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毒物化学

烟草毒物化学

烟草毒物化学
烟草毒物化学

常见高温作业与化学毒物的基本类型与危害

常见高温作业的基本类型与危害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三个基本类型。 (一)高温作业的基本类型 1.高温强辐射作业 高温强辐射作业场所具有各种不同的热源,如:冶炼炉、加热炉、窑炉、锅炉、被加热的物体(铁水、钢水、钢锭)等,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使周围物体和空气温度升高;周围物体被加热后,又可成为二次热辐射源,且由于热辐射面扩大,使气温更高。在这类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即对流热(被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热源及二次热源)。对流热只作用于人的体表,但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于人的体表外,还作用于深部组织,因而加热作用更快更强。这类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多较低,形成千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时会大量出汗,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以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热和过热。 2.高温高湿作业 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是气温、湿度均高,而辐射强度不大。高湿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工艺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人在此环境下劳动,即使气温不高,但由于蒸发散热困难,虽大量出汗也不能发挥有效的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发生中暑。 3.夏季露天作业 夏季露天作业时同时受太阳辐射、地表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车间为低,但其持续时间较长,且头颅常

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此外,夏天在田间作业时,因高大密植的农作物遮挡气流,常因无风而感到闷热不适,如不采取防暑措施,也易发生中暑。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Z 2.2-2007)的规定, 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见《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二)常见的高温作业 高温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接触机会,常见的产生高温危害作业有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作业,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作业,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作业,火力发电厂和轮船上的锅炉作业等高温强辐射作业;纺织、造纸工业的印染、缫丝、造纸等高温高湿作业以及农业、建筑、搬运等行业的夏季露天高温作业。 (三)高温作业的危害 高温可使作业人员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 2.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3.心律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能增加。

(完整版)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汇总表(THI).doc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汇总表(供参考) 序号中文名英文名化学文摘号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CASNO.l) 毒物危害指数 1 安妥Antu 86-88-4 THI=49 中度危害( III 级) 2 氨Ammonia 7664-41-7 THI=51 髙度危害( II 级) 3 2-氨基吡啶2-Amminopyridine 504-29-0 THI=4 4 中度危害( III 级) 4 氨基磺酸铵Ammonium sultfamate 7773-06-0 THI=17 轻度危害( IV 级) 5 氨基氰Cyanamide 420-04-2 THI=49 中度危害( III 级) 6 奥克托今Octogen 2691-41-0 THI=12 轻度危害( IV 级) 7 巴豆醛Crotonaldehyde 4170-30-3 THI=51 高度危害( II 级) 8 百草枯Paraquat 4685-14-7 THI=45 中度危害( III 级) 9 百菌淸Chlorthalonil 1897-45-6 THI=33 轻度危害( IV 级) 10 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Barium and soluble THI=44 中度危害( III 级)(按 Ba 计) 7440-39-3(Ba) compunds , ,as Ba 11 倍硫磷Fenthion 55-38-9 THI=46 中度危害( III 级) 12 苯Benzene 71-43-2 THI=68 极度危害( I 级) 13 苯胺Aniline 62-53-3 THI=51 髙度危害( II 级) 14 苯基醚(二苯醚)Phenyl ether 101-84-8 THI=21 轻度危害( IV 级) 15 苯硫磷EPN 2104-64-5 THI=54 髙度危害( II 级) 16 苯乙烯Styrene 100-42-5 THI=43 中度危害( III 级) 17 吡啶Pyridine 110-86-1 THI=46 中度危害( III 级) 18 苄基氯Benzyl chloride l00-44-7 THI=63 髙度危害( II 级) 19 丙醇Propyl alcohol 71-23-8 THI=45 中度危害( III 级) 20 丙酸Propionic acid 79-09-4 THI=32 轻度危害( IV 级)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试题答案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答:在一定条件下,能对活的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2、答: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给受试动物一次或者24h内多次染毒后引起半数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3、答:急性毒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量(LD50)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4、答: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 5、答:生产环境中常有同时存在多种毒物,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对机体的相互作用称为联合作用。 二、填空题(每时空1分共40分) 1、LD50或LC50 2、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3、小 4、检气管、比色试纸、气体检测仪、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和红外线谱仪 5、小、大 6、造血、输氧 7、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 8、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大量、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后 9、升汞和四氯化碳 10、无、红棕 11、密闭化、自动化,无毒或低毒 12、慢,腹绞痛 13、有机物或易氧化的无机物 14、皮肤,骨骼,胶皮 15、无害化排放,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 16、有害气体,CO2和H20 17、尿和血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D 2、B 3、C 4、A 5、A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5、× 6、× 7、√ 8、√ 9、×10、√ 五、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毒物本身的特性: 化学结构: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毒物在体内可能参与和干扰的生理生化过程,因而对决定毒物的毒性大小和毒性作用特点有很大影响。如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元素取代,其毒性增强,取代的越多,毒性也就越大。无机化合物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毒性也增强。 物理特性毒物的溶解度、分散度、挥发度等物理特性与毒物的毒性有密切的关系。 (2)毒物的浓度、剂量与接触时间 毒物的毒性作用与其剂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时间长,则进入体内的剂量大,发生中毒的机率高。 (3)毒物的联合作用 生产环境中常有同时存在多种毒物,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对机体的相互作用称为联合作用。应用国家标准对生产环境进行卫生学评价时,必须考虑毒物的相加及相乘作用。此外,还应注意到生产性毒物与生活性毒物的联合作用,如酒精可增加苯胺、硝基苯的毒性作用。 (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毒物的毒性作用比在常温条件下大,如高温环境可增强氯酚的毒害作用,亦可增加皮肤对硫磷的吸收。紫外线、噪声和振动可增加某些毒物的毒害作用。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机体的呼吸、循环加快,可加速毒物的吸收;重体力劳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使机体对导致缺氧的毒物更为敏感。 (5)个体状态: 接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的个体可出现不同的反应。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很多,如健康状况、年龄、性别、生理变化、营养和免疫状况等。肝、肾病患者,由于其解毒、排泄功能受损,易发生中毒;未成年人,由于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及功能不够成熟,对某些毒物的敏感性可能增高;在怀孕期,铅、汞等毒物可由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或导致流产、早产;免疫功能降低或营养不良,对某些毒物的抵抗能力减低等。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2氢气O2氧气N2氮气C碳P磷S硫Fe铁Cu铜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H2O水CO2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 P2O5五氧化二磷Fe2O3氧化铁Fe3O4四氧化三铁CaO氧化钙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ZnO氧化锌FeO氧化亚铁MnO2二氧化锰 Na2O氧化钠 (2)酸: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CO3碳酸H2SO3亚硫酸 (3)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Cu(OH)2 氢氧化铜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Al(OH)3氢氧化铝Mg(OH)2氢氧化镁 (4)盐:NaCl氯化钠Na2CO3碳酸钠ZnCl2氯化锌CaCl2氯化钙KCl氯化钾Na2SO4硫酸 钠 CuSO4硫酸铜AgCl氯化银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AlCl3氯化铝FeSO4硫酸亚铁 Fe2(SO4)3硫酸铁ZnSO4硫酸锌CaCO3碳酸钙BaCl2氯化钡BaSO4硫酸钡KClO3氯酸钾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KNO3硝酸钾Cu(NO3)2硝酸铜Hg(NO3)2硝酸汞NH4Cl 氯化铵NH4NO3 硝酸铵(NH4)2SO4硫酸铵NH4HCO3碳酸氢铵NaHCO3碳酸氢钠Cu2(OH)2CO3碱式碳酸 铜 (5)有机物:CH4甲烷C2H5OH乙醇(酒精)CH3OH甲醇CH3COOH乙酸(醋酸)CO(NH2)2 尿素,葡萄糖:C6H12O6淀粉:(C6H10O5)n 初三化学必需的记忆性知识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凡 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Fe (NO3)2溶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 黄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 (NO3)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 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 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二、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化学式名称俗称化学式名称俗称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 要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820-89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氯气危害及防护要点 氯气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和自来水生产企业,应用十分广泛。 A.危害:氯属II级高度危害毒物,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吸入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症、肺水肿、眼和皮肤灼伤。 B.逃生:(1)沿侧风向逃离泄漏源。 --氯气比空气重,氯气泄漏后沿地面扩散和逃生时可登高逃离氯气危害。(2)逃离时最好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C.急救:(1)氯气遇水呈酸性,眼睛、皮肤受到刺激后,应使用0.2%~0.1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不少于3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自来水冲洗。(2)呼

吸道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后,应及时使用“消泡净”防止肺水肿,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吸氧。(3)吸入氯气量较大者应卧床休息,给以“舒喘灵”气雾剂,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2、氨气危害及防护要点 氨气(液氨)可作为制冷剂使用。 A.危害:氨属IV级毒物,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死亡,吸入、接触并可引起灼伤、冷灼伤。 B.逃生:(1)氨气发生泄漏应及时戴好防毒面具。(2)氨气较空气轻,逃生时先看准风向,沿侧风向逃生。(3)将毛巾用醋浸湿捂住口鼻逃生。 C.急救:(1)接触氨气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处理。(2)中毒时应使用“清沧1号”对咽部进行喷雾,严重者应实施心肺复苏术并送医院抢救。 3、一氧化碳危害及防护要点 家庭使用的人工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A.危害:一氧化碳属II级中度危害毒物,它能与

GBZ2.1中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汇总表.pdf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汇总表(供参考) 序号中文名英文名化学文摘号 (CAS ) 毒物危害指数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1安妥Antu86-88-4THI=49中度危害(III 2氨Ammonia7664-41-7THI=51高度危害(Ⅱ级)32-氨基吡啶2-Amminopyridine504-29-0THI=44中度危害(III 4氨基磺酸铵Ammonium sulfamate7773-06-0THI=17轻度危害(IV 级)5氨基氰Cyanamide420-04-2THI=49中度危害(III 6奥克托今Octogen2691-41-0THI=12轻度危害(IV 级)7巴豆醛Crotonaldehyde4170-30-3THI=51高度危害(Ⅱ级)8百草枯Paraquat4685-14-7THI=45中度危害(III 9百菌清Chlorthalonil1897-45-6THI=33轻度危害(IV 级) 10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按 Ba Barium and soluble compunds,as Ba 7440-39-3(Ba)THI=44中度危害(III 级) 11倍硫磷Fenthion55-38-9THI=46中度危害(III 12苯Benzene71-43-2THI=68极度危害(I 级)13苯胺Aniline62-53-3THI=51高度危害(Ⅱ级)14苯基醚(二苯醚)Phenyl ether101-84-8THI=21轻度危害(IV 级)15苯硫磷EPN2104-64-5THI=54高度危害(Ⅱ级)16苯乙烯Styrene100-42-5THI=43中度危害(III 17吡啶Pyridine110-86-1THI=46中度危害(III 18苄基氯Benzyl chloride100-44-7THI=63高度危害(Ⅱ级)19丙醇Propyl alcohol71-23-8THI=45中度危害(III 20丙酸Propionic acid79-09-4THI=32轻度危害(IV 级)

各种化学物质的味道

HCl(盐酸) 稀:比较酸,感觉嘴里滑溜溜的,典型的呕吐物感,微辣。 浓:极度的酸,吐掉以后回味苦,然后整个嘴里发凉,10分钟后好转。 H2SO4(硫酸) 稀:淡淡的酸味,回味感觉油腻,微热,甜,无任何不适感。 较浓的(40%左右的):超烫,感觉喝烫稀饭了,然后微甜感和痛感并存,持续2天才退。 HNO3(硝酸) 稀:先是苦,然后整条舌头麻了,然后痛,起了白斑,持续疼痛,3-4天后消退,同时嘴里感觉大吸了一口汽车尾气。 氨水NH3.H2O 稀:氨气的味道大家都很熟悉,一般化肥厂附近都能闻到。 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会极度刺激呼吸道,以致暂时无法呼吸,气管轻度发炎,咳嗽,严重可致呕吐。 NaOH(氢氧化钠) 稀:基本上同浓的Na2CO3(我尝过,咸的),多一些辣感(对蛋白质腐蚀性强的都会有辣感)。 浓:含在嘴里十分的辣(可能是已经反应起来了) 然后舌头烧坏,呈黄色,肉腐烂,1个月不能说话,口里有赤痛感而且舌头麻木,有辛辣感。半年后出院,说话变得不准,味觉几乎消失,嘴部留下疤痕。 CuSO4(硫酸铜) 一开始没味道,吐出后回味淡淡的苦涩。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非常轻微的酸,发涩,有股铜钱的味道。 工业酒精

工业酒精主要是乙醇,并含有不超过4%的甲醇。 喝过少许以后,有强烈的醉酒感,2小时后感到头痛,恶心,眩晕并伴有呕吐,视线略显模糊,保持身体平衡很吃力。喝过烈性酒(乙醇含量>60%)和碳酸氢钠(小苏打)混合溶剂后,状况明显好转。 氰化物(CN) 苦杏仁,大约只有60%左右的人可以闻到这种苦杏仁味 MgCl2 苦 BaCl2(氯化钡) 极苦咸,大约相当于MgCl2的加强版 CCl4(四氯化碳) 整个嘴里感到烧塑料的味道,极浓郁,吐掉以后出现说不出的怪异甜味,直感觉全身松软 Na2O2(过氧化钠) 一般的咸(Na盐基本都这个味道)。 无水酒精 嘴里完全没味道,之后花露水的味道在鼻子里挥之不去。 FeCl3(氯化铁) 凉,然后酸,与硬币放嘴里感觉差不多(Fe盐都这味道)。 AgNO3(硝酸银) 没味道。 稀Br2(溴)水溶液 极其浓重味道,感觉像汽车尾气与松节油混合的味。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编制说明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标准 项目组 2010年6月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烟草及烟草制品连续流动法测定常规化学成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科〔2009〕100号文件下达的行业标准制订项目。项目目标是制订烟草行业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技术规范。 1.2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 本技术规范项目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委托,由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主要工作为项目总体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制备及分发,积累不确定度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汇总及分析,技术规范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青岛工作站、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徐州卷烟厂、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家协作单位主要工作为积累不确定度实验数据,参与实验数据的分析,参与技术规范文本和技术报告的撰写。 1.3主要工作过程 1.3.12009年6月:调研,汇总分析研究各参加单位在不确定度分析方面的评定经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 1.3.22009年7月:根据烟草行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总植物碱、水溶性糖、总氮、氯和钾的测量不确定度样品的种类及规格,统一分发样品,完成实验环境条件的确认和玻璃仪器的计量。

烟草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烟草平衡水分:烟叶得吸湿性使烟叶在任一空气温湿度条件下含水量相应得保持在一定得水平上,这种含水量与周围空气得温湿度保持着一定得平衡关系,即烟叶表面水蒸汽压力与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相平衡时得烟叶含水率。 烟草挥发性碱:可以挥发得那部分胺类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氨,胺酰胺与游离烟碱。 烟草灰分:烟草样品经初步灰化后放在特制得高温炉中,在500-550°C得高温下灼烧灰化,发生一系列变化,水分及挥发物质以气态逸散,有机物质分解后,与有机物本身得氧与空气中得氧生成二氧化碳,氮得氧化物与水分而散失,残留得灰分包括金属得氧化物、氯化物、碳酸盐等,即为烟草总灰分。 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该值越大,烟叶苦辣味越轻。 Strecker降解反应: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作用,产生一个很活泼得氨基酮与比氨基酸少一个碳原子得醛,并释放出CO2。 烟叶吸湿性:烟叶能依空气温湿度得变化,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或向空气中散发水分,这种性能称为烟叶得吸湿性、 烟草生物碱:烟草中得一类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 多酚值:多酚/(糖+多酚),该值越大,烟叶颜色越深。 Amadori分子重排:羰胺缩合产物N—葡萄糖基胺在酸性条件下经过分子重排形成1—氨基—1-脱氧-2—酮糖得过程。 还原糖:具有半缩醛羟基得单糖或低聚糖 F2蛋白:可溶性蛋白质中去除叶绿体蛋白剩余得部分 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 侧流烟气:阴燃时产生得烟气 水溶性糖:烟草中得单糖、二糖与其她低聚糖都具有水溶性,对烟草品质影响基本相同,测定时用同样得方法提取,把它们统称为水溶性糖 F1蛋白:叶绿体蛋白或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 烟草生物碱:烟草中得一类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 施木克值:水溶性糖/蛋白质 主流烟气:吸燃产生得烟气、 还原糖:分子结构中含有缩醛羟基得具有还原性得单糖或低聚糖。 糖氮比:水溶性糖/总氮。 焦油:总凝聚物中扣除生物碱与水分所剩余得部分、 改性纤维:改变原有性质以适应工农业特殊需要得纤维素、 TSNA:烟草生物碱与亚硝基反应形成得化合物。 总凝聚物:沉积在捕集器中剑桥滤片内表面得烟气成分。 内在质量:烟支燃烧产生得烟气得特征特性,主要包括香气与吃味两个方面,评吸就是鉴定内在质量得重要手段。 烟草燃烧性:烟草无明火燃烧得特性,包括阴燃性、燃烧速度、燃烧均匀性、燃烧完全性、烟灰颜色与凝聚性。 烟叶吸湿性:烟叶从外界吸收水分与向外界散发水分得特性。 烟草特有亚硝胺:烟草生物碱与亚硝基反应生成得复合物、 糖氮比:水溶性糖与总氮得比值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 来源:职业病网发布时间:2013-11-15 关键词: 一、毒物的来源、形态、分类、毒性 (一)来源——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料 1、原料、辅助材料(投入物) 2、中间产物(过程物) 3、成品、副产品、废物(产出物) 4、夹杂物(杂质) (二)形态与接触机会 1、固态,块状、粉末状。 2、液态,常压下液态、加压液化、溶液。 3、气态,含易挥发液体的蒸气。 4、雾,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5、尘,固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呈现块状固体且不升华或液体且难挥发则不易扩散到空气中,则接触机会小于气、雾、尘。 (三)分类 1、按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 2、按作用性质分类 3、按受损害的器官、系统分类 (四)毒性——引起生物体损害的能力 1、毒性的指标 以引起实验动物某种反应的剂量来衡量毒性大小 绝对致死剂量(LD100)或浓度(LC100) 半数致死剂量(LD50)或浓度(LC50) 最小致死剂量(MLD)或浓度(MLC) 最大耐受剂量(LD0)或浓度(LC0) 2、毒性的分级 按毒性大小为5级 (1)剧毒 (4)低毒 (2)高毒 (5)微毒 (3)中等毒 3、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按生产与使用中危害性大小为4级 Ⅰ级(极度危害) Ⅱ级(高度危害) Ⅲ级(中度危害)

Ⅳ级(轻度危害) 二、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一)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经呼吸道吸入 2、经皮肤吸收 3、经消化道食入 (二)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1、吸收,毒物进入血循环。 2、分布,随血流分布至各器官。 3、转化,毒物经生物化学过程转变为代谢产谢。 4、排出,经肾、肝胆、肺、唾液腺、汗腺、乳腺排出体外。(三)损害作用中毒、局部刺激、腐蚀、致敏、致癌、致畸、致突变 (四)中毒 1、急性中毒:短时、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发病急、变化快 2、慢性中毒:长时、少量毒物进入人体,较长时间才出现症状 3、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 (五)症状 1、呼吸系统 2、消化系统 3、心血管系统 4、神经系统 5、泌尿系统 6、生殖系统 7、皮肤 8、其他 (六)中毒的条件及相关因素 1、中毒发生的条件:接触剂量超过人的耐受力 2、外因 (1)接触机会 (2)接触状况:接触的方式、时间、浓度和劳动强度。 (3)毒物固有特性:毒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联合作用。 3、内因——人的耐受能力 (1)性别 (2)年龄 (3)营养状况 (4)健康状况 (5)遗传缺陷 4、职业禁忌症 5、职业卫生标准GBZ2002-2 三、预防中毒的措施 (一)预防中毒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二)技术措施 1、工艺措施:采用无毒、低毒的工艺、物料。 2、合理布局:生产与生活分开,有毒与无毒分开、高毒隔离。 3、生产过程密闭:生产连续化、设备密闭化、输送管道化、操作机械化、控制自动化。

烟草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烟草平分:烟叶的吸湿性使烟叶在任一空气温湿度条件下含水量相应的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含水量与周围空气的温湿度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关系,即烟叶表面水蒸汽压力与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相平衡时的烟叶含水率。 烟草挥发性碱:可以挥发的那部分胺类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氨,胺酰胺和游离烟碱。 烟草灰分:烟草样品经初步灰化后放在特制的高温炉中,在500-550°C的高温下灼烧灰化,发生一系列变化,水分及挥发物质以气态逸散,有机物质分解后,与有机物本身的氧和空气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水分而散失,残留的灰分包括金属的氧化物、氯化物、碳酸盐等,即为烟草总灰分。 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该值越大,烟叶苦辣味越轻。 Strecker降解反应: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作用,产生一个很活泼的氨基酮和比氨基酸少一个碳原子的醛,并释放出CO2。 烟叶吸湿性:烟叶能依空气温湿度的变化,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或向空气中散发水分,这种性能称为烟叶的吸湿性。 烟草生物碱:烟草中的一类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 多酚值:多酚/(糖+多酚),该值越大,烟叶颜色越深。 Amadori分子重排:羰胺缩合产物N-葡萄糖基胺在酸性条件下经过分子重排形成1-氨基-1-脱氧-2-酮糖的过程。 还原糖:具有半缩醛羟基的单糖或低聚糖 F2蛋白:可溶性蛋白质中去除叶绿体蛋白剩余的部分 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 侧流烟气:阴燃时产生的烟气 水溶性糖:烟草中的单糖、二糖和其他低聚糖都具有水溶性,对烟草品质影响基本相同,测定时用同样的方法提取,把它们统称为水溶性糖 F1蛋白:叶绿体蛋白或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 烟草生物碱:烟草中的一类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 施木克值:水溶性糖/蛋白质 主流烟气:吸燃产生的烟气。 还原糖:分子结构中含有缩醛羟基的具有还原性的单糖或低聚糖。 糖氮比:水溶性糖/总氮。 焦油:总凝聚物中扣除生物碱和水分所剩余的部分。 改性纤维:改变原有性质以适应工农业特殊需要的纤维素。 TSNA:烟草生物碱和亚硝基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总凝聚物:沉积在捕集器中剑桥滤片表面的烟气成分。 在质量:烟支燃烧产生的烟气的特征特性,主要包括香气和吃味两个方面,评吸是鉴定在质量的重要手段。烟草燃烧性:烟草无明火燃烧的特性,包括阴燃性、燃烧速度、燃烧均匀性、燃烧完全性、烟灰颜色和凝聚性。 烟叶吸湿性:烟叶从外界吸收水分和向外界散发水分的特性。 烟草特有亚硝胺:烟草生物碱和亚硝基反应生成的复合物。 糖氮比:水溶性糖与总氮的比值 类黑素:烟叶还原糖和氨基酸发生Maillard反应形成的一大类深棕色聚合物。

常见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

常见的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 一、有毒气体 1.CO CO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毒性很大,它是煤气中的主 要成分之一,固体燃料燃烧不完全时也产生大量的CO。CO进入血液后,与血色素的结合力比氧气大200~30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使血色素丧失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全身组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缺氧,造成中毒。 CO轻度中毒时,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有时有恶心呕吐,全身疲乏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剧外,迅速发生意识障碍、嗜睡,全身显著虚弱无力,不能主动脱离现场,重度中毒时,迅速陷入昏迷状态,因呼吸停止而死亡。 急救措施: (1)立即将中毒者抬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勿使受冻; (2)呼吸衰竭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以氧气,立即送医院。 2. 氯气,氯气为草绿色气体,比空气重2.49倍,一旦泄露沿地面流动。它是强氧化剂, 溶于水,有窒息臭味。一般工作场所空气中含氯气不得超过0.002mg/L。含量达3mg/L 时,即使呼吸中枢突然麻痹,肺内引起化学灼伤而迅速死亡。 发现氯气中毒时要立即离开现场,让中毒者吸稀薄的氨气,立即送医院抢救。 3硫化氢,硫化氢为无色气体,具有腐蛋臭味,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9. 硫化氢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使延髓中枢麻痹,与呼吸酶中的铁结合(生成FeS沉淀)酶活动性减弱。硫化氢浓度低时,头晕、恶心、呕吐等;浓度高或吸入量大时,可使意识突然丧失,昏迷窒息而死亡。 因硫化氢有恶臭,一旦发现其气体应立即离开现场,对中毒严重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吸氧,急送医院。 4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成分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037,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为棕色气体,有腥臭味,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39.在用高氯酸、硫酸及硝酸消化有机物样品时,能产生大量二氧化氮。 氮氧化物中毒表现为对深度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 严重者则导致肺坏疽,吸入高浓度氮氧化物时,可迅速出现窒息、痉挛而死亡。 一旦发生中毒,要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并急送医院急救。 5.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三氧化硫的沸点 为44.8℃,高温时冒白烟。在处理样品时为了除去低沸点的酸,常用硫酸,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 这两种气体对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能引起结膜炎、气管炎等疾病。 在工作中接触以上毒气时,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 二、酸类 1.硫酸、硝酸、盐酸这三种酸是分析实验中最常用的强酸。眼粘膜、鼻粘膜及呼吸 道等受三酸蒸汽刺激都可引起急性炎症。如触及皮肤,轻者发红肿痛,重者烧成水 泡,周围大量充血,引起皮下组织坏死,似烫伤症状。硫酸侵害的皮肤结褐色痂,硝酸则结黄痂,盐酸侵害的皮肤仅仅有些发红。 误食以上酸类,会引起全身中毒,口腔、咽喉、食道、胃等被强烈灼伤,以硫酸为 最强烈。 受到三酸伤害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用20g/L的小苏打水冲洗患部。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工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等措施的一门学科。它的重点是研究各行业的职业卫生特点,从卫生学的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不良劳动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碳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 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4)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入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 第 2 页共 5 页

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气换风、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 3)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 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性损伤还包括工伤,工伤可由轻微到严重,甚至导致伤残或死亡,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预防。发生工伤的原因有很多,工人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不注意防护、存在麻痹侥幸的心理,或饮酒、药物、疲劳和精神心理等因素都有影响。工伤与职业病预防不能截然分开,二者常有内在的联系。 生产性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形式也不同。毒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原料,如生产颜料、蓄电池使用的氧化铅、生产合成纤维、燃料使用的苯等; (2)中间产品,如用苯和硝酸生产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 (3)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各种农药; (4)辅助材料,如橡胶、印刷行业用作溶剂的苯和汽油; (5)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练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冶炼金属时产生的二氧化硫; (6)夹杂物,如硫酸中混杂的坤等。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常以气体、蒸汽、粉尘、烟和雾的形态存在并污染空气环境。如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在常温下呈 第 3 页共 5 页

最新整理各种化学物质的颜色总结

各种化学物质的颜色总结 丰富多彩的颜色 1.红色: Fe(SCN)3(红色溶液);Cu2O(红色固体);Fe2O3(红棕色固体); 红磷(暗红色固体);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固体); Cu(紫红色固体); 溴蒸气、NO2(红棕色)品红溶液(红色); 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 石蕊遇酸性溶液(红色); 酚酞遇碱性溶液(红色)。 2.紫色: 石蕊在中性溶液中(紫色);Fe3+与苯酚反应产物(紫色);I2(有金属光泽紫黑色固体) KMnO4固体(紫黑色);MnO4—(紫红色溶液)固态O3(紫黑色) 钾的焰色反应(紫色)I2蒸气、I2在非极性溶剂中(紫色) 3.橙色:溴水(橙色)K2Cr2O7溶液(橙色) 4.黄色: AgI(黄色固体);AgBr(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固体);FeS2(黄色固体); Na2O2(淡黄色固体);S(黄色固体); Au(金属光泽黄色固体); I2的水溶液(黄色);碘酒(黄褐色); 久置的KI溶液(黄色)(被氧化为I2); Na的焰色反应(黄色);TNT(淡黄色针状); 工业浓盐酸(黄色)(含有Fe3+); NaNO2(无色或浅黄色晶体);Fe3+的水溶液(黄色); 硝基苯中溶有浓硝酸分解的NO2时(黄色) 久置的浓硝酸(黄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 浓硝酸粘到皮肤上(天然蛋白质)(显黄色); 5.绿色: Cu2(OH)2CO3(绿色固体); Fe2+的水溶液(浅绿色); FeSO4·7H2O(绿矾);

K2MnO4(绿色);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 CuCl2的浓溶液(蓝绿色); 7.棕色: FeCl3固体(棕黄色); CuCl2固体(棕色) 6.蓝色: 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蓝色); 石蕊遇碱性溶液(蓝色); 硫、氢气、甲烷、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淀粉遇I2变蓝色;Co2O3(蓝色); O2(液态——淡蓝色); Cu(OH)2溶于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绛蓝色); O3(气态——淡蓝色;液态——深蓝色;固态——紫黑色)。 7.黑色: FeO;Fe3O4;FeS;CuO;CuS;Cu2S;MnO2;C粉; Ag2S;Ag2OPbS;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变黑; 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 8.白色:常见白色固体物质如下(呈白色或无色的固体、晶体很多): AgCl;Ag2CO3;Ag2SO4;Ag2SO3;BaSO4;BaSO3;BaCO3; Ba3(PO4)2;BaHPO4;CaO;Ca(OH)2;CaCO3;MgO;Mg(OH); MgCO3;Fe(OH)2;AgOH;PCl5;SO3;三溴苯酚CuSO4 铵盐(白色固体或无色晶体); Fe(OH)2沉淀在空气中的现象:白色→(迅速)灰绿色→(最终)红褐色 pH试纸:干燥时呈黄色;中性时呈淡绿色;酸性时呈红色,酸性越强,红色越 深;碱性时呈蓝色,碱性越强,蓝色越深。 红色石蕊试纸:红色(用于检验碱性物质)蓝色石蕊试纸:蓝色(用于检验酸 性物质) 淀粉试纸:白色(用于检验碘单质)KI—淀粉试纸:白色(用于检验氧化性物质) 石蕊:pH<5时呈红色;pH介于5~8时呈紫色;pH>8时呈蓝色。 酚酞:pH<8.2时呈无色;pH介于8.2~10时呈粉红色;pH>10时呈红色。

烟草化学

一、n 1烟叶吸湿性:烟叶依空气温湿度变化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或向空气中散发水分的性能。 2平衡水分:烟叶水分随周围环境温湿度变化而变化,达到平衡时的烟叶水分含量叫烟叶平衡水分。 3低聚糖: 还原糖:具有半缩醛羟基的单糖或低聚糖。 非还原糖: 两糖差: 4施木克值:水溶性糖/蛋白质 5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 6多酚值: 7芳香值: 8主流烟气:烟支被抽吸时,大部分气流从燃烧锥底部周围进入,烟支燃烧形成气溶胶,从烟支尾端冒出的烟气流,称为主流烟气。 (吸燃时产生的烟气)。 9侧流烟气: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内,空气自燃烧锥周围上升,烟支进行阴燃,产生的烟气称为侧流烟气。(阴燃时产生的烟气)。 10旁通区:正在抽吸时,发生在燃烧锥底部周围的温度是最高的,大部分气流从这里通过,称为旁通区。 11总粒相物:沉积在剑桥滤片内表面的主流烟气成分。 12:焦油:总粒相物扣除水分和烟碱后剩余物质叫焦油。

13烟草灰分:烟草样品经过初步灰化后,放在特制的高温电炉中,在500—560℃的高温下灼烧灰化,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水分和挥发性物质以气态逸散,有机物质分解,残留分灰分包括:金属氧化物,氯化物和碳酸盐等即为烟草总灰分。 二、填空题 1烟叶的吸湿性包括四种作用方式:表面吸附和扩散作用,毛细管凝结作用,胶体渗透作用和晶体潮解作用,其中毛细管凝结作用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空气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强;其他三种作用方式均随空气温湿度增加而增强。 2 三、简答题 1水溶性糖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1)影响烟叶物理特性:水溶性糖含量高,烟叶柔软,富有弹性,色泽鲜亮,耐压不易破碎。 2)影响吃味:水溶性糖,特别是其中的还原糖,在烟支燃吸时能产生酸性反应,抑制烟气中碱性物质的碱性,使烟气的酸 碱平衡,降低刺激性,产生令人满意的吃味。 3)影响香气:在烟支燃吸过程中,糖类是形成香气物质的重要前提,当温度在300℃以上时,可热解形成多种香气物质如 呋喃衍生物,简单酮类和醛类等羧基化合物,另外,糖类和 氨基酸经过美拉德反应能形成多种香气物质,产生令人愉快 的香气。

烟草化学成分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烟草化学成分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烟草质量(综合概念):烟草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安全性。 二、烟叶化学成分与烟草质量的关系 烟草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含量,是烟草化学研究的基础。烟草内在化学成分是烟叶品质的“内在”标准,烟叶外观特征是内在化学成分的具体体现。 (一)烟叶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的关系 1.颜色与光泽 烟叶的颜色是鉴别烟叶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烟叶中总氮量、烟碱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较高时,烟叶的颜色较深。同时,一些化学成分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烟叶颜色与光泽。 (1)烟叶生长过程产生的色素。如质体色素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些色素在烟叶调制过程中绝大部分被分解。新鲜烟叶中色素的组成及总量随着烟草的品种类型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2)烟叶调制过程中形成的多酚类化合物。如芸香苷、绿原酸等在过氧化酶的作用下与蛋白质、氨基酸等反应生成的深色物质。——酶参与的棕色化反应。 (3)烟叶调制过程中形成的棕色化反应产物。美拉德反应,氨基酸与还原糖经过一系列的降解、氧化和聚合反应形成的棕色化反应。 烟叶的光泽是由烟叶表面的挥发油和树脂在调制和发酵过程中逐渐失去粘性而形成的。烟叶表面所含挥发油和树脂多,调制后叶片的色泽好、香气足、吃味佳;否则色泽灰暗、香气少、杂气重、品质差。烟叶总糖含量高,总氮、蛋白质、挥发碱含量较低,施木克值较高,则光泽鲜明;反之,光泽暗淡。 2.组织结构和厚度烟叶的组织和厚度与其类型、品种、生长环境、栽培措施、油分含量、叶位 高低和成熟程度有关。不同类型的烟叶对叶片厚度和组织结构紧松的标准也不同。烟叶中含碳与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对组织细致程度有影响,烟叶中含碳化合物含量较高及含氮化合物较低时,烟叶的组织较细致。 烟株上部的叶片较厚,腺毛多,因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较多,香气充足,劲头大,杂气也大;着生在下部的叶片,组织结构较疏松,油分少,还原糖、总糖、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都比较低,品质较差。

常见化学物质 颜色表

常见物质的颜色 ①黑色:CuO、Fe3O4、MnO2、炭粉、铁屑 ②白色:AgCl、BaSO4、CaCO3、BaCO3、无水CuSO4、NaOH、Mg(OH)2、KClO3、KCl等。 ③红色:Cu、HgO、Fe2O3(红棕)、Fe(OH)3(红褐)。 ④蓝色:Cu(OH)2、含Cu2+的盐溶液、 CuSO4·5H2O。 ⑤紫黑色:KMnO4。 ⑥银白色:一般为金属,如Mg、Al、Hg。 ⑦淡黄色:硫粉。 ⑧含Fe3+的盐溶液呈棕黄色,含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 1.红色: Fe(SCN)]2+(血红色); Cu2O(砖红色); Fe2O3(红棕色); 红磷(红棕色); 液溴(深红棕色); Fe(OH)3(红褐色); I2的CCl4溶液(紫红色); MnO4-(紫红色); Cu(紫红色); 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 2.橙色: 溴水; K2Cr2O7溶液. 3.黄色: AgI(黄色); AgBr(浅黄色); K2CrO4(黄色); Na2O2(淡黄色); S(黄色); FeS2(黄色); 久置浓HNO3(溶有NO2); 工业浓盐酸(含Fe3+); Fe3+水溶液(黄色); 久置的KI 溶液(被氧化成I2) 4.绿色: Cu2(OH)CO3; Fe2+的水溶液; FeSO4.7H2O; Cl2(黄绿色); F2(淡黄绿色); Cr2O3 5.蓝色: Cu(OH)2; CuSO4.5H2O; Cu2+的水溶液; I2与淀粉的混合物.

6.紫色: KMnO4(紫黑色); I2(紫黑色); 石蕊(pH=8--10); Fe3+与苯酚的混合物. 7.黑色: FeO,Fe3O4,FeS,CuS,Cu2S,Ag2S,PbS,CuO,MnO2,C粉. 8.白色: Fe(OH)2, AgOH, 无水CuSO4,Na2O,Na2CO3,NaHCO3,AgCl,BaSO4,CaCO3,CaSO3,Mg(OH)2, Al(OH)3, 三溴苯酚,MgO,MgCO3,绝大部分金属等. 说明: ①元素基本上按周期表的族序数排列;②物质基本上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盐、有机物的顺序排列;③许多物质晶状为无色,粉末状为白色,晶型不同可能有不同颜色;④硫化物和过渡元素化合物颜色较丰富。 一、单质 绝大多数单质:银白色。主要例外:镧系锕系及下表物质Cu 紫红O2 无Au 黄S 黄 B 黄或黑F2 淡黄绿C(石墨黑Cl2 黄绿C(金刚石)无Br2 红棕Si 灰黑I2 紫黑H2 无稀有气体无P 白、黄、红棕。 二、氢化物 LiH等金属氢化物:白NH3等非金属氢化物:无 三、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无主要例外:NO2 棕红N2O5和P2O5 白N2O3 暗蓝ClO2 黄 大多数主族金属的氧化物:白主要例外:Na2O2 浅黄PbO 黄K2O 黄Pb3O4 红K2O2 橙Rb2O 亮黄Rb2O2 棕Cs2O 橙红Cs2O2 黄大多数过渡元素氧化物有颜色MnO 绿CuO 黑MnO2黑Ag2O 棕黑FeO 黑ZnO 白Fe3O4 黑Hg2O 黑Fe2O3 红棕HgO 红或黄Cu2O 红V2O5 橙 四、氧化物的水化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