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处方用药改进

处方用药改进

处方用药改进
处方用药改进

处方、医嘱用药质量改进通知书

各相关临床科室、药剂科:

为提高处方、医嘱用药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药剂科会同医务科、质控科按照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要求,抽查本月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医嘱用药,发现存在部分不合理处方与医嘱用药予以通报(见表1、2排名与附件),各科主任务必反馈给当事人,并责成与督促当事人及时纠正或改进存在的问题。

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将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师定期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医师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院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

要求临床各科主任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内业务学习,进一步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认真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要求药剂科应规范调剂的工作模式,对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内业务学习。

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应优化药品结构与把好购进关,完善药品筛查与淘汰制度,防止购入即不是医、农保更不是国家基本药物的非临床必需的品规,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增强竞争力。

表1 医师不合理处方医嘱用药排名

医师

医师

医师起数医师

张医师 5

赖医

4 何医师 2

吴医

1

李医师 5

张医

3 黄医师 2

李医

1

陈医师 4

兰医

3 钟医师 2

李医

1

董医师 4

付医

3 钟医师 2

甘医

1

曾医师 4

廖医

2 周医师 2

刘医

1

王医师 4

李医

2 兰医师 1

尹医

1

王医师 4

邱医

2 刘医师 1

郭医

1

郑医师 4

颜医

2 刘医师 1

吴医

1

小计 34 21 13 8

总计 76

抽样

200

合格率%(100-总起数/总数

*100)

62.0

表2药师调剂不合理处方医嘱排名

门诊

住院

审核、调配药师起数核对、发药药师起数调剂药师平均起数钟药师 10 黄药师 8 田药师 13

曾药师 4 张药师 6 李药师 13

张药师 4 肖药师 6 刘药师 13

肖药师 3 张药师 4 蔡药师 13

张药师 3 曾药师 1

张药师 1

小计 25 25 51

附件:处方、医嘱用药点评结果通报

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

(药事管理委员会)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2010年4月5日

附件:

2010年3月处方、医嘱用药点评结果通报

药剂科会同医务科、质控科抽查本月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医嘱用药,协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要求,对处方进行点评,抽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处方点评结果

按照处方、医嘱用药工作表统计结果提示:与上月比较有的用药数据波动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见表1)。

表1处方医嘱用药综合统计数据效果评价

类别月

均每

张处

方用

药品

菌药

使用

的百

注射

剂使用

的%

国家

基本药

物占处

方用药

的百分

平均

处方金

(元)

合理

处方的

百分

单用

规范

不适

2 2.7

±1.5

64

31 4 51.9±0.8 34.9 37.5

±1.0

41.7

±41.9

42

2 55 62.0

±1.2

3

2.6±1.4

78

17

4

47.0±1.3 35.0

48.7±1.3 58.2±82.0 48

4

48 74.0±1.0 医嘱 2

--

-

- - -- -- -- 93.9±69.0

-

-

- --

3 7.3

±4.5

61 28

10 81.0±0.8 -- 68.4±3.1 115.8±96.0 31

4

17 49.0

±1.3

二、不合理处方医嘱用药通报 ㈠儿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2120号处方,上感不规范(陈医师、张xx 药师、黄xx 药师)。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2120号处方,上感、鹅口疮给予头孢克肟颗粒(陈医师、张xx 药师、黄xx 药师)。鹅口疮属于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宜选药物制霉菌素局部应用,给予头孢菌素可能加重病情;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应该注意明确诊断,如诊断为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中耳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可给予抗菌治疗。

Z017032号病历,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肠炎给予头孢曲松(2.21~3.4)+头孢吡肟(3.1~3.7)(张医师),重复使用作用机制相同的头孢菌素类。无协同抗菌作用且可能引起耐药,无联合用药的指征。

8224号处方,患者男性、2岁,支气管炎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针(张医师、钟xx 药师、黄xx 药师)。入院就使用高起点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Z017111号病历,喘息性支气炎给予阿莫西林粉针(2.23~2.25)+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23)+阿奇霉素粉针(2.23~2.27)(王医师),无协同抗菌作用且可能引起耐药,无联合用药的指征。

Z017296号病历,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给予美洛西林粉针bid+头孢克洛干混悬剂q8h(陈医师)。

Z017201号病历,急性支气管炎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针+头孢曲松钠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张医师)。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以病毒感染多见,多数病例为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更不宜β-内酰胺酶抑制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由环境污染、存在变应原或吸烟等许多因素引起。伴痰量增加、脓性痰和气急加重等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可应用抗菌药物。

普通药品:Z017268、、Z017245或Z017227号病历,支气管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给予半衰期长地塞米松针雾化药品剂型不适宜且不良反应大,应选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陈医师、王医师、付医师)。

Z017064号病历,支气管肺炎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甲泼尼龙针,重复用糖皮质激素(付xx医师)。

Z017303、Z017248号病历,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剂+沙丁胺醇片3/日(陈xx

医师、王xx医师),重复用药。

3.超常处方医嘱:Z017030、Z017171号病历,口腔炎、急性支气管炎给予西咪替丁针(付xx医师、王xx医师),0岁~3岁以下患者慎用,无适应症。

㈡妇产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2792号处方,诊断“产后”不规范(李xx医师、钟xx药师、肖xx药师)。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产后不该作为二线使用抗菌药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及其他药物的理由(李xx医师、钟xx药师、肖xx药师)。该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要求,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药房在发药交待时嘱患者服药期间暂停哺乳,患者反映,医师特意交待可以哺乳!存在用药安全隐患,该问题有一定代表性,应引起注意。

Z017152、Z017068号病历,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2.24~3.8给予甲硝唑针+头孢噻肟钠针(郑xx医师、何xx医师),预防感染时间长,不符合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要求。

Z017275号病历,痛经给予头孢噻肟钠+甲硝唑预防感染(郑xx医师)。无协同抗菌作用且可能引起耐药,无联合使用抗菌药指征。

普通药品:5425号处方,早孕给予桂枝茯苓丸(李xx医师、钟xx药师、肖xx药师)无适应症。该药说明书孕妇慎用。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3.超常处方医嘱:5835号处方,霉菌性阴道炎给予抗宫炎软胶囊(何xx医师、钟xx药师、肖xx药师)。该药说明书对霉菌感染是否有效未明确。规定用于因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

2836号处方,子宫内膜炎给予洁阴康洗剂+八珍益母胶囊(廖xx医师、钟xx药师、肖xx药师)。洁阴康洗剂用于念珠菌阴道炎、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八珍益母胶囊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8753、9326号处方,霉菌性阴道炎或不孕症给予黄藤素分散片(郑xx医师、张xx药师、黄xx药师;刘xx 医师、张xx药师、张xx药师)。该药说明书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眼结膜炎。对霉菌感染是否有效未明确。

Z017547、Z017313、Z017369、Z017498、Z016979号病历,正常分娩给予洁阴康洗剂(李xx医师、廖xx医师、刘xx医师、吴xx医师、郑xx医师),常规预防用药可破坏正常阴道菌群。该药说明书用于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

㈢门急诊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未发现。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2301号处方,肺炎给予阿奇霉素针+美洛西林钠针(黄xx医师、钟xx药师、张xx药师)。使用二联抗菌药,美洛西林青霉素类,应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按照有关指南: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可能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卡他莫拉菌等。首选药物:头孢呋辛,静脉滴注,一次1.5g,每8小时1次,或阿莫西医师克拉维酸,口服或静脉滴注。或氨苄西医师舒巴坦,静脉滴注,一次1.5g,每8小时1次,加(或不加)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疗程7~10日。次选药物: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一次0.2g,每12小时1次,或莫西沙星,口服,或静脉滴注,0.4g,一日1次。

普通药品:未发现。

3.超常处方:9380号处方,支气管炎给予山蜡梅叶颗粒(颜xx医师、张xx药师、张xx药师)。该药说明书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恶寒,咽痛。

2174号处方,胃炎给予小柴胡颗粒+阿奇霉素片+氯苯那敏片(黄xx医师、肖xx药师、张xx药师)。胃炎多经验治疗,最好经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后规范用药,但阿奇霉素对幽门螺杆菌效差,且常见胃肠道反应。小柴胡颗粒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氯苯那敏用于皮肤过敏症、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药物及食物过敏。

9547、4836号处方,支气管炎或高血压给予维D钙片(颜xx医师、张xx药师、张xx药师;尹xx医师、钟xx药师、张xx药师)。该药说明书用于妊娠、哺乳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儿童等的钙补充,也用于防治骨质疏松。

㈣内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3226号处方,小脑病变属于诊断不全应小脑病变综合征(张xx医师、钟xx药师、黄xx 药师)。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Z017149号病历,腰椎骨质疏松给予头孢噻吩钠针(周xx医师),无使用抗菌药的指征。

普通药品:Z016331号病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脑出血后遗症给予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 2粒 2/日,应该每次1粒(兰xx医师)。

3.超常处方医嘱:6809、3616号处方,中风后遗症或胆结石、冠心病、胃炎、皮肤过敏给予大黄蛰虫丸(王xx医师、张xx药师、曾xx药师;王xx医师、曾xx药师、黄xx药师)。该药说明书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经闭不行。

Z017240号病历,癫痫大发作给予丹参粉针+脑蛋白水解物针(钟xx医师)。脑蛋白水解物使用的禁忌症为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大发作,此时用药可能增加发作频率(说明书)。

Z016938号病历,肺部感染、骨髓纤维化给予脑蛋白水解物针(郭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Z017200号病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给予多索茶碱针+舒血宁(张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Z017352号病历,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丹参粉针(兰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Z017088、Z017331号病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给予护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粉针(王xx医师)或硫普罗宁针(3.1~3.6)(兰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Z016607、Z017148、Z017011号病历,眩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减少症(2.5~3.9) 或脑血管(动脉)硬化给予泮托拉唑粉针 (周xx医师、王xx医师)。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奥美拉唑钠针(钟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Z016532号病历,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病给予血栓通针(张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㈤外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3613、5254号处方,腹部不适诊断不规范(曾xx医师、曾xx药师、黄xx药师),腹部不适相关疾病太多;结石(钟xx医师、张xx药师、张xx药师),诊断不全,未明确是什么部位“结石”。

Z017350号病历,脑震荡、右枕部头皮血肿给予美洛西林针1gqd+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李xx医师),闭合性创伤,不必抗菌治疗。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Z017040号病历,肛周脓肿给予美洛西林钠针+罗红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李xx医师),使用三联抗菌药,无协同抗菌作用且可能引起耐药,无联合使用抗菌药指征。还存在超适应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针。

Z016578号病历,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给予美洛西林钠针+头孢噻吩钠针+左氧氟沙星片 (赖xx 医师)。使用三联抗菌药,无协同抗菌作用且可能引起耐药,无联合使用抗菌药指征。Z017344号病历,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双肾结石给予头孢噻吩钠针+培氟沙星针+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赖xx医师)。使用三联抗菌药,无协同抗菌作用且可能引起耐药,无联合使用抗菌药指征。Z017162号病历,腹股沟斜疝(右侧疝囊高位结扎术) 2.25~3.2给予围手术期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 (赖xx医师)。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使用起点高,无β-内酰胺酶抑制剂预防感染指证。Z016808号病历,左手掌第3、4掌骨骨折,左第2、3、4、5跖骨骨折、左拇趾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复位加内固定术)给予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针(邱xx医师),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使用起点高,无β-内酰胺酶抑制剂预防感染指证。还存在超适应症用脑蛋白水解物针。4501号处方,嵌顿斜疝给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曾xx医师、曾xx药师、张xx药师)。嵌顿斜疝不存在感染问题。

普通药品:Z015407号病历,右股骨外髁内后侧撕脱性骨折、右前交叉韧带大部分断裂伤、右跟骨粉碎性骨折(韧带修复术)给予安络痛胶囊+独一味胶囊(董xx医师),重复用活血止痛药。

Z017049号病历,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结石及胆囊炎、双肾结石给予泮托拉唑粉针+西咪替丁针 (赖xx医师),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应晚上给西咪替丁,口服依从性好。

3.超常处方医嘱:2539号处方,颈椎病给予红药片+安络痛胶囊(董xx医师、钟xx药师、肖xx药师)。红药片活血止痛、祛瘀生新。用于跌打损伤、筋骨肿痛、亦可用于血瘀络阻的风湿麻木。安络痛胶囊通经活络,活血止痛。用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等。

5048号处方,肝癌给予雷公藤片(李xx医师、肖xx药师、黄xx药师)。该药说明书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Z017337号病历,多处挫伤给予奥美拉唑钠粉针+丹参酮||A磺酸钠针(李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Z017426号病历,右侧额顶叶多发脑出血并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病3级、颈椎间盘突出症给予丹参粉针(曾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Z017110号病历,胸9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退变侧弯并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给予丹参粉针+头孢噻吩钠针(邱xx医师),丹参粉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闭合性创伤无抗感染的必要。

Z017416号病历,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并截瘫、多发性肋骨骨折、左下肺挫伤并少量气胸、左肾挫伤、腰2棘突及左侧横突骨折、左侧膈肌挫伤给予脑蛋白水解物针(吴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Z017300、Z017297、Z017234、 Z017048号病历,多处挫伤,肠梗阻(不全性),头皮裂伤、腰5椎体滑脱、多处软组织挫伤,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右肾萎缩、左肾多发性结石,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针(董xx医师、董xx医师、曾xx医师、钟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该药说明书主要用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缺血性损害、颅脑外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Z017177号病历,急性睾丸附睾炎给予血塞通针(李xx医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㈥口腔五官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未发现。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3479、3855号处方,牙龈炎给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李xx医师、肖xx药师、张xx药师)。因根尖周炎给予头孢拉定胶囊+甲硝唑片(甘xx医师、曾xx药师、黄xx药师)。口腔感染以局部治疗为主,如清除牙石、菌斑,冲洗局部,切开引流清除感染的牙髓等,并注意口腔卫生,抗菌治疗为辅助治疗。宜选阿莫西林或甲硝唑。9537号处方,咽炎给予头孢噻肟钠粉针+甲硝唑针(兰xx医师、张xx药师、张xx药师)。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细菌性咽炎应该针对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物。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10天,不必注射给药,更不宜伍用抗厌氧菌的甲硝唑。

普通药品:未发现。

3.超常处方医嘱:未发现。

㈦中医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开西药应注意注明诊断等。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未发现。

3.超常处方医嘱:5916号处方,癣给予阿昔洛韦眼液(刘xx医师、钟xx药师、肖xx药师)。诊断为癣,未描述患病部位;阿昔洛韦眼液是抗病毒药,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注意完善诊断。

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分析评估

为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的临床应用的管理,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应严格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保证安全、合理使用,规范医师的用药行为。尤其超适应症等超常处方滥用行为,应注意诊断与用药相符性,明确诊断。

8186号处方,混合性耳聋给予地西泮片(兰xx医师、张xx药师、黄xx药师),属于超适应症用药。地西泮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减轻骨骼肌痉挛、肌紧张性头痛、麻醉前给药。

826号处方,血管痉挛(颜xx医师、钟xx药师、黄xx药师)用曲马多针,对血管痉挛性疼痛无效;曲马多针用于癌症疼痛,骨折或术后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此处方还存在诊断不规范问题。

3362、2787号处方,颈项疼痛给予曲马多针(董xx医师、黄xx药师、黄xx药师)或霰料肿给予曲马多片(兰

xx医师、钟xx药师、黄xx药师)。按照《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不用于一般疼痛。此二处方还存在诊断不规范问题。

四、消化性溃疡——10例单病种住院医嘱用药调查分析评估

㈠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另外,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 )患者还可见食管消化性溃疡,在Meckel 憩室患者还可见回肠远端的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并可通过活体组织检查协助鉴别良恶性溃疡以及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

一般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低胃酸药、黏膜保护药、胃肠动力药等。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病理、生理学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在药物治疗上应有所区别,十二指肠溃疡应主要选择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胃溃疡除抑酸外还应选择增强黏膜抵抗力的药物。抑酸药首选质子泵抑制药。

㈡分析评估

1.多潘立酮伍用问题

1.1与山莨菪碱片

两药相互拮抗, 二者疗效均减低,确需伍用应该隔开。

1.2 与抗酸剂

抗酸剂在胃内停留时间要长, 以利于药物分布在胃粘膜表面, 保护胃粘膜。若同时服用多潘立酮, 会增加胃肠蠕动, 从而缩短抗酸剂在胃中的停留时间而减低疗效。

1.3 与H2受体阻滞剂

同用必然减少H2 受体阻滞剂在胃内停留时间,减低疗效。

1.4 与硫糖铝两药合用后, 因多潘立酮片的胃动力作用, 缩短了硫糖铝在胃中停留时间而使疗效减弱。

1.5与甲氧氯普胺

均增强胃肠蠕动, 促进胃的排空,只是作用机制不同。合用只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2. H2受体拮抗剂伍用问题

2.1 与抗酸药

H2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阻断外源性或内源性组胺作用于胃腺体壁细胞的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 碳酸铝镁或氢氧化铝等的作用机制为中和胃酸, 并在溃疡表面形成凝酸性保护膜, 起到机械保护作用。两药联用后,后者使前者吸收减少20%~30%,使H2受体拮抗剂的血药浓度下降而降低疗效。

2.2 与甲氧氯普安

甲氰咪胍为一种H2 受体拮抗剂, 能明显地抑制食物、组胺或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甲氧氯普安可降低西咪替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单用甲氰咪胍时生物利用率为82%,两药合用时则将为63%, 两药如合用, 服药时间应至少间隔1h。

3.抗酸剂伍用问题

3.1与粘膜保护药硫糖铝等

抗酸剂、中和胃酸的药物( 如氢氧化铝或含氢氧化铝的威地美、胃乐、胃舒平、硫糖铝等) 或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 如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 均可干扰粘膜保护药的作用, 故不可联用。

3.2与铋剂

铋剂能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 促进溃疡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服药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 并可使舌、粪染成黑色, 影响对出血的评价, 抗酸剂可降低铋剂的治疗作用, 两药不宜同时口服。

3.3与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时间长,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时不宜同时再服用其他抗酸剂或抑酸剂(属于重复用药),每晚一次的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除外。

4. 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后能迅速提高胃内pH 值,与铋剂同服, 铋剂因失去酸性环境而不能形成保护性薄膜隔绝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粘膜的侵蚀作用,妨碍铋剂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 促进溃疡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因此铋剂不宜与质子泵抑制剂同服。若是必须同用, 应隔开服药时间, 以免影响疗效。

5.中成药的使用

中成药对本病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多没辨证施治与适应症不符,属于治疗指南外用药,缺乏循证医学支持。中成药含有抗酸剂,容易出现重复用药和出现相互作用问题。

6.抗Hp菌药物

多经验治疗,最好经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后用药。此外,影响根除Hp疗效的关键是细菌的药物敏感度及是否产生耐药菌的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五、质量改进建议

1.规范录入电子处方医嘱建议

⑴首先药库应加强与规范His系统相关字典库中的药名(通用名)、规格、用量用法、单位等的录入,保证电子处方“正文”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要求,从源头上减少不规范处方。

⑵医师应该重视患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过敏、诊断等的正确录入,防止录入遗漏与错误。

⑶医师应使用His系统中药品说明书规定单位、用法,防止选错单位(mg选g等剂量大100倍)与用法。

⑷医师应重视并认真分析His监控灯的警示,重点核对规格、用量、用法等后再提交,以防出错。

⑸必须重视与规范电子处方医嘱录入,保证这一特殊的医疗文书经得起维权考验。

2.督促医生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书写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医师应选择医、农保药,按照国家基本用药指南、规范、专家共识及处方集选药,减少辅助用药;应按照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给予最少的药达到预期目的;应按照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注就不静注,或病情稳定后改口服以降低注射剂的百分率。门诊患者需用抗菌药治疗,原则上只能选择一线抗菌药、用单一抗菌物治疗,避免联合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药师配发处方医嘱用药前必须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遵守调剂操作规范,尤其住院药房有的不合理用药连续多天多人未被发现或干预,应明确责任,认真执行调配管理制度,严把处方医嘱质量关,提高处方审核水平,登记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处方及时通知医师予以纠正或上报领导。

药剂科、医务科、质控科2010年3月30日

***按照科室归纳,方便临床科室组织学习!

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早产儿、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或日、月龄的; 5.化学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包括处方颜色、用量、证明文件等);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2017年执业医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资格

2017年执业医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资格 暨药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调配资格考核试题 单位:姓名:科室:成绩: 一、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A.一日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一次常用量2.对癌症病人最常用的首选给药方法是:() A.口服给药 B.直肠给药 C.注射给药 D.静脉给药3.何种麻醉药品注射剂不宜长期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 A.盐酸吗啡 B.罗通定 C.磷酸可待因 D.盐酸哌替啶4.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以下哪级医师可在其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A.主治医师 B.住院医师 C.执业医师D.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5.下列哪种药品不适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A.芬太尼 B.美沙酮 C.阿托品注射液 D.盐酸哌替啶 6.医疗机构应对麻醉药品处方单独存放,至少保存( )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7.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仅限于哪级以上医院内使用 A.一级以上 B.二级以上 C.仅为三级 D.全部合法的医疗机构8.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还真建立随诊或复诊制度。复诊或随诊间隔为 A.两周 B.一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9.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住院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每张处方为常用量 A.逐日一日 B.逐次三日 C.逐次一日 D.逐日一次10.下列药物中属于二类精神药品的是() A、地西泮 B、哌醋甲酯 C、可待因 D、氯丙嗪 1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为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半年12.下列那种药品是阿片类拮抗药,可用于解救阿片类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A.阿托品 B.纳洛酮 C.纳曲酮 D.美沙酮13.医疗机构销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在哪个部门监督下进行?A.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医疗机构领导和药剂科负责人C.所在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D.所在地公安部门 14.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A.一日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十五日常用量1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专用处方颜色为 A.淡红色 B.浅黄色 C.浅绿色 D.白色16.WHO将哪一种药物的用量作为衡量各国癌痛改善状况的重要指标? A.吗啡 B.美沙酮 C.芬太尼 D.盐酸哌替啶17.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医师为患者开具处方的有效期是 A.当日 B.三日内 C.五日内 D.一周内18.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医务人员为了医疗需要携带少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出入境的,应当持有哪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携带药品证明? A.国家级 B.省级 C.市级 D.区级或县级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汇集39方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汇集39方 1.脑血栓急性期 甘露醇250mlbid 红花20ml+5%GS250ml/qd 脑复康20ml+0.9N%S250ml+B60.2+VC2.0/qd 胞二磷胆碱1.0+ATP40mg+0.9%NS250ml/qd 阿司匹林75mgqd 银杏叶片2片tid 免费50元/天 详细情形示病情而定 2.梅僧埃氏病

甘露醇250mlqd 脑复康20ml+B60.2+VC2.0+ATP40mg0.9%NS250ml/qd 0.9%NS250ml+地塞米松5mg+甲氰米胍 0.4+654-210mg/qd 氟桂利嗪10mgqd 苯海推明20mg+爱茂我2ml/imqd 具体状况示病情而定 3.慢性心肌缺血(心绞痛) 单硝酸同山梨酯20mgbid 倍他乐克25mgbid 恬尔心1片tid 阿司匹林75mgqd

有高血脂加辛伐他丁20mgqd 有腿肿等心衰表示的加螺内酯2片qd 4.化脓性中耳炎口服药 头孢拉定0.75tid 替硝唑2片qd 外用药 双氧水冲刷逐日两到三次 氯霉素注射液6ml+地塞米松打针液15mg点耳 5.带状疱疹 口服药 阿昔洛韦7片tid

消炎痛2片tid(止痛) 甲氰米胍1片tid(庇护胃) 卡马西平1片tid 阿昔洛韦也可静脉用药 中用药 阿昔洛韦硬膏 6.口腔溃疡 外用 地塞米松片研磨外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外用苏汲水漱口(有止痛作用) 口服

VC2片tid 复合维B2片tid 出格严峻的可以加云北黑药2粒tid 7.化疗的行吐方 0.9%NS250ML+胃复安20mg+地塞米松10mg+甲氰米胍0.6/qd 昂丹司琼8mgiv/qd 苯海拉明20mg+爱茂尔4mlim/qd 早晨可以加安宁1片qd 8.痛经 安痛定4mlim/qd 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bid 一般只肌注安痛定就能够到达很好的效果,假如过敏就选择其他消炎镇痛药

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 病例1 患者女,25岁。临床诊断:阴道炎。处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g,静脉滴注,2次/日。 分析:(1)阴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动弯杆菌属和念珠菌。宜取阴道分泌物作病原体检查(在显微镜下观测即可诊断),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厌氧菌或加德纳菌感染宜选甲硝唑、替硝唑或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念珠菌宜选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进行治疗;(2)卫生部要求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严格掌握临床用药指征。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左氧氟沙星用于阴道感染属于遴选药物不适宜;(3)左氧氟沙星用法用量不适宜,正确用法应为0.25~0.75g,每日一次给药即可。 病例2 患者女,30岁。临床诊断:尖周炎。处方:甲硝唑片,0.6g,每日3次;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4g,每日2次。 分析:(1)尖周炎为不完整的临床诊断,完整的诊断应为根尖周围炎;(2)无指征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物,易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且替硝唑和甲硝唑同为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想通,可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不但无协同作用,反而增加毒副作用。 病例3 患者男,36岁。临床诊断:胃炎。处方: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雷尼替丁胶囊,300mg,每日3次。 分析:(1)雷尼替丁为选择性的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级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其疗效与在胃里滞留时间相关,多潘立酮能减少雷尼替丁在胃里滞留时间从而降低其生物利用度,两者不推荐联合使用;(2)雷尼替丁胶囊用量过大,宜150mg,每日2次或300mg,睡前1次。 病例4 患者男,65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阿司匹林片,3g,每日3次;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每日2次。 分析: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同为非甾体抗炎药,两种非甾体抗炎药应避免同时使用。 病例5 患者男,60岁。临床诊断:失眠,高血压。处方:氯硝西泮片0.5mg,睡前1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尼莫地平片,40mg,每日3次。 分析:(1)氯硝西泮片属二类精神药品,应单独开具于二类精神处方,不得与其他普通药品开具在同一处方上;(2)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尼莫地平片同为钙通道阻滞剂,作用相同,属重复用药;(3)氯硝西泮可加强抗高血压药的作用,联用时应注意患者血压情况,避免造低血压,必要时及时停用氯硝西泮或选择其他助眠类药物。

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师开具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处方权授予 一) 普通处方权 1.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并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应及时向科 室主任提出普通处方权申请,并提交医师资格证、执业证复 印件。 2.医务部对申请处方权的医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处方 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内容,考核合格后方可授 予普通处方权。 3.医师获得普通处方权后,其签字式样应提供给医务部和药剂 科留样备查,不得任意改动。若要更改签字式样,须重新登 记备案。 4.执业助理医师或者见习医师、实习医师或者有执业医师证但 未在我院注册的医师不得授予普通处方权,其开具的处方必 须由我院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审核签字后生效。 5.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可以开具未明文规定限制开具的西药 和中成药。中草药处方须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医师(中医师) 专门提出申请。 6.新调入我院的工作人员,如已取得医师资格证,并在我院注 册后,可由其所在科室提出申请普通处方权。 二) 麻醉、第一类精神科药品处方权。 1.医师须经过市级或院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培训,合格后取得 方可向医务部申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 2.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处方权后,需在医务科、药剂科备案签字 样式及麻章样式。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由获得麻醉药品处方权

的医师签署。 三) 抗菌药物处方权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 1.执业医师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 方。 2.患者需要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应由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 3.患者病情需要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应严格符合临床用药 指征或证据,并经院抗感染工作组制定相关专家会诊同意方 可使用,处方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开具。 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 仅限一天用量,且需补办手续。 二、处方权的取消 1.医院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 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 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2.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由其所在医疗机构予以取 消: (1).被责令暂停执业; (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6).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3.调离、辞职及退休后未被我院返聘的医师,处方权自行取消。

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处方

临床治疗的人一旦有病,已经不吃不喝了,单纯靠打点滴维持是不行的,何况畜禽呢?投什么药都不会有好效果,还不如人,还可以挂个吊瓶维持一下。尤其是禽,所以: (一)治病先要想办法让其提高采食 减少畜禽疾病,除用疫苗、药物预防外,主要是靠增强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要增强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应保证畜禽身健体壮。要使畜禽身健体壮,必须增进食欲并提高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所谓:凡动物患病,食欲不振或食欲废绝乃第一首症。一日不餐,心慌气短,两日不餐,肢体发软,三日不餐,百病身缠。食少则体懒病现,食颓则体衰病重,食绝则气绝病危;反之,食增则气盛病减,食旺则体健病消,食足则身爽高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兽医临床上近千年所推崇的疗畜禽之基本方则就是“治病先治吃”。这是一最基本的治疗原则。 千年古兽医方“消食平胃散”,具有刺激采食中枢、减少胃内容积性反射,调节激素水平,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增强吸收、抑制胃肠道有害细菌、防止拉稀、驱虫促长、全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治多种疾病等功效。可广泛用于添加饲料或临床治疗以促进畜禽生长和增加肉、蛋、奶、皮毛等的产量。疾病过程中使用,通过调节胃口,促进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抵抗力,对其他药物有协同增效作用。疾病后期使用,通过增强脾胃功能,助于机体迅速康复。驱杀绦虫、

线虫、蠕虫、球虫等时同时使用,可消除驱虫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增进食欲。 (二)采取中西药结合标本兼治 兽医治疗畜禽疾病疗程不能太长,而一种药物难以达到速效、高效、长效。西药针对性较强,见效较快,中药通过多靶点效应,发挥多方面作用,所以临床上常需中西药结合。特别是当前畜禽发生疾病,多数是多种细菌病混发、多种病毒病混发,细 菌和病毒混发的严酷现实,利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尤显得重要。如泻痢性疾病,如过量使用抗菌类西药,易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益生菌遭到破坏,可引起二重感染和消化不良。若选用西药抗菌,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等。。。配合清瘟败毒,黄连解毒等。。。中药会更好。 (三)多种治疗方法并用 兽医临床上应采用药物注射、口服、喷雾和烟疗相结合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特别是规模化养殖的猪场、鸡场、鸭场,由于数量多,群体大,发病后症状表现不一,有轻有重。重症感染的畜禽饮食废绝,经口服投药治疗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此时就应该将这些重病畜禽筛选挑出进行药物注射治疗,待恢复食欲后再进行口服投药治疗以巩固治疗效果。禽气囊炎是一种多发的、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汇集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汇集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汇集 一、面神经炎我喜欢用的处方如下: 1.强的松30毫克,每日一次. 2.ATP20毫克,每日3次. 3.地巴唑20毫克,每日3次. 4.维生素B12两支肌注,每日一次. 5,维生素B1一支肌注,每日一次. 二、面神经炎的治疗: 面神经炎的治疗,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一)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连续7-10天。 (二)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 (三)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胆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肌注1/d. (四)理疗: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以促进炎症消散。亦可用晶体管脉冲治疗机刺激面神经干,以防止面肌萎缩,减轻瘫痪侧肌受健侧肌的过度牵引。 (五)针刺治疗:取翳风、听会、太阳、地仓、下关、颊车、并配曲池、合谷等。 (六)血管扩张剂及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选用妥拉苏林25mg或烟酸100mg,口服,3/d或患侧颈星状神经节阻滞,1/d,连续7-10日。 恢复期除上述治疗外,可口服vitB1、vitB8各10-20mg,3/d;地巴唑10-20mg,3/d.亦可用加兰他敏2.5-5mg,肌注,1/d,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 此外,保护暴露的角膜,防止发生结、角膜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方法。对长期不恢复者可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面神经减压术,或者行神经移植治疗,一般取腓肠神经或邻近的耳大神经,连带血管肌肉,移植至面神经分支,一般报道有效率约60%左右。 面神经炎的预后及预防: 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得当。贝尔面瘫约80%的病例可在2~3mo内恢复。轻症病例多无神经变性,经2—3wk后即开始恢复.于1—2mo内可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神经部分变性者,需3—6mo恢复,更严重者恢复缓慢或不恢复。 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抽搐。前者表现为病侧鼻唇沟的加深,口角被拉向病侧,眼裂变小,易将健侧误为病侧;后者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紧张时症状更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工作。少数病侧还可出现“鳄泪征”即进食时病侧眼流泪,可能为面神经修复过程中神经纤维再生时,误入邻近功能不同的神经鞘通路中所致 目前判断面瘫预后优劣的较好方法是采用肌电图与电兴奋性测验。根据随意活动时瘫痪肌的电位不同,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有无反应或反应强弱的变化。当出现电位变化时,即表示神经的功能尚存在,反之表示神经变性。通过上述检查可进一步明确面神经的功能状态,对预后的估计是有帮助的。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开始恢复,2~3月内痊愈。肌电图检查及面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对判断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及其可能恢复的程度,有相当价值,可在起病两周后进行检查。 写一下我治面瘫吧:我用简单的方法,治好了不少面瘫患者。 一、常规的抗病毒,抗炎治疗。我常用青霉素800万,利巴韦林0.6静脉滴注。 二、早期应用激素,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3-5天。

我院门诊用药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用药处方分析 作者单位: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黎新云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精神病用药处方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1~3月门诊西药口服处方,对其中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药处方5673张,对药物利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13种,常用抗精神处方占门诊处方量的62.84%,占总金额的55.86%。结论根据DUI值,本院抗精神病用药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目前抗精神病药治疗原则,但联合用药频度过高。 标签:抗精神病药物;DUI;联合用药 本文通过对本院2011年1~3月门诊抗精神病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医院门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情况、用药数量、金额所占的比例。 1 方法 1.1 统计2011年1~3 月所有抗精神病用药处方5673张,对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名称、用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2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值作为药物使用测量单位,DDDS 该药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大,DUI药物利用指数是以DDDS除以患者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若DUI大于 1.0,说明医生日剂量大于DDD,用药不合理[1,2]。 2 结果 本次调查抗精神病用药处方5673张,占统计处方的62.84%,占用药金额的55.86%。处方中,患者年龄最小15 岁,最大83 岁,平均35.78岁。其中女性2888例,占50.9%,男性2785例,占49.1%。抗精神病药物在处方中出现总频数为6201次。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处方517 张,三种联用处方11张。具体见表1、表2。 表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排序 注:相同化学成分不同厂家或不同剂型视为同种药品 表2 13种精神药物的DDD值和DUI值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等级医院验收标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要求,我院于2008年始对门急诊处方和归档病历医嘱进行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了由医院药学部门组成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和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具体工作由临床药学室开展,临床药学室药师由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的中高级药师专职担任,由于未参加正规的临床药师培训,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查阅资料、上网学习以及平时工作的积累,点评的依据以药品说明书为准,严格按照处方点评的规范进行抽样、点评分析。临床药学室先对不合理用药处方、住院医嘱进行初选,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进行初评,并将初评结果汇总,每季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议上交由处方点评专家组进行点评,临床药学室将专家点评的结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汇总不合理处方,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并在药讯上刊登,并要求各科组织学习,并将学习情况及意见反馈临床药学室,以便杜绝类似不合理用药现象及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水平的提高,同进将处方点评结果报行风办,判定为超常处方的医院将根据管理方案进行处罚通报。 根据制定的处方点评制度结合医院实施情况,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点评原则,三年来医院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工作到临床药学实际工作中,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中遇到的不合

理用药情况,不断整改督查。处方书写规范明显提高,用药不适宜现象及超常处方明显减少,处方点评前住院医嘱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大于90%,三联抗菌药物联用,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极普遍,几乎达50%,门急诊处方中普遍存在三线、三联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率大于50%,现在住院医嘱中三联、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小于10%,抗菌药物使用率70%左右,门急诊处方己无三联使用抗菌药物, 三线己停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己低于30%,其它活血药、营养支持药联用、滥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总之点评前大于50%的药占比也降至40%左右。 基层医院由于临床药师的缺乏和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分析点评仍不能突破,某些常规治疗的定式,某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仍不能有效改观,因此定期组织临床医务人员药学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培训才能切实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意识和知识水平,才能提高处方调配人员的处方适宜性审核水平,使不合理用药现象控制在病人用药前,达到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的真正目的,让药学服务的目的、病人效益最大化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处方分析示例

一、不合理的用药分析 1.患者,女,32岁,为预防癫痫大发作,常服用苯妥英钠,近日因胃溃疡经常胃痛、返酸,及大便隐血,故除给予抗癫痫药外,加用治疗胃溃疡药物。 处方: 苯妥英钠片0.1g×1000.1gtid p.o. 西咪替丁片0.2g×1000.2gtid p.o. [处方分析]西咪替丁为肝药酶抑制剂,抑制肝药酶对苯妥英钠的代谢,使后者血药浓度大大提高,苯妥英钠为抗癫痫药,安全范围小,两药合用,即易产生中毒症状。两药合用时减少苯妥英钠的用量,亦可以雷尼替丁代替西咪替丁,因该药不影响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2.患者,女,30岁,淋雨后第二天发冷、高热、咳嗽,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 处方: 青霉素钠注射液160万U bid i.v.gtt 阿奇霉素0.5mgbid i.v.gtt [处方分析]青霉素和阿奇霉素都是常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等感染的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药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但是青霉素是繁殖期杀菌剂,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是快速抑菌剂,会抑制细菌繁殖,使作用于细菌繁殖期的青霉素不能充分发挥杀菌作用。所以两药产生拮抗作用,药效降低。 二、合理的用药分析 1.患者,男,50多岁;二年来常感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今日因工作繁忙,头痛、头晕症状加重,来院就诊。测血压正常值,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诊断为高血压(Ⅱ期)。

处方: 氢氯噻嗪12.5mgqd xx萘xx10mgtid 硝苯地平10mgtid [处方分析] 此处方合理。氢氯噻嗪为利尿药,降低血容量,为基础降压药。硝苯地平为钙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及冠脉的作用,与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合用,不仅可增强降压作用,后者还可以抵消前者心率加快的副作用。三药联用,可稳定降压,并可纠正不良反应。 2.张某,男,63岁,劳累后反复发作胸骨后压榨性疼痛6个月就诊,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处方: 硝酸甘油片0. 5 mg ×300.5 mg /次舌下含化 xx萘xx片10 mg ×30tid [处方分析] 此处方合理。硝酸甘油因降压作用而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普萘洛尔则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硝酸甘油缩小心室容积,普萘洛尔增大心室容积。故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联用治疗心绞痛,可取得协同作用,取长补短。 3.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发作性喘息一年,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三天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处方: 舒喘灵(沙丁胺醇)喷雾剂每次2喷必要时

临床合理用药持续质量改进(处方点评)

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持续质量改进项目资料 项目名称:提高门急诊处方的合格率 实施部门:临床药学室 实施时间:2017年1-6月 XX医院药剂科

提高门急诊处方合格率 持续质量改进PDCA 循环示意图 P (Plan ) 针对1-6月份的《医院抽取处方量的5%进行检查,对不合理情况展开干预。 C (Check ) 临床药师加大对不合理处方的监控,检查干预结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拦截及干预。 A (Act ) 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逐步规范门急诊处方质量。 D (Do ) 临床药师对不合理处方归类分析,同时制作PPT 进行宣教。

XX医院质量持续改进记录单

一、项目:提高门急诊处方合格率 二、改进前现状调研 1.数据收集 抽查2017年1月门急诊处方1096张,合理处方397张,占36.22%。不合理处方699张,占63.78%,其中不规范处方637张,占总处方数58.12%;用药不适宜处方60张,占总处方数5.47%;重复不合理处方2张,占总处方数0.18%。具体不合理处方情况如下表: 表1 2017年1月抽查的1096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发生率统计 2.结果分析 处方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处方前记内容不规范,绝大多数只写“XX市”,部分写“1”,不填具体地址也没有联系电话、诊断不全(处方中临床诊断为“体检”的现象比较普遍)或诊断与用药不符、单张处方用药超过5种以及时间依赖性药物用法不适宜等;此外极少部分是由于医生疏忽或责任心不强,出现签名不规范、使用商品名开具处方、个别医师处方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 3.结论

抽查2017年1月门急诊处方1096张,不合格率达63.78%,而且也出现相同的处方相同的错误发生在同一个医生身上,我们也会对此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不合格处方率。 三、解析(鱼骨图) 四、对策拟定 1.制定《XX医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细则》、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并在院内网上发布,加强医护人员对处方点评相关知识的学习; 2.通过开展合理用药讲座、现场点评、专题报道等形式增加医师和药师培训的机会; 3.负责审方的药师认真学习《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细则》,提高相关知识水平; 4.每个月按处方量的5%抽取处方进行点评,对点评结果归纳总结及时反馈临床医生,发布在院内网、医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并院周会上通报。 五、采取措施后,处方合格率明显升高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合理处方现象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抽查 2017年6月1300张门急诊处方,评价结果如下表: 表2 2017年6月抽查的1300张处方

处方药范文标准处方写

处方药范文标准处方写 处方格式由三部分组成: 1、前记(包括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2、正文(以Rp或R标示,然后分列写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下一行写用法用量)。 3、后记(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规则: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项目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每张处方最多开5种药,并且中西药不能开在一张处方上。药品名称应该书写药品通用名称,药品商品名可以用括号添加。 处方标准格式

上一张是打字的,下一张是手写的。 一,处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 1,一般项目:医院全称,门诊或住院号,处方编号,年、月、日,科别,病员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 (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在右上角需有专用标记;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需有病人 ___号码,或委托人 ___号码;急诊处方需有“急”字); 2,处方正文需有“R”标记; 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医师签字; 3,配方人签字,检查核对人签字,药价; 二,处方书写规范: 1,字迹清楚、涂改必须在涂改处医师签字;皮试标记心须醒目;

2,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 3,中西药品不能混用一张处方; 4,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慢性病可酌量延长。 5,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须医师更改日期; 6,医师不得为本人及家属开处方。 三,处方书写格式: 1,药品排列以先注射剂(静脉、肌肉)、后口服药、再外用药为顺序; 2,处方格式以每药“两行全量书写法”为准,即第一行为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含量、浓度)、数量(容量)、总量;第二行为用法,包括剂量、给药途径(口服者一般可免写)、给药时间及次数、特别嘱咐(如皮内试验)等。 3,药品应书写全称正名或通用的商品名。

不合格处方的判定

不合格处方的判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不合格处方包括:1、不规范处方;2、不适宜处方;3、超常处方 (1)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 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新生儿未写明体重的; 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此项我区处方点评不作要求,点评明显表中已删除。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用药不适宜处方: 2-1.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2-2.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2-3.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2-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2-5.重复给药的;(同类或药理作用相似的2种药物合用)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汇集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汇集2009-05-10 21:48 一、面神经炎我喜欢用的处方如下: 1.强的松30毫克,每日一次. 2.ATP20毫克,每日3次. 3.地巴唑20毫克,每日3次. 4.维生素B12两支肌注,每日一次. 5,维生素B1一支肌注,每日一次. 二、面神经炎的治疗: 面神经炎的治疗,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一)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连续7-10天。 (二)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 (三)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胆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肌注1/d. (四)理疗: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以促进炎症消散。亦可用晶体管脉冲治疗机刺激面神经干,以防止面肌萎缩,减轻瘫痪侧肌受健侧肌的过度牵引。 (五)针刺治疗:取翳风、听会、太阳、地仓、下关、颊车、并配曲池、合谷等。 (六)血管扩张剂及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选用妥拉苏林25mg或烟酸100mg,口服,3/d或患侧颈星状神经节阻滞,1/d,连续7-10日。 恢复期除上述治疗外,可口服vitB1、vitB8各10-20mg,3/d;地巴唑10-20mg,3/d.亦可用加兰他敏2.5-5mg,肌注,1/d,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 此外,保护暴露的角膜,防止发生结、角膜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方法。对长期不恢复者可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面神经减压术,或者行神经移植治疗,一般取腓肠神经或邻近的耳大神经,连带血管肌肉,移植至面神经分支,一般报道有效率约60%左右。 面神经炎的预后及预防: 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得当。贝尔面瘫约80%的病例可在2~3mo内恢复。轻症病例多无神经变性,经2—3wk后即开始恢复.于1—2mo内可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神经部分变性者,需3—6mo恢复,更严重者恢复缓慢或不恢复。 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抽搐。前者表现为病侧鼻唇沟的加深,口角被拉向病侧,眼裂变小,易将健侧误为病侧;后者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紧张时症状更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工作。少数病侧还可出现“鳄泪征”即进食时病侧眼流泪,可能为面神经修复过程中神经纤维再生时,误入邻近功能不同的神经鞘通路中所致

处方分析

实例1 [患者病情简介] 女性患者,29岁,患泌尿系统感染、腹泻。 [处方] 诺氟沙星片0.2g tid*7 双八面体蒙脱石3g tid*7 [用药分析] 1.诺氟沙星为酸碱两性化合物,在水中微溶,在胃液酸性介质中可成盐,溶解度增加,药物离子化程度提高,表现为阳离子特征。 2.双八面体蒙脱石,粉末粒度高达1~3微米,具有吸附阳离子的特性,诺氟沙星与酸成盐后,在pH2~6溶液中,双八面体蒙脱石对其有强烈吸附,吸附率高达98.7%,显著影响其吸收,因此服用诺氟沙星欲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发挥其治疗泌尿系感染时,应避免两者配伍使用,或者采用饭后服用诺氟沙星片,间隔至少1个小时后服用双八面体蒙脱石的方法避免双八面体蒙脱石对诺氟沙星的影响。 实例2 [患者病情简介] 男性患者,45岁,患急性肠炎、腹泻。 [处方] 诺氟沙星片0.2g tid*7 双八面体蒙脱石3g tid*7 [用药分析] 1.诺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用于肠道感染。 2.双八面体蒙脱石,粉末粒度细,在肠道内可吸附毒素及病原体用于止泻。 3双八面体蒙脱石对诺氟沙星在胃酸条件下的吸附率高达98.7%,吸附于双八面体蒙脱石中的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仍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两者配伍合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吸附病菌、毒素。同时吸附诺氟沙星,使其内部的诺氟沙星浓度远高出胃肠道浓度。因而有利于杀灭已吸附于双八面体蒙脱石中的细菌,而且因其吸附氟诺氟沙星,影响在肠道的吸收,使诺氟沙星在肠道内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因此,两者配伍在治疗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实例3 [患者病情简介] 女性患者,38岁,患皮肤化脓性感染。 [处方]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 bid*7 利福平片 300mg bid*7 [用药分析] 1.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多为金葡菌。金葡菌中90%以上为多药耐药菌。 2.社区相关性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分离株的药敏试验,都显示对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敏感。 3.细菌耐药性在研究中显示:喹诺酮类可选择出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左氧氟沙星不应用于皮肤化脓性感染的治疗。

药品审核内容

药品审核内容: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2007卫生部令第53号) 处方点评内容: 1.特定药物的使用情况(金额排名、使用强度排名、发现问题) 2.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 3.特定医师的用药情况 4.特定科室的用药 5.医保核减专项点评等 超常处方包括: 1.无适应症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不规范处方: 纸质:处方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字迹难以辨认的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 电子:无特殊情况,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用药不适宜处方: 用药指征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给药剂量不适宜、药品剂型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溶媒选用不适宜、给药间隔不适宜、给药时机不适宜、给药速度不适宜、给药疗程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不适宜、更换药品不适宜、皮试规定不适宜、其他。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静滴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静滴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2.辩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临床使用应辩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师开具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处方权授予 一) 普通处方权 1.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并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应及时向科 室主任提出普通处方权申请,并提交医师资格证、执业证复 印件。 2.医务部对申请处方权的医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处方 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内容,考核合格后方可授 予普通处方权。 3.医师获得普通处方权后,其签字式样应提供给医务部和药剂 科留样备查,不得任意改动。若要更改签字式样,须重新登 记备案。 4.执业助理医师或者见习医师、实习医师或者有执业医师证但 未在我院注册的医师不得授予普通处方权,其开具的处方必 须由我院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审核签字后生效。

5.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可以开具未明文规定限制开具的西药 和中成药。中草药处方须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医师(中医师) 专门提出申请。 6.新调入我院的工作人员,如已取得医师资格证,并在我院注 册后,可由其所在科室提出申请普通处方权。 二) 麻醉、第一类精神科药品处方权。 1.医师须经过市级或院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培训,合格后取得 方可向医务部申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 2.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处方权后,需在医务科、药剂科备案签字 样式及麻章样式。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由获得麻醉药品处方权 的医师签署。 三) 抗菌药物处方权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 1.执业医师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 方。

基层医生实用特效经验处方指南

经典150知识点 1、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 4~6 小时内 2、重金属中毒时用下列哪一种解毒药效果最好? 二巯丁二钠 3 、抢救巴比妥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首要措施是什么? 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 4 、银环蛇咬伤致死主要原因 呼吸衰竭 5 、毒蛇咬伤最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 单价抗蛇毒血清 6 、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是 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 7 、哪一种食物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且病死率高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8 、对溺水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者,其紧急处理措施是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9 、重度哮喘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吸氧,改善通气、支气管解痉、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用糖皮质激素 10 、重度哮喘是指严重哮喘发作至少持续时间是多少? 24 小时以上

11 、重度哮喘时,每日氨茶碱静脉滴注的剂量不宜超过 1.5g 12 、重度支气管哮喘,一般抢救措施是什么? 静脉滴注氨茶碱,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氧气吸入,静脉补充液体13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禁用 吗啡 14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 反复发作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15 、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原则 积极抗感染,辅以体位引流 16 、急性原发性肺脓肿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大量脓臭痰 17 、肺结核小量咯血(痰中带血丝)的处理是 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 18 、抢救大咯血窒息时,最关键的措施是 立即采用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 19 、肺结核大咯血,最危险的并发症 窒息 20 、浸润型肺结核大咯血采取 患侧卧位 2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 控制感染

22 、突然发作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上最常见于气管内异物或梗阻 23 、哪一种疾病,最易发生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气肿 24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最早症状是 劳力性呼吸困难 25 、诊断急性肺水肿,最有特征意义的表现是 严重呼吸困难伴粉红色泡沫痰 26 、诊断右心功能不全时,最可靠的体征是 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27 、呼吸困难最常见于 左心功能不全 28 、哪种情况产生急性肺水肿时,宜用吗啡 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疼痛 29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主要不同点是 心脏扩大伴奔马律 30 、心功能不全最早的体征是 舒张期奔马律 31 、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是 肺水肿 32 、右心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体循环静脉淤血及水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