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防治策略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防治策略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防治策略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防治策略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19-01-17T10:13:28.6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武斌[导读] 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浩特综合维修段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026000

武斌

身份证号码:1521011988xxxx1815 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浩特综合维修段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经济的进步,离不开铁路运输建设的发展。铁路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对铁路运行安全进行保证,急需将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保证列车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就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防治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铁路线路;常见病害;防治

引言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系统发展较为迅速,铁路线路不断完善,运输速度逐渐加快,运量和轴重也有了显著增加,对铁路线路的轨道、基床、路基的承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铁路线路长期露天营运,发生的病害逐渐增多,给铁路的安全营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进行研究,能帮助工务段工作人员迅速判断病害程度,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路基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病害高发区,本文将以路基为例,对其常见病害及治理进行探讨。 1常见铁路线路病害及原因 1.1铁路线路爬行病害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承受竖直力、横向力,同时还需要承受纵向的水平力,正因为受到这种力的作用,铁路轨道才能朝着道床的方向转移,这种情况下钢轨将会向前爬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线路爬行危害,造成线路爬行危害的主要因素就是纵向行驶力,钢轨挠曲、在接头位置车轮将会猛烈撞击钢轨,钢轨温度将会产生急剧变化。如果线路中避免爬行设备应用不足,线路扣件压力、道床阻力值将会不能达到预计标准。

1.2铁路的钢轨接头处的病害

钢轨接头问题是铁路线路安全隐患方面比较薄弱的环节,当火车经过钢轨的对接接头的时候会出现向前的一种冲力,然后出现严重程度的震动,致使线路的原先状态变化的更明显。当接头病害出现后,轨道损坏速度加快,二者之间成因果关系,病害的蔓延便更加迅速。当外部条件一样时,混凝土的变化要比轨枕接头的变化更为严重,而且该病害出现的速度非常快。由于在更换新旧钢轨时会产生一种高度差,因此很难避免接头问题的出现。一段时间后,接头处的螺栓就会发生松动,同时接头夹板磨损同样会对钢轨接头处产生危害。当火车转弯时,由于钢轨存在硬弯道,同样会形成钢轨接头问题。除此之外,由于一些不确定的自然原因使得轨道床发生变形,也会出现接头问题,最后致使轨道面的错牙,接头处不平等。

1.3铁路道岔病害

(1)道岔方向不良。造成的原因主要包括:横移时就位掌握不准确,造成道岔与前后线路的大方向不良;拨道方法不对,看到距离太近;钢轨尖轨硬弯,基本轨位置不正确。(2)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基本轨方向不良,造成尖轨不密贴;尖轨动程不合适造成尖轨不密贴;顶铁过长造成尖轨旁弯影响密贴;曲基本轨弯折量不恰当造成尖轨不密贴;钢轨内侧有飞边造成尖轨不密贴,电务调试不到位等。(3)尖轨和基本轨侧磨。尖轨和基本轨侧磨多集中在出发列车通过的侧向道岔,以曲尖轨和直基本轨尤为严重。其侧磨原因十分复杂,除与钢轨材质、通过总重、速度、车轮踏面磨耗形态有关外,主要是列车过岔时对尖轨和基本轨的冲击造成的。(4)辙叉部分病害。辙叉是整个道岔的中心,它的稳固对整个道岔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辙叉也是病害发生率较多的地方,辙叉的病害主要表现在辙叉空吊、辙叉偏磨以及叉心掉块等方面。

1.4曲线钢轨病害

一些铁路线路上会存在客货混跑的现象,加上高速重载列车比较多,这时轨道长时间受到机车的碾压,碾压的同时外股钢轨还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产生偏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不仅会使列车运行中对钢轨磨损进一步加剧,同时还会出现钢轨受力不均的现象,因此轨道顶面和机车车轮踏面之间不能得到有效吻合。因为相关部门对钢轨养护不及时,使得磨耗加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原因:第一,曲面不圆顺或者正矢超限,加上机车驾驶过程中还存在控制不良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车身会出现摇晃的现象,加速钢轨的磨耗;第二,如果轨道之间的距离超过了规定的范围,机车车轮和钢轨之间会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也会使机车摇晃,出现钢轨磨损问题;第三,如果钢轨本身材质没有达到质量标准,也会对铁路的正常运输造成影响。 2铁路线路路基病害治理 2.1加强对铁路线路爬行防治

要想有效防范铁路线路爬行问题的出现,应该加强线路纵向阻力值,增加铁路轨道和道床间的阻力,并对道床标准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做到轨枕下铺设道砟的要求与标准,对道床的养护维修工作进行强化,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还要定期针对污染情况严重的道床进行清理,以避免出现泥浆,有效降低线路纵向阻力,保证扣件压力始终保持在标准范围内。此外,还要对扣件的压力状态和螺栓的状态进行保证,使钢轨和钢板之间的阻力值得到增大,并注意及时维修已经发生问题的螺栓。

2.2强化钢轨接头病害防治

首先,钢轨接头处的接缝需要尽量控制在八毫米之内,而且当钢轨之间的螺栓达到规定扭力后,应处理好接头错牙的现象。然后,当轨道焊接头出现掉块现象时,应该及时进行焊补,同时还应进行打磨工作以避免钢轨发生顶死状况。最后,周期性的采用大型机械给道床进行彻底清理工作,确保道床弹性舒适度,强化铁路交通运营的稳定性。

2.3铁路道岔防治

最新版《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TG/GW102-2019 中国铁路总公司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2019年3月

前言 2006年铁道部发布的《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对指导线路修理,保证线路质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十多年来,铁路管理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务“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工务维修体制改革收到了显著成效,现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已不适应铁路改革和运输发展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不断提高普速铁路线路维护管理水平,提升线路设备质量和设备修理效率效益,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电部组织对《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本规则共分十一章和八个附录,主要规定了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线路设备修理主要作业要求、线路设备大修设计及预算、线路设备修理标准、线路质量评定、线路设备检查、道口看守、平面和高程控制网、附则等内容。 本规则体现了进一步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实行检养修分开、车间组织生产、设备分级管理以及“集中修、专业修、机械修”的精神,吸收了近年工务维修体制改革和相关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吸纳了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线路维护管理经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设备分级管理以及周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修程修制、维护标准、检查评价等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线路修理的科学性、经济性。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将意见反馈给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电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

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王保国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赵文芳、曾宪海、郭战伟、吕关仁、吴细水、杨忠吉、张晓阳、田新宇、杨飞、马战国、肖俊恒、王树国、蒋金洲、姜子清、田常海、胡玉堂、刘维帧。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李育宏、牛道安、万坚、姚冬、杨桉、孙晓南、贾跃军、冯文波、邱金帅、罗国伟、刘丙强、涂文靖、刘秀波、唐文龙、孟亮、江广坤、马生、闵国石、李明、雷重振、代永波、奚绍良、詹文华、陈福宾、许圣强、赵英超、谭丙磊、康庆涛、支洋、张启峰、魏刚、贾桂良。

铁路线路曲线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

铁路线路曲线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9-05-27T16:05:35.32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2期作者:常晟[导读] 综观今日世界各国铁路发展蓝图,铁路发展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常晟 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摘要:综观今日世界各国铁路发展蓝图,铁路发展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确保铁路线路稳定与安全的运行使用显示很关键。由于铁路线路不仅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而且还承受着列车负荷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某些疾病,或者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相关人员应分析研究铁路线路疾病的成因及相应的整治措施,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铁路线路;曲线病害;形成原因;治理措施 在客货运输行业中铁路承载着重要的负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更高要求的发展,使得铁路运输的能力得到了更深入的考验。曲线地段是铁路线路设备的薄弱环节,一直做为铁路维护任务中的重点。假设铁路线路设施运行状态不稳定,列车在运行中就受水平力的影响,导致列车车身震动,对列车安全运行构成了危险。所以要解析铁路疾病,找出病因并及时纠正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行,延长铁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1 铁路线路中的曲线线路 1.1 曲线线路的形成原因 铁路线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起到承载列车负荷和引导列车方向的作用。理想状态的列车线是直的,即轨道上没有弯曲,纵向部分没有坡度。但是,由于局限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受到山、水、沙、采矿和城区的影响,在铁路线路设计铺设过程中很难实现过于平直的列车线路。为减少铁路建设期间的工程数量和工程质量,加快建设周期,在铁路设计工作时常常避免不了在的起伏和弯曲地形范围铺设线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铁路曲线的设置。 为了降低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铁路曲线病害,在进行线路设计时要尽量采用单曲线。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要设置合理的曲线半径和角度。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如果其转向角越小,其运行状况越好,所以应尽量采用大半径、小转向角的曲线。 1.2 曲线线路的受力情况 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行驶的进程当中,曲线轨道会经受比较复杂的力。 1.2.1 竖直向下的力 曲线线路会承受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带来的竖直向下的力,这是因列车自身的重力而产生的。同时,在一些曲线线路区域会出现因为外轨超高而产生的横向压力通过竖直向下的力进行分力的情况。 1.2.2 横向水平力 曲线将承受列车在行驶期间生成的横向力和水平力。横向力由列车车轮在轨道上的侧向压力和曲线的总横向力产生。火车行驶到曲线地段由于曲线超高的设置就有必定的向心力。这些向心力是由横向力,向内轨道和重力的水平力产生的。假如列车匀速行进并且曲线的半径很大,则所需的向心力将更小;如果曲线的半径较小,所需要的向心力将更大。一旦未被平衡的过超高过大或是未被平衡的欠超高过小,就会导致线路的内侧钢轨或是外侧钢轨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脱轨的情况,这对列车的安全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1.2.3 纵向水平力 曲线可承受纵向水平力。纵向水平力是由轨道的爬行或温度引起的。在曲线中,铁路轨道上仍然存在一些摩擦力。轨道爬行指的是火车在列车作用下的副作用,这在列车制动范围更为显著。 2 铁路线路曲线病害以及形成的原因 2.1 钢轨损伤造成的曲线病害 如果铁路线路中的钢轨出现侧磨、波磨或是接头损伤等,都容易造成曲线病害,特别是钢轨侧磨出现在小半径曲线中,这是最突出的曲线病害,会对铁路线路的使用年限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曲线轨距扩大的情况大部分也是因为钢轨侧磨所引起的。 2.2 轨道几何尺寸超过规定致使病害显现 在铁路轨道上,曲线地段轨道几何尺寸及其平顺度较直线地段不好保持,养护工作不到位,曲线线路发生变化没有及时整治,就可能导致列车在行驶期间产生晃动,加快对钢轨磨损,破坏轨道框架尺寸的稳定,对列车的安全行驶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连接件出现松动造成的病害 在铁路列车的情况下,铁路曲线受到垂直冲击和行驶期间产生的侧向力。特别是当铁路线的曲率半径相对较小时,只要垂直冲击力与侧向力受到约束,铁路线中的夹板,连接螺栓和轨枕就会失效,轨距杆容易出现折断的情况,枕轨挡肩也会出现破损。 2.4 曲线“鹅头”产生的因素 曲线“鹅头”的产生主要是铁路曲线两端的直线方向未矫正或拨道操作方案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或视觉通道有误差。曲线“鹅头”状况的产生将对列车的安全行驶和铁路线的执行造成很大的影响。 2.5 曲线接头支嘴情况产生的原因 铁路线上弯曲接头支嘴情况主要是由于钢轨的弹性和硬弯引起的,主要在小半径铁路的曲线上显现。曲线接头出现问题、接头处轨缝不良情况的出现都会对曲线接头支嘴造成更加不良的影响。 3 铁路线路曲线病害的整治措施 对于铁路曲线区域,列车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倾斜,铁路轨道在这种冲击力作用下更容易变形。列车车轮的磨损和铁路轨道的磨损直接对列车的稳定运行也会影响到乘客的乘车体验。因此,有必要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以确保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铁路线路中的曲线线路上应用缓和曲线,并对外轨、轨距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加强对铁路线路及所用到的铁路设备等进行科学的养护和维修检查等。

12级《铁路线路修理》题库1.

《铁路线路修理》理论题库 画图 1、画出单线区间施工时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图4—l(长度单位:m) 2、画出区间线路作业标防护 图4—22(长度单位:m) 能力分析题 1、线路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故障时的防护办法如下: (1)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等通信设备通知车站或运行列车,并在故障地点设置停车信号,如瞭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或夜间,还应点燃火炬。设有固定信号机时,应先使其显示停车信号。 (2)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先向该端,再向另一端放置响墩(如图4—23),然后返回故障地点。

图4—23(长度单位:m) (3)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注意倾听和瞭望,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并将响墩放置在能赶到的地点,使列车在故障地点前停车。如瞭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或夜间,发现来车后,奔向列车前,应在故障地点点燃第二支火炬。 (4)站内线路、道岔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采取措施,防止机车、车辆通往该故障地点。同时按图4—5~4—13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简答 1、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 红色——停车。 黄色——注意或减低速度。 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2、防护中使用的信号标志有: (1)作业标:设在施工线路及其邻线距施工地点两端500~1000m处(见图4—28)。司机见此标志须提高警惕,长声鸣笛。 (2)减速地点标:设在需要减速地点的两端各20m处。正面表示列车应按规定限速通过地段的始点,背面表示列车应按规定限速通过地段的终点 3、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电话联系过程中来车“预报”、“确报”是如何规定的? 答:预报:车站对施工区间办理闭塞时,驻站联络员应立即向现场防护员发出预报;如系通过列车,则应提前一个车站(即邻站向本站发车时)发出预报。 确报:车站向施工区间发车时,驻站联络员应立即向现场防护员发出确报。 4、利用列车间隔进行工务设备检修作业,如何在车站登记? 答:对不影响行车使用的工务设备检修作业,由驻站联络员在车站《工务设备检修登记簿》登记,并经车站值班员同意签字后方准实施。 5、进行何种作业时,需设置驻站联络员及现场防护员? 答:凡在施工封锁、维修天窗及列车间隔时间内进行的施工、作业和线桥设备检测,均设置驻站联络员及现场防护员。 6、线路上哪些地点禁止设置响墩? 答:钢轨接头、道岔、道口、无碴桥上或隧道内禁止设置响墩,如响墩放置位置恰在其上时,应将响墩放置位置向外方延伸。 7、沿线工务人员发现线路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时,怎么办? 答:沿线工务人员发现线路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时,除立即连续发出警报信号和以停车手信号防护外,应采取紧急措施设法修复,并迅速通知就近车站和工务工区,如不能立即修复时,应封锁区间或限速运行。 填空

第六章:线路设备修理标准

第六章线路设备修理标准 第一节线路设备修理周期 第6.1.1条钢轨大修周期(直线或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原则上应按照表6.1.1-1规定的线路累计通过总质量确定。 累计通过总质量虽未达到规定大修周期的成段钢轨,但60 kg/m及以下钢轨每公里重伤数量达到2~4处(含焊接和胶接绝缘接头伤损)、75 kg/m 钢轨每公里重伤数量达到4~6处(不含焊接和胶接绝缘接头伤损),应及时更换钢轨。对出现严重锈蚀、严重滚动接触疲劳以及其他影响钢轨安全使用的情况时,应及时更换钢轨。 曲线半径2000m以下地段,钢轨应在侧面磨耗达到重伤前及时换轨,更换周期参见表6.1.1-2。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表6.1.1-1 第6.1.2条道岔大修周期原则上应按照表6.1.1-1规定的线路累计通过总质量确定,根据对道岔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周期可作适当调整。道岔尖

轨、辙叉应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并根据道岔尖轨、辙叉磨耗和伤损情况确定更换周期。 第6.1.3条道床大修周期原则上应按照表6.1.1-1规定的线路累计通过总质量确定,根据对道床状态评价结果,周期可作适当调整。 第6.1.4条扣件大修周期根据对状态评价结果确定,成段扣件达到以下伤损标准,应成段更换大修。 一、弹条折断或失效、锈蚀严重。 二、螺旋道钉折断或锈蚀严重。 三、轨下垫板压溃、严重变形或丧失作用。 四、其他零部件状态不良、锈蚀或伤损严重。 第6.1.5条道口大修根据道口铺面、护轨、栏杆(栏门)、护桩、标志、平台、排水设施等工务设备状态综合评价结果确定。 第6.1.6条线路中修根据对道床状态评价结果合理确定。 第6.1.7条防护栅栏维修根据状态合理确定。 第6.1.8条实行分级管理,根据线路允许速度、年通过总质量、在路网中的重要性以及客货运输特点等情况,划分线路等级为5级。 Ⅰ级:年通过总质量大于5000万t或线路允许速度120km/h以上的铁路正线。 Ⅱ级:年通过总质量大于3000万t且不大于5000万t或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00km/h且不大于120km/h铁路正线。 Ⅲ级:年通过总质量不大于3000万t且线路允许速度不大于100km/h 的铁路正线。 Ⅳ级:支线铁路、到发线。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贯彻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适应普速铁路运营要求,规范线路设备管理,提高线路设备修理和技术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和经济的维修策略,保持和恢复线路设备安全性、可靠性。 第1.0.3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线路设备大修是为全面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固有可靠度而对线路进行的大规模修理。 线路设备维修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规律,维持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而对线路进行的日常维护和小规模修理。 第1.0.4条线路设备修理采用周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线路设备大修以周期修为主,日常维修以状态修为主。 第1.0.5条线路设备修理应贯彻“修理标准与线路等级匹配、投入产出经济合理”理念,实行线路分级管理。 第1.0.6条优化劳动组织,实行检、养、修分开,大力推进检测、修理专业化建设;积极推行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日常维修一体化管理,促进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融合。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实行天窗修制度,铁路局集团

公司应安排足够数量的天窗,以满足线路设备修理的需要。大力推广“集中修”。 第1.0.8条积极推行机械化,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质量。 第1.0.9条积极利用现代检测监测技术加强线路检测,利用大数据提升智能化分析水平,实现对线路的智能分析,精准修理,完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第1.0.10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根据本规则制定实施细则。 第1.0.11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200km/h以下的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重载铁路除外)。重载铁路暂由铁路局集团公司规定,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集团公司规定,并报中国铁路总公司备案。本规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2.1.1条积极推进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修理质量和作业效率,确保作业安全。 第2.1.2条线路设备大修应按照“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和“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原则,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变化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维修.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课程论文 题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维修 学号:20091472 姓名:张德玉 班级:09 土木工程(1) 班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及维修 摘要: 铁路线路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 经受着自然界风霜雨露冻融的侵蚀, 更重要的是不断重复的列车荷载的作用使轨道、道岔曲线、路基出现问题造成列车不能通行甚至出现事故。所以我们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要做到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关键词:铁路;检测;病害;路基 一轨道检测轨道检测从内容上可分为轨道部件状态检测、轨道几何形位检测及行车平稳性检测。从检测方式上可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监测。 1静态检测静态检测利用检测工具沿线路逐点进行,包括线路和道岔几何形位检测。 线路几何形位检测的主要项目有:规矩(含曲线规矩加宽)、水平(含曲线外轨超高、线路扭曲或三角坑)、轨向(含曲线圆顺程度)、高低及轨底坡。道岔几何形位的检测项目主要有:道岔各部分规距、水平、高低、导曲线之距、查照间隔、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等。 静态检测方法:⑴标准股的确定⑵检查前的准备工作⑶上道检查上道检查有:①规矩水平检查②三角坑检查③轨向检查④高低检查⑤道岔检查⑥现场划撬 2动态检测 线路动态不平顺是指线路不平顺的动态质量的反映,主要通过轨道检测车进行检测。轨道车除检测轨道几何形位外,还可以从轮轨相互作用和行车平稳性等方面对轨道状态作出综合评价。 轨检车对线路检查的检测周期应根据运量和线路状态确定。 3轨道部件状态检查钢轨:轨头磨耗、钢轨波磨、轨头表面擦伤和剥离、轨头肥边、接头不平顺以及钢轨内部核伤和裂纹等。 伤损钢轨的监视和处理:普通线路、道岔和无缝线路缓冲区的重伤钢轨、伤损接头夹板和重伤辙叉应及时换下后应标上明显的“×”标记,防止再铺用。无缝线路长轨条的重伤处,须及时上好鼓包夹板和急救器加固,

铁路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验收标准

铁路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验收标准 第 6.4.1条线路设备大修应按设计文件及表 6.4.1相关项目进行验收,主要项目(轨道几何尺寸、线路锁定、道床清筛、捣固质量)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优良”。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评为“合格”。 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表6.4.1 序号项 目 质量标准 1 轨距1. 符合作业验收标准 2. 轨距变化率(不含规定的递减率)允许速度大于120km/h正线不得大于l‰,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 正线及到发线不得大于2‰,其他站线不得大于3‰ 2 水平 符合作业验收标准 3 轨向1.直线目视顺直,符合作业验收标准 2.曲线方向圆顺,曲线正矢符合作业验收标准3.曲线始、终端不得有反弯或“鹅头” 4 高低1.目视平顺,符合作业验收标准 2.轨面标高与设计标高误差不得大于20 mm

5 三角坑 符合作业验收标准 6 捣固1.捣固、夯拍均匀 2.空吊板:无连续空吊板;连续检查50头,正线、到发线不得超过8%,其他站线不得超过12% 7 路肩及 排水 1.路肩平整,无大草,并有向外流水横坡 2.符合设计要求 8 道床1.清筛清洁,道砟中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质量不得超过5% 2.清筛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3.道床密实、符合设计断面,边坡整齐 9 轨枕1.位置方正、均匀,间距和偏斜误差不得大于40 mm 2.无失效,无严重伤损 3.混凝土宽枕间距和偏斜误差均不得大于30 mm 10 扣件 1.混凝土枕(1)扣件齐全

(2)螺旋道钉无损坏,丝扣及螺杆全面涂油 (3)弹条安装正确,符合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不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且无连续失效 (4)轨距挡板和挡板座顶严、密靠、压紧,不密贴(缝隙大于2 mm)的数量不超过6%(连续检查100头), 且无连续失效 (5)轨下垫板无缺损,歪斜大于5 mm者不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 2.木枕 (1)垫板歪斜及不密贴者不得超过6%(连续检查100头) (2)道钉浮离或螺纹道钉未拧紧不得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 学生姓名:高军祥 学号:0930498 专业班级:铁道工程技术(394110班) 指导教师:刘兴文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中国铁路始建于1876年,铁路运输线在我国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形下,铁路运输的发展将偏向高速和重载运输,这样就会加重铁路线路的承载能力,造成铁路线路损害,严重影响铁路运输。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因此,合理养护铁路线路,及时有效的分析、预防和整治设备病害,提高铁路线路抵抗灾害的能力,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确保铁路线路质量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 线路病害的整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铁路部门极为重要的环节,我在通过查阅大量有关铁路线路病害和整治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铁路线路病害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常见铁路线路病害发生的机理,介绍了铁路线路病害的类型、防治原则和整治措施。 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原因;预防方法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I -引言.................................................................................................................................... - 1 -1.线路爬行病害................................................................................................................. - 2 - 1.1.线路爬行的原因............................................................................................. - 2 - 1.2.预防线路爬行的方法..................................................................................... - 2 -2钢轨接头病害................................................................................................................. - 2 - 2.1.钢轨接头病害产生原因................................................................................. - 3 - 3.曲线钢轨病害................................................................................................................. - 3 - 3.1曲线钢轨病害的原因..................................................................................... - 3 - 3.2预防曲线病害的方法..................................................................................... - 3 - 4.混凝土轨枕常见病害..................................................................................................... - 4 - 4.1.混凝土轨枕伤损的主要形态......................................................................... - 4 - 4.3.混凝土轨枕病害整治..................................................................................... - 6 - 5.道床病害......................................................................................................................... - 6 - 5.1.道床病害产生的原因..................................................................................... - 6 - 6.道岔病害......................................................................................................................... - 7 - 6.1.道岔常见病害及产生原因............................................................................. - 8 - 6.2.提速道岔病害的整治措施........................................................................... - 10 -结束语.............................................................................................................................. - 13 -致谢.................................................................................................................................. - 14 -参考文献.......................................................................................................................... - 15 -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线路工应知应会模块—基本规章—《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培训资料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增强轨道结构强度,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第1.0.3条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按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增强轨道承载能力。 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第1.0.4条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5条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采用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 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体制。 第1.0.6条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检测方法,推行信息化技术,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修理办法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1.0.8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线路。 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容及工作组织 第一节工作分类 第2.1.1条线路设备大修分类: 一、线路大修。 线路上的钢轨疲劳伤损,轨型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必须进行线路大修。 线路大修分为普通线路换轨大修和无缝线路换轨大修。无缝线路换轨大修按施工阶段可分为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和铺设无缝线路。 二、成段更换再用轨(整修轨)。 三、成组更换道岔和岔枕。 四、成段更换混凝土枕。 五、道口大修。 六、隔离栅栏大修。 七、其他大修(以上未涵盖的线路设备大修项目列其他大修)。 八、线路中修。 在线路大修周期,道床严重板结或脏污。其弹性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应进行线路中修。石灰岩道碴应结合中修有计划地更换为一级道碴。 在无路基病害、一级道碴、道床污染较轻、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按周期进行修理的区段,通过有计划地进行边坡清筛,应取消线路中修。

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 (1)

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

兰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中国铁路始建于1876年是由英国的怡和洋行在华修建的吴淞铁路,铁路运输线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在国家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关键是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线路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因此,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铁路运输的发展偏向高速和重载运输。这样就会加重铁路线路的承载能力造成铁路线路损害严重影响铁路运输。我们身为铁路工务部门的一名职工,如何搞好工务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是我的责任,也对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就要加强对线路的养护维修,提高铁路线路抵抗灾害的能力。所以全面了解和掌握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技术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线路病害整治养护维修

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 目录 摘要..................................................................................................................................... I 引言 (1) 1铁路线路病害分析 (2) 2轨道不平顺 (3) 2.1轨道不平顺的种类 (3) 2.2轨道不平顺的整治办法 (3) 3道床病害 (5) 3.1道床病害的种类:道床脏污、道床沉陷、道床翻浆 (5) 3.1.1道床病害产生的原因: (5) 3.2道床病害的整治 (5) 4混凝土轨枕常见病害 (6) 4.1混凝土轨枕伤损的主要形态 (6) 4.2混凝土轨枕伤损的原因 (7) 5钢轨接头病害 (8) 5.1钢轨接头病害分类: (8) 5.2钢轨接头病害的原因 (8) 5.3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 (9) 5.4预防钢轨及接头连接零件病害的方法: (9) 5.4.1加强钢轨和夹板的养护工作 (9) 5.4.2加强接头养护 (9) 6道岔病害整治 (11) 6.1道岔的病害 (11) 6.2病害产生原因分析: (11) 6.3病害整治措施 (12) 6.3.1道岔大修前 (12) 6.3.2在道岔预铺时 (12) 6.3.3综合整治措施 (13) 6.3.4道床板结 (13) 6.3.5离缝 (13) 6.3.6肥边 (13) 7对铁路推行新的管理模式 (14)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

兰州交通大学课程论文 题目:铁路线路养护维修 学号:200802064 姓名:丁曦彤 专业:土木工程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概述 引言:铁路运输,对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我国铁路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然而,就算是我国铁路如此迅猛的发展,也仍然不能满足客货运输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铁路以有限的资源承载着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运输量!超载运输,超员运输已经成为中国铁路正常健康运营的一大瓶颈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铁路运输工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安全运输或者说是安全生产!而安全生产的关键就是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线路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身为铁路工务部门的一名职工,如何搞好工务线路及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这不仅仅是我的职责,同时也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 为保持铁路经常处于符合铁路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良好状态,对铁路路基、轨道等进行的养护修理作业。 铁路线路在列车重力和列车运动产生的各种力的作用下,以及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病害。常见的病害有:①铁路线路及其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位置上的改变,如线路爬行,轨距扩大或缩小,线路方向错动,线路不均匀下沉或冻起等;②钢轨及其各组成部分发生磨损和疲劳;③轨枕损坏和道床脏污等。铁路线路病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列车运行安全。因此,铁路线路养护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线路的系统检查,及时发现线路上一切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现象和病害,并查清其原因,以便合理地计划和组织线路养护作业,消除病害或缩小病害影响,使线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养护内容包括线路状态检查作业和线路养护修理作业。 线路状态检查主要形式是:①日常检查,是定时进行的例行检查;②定期检查,在春、秋两季对线路设备进行的全面检查,秋季检查结果是编制设备技术档案的原始资料,也是制定下一年度设备养护工作计划的依据;③专门检查,对钢轨状态、线路动态、线路纵断面和线路平面等进行的定期检查。 线路养护修理主要作业有:①轨道几何状态的整修,包括顺平线路、拨正方向、改正轨距、矫正轨底坡、调整轨缝和防爬锁定线路等;②保养并个别更换伤损的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或全部更新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③清筛并补充道碴,使其既密实又有弹性,

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

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 引言 铁路运输线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铁路逐渐向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发展。这就对我们的铁路线路的状态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保持铁路经常处于符合铁路技术标准规定的良好状态,我们就必须对铁路路基、轨道等进行养护维修作业。铁路线路养护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线路的系统检查,及时发现线路上的一切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现象和病害,并查清其原因,以便合理地计划和组织线路的养护作业,消除病害和缩小病害影响,是线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我们身为一名普通铁路线路工要想合格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熟练的掌握线路病害的种类及其整治的方法。 1铁路线路病害分析 铁路线路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和自然条件对线路的影响,常年在大自然中,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路基、道床随时发生变形,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计划维修、紧急补修和重点整治比例安排的不合理,维修方法不当,以及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未能够及时进行,因而对铁路线路造成诸多病害。列车开行后,造成轨道结构及其部位的破坏速度较其它线路变形加剧。从维修中可以看到, 铁路轨道结构破坏主要以线路爬行、钢轨及接头联接零件病害和曲线病害居多。为了能够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要找出其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合理整治,以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2轨道不平顺 在轨道结构中,碎石道床是不稳定的组成部分。在列车的不稳定重复荷载下轨道会出现垂向、横向的动态弹性变形和残余积累变形。这些变形不仅影响列车的平稳运行而当这种变形累计到一定限度时威胁行车安全。为了保持线路状态良好必须经常进行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

铁路线路纵断面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铁路线路纵断面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第3.2.1条线路大修时,应改善线路坡度。如既有线路坡度超过限制坡度且改善困难时,可保持原状。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设计长坡段。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600m,困难条件下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400m;其他线路坡段长度不应小于该区段到发线有效长度的一半,个别困难地段也不应小于200m。 二、相邻坡段的连接,应按原线路标准设计为抛物线形或圆曲线形竖曲线。 1.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应设置竖曲线。 20 m范围内竖曲线的变坡率,凸形不应大于1‰,凹形不应大于0.5‰。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0000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5000m。 2.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坡度代数差不小于1‰时,应设置圆曲线形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5000 m,且长度不应小于25m。 竖曲线不得与竖曲线、缓和曲线重叠,不得侵入道岔、调节器及明桥面。 第3.2.2条两线路中心距不大于5 m时,其轨面标高

应设计为同一水平,困难地段高度差可不大于300 mm,但易 被雪埋地段的轨面标高差不应大于150 mm,道口处不应大于 100 mm。 第3.2.3条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的连接顺坡,应设 在大修地段以外。其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 的线路不应大于2.0‰,允许速度为120(不含)~160km/h 的线路不应大于1.0‰,允许速度大于160 km/h的线路不应 大于0.8‰。 第三节有砟道床 第3.3.1条道床大修,枕下道床厚度应符合表3.3.1 的规定。 道床厚度标准(mm)表3.3.1 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 质量(Mt) W年≥50 50>W年≥25 25>W年≥15 W年<15 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一般路基450 450 400 35 0 不易风化的岩 石、碎石路基 350 350 300 30 有垫层的碎石道床(碎石/垫层)300/200 300/200 250/200 250/20 有砟桥面υmax≤120km/h 250

浅析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

浅析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铁路 线路病害出现的原因,最后对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 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养护维修 引言: 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存在,其 建设工作起着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十分乐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发展也十分迅速,铁路线路是交通基础 设施中最为庞大也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基础设施之一,但是铁路线路也会经常 发生一些病害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交通基础设施的 高效使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铁路线路出现病害,必须要对其原因进行及时 的分析,然后开展养护维修的具体工作进行解决。 1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首先,国内对于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相关工作开展时间较迟,因此对相关养 护维修经验尚且不足,以至于在诸多方面还难以进行有效的线路养护维修。所以 加快和提升高速铁路养护维修方面的专业研究、扩展养护维修的相关知识十分重要。其次,提升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技能。当前,以制定的相关养护维修制度 为基准,铁路部门对施工的相关人员展开培训,以更好地进行养护维修工作,相 关部门需要将管理、建设都落实到位。最后,使高速铁路事业进一步发展。当前 国内经济发展愈加迅速,其中缺少不了基础交通设施的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推 动国内经济水平的前进发展,政府部门也增强了对交通建设的重视程度,为高速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提供了资金与技术支持。 2铁路线路病害出现的原因 铁路线路出现病害的原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铁路线路的运行负担加重、钢轨接头问题加重、养护维修体系不完善等。 2.1铁路线路的运行负担加重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铁路运输量大大增加,相较以前而言车次也增加 不少,为铁路线路带来了较重的负担。技术的提升,使部分经由技术人员改造的 铁路线路重新恢复运行使用,然而一些铁路线路使用时间过长,加之频繁的重负荷,使轴重过大,因而导致轨道的整体结构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损害,类似于轨道 表面过度磨损、轨道变形及下沉等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铁路运行的安全性,若 长期如此,则会使铁轨受损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不可弥补的交通事故。 2.2钢轨接头问题加重 如今出现较多的接头问题有许多种类,而导致接头受损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建设所用的钢轨材质不佳,因此会在接头处出现淬火工序未达标的现象;其次, 列车动力运用不当。经过对接头的实际受力而产生形变程度进行实际分析,总结 出三个形成冲击动力的过程,即轨缝、台阶以及折角。若车轮从接头轨缝处行驶 而过,三个造成冲击动力产生的过程均存在,出现较强烈的振动,特别的接头出 现下沉,如此形成循环使问题愈加严重。 2.3养护维修体系不完善 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必须具备一套较为完整的养护维 修体系方案。而当前国内对于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相关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

铁路线路及站场题库 第一章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1、路基是由()和为确保路基本体能正常使用而必须修建的路基防护加固,排水建筑物等组成。 路基本体 2、铁道路基断面形式包括路堤式,路堑式,(),半堤式,半堑式,半堤半堑式。 不填不挖式 3、常见的路基病害有(),路基冻胀,滑坡和边坡塌方。 翻浆冒泥 4、铁道线路由路基,轨道及()所组成。 桥隧建筑物 5、铁道线路在跨越江河、深谷、公路或其他铁道线路时都要修建()。 桥梁 6、隧道一般由()、衬砌、洞门、避人洞和避车洞几部分组成。 洞身 7、()是埋设在路堤下部的填土中,用以通过水流和行人的建筑物。 涵洞 8、路堤式路基是指线路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经挖方修筑而成的路基。() 错 9、路基冻胀的整治方法关键是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对 10、桥梁所承受的荷载是固定的。()

错 11、桥梁中,每个桥跨两支点间的距离,叫()。 A、桥跨 B、跨度 C、桥长 D、净空 C 12、铁路桥梁按长度分类,若桥长是180米,则该桥是()。 C 13 A B 14 15 16 17 的是涵洞,孔径大于6m的是桥梁。 18、隧道内避人洞和避车洞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 避人洞和避车洞指设于隧道内两侧边墙上交错排列的附属建筑物,是为列车通过时便于工作人员、行人及运料小车躲避而修建的。避车洞每隔300m设一个,避人洞在相邻避车洞之间每隔60m设一个。

第二章轨道 1、轨道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道岔和()组成。 防爬设备 2、在线路同一断面处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高差简称()。 水平 3、钢轨工作边纵向的()叫轨道的方向,简称轨向。 平顺程度 ## 4、轨距分为直线轨距和()。 曲线轨距 5、轨道上一般钢轨顶面纵向()的现象叫前后高低,简称高低。 凹凸不平 6、钢轨的类型或强度以()的大致重量来表示。 每米 7、轨枕按用途分主要有普通轨枕,()和岔枕三种。 桥枕 8、曲线轨距加宽时应保持外轨不动,将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 对 9、轨距是指两股钢轨头部之间的距离。() 错 10、同一车轴上两车轮之间的距离叫做游间。() 错 11、将钢轨固定在轨枕上,并保持其稳固位置,防止钢轨作相对于轨枕的纵向移动得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