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真理的认识

对真理的认识

对真理的认识
对真理的认识

对真理的理解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真理具有三个重要的特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卦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认识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性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做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有一种认识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人事能力的限制,它只能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急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省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翻译官只能是相对正确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事故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有绝对性的微粒。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有缘处在由相对想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总之,从真理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实践认识真理

第四章实践认识真理 一、本章目录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发展、目的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二、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主体认识的要素和结构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三节、认识的结果及检验 一、真理和谬误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真理与价值 二、本章重点 一、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的过程 三、认识的结果 改造世界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而为了更自觉、更有效地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就必须深入研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活动的本质特征、真理的本性及其与价值的关系。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发展、目的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研究中,使之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与其有着本质的联系。 实践形成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活动使主体和客体产生了分化,使作为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的人最终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动物与自然界是浑然一体的,无所谓主体和客观之分。人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渐渐能够把自我和对象区分开来,明确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发起者,主体具有了独立的地位。人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客体的稳定的、一般的知识,产生了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的可能性,这就是认识。 实践活动促进人脑的生理发育和认识图式的形成。从生理结构来说,由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到客观世界的各种关系和属性,面对着越来越大量而复杂的信息,使得人的脑量急剧增加,生理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大大优越于猿猴等高级动物大脑的神经生理结构。从社会角度来看,人在实践活动中还形成了比生理结构更为重要的社会性认识结构。人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工具实际操作对象,活动逐步协调,使人的运动器官和感觉思维器官得到训练,使外部的实际动作方式发生了向内部的观念动作方式的转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只有实践。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因此,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

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 第三,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第四,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新课标)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7课时)真理与认识过程习题(必修4)

第7课时真理与认识过程 1.(2020四川雅安期中)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④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020湖南浏阳一中期中)《周易·系辞上》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正确的是( ) A.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是只有一个 B.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自觉选择性 C.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人们的认识未必都是正确的 D.真理和谬误是相对而言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谬误 3.(2020山东济南一中期中)下面漫画中提到“观点可有不同,但真理只有一个”。这是因为( )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人们认识真理具有反复性 D.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4.(2020贵州贵阳模拟)近年来,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人们对这些灾害的预测还难以做到准确、全面。这说明( ) ①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②人对自然灾害的准确预测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③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客观世界的发展 ④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20陕西咸阳期中)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到的地球是一个整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 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用放大几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认识来源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6.(2020湖北荆州模拟)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说明了(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2020广西南宁质检)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几乎就是一切,不相信太阳系以外还存在其他星球。到了1900年,人们又认为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至于银河系的大小,当时最大胆的估计是宽约2万光年。1920年,天文学家测算

为什么说检验是实践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 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商品的价值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1、由于商品生产者主观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一般来说,在相同条件下,即一定的社会背景技术条件下,同种商品的价值量是一样的,差别在于人类劳动。 2、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同种商品就不会有统一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是有差别的,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如果让有差别的个别劳动时间来衡量,那么同样的商品就有不同的衡量标准,那么其价值量可能就有很多个,这不是乱套了。 3、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它意味着形成价值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一般来说,商品生产者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即个别商品生产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则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就比较/多,价值量就大;但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减少,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减少。

认识真理

信息(4.4) 学生手册 怎样凭信心爱人 目的说明:本课的目的是要传达我们当如何开始去爱他人正如神爱我们一样。 学习目标:本课能帮助你: 1. 列出圣经中有关爱的五个原则。 2. 明白三个“爱”的字眼,它们分别描写不同阶层的爱。 3. 解释凭信心爱人所根据的三个圣经原则。 参考经文:哥林多前书1~3章; 罗马书5:8; 以弗所书5:18; 加拉太书5:22~23 一、引言 1. 一个凭信心爱人的例子。 2. 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爱与被爱。 3. 圣经说:「没有爱,我们就成为响的钹一般,算不得什么。」 哥林多前书13:1~3:「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呜的锣,响 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4. 希腊文有关『爱』的三个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指肉体情欲的爱。这在新约中没有提到。 (2)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友爱和亲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神超然无条件的爱。 二、神的爱的五个原则 1. 神无条件地爱我们。 a. 神的爱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明出来。(罗马书5:8) 神的爱是无条件的,因为它不是建立在对方的性格上。当我们来到基督的面前,虽然我们是个罪人,但神仍然爱我们。 b. 神的爱透过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显明出来(路加福音15:11--24; 彼得后书3:9) 这比喻表明神对他儿女的恒久忍耐与永不改变的爱。甚至当我们犯罪,他仍然爱我们。 c. 神的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耶利米书31:3; 哥林多前书13:8) 耶利米书31:3:「我以永远的爱爱你。」 d. 他的爱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显明出来。(希伯来书12:10~11)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求是》2016年第07期 孙正聿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套话,更不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力量、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和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在于它是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在于它为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支撑。 一、理论力量: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 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首先在于它是否真正地揭示了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一种理论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则在于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人类自身来说,最为重大和艰巨的理论问题,莫过于揭示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最为重大和艰巨的理论问题,莫过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作出这样的概括和评价:“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3卷第1002页)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实质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使人类自觉到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使人类自觉到“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伟大的社会理想,揭示了现实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之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之所在。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第309页) 在现代学科分类中,通常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然而,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而言,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它既表达了人类解放的旨趣,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承诺;又揭示了人类解放的历程,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的阐释和论证;也提供了人类解放的尺度,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反观人类全部的历史活动和整个的历史进程。正是从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旨趣、道路和尺度出发,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和论证了人类历史的三种基本形态: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107—108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为人类洞察和把握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人类争取和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理论支撑。这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的统一。 离开对人类历史、特别是对“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现代人类就无法形成真实的社会理想和合理的价值诉求,就无法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就会失去凝聚共识和走向未来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所具有的理论力量,就在于它实事求是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特别是“现实的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二、实践力量: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仅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力量,更在于它的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这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136页)他撰写《资本论》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从而“缩短和减轻”历史进程中的“痛苦”。(同上,第2卷第

马原第2章 试题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2.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D )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B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6..感觉、知觉、表象是( A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8.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论科学的真理性

论科学的真理性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 学号: 20XX年X月16日

论科学的真理性 摘要 人们逐渐地将科学理论和认识与真理看作对等,但实际上科学理论与认识不一定是对的,更不一定是真理,由于它们摆脱不了主体的干预而难以成为真正的真理,该成为相对真理。而相对真理就是为了最终的绝对真理而服务的。 关键词:科学,真理,科学真理,相对真理 正文 一、科学技术的存在与发展 《新华字典》中将科学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而《辞海》中注释为,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对科学的严格定义是指在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在西方世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推理工具的文化现象。指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以及化学、生物学、地学的一部分。 科学要求实事求是和严谨的实验态度,从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到牛顿对“日心说”的进一步证明,到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进化论并否定了宗教的神创论,再到现如今在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使科学逐渐深入人心,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二、真理 科学上所说的真理是利用逻辑的科学方法获得或经过验证而来的结论。近代的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完整实验证明出真理。在将知识的研究归纳和系统化后,便成为科学中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为真理是人们认识的成果,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此不能将其与客观实在等同。另外,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即真理的内容是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不依赖人的主管意志,真正的真理是不会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更重要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事件,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真理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对立统一的基本属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的,每一个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探索的结果,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依赖人的。而真理的相对性是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任何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基础,足够多的相对真理结合即为绝对真理。但是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认为的绝对真理也可能在某天变成了相对真理。 三、科学真理 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科学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认识问题逐渐成为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对象,而科学的真理性也逐步成为了科学认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科学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这个本质和规律就是科学真理。科学真理是一种认识,它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而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新课标)2017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7课时)真理与认识过程习题(必修4)

第7课时真理与认识过程 1.(2016四川雅安期中)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④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016湖南浏阳一中期中)《周易·系辞上》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正确的是( ) A.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是只有一个 B.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自觉选择性 C.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人们的认识未必都是正确的 D.真理和谬误是相对而言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谬误 3.(2016山东济南一中期中)下面漫画中提到“观点可有不同,但真理只有一个”。这是因为( )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人们认识真理具有反复性 D.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4.(2016贵州贵阳模拟)近年来,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人们对这些灾害的预测还难以做到准确、全面。这说明( ) ①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②人对自然灾害的准确预测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③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客观世界的发展 ④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5陕西咸阳期中)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到的地球是一个整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 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用放大几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认识来源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6.(2015湖北荆州模拟)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说明了(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2016广西南宁质检)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几乎就是一切,不相信太阳系以外还存在其他星球。到了1900年,人们又认为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至于银河系的大小,当时最大胆的估计是宽约2万光年。1920年,天文学家测算出银河系的真实宽度是10万光年,且不是全部的宇宙……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证明了( ) 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②认识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已有的真理 ③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制约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2015河南安阳模拟)近期,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在美国《物理评论D》杂志上发表了最新暗物质实验结果,确定性地排除了美国一个实验组几年前给出的暗物质存在区域,人类探测器迄今尚无一真正发现这种看不见的物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B.原有的真理常常在新的实践中被推翻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亦称客观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真理既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3)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因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和影响。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必须同主观真理论和多元真理论划清界限。主观真理论和多元真理论的典型代表是实用主义“有用就是真理”的真理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利益,它是有价值的,也可以说是有用的,但并非有用的就是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发展过程既是同错误不断斗争的过程,又是由相对真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支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二的唯物论;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有不能被****的客观的内容,都和错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条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限度,也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过程、方面的正确反映,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因此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二,任何真理对特定对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因此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任何真理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是相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内容: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竹林的故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第三十回里人物的命运及人物的个性。 2. 鉴赏《红楼梦》刻画人物细腻周到的表现手法。 通过讲解《竹林的故事》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 三姑娘的形象分析 2. 诗化小说的特征 三. 知识归纳总结 1. 曹雪芹(1715~1763) 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祖先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康熙年间,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60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而衰的时期。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1763年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也有说1764年去世的)。 2. 废名(1901~1967) 原名冯文炳。废名于1901年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和周作人交往。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1927年,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于成达中学。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回黄梅县教小学,写就《阿赖耶识论》。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于北大国文系任副教授,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1952年调往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1967年因癌症病逝于长春。废名可谓是楚地的一个奇才。文学史家易竹贤先生在为《废名年谱》作的序言中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的创作不算多,却极具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常有珍奇的精品,耐人咀嚼寻味。”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评论家李健吾就曾说过:“在现存的中国文艺作家里面……有的是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然而很少有像他更是他自己的……他真正在创造。”当代学者杨义认为,废名虽然算不上“大家”,但“我们应该说:废名的名字是不应该废的。”文学评论家格非则认为:“研究中国现代的抒情小说,废名是不可或缺的。”老作家汪曾祺1996年曾断言:“废名的价值的被认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真正被肯定,恐怕还得再过二十年。”废名在文体建构、叙事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资源之一。废名文学创作的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文学史上无疑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废名先生教我们大一国文。第一堂课讲鲁迅的《狂人日记》,废名先生一开头就说:‘我对鲁迅的《狂人日记》的理解比鲁迅自己深刻得多。’这话使我大吃一惊,于是不得不仔细听他讲了。”废名的“特立独行”还有不少的轶事,如用毛笔答英文试题,参禅入定胜过出家和尚等等。

浅谈真理的认识

对真理的认识 自古以来,各种哲学派别对真理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不同的哲学派别对真理有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真理观。各种真理观都要回答,什么是真理,真理有哪些属性,真理如何发展,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回答,所以分为唯心主义真理观,形而上学真理观,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即马克思主义真理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是从唯物主义基本前提出发的。真理是认识论问题,但有深刻的世界观性质。 真理观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决定于(人或是神的)意识的特性,也就是说真理是主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虽然都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但是,它们都否认真理是一个过程,而认为真理是一次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它不仅认为真理是客观的,而且认为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真理是不是客观的,即是否承认客观真理,这是真理观中的首要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形成两种基本的真理观:即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必然承认认识的客观源泉,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这等于承认客观真理。而唯心主义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认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因而必然否认认识的客观内容 也许真理只有一个,但是真理观却会多种多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真理问题就会形成不同的真理观。以上七个真理观是一个大致的概括,它总结了哲学发展过程中对真理问题的基本探索,但并不是全面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研究。这样七个真理观也不是一盘散沙,它们之间不仅有一个核心问题,而且在逻辑上也是紧密相连的。七个真理观所探讨的核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是“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只有把真理观问题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之上,我们才能对真理观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实体论真理观是把真理限定在客观对象的把握上,侧重于对世界本源的思考。符合论真理观在真理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把“思想的客观性”作为研究的目标,思考思想能否与本质相符,怎样相符,从而构成了真理观的主体内容。观念论真理观侧重于人类思维的研究。从这三个真理观来看,我们会发现它们的视角实际上就是从存在到思维,再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种逻辑关系也是非常明晰的。而价值论真理观则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放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之下来考虑,也就是中国哲学所讲的天道与人道的合一,我们可以把这种真理观理解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里面,这也是真理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解蔽论真理观是把观念论真理观和价值论真理观进行了复合,真理不仅是先验知性、先验理性的揭示,也是人类欲望与偏见的克服。理解论真理观也是一种生存论真理观,揭示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解释过程也是真理不断显现的过程。而艺术论真理观则侧重想象的作用,在人类的想象中构建另外一种真实。 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对日常语言词汇的细致分析而著称。奥斯汀对真理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基本赞同符合论的真理观,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真理载体的考察,形成了一种约定的符合论。真理符合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曾为真理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即:“把是说成不是,或者把不是说成是,则为假;而把是说成是,把不是说成不是,则为真。”这种定义即是把真理看成是一种命题与实在的符合关系。然而奥斯汀的真理观却不完全等同于典型的符合论真理观,而是一种约定的、纯净化的符合论。奥斯汀在其1950年发表的《真理》一文、1954年发表的《对事实的不公正》一文,以及有关施事话语的论文中阐述了自己对真理问题的理解。他的讨论涉及真理的载体、“是真的”一词的用法,并从语言分析的角度考察了“真”、“事实”等词在英文中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以满足其需要。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的,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了实践没有别的东西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离开了实践。认识是否正确,是无法得到证明的。 马克思提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

真理。 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三百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唯列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一八四六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就中国来说,总所周知,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发展,而四人帮以毛主席为幌子,继续作乱,人们的思想混乱不清。这时,邓小平提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全国开展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最后,拨乱反正,算清文革的错误。这应该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教训吧。 我记得我小时候很挑食,我妈妈常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好吃呢?”后来试试才发现味道不错。不试试怎么知道——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是同一个道理吗? 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不能光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要多实践,多走出去认识世界。我们决不能像纸上谈兵的赵括,看了很多书,“认识”多,需要时却派不上用场。就拿大学生求职就业来说,很多企业都要求有经验的应招者,而并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原因就是,大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的是纯“认识”,他们缺“实践”。因此,我们要重视实践的作用。不能光学认识,还有有实践的检验。

案例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北京市古城中学相异构想案例诊断库2013 高二年级思想政治案例: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撰写人:冯月红 【案例描述】在学习哲学第六课《探索真理的历程》这一课时,学生在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时,能够说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四点表现,但对于其中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准确分析原因,所以在答题时屡屡出错。 【诊断分析】学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不能准确把握究其原因是对于实践特征和真理的本性把握不到位,深度不够。 【策略步骤】利用图示法,展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将哲学抽象的理论简化为直观的图像,让学生通过图像一步步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脉络。通过对实践特征的分析,把握物质特征与真理性认识的关系;从而澄清认识上的混乱。 第一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实践的特点在于主观见之于客观,因而它能够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加以比较。 图示一: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 一定的认识现实的结果 主观客观 图示二: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这种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步骤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北京市古城中学 相异构想案例诊断库2013 高二年级 思想政治 图示一: 人的认识、思维、理论的真实性 图示二: 过去现在 实践 【效果检测】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时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到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感悟思考】通过展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将哲学抽象的理论简化为直观的图像,让学生通过图像一步步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脉络。通过对实践特征的分析,把握物质特征与真理性认识的关系,真正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对真理的认识

对真理的理解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真理具有三个重要的特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卦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认识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性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做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有一种认识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人事能力的限制,它只能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急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省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翻译官只能是相对正确的。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埃舍尔大师的矛盾空间的形成通常是利用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了三维的立体形态,但在三维立体的形体中显现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造成空间的混乱,形成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矛盾空间具有表现多视点的特性,可以算是数学也可以算是美学.。使人们对空间结构和视觉感受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达到了"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效果。使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有了更深的思考。 马航事件尚未结束,得到的教训却已经不少。我为马航上面的人们祈福。 教训是:现代科学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偌大一个飞机,说不见就不见了,卫星什么的居然拍不到,我利用卫星可以清楚看到我家,这真的讽刺现代科学。如果马航事件是恐怖事件,那么全世界恐怕又要掀起一波反恐怖主义热潮了。但是如果不是恐怖事件,那么机上的人们生存的机会又太小。真是矛盾啊。但是,我还是觉得,无论怎么样,人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网络中还有推测马航进入时空隧道,被外星人劫持等等,这些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对如今人类掌握的科技有了重新的定位,对于所谓的真理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谣言漫天,猜测不断,也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客观世界对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与改变。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事故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真理

如何认识真理

如何认识真理 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往往才会对什么都好奇,可是在掌握了一些所谓的知识后就有选择的看问题,而且只看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时间长了就显得偏执,甚至狂妄。以为自己所见的碗口大的天空是全部。 许多有争议的话题,无论科学还是宗教,哲学以及对某个行业好坏的认识都是如此。多数人都是盲目接受不会冷静思考的。当然我们很难掌握足够丰富的知识去分辨对错,如果要绝对肯定什么才支持什么结论的话,那么我们只有成为不可知论者。自然我们所认识的许多知识并不是客观而是有自己主观喜好的成分。你倾向于接受什么观点就接受什么。包括世界本源是物质还是精神,人是进化还是被创造的这些问题都是如此。看似科学的东西也会被人攻击,而且并不容易回答那些质疑。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可以接受一些有争议的的观点但是同时有必须谦卑的对待别人,可以相信以及信仰但是不能迷信,同时对自己相信的事情也需要找反对意见来考验。可惜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他们往往是盲目接受某种观点,由相信到迷信。甚至用假的错误的理论去诡辩。欺骗别人的时候也在欺骗自己。尽管可能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理论可能是错误的也要坚持下去,无法回头。这种错误的知识或思想比无知更可怕。骗自己比欺骗别人更可悲。 我以前喜欢在网上许多人就社会科学以及哲学宗教问题辩论,发现许多论据可以有多重解释,可以证明正反两方面的结论。使用这些论据根本不可能说服别人。但是有哪些绝对无法反驳一个论据就足以令对方无言的时候。别人往往就回避这个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样只是为了辩论而辩论是没有益处的。要认识正确的真理就不能忽视所有的客观事实。如果发现自己一直坚持的思想理论有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之处,就应该反思。甚至想办法走出以前的错误认识,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是这个世界有几个人做得到呢?知道自己无知更需要勇气。有多少人明白谦卑的道理? 一个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能尽快从错误中走出来。需要的不只是智慧也包括情商。或者说智慧里也包括情商。情商低的人难以认识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