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治理创新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创新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创新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创新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路径选择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 社会治理创新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路径选择

康之国

摘 要:转型期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有其必要性。地方政府在治理中面临诸如社会治理创新中

的理念偏差,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缺失,社会治理资源的缺乏等困境。地方政府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路

径选择就是树立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提高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进一步转变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发展和

培育非政府组织,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等。

关键词:社会治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10X(2007)02 0063 03

一、转型期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社会呈现出加速变迁的趋势,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诸如经济风险加大、社会问题增多和防范社会风险的难度加大等。一些发达国家长期推行高福利政策,虽然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的矛盾,但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放缓、财政收入增长减慢,使高福利政策难以为继。适应时代要求,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了社会治理的转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国家与社会高度统一的 大政府小社会、 强国家弱社会的管理方式。在政府全面干预社会事务、政府与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的模式下,政府的行政等级制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的力量很小,社会组织大多处于依赖政府的地位,甚至被纳入政府体系之中,成为政府控制个人和社会的工具。其结果造成社会生活中 一方是强大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政府,另一方是弱小的、缺乏独立地位和经济自由权利的个人。在这种力量悬殊的两极社会中,政府主宰一切。[1]事实上,转型期社会比其他任何时期的社会更需要社会治理,因为它有比其他时期更多、更复杂和更尖锐的社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社会管理的任务加重,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各类矛盾的难度加大。表现在:

首先,由于单位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 单位人游离于单位体制之外,成为 社会人。他们中既有失业人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待安置的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自由职业者、户籍地与居住地不同的 人户分离人员等,又有涌入城市的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这种状况成为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隐患,甚至会导致社会管理的危机,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需要,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十分迫切。

其次,利益格局调整的加快,矛盾冲突甚至激烈冲突增多,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也出现了行业之间、地区之间、

收稿日期:2006 12 22

作者简介:康之国(1963-),男,河南潢川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部副教授,博士;天津 300191

63

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协调和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1988年的基尼系数为0.341,1999年为0.394,2000年为0.417,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2]。而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达10.7倍,基尼系数逼近0.47。与此同时,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比如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矛盾;人口流动增速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矛盾;日益强烈的环境保护要求与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的矛盾等。这些复杂的矛盾如果协调不好,不仅会影响社会进步,制约经济增长,而且容易引发社会冲突,这就需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二、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非常重视社会治理的创新,如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规划等,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确立了新的目标。而这些新目标的实现,主要还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由于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重任,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目前,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理念偏差。一些地方政府在社会转型的新环境下,仍然习惯于延续使用传统的社会管理方法。众所周知,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是 政府中心主义,它认为政府和公民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是一种简单的管理方与被管理方之间的关系,政府就是行使行政权力、管理社会、约束相对人的行为的。在这种理念下,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存在只注重地方政府的需要,而不重视公众与社会的需求;只注重政府单一主体的管理,而不重视社会组织或居民自组织的参与管理;只注重以物或事为本,而不重视以人为本;只注重效率不重视公平,处理不好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其结果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二)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缺失。在公民社会意识的觉醒、社会阶层团体的多元化以及社会治理中新问题不断涌现的今天,地方政府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治理创新能力。而事实是,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缺失。一是违法行政,滥用公共权力。由于没有依法行政,造成居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大量、无休止的上访,甚至暴发针对地方政府的群体性事件。二是解决和化解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的能力不强。在社会矛盾和冲突事件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有些地方政府的管理活动常常显得被动,预见性、前瞻性和协调化解矛盾的有效性不强,不善于处理社会矛盾。在事关群众利益的具体行为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激化矛盾。三是社会管理的责任意识不强。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责任意识缺乏,只对上级负责而忽略了其真正的责任对象!!!民众。

(三)公共职能的弱化。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基本的公共职能就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四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是彼此分离的。具体而言,社会问题的出现,源自于方方面面,地方政府在任何一个管理环节上的缺失,都可能会产生社会问题。从地方政府面临的现实情况看,政府未能有效地发挥应有的职能,公共职能弱化表现突出。地方政府管了许多应当由企业、市场和社会承担的事情,而不少应当由政府负责的问题,政府却没有真正解决好。

(四)社会治理资源的缺乏。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具备基本的社会治理资源。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资源不仅缺乏,有些甚至严重缺乏。表现为: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自治组织发育不良,在中国基层的许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登记注册门槛过高,手续复杂、程序严格等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成立,使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力量有限;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的进一步拓展,对加大教育科技投入、保障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等缺乏有力的财力保障;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社会矛盾增加,加大地方政府治理社会的难度和成本等。

(五)地区差异中社会治理多元模式的选择。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如同一省)内部,往往也有较大差别。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必然导致64

社会发展的差异。地区差异不仅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地区差异是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实,它必然要求用不同社会治理模式来治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何选择适合于本地区的社会治理模式,也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难题。

三、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社会治理的新理念。地方政府应以新的治理理念为指导,变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以前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即由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转到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上来,明确二者是一种平等的、互相监督的关系;地方政府要突破政府自身利益局限,建立完整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要为公民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促进社会公平;要以人为本,深入民众,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为民服务这一天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要处理好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二)提高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提高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首先要依法行政,培育地方政府依法治理社会的能力。地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各种权力的行使方式、实现途径和运作程序,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依法行政运行机制,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把地方政府真正打造成为 法治政府。其次,提高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地方政府应从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做起,真正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渠道顺气,有部门解决问题,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严肃处理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最后,增强社会责任,建设权为民所用的 责任政府,加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进一步转变社会管理职能,由注重管理转向强化服务。地方政府应把精力集中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树立 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从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 公共行政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确保公共行政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民众利益。[3]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包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和城市公用事业,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大力发展和培育非政府组织,整合社会治理资源。非政府组织不仅能够动员和集中大量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来参与国家建设,而且能够承担许多社会服务工作,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预防社会矛盾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帮助政府解决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边缘性问题,推动社会广泛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这对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和培育非政府组织,通过积极培育各类非政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五)地区差异中社会治理多元模式的选择。我国传统的社会治理主要采用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靠政府的力量统一配置社会资源,这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地区差异较小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今天,由于地区差异的现实,在不同地区的政府应采取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治理模式,这有利于发挥各种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解决各种矛盾,协调各方关系,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地方政府在选择社会治理模式时,既应面对现实,尊重现实,从实际出发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对逐步缩小和最终消除地区差异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3

[2]邓伟志.和谐社会笔记[M].上海:三联书店,2005.18

[3][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等.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

责任编辑:张新颜

65

创新案例

北大方正是我国率先创新的典型。1976年,他们跳过第二代、第三代,直接研制激光照排系统,一到市场上就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占领了国内外中文照排的大部分市场,使我国印刷行业告别了铅与火而进入信息时代。北大方正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直接关怀,国家投入巨资,在北大建立了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市场观念强、水平高的科学家,一批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艰苦创业20载,终于使我国的印刷技术在汉字领域称雄世界。 韩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其科技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引进--消化--创新”的演变过程。纵观韩国科技、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果敢引进、苦心钻研、大胆创新,是其显著特点;不甘落后、敢于冒险、争创一流,是其一贯的经营理念。这里仅就CDMA、钢铁和高速铁等有代表性的几个行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来了解韩国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 一、创新案例之一:CDMA CDMA技术是上世纪由美国高通公司最先研发出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本身尚未对此进行产业化和商业化尝试、前途未卜、风险很大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在详细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1993年做出了引进该项技术并努力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抉择,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 韩国政府和企业在消化、吸收乃至创新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是CDMA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政府在创新方面给予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持 政府作为决策者,在CDMA开发的全过程中起到主导性作用。它把CDMA列入“国策性”研发项目,明确提出了要创世界一流产业和一流产品的发展目标。为此,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发展CDMA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技术开发、标准化和服务运营商许可等一系列系统集成政策,集中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全力支持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活动,为CDMA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内外合作,官民协同,全力攻关 在高通公司开发的总计53项CDMA技术专利中,韩国仅引进7项,其余大部分靠自己完成。开发初期,韩国与美国高通公司开展合作研究,重点从事终端机及MTSO的设计和开发。同时,由官方研发机 构“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牵头,以招标方式吸收三星电子、LG通信和现代电子等企业组成联合攻关组,形成官民互动、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

地方政府创新案例

【“地方政府创新案例”讲稿】 公共服务创新:政府与GONGO培育和发展SHO案例分析——重庆市北碚区计生委公共服务分权拓展模式 【案例背景】: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实施,独生子女死亡对家庭造成的伤害问题逐步突现出来。据估计,全国农村就累计约有30万户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独生子女死亡给家庭带来的不仅仅是劳动力缺失、养老保障等问题,更多的是对丧子父母近乎毁灭性的精神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自助组织(SHO)应运而生,在丧子户的精神抚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庆市北碚区的“真情互动联谊会”就是其中一例。早在2003年,重庆市北碚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委) 、计划生育协会(计生协) 、妇联和团委在“母亲节”召开全区关爱特殊母亲(中年丧子母亲)座谈会,向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贡献的母亲们表达了国家和社会的慰问。这次的聚会后,区计生协将区内中年丧子(女)家庭登记造册,建立联络小组,鼓励她们自主开展精神互助活动。本来就存在情感交流的巨大需求,又在政府和计生协的大力推动下,这些特殊母亲们很快自主联系起来,并开展一些文娱活动。 【案例简介】: 2005年,利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开展“60岁以下农村独生子女特困家庭抚助行动项目”的契机,在特殊母亲们的积极要求和计生委、计生协的共同努力下,北碚区“计划生育家庭真情互动联谊会”成立。区计生协将联谊会作为自己的二级协会,使其具有合法性。由计生协秘书长担任联谊会会长,副会长则由中年丧子(女)户的积极分子担任,管理组织日常的运作。至2006年9月底,“真情互动联谊会”的会员已达到134户近250人,均为中年丧子的夫妻。联谊会的自主性较强,活动开展和组织的运作基本是由丧子家庭的成员来自主决定,体现了自助组织(SHO)独立运作的特点。联谊会定位在“联系计划生育中年丧子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以“敞开你的心扉、诉说你的烦恼、沟通你的心灵”为口号,互相抚慰,携手树立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共同回归主流生活。联谊会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各种文娱活动、新老会员倾诉、心理医生定期的心理咨询等,目的都是为那些有着共同遭遇的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一个缓解心灵悲痛和精神压力、相互交流抚慰的平台,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浅议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以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鸿尾乡人民政府吴依俤 摘要: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对社会系统协调运转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推进全社会管理创新,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应当加强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当前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亟待创新,如何推进地方政府科学高效的展开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社会政府管理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GDP平均保持9%的增长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内各级政府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的理念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纷纷被提及,如何推进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采取新方式、新手段、新理念,使地方政府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当前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在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订了《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加强行政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政府依法管理的目标和要求;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大力推进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中央政府在自身管理和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也为地方政府在加强自身和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向。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提出“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讨,如珠海的“万人评政府”、武义县的村务

创新管理案例分析

创新管理案例分析 工商管理16-1班 第二章 第1题: 1.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机和采用谷歌公司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对诺基 亚产生双重冲击,威胁诺基亚一直以来的手机霸主地位; 2.最关键的是诺基亚没有把握住时代变革的脉搏,在智能手机兴起时,它无视 智能手机的威胁,诺基亚依然着重于开发传统手机,没有跟上智能手机发展的浪潮,从此一落千丈; 3.诺基亚在时代变更、用户需求变化面前,没有全力培养打造企业智能手机生 态系统的能力; 4.硬件文化和心态使诺基亚公司最关注的是效率、成本和生产制造的确定性, 多年的成功让诺基亚对自身的运营模式和方法过度自信,缺乏深度转型的意愿,造成企业创新乏力,业务一落千丈; 5.诺基亚实现全球化之后,企业规模庞大,生产管理流程复杂,极大阻碍生态 系统的转型; 6.研发战略受硬件文化的影响,研发过程混乱,效率低下,缺乏企业组织内部 的上下沟通,无法实现战略上的协同作业,这是诺基亚由盛转衰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2题: 1.没有“拳头产品”,产品差异化不强; 2.研发重点错误,在当今时代,用户追求差异化、个性化,这远非依靠硬件产 品就能满足,用户不再追求精益求精的多种硬件,而是不断更新的软件和服务,硬件质量、种类和成本不再是竞争的基础,应用软件和服务的质量、种类成为取胜的关键,但诺基亚依然着重于硬件质量、种类和成本,无法满足顾客需求,没有竞争优势; 3.诺基亚过度追求硬件的性能多样性,导致同时开发太多产品,使得研发精力 太过分散,也使产品差异化较弱,没有研发和创新的重点;

4.早起研发智能设备时,初期市场效果不好,未能继续深入,轻易放弃,转向 其他方向,丧失了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可能; 5.研究团队之间相互竞争资源,在争夺研发经费上花费大量时间,以至于完全 偏离公司目标也在所不惜; 6.部门上下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研发工作混乱无序、丧失方向; 7.研发部门和市场销售部门严重脱节,创新迟迟不能转化为企业的利润点和盈 利能力,技术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诸多良好样品无法转化为产品。 第八章 第1题 1.可以降低行业门槛,催熟产业链,考验吸引更多企业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扩大阵营,借助其他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发展,赢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2.有利于借助行业发展推动政策出台,获得政府补贴、扶持。 第2题: 收益: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能源汽车行业,共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田和特斯拉将是最大受益者。 风险与挑战:能否吸引到“帮手”是个未知数,电池技术的不成熟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阻碍行业下一步发展,因此当前最大的挑战是解决电池技术。 第十三章 第1题: 1.海尔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共创共赢为目标,依托互联网建立并联生态圈和用户 圈相融合的体系; 2.创新生态系统极具融合性,以产品的功能多样化来吸引其他资源方,如馨厨 冰箱的电商、娱乐、菜谱功能,吸引了影音类、电商类、娱乐类资源方;3.具有开放性,与众多企业合作,为用户搭建平台,提供最佳体验,如移动、 联通、传媒企业等纷纷与海尔合作。

浅析如何创新政府管理

浅析如何创新政府管理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政府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都与政府改革不到位、政府改革滞后相关。“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已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和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稳定无论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建设和谐社会,都对政府转型提出了相当迫切的要求。因此,“十一五”时期,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出来,成为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政府管理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政策管理、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与之相对应,我们认为,政府管理创新能力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战略规划能力、公共政策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因此,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也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战略规划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是指管理者和组织者通过思考,在衡量影响组织未来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为组织创设目标、前进方向、焦点和一致性的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政府等公共部门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公共部门能否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取得更大的绩效,甚至还影响到公共部门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公正性。

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受到渐进模式的影响,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习惯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以至于无暇顾及政府部门的应有任务、方向及战略,导致了在很多重要的领导领域没有公共目标或者方向模糊不清,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长期利益,根本经不起竞争的考验。另一方面,已有的战略规划往往缺乏整体的思考,长期、中期和短期战略之间,整体和局部战略之间缺少有机整合,由此导致政府部门内部职能不明,协调不灵,彼此无法适应,从而丧失互补性。 2、公共政策能力。公共政策能力是指政府部门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管理创新行动方案的能力。公共政策能力不强,缺乏操作性,是我国许多政府部门的通病。这表现在:政府部门缺乏根据自身实际来制定的领导者,战略规划制定出来以后,领导者往往出于尽早看到战略实施效果的迫切愿望而匆匆上马,甚至认为制定实施计划是在浪费时间或延误战机;一些政府部门好大喜功,不结合自身资源状况来制定政策,不切实际,根本无法分步实施;公共政策的制定缺乏科学的方法,往往凭借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而很少运用科学的量化的标准。 3、资源管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是指政府部门获取、配置并有效使用管理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能力。每个公共组织至少都应该拥有四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的硬性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除此之外,还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1.0分)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 A.浙江省 B.贵州省 C.广东省 D.陕西省 3.《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 A.1940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3年 4.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1.0分)

B.7个 C.11个 D.29个 5.《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1.0分) A.马戎 B.费孝通 C.李维汉 D.李培林 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 A.2012年 B.2013年 C.2014年 D.2015年 7.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0分) A.125个

C.145个 D.155个 8.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1.0分) A.傣族 B.黎族 C.壮族 D.回族 9.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 A.90个 B.100个 C.110个 D.120个 10.()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1.0分) 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 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

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 11.《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1.0分) A.“制度化” B.“社会化” C.“经济化” D.“文化化”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13.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1.0分) A.1个 B.9个 C.12个

浅议地方政府上的管理创新与不足

浅议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与不足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然而缺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经验,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过程上常常出现误差,因此如何推进地方政府科学高效的展开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GDP平均保持在9%的增长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内各级政府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的理念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纷纷被提及,然而缺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的经验,地方政府在创新方向常常陷入误区,导致创新举措的后果和最初的政策目标背离,最终管理创新行为失败。如何推进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采取新方式、新手段、新理念,使地方政府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当前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在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订了《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加强行政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政府依法管理的目标和要求;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大力推进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中央政府在自身管理和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也为地方政府在加强自身和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向。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提出“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讨,如珠海的“万人评政府”、武义县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重庆市城口县镇长直选等案例。 二、当前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地方政府是直接治理一个区域和管理该区域内居民最直接的政府,是基层的政府,也就是指除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以外的所有各级政府。地方政府在我国政府组织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和改革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各级地方政府和各地在实际情况存在这许多不同的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管理创新的道路上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方面缺乏动力,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其重要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项政治改革的重要措施,将会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这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调整,也牵扯到广大群众权利和价值以及文化观念的调整。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任何管理制度创新的驱动力都来自各方面利益的博弈,地方政府领导者缺乏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而非深入民众

基于互联网的政府管理创新

基于互联网的政府管理创新 作者:郑龙时间:2010-04-23 浏览次数:1800 次 一、技术变革视角下的网络技术及其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处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新的发展境界。回顾历次技术变革,其概况如表1所示。 目前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信息技术革命与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促使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网上的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互联网实现政务活动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已成为各国政务发展一大趋势。综合来看,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是经济周期中少数几次具有深远的、全方位影响力的、能够产生持续增长动力的技术创新浪潮。熊彼特认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包括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组织等五大方面特征,是一个不断地“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创造性毁灭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一项技术创新都产生这种强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那些具有根本性变革的力量才能推动这个过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是这种根本性的变革力量,它正在改变着人类文明的演进方式,也促使人类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是由Intel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发明的。该定律预言,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条件下,微处理器(CPU)的运算能力每隔约18个月可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同等性能计算机的价格将以相当的速度下降一半。“摩尔定律”被奉为信息工业发展的金科玉律。信息革命是在强大的工业革命之上产生的,工业革命体现

在物质生产领域,主要是组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以及延长迂回生产过程(从设备更新到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市场是联结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如果说工业革命延伸了人的体力,那么,信息革命无疑是延伸了人的脑力。信息革命是建立在已实现了的工业革命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的,它能够全面地提高包括政府管理在内的相关领域的发展。 二、互联网发展对政府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纵观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政府治理方式的革命,信息化对于当今时代的重要影响绝不亚于英国工业革命在当时的影响。工业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信息网络技术使得政府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政府需要创新管理,重塑自身形象,以适应速度、便利、效率、选择多样性、弹性、参与和人性化的新时代特征。 (一)机遇 1、政府管理的电子化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Toffler)在其《预测与前提》中指出,在信息社会里,“所有信息是和权力并进而和政治息息相关的。随着我们逐步进入信息政治的时代,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①]。这里,其实就存在一个网络行政和网络政治的问题。就广义而言,网络政治是在互联网上涉及国家权力和特定利益关系的政治现象;就狭义而言,特指在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关于政治权力、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内容的政治现象。在电子政务状态下,由于信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报告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报告2010》读后感 2010年地方政府创新涉及到许多省市,我根据《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选拔颁奖大会的获奖名单》,简单列举一下创新举措: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参与式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政府“参与式预算改革”;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财政局“财政支农方式创新”;贵州省湄潭县纪委“村民集中诉求会议制度”;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大综管’信访维稳机制”;浙江省湖州市委组织部“干部考核机制创新”;广东省揭阳市总工会“民间社团建工会”;河北省青县县委县政府“农村合作养老制度建设”;重庆市黔江区委区政府“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创新”;浙江省松阳县政府“农村宅基地换养老”;四川省遂宁市政法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四川省总工会、成都市总工会“省际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机制”;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委县政府“寺庙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宁夏盐池县外援项目办公室“推动农村社区公众参与”;云南省昆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机制改革”;江苏省淮安市信访局“阳光信访”;上海市浦东新区综治委办公室“预防和减少犯罪机制创新”;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委区政府“自然村中的‘农民议会’”等20个项目获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通过以上案例的研读,我总结了一下感想: 首先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创新。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政府的职能转变出现了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二是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三是从人治走向法治。该书的一个案例“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参与式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就较好地说明了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越来越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我们枣庄市来说,政府的服务职能也在不断加强。以前去政府办事需要跑好几个办事部门,各个部门距离很远,需要很多天才能办完一件事。近几年政府实行“大部制”改革,要求者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一处,这就给人们处理事务带来了便利,不用一个上午就能把事情办完。 其次,改革创新需要勇气。创新意味着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照抄,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套用,而创新势必会遇到争议和指责。所以,创新要解放思想,敢于冲破陈旧观念,发扬“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绝不走“回头路”。在创新过程中,党政干部更要鼓起勇气,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努力克服创新中遇到的“本领恐慌”问题。书中列举了浙江省湖州市委组织部“干部考核机制创新”的案例:一是突出了科学发展。传统的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一些地方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GDP增长才是硬道理”。湖州市在干部考核中,坚持发展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并重,淡化GDP考核,强化对民生改善的考核,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二是突出了因地制宜。注重把握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特点,适当体现差异性,增强了干部考核的针对性和可对比性。对不具备发展工业经济条件的地区,摆脱GDP考核约束,突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的考核,把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投向保护生态、发展旅游,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三是突出了年度综合考核。改变以往“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状况,每个年度都对县(区)进行综合考核,形成了干部考核常态化的长效机制。而且,注重强化对领导干部在重要时刻、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表现情况的考核,形成了重视基层、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的氛围。四是突出了群众满意。按照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考核评价主体,实现了“由多数人在

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性:影响因素与政策优化-论文

依循渐进式的改革路径和试点先行的改革策略,在30多年的总体社会转型中,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模式,以实施项目的形式,开展了不同内容的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活动,它既促进了政府自身的变革,也明显的提升了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水平。但是,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持续性不强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在中央提出加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战略形势下,有关“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的问题业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议 题。通过对前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1](以下称“创新奖”)入围项目案例和其他一些案例的跟踪 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性: 影响因素与政策优化 胡宁生杨志 内容提要在社会整体转型时期,“政府创新”日益成为现代政府正确履行职能、强化 责任担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策略。进一步加速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 特别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性将成为检验其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指标。地方政府社 会治理创新持续性受到诸多内生和外生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众多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案 例的比较分析,可以概括出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的能力、权利 中心的稳定性、创新的制度环境、创新项目的可扩散性、公民与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等方面 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联、互动,在推动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发展上具有关键性的 作用。只有通过加强政府创新的顶层设计,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创新制度环 境,以科学的绩效管理来提升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的政策优化,才能在多元合 作共治中逐步形成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长效机制,从而增强其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性。 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政策优化 胡宁生,南京审计学院教授 210029杨志,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 210046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 ala Univers ity )访问学者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研究”(07JZD0026)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地方政府创新路径与绩效研究”(10ZZ008)的中间成果。 [1]“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三家民间学术机构联合创办,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学术机构独立举办的政府创新奖项。自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已举办七届。 DOI:10.13858/https://www.doczj.com/doc/966175738.html,32-1312/c.2015.03.015 2002

地方政府治理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地方政府治理》课程 学习指导书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地方政府治理》的课程内容: 《地方政府治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原理、环境、机制以及行为,重点介绍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运行机制和政治过程、地方政府及其治理的特点以及地方政府未来治理的新模式。该课程注重基础性,突出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原理与模式。课程的主要内容总体上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1)地方政府组织结构与基本职能。主要介绍地方政府的体制结构、层级结构、功能结构、权力结构、地方政府的职能界定、职能划分与职能转变。 (2)地方政府的管理范围与方式。主要介绍地方政府内部管理、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具体方式等。 (3)地方政府治道变革。主要介绍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更新、地方政府治理的社会生态环境等。 (4)地方政府的法制架构与财政体制。主要介绍地方立法体系、地方司法体系、地方行政执法体系、地方财政预算、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等。 (5)地方治理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主要介绍地方多中心治理的理念、地方社会资本的培育、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的构建、地方治理的制度创新经验以及目标模式等。 2、学习基本要求:《地方政府治理》课程注重专业性与基础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地方政府及其治理行动的特点,具备从事地方各级政府工作或其他相关部门工作的能力,提高服务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地方政府未来治理的新模式。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

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研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 创新研究 学生周文 学号 1110812423002 专业行政管理 类型网络教育 层次专升本 通讯地址宁波市海曙区西湾路137弄16号 邮政编码 315100 指导教师王琦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逐渐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然而缺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经验,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过程上常常出现误差,因此如何推进地方政府科学高效的展开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字:地方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目录 摘要 (1) 1.前言 (1) 2.政府制度创新的含义及意义 (1) 3.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 3.1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过程中存在应急现象 (3) 3.2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方法单一 (3) 3.3 缺乏群众参与,不能对政府制度创新形成外在的推动力 (3) 3.4 由于政府自身利益的影响,政府自身不足以构成强大的动力 (4) 4、地方政府如何进行制度创新 (4) 4.1加强地方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建设,确保制度创新是一切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 (4) 4.2 规范制度制定,为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活动提供制度前提与保障 (5) 4.3 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引入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作为地方政府创新的技术保障 (5) 4.4转变思想观念,将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摆到一切创新的首位 (5) 4.5 确保制度实施,为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活动的运行营造良好环境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企业制度创新的例子

企业制度创新的例子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企业制度创新的例子 近几年,中航一集团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以脱困与发展为工作主线,明确企业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确立、培育与发展核心技术专长。通过军民分立、主辅分离、制度创新,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改善并趋向合理。 一.基本情况、工作原则、步骤 黎明公司是1954年建立的中国航空喷气发动机科研生产大型骨干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基本封闭、自我服务式的生产福利型的传统国有企业结构。军转民时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存条件下,企业的核心能力过剩,主业不突出,以及分散管理、分灶吃饭的组织体制,使用权企业的负担沉重,效益低下。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1999年以来。在“发展主业,分离辅业,优化结构,转变机制”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黎明公司将透平机械类产品研制确定为核心主业,对航空产品生产能力,通过调整整合,集中力量实行专业化发展;对非主业单位,通过改制,成立了8个产权独立、自主用工的有限责任公司,使其脱离母体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放开手脚谋求发展。经过4年的调整,黎明公司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集团公司管理层、技术中心、专业化航空产品生产厂为核心主体,由民品厂和辅业单位改制而成的有限责任公司群体为卫星企业的集团化母子公司框架结构。 在精化分工、主辅分离的工作中,黎明公司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军民分线,主辅分离;资源调整与体制创新、流程再造相结合,通过改革、重组,合理组合现有生产力要素,促进发展。 2、航空产品能力调整,坚持从行业发展的全局利益出发,坚持专业化与系统化相结合,通过调整实现生产能力的自身匹配与行业互补性,产品与工艺专业化的结合性,工艺技术的先进独特性和制造质量的稳定可靠性。

互联网时代政府公文管理创新(上)

互联网时代下政府公文管理创新(上) 胡仙芝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各位学员下午好,我是国家行政学院的胡仙芝。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互联网时代政府公文管理创新这个话题。 在这里,今天下午我想讲讲现在社会上发生的各种案例,然后从这些案例中,探讨一下互联网它是怎么改变我们,管理的组织形态和管理的生态。在政府管理中,政府公文作为政府管理系统的血液,它面临这个挑战,也就是说政府公文和电子公文,它们之间的一个变迁的关系。然后我们看一看他山之石,美国、英国,它们在电子公文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然后我们一起探讨关于面对新的挑战,实现电子公文管理创新这个话题。 我想和大家一起思考一下,就是我们现在的这种形态下,从历史发展到今天,一共有多少种文件的传输形式呢?我们可能从历史以来的一些通过物理传输的方式,像飞燕传书、公文捷报、快马加鞭,传递的这种方式有电报、公文、信件,还有些个光盘载体等等,包括机要交换各种系统。那么它实际上都可以归类为是物理传输的一种方式。但是实际上,我们目前在各级政府传输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已经出现,那就是电子信息的技术方式,我们发一些文件,可能寄信的比例已经很少,往往是通过电子邮箱、E-mail发过去,那么好多事情都往返的商量。还有我们通过QQ,通过飞信,通过微信,去传输文件,那么我们像一个办公室编辑部和一个图片制作社加工之间,当然,可能他们会有更便捷的一个专网传输形式。还有现在可能都不需要再,再传输了,我们可以有一些虚拟空间,给予共享,像百度的空间,公共空间阿里云等等,这些就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一些新的挑战和方式。这种新技术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我们新的疑问,那么在虚拟条件下,传输的这些电子文件,跟我们的政府意义管理中的一些公文,它是有法律效力的,有公共效力的。 那传输的电子文件能不能具备这方面的属性呢?怎么样才能够具备这方面的属性呢?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下面我们讲一个案例。目前就是网易公司它们在电子邮箱的过程中,推出了一个特殊的邮件,叫公证邮。公证邮目前可能主要是对企业用户进行申请,但是它这个企业用户,其实也包括政府机构,他们在使用邮箱的时候,也成为了他们的企业客户。那么他们设置公证邮的一个初衷是什么呢?它主要是解决三大问题,那么比如说在邮件中,定好了合同,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因为邮件传输很多它是固定的格式签名,它可能没有个性化的笔迹,也没有公章,当然也有电子盖章,等等还应该说不是个性化的一些东西。那么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谢庆奎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谢庆奎 今天晚上我的讲座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形成与发展,然后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政府创新理论问题,主要从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人员创新以及操作创新这五个层面来分析,政府创新的实践主要介绍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直接选举、行政服务、政治与行政透明及其他内容。 一、中国地方政府概况 1、地方政府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的地方政府成立于1949年建国之前,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还在领导革命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有的地方政府的规模已经很大,具有代表性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它既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也是得到国民党统治的国民政府承认的一个地方政府。革命时期的政府是根据革命的形势,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而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是打下一块地方就巩固一块地方,并且发动群众,全面建设根据地,作为基地支援全国战争,这与过去“狗熊掰棒子”式的农民起义(譬如说李自成)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东北人民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

1949年建国之后,逐步在全国建立各级地方政府,最初名称叫做地方政府委员会——省政府委员会、县政府委员会,在中央叫做中央政府委员会。地方在建国初期分为六个层级:大区人民政府、省市人民政府、地区和市人民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镇政府,这种状况保持了三年。1952年把大区人民政府改变为中央的派出机关,全国分为六个大区,地方人民政府的最高形式为省政府。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范了国家机构的建制。中央政府由两级变为一级:两级是指中央政府委员会及其下设的政务院,一级是指现今的国务院。地方政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多为三级(省县乡)到四级(省市县乡),其中又以三级居多,但辽宁、江苏的部分地区则为“省市县乡”四级模式。财政权、人事权,是鉴定能否成为一级政府的关键因素。当时的派出机构之所以与现今不同,不能称其为地方政府,也正是因为它没有财政权和人事权。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政府更名为革命委员会。在所有的地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实际上所有的地区都变成了实体的政府,因此采用的是四级政府模式。 文化革命之后,特别是1982年宪法颁布实行之后,恢复乡镇建制,又回到“三级为主,四级为辅”的体制。地区还是地区,虽然权力比过去大的多,但依旧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纷纷撤地建市,建立市政府,实行“市管县”体制,

现代社会治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使命

摘要:社会治理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取向。社会治理具有基础性和微观性,是地方政府职能的本质内容,所以社会治理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在逻辑关系上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社会治理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使命。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设计需要从多重维度和多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依法治理,筑牢社会秩序的制度底线;合作治理,构建开放的社会治理新体系;综合治理,形成公民社会全员治理的局面;动态治理,推动社会治理的科学化进程。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社会职能转变的方向、内容和途径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分层级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分类别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分权制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分阶段的社会治理体制。 关键词:社会治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历史使命.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在其国家现存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对社会治理普遍采用了第三条道路理论,对传统的社会秩序理论和福利国家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将政府、市场、社会、公民、政治、文化等现代社会元素融为一体,跨越公共管理和社会学等学科,为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提供了综合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上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开始了影响世界的改革和开放,冲击了持续 30 多年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体制,从而迎来了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取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辉煌历程,推动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深刻变迁。尤其是新世纪初期,中央深化了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体的行政体制改革,在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新型政府治理道路上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对现代政府社会管理提出了五位一体的重大部署,开始了现代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支撑着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历史上,虽然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起点、走过了不同的道路,但时至今日,我们在各自的政治基本构架内都寻求到了符合实际的治理之法。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提升的关键、特殊时期就政府职能转变和现代社会治理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国家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 从理论上讲,社会治理相对于国家治理更多地表现出基础性和微观性,在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四种职能中,社会治理是本质任务。地方政府职能和社会治理是一对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在方向、性质、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相互制约、相互适应,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从 19 世纪西方工业化揭开资本主义新时代开始,以经济为主线,市场、政府和社会一直相互交织着而形成各个历史时期西方社会的主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以及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与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下一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政府的使命。唯有此举,才能赢得下一轮历史发展的机遇。 如果从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角度来反思,我国 60 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 20 世纪 5070 年代,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种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 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对地方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一切事务与活动集中管制,地方政府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工具,其职能主体是政治,经济社会高度统一在政治体制之中。由于绝对平均主义和平等主义的支配,社会相对稳定与和谐,社会阶层单一,利益、权力和意识形态无力对社会经济造成任何冲击。如此体制带来的是贫穷的国民、积弱的政府、窒息的政治和僵死的社会机制,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巨大的政治和社会震荡隐患,前苏联解体就是铁证。第二个阶段,即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路线调整,我国采取了长期的经济建设型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的贯彻,高度集中了地方政府的职能,并强力地推动各项经济

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

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地方治理的需要,为了适应地方政府治理要求的变化,推进地方政府在治理过程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本文从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地方自治功能,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分析如何开展地方政府创新。 关键词:地方治理政府创新途径

一、引言 井冈山市拿山乡拿山村位于井冈山市拿山乡南面,是全乡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属于革命老区,主要靠山吃饭,经济来源少,农民处于极度贫困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政治中心迁移下山为契机,加强乡镇规范化建设,利用新农村建设、新农合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2000元,有大小运输车辆达100余辆,建筑施工队3个,建材点达4个,个体私营业户达到86户。但是问题也伴随着出现,环境破坏、群众群体事件,公众参与度不高,公民诉求日益多样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极大考验着地方政府如何创新治理好地方。 二、地方治理和地方政府创新 (一)地方治理 地方治理就是对一个地区/区域的政治、经济、行政事务的管理与实践活动。其主体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民间组织。地方治理的重点是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及其功能,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促进公民参与,完善与增强市场的机制和功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地方政府创新 地方政府创新是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探索政府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解决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

问题,从而不断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包括地方政府自身的创新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创新。地方政府创新开始更多的关注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公民参与,为社会工作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的关系 1、地方政府创新是地方治理的直接途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成功的创新需要不断进行试错、学习、反馈,才能形成有效的治理途径,地方政府创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试错”,使得地方政府行为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市民的广泛认可等。通过地方政府创新行为可以有效改善地方政府职能缺陷,促进政府组织的有效运行,为地方治理的全面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地方政府创新活动的展开,给予地方治理在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全面的地方治理结构和模式。 同时,随着地方政府治理要求的变化,也会不断促进地方政府的创新,地方政府创新也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治理的实现,社会环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社会资源被多方主体竞争、政治家创新行为的出现等,使得地方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形成社会总体发展。地方政府创新行为与地方治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一步完善了地方治理。 2、地方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的协同性与摩擦共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