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包装工程学分:2.5

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编写人:王晨旭

一、《艺术概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艺术概论”是一门陈述艺术文化的本质、价值、范畴、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等基础性知识和原理性的必修理论形态课程。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二、《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

艺术概论是一门专业必选课,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了解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明确学习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要求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艺术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理解和认识艺术最终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六种说法是“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艺术本质与特征

【教学目的及要求】: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艺术的基本特征。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

【教学内容】: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第三章艺术与环境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艺术与环境的关系,掌握艺术和环境的循环体系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多联系一些实际的艺术和环境的实物来进行讲解。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艺术和环境关系的协调,了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环境。

第四章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审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艺术家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创作的几个阶段。了解艺术创作心理。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指导学生认识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人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社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指导学生结合本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来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教学内容】:艺术家是艺术产品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别作为艺术创作

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使得艺术创作民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思潮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

第六章艺术鉴赏与评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基本知识。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指导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并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

【教学内容】: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为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十分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二重性特点。

第七章音乐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以及音乐的种类,音乐和歌剧的区别是什么此外,还要了解音乐的特征有哪些了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以及音乐的种类,音乐和歌剧的区别是什么此外,还要了解音乐的特征有哪些

【教学内容】:音乐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是,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声音的艺术。它不像文学、美术、雕塑一样欣赏者可以直接欣赏到创作者的作品,而音乐艺术需要音乐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来作为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纽带。所以说,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何种音乐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因此,音乐的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就是再次赋予音响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第八章美术

【教学目的及要求】:任何一个有民族、有劳动群众存在的地方,就能听到艺术脉搏跳动的声音。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孕育而成的艺术形式。人们为了满足养生送终,从喜从悲的一切生活需要,创造了各种生活艺术品,它伴随着劳动人民从荒漠高远的太古一直走到现在。它没有条件取材于金银犀玉,却得益于天然的不尽贡献,一切垂手可得的竹、

木、泥、土、麻、丝,成就了各个种类生产的需要,劳动者的一切真情美意都物化其中。对于本民族的美术艺术存在历史知识的积累,此外,我国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锤炼出灿烂而丰富的文化。在每一件民间工艺品之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要想了解民间工艺美术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就必须解读、领悟每件工艺作品,因为每件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等内容。它是思想和艺术浓缩于一体的文化结晶。

【教学内容】:主要认识美术的产生与发展,传统意义的美术和现在美术的区别,主要包裹那些美术的种类以及美术的特征是什么

第九章舞蹈

【教学目的及要求】: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可分为与艺术舞蹈。了石器时代,上古时期,中古时期,18和19世纪的华尔兹,波尔卡时代,以及20世纪的探戈时代。而在《舞蹈形态学》(于平着)中,则以整个世界传统舞蹈的文化格局确立了八大文化圈-文化圈,印度马来舞蹈文化圈,文化圈,马来-波里尼西亚舞蹈文化圈,阿拉伯舞蹈文化圈,拉丁美洲混合舞蹈文化圈,黑文化圈,欧洲舞蹈文化圈。

【教学内容】: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第十章戏剧

【教学目的及要求】: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门综合艺术。戏剧艺术作为二度创作的艺术,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作为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和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要求让学生了解戏剧艺术广义包括话剧、、歌舞剧、音乐剧等。狭义主指话剧。话剧欧美常被称为戏剧。

【教学内容】:关于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按照作品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不同,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分类,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大类。在世界戏剧史上,这三种类型具有很大影响。悲剧和喜剧均在古希腊时代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相对而言,正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自从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发展,但是直到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和剧作家博马舍称这种剧为“严肃剧”,并且大力倡导之后,这种取材于日常生活并具有社会实现意义的正剧才迅速发展起来。是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第十一章电影、电视与网络艺术

【教学目的及要求】:对电影艺术、网络艺术和电视艺术的理解电影、电视和络艺术与传统艺术(绘画、建筑、雕塑)的不同区别在哪里?

【教学内容】:电视艺术,是一种兼容性极强的艺术,它不仅仅是科学与艺术的兼容,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兼容,而且是文学、戏剧、音乐、绘画、摄影等诸多艺术样式的兼容。当然,文学、戏剧、音乐、绘画、摄影等都是独立的艺术样式,但当它们融入电视艺术之后,便失去了它们原本的本体独立性,而仅仅化作了电视艺术的诸多构成元素。正是这诸多元素有机的交织、渗透、融合,构成了独立的、新兴的电视艺术样式。从而使得电视艺术本身具有较浓厚的“文学性”、“戏剧性”、“音乐性”、“绘画性”。但是,在构成电视艺术的诸多元素中,“文学性”应被视为基本元素。

第十二章文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进一步加深对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理解和认识。鉴于学生对文学较为熟悉,故此章可不讲或少讲。

【教学内容】: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与其他艺术的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由于文学界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四、学时分配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艺术概论》郑锦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书:《艺术概论》孙美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六、考核措施

1、考试内容的依据:本门课程成绩的考核依据教学大纲,自学部分不做考试要求。

2、考试方式:小考、平时成绩

3、考试成绩的组成与比例:平时成绩与5次小考成绩相结合方式,平时占40%,小考占60%。

七、本教学大纲在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式采用集体课,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主要考查学生对艺术概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作品分析和论述艺术理论问题的能力。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模版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类型: 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播与影视主撰人:殷兵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影视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熟悉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了解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熟悉各种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从影视艺术本质、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影视生产规律、影视前后期设备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影像诞生历史、影像视听语言发展、影像产品分类、现代影像特征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及生产规律,通过对影视前后期设备的使用,熟悉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能鉴赏不同影视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基本原理及影视艺术的发展史。 理解: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 掌握: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 2、能力要求: 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绪论:中国电影电视发展之路(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电影的发展 2、中国电视的发展 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影像和镜头的概念 3、影视声音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理解影视艺术相关的基本概念性的东西 3、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 第二章、影视创作(4学时) 教学内容: 影视创作的概念 影视创作流程及编剧、导演、表演、摄影、摄像的概念和操作教学重点: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涵义、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设计中来,到设计中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设计思维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形态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2、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 3、对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把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家 生存价值、知识范围、个人行为等。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 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制作方法等。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 基本特征、功能、区域影响等。 第四节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适用功能、技术流程等 第二章设计创意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的掌握; 2、图形确定、符号运用、形式构成的掌握; 3、对艺术设计制作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与创造 题材、主题、符号运用、构图、节奏、色调等。 第二节古材料与美感 天然材料、符合材料、声光材料、物化意义、视觉审美等。 第三节功能与生态 人体工程学、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第四节精神与道德 造物观念、知识产权、道德价值等。 第三章设计文化论 本章重点、难点: 1、对艺术设计文化发展脉络的掌握; 2、“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正确处理; 3、艺术设计批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文明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数:34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艺术概论》是艺术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 1)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 2)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3)培养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课程: 该课程涉及到《大学语文》、《中外美术简史》、《设计史》等相关课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2、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发展的眼光,力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

2、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VCD和经典艺术作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2、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艺术作品赏析。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授艺术理论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艺术实践内容。 七、学时数:34课时 学分:2学分 教材:《艺术概论》孙美兰主编 参考书:《美术概论》王洪建 《美的历程》李泽厚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美术教育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期末采用闭卷形式考核。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教学内容及主要章节安排: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课时)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第二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5课时) 艺术的形象特征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第三章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课时) 1、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5课时)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3课时) 艺术的分类 几种主要艺术门类 各种艺术的联系 第六章艺术的创作过程(3课时) 创作过程的实质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1 2 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 1 2 1 2 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内容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 其中也要。从根本上讲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 1 2 3 4 1 2 1 2 艺术参 成为 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 前言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 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 2、画中的舞蹈形象 二、原始舞蹈的种类 1、图腾祭祀 2、劳动生产 3、战争生活 三、原始舞蹈的性质 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艺术概论课程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442002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课时 学分:2 适用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美术概论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艺术概论”课程是为美术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为其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知识理论学习,使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发生和发展、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接受和批评、艺术门类等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和把握;形成对该学科的一定学习方法,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形成和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学科的交叉学习,介绍相关的学术论著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导学生养成艺术创作、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学科意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为第三章、第五章。(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参观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相结合的手段实施教学。 (五)实践环节 1、名称:艺术概论 2、主要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学。 3、学时分配:6课时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艺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李胜利编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 (九)说明 授课教师可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适当调整授课的重点,在课程设计和外国美术种类欣赏方面拓展层面引导与启发学生,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更全面的突出和展示教师自身的特长优势。 三、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以讲授“艺术”的含义导入课程,讲授课程新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概论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要点: 1、学习艺术概论的重要性 2、“艺术”和“艺术学”的含义 第二节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要点: 1、△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2、△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基本要求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 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代码:JOUR1035课程名称: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WorldDocumentaries) 学分数:2学分开设学期:春季 课程内容:该课程通过对中外影视纪录片的观摩和赏析,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影视大致流派和风格,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理性的升华,学习专业的观览影视片和从不同角度赏析影片的方法。参考学习电影大师观照人生、观照社会的视角和方法,努力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拟选用教材:自编 钱锡生简历 钱锡生,男,1962年生,1990年获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在苏州广播电视系统工作十余年,参与创作多部获奖影视作品,如担任总制片组织制作的6集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获第十四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专题节目一等奖和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担任策划的电视纪录片《铸钟人》,获第七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三等奖。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和影视艺术。其撰写的《影视艺术概论》

(第2作者),获“苏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当代影视学》,获第六届苏州新闻理论作品三等奖。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JOUR1035 课程类别: 授课对象: 开课学期:每学年 学分:3学分 主讲教师: 指定教材:石屹着,《电视纪录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教学目的: 优秀影视作品是非虚构的影视作品,主要是指电视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原来是电影厂用“电影创作手段”为新闻报道而制作的一种片种,引入电视后就成了电视纪录片,以真实地纪录现实生活为已任。开设此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大学本科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使他们加深对电子媒介的理解,从而学会运用电子媒介理解、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同时以从事这一工作为荣,从思想上作好准备,学以致用,支持并投身这一事业。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面向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开设在第2学期~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掌握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最终达到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总体把握和整体鉴赏能力。 2.知识目标: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范畴、学科的方法论、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等进行掌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与课题实践相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进行收集作品并且进行课堂阐述。四、测试与评估 序号项目分值评分标准 迟到一次扣0.5分;缺勤一次扣1分;课堂纪律不佳每次扣1分,1 出勤和课堂表现 10分扣完为止 作业,2次, 10分学生自己收集作品图片并进行作品分析,以课堂演讲的形式进 2 大作业,1次, 20分行考核,根据收集作品的质量以及阐述作品分析情况给予0-5 分,共进行3次 3 期末考查 60分按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进行,折算成分值 总分 100 五、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 1 周教学重点与难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课外思考题或作业次点 简要讲述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重点是数字媒绪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进行数字媒概述性、大众性媒体性和科技性。数体艺术的表现体艺术调研。 1-数字媒体艺术的起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数字媒特征作业:市场调查报告 2 源与发展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艺术难点是媒体性要求: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理和设计的双重属性。和科技性论。 1.数字媒体艺术设 计的分类重点是数字媒1.先锋艺术有何特点, 学习先锋艺术与服务的双重性~2.数字媒体艺术和体艺术作品 3 2.先锋艺术有哪几种类型, 数字媒体艺术优秀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龙岩学院陈璇一、教材 《美术基础——造型与鉴赏》,陈小珩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教学目的与目标 《美术基础》课程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美术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素描、色彩、以及手工艺制作基础知识的训练,掌握初步的素描、色彩和手工艺制作技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三、教学要求 《美术基础》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素描写生练习,掌握素描写生的基本技能,打下一定的绘画基础,并在写生练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素描基础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图形设计和色彩构成练习,初步掌握图案的基础技法以及色彩的运用。 《美术基础》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美术基础知识和中外美术作品鉴赏,其中美术基础知识包括介绍美术的概念、美术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质、美术的功能、美术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等4个单元内容;中外美术作品鉴赏包括中国画、油画、雕塑、壁画、工艺美术、建筑、中国书法、西方现代艺术等8个单元内容。重点介绍美术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结合鉴赏中外美术作品,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第二板块为素描和色彩,其中素描包括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线与造型、明暗素描的造型要素和简笔画等4个单元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的实践练习为主,结合素描造型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 四、大纲依据 本教学大纲编制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依据于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本科生专业设置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依据于本课程的教材。 3.依据于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本科新生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能力特点。

中外影视欣赏大纲剖析

《中外影视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33014 课程学时: 33 课程学分: 3 开课学期:适用专业:选修课 一、教学目标: 中外影视欣赏课,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了解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外影视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作品,懂得影视艺术基本特性,了解景与镜头的分类和功能、声音与色彩的意义和作用、蒙太奇的原理和功能等影视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影视创作中的编、导、演,培养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并且通过对一些经典影视剧作品片段的观摩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一些基本的影视艺术规范,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对视觉文化的感受性。 三、预修课程: 五、讲授内容

第一章世界电影简史 教学目的的和要求: 了解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探索,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出现; 掌握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向现代电影美学观的转变,欧洲产生三大电影运动,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教学难点和重点 苏联蒙太奇学派,蒙太奇思维;现代电影:法国新浪潮运动,新德国电影运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影诞生期 一、光影理论的发现 二、电影原理的发明 三、活动电影的问世 第二节电影成长期 一、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 1.卢米埃尔与写实主义传统 2.梅里爱与技术主义传统 二、格里菲斯的原始综合 1.格里菲斯的主要贡献 2.格里菲斯的电影具有两大特点 3.格里菲斯的两部巨片 三、美国的喜剧电影 1.喜剧片的代表人物 2.卓别林电影的特色 四、苏联的蒙太奇学派 1.苏联的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 2.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3.《战舰波将金号》 4.普多夫金 五、欧美的其他流派 1.英国的勃列顿(布赖顿)学派 2.德国表现主义 3.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 第三节电影成熟期 一、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问世 二、美国电影的鼎盛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导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以及现状。【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设计学的现状。 【教学内容】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1)设计史 2)设计理论 3)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学的现状 1)对当代西方设计的思潮的一般看法 2)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第一章“看”的意义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的科技特征设计的经济性质。 【教学内容】2、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2)设计的艺术含量 3)设计的艺术手法 4)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5)艺术推动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1)设计与科技进步 2)设计与科学理论 3)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第三节设计的经济性质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2)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3)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4)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第二章艺术是什么

第三章西方设计史 【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古代设计设计与工业革命西方19世纪设计,现代设计运动以及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重点难点】重点是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1)原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设计 2)中世纪时期的设计 3)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1)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18世纪 2)早期的设计师和工业家 第三节西方19世纪设计 1)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 2)19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第四节现代设计运动 1)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大战后的设计 3)60年代的波普审美观 第五节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1)60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性 2)设计和后现代主义 3)新时代设计的方向 第四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重点难点】重点是针对不同的专业掌握与之专业相谋合的重点范畴。 【教学内容】4、设计的类型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1)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3)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第二节产品设计 1)什么是产品设计 2)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3)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4)产品设计的分类 第三节环境设计 1)什么是环境设计 2)环境设计的类型 第六章设计批评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设计批评的标准、设计批评的方式、设计批评的理论。 【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批评的标准。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学分和学时 2学分。40学时(学期课)。 二、二、授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 三、三、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教学目的主要如下: (1)(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影106年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提高电影文化水平, 能在中学胜任电影鉴赏类课教学,并能指导中学生开展影评活动。 (2)(2)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 糟粕。 四、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1、课堂教学:32学时 2、2、课堂讨论:1次(2学时) 3、3、课外作业:2次 4、4、课后看片:不少于10部 5、5、课后辅导:每2周一次 6、6、复习测试:6学时 五、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问,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相长。 2、课外看经典影片、争议影片时,教师要随堂指导;看前有提示;看中有评点。 3、坚持质疑、答疑,每学期至少质疑每个学生一次;要求并检查学生写的看片笔记。 4、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做出全课程的课件。 5、鼓励学生写小品、演小品、拍小品,鼓励每个班成立影评小组,多给报刊投稿。 六、六、考核方式 7、7、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40%。具体有课堂提问,作业,质疑,检查看片笔记,能在报刊发影评文章的,加分。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应 有3次以上平时成绩。 2、期末测试:成绩占总成绩70——60%,考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从题库中调一部 分,任课教师现出一部分。测试形式:闭卷、开卷均可。 七、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了解电影艺术理论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和文学理论的关系。 一、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 二、二、电影理论应当进入高等师范大学课堂 三、三、学习《电影艺术概论》的目的 了解电影诞生及发展的历史 掌握电影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提高鉴赏、评论、创作电影作品的能力 培养电影教育、创作及理论人才 四、四、怎样学好《电影艺术概论》课 (1)了解电影是大众传播艺术,是舶来艺术 (2)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化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党的电影方针和政策。

艺术学概论复习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上海电视大学文学艺术系 一.期末复习的主旨: 期末复习是学习《艺术学概论》中的重要一环,旨在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把平时学习的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归纳、整理,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期末复习的依据: 1、《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2、主教材:《艺术概论新编》,由彭吉象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版 3、辅助教材:《艺术学概论学习指导书》,由张瑞麟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版。 三.期末复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 1.了解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2.把握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3.了解艺术教育。 4.把握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5.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6.把握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艺术创作 1.识记艺术创作、艺术传达、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2.理解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章:艺术作品 1.识记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理解典型和意境。 3.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四章:艺术鉴赏 1.识记艺术鉴赏、审美直觉、 2.了解什么是接受美学?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3.把握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第五章:实用艺术 1.识记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2.理解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征。 3.把握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 4.把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第六章:造型艺术 1.识记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摄影艺术、超现实主义摄影、书法艺术。 2.理解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中国画的特点。中西方雕塑艺术的高峰期。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书法艺术的特点。 3.把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影视美学》自学考试教学大纲.doc

课程名称:影视美学课程代码:00756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影视美学》是影视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一方面将电影艺术放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中,介绍影视艺术的发展状况、影视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及其发展流变;一方面把影视美学放在文化的整体框架内,同时结合影视艺术的实践探讨了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美学特征、审美心理等。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同时兼顾实践性,是电影美学思想史与影视美学原理的结合,基本涵盖了影视美学各个领域的重要理论与热点问题。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自学考试者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系统地学习影视美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应用影视美学理论进行审美鉴赏与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理解影视艺术审美现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理论思维水平,培养审美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影视美学各个历史流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流变,能够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与文化特性,并能够运用影视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视艺术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影视艺术的批评与鉴赏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影视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自学者应先自修影视艺术概论、电影史、美学等课程。修好本课程,可为后续课程,如影视艺术鉴赏、影视批评、影视艺术研究等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 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 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 1、识记: (1)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 (2)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 2、理解: (1)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 (2)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 (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 1、识记: (1)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 (2)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3)“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 (4)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 2、理解: (1)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 计 概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 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 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 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 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方法论。 2、 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 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 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 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 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 五、 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分 值分配:平时(30%) +期末(70%)=总评成绩(100% ; 题 量一一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岀版社, 2003.8 六、考 核: 考核形 式 期末 考试; 试卷结 构 试题 分为四大类 型: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论 述;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岀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岀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岀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岀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岀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一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岀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岀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 、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二、分散的设计方法 三、形象的设计方法 四、逻辑的设计方法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do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0000000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 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 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 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32 课程总学分: 2 序号课程内容三、课时分配学时分配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 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6 6 0 2 二、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8 8 0 3 三、走向数字艺术的动画艺术8 8 0 4 四、媒体包装中的数字化变革 4 4 0 5 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6 6 0 合计32320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一)知识目标 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 关联;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二)能力目标 在制作各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之时(例如二、三维动画、网络游戏、虚拟现 实作品等),掌握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创作,为创作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勤于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绪论: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 第三节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与综合艺术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第一节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 第二节艺术创作活动 第三节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与相关属性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第二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教育 (二)基本要求: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系统,较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 26 学时,实验 6 学时。

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4:1 ;平均周学时: 2学时。 1、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 2、本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本课程需要自学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西方美术史、 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建筑、雕塑等知识。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学习〈艺术概论〉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把理论学习看作 是学习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这样将来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或艺术表演。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 4、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开卷,笔试。 (2)试卷分数:(按卷面100分30%)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 )试题结构:基础知识题30%,思维发挥题50%,辨析题20%。 (5)题型:填空,单项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 (6)成绩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5、试题样例: 一、填空题:1、艺术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独有的()。 二、选择题:1、关于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有许多种,其中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 A泰勒弗雷泽 B普列汉诺夫 C席勒斯宾赛 D三者都有 三、简答题:1、简述原始艺术的发生过程。 四、论述题:1、你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制定人:审定人:

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新版

教育管理专业( 本科) 教学计划 ( 06月01日) ?培养目标及规格 ?课程设置 ?教学媒体与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修业年限与毕业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特别是能在教育行政机关、中小学校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教育管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 即: 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及实践能力, 能在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成人教育部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或胜任中小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相关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或管理人员。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 即: 经过学习现代管理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 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训练, 具备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能力, 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规律、初步具备作为公共事业的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机构的管理人员所必备的职业素质。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 能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中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 具有运用教育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管理实践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具有教育管理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教育管理素养。 在身体素质方面, 身体健康, 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程。必修课、限选课和集中实践课程必须进入实施教学计划。A类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6学分。 必修课: 英语、现代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组织行为学( 教育) 、教育评价、现代教育管理专题。 限选课: 哲学引论、艺术学概论、人力资源管理 选修课A类为专业课程, 列有: 法学概论、社会心理学、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