跟着画中的那些僧侣向上走,理应每走动一步都会到达更高一层台阶。但是,走完一圈之后,人们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反之,如果人们跟着那些僧侣沿着台阶向下走动,同样当人们完成整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处。无穷尽的上升与下降这种循环反复就是这作品的主题。当然,作品其中还蕴含作者对审美、对生命,对宇宙等种种思考。显然,数学和视觉心理学等有关原理在图形结构的构造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图2(c)是M.C.埃舍尔根据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三角原理所创作的另一幅作品。画面中瀑布流水川流不息,人们初看发现不出任何异样,也就是说,人们的视线如跟随建筑中的细部和Z字型水沟看去,根本无法发现画中所蕴藏的视错觉骗术。但经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水的流向完全违反地心引力原理,瀑布水的源头与下面的积水沟是同处一个水平面,人们眼睛看到的和物质对象存在差异和错觉。图2(d)是作品的草图和原理解析示意图。

圈1田2(a)

圈2(b)图2It)图2(d)

图3(a)是M.C.埃舍尔基于数学几何学中无穷悖论理论为探索太空或时空无穷极限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名为《内部变小无极限》(Theinnerpartofsmallerand

smaller),

2010年第5期林迅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39

描绘同一母题的向内无穷尽变小和收缩变换。

图3(b)是根据几何学中无穷悖论理论而创作

的另一幅作品,相同母题在无穷尽变小和收缩

变换同时形成有规律性的空间填补。图4是

M.C.埃舍尔以探索宇宙、自然、生命和数学为

主题和灵感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名为

《四面体小行星》(Tetrahedralplanetoid),描绘

有人类居住的小行星,是一个环绕星球表面的

正四面体(Regulartetrahedron),共由四个三角形表面构成,其中二个三角形的面为可视面(朝正面),画面中间垂直的边锋将正四面体的两个面分离。所有垂直于可视三角形面的直线:围墙、房子、居住人群、树等,向球体的中心方向,直线的透视消失点聚焦在球体的中心,即球的地心引力中心,所有水平于可视三角形面的表面:花园、道路、弯曲伸展的运河水的表面均是构成球体外壳的组成部分。作品的数学灵感来源于晶体学、射影几何及柏拉图宇宙天体模型原理等。图5(a)为M.C.埃舍尔的自画像《手持反射球体》(HandwithReflectingSphere),球中反射影像就是M.C.埃舍尔本人,作品是根据几何学中射影几何理论而创作。图5(b)为M.C.埃舍尔形究球体上射影几何原理的示图。

图3【a)图3(b)

图4图5(a)

图5(b)

二、数学对称理论的释义

1.数学对称理论

在科学中,对称性指的是研究对象在某种变换或操作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因而具有根本性意义。所谓对称变换(symmetrytransfor—mation)是对称操作(Symmetryoperation)的结果。在平面中,对称操作只影响对象的几何学性质的变换,对称变换仅涉及设计的结构。同时,允许反演对称操作并使对象重新回到原点。在艺术中,对称性常与平衡、形状、形式、空间等相联系。

历史上最早意识到“对称”在二维平面设计中(尤其是纺织品图案设计及平面图形装饰设计)具有辅助作用,并努力使“对称”原理非神秘化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人是H.J.Woods。他是英国利兹大学纺织系的一名物理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他连续发表了4篇研究论文,[1]试图通过简易通俗的数学语言解析数学对称原理,并通过可视化的图形符号解析对称在构建图形结构与设计过程中的辅助作用。Woods的最初动机是鼓励和启发那些从事纺织品图案设计的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对称原理,在二维重复的有规律性的图形结构的设汁过程中得到帮助。这些最初的理论探索和尝试在以后的晶体学领域得到发展并被用于解释三维空间的晶体结构。

从非数学研究的角度看,OwenJones的著作《装饰原理》(TheGrammarofOrnament。出版于19世纪初)似乎最具影响力。该书分析介绍了大量的图案与装饰,并根据不同的时期、民族区域和风格对其分类。该书在以后的20

世纪,直至近年还在继续再版,同时印有法文

2010年第5期林迅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43

AncientWorld”byFlindersPetrie)这是基于数学对称原理而构成的各种编织纹样装饰,来自不同区域、民族和文化的与图案相关的原始手工艺品。在中西方传统的建筑和圣殿的建造过程中,在布局和结构中都有发现其中蕴含着数学对称原理,当然这其中也蕴涵着文化、宗教、美学等内容的考量。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对称常应用于有规律的、持续的、带有周期性的排列和装饰的文化符号。对称不仅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有吸引力,生物学家、画家、建筑师、心理学家、考古和史学家乃至音乐家都在思考和讨论它的普遍意义和影响力。

图12

数学对称在图形创意中应用的历史十分久远,可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文化。所谓图形创意,即人类在原始岩石及山洞墙壁上涂鸦时就已开始的一项文化启蒙活动,在世界上发现的大量岩壁上均有记录。现今考古发现的那些古代原始岩画或山洞中的壁画,绘画的主题基本上都是动物、人物、狩猎等与生活和劳动有关的内容。描绘生动,形象简练,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图13为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云南中南部沧源岩画。(资料来源于《对称与图形创意》林迅著)

从对称的图形创意角度看,在现已发现的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手工陶艺及夏商周的青铜制品中,其纹样和各种装饰与原始岩画作比较,图形的“繁”(复杂性)“复”(重复和周期性)程度、图案的故意编排及创意设计的特征也较为突出,网案装饰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特征十分明显,图案中相同母题的重复和排列显然是根据某种编排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的,所谓法则,即基于人类最原始几何学的思考和原理.对研究图形设计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图14(a)和12(b)(资料来源于Google-图片搜索)分别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和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父丁卣”(装饰纹样局部)。

图13

图14(a)圈14【b)

数学对称理论,是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的某种需要和兴起所激发的一种数学思维和活动的灵感。从人类懂得选择适当的石头和砖瓦用来构筑自已的藏身和住宿时起,人类已经开始接触图形和图案并同时引入了数学几何对称的思考和概念。人类这种原始的数学活动的灵感所体现出的规律性、周期性以及循环反复的特征,与数学几何对称的基本原则是吻合的,对数学几何对称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图15是中国新疆高昌古城遗址。(图片由作者本人拍摄于

古城遗址)

4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8卷

图15

三、数学对称理论在M.C.

埃舍尔图形创意中的具体应用

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灵感和理论来源于很多方面,就有规律的平面分割创意(或称有规律地重复的平面图形创意)而言,其创意中的数学思维与原理主要基于数学对称理论。虽说埃舍尔图形创意研究中所使用的符号标示与国际晶体学领域广泛通用的符号标示体系有所不同,但他们共同所基于的对称理论和原理是完全一致的。以下对埃舍尔图形创意中所具体应用的相关数学对称理论、原理及符号标示作进一步详细解释。

图16是埃舍尔基于classp3类对称特征及原理所创作的作品(资料来源于“TheMagicMirrorofM.C.Esther”byBrunoErnst),是一幅以人物为主题的有规律的平面分割创意。根据平面对称操作原理,人物图形的排列与变形巧妙地将整个平面填满,人物的形与形之间不存在形的重叠以及被遗漏覆盖的空间出现。classp3类对称特征的图形创意,基于一个六边形点阵的单位胞体和一个等于3的最高旋转阶。存在三个不同的三次旋转中心。基础区域(generatingregion)的面积是单位胞体面积的三分之一。图形结构中存在三种不同的三次旋转中心(120。旋转中心),即头部、脚以及膝盖相接点。如选择任何其中一个点作为三次旋转中心,并将整个人物图形围绕该点旋转120。,从而能使整个人物的图形与自身完全重合,根据对称操作只影响到对象的几何学性质的变换原则,在示图中对称变换仅涉及设计的结构,即对称操作可循环反复地使人物与自身重合。完整的图案构成也可以通过平移和重复排列基本平移单位朝两个不同的方向移动。在图案的生成和构成过程中共运用了两种几何变换,即平移和旋转对称操作。

图16

图17是埃舍尔基于平移反射类对称特征及原理而创作的作品,作品名为骑马人(Horsemen)(资料来源于“TheMagicMirrorofM.C.Escher”byBrunoErnst)。骑马人分别由黑白色标示,各自朝相反方向行走,形成由黑白交替的水平状带纹,黑色马的胸脯和双前腿分别与白色骑马人的脸部和胸及手相接缝,黑色马的后腿及后身与白色骑马人的背部相接。画面中形的分割与组合都不是自然巧合,其图形构造的结构框架完全是基于对称变换的考量。该类图形是基于Classp299类对称变换特征而构成。基本重复单位及整个结构中的对称变换特征及符号标示参见图1l。黑色和白色骑马人在平面所占有的面积和形是相同的,通过垂直的滑移反射对称操作,能使黑与白标示的骑马人完全重合。

圈17

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M.C.埃舍尔图形创意的数学观研究

作者:林迅, LIN Xun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240

刊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10,18(5)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4条)

1.Woods H J.The Geometrical Basis of Pattern Design[J].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Transactions,1935(26):93-93.

2.Meyer F S.A Handbook of ornament[M].London:Batsford,1894.

3.Stephenson C,Suddards F.A Textbook Dealing with Ornamental Design for Woven

Fabrics[M].London:Methuen,1897.2-5.

4.Day L F.Pattern Design[M].London:Batsford,1903:2-6.

5.Christie A H.Patterns Design.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Formal Ornament[M].2nd

ed.oxford:Clarendon Press,1929.

6.Harm M A,Thomson G M.The Geometry of Regular Repeating Patterns[J].Textile Progress,1992,22(1):2-2.

7.Shubnikov A V,Koptsik V A.Symmetry in Science and Art[M].New York:Plenum Press,1974.

8.Coxeter H S M.Introduction to Geometry[M].New York:Wiley,1961:3.

9.Jeger M.Transformation Geometry[M].New York:Wiley,1966:1-6.

10.Guggenheimer H W.Plane Geometry and its Groups[M].San Francisco:Holden-Day,1967:2.

11.Yale P B.Geometry and Symmetry[M].San Francisco:Holden-Day,1968:2.

12.Gans D.Transformations and Geometries[M].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1969:2.

13.Schattschneider D.The Plane Symmetry Groups.Their Recognition and Notation[J].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1978,85(6):439-450.

14.Stevens P S.Handbook of Regular Patterns:An Introduction to Symmetry in Two

Dimensions[M].Cambridge Mass:L.I.T.Press,198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7e8440914.html,/Periodical_shjtdxxb-zxshkxb201005005.aspx

授权使用:浙江大学(wfzjdx),授权号:269309d1-30e0-4e6b-883c-9e9f01344035

下载时间:2011年3月7日

《图形创意》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8021113)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图形创意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研究如何运用创意思维能力和图形造型能力来表达特定的图形创意。要求学生掌握图形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用途以及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图形作为各项设计活动中基本元素之一,体现着设计的本质属性和表现技能,并在各项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图形设计的有关概念、设计方法、表现形式、课程操作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不同的思维训练,达到独立完成构思独特新颖、具有强烈视觉效果和内涵的创意图形设计。本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和结构上力求将文化性、艺术性和专业性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对设计基础知识、当代艺术发展以及图形设计应用的深入思考,并使学生牢固掌握图形创意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60 课程总学分:4 三、课时分配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13级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 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图形创意已经普及到平面、三维等设计的各个领域,图形创意已经成为当今设计领域不可替代的一种表达方式。只有掌握图形语言的心理特征和图形的创意思维,才能为以后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打好基础。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设计基础知识、当代艺术发展以及图形设计应用,并能从创作实践中,熟练掌握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和组织方法,启发创意灵感,做出更加优秀的图形创意的设计作品。 课程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图形创意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图形创意的设计规律;理解图形视觉原理在图形设计中的作用;运用图形视觉过程中的规律性和不同的联想形式,开展图形创意设计。 1.通过项目导入与典型案例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熟悉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以及开阔思维的视野,掌握国际设计最新的动态,加深学生对社会和市场的了解。 2.通过快题训练的形式使学生充分把握图形创意的各种思维表现、表现手法的基本知识点。 3.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熟练图形创意的设计程序。 (二)能力目标 正确掌握对图形的感觉、选择和理解;具备对图形的概括、加工能力;具备独特的创意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创意图形创作设计;掌握图形传播的相关理论,为图形创意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通过对思维、手绘、创意表达等技巧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的实际操作与创意的组织能力。 2.使学生充分掌握创意表达的技巧,加强学生创意思维的广度、速度与深度。 3.提高学生在后续课程如广告设计、海报创意、角色设计、场景绘制等设计课程的实际应用与表达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

浅谈埃舍尔的数学艺术

浅谈埃舍尔的数学艺术 2011/01/01

浅谈埃舍尔的数学艺术 摘要:埃舍尔在世界艺术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的作品,主要是带有数学意味的作品无法归属于任何一家流派。在他之前,从未有艺术家创作出同类的作品,在他之后,迄今为止也没有艺术家追随他发现的道路。接下来主要谈谈埃舍尔艺术作品中的数学特征。Summary:M.C.Escher had occupies a unique position in art world. His art works —mainly with mathematical means art works —can’t belong to any one genre. Before him, never had artists to create similar works of him. After him, no artist follow he found ways until now. The next major talk, the mathema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M.C.Escher’s art works. 关键词:矛盾空间 莫比乌斯带 拓扑学 极限思想 空间思想 镶嵌图形 正文: 埃舍尔(1989.06.17-1972)全名毛里茨·科内流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us Escher).出生于荷兰北部。世界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家。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早于1916年,他已经熟识油耗浮雕印刷术。1917年,他在画家实地格纹的印刷公司制作蚀刻版画。1919年,在贺林的建筑装饰艺术学院修读建筑学。当时收美术老师熏陶,对装饰设计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木刻版画。自这个时候开始,埃舍尔的生活便与他的作品完美的结合。随着他的创作的发展,他从他读到的数学的思想中获得了巨大灵感,他工作中经常直接用平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这样, 对于学数学的学生,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区域:"空间几何学"。 欣赏家王丽丽所描绘的:"埃舍尔的画很美丽,可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他的荒谬.而恰恰愈是荒谬,对我们的吸引力也就愈大.太阳神阿波罗的光环固然诱人,可是埃舍尔那种荒谬透顶的完美则更值得推崇.''

埃舍尔

埃舍尔(M.C. Escher)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 1898年他出生在荷兰的Leeuwarden,全名叫Maurits Cornelis Escher。他的家庭设想他将来能跟随他的父亲从事建筑事业,但是他在学校里那可怜的成绩以及对于绘画和设计的偏爱最终使得他从事图形艺术的职业。他的工作成果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注意,1956年他举办了他的第一次重要的画展, 这个画展得到了《时代》杂志的好评, 并且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名望。在他的最热情的赞美者之中不乏许多数学家, 他们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数学的原则和思想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形象化。因为这个荷兰的艺术家没有受过中学以外的正式的数学训练,因而这一点尤其令人赞叹。随着他的创作的发展,他从他读到的数学的思想中获得了巨大灵感,他工作中经常直接用平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下面我们将看到这一点。他也被悖论和"不可能"的图形结构所迷住,并且使用了罗杰·彭罗斯的一个想法发展了许多吸引人的艺术成果。这样, 对于学数学的学生,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区域:"空间几何学"和我们或许可以叫做的"空间逻辑学"。 埃舍尔是位"怪才",他的那些所谓的作品,在众人眼中其实是"垃圾"也许只有搞艺术的会认为他是位天才,但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艺术家,他让人真正的感受到"眼见未必是实".他欺骗了大众,象这样以为思维"歪曲"的人竟是位世界级的图形艺术家,他的成就是常人所不能比的! 埃舍尔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1898年他出生在荷兰的Leeuwarden,全名叫Maurits Cornelis Escher. 说到埃舍尔,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迷惑的图画”。明明是向二楼上去的楼梯不知为什么却返回到了一楼,鸟儿在不断的变化中不知什么时候却突然变成了鱼儿,这些图画就是埃舍尔所描绘的幻想的异次元空间,它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征服着人们的心灵。他那特别稀有的画风在很长时间以来被美术界视为异端,后来数学家们开始关注埃舍尔的画面的高难度构成,接下来他的画又在年轻人中间大受欢迎,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学毕业后,在父亲的建议下赴哈勒姆学习建筑。然而,那些物理、数学知识没有把他塑造成一名建筑师,却点燃了他心中对绘画艺术的热情。他在学院里结识了当时在荷兰很有影响的艺术家萨谬尔·马斯基塔,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各种材料的版画技巧。1923年至1935年,是他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时期,在创作上表现为写实主义。他曾旅居意大利,为意大利南部的山庄美景所陶醉。他拼命地写生,拼命地创作,那些起伏的山峦、依山而建的城镇、充满生活情调的小巷……都在他的刻刀下收进了他的作品。后来,他恋爱了,为爱情创作了一系列创世纪的版画,最后一幅是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他们结婚了,定居于罗马。然而,尽管这时他的版画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罗马城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迹、巴洛克式的建筑却燃不起他的任何创作激情。他崇尚淳朴与自然,厌倦这座城市的霸气。法西斯政权崛起后,他惊诧地注视着狂热的人群,为世界的混乱而愤怒。从这时起,写实主义在他的作品中消失了。 30年代末,埃舍尔游览西班牙时,被摩尔人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所吸引,那些规则的互为背景的彩色图案,看上去简洁明了,甚至略显得单调。但它在埃舍尔的脑子里却打开了具有无穷变换空间的版画世界的大门。他说,仅仅是几何图形是枯燥的,只要赋予他生命就其乐无穷。于是,在规整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中,鱼、鸟和爬行动物们互为背景,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变换,成为他一个时期热中的创作主题,并成为他终身百玩不厌的游戏。那些变形系列、循环系列和他的《昼与夜》令他一下子闻名世界。但这还仅仅是他创作成就的一部分。 50年代至60年代,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的视野。他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他的《凸与凹》、《上和下》、《观景楼》、《瀑布》等作品,以非常精巧

图形创意设计的几种表现

图形创意设计的几种表现 图形可以理解为除摄影以外的一切图和型。图形以其独特的现象力,在版面构成中展示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图形是在平面构成要素中形成广告性格及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材。图形能够下意识地左右广告的传播效果。图形占据了重要版面,有的甚至是全部版面。图形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发阅读兴趣,图形给人的视觉印象要优于文字,合理的运用图形符号。 图形作为设计的语言,要注意把话说清楚。在处理中必须抓主主要特征,注意关键部位的细节。否则差之百,失之千里。比如苹果、西红柿、桔子等在体量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有很大不同,这就要在处理中住它们各自不同特征。 创意的图形表现是通过对创意的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将想象、意念形象化、视觉化。这是创意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从怎样分析、怎样思考到怎样表现的过程。由于人类特有的社会劳动和语言,使人的意识活动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人的思维是一个由认识表象开始,再将表象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而后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普遍化加以固定,从而是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维世界的各种对象和过程均在大脑中产生各自对应的映像。这些影响是由直接的外在关系中分离出来,独立于思维中保持并运作的。这些印象以狭义语

言为基础,又表现为可视图形,肢体动作,音乐等广义语言。 奇、异、怪的图形并非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图形语言,才是达到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必要条件,以便于公众对广告主题的认识、理解与记忆。 在一定的艺术哲理与视觉原理中,创意通过上下几千年纵横万里想象与艺术创造。作为复杂而妙趣横生的思维活动的创意,在现在的图形创意、广告设计中,它是以视觉形象出现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意形式。 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教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在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 ---- 一个记号x代表并不在的y,成语雁泥鸿爪生动准确地表述了符号的概念,鸿雁在泥沼与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使人们得知曾有鸿雁经过这里的事实,并且可由此推断出鸿雁的大小多寡等信息。爪印,是记号x,而鸿雁是并不在的y。符号学,正是研究符号规律的科学。 赛车场地中,设计者将转弯处的墙壁涂成黑黄相间条纹

图形创意试题综合创意思维图形

图形创意试题(A) ——综合创意思维图形 一、试题内容及要求 以人物、动物、植物、风景任意两种为题材,以此为基点,运用综合图形创意思维方法及表现技法,使之有机组合。 1、在8开的纸上画出4个图形(尺寸规格自定,表现手法不限)。 二、评分标准 1、富有新意和趣味性。30分 (1)造型独特 10分 (2)构思新颖 10分 (3)形象有趣味性 10分 2、思维方式多样化。20分 (1)有同构的思维方式 5分 (2)有空间的思维方式 5分 (3)有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 5分 (4)有对比的思维方式 5分 3、图形意识强,有现代感。30分 (1)图形简练、概括 10分 (2)图形具有深刻性 10分 (3)图形具有现代感 10分 4、主题突出。20分 (1)图形整体感强 10分 (2)图形能够突出主题 10分 三、时量:240分钟 图形创意试题(B)

——水的视觉联想 出卷人:龙英使用班级:影视3061 教研室主任审核:系部审核: 一、试题内容及要求 1、以水为造型元素进行视觉联想。 2、在8开的纸上画出6个图形(尺寸规格自定,表现手法不限)。 二、评分标准 1、富有新意和趣味性。30% (1)造型独特10分 (2)构思新颖10分 (3)形象有趣味性10分 2、思维方式多样化。20% (1)有同构的思维方式5分 (2)有换置的思维方式5分 (3)有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5分 (4)有对比的思维方式5分 3、图形意识强,有现代感。30% (1)图形简练、概括10分 (2)图形具有深刻性10分 (3)图形具有现代感10分 4、主题突出。20% (1)图形整体感强10分 (2)图形能够突出主题10分 三、时量:240分钟

埃舍尔简介

埃舍尔简介 一、埃舍尔的生平与艺术 埃舍尔,荷兰画家,全名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M.C.Escher(1898-1972)。埃舍尔是一名无法“归类”的艺术家。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他努力追求图景的完备而不顾及它们的不一致,或者说让那些不可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在场。他像一名施展了魔法的魔术师,利用几乎没有人能摆脱的逻辑和高超的画技,将一个极具魅力的“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创作的《画手》、《凸与凹》、《画廊》、《圆极限》、《深度》等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30年代末 埃舍尔游览西班牙时,被摩尔人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所吸引,那些规则的互为背景的彩色图案,看上去简洁明了,甚至略显得单调。但它在埃舍尔的脑子里却打开了具有无穷变换空间的版画世界的大门。他说,仅仅是几何图形是枯燥的,只要赋予他生命就其乐无穷。于是,在规整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中,鱼、鸟和爬行动物们互为背景,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变换,成为他一个时期热中的创作主题,并成为他终身百玩不厌的游戏。那些变形系列、循环系列和他的《昼与夜》令他一下子闻名世界。 50年代至60年代 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的视野。他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他的《凸与凹》、《上和下》、《观景楼》、《瀑布》等作品,以非常精巧考究的细节写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各种荒谬的结果,几十年来,始终令人玩味无穷。 60年代以后 1961年的《瀑布》是埃舍尔最后期的奇异建筑式图画,他依据彭罗斯的三角原理,将整齐的立方物体堆砌在建筑物上。这种不合情理的结构亦见于1958年的《嘹望塔》,作品中的建筑物和人物手持的立方体都是怪异的。埃舍尔的作品骤看起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其实当中蕴藏的幻觉事物是最引人入胜的。参观者每每把他们认识的真实世界,与埃舍尔的虚构幻像相混比较,而产生迷惑。 过深理解,阻碍了他与同道的交流,他在艺术界几乎总是特立独行,后无来者。他甚至至今无法被归入20世纪艺术的任何一个流派。但是,他却被众多的科学家视为知己。他的版画曾被许多科学著作和杂志用作封面,1954年的“国际数学协会”在阿姆斯特丹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现代艺术史上罕见的。 二、埃舍尔的艺术思想与老子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来源于图形上的巧妙变换。这种变换有其数学上的考量,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变换是渐变而非突变的。渐变的结果是优雅,而突变往往带来对立。正如自然界中,嫩芽会慢慢长成大树、绿叶会渐渐变得枯黄,所谓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是自然积蓄了能量后普降瑞雪的效果。埃舍尔的精巧构图则是让人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陷入“圈套”,太极图的视觉冲突给人的常常是震撼;埃舍尔这种渐变的造型来自于对造物主的内模仿,而太极图案则是反应出渐变前后两个极端的结果。从这一点上看,埃舍尔的作品不仅体现了老子的变化思想,同时也暗合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在设计界,对老子思想最为推崇的可谓是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他设计的流水别墅——最为体现他

艺术廊画册文案

朴风堂原木艺术酒店 4又1/4艺术画廊 原木+艺术+生活+创意 1/4时间为工作忙碌 1/4时间为生活奔波 1/4时间为家人付出 是时候,把1/4时间留给自己 让原木唤醒内心自然,让艺术陶染个性品味 让鲜活生活元素涌现,让灵感在创意中激发 4大主题集合,4个曾被忽略的情节 从此刻开始,弥补自己落下的1/4精彩人生 【画廊简介】 艺术多变,有时需要角色切换 4又1/4艺术画廊直属“朴风堂”家居品牌旗下,致力于成为原木艺术的荟萃者、精致艺术生活的倡导者、新锐设计推广者与酒店业态革新者4大角色,希望以不一样的身份,在一个空间中集合,为人们展示原木自然、艺术生活、创意玩味的不一样生活方式,将蕴藏情感的设计、互动艺术的空间,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更多的灵感。 空间有限,艺术领域却能无限 这里,不仅是一个单纯艺术画廊,我们还将艺术的疆域扩大,打造高端完善的艺术展览平台,让其成为众多知名艺术家与设计师创意与艺术的容器,将盛满的精心设计的艺术品给人们无限的艺术想象,让生活从此多了一份艺术的陶染。 【展厅介绍】 艺术在上,更适合心灵朝圣 4又1/4艺术画廊位于朴风堂原木艺术酒店4楼,您可乘坐电梯让灵魂与躯体同时垂直向上,将原本的生活暂时脱离水平线,到达越高而艺术气息反而越浓郁的艺术圣地,您亦可拾级而上,爬过72级台阶,以转山的虔诚感受楼层间原木艺术的别样风景,让艺术海拔逐渐上升。 艺术至上,满足生活的崇尚 4又1/4艺术画廊占据独栋朴风堂原木艺术酒店的1/4,用创意的空间设计,打造国内首个占地???平方米的“回”型艺术互动空间。在这里,您能观赏到各种传统原木艺术品,感受来自印尼原木自然风的热度。也能与国内外著名艺术家、设计师零距离沟通,参加各类主题展览会,感受艺术的魅力,用别人的创意激发

回顾《图形创意》教案.doc

教案首页

第一章图形概述一、本章首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愈来愈图形化的时代。在过去我们更为信赖的是用文字来记录事情,表情达意,而对图形图像,只是看中其直观性与愉悦性。人们普遍认为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要比形状和声音好的多,但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6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特别是到了科技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影视、网络和多媒体的普及,配合传统的印刷文化,以至使图像成为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 (二)教学步骤 1.1 图形创意概述 当前明显的文化趋向是语言中心的文化将向图像中心的文化转向,作为阅读符号的语言已经转变为作为视觉符号的图像,视觉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图像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艺术设计作为一个现代概念,正是艺术与科学、图形与概念的交会之处,尤其要突出图形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毕竟人类的造型活动关系到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 1.2 图形的产生 图形的产生原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人类认识自然、社会要依靠视觉与思维,而视觉与思维又要借助形象与概念,这中间仅借助于自然形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人为的去创造,一部分是为了表达自然现象,另一部分是为了表达概念。除此之外,人们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生,也需要创造形象与概念。 据推测:人类可能有近百万年的语前期,近十万年的言语期,近八千年的文字期。在言语期和文字期中间还存在一个图形期,从法国南部的洞穴艺术的出现年代来判定,洞穴艺术中的图形要

比埃及和中国的象形文字早3万多年。 从法国南部发现的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的洞穴艺术,到古埃及、中国、印度、希腊和巴比伦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与文明,到近代及现代图形设计概念的导入,图形已经成为传递信息及表达情感的的重要载体。 1.3 图形的定义 图形一词来自英文“graphic”,词意为由绘,写、刻、印等手段产生的图画记号,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它是有别于词语、文字、语言的视觉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复制,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 1.4 图形传播的起源及变革 (一)图形的原始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二)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向文化传播迈出了伟大的第一步,这是图形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重大革命。 (三)中国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又给人类的视觉传播活动带来了第二次重大革命。 (四)十九世纪,摄影术的发明是人类视觉传播的又一次革命,使图形的获取变得很方便,快捷。 (五)二十世纪,各项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图形传播进入了一个超时空领域。 1.5 图形语言的传达优势 (一)简洁。 (二)易识别、记忆。 (三)跨越国度,民族障碍。 (四)可视性强。 (五)准确性高。 (六)具有直观展示事实的特点。

埃舍尔

埃舍尔(M. C. Escher)版画分析 画家简介: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20世纪画坛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出生于荷兰吕 伐登市。早期木刻作品大多取材于南欧建筑与风景。1935年前后尝试描摹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的平面镶嵌图案,开始转变风格。作品多以平面镶嵌、不可能的结构、悖论、循环等为特点,从中可以看到对分形、对称、双曲几何、多面体、拓扑学等数学概念的形象表达,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 主要作品:《昼与夜》(1938)、《画手》(1948)、《重力》(1952)、《相对性》 (1953)、《画廊》(1956)、《观景楼》(1958)、《上升与下降》(1960)、《瀑布》(1961)等。 重复、渐变、近似原理陈述 1.《昼与夜》(1938) 1.天鹅从无型到有型,过渡自然,为渐变原理。(利用线条的疏密造成) 2.每只天鹅都有天鹅的型,但都不同,又可看做近似原理。(背景对称,黑白相间) 3.都是天鹅,第一眼看上去是对称,但又不是对称。 4.画面有多只黑白天鹅,运用重复原理。 5.背景对称但颜色不同,为黑白对比,所以命名为《昼与夜》。

2.《恶魔与天使》 1.因为黑色显眼,而且恶魔正对视野,所以一般人首先看到的是恶魔 2.用恶魔分析,为重复出现,但颜色、大小、角度渐变。 3.天使恶魔形象相似,但颜色不同,天使与魔鬼互为背景的拼图。(谁能说不是埃舍尔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呢?) 3.《蝴蝶》 1.渐变的使用,画面有蝴蝶构成,从外而内蝴蝶大小发生,越来越小。 2.蝴蝶重复出现在颜色和大小的变化上使整体构成了有规则的画面,画面的单位就是蝴蝶。 3.在颜色和大小上的区别使蝴蝶不单单是简单的重复,更是一种近似原理的体现。

图形创意表现形式与手法

图形创意表现形式与手法 本文主要介绍图形语言及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与手法,并对几种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解剖。读者在考虑采用何种表现形式时,要对设计的创意与表现内容进行认真的理解与分析,根据内容选取最佳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探索图形表现的形式与方法,有助于读者掌握图形创意表现的组织规律,使之对图形表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认真组织的图形才能与创意思维相映生辉。在设计表现中,读者要勇于打破单一的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发挥想象性思维的创造力,利用各种形式的有机组合,将想象和意念形象化、视觉化,创造出具有原创性意义的新颖有趣的视觉形象。 一、图形语言 图形语言是现代社会中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的视觉语言形式。图形语言从狭义上解释就是指形象、色彩、质感、量感等因素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图形语言相对于设计作品就如同文章中的字、词、句,也可看成舞蹈中的肢体动作,音乐中的音符。一般来说,文字可以表达较为明确的概念,但它的使用范围极为有限,只有在一定的国度或地域里,在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都认识和理解时才能够顺利地传播。而图形语言更形象、直观、具体,它不受地域和语言的限制,且视觉传达冲击力更强烈,更易于大众理解与接受。因此图形语言不仅有传达记事的性质,更能帮助人们理解,弥补文字的不足。正如德国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教授所说:“一幅好的设计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靠文字来注解。”图形语言有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魅力,它依靠优美的造型、巧妙的构图以及鲜明的色彩就能直观、形象地传播概念、信息和情感,并能够打破不同国界、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而产生共鸣。 口头语言是有地域性的,而图形语言恰恰是超越国界地域的“国际性语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对于同一图形而言,人们的理解往往是相通的,图形在很多地方起到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图形语言的基本目的是传播信息。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为了便于形象的传播,易于消费者理解记忆,要求图形创意的形式语言必须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 生活中,图形语言传达的准确性远远超过了纯粹的语言文字。文字虽然能比较良好地记录和传递信息,但不能消除传播过程中理解再现的模糊性。图形则更能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生动直观地再现形象,使人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图形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将这一特殊的视觉语言世界化,直观地反映出大众所关注的话题。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图形设计作品,不需要用文字解释,仅通过其简洁、概括、富有创意的图形,就能让观众明白其中的主题与内涵,并让观众在他的图形世界中不断揣摩、回味,从而领略其中的奥妙。

二年级上册数学画图题

一、数出下列图形的线段,并用尺量出相应的长度. 二、先画一条线段,再画一条比这条线段长2厘米的线段. 三、我会找。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里画“√”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在下面的()里画“√” ()()()()()3、找出比直角小的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4、找出比直角大的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 四、我会画。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直角。 5、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6、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五、数数下图各有几个角,并用“?”标出来。 六、以方格纸上的点为顶点画一个任意角和直角。 七、按照对称轴画出另一半(6分) 八、看图完成下面的题目(21分) 1、请你统计图中小动物数量(6分) 种类天鹅小猴小鹿 数量18 10 12 2、涂一涂(6分) 3、每格代表的数量是()只,一共有()只小动物。 4、小猴比小鹿少()只。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呢?

九、在对称的图形下面画“√”。 ()()()() 十、按要求画一画。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是第1行的2倍。 2、▲▲▲▲▲▲▲▲ 第一行是第二行的两倍,第二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4、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十二、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喜欢吃的水果调查情况,在统计图里涂色,并完成问题。葡萄正正正 桔子正正 西柚正正 苹果正正正 1、这个班喜欢吃()的人数最多,喜欢吃()的人数最少。 2、全班共有()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写下来并列式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美术《艺术与科学》教案

《艺术与科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与科学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欣赏和评述实际案例,认识掌握艺术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生活的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认同艺术与科学的双翼对我们自身及环境的影响,感知两者平衡发展的永恒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感知和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艺术与科学的平衡发展,并将两者融入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自主探究,导入新课 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需要收集资料的相关信息:安济桥曾经历的自然灾害;了解并简述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达芬奇的艺术成就等议题。出示课题《艺术与科学》。 学生分组完成探究任务成果的展现。教师安排分组学生说明资料收集情况。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并板书。教师补充说明。 环节二:交流学习,分享收获

1.展示安济桥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桥的造型是怎样的?如什么是伏拱、坦拱和敞肩?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伏拱是在主拱肩上的小拱,能减轻桥梁自重,增加稳固性和泄流量。坦拱:使桥身平坦,方便同行。 2.展示埃舍尔的《圆形极限3》以及《双曲几何空间示意图》提问:作者第一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与科学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有些艺术直接涉及了有关世界的观念和规律,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增强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3.图片展示《长信宫灯》提出问题:燃烧产生的烟烬不直接进入空中,而是进入宫女中空的身体中,有什么好处?造型上是如何满足这个功能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补充:燃烧产生的烟烬顺着箭头的方向进入身体,利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灯罩与袖子连在一起功能与审美同时满足。 4.展示《网》图片,作品包含怎样的新科技?有什么艺术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科技的创新可以催生新的艺术门类。 环节三:巩固练习,认识升华 提出问题:过分偏重科学发展会带给我们什么问题?(环境污染)展示达芬奇的《水工构造物研究手稿》。说说其兼具的能力和素养如何利于他的发展?

设计思维与表达------图形创意的语言表现

设计思维与表达——图形创意的语言表现 第一章图形创意的概述 图形,它以艺术的形式将图与型的创意主题形象化,人们单凭视觉即可直观地从图形中,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图形内容所带来的需求欲望。图形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在版面构成中展示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同时在平面构成要素中形成广告性格及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材。图形往往占据重要版面,有的时候甚至占据全部版面。图形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发阅读兴趣,图形给人的视觉印象要优于文字,合理的运用图形符号。在视觉顺序上,它仅次于吸引人的品牌名称,好的图形设计可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通过视觉语言沟通,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而进行无声的交流,从而达到无声感染的艺术效果。要在设计上独具特色,脱颖而出,图形的创意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法。 第一节图形创意的含义,起源以及发展 图形语言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视觉语言形式,与文字语言相比,图形语言更形象、直观和具体。同时,也更具有世界意义。任何国家、民族通过图形语言的直观表达,相互间有了了解、有了沟通,思维也超越了国界、地域和民族而产生共鸣。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表现的基础,它与文字、色彩同为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三大要素的基本因素。 一、图形的含义 图形是指所有能够用来产生视觉图像并转化为信息传达的视觉符号,是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如绘、写、刻、印及经高科技成像等处理在社会上大量复制、广泛传播达到传达设计者理念为最终设计目的。 二、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图形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从已发现的4000-8000年前的象形文字可以判定:图形的出现要比文字的出现久远得多。先民们就在他们居住的洞穴、岩壁上刻画出家禽、野兽、狩猎的场景或群体化生活的情节图形,作为相互间联络沟通、表达情感和意识的媒介,作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起到记录事件和传播意念的作用。从这些图形,我们可以感受到早期人类的精神和文化世界。这是图形用于视觉传达活动最早的文化现象。 图形的演化经历了三次重大革命:第一次图形设计的演化革命,在原始符号和原始文字的形成期。第二次的演化革命是源于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第三次图形的演化革命源于19世纪欧洲的产业革命,特别是摄影技术的发明,为图形的变革创造了新条件,它与印刷、制版工艺相结合进行技术革新,使传播的途径进一步普及。如今电子、数码、网络高科技的相继出现,图形才真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第二节图形创意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首先,在视觉传达设计三大要素基本要素中,图形以其不可替代的形象化特征成为设计三大要素中视觉焦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工具在设计中的应用,使图形设计手法和意思表现日趋多样化,设计者将图形视觉语言转化为一种强大、准确有效的信息源,让大众接受,最终实现设计的价值。图形成为信息载体,它在商品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体现艺术和商品价值,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从而奠定了图形在设计应用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人类传播的视觉信息主要分为图形与文字信息两种,它们各有特点。

艺术与科学关系浅析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呢,其实是相通的,要想了解这个问题呢,是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呢,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艺术,弄清楚二者的概念。只有了解这二者的概念了,才能够进一步讨论这两个之间的关系。下面就先讨论下这二者的概念。 科学一词,源于中国古汉语,科举之学。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因此近代翻译文章中,引入了这个词汇,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随后的康有为,严复都引用了这个词汇。后来,科学这个词开始在中国广泛应用起来。是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科学的特点呢,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也有很多分类。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科学首先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科学是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科学有别于真理,真理就是一定前提条件下的正确的客观规律及其描述,而科学就是一定条件下的合理的方法、实践机器描述;科学不一定是真理,真理就一定是科学。 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从科学和艺术的定义看,两者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不然。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说: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说。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本身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简单、美、对称、和谐等等,必然在其物理规律(定律或公式)中有所体现。科学研究实际上就是要揭示大自然的美丽,科学研究到最高的层次一定会发展到艺术的层面。实际上,科学在不同的层次可以表现出美。特别是在物理本质和数学基础上。一个方程可以表现出简约和对称的美。黄金数则与美丽的五次对称性[如五角星]相联系。看到黄金数,

图形创意表现形式与手法

图形创意表现形式与手 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本文主要介绍图形语言及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与手法,并对几种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解剖。读者在考虑采用何种表现形式时,要对设计的创意与表现内容进行认真的理解与分析,根据内容选取最佳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探索图形表现的形式与方法,有助于读者掌握图形创意表现的组织规律,使之对图形表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认真组织的图形才能与创意思维相映生辉。在设计表现中,读者要勇于打破单一的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发挥想象性思维的创造力,利用各种形式的有机组合,将想象和意念形象化、视觉化,创造出具有原创性意义的新颖有趣的视觉形象。 一、图形语言 图形语言是现代社会中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的视觉语言形式。图形语言从狭义上解释就是指形象、色彩、质感、量感等因素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图形语言相对于设计作品就如同文章中的字、词、句,也可看成舞蹈中的肢体动作,音乐中的音符。一般来说,文字可以表达较为明确的概念,但它的使用范围极为有限,只有在一定的国度或地域里,在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都认识和理解时才能够顺利地传播。而图形语言更形象、直观、具体,它不受地域和语言的限制,且视觉传达冲击力更强烈,更易于大众理解与接受。因此图形语言不仅有传达记事的性质,更能帮助人们理解,弥补文字的不足。正如德国着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教授所说:“一幅好的设计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靠文字来注解。”图形语言有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魅力,它依靠优美的造型、巧妙的构图以及鲜明的色彩就能直观、形象地传播概念、信息和情感,并能够打破不同国界、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而产生共鸣。 口头语言是有地域性的,而图形语言恰恰是超越国界地域的“国际性语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对于同一图形而言,人们的理解往往是相通的,图形在很多地方起到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图形语言的基本目的是传播信息。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为了便于形象的传播,易于消费者理解记忆,要求图形创意的形式语言必须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 生活中,图形语言传达的准确性远远超过了纯粹的语言文字。文字虽然能比较良好地记录和传递信息,但不能消除传播过程中理解再现的模糊性。图形则更能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生动直观地再现形象,使人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图形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将这一特殊的视觉语言世界化,直观地反映出大众所关注的话题。日本着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图形设计作品,不需要用文字解释,仅通过其简洁、概括、富有创意的图形,就能让观众明白其中的主题与内涵,并让观众在他的图形世界中不断揣摩、回味,从而领略其中的奥妙。 二、图形创意表现形式 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创造新颖、有趣的视觉形象,必须认真探究图形的表现形式,掌握图形表现内在的组织变化规律和构形方法,才能不断推陈出新,衍生出新的图形形态,从而进一步丰富图形表达语言,使现代图形创意更具活力,形式更多样。

埃舍尔笔下的世界

艺术鉴赏与创意 ——埃舍尔绘画艺术浅析 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10月20日

【论文摘要】埃舍尔在世界艺术圈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将绘画艺术与数学、物理知识结合的相得益彰。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利用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画技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埃舍尔的作品之所以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与他对视觉空间的运用密不可分。 【关键词】:埃舍尔 绘画 视觉空间 一、引言 埃舍尔的作品总能给人以逻辑性、空间性很强的感觉。他的一些代表性版画作品虽然看似构图简单,实际上他的每一个作品都经得起数学上的严格构图。欣赏埃舍尔的作品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构图、逻辑上的乐趣。 二、埃舍尔作品的浅析 1.埃舍尔在作品中渐变的体现 如比较有代表性的《水与天》(见图1)。初看似乎就是一 只具象的鱼渐变到一只具象的鸟,但是仔细探究后发现其中隐 含着鱼鸟图底契合形的设计过程,以及图形从抽象到具象、具 象到抽象的巧妙结合的规律。即水中具象的鱼为图逐渐向上渐 变为抽象的底图天空,而水中的鱼的抽象底图部分则逐渐渐变 为天上具象的飞鸟。并且具象完整的鱼和鸟的渐变体现在Y 轴上并不是X 轴上,所有X 轴上的鱼和鸟都是一样的,Y 轴 上契合形的逐渐变化促成画面图底关系的逐渐分离。 2.埃舍尔作品中矛盾空间的应用 埃舍尔在两个代表性作品: 《景观楼》 、《瀑布》,都有 矛盾空间的运用。以《瀑布》 (见图 2)为例,这是埃舍尔 最为非凡的又不可能实现的 建筑作品。当你看这幅画中建 筑的每一个部分时,找不出任 何错误,但是将这幅画作为一 个整体来看时,你就会发现一 个问题,瀑布是在一个平面上 流动的。可是瀑布明明是降落 的,并且还冲击着一个水磨让其 转动。更奇怪的是,这两个塔看起来是在一个平面上,可是左边的升高三个台阶,而右边是两个。 其实循环瀑布是画上的假象,是一种视觉欺骗。从画上看是合理的,但实际上却是不可 能的。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合理的,环绕一周就发现是不连续的,不合理的。如果让摄像 机环场一周,就看到破绽了。当然,在拍摄视频的时候,还应用了其他的视觉欺骗技术。 如果做出瀑布侧面的结构图(见图3)可以清楚的发现,埃舍尔原画的侧面是什么样的。在做出的埃舍尔《瀑布》中建筑的真是模型后,可以发现,这个建筑本身是一个断层的结构,而他让我们看到的似是永动机的瀑布,只是埃舍尔进行计算及空间的设计后找到的一个特殊角度。 3.埃舍尔作品中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 埃舍尔作品中经常出现由二维平面转换成三维立体。比如图4的作品,就是一种二维平 图1 《水与天》 埃舍尔 图2 《瀑布》 埃舍尔 图3 《瀑布》侧面图

图形设计的构成手法

图形设计创意的构成手法 1、添加图形 添加图形是通过想象在一个自然形态中加上另外一个形,使两个原本毫无相关的形融为一体,构成有趣的超常规的组合。如:一个大的耳朵上面添加一个小型的乐队在演奏,用来宣传录音机音质;一广告公司的招贴图形,超常规地在一光头人物的后脑勺上添加一副眼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隐喻着广告业所需要的奇思异想的特有的素质;冰箱上的加上绿色植物,象征着环保产品,酒杯里加上音乐符号象征美酒加音乐。一本书的外表上添加一只握着钢笔的手,《一天一个健康快乐》,在眼睛里加上蓝天白云等。添加图形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在特定的图形中进行视觉想象,丰富其含义,组成各种有趣的画面。 还可以在平面上添加空间的表现,也可以在空间中添加平面的表现。 2、形的破坏、分解与组合 1)、形的破坏对原有的形态有意识地进行破坏,使人对司空见惯的形象获得一种新的视觉振奋。在破坏中诞生新的形象和特殊的意义,从而表现一种残缺的美。残与美共存、破和立共存,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形的破坏有裂像、残像、隐像。如图。 2)、分解组合将原有的图形打散、重新组合,或与其它形象重新组合、重叠,构成一种往往是超现实的、奇特异常的组合,在视觉上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如齐藤诚图形、柏林爵士音乐节金特. 凯泽、中国彩陶鱼、鸟纹样。艺术节人脸。 3、正负形与共用形 1)、正负形正形和负形(图和地)相互借用,相互反转,忽前忽后,忽虚忽实,在一种形态结构中体现两种形的交错。正形和负形的比例越接近,反转的效果越强烈。图。 2)、共用形形与形之间共用线、面、体;复合共用:正倒共用。在研究正负形的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正负形交界的轮廓线用于任何一方都可以成为实实在在的形象,它构成了形与形之间的共用线,使造型手段简约而精练,实空间和虚空间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利用。图:毕加索人与和平鸽、标志图形,苏联招贴、中国民间剪纸、年画。 4、影子的利用与表现 物体由于影子有了光源的方向和空间感,在图形设计中,影子不是被动的投射,而是根据图形的创意,利用影子和形的相互关系,表现图形深层的内涵或趣味性。再这里,现实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