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该怎样体罚 孩子才会服

该怎样体罚 孩子才会服

该怎样体罚 孩子才会服
该怎样体罚 孩子才会服

该怎样体罚孩子才会服?

现代“4+2+1”的家庭结构,使得孩子越来越精贵,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把子女宠成小皇帝、小公主。等到孩子大点了,坏毛病已经形成,父母气急败坏地惩罚,用尽各种招数都无济于事。中国自古讲棍棒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而现代许多专家主张爱孩子,认为父母绝对不可以打孩子,可是不打又怎么成?不打不成器啊?于是,父母们就困惑,究竟该怎样体罚才有效,究竟怎样体罚孩子才会心服?

如果说,教养孩子一定要体罚,还要罚到痛的程度,你同意吗?想必,即使同意,你也是不舍得的。

这个观点不是来自放养孩子的莽夫,而是出自备受人们推崇的管理大师曾仕强。在《教养》一书中曾教授提出,没有人会赞成打骂教育,但是完全不打,恐怕也不是最好的管教方法。一味打骂只能造成子女精神上的恐惧和怀恨,巴不得躲得远远的,父母还能教他什么,管他什么?爱的教育,才能够抓住子女的心,但是,我们并不反对偶尔打打子女的手心。因为必要时让子女尝到一些苦楚,会帮助他记住要时时管好自己。手心以外,其他的部位是不能打的,盛气之下乱打一通,万一造成伤害,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打头、赏他一巴掌、打屁股,都不要尝试。

曾仕强在《教养》一书中提到,在孩子未出生前,就要开始进行正确的教养方法。妈妈在怀孕六七个月以后,“就要常常变换自己的姿势,使胎儿会重新调整自己在母体内的平衡点。”因为孕妇的活动量太少,

或者姿势变换得不够多,胎儿的所有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都会因减少刺激而失去反应的能力。

曾教授提到,父母惩罚孩子时要注意三点,(1)尽量让父亲来执行惩罚,因为一般家庭,母亲和子女相处的时间比较长,用父严母慈来管教,应该比较方便而有效。(2)应该惩罚就要马上执行,不然的话,干脆就说说道理算了。因为小孩子的记忆力大概过十分钟就记不得了,让孩子在不知为什么的情况下接受体罚,孩子不服气,会认为是父母心情不好,才迁怒于他,把他当做出气筒。(3)不必体罚时最好不要。若要体罚就应该让子女感受到痛的程度,他才会记得教训,才会收得到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家长们碰到情绪不好或孩子犯错的时候,常常会大声叫喊孩子的名字:XXX!这点在曾仕强看来是要绝对要禁止的,因为时间长了,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就会紧张而不知所措,一个不喜欢自己名字的人,结果也会讨厌自己,做任何事,都不会起劲。父母管教子女,要经常保持温和的态度,体罚是一种不得已才采用的方式。因为父母责打子女,无形中会教导子女养成打人的行为,将来遇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出手打人。而且父母体罚子女,也可能伤害子女的尊严和自信心。

惩罚孩子,管教孩子,让他们树立“好学、知耻、上进”的生活观念,这是父母惩罚的最终目的。父母们都羡慕《爱的教育》中那个教养有素的小孩安利柯,如果以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为最大荣耀,曾仕强可能正是他们要找的“安利柯的舅舅”。

体罚孩子的好处_家庭教育

体罚孩子的好处_家庭教育 体罚孩子的好处有哪些 1,适当的体罚,让学生长记性; 2,适当的体罚,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并学会承受压力;3,适当的体罚,可以防止孩子养成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坏习惯; 4,适当的体罚,能让孩子对错误的事情起到警醒作用; 家长体罚孩子的初衷 一、是用体罚体现自己的正确。 父母体罚孩子的最初根由,都是有道理的,肯定都是孩子有不正确的行为。父母一气之下,认为只有体罚,才能体现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反对。 二、是用体罚体现自己的权威。 受体罚孩子所犯的错误,往往是父母以前曾经告诫过,但孩子没有注意、或者没有记住而重犯的。由此有的父母认为,

这是孩子故意违犯的,是挑战自己的权威,“不打不长记性”,不打不足以体现自己的权威。 三、是用体罚来让孩子纠正错误。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打就难以改正错误,或者不能很快改正错误。 体罚孩子遵循的原则 第一:适度原则 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我原来的一个同事,他儿子成天逃学,整天沉溺于网吧,还会和一些不良少年打架斗殴。同事气得没有办法,隔三差五就会痛打一顿。可是不仅不起作用,还使孩子变本加厉,据同事气愤地说,孩子不仅在挨打时一动不动,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还会恶狠狠地看着他。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单位,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也不得而知,但我想他也许不会成为心理很健康的人吧。 家长如果真要教训孩子,一定不要使用任何工具,用手打几下孩子的屁股就行了。

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第二:及时原则 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所以惩罚应及时,即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 第三:隐蔽原则 “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胡适的母亲就是教育孩子的典范,从不在人前打孩子。

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惩罚与体罚的区别

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惩罚与体罚的区别 一、什么是惩罚: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体罚是个别教育者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实施的身心上的严重伤害,有背于伦理道德。 二、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而人在一生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进行反思和借鉴,以便今后可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不来的,只能自己积累。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合理而恰当的惩罚教育(也就是今天人们广义的"挫折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常言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古人尚未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饿其体肤,乏其筋骨......",实质上就是我们说的"挫折教育"。众所周知,系统的教育是离不开"挫折教育",它对于培养受教育者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健全心理,加大其受挫的承受量,提高其耐挫能力,帮助其健康成长是大有补益的。但实施"挫折教育"应当警惕慎重和认真严肃的。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副主任的话,非常中肯。我们知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的人才。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就是让孩子负担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接受惩罚。这其实也就是教育孩子养成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责任心,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1、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纪律和惩罚也是达到行为目的的途径,惩罚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关于体罚孩子

“瑞文有约”家长学校记录 2016-3-12 瑞文支招:如何体罚孩子 能不能体罚孩子,如何体罚,体罚效果如何,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在中西方教育理念中,均无定论。早在1979年,瑞典成为第一个全面立法禁止体罚儿童的国家。瑞典社会普遍认为,儿童也是完整的人,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不能侵犯孩子的权利。不仅是瑞典,西方很多国家都奉行“零体罚式育儿”。芬兰、挪威、德国、西班牙、丹麦、荷兰、希腊等20多个国家先后立法禁止体罚儿童。实际上,部分发达国家在“打孩子是否犯法”的问题上,态度也发生了变化。2009年8月,新西兰通过“全民公决”,推翻了两年前通过的《反体罚法》。据了解,《反体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虐待儿童的效果,却引发了大部分新西兰家长的不满。我国则无法律禁止。 长时期研究发现,暴力下长大的孩子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类发展相当优秀,成为社会精英;一类则沦落到社会最底层,成为垃圾。另一项研究发现,人生中没有被体罚经历的孩子,其成就不如有体罚经历的孩子高。 从经验角度讲,体罚孩子是父母不可放弃的权利,恰如一支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孩子成年前,家长维护权威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能常用多用,要注意其效用与使用效率成反比。若经常体罚孩子,孩子会发现,体罚就是家长发泄其情绪而已,撑下来就行了。当孩子反映不记得被打过多少次时,家长该反省,体罚这种方法失效了,该换种方法了。 什么情况下才能体罚孩子?孩子失误,不能打,即使打了也不能减轻孩子的失误率。学习等技术型方面的,越打孩子越没有兴趣。当孩子故意做违反家庭教育原则的事,故意挑衅家庭家规底线时,家长可以出手。家长责罚孩子,要保持理性,不发火,因为在气头上打孩子容易导致失控。要让孩子受到教训,保证不能再有类似事情发生。至于布置劳动任务等变相体罚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 家长反馈一:孩子休学在家第四周,前一阶段的极端情绪消失了,但是每天除了吃东西就是玩手机玩游戏,担心孩子沉迷手机的状态,问怎么样才能更好安排孩子的时间,使其学习生活步入正规。 王瑞文:家长要明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休息在家,就让孩子主导安排家庭生活,而不是被动听从家长安排,真正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家长反馈二:参加家长学校四个月了,以前一直纠缠于孩子的内向易紧张的性格及从小的教养方式,现在逐渐意识到家长教育方式问题更大。总结出两点: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的事情大家做。(此刻赢得了在场家长一致的掌声) 家长反馈三:女孩,十岁,念三年级,聪明,学得快,逆反心强,年轻父母缺少耐心,体罚孩子,现在打骂也无所谓。上次王主任给了建议:问题很多,要找出关键点来突破。家长周末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孩子表现进步明显,渐渐好管了。 家长反馈四:男孩,高一,对学习缺少兴趣,,平时主要时间花在玩手机上,作业拖到最后时间才做,甚至上学前一个通宵赶作业,家长按照王主任的指导,只提醒他注意身体,其他未作干预。并准备与孩子商量逐步调整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时间。 家长提问一:男孩,六年级,现在经常故意漏做不做作业,在学校经常违反纪律,由此多次受到家长体罚,如今体罚也不奏效了,刚打完,十分钟半小时就忘了,“油盐不进”。 专家支招:孩子在家未养成好习惯,到学校里不适应,经常挨批评受体罚,家校均不受待见,负性的心理压力大,慢慢就疲沓了。建议列家庭教育清单,孩子的哪些行为是要体罚

体罚观后感

看孽待儿童视频心得体会 有一位哲人说过“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仁慈,在皮鞭下长大的孩子,只会产生仇恨。体罚只能使孩子学会逃避体罚,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改正错误。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体罚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感想,学生的身心就会严重地受到伤害。针对孩子的不听话、调皮我觉得某校陈老师的“软方法”处理行之有效。我于本周五观看了学生园教师孽待儿童视频,让我重新开始认识关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个问题。一些教师在对所谓“麻烦学生”、“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感到束手无策。看后心中颇有几分酸楚。 在和学生发生某些不适当的矛盾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不仅可以避免师生冲突,融洽了师生关系,可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并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真可谓一举多得。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当某些学生调皮时,自己有时脾气比较大,在学生不听的情况下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到一边去冷静,去“暂停休息”一下,听上去很友好,没有恶意。毕竟小孩子没有被体罚,也没有人被训斥,他只是被制止,被带离现场不难看出这是为什么。作为大人你可以想象出,如果有人因为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而迫使你一个人孤立,你会感到多么的愤怒和羞辱。然而,或许很难想象,一个孩子被“暂停休息”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时,他心里会怎么想。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来试一试:假设你自己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想象你对班里一个学生非常生气(他或者是推了你一把,或者是打了你一下,或者是从你那儿抢走什么东西),因为生气,你或者踢他、打他、骂他。 孩子调皮是他的天性,对这么小的孩子这么做,不是一个老师所应该有的行为作为学生教师,应该为人之师,教书育人,杜绝发生体罚或是变相体罚的事件。 ??但有时教师的一些话语也等于一种变相体罚,例如威胁。某学生不愿意睡午觉,教师拿出一个小棒吓唬。一些教师经常威胁、恐吓学生,比如说什么,“以后再这样我们就不要你了!”“让你爸爸妈妈来,告诉他们你在学校里干的好事!”……这种威胁表面上学生感到无所谓,内心却是非常痛苦的,势必会造成学生各种反抗心理的产生,给学生园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有时就听见学生模仿老师“你真烦?”“吵什么吵”连语气都很真,是那种有力带生气的时候说的。由此看出经常体罚学生,将来就会使他变成性格暴躁的人。 因此,要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老师必须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教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专业素养,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老师。 “一张笑脸相迎、一颗爱心相送、一腔真诚相待、一个满意相伴”。 让孽待学生的事件在我们这个国度消失吧!把孽待和仇恨变成对学生的爱,用爱鼓励自己,有勇气的在教育路上前行。

惩罚(体罚)教育在各国

反弹琵琶——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少惩罚 焦作市许衡实验学校郜卫军 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焦作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再次强调的时候,我斗胆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些不合时宜了。可是回顾参与教育几十年来的见闻,我感觉惩罚(记忆更深的是体罚)总是存在于教育的角角落落,甚至对为师者的处罚乃至刑罚都未能使之决断。究其原因,还是大家(注:精通教育之大家)都未能静下心来、深入进去揣度一下教育到底该怎样做?惩罚教育到底应不应该存在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当然,“惩罚”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活灵活现的体现在实施“惩罚”的犯了错的教师身上。 ——写在前面的话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肉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当今教育领域以学生人权为中心,对惩罚方式进行的改革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变化的影子。但教育的这次改革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 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惩罚的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教育惩罚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称之为“负强化”。教育惩罚分精神类和行为类两类。精神类有扣品德操行分、责令做公开检讨、警告、记过等。行为类就更多,针对不同的具体事件会有不同的具体行为:罚面壁思过,罚做体力活,罚抄写单词…… 合理的惩罚既是天经地义的伦理常情,也是教育常规手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义务。”没有惩罚的教育势必滋长恶的本性,同时也就削弱了善的力量。惩罚会让学生知道是非曲直,让学生知道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让学生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的教育,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培养正义感和抵抗恶的诱惑

10个体罚孩子的坏处 你知道吗_家庭教育

10个体罚孩子的坏处你知道吗_家庭教育1:体罚损害儿童智商 体罚使得孩子更加具有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而且可能导致认知障碍和发育困难。 2:滥用体罚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体罚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被很多家长滥用了,并由此而引发了诸多问题。心理专家表示,滥用体罚危害孩子心理健康,会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滥用体罚就是在孩子面前宣扬暴力 专家指出,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是被他人接受,并被他人尊重;第三是要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要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如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

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 4:体罚损伤自尊心 儿童心理学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发育,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自尊心是对自己个性品质的确良肯定的评价,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学生积极上进的一种动力。他们一旦有了错误和过失,就会感到内疚,受到良心责备,下决心改正。尊重信任孩子主要是指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想念他们的力量和才能。 5:体罚妨碍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 唯有个性心理行到健康、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人,才能主动适应和促进现代化社会发展,才能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竞争型人才。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体罚对成才的心理因素,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极为有害。

谈家长体罚对孩子身体、心理、行为3方面的影响

谈体罚对孩子身体心理行为3方面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那到底孩子能不能体罚呢?体罚当然是不对的。尽管在32个国家都禁止体罚,但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都至少部分存在。尤其我们农村的很多家长还在始终坚持“三句好话不如一马棒”的观点。关于为什么打孩子我搜集了以下几种原因: 1.传统教育方式的延续。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就是被打大的,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也习惯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没去想或者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2.拿孩子出气。有的家长因为和配偶吵架了或者其他原因心情不好就拿孩子出气打孩子。 3.报复。日本哲学家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岸见一郎认为体罚不是教育,而是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的理由。甚至还说批评即使是没有动手,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体罚。报复什么呢?你把我气成这样,我得报复你,就是要发泄心里的火。 那体罚到底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身体方面 虽然轻微的体罚在很多教育领域里边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打手心、打屁股。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认为不能体罚孩子。因为体罚经常会出问题,大量的父母在体罚的时候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有家长失手打死孩子。 二、心理方面

1.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痛打一顿,使孩子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记不住英语单字,担心背不出算术口诀,担心……。他们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美国杜克大学儿童与家庭计划研究中心学者在意大利、泰国、肯尼亚等6个国家询问了336名家长与他们的孩子关于体罚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孩子中,那些经常被体罚的孩子比其他儿童更具有攻击性,同时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2自卑、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幺,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是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而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当这

关于教育中的体罚

关于教育中的“体罚” 一、什么叫做教育中的“体罚”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殴打、罚站、下蹲、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刮脸、打撕嘴巴等行为。 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谩骂、烈日下暴晒等行为。变相体罚指对身体不进行直接的伤害,但对心理、对人的功能进行摧残. 二、常见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分析 1、殴打(打耳光、刮脸、下蹲等)。教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如果说谩骂、侮辱不足以体现教师地位优越的话,那么对学生打耳光,就表现出教师地位的至高无上了。 例如某地一所完全初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教师在上课时,有位调皮的学生自由讲话,这位教师走到该同学的前面,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本想来个“杀鸡儆猴”。使其他同学望而生畏,偏偏这位同学不是等闲之辈,他也回敬了老师一个耳光,这可激怒了这位教师,他又给学生来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更有力度的耳光,直到学生跪地求饶为止。此时,教室一片混乱,喧闹异常。这个教师本以为打耳光是处罚调皮学生最安全的课堂控制方法,不料不仅没达到这种效果,还招致社会的谴责和学校的处分。 2、罚站。相对而言,罚站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体罚方式。从学生习以为常的表情来看,罚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同时,罚站也很少招致社会、学校、家长批评,学生又承受得了。因而,只要是学生违规就随时可以罚站他。甚至有些教师把罚站这一招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频频使用,屡屡得手。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王某是某小学的一位年轻教师,他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后进生在玩小游戏机,于是大吼一声:“你要打游戏就站到教室外面去打!”学生无奈,在教室外站着,过了半小时,其家长来校送衣服,发现其儿子站在外面。于是怒气冲冲地闯进校长室,发问道:“我儿子是到学校来接受教育的,不是来学校站岗放哨的,我儿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子吗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 子吗?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被别人知道了,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下面就是jk3721网为大家整理的美 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不打不骂效果更好?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 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在广州的小巷里常常见到的父母拿着鸡毛扫打孩子的现象,在美国的公共场合是不可能见到的。 中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离不开“打”字。的确,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让父母气愤难耐甚至束手无策的时候。 教育孩子需要奖励与惩罚手段并行,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必须的一种手段。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父母们是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的? 在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我总结

了他们的惩罚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两点:“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独处”和“限时”。我这翻译可能不够传神,且看我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惩罚手段。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别是4岁、两岁半和一岁。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 咬人。 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梅丽莎闻讯从厨房出来,一看汉娜咬了妹妹,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 汉娜在楼梯上坐着,也哇哇大哭。其实她可以自己下来继续玩,但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一直坐在那里哭,而梅丽莎则继续在厨房忙碌,并没有理会大哭的汉娜。 哭了约十分钟,汉娜终于不哭了,这时候梅丽莎才走过来,问汉娜知不知道自己什么事做错了,汉娜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梅丽莎表扬她勇于承认错误,然后给她讲了一通道理,便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亲吻了一下,汉娜便又欢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 邻居家有一个10岁的男孩凯德,长得不但俊俏,且彬彬 有礼十分懂事,对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顾,常常牵着宽宽的手带着宽宽玩。有时凯德想把宽宽抱起来,他会先跑过来问我是否允许他抱宽宽,征得我的同意后才去抱宽宽玩各种游戏。 我非常喜欢凯德,一直想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把他教育得这么好的。有一次去小区游泳池游泳,刚好凯德的父母也在,

体罚孩子的方法

体罚孩子的方法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体罚孩子的方法“棍板子底下出人才.”这句话一直被我们所公认,如果我们的脑海中想起旧时的教书先生,相应的就会联想到起教书先生手中的那把戒尺,但是,现在的教书先生要是大人就会触犯法律,我国的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伤害儿童和青少年,不过那法律也只是对老师有比较大的作用,家长就不会在意法律不法律的,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开始打。 中国人打孩子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 1.孩子就是出气筒,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打孩子 2.受到环境的影响,自己从小就被父母打,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很正常。 3.孩子不按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其实有时大人的意志本身就是错误的。 4.家长做错事用打孩子下台阶。 5.病态的虐儿。 根据分析上面大孩子的状况,孩子在中国多数被当作私有财产,孩子人格的独立性完全没有受到尊重,一个国家的人民强大国家才能强盛,而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化虽有其精华之处,但我们国家的发展也受到了其糟粕处的限制,比如说:我国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同样受到了愚孝和教子方面的影响。

那么,待体罚孩子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呢?我个人认为:体罚孩子要适合适当,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又会出现疑问了,什么叫适时适当啊!基实这个很简单,这个分寸做家长的可以找来几个人帮你撑握。孩子的父母都可以找来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最尊敬和敬佩的朋友,或找一个幼儿园的阿姨,另找一个对于教育孩子有经验的人。让他们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色,制定一个体罚孩子的原则。然后把孩子叫来,很认真的对孩子宣布:如果犯了这些错误,爸爸妈妈就会狠狠惩罚你! 另外,在这里在提醒的是:如果你们定的那些原则孩子没有侵犯,绝不能你的心情不好就打孩子,当热也不能因为你的心情好孩子犯了错误就不体罚孩子,该打的时候也要狠狠的打,不要手软!打孩子的工具不能使用竹的主杆,最好是竹枝,为了让他记住痛的教训,可以用竹枝狠狠抽打孩子的屁股,体罚孩子除了不可以盲目的乱打之外,最忌就是孩子患了大错时父母手软!如果父母因为手软等原因只是吓唬孩子,而没有真正的打他,这样的体罚起不到什么作用!

2020父母正确惩罚责打孩子方法经验

2020父母正确惩罚责打孩子方法经验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适当体罚孩子,让他明白做错事情应当承担责任,并学会承受压力,是有好处的;现在家庭,教育子女的任务却不仅仅在父亲,母亲也扮演着不可轻视的角色;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在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教育效果甚微,或者明知错误却屡教不改时,也许会忍不住扬起你的巴掌,让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应当承当责任、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而是应该怎样打、适度原则、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及时原则、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打完以后要爱抚,讲道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打他是为他好等,具体材料详见:中国传统家教“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观念根深蒂固。今天,当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的时候,总有不少父母抱怨:对孩子,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孩子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到底该不该打呢? 我认为:适当体罚孩子,让他明白做错事情应当承担责任,并学会承受压力,是有好处的。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簇拥下的“小皇帝”,“小太阳”。往往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稼穑不分五谷。是在各种新奇食品,成箱玩具的陪伴下长大的。大人们“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疼都来不及,怎么舍得动一根指头?孩子犯了错误即使妈妈有时气不过想打孩子,也在爷爷奶奶疼爱下望而却步。 于是有些孩子就变成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稍有不顺心就不高兴就和大人闹,家长批评一句便不得了,养成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坏习惯。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现在家庭,教育子女的任务却不仅仅在父亲,母亲也扮演着不可轻视的角色。在提倡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今天,新一代的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有立足之地、有所建树,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教育效果甚微,或者明知错误却屡教不改时,也许会忍不住扬起你的巴掌,让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应当承当责任。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朱家雄认为: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会绝对不打孩子,而世界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而是应该怎样打。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适度原则 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我

体罚与惩戒

二、什么是体罚 何谓体罚,我们认为,体罚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打学生,而广义的理解是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 有人认为,如果学生身体没有受伤害,就算不上体罚,这种观点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学生的身体不能伤害,学生的心灵更不能伤害,对学生进行辱骂,直接伤害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身体的伤害是短暂的,而心灵的伤害则是长久的。心罚比一般的体罚更可怕,因此,心罚实质上是更严重的体罚。 还有人认为,剥夺性处罚既不是打学生,也不是骂学生,它应不属于体罚范畴。比如,上课时学生讲话,教师让学生走出教室,不让他听课;学生迟到,教师不让他进教室,学生只能站在门口;学生学习成绩差,班主任不准他参与班干部的竞选等等,这是对学生合法权利的不正当剥夺,教师的行为实质上是违法行为,我们应该往往把它们划入到广义的“体罚”之中。 三、体罚与惩戒的区别 体罚与惩戒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合理的惩戒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戒权,也应该合理利用惩戒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掌握惩戒的“度”,合理的惩戒是教育,不合理的惩戒就是体罚。超越一定的“度”,合理的惩戒也会变成体罚,因为,它伤害了学生,而不是教育了学生。比如,对学生迟到、早退、上课开小差、不参与集体活动等行为,它们够不上行政处罚,而在教师教育无效的前提下,适量地罚学生打扫卫生、罚学生跑步、罚学生抄写单词等,不应属于体罚范畴。例如:如果说学生没有履行值日的职责,本来要扫教室一天,现罚扫教室二天,这就是合理的惩戒,如果罚扫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就属体罚。 对学生不能进行体罚,这是教育走向文明的标志,是学校管理体现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对学生进行体罚自古有之,在专制的社会,在缺乏人文关怀的时代,没有体罚是不合情理的。可是,到了民主的社会,在弘扬主体精神的时代,如果依然实施体罚,就是教育的倒退。文明的教育是无体罚的教育,它应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 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抱着一心一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这么一个宗旨,对于违纪学生,就一定能够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处理。 所谓良好的心态,就是要宽容,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能动辄处罚、责骂,要多教育,多引导。因为学生毕竟只是成长中的人,他们的身心还没有完全健康地成长起来,犯错误、违反纪律也是难免的。 一位名人说过:“生气发火,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老师,请记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一、惩戒与体罚的辨析

教师体罚孩子的反思

教师体罚孩子的反思 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发微博称,经连夜调查,10月25日中午依法对两名涉嫌体罚幼童的女教师作出处理。颜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另一名参与拍照的女教师童某,因寻衅滋事被作出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10月24日,网络上爆出一组图片显示,该颜姓幼师双手扯住一名男童双耳,将其提起离开地面。另一张图片则是其拍摄一名少儿被她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场景。 早有耳闻教师体罚学生,此前也陆续有教师虐童的新闻爆出,每次目睹这些图,内心寒战顿生,隐隐作痛。都说人心是肉长的,她们的心难道是铁做的么? 我想对此讲讲自己的看法。 古有一说,鞭下才能出状元。近些年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更是让各方将“打是亲,骂是爱”看做是出于对孩子的一片好心,情非得已。不少幼儿园推行小学化教育,将原本以游戏为主的课程变化为填鸭式灌输,幼儿稍有表现不好,难免受到斥责甚至体罚。 第二,教师素质差,教育手段贫乏。一些地方幼儿园师资管理不规范,导致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无良从业人员混入教师队伍,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个人素质偏低,无法正确教导孩子,方法简单粗暴。这次温岭虐童教师也查出是“靠关系进的幼儿园,没有教师资格证”。 还有些教师,特别是学校里的青年教师,工作有热情,事业心强,想把孩子教好,但由于经验不足,缺少办法,见学生违纪,情绪便急躁,因而体罚学生。有些教师则因为在家庭或社会交往中受气,无处发泄,将学生作了出气筒。特别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地位不高,待遇较低,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心中有怒气,遇事易动气发火,感情用事。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对不争气的学生,教师便使用强制措施体罚学生,而这,却常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另外,学校领导对教师体罚学生的危害性重视不够,一旦因为教师体罚学生而出现问题时,学校领导袒护教师,也是导致体罚增多的一个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中有有明文规定,2003年湖北省规定今年全省各学校都必须建立“师德档案”。2004年规定师德不过关教师不晋升,要求教师的行为都必须接受一些基本法律约束,但我想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观念意识的转变,而体罚学生是一种责任心的观点我觉得不妥,是在为老师的过失找借口。 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理应以孩子自身为中心,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在英国,父母和老师要弯下身体与孩子平等交谈,很多事情要与孩子交流讨论。犯了错误的孩子也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但首要前提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因此,探索师生双方在人格上的去等级化、在管理上去行政化,以平等身份对话,是我们现在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需要各方的监督和努力,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法律的及时惩处。假如我们都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扪心自问,积极探索更多合理的教育方法,体罚学生现象就有望逐渐消失。 第三,体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畏于教师的体罚,只得囿于教师规定的框框之中,学生的智慧难以萌发出来,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敢发挥,久而久之,学生自甘于平庸听话,我们的教育便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瓦特、牛顿、爱迪生们如整天处于教鞭的威慑之下,他们的聪明才智怎样去发挥?又怎能发挥?再次,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自尊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是学生走下坡路的开始。有些学生经常受到粗暴的训斥、体罚,自尊心、自信心丧失,自暴自弃,变成了破罐子破摔的“老油条”。 最后,体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冷漠孤僻、敌视和心理闭锁等畸形变态心理。经常受到打骂的学生,平时谨小慎微,提心吊胆,唯恐被教师体罚。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卑胆孝撒谎的性格。这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打骂和过分的严厉只能让儿童说谎,变成怯懦的人,同时养成儿童的残忍性。”从教师方面看:体罚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威信,而且当教师

800字变相体罚幼儿反思

800字变相体罚幼儿反思 精品文档 800字变相体罚幼儿反思 孩子是祖国的花骨朵,需要大家的呵护才能好好的成长,然而进来频频发生幼儿被变相体罚的情况发生,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为什么要对如此年幼可爱的孩子做如此残忍的事情,为此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800字变相体罚幼儿反思的文章,欢迎参阅。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很能理解做一个幼儿老师的压力。孩子在幼儿园吃、穿、住、行、学习老师都得操心,磕着碰着就更不用说,其实老师把每个孩子都当自己的宝贝一样护着,爱着。但毕竟幼儿园保教人员面对的是孩子,难免会有惹人生气的时候。有些老师及时反思了,积极思考了问题所在,并找到办法解决;也有一些老师性格过于暴躁,老师也是人,也有性格差异,脾气一暴躁就很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也就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孩子。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要尊重、爱护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各个幼儿园也在大力学习宣传法律知识,指导规范教师的行为,单凭工作经验是不够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淘气、调皮”是成人对孩子的一种看法,不是孩子的错。我个人觉的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幼儿教师,更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个孩子。虽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又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造 1 / 6 精品文档 成有个别孩子的脾气性格可能是比较古怪、倔强、偏激。但我相信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体罚出来,所以我相信如果只要老师有耐心、有责任心,相信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坚持积极鼓励孩子、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方法,我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该如何来正面引导呢?对于孩子,只有两个字:尊重。从“管”孩子到尊重孩子。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孩子生来不懂事,就要大人管。其实孩子虽小,但也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天性、人格和尊严。尊重儿童的天性,了解儿童的遗传特点:儿童的天资有差异,但可以自我补偿;对天资较差的孩子,不能说“笨”;根据儿童的天性,确定恰当的期望值,提出恰当的目标;针对儿童的气质、情绪和性格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 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就是我们老师的问题了。我们对儿童应该低控制,不要认为孩子听话、守纪律就是最好的状态,应该尊重天性,顺其自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帮助孩子实现他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对孩子说话不是直接的命令式,而是建议、商量的语气。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性,高报负,高自尊,高自信,重视个人价值,对成人的权威不盲从,这样的人格完整的人。 没有爱的教育不成教育,缺乏爱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幼儿的爱心需要我们老师用爱心去唤醒,所以让我们一 2 / 6 精品文档 起来播撒爱的种子! 前不久,在《都市报》和《商报》上刊登了一则另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新闻_孩子由于在幼儿园午睡的时间哭闹不肯入睡,班级老师怕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不仅用巴掌打孩子,还用“胶带纸”封住孩子的嘴巴。 当时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在深思,这位老师她有资格当老师吗?她配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么?难道她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摧残一个健康孩子的心灵吗?她难道不知道这是在侮辱一个孩子的尊严吗?

教师体罚检讨书体罚孩子的检讨书

教师体罚检讨书体罚孩子的检讨书 体罚孩子检讨书(一) 尊敬的学校领导及全校师生: 你们好, 我怀着无比惭愧的心情递交这份教学工作严重失职的检讨书。20xx年1月16日星期五中午,在一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中,因为陈孝天同学不订正试卷以及屡次欺骗,我盛怒之下用教鞭抽了他,谁想这一鞭子落在陈同学的眼皮上导致其眼尾溢血和鼻梁处瘀伤。事发后我当即联系其家长前往水槎医院,其后又送往县人民医院做x光及ct检查。尽管结果表明陈孝天同学的眼睛没受到伤,但给陈同学的身心伤害已经造成,给其家人带来的伤害也已经造成,作为一名人名教师我没有做到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育行风整顿三番五次强调不得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校领导也在校例会上多次强调,而我却无视学校的要求。 在对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伤害深感不安的同时,我也对自己思想深处的动机和根源做了反思: 首先:农村学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由祖辈带大,他们对小孩溺爱、袒护,使这些未来的花朵”;不懂什么是文明礼貌,更谈不上遵守学生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纪律。一旦长期在家里养成习惯,一年级半个学期的学校教育,是难以改变和纠正的。可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教育好,班上其他学生就会被赤化”;,为管好和

教育好这部分学生,我就产生了错误的动武”;念头,愚蠢的将法律和师德抛诸脑后 其次,受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我没有意识到,身为人民教师,在履行教学职责的过程中,对学生不采取正确的 教育方式,而进行体罚,反而会侵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权。 最后,不管我的出发点是多么的为了学生好,都不能体罚,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教师的行象,也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伤害,学生犯错误,我应耐心询问原因,或通知家长教育,学生是 教育出来的,而不打出来的。我的行为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同时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不允许的。特别是体罚学生会恶化师 生关系,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检讨人:XXX XXXX年XX月XX日体罚孩子检讨书(二) 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是xx中学教师xxx,男,汉族,xxxx年12月4日出生, 现年25岁,xx市人,20xx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八年级122班 主任及历史教师. 就在昨天,我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体罚了学生,事情经 过如下: 昨天第二节晚自习,在教室下班辅导,发现谢xxx在讲小 话,我很生气,就用手打了她巴掌,这个时候想起之前几次作业

10种惩罚小孩的好方法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惩罚孩子的十个小方法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但惩罚宝宝也要讲求科学方式,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宝宝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更可能使宝宝的行为逆向发展。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惩罚宝宝,下面十个方法科学又智慧。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

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