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艺术基础课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基础课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基础课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基础课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11123

课程类别:全校性任意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校所有各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每学期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倪祥保

指定教材:《影视艺术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学目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现当代大学生非常需要加强的。由于电影电视是大众文化中的强势媒介,影视艺术对年轻大学生的影响力又特别大,因此,怎样增进大学生对影视艺术及其传播的了解,进一步提高相关的鉴赏能力,尤其显得重要。本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通过对影视艺术基础知识的很好掌握,提升大学生的影视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课影视艺术概说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影是什么艺术

一、综合艺术

需要综合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创作和制作;运用其他多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审美表达。

二、蒙太奇艺术

蒙太奇艺术构思与技术处理是电影艺术的核心。

三、时空声像复合艺术

以上三点对电视剧艺术来说同样如此。

第二节电影、电视剧艺术比较

一、画面声像空间可能性不同

就目前而言,影院电影画面的空间面积之大、清晰度与色彩和声音的还原度之好,都是电视声屏所无法比拟的。

二、观看环境效果不同

电影是集体观看,仪式感强,期待值高;电视观看是家庭性的,相对随意自如,消遣性与娱乐性要求更强。

三、电影更注重造型动作,电视剧则更多使用人物台词

这第三点主要是基于上述两点而来的。

第三节影视艺术基本属性

一、形象生动

二、雅俗共赏

三、大众文化

要点与思考:电影是什么艺术

(布置需要阅读的参考书和观看的影片)

第二课影视画面——构图元素及其美学意义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影画格、电视帧及影视画面定义

一、电影画格、电视帧

二、影视画面定义

拍摄(观看)对象及背景相对稳定、视听兼备、时空复合而有独立表意内涵的光电活动声像。

影视画面不仅具有三维空间性,还有声音这第四维;通常由多个画格(帧)组成。

第二节构图元素及其美学意义

一、时间与空间

二、色彩与明暗

三、角度与景深

四、音乐与声响

要点与思考:画面定义和构图元素

第三课影视画面——构图法则及其审美表达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应与对比

一、对应

一般画面所能给观众的均衡感、舒适度等,强调相辅相成。

二、对比

画面组成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性,强调相反相成。

第二节动态与意向

一、动态

不仅自然而然,而且要有承前启后。

二、意向

总是代表有人在观看。

在一个镜头中,画面的动态都要符合或配合画面的意向,以造就叙述表意的流畅可读。

要点与思考:构图法则和动态与意向

第四课影视画面景别及审美节奏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景别的产生及艺术依据

一、从不自觉到自觉

二、生理与心理效果

景别的远近大小变化不仅具有自然观看的生理依据,也有心理作用和影响。

三、追求节奏

不同景别的影视画面组合起来,能很好地再现人物或景象的远近大小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动态性与节奏感。

第二节景别分类及常见景别的再现、表现可能

景别分类一般以成人为参照,常见的景别为以下5种:

一、特写

双肩以上,重在抒情(多为人物特写)或强调(多为物件特写)。其中人物特写在电影中一般不多用,而在电视剧中则很常见。(没有背景)

二、近景

胸部以上,亲切相处所见;主要人物出场亮相的常用景别。(基本没有背景)

三、中景

膝盖以上,近距交往和室内活动人物常用景别。(较少背景)

四、全景

人物全身(基本顶框)出现在画面,与背景平分秋色,容易进行情景交融处理。

五、远景

人物在画面上显得很小或没有人物的辽阔深远景观,景是主角,抒情写意性强。

要点与思考:常见景别的再现、表现可能

第五课影视镜头及其审美功能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影视镜头的基本含义

一、镜头的组成

镜头可由单个画面组成,通常由多个画面组成;如果说画面是词,那么镜头就是句子。

二、镜头在拍摄中的所指

连续不间断拍摄所取得的一段声像(经常以影像为主)胶片或磁带(线)。

三、镜头在作品中的所指

两个剪辑点之间的一段声像胶片或磁带(线)

第二节影视镜头运动分类及再现、表现功能

一、推、拉;跟、摇、移

二、变焦拍摄、轨道拍摄、航拍

三、综合运动拍摄

更容易造成长镜头(电影胶片超过100英尺)。

第三节影视镜头描写方式及审美表达

一、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的视角(第一人称)

二、客观镜头:代表导演的视角(第三人称)

三、空镜头:通常指既不运载特定故事情节内容、也没有人物的画面,大多具有抒情写意性或调整节奏

的效果。

要点与思考:镜头的描写方式及审美表达

第六课狭义蒙太奇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影蒙太奇由来

从建筑学到电影,其狭义所指主要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及关系,也可指镜头内部画面之间的连接及关系。

第二节叙事类蒙太奇

一、连续式和颠倒式

二、平行式和交叉式

第三节表现类蒙太奇

一、对比式和节奏式

二、隐喻式和抒情式

三、复现式和积累式(后者通常在镜头内部完成)

要点与思考:常见蒙太奇分类及功能(叙事和表现的分类是相对的,并非相互排斥)

第七课广义蒙太奇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蒙太奇原理

一、就近相关(库里肖夫电影实验之一)

二、相似相关(比喻和联想,“更像两数之积”)

三、整体相关(库里肖夫电影实验之二)

第二节蒙太奇与认知

一、分析与综合

影视的分镜头(分组)拍摄和非线性剪辑合成

二、意识性

爱森斯坦的认识

电影与意识流

无论是创作还是接受,蒙太奇都要比较符合人的认识特性

第三节蒙太奇的诗性

一、物我相入、情景两切

二、声像互动、形象思维

三、随意组合、广义假定

广义蒙太奇涵盖整个影视艺术领域。

要点与思考:蒙太奇原理,蒙太奇与认知

第八课佳片(新片)赏析(一)

(注:一般选经典的中外电影,新老不限,不使用固定影片,也可以用动画片)要点:事先布置看片,相对完整地分析讨论1部(动画短片可以2部)影片第九课电影的诞生及起步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卢米埃尔兄弟、爱迪生

一、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二、电影视镜(西洋镜)发明家——爱迪生

第二节梅里爱、鲍特和欧洲戏剧片

一、梅里爱自觉地将戏剧艺术引入电影领域

三、鲍特《火车大劫案》与比较自觉的分镜头拍摄

三、欧洲戏剧电影(长片)

第三节中国电影的初创发展

一、从“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到中国人拍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二、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张石川与《难夫难妻》

要点与思考:戏剧艺术和分镜头拍摄对电影发展的推动

第十课无声电影的发展与成熟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好莱坞无声电影

一、格里菲斯与《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二、卓别林从舞台走向街头与喜闻乐见的思考

第二节欧洲无声电影

一、探索“意识银幕化”

二、《卡里加里博士》(《大独裁者》)

第三节中国无声电影

一、从《庄子试妻》到《劳工之爱情》

二、从《火烧红莲寺》到《孤儿救祖》、《神女》

要点与思考:无声电影艺术成熟的主要标志

第十一课戏剧化电影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有声电影诞生

一、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1926)

二、中国的《歌女红牡丹》(1930)

第二节好莱坞戏剧电影的类型化与明星制

一、戏剧化与故事(“故事就是一切”)

二、戏剧化与歌舞(如《雨中曲》、《音乐之声》等)

三、戏剧化与类型、明星

第三节华语电影与戏曲(音乐)片

一、《红楼梦》、《天仙配》等

二、《刘三姐》、《阿诗玛》、《洪湖赤卫队》等

要点与思考:戏剧化电影的特征与魅力

第十二课纪实主义电影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纪录片的影响

一、弗拉哈迪使纪录片空前独立

二、格里尔逊、维尔托夫、伊文思、里芬斯塔尔的影响力

第二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二次大战后社会现实的呼唤

二、大量起用非职业演员的《偷自行车的人》和改编自真实社会新闻的《罗马11时》第三节永远的现实主义

一、好莱坞也不放弃的

二、第三世界的低成本电影(伊朗)

三、独立影像与民间影像

要点与思考:纪实主义是电影永不褪色的本质属性

第十三课中国现实主义电影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比意大利早了10年的新现实主义

一、从“苦情戏”到现实剧

二、《渔光曲》、《马路天使》、《十字街头》

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二节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相同的历史成因

一、左翼文艺和党的领导(《新女性》)

二、纪实风格(《狂流》、《东亚之光》)

第三节新中国17年现实主义电影

一、战争题材片(《地道战》《南征北战》《上甘岭》)

二、新旧社会对比片(《白毛女》、《女篮五号》)

三、新人新事片(《李双双》《今天我休息》)

要点与思考: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因与影响

第十四课现代电影与新浪潮电影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电影的起步

一、美国的《公民凯恩》(1942)

二、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与《小城之春》(1948)

第二节欧洲新浪潮电影

一、伯格曼《野草莓》(1957)

二、《广岛之恋》(1959)与法国新浪潮

三、前苏联“思想电影”和别开生面的战争电影

要点与思考:现代电影与新浪潮电影的共同特点是关注人的情感活动与内心世界第十五课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影视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三代、第四代的反思电影

一、谢晋的《芙蓉镇》(反思文革)

二、吴天明的《人生》(反思现实社会)和吴贻弓的《城南旧事》(反思电影美学)

第二节第五代的探索电影

一、陈凯歌的《黄土地》(注重造型与诗情)

二、张艺谋的《红高粱》(注重娱乐与视觉)

第三节中国影视大改革与大发展

一、新生代电影逆风起飞

二、华语电影整体连动(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制作华语片的繁荣)

三、电视剧繁荣发展

要点与思考:改革开放带来中国影视大发展

第十六课当代影视审美发展趋势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影

一、奇观化

二、数字化

三、综合化

以上各点是当代电视剧也努力做到的,相对而言没有电影更为显著。

第二节电视剧(以中国为主)

一、题材逐步当代化(《蜗居》、《金婚》等)

二、剧情自觉类型化(《暗算》、《潜伏》等)

三、精品多成系列化(《闯关东》、《乡村爱情》等)

第二节全球化与民族化

一、全球化与好莱坞化

二、文化例外与“和而不同”

要点与思考:当代影视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多样性的统一

第十七课佳片(新片)赏析(二)

(注:一般选经典的中国影院电影,新老不限,不使用固定影片,也可以用动画片)

要点:事先布置看片,相对完整地分析讨论1部(动画短片可以2部)影片第十八课佳片(新片)赏析(三)

(注:内容不分影片类型和国族,时间机动,在学期周数多的时候安排)

考查2课时,1周

总计18~19周,36~38课时

参考书目:

1.倪祥保、钱锡生《影视艺术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郦苏元《电影常用语词例释》,中国电影出版社

3.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4.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

5.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倪祥保《美育概论》,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执笔人:倪祥保

2008年10月27日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2、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的起源 三、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 一、起始阶段 二、发展时期(1922—1926) 三、危机时期(1927—1931) 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 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 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 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 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 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 一、发明之初的分歧 二、电影语言的确立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四、苏联蒙太奇学派 五、好莱坞类型电影 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 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 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模版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类型: 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播与影视主撰人:殷兵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影视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熟悉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了解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熟悉各种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从影视艺术本质、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影视生产规律、影视前后期设备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影像诞生历史、影像视听语言发展、影像产品分类、现代影像特征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及生产规律,通过对影视前后期设备的使用,熟悉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能鉴赏不同影视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基本原理及影视艺术的发展史。 理解: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 掌握: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 2、能力要求: 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绪论:中国电影电视发展之路(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电影的发展 2、中国电视的发展 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影像和镜头的概念 3、影视声音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理解影视艺术相关的基本概念性的东西 3、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 第二章、影视创作(4学时) 教学内容: 影视创作的概念 影视创作流程及编剧、导演、表演、摄影、摄像的概念和操作教学重点: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总结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 任课教师:崔皓越 学时:54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学期:2013——2014年第一学期 班级:12级广播电视编导方向1班、2班 《影视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影视学课程,内容涵盖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类型阐析、影视艺术发展史、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四个方面。教材在总体把握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从理论人手,进入影视的具体形态,最后到影视的鉴赏、批评的实践层面,使学生在掌握影视艺术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影视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教材还增设了电视电影和数字电影、电影科技等内容。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简要地介绍了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视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知识。有人说,在20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摄影机,那就等于不识字,可算是文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影视艺术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影视理论知识是提高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 在影视理论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结合当前行业形势,因此其中不乏自己对某

些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注意吸收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20世纪下叶,我国对全民实行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由呼声转为具体的实施阶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已经成为知识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而,社会上许多学历不高的人员急需通过多种渠道,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覆盖面较广的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为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意开设本课程,在学生实践应用时,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在20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摄影机,那就等于不识字,可算是文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影视艺术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影视理论知识是提高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视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知识。 笔者从事高校影视理论教学有年,因此其中不乏自己对某些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注意吸收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2003年制订,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100190 英文名:English Movie Appreci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前置课:基础英语 后置课:无 学分:2学分 课时:34课时 主讲教师:李丽萍褚玉襄 选定教材:Andrew Lynn,英语电影赏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课程概述: 本课程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满足大学生迫切需要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体来直接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动态的需要。通过涵养学生的影视艺术感觉,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影视艺术鉴赏的审美品位。 学习语言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语言只有放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才有其意义,学生才能够将语言认知能力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能力。 教学目的: 通过对影视英语的分析与欣赏,让学生能够身入其境地了解影视中各种人物的对话,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特有的文化背景、历史与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地貌等特点。本课程借助现代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得各种特点的素材和资料,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所用语言和其使用的环境,尤其是英文经典和热门电影的赏析和解读帮助学生领略电影大师们特色各异的创作韵趣,进一步认识电影思维、电影语言的独特规律,并从欧美和中国不同民族和地域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作品的文化学内蕴,通过教师分段的各种提问与讲解,使学生能对影片的内容有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逐渐培养起他们独立欣赏原版片的习惯与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较为顺利地听懂有一定难度的英语电影、电视片段等,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特点,提高英语文化素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欣赏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课程代码:011351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编辑出版学 制订人:刘惠制定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刘铁群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影视艺术欣赏》是面向全日制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其中以文学院的学生为主。在被誉为“读图时代”的21世纪,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当学会并懂得如何去欣赏和鉴赏影视作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兴趣着力点,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观,了解电影、电视剧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同时掌握影视评论的方法。本课程受选修课时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影视艺术”做或时间或地域或类型的限定,亦可将“影”“视”分开讲解,如此,可使讲授内容相对集中,易深入,学生则可以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影视作品欣赏为辅。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中国电影发展概况(10个课时)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百年来中国电影的历史与现状,纵向描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异质与共通之处。 讲授内容: 1(百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几个主要的历史阶段。 2(中国电影导演代际的形成及其划分的依据。 3(“第五代”与“第六代”比较之面面观。 重点:中国“第五代”导演与“第六代”导演的比较。 难点:中国电影导演以“代际”命名的成因分析。 第2章欧美电影发展概况(10个课时) 通过对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欧美电影历史上的几个重要分期,并着重了解以“好 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和以“新浪潮”为代表的法国电影。讲授内容: 1(欧美电影的几个重要的历史分期。 2(美国“好莱坞”电影。 3(法国电影新浪潮。 重点:欧美电影史上的大事件。 难点:如何评介“好莱坞”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形成的背景分析。 第3章亚洲(除中国)电影发展概况(9个课时)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亚洲电影的大致情况。讲授内容: 1(日本电影。 2(韩国电影。 3(印度电影。

经典心理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大纲

“经典心理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经典心理电影赏析是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电影在专业维度上的心理学探讨认识并理解心理学影片所要传达的人性包容的观点和态度来提升大学生对各种心理问题和障碍的自我分析和调试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剧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心理分析,进而揭示其深刻内涵和人生启示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对人类自身的再认识,帮助学生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自我提升的基础上拥有更加健康、成功、快乐、幸福的大学生活。 二、课程任务与教学方法 “于光影世界中休整灵魂,在他人故事里解读生命”是这门课的主旨。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在校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习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意义的窗口;完善人格和充实自我的平台。具体教学任务是使在校大学生透过心理学电影所展现的人物了解人心、人生、人伦、人性,以电影中的人物为镜折射自我的内心世界,经由分析电影中的人物,提高在校大学生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为此将采取“五个一”的教学模式: 1、一个主题与大学生人格成长息息相关的生命主题和生活要义; 2、一部电影深刻反映主题的一部心理学电影; 3、一次互动围绕主题和电影的分析、研讨和感悟; 4、一次作业每次课结束时完成一次主题作业; 5、一本好书课后推荐与主题相关的一本书籍,将成长延伸。 具体教学方法是将采用教师讲授、视频欣赏、研讨分析、素质拓宽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三、课程教学要求及成绩考核 1、授课使用多媒体合班教室合班上课。 2、考核方式为日常作业和结课论文相结合。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 1、使用教材: 自己编写的教案一本:《心理学电影赏析》 2、参考教材: 1.[美]格里格、津巴多等著《心理学与生活》(1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2.[法]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 3.张玲等著《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将按照以下三方面展开: 1.人性的解读:主要阐述和分析人性的双面解读、树立真善美的人性取向。(1—4讲,共4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 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代码:JOUR1035课程名称: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WorldDocumentaries) 学分数:2学分开设学期:春季 课程内容:该课程通过对中外影视纪录片的观摩和赏析,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影视大致流派和风格,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理性的升华,学习专业的观览影视片和从不同角度赏析影片的方法。参考学习电影大师观照人生、观照社会的视角和方法,努力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拟选用教材:自编 钱锡生简历 钱锡生,男,1962年生,1990年获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在苏州广播电视系统工作十余年,参与创作多部获奖影视作品,如担任总制片组织制作的6集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获第十四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专题节目一等奖和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担任策划的电视纪录片《铸钟人》,获第七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三等奖。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和影视艺术。其撰写的《影视艺术概论》

(第2作者),获“苏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当代影视学》,获第六届苏州新闻理论作品三等奖。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JOUR1035 课程类别: 授课对象: 开课学期:每学年 学分:3学分 主讲教师: 指定教材:石屹着,《电视纪录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教学目的: 优秀影视作品是非虚构的影视作品,主要是指电视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原来是电影厂用“电影创作手段”为新闻报道而制作的一种片种,引入电视后就成了电视纪录片,以真实地纪录现实生活为已任。开设此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大学本科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使他们加深对电子媒介的理解,从而学会运用电子媒介理解、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同时以从事这一工作为荣,从思想上作好准备,学以致用,支持并投身这一事业。

08103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08103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1电影诞生于1895年。 2电影是一种光影的艺术。光影理论是电影的基本原理之一。电影得益于光影原理视觉残像原理的发现,。 3格里菲斯两大奠基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两大重要贡献1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手段2电影特有的时空艺术 4苏联蒙太奇学派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5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 1卢米埃尔写实主义 2梅里爱技术主义(特技摄影,戏剧) 6英国勃列顿学派是蒙太奇的真正创始人 7电影的成熟期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彩色故事《浮华世界》 8类型电影最大特点:1重复性 特征:1公式化情节2可预见性 2定性化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9西部片美国电影最古老的样式最为典型的美国电影,反应美国人的民族特征和精神倾向 10法国新浪潮表现超现实的梦幻和潜意识以及无逻辑和无理性的意识活动 代表人物特吕弗 11现代派电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 《红色沙漠》被西方电影界称为电影史上的第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 一部彩色电影 费里尼《八部半》 12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3第一部伦理电影《孤儿就祖记》 14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三四十年代的电影 15抗战电影16战后电影1717年电影18文革时期19新时期电影 《马路天使》袁牧之 费穆《小城之春》 与国家政治相连 样本戏 1976~1984 20第五代导演1985年之后自觉的试验影片,发展到意向美学上的新层次 21主旋律电影指能充分体现主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 22港台电影主要分为1文艺片2动作片3喜剧片 代表徐克王家卫许鞍华 杨德昌 吴宇森侯孝贤 23台湾本土电影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 24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各种不同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同时还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的综合 25影视艺术是典型的交叉艺术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再现艺术体现性艺术 a影视艺术从绘画和雕塑尊重借鉴了造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b影视艺术从音乐和舞蹈中吸取了抒情性和节奏性的特点 c影视艺术对文学的借鉴 d影视艺术与戏剧的关系更为密切 26影视艺术有逼真性和假定性的关系 a逼真性和假定性是辩证统一性 b不同的艺术对假定性的要求不同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差不多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授课时间: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艺术楼A301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诸小妮职称: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余时间、艺术楼A202、面谈 【二】课程简介 影视鉴赏课是从文学、社会学、美学角度动身研究影视艺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侧面,展现一个或真实或虚假的客观世界,从而使学生了解影视表现是怎么样一门艺术。这门课程既表达了电影、电视美学的独特艺术,又表达了电影与文学、社会、历史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差 不多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进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了解影视进展的历史,结合美学理论知识, 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电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 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影视鉴赏课程能够运用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去观赏影视艺术,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明美的生活。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作为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观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观赏》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是本课程更加 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影视鉴赏》,李中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2、推举参考书:《影视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表1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学时 第一周次影视艺术概说 中国电影的产生与进 展、世界电影的历史进 展 要点:影视艺术的概念、中国 与世界电影的历史 重点: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及 能力培养、中国与世界电影历 了解:影视艺术的含义与 过程、港澳台及国外电影 进展状况 掌握:影视艺术鉴赏方 2

中外影视欣赏大纲剖析

《中外影视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33014 课程学时: 33 课程学分: 3 开课学期:适用专业:选修课 一、教学目标: 中外影视欣赏课,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了解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外影视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作品,懂得影视艺术基本特性,了解景与镜头的分类和功能、声音与色彩的意义和作用、蒙太奇的原理和功能等影视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影视创作中的编、导、演,培养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并且通过对一些经典影视剧作品片段的观摩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一些基本的影视艺术规范,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对视觉文化的感受性。 三、预修课程: 五、讲授内容

第一章世界电影简史 教学目的的和要求: 了解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探索,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出现; 掌握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向现代电影美学观的转变,欧洲产生三大电影运动,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教学难点和重点 苏联蒙太奇学派,蒙太奇思维;现代电影:法国新浪潮运动,新德国电影运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影诞生期 一、光影理论的发现 二、电影原理的发明 三、活动电影的问世 第二节电影成长期 一、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 1.卢米埃尔与写实主义传统 2.梅里爱与技术主义传统 二、格里菲斯的原始综合 1.格里菲斯的主要贡献 2.格里菲斯的电影具有两大特点 3.格里菲斯的两部巨片 三、美国的喜剧电影 1.喜剧片的代表人物 2.卓别林电影的特色 四、苏联的蒙太奇学派 1.苏联的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 2.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3.《战舰波将金号》 4.普多夫金 五、欧美的其他流派 1.英国的勃列顿(布赖顿)学派 2.德国表现主义 3.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 第三节电影成熟期 一、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问世 二、美国电影的鼎盛

影视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影视艺术概论 一、填空(15分) 1、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的抓片机构,制成了既可便捷地连续拍摄,又可放映的机器。1895年12月28日,在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 2、电影的基本原理是和。电影的胚胎孕育于 其表现形式分别为和盛行于宋朝,成为时人重要的娱乐形式。 3、世界“电视之父”是美国人。1923年,成功制造了第一台电视传真机。1925年,英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雏形电视。1936年11月2日,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英国广播公司以一场场面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4、1926年10月,世界第一部有声片问世,期间加入了对白的影片。1935 年,美国马默里安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片。 5、1896年8月,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是我国放映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在他创办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掀起了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的历史。 6、在默声电影时代,美国喜剧电影史上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喜剧大师是,将美国默片时代的表演艺术风格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作有。

二、名词解释(25分) 1、视觉暂留 2、左翼电影运动 3、景别 4、第五代导演 5、声画对位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查理卓别林喜剧电影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影视艺术的特征? 3、20世纪20年代,明星影片公司、联华影片公司的创作成就及影响? 4、一代影后阮玲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20分) 1、简述世界电影发展史经历的几个阶段及阶段特征,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 代表作品? 2、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并举例说明。 五、开放题(10分) 1、你都看了哪些影视作品?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作品,阐述你之所以喜欢它的原因?并试着分析一下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5040011 名称: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 授课专业:全校学生 学时:2学分: 预修课程:美学原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电影作品鉴赏为主,讲授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基础,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电影艺术的鉴赏方法及评论等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理论和知识的教学,选取部分国产电影经典影片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课程融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鉴赏性于一体,帮助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本科生的校内选修课。精选电影史上能清晰地标示摄影机能不断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且清晰地显示出电影本体特性,电影语言丰富的经典影片和优秀影片,以及近年来的优秀电影进行有重点的鉴赏和评论。通过大量观摩,使学生增加电影阅读量,增强对电影语言的感受,学会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和分析电影,学会写作影视评论文章,认识到电影的多元化,在今后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的艺术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电影的鉴赏(4学时) 了解艺术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电影鉴赏活动的基本特点,培育影视观念。掌握影视构成,影视语言。理解影视的功能类型,创作方法,体裁样式,审美型范。 第二讲影视的评论(4学时) 理解不同的风格样式构成互文本关系的语言现象,叙事动机。掌握景深镜头的长镜头。课外观摩影片《盲井》。 第三讲电影《启示录》赏析(4学时) 理解影片对野蛮的战争进行的深层次审视,采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掌握黑白分明的用光象征手法,主题的强化。 第四讲《城南旧事》赏析(2学时) 了解本片是一部散文结构的诗电影,理解“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悉”的情感渲染。掌握场景的重复手法,音乐重复的作用,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影片色彩。

影视声音艺术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声音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影视声音是由人声、音响和音乐这三要素组成,其中音乐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了解声音三要素的各自特点和作用;掌握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音乐形象;了解影视中配置声音的基本方式和步骤,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声音的作用。 2、教学对象以及适应范围、类别 《影视声音艺术》是影视多媒体技术(双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3、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后续课程有《电视广告制作》等。 4、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影视作品音乐的各种表现功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顺利地为电视片选配音乐。 5、教材、多媒体资源以及参考书籍。 文字教材:《影视声音艺术》李南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艺术基础》张有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周传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音乐美学》王次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视声画艺术》张凤铸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音乐鉴赏学》韩春牧、徐孟东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音乐录音带:与本课程相关的音乐作品。 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影视作品。 6、教学学时分配表

二、大纲正文 一、影视声音概述( 5课时) 要点: 1、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 1、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历史回顾 2、影视艺术中声音的三要素 二、音乐构成基础( 14课时) 要点: 1、音的高低 2、音的长短 3、音的强弱 4、常用记号 5、音程 6、音阶、调、调号 7、和弦 8、调式 三、音乐的表现方法( 12课时) 要点: 1、旋律 2、音色 3、节奏 4、力度、速度 5、调式、调性 6、曲式 四、音乐的特性( 4课时) 要点: 1、音乐的抒情性 2、音乐的时代性 3、音乐的民族性 4、音乐的概括性 5、感情体验上的直接性 五、影视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4课时)要点: 1、音乐与画面的各自特性 2、影视音乐的特性 3、影视中音乐与画面统一的基础 4、影视中音乐、音响的声源形式 5、影视中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形式 六、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4课时) 要点: 1、音乐在故事片中的作用 2、音乐在专题片中的作用

影视鉴赏教学大纲设计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 课程类型:考查课 课程归属:考查课 审核人: 制定日期:2016年3月10日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影视鉴赏》高等教育第二版 适用专业及适用对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中专) 总学时:18 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影视鉴赏》为选修考查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该使学员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由此来丰富学员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从而从某个侧面来提高学员的审美素养。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电影的审美特征与艺术特性,掌握电影的创作规律和语言特点,掌握电影的发展历史,并能根据所掌握的电影理论,学会独立进行影评。 二、教学容及要求 第一单元影视鉴赏入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单元是对影视艺术的总体概述。要求了解影视鉴赏的含义、影视的分类和制作过程;了解影视的历史脉络,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学习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影视鉴赏的一般规律;学会辨析影视的基本种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影视鉴赏的含义及功能 1.影视鉴赏的含义

2.影视鉴赏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 (二)影视鉴赏的基本知识 1.影视的特征 2.世界影视的诞生、发展、现状 3.影视制作流程 4.影视的分类和类型片 (三)影视鉴赏的条件、层次和方法 1.影视鉴赏的前提条件 2.影视鉴赏的层次 3.影视鉴赏的方法 案例讨论:教材案例讨论 作业:课后习题 课外学习要求:无 第二单元故事类影视片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考生掌握故事类影视片的涵及特点,理解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异同,理解故事类影视片的影视合流现象。 第一专题文学元素鉴赏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专题是对文学元素的鉴赏。要求考生掌握故事类影视片中文学元素的构成,理解文学剧本对影视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了解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含义,学会分析影视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和环境的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文学对于影视的重要意义 (二)文学元素的构成 1.影片的主题鉴赏 2.影片的情节鉴赏

《影视美学》自学考试教学大纲.doc

课程名称:影视美学课程代码:00756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影视美学》是影视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一方面将电影艺术放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中,介绍影视艺术的发展状况、影视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及其发展流变;一方面把影视美学放在文化的整体框架内,同时结合影视艺术的实践探讨了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美学特征、审美心理等。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同时兼顾实践性,是电影美学思想史与影视美学原理的结合,基本涵盖了影视美学各个领域的重要理论与热点问题。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自学考试者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系统地学习影视美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应用影视美学理论进行审美鉴赏与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理解影视艺术审美现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理论思维水平,培养审美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影视美学各个历史流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流变,能够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与文化特性,并能够运用影视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视艺术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影视艺术的批评与鉴赏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影视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自学者应先自修影视艺术概论、电影史、美学等课程。修好本课程,可为后续课程,如影视艺术鉴赏、影视批评、影视艺术研究等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 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 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 1、识记: (1)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 (2)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 2、理解: (1)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 (2)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 (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 1、识记: (1)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 (2)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3)“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 (4)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 2、理解: (1)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

最新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 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 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 1、高度逼真性: 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 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 艺术真实 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 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 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 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 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 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 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 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 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 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 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 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 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程序。电影生产虽然不能不受到资本的控制,但是,它毕竟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演员等诸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神性劳动,资本控制不了每一个电影生产者个体的精神,控制不了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这就为进步的电影生产者打破资本的控制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电影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亦大有人在,例如卓别林,他的电影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打闹喜剧形式出现,在保证电影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现代大生产状况下大众的生存境遇,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被扭曲异化的深层事实,从而为

影视艺术基础课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11123 课程类别:全校性任意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校所有各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每学期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倪祥保 指定教材:《影视艺术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学目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现当代大学生非常需要加强的。由于电影电视是大众文化中的强势媒介,影视艺术对年轻大学生的影响力又特别大,因此,怎样增进大学生对影视艺术及其传播的了解,进一步提高相关的鉴赏能力,尤其显得重要。本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通过对影视艺术基础知识的很好掌握,提升大学生的影视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课影视艺术概说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影是什么艺术 一、综合艺术 需要综合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创作和制作;运用其他多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审美表达。 二、蒙太奇艺术 蒙太奇艺术构思与技术处理是电影艺术的核心。 三、时空声像复合艺术 以上三点对电视剧艺术来说同样如此。 第二节电影、电视剧艺术比较 一、画面声像空间可能性不同

就目前而言,影院电影画面的空间面积之大、清晰度与色彩和声音的还原度之好,都是电视声屏所无法比拟的。 二、观看环境效果不同 电影是集体观看,仪式感强,期待值高;电视观看是家庭性的,相对随意自如,消遣性与娱乐性要求更强。 三、电影更注重造型动作,电视剧则更多使用人物台词 这第三点主要是基于上述两点而来的。 第三节影视艺术基本属性 一、形象生动 二、雅俗共赏 三、大众文化 要点与思考:电影是什么艺术 (布置需要阅读的参考书和观看的影片) 第二课影视画面——构图元素及其美学意义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影画格、电视帧及影视画面定义 一、电影画格、电视帧 二、影视画面定义 拍摄(观看)对象及背景相对稳定、视听兼备、时空复合而有独立表意内涵的光电活动声像。 影视画面不仅具有三维空间性,还有声音这第四维;通常由多个画格(帧)组成。 第二节构图元素及其美学意义 一、时间与空间 二、色彩与明暗 三、角度与景深 四、音乐与声响 要点与思考:画面定义和构图元素

影片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影片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影片赏析/Video Appreciation 课程编号:0609154课程类别:文学艺术类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适用专业:动漫设计 总学时数:27 ,其中讲授:27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课外:学时制订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计算机系制订日期:2008年9月 一、教学大纲说明 1.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动画鉴赏》是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方向)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对观摩影片,使学生从剧作、人物造型、动画设定、镜头画面、CG技术、动画色彩、动画音乐以及市场营销、衍生品的开发等不同的视角,分析这些影片的成败得失。从而提高学生的动画鉴赏能力,并为以后动画创作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理解动画鉴赏的基本理论,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对影片的分析方法,为从事动漫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对动画影片的分析,动画剧作训练、动画大师研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传统动画、三维动画,二维、三维动画结合等制作动画的全部流程及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动画语言的构成元素和表达手段,理清动画剧叙事的结构和脉络。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画鉴赏能力,以及独特的动画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动画影片实例讲解,幻灯片展示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与讲解,并通过课堂动画影片赏析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学习动画影片分析的方法和动画剧作训练、动画大师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步骤。必须从传统动画和三维动画,二维、三维动画结合等制作动画的全部流程及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3.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动画影片赏析作业3次,剧本创作作业2张,考察大作业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动画民族化道路该如何前进?”进行分析1次 4.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这门课程,了解动画电影文化才能够创作有思想有深度的影片,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了解电影语言是非常必要的,为后面的课程打下基础 5.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