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逻辑学[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内容提要】

一、复合命题及其结构。复合命题是包含了其他命题的一种命题,一般地说,它是由若干个(至少一个)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是由逻辑联结词来决定的。不同的联结词是区别各种类型复合命题的唯一依据。

二、联言命题及其推理。联言命题是断定若干事物情况共同存在的命题,只有在其联言肢都真的情况下,该联言命题才是真的。据此逻辑性质而进行的联言推理有两种形式:分解式和组合式。

三、选言命题及其推理。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命题。根据其肢命题(选言肢)是否相容,可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关键是掌握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种命题的逻辑性质,弄清至少一个选言肢真(可以同真)和只有一个选言肢真(不能同真)的不同,从而正确运用选言命题。能区分相容选言命题和联言命题根本不同的逻辑性质。在此基础上掌握选言推理的定义以及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形式和规则。

四、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假言命题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命题,因而又称为条件命题。根据断定的条件性质的不同,假言命题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三种。其要点是切实把握充分、必要、充要的逻辑含义,弄清三种假言命题之间的区别:充分条件是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必要条件是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充要条件是充分、必要二者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掌握假言推理的定义以及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和规则。

五、二难推理。二难推理的四种形式:简单构成式、简单破坏式、复杂构成式、复杂破坏式,以及二难推理的要求和破斥错误二难推理的方法。

六、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负命题是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是仅有一个肢命题的

一种特殊的复合命题。它与直言命题中的否定命题有着根本的不同。要点是掌握负命题和原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各种负命题的等值命题,利用各种负命题的等值公式进行推理。

【重点】

一、复合命题及其具体类型的辨识

复合命题的特征,决定着它同简单命题的区别;复合命题的联结词,决定着各类具体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而其肢命题间的关系决定着复合命题的真假。

(一)复合命题的特征

在一个命题中还包含着其他的命题,是复合命题的基本特征。这是它同简单命题的区别。它所包含的其他命题也称肢命题。例如:

①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

②希望你们既要循序渐进,且要谦虚,还要热情。例①包含着一个命题,其中的联结词是“并非”;例②包含着三个简单命题,联结词是“既……且……还……”。复合命题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肢命题+联结词(联词、联结项、联项)

复合命题的肢命题可以是一个,如例①;也可以是多个,如例②。所以,那种认为复合命题就是“包含着若干个肢命题的命题”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各类复合命题相区分的依据

(三)复合命

题的真假标准

复合命题的真假,决定于肢命题之间的关系,一个具体的联项具有什么逻辑性质,对肢命题之间的关系就有什么要求,凡是肢命题之间的关系合乎其联项性质的逻辑要求,就是真命题;反之,则为假命题。

掌握复合命题的种类、性质以及对其肢命题间关系的要求,是正确进行复合命题推理的基础。

二、联言推理的逻辑依据、种类及其形式结构

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命题并根据其逻辑性质所进行的推理。因为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是联言肢当且仅当同真才真,所以,联言推理的种类,只能有分解式和组合式两种:

三、相容和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异同

(一)逻辑性质上的联系和区别

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命题。然而,在日常思维中还要求严格地区分选言命题的相容与不相容。例如:

①做事或者是恰到好处,或者是做过了头,或者是做得不够。

②张三在经济上犯错误,或由于贪污公款,或由于挪用公款,或由于浪费国家资财。以上两例同是选言命题,但例①中的三种事物情况不能同时为真,是不相容

选言命题;例②中的三种事物情况可以同时为真,是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共同点是:(1)肢命题同假,选言命题必假;(2)肢命题中有且只有一真,选言命题必真。两者的区别点是:当肢命题同真时,相容的为真,不相容的为假。也就是说,当且仅当肢命题同假时,相容选言命题为假;而肢命题同假或同真时,不相容选言命题均为假。

两者的结构形式是:

(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相容选言命题的联项一般用“或者”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项用“要么”来表达。但是日常语言是不规范的、灵活多样的。例如:

①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吴晗《谈骨气》)

②闻一多有时是先做不说,或者边做边说,或者先说后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③读书方法,或是寻章摘句式;或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或是既钻研关键章节语句,又领会全书大意。(《谈读书》)

例①是不相容的,联项是“宁可……也不……”;例②的联项是“或者”,表示肢命题相容;例③的联项“或是”却表示不相容。

为了明确“或者”所表达的是相容的,往往用“二者兼而有之”等附加词。例如,“这部作品不好,或者是思想性差,或者是艺术性差,或二者兼而有之”。表示“或者”具有不相容性质时,常附加“二者必居其一”、“二者没有调和的余地”等。例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三)相容选言命题的基本形式

四、选言推理的逻辑依据、种类及其规则

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命题,并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

因为选言命题有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相应地,选言推理也有两种: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它们都有各自的规则。凡合乎规则的都是正确的有效式;否则为非有效式。

(一)相容选言推理及其规则

相容选言命题的选言肢之间的关系不互相排斥,它们当中至少有一真,也可能都是真的。如果断定前提中一部分选言肢为假,则结论可以断定另外一部分选言肢为真;但是,前提断定一部分选言肢为真,而结论却不能据此而必然推出另外一部分选言肢的真与假。所以,相容选言推理只有否定肯定式这种有效式,而肯定否定式是非有效式。因而它有两条规则:1.否定一部分选言肢就必然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2.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二)不相容选言推理及其规则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选言肢之间是相互排斥的,而且只有一个选言肢为真。这就决定了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特性:各选言肢之间的关系不能同假、不能同真,其中只有一肢为真。如果前提中断定一部分选言肢为假,结论就必断定余下的唯一选言肢为真;如果前提中断定一肢为真,结论就可断定其他肢为假。所以,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个有效式: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它的规则是:1.否定一部分选言肢必然肯定余下的唯一选言肢。2.肯定一个选言肢必然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五、蕴涵、逆蕴涵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关系

假言命题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分,常是学习中的难点。况且,现代逻辑中命题逻辑的“五大联结词”没有逆蕴涵词“←”。这是因为蕴涵词“→”是基本的,而“←”是由“→”派生出来的,所以,理解蕴涵和逆蕴涵的性质便是辨认两种命题的关键。

假言命题中的事物情况,在先的叫前件,在后的叫后件。前件蕴涵后件的就是充分条件;后件蕴涵前件的就是必要条件,因为方向跟蕴涵相反,所以,叫逆蕴涵。两者性质恰恰相反,这是分辨两种条件的最关键之点。如果前件蕴涵后件,则后件逆蕴涵前件;如果后件蕴涵前件,则前件逆蕴涵后件。即当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时,则后件为前件的必要条件;而当后件是前件的充分条件时,前件则为后件的必要条件。

弄清了上述蕴涵与逆蕴涵的性质、关系,就从理论上根本掌握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与关系。现用公式来表示两种命题的结构形式。

例①的前件(p)

是后件(q)的充

分条件,其后件

(q)就是前件(p)

的必要条件,即

例②。例③的前

件(p)是后件(q)的必要条件,其后件(q)就是前件(p)的充分条件,即例④。例①的联项“→”是蕴涵;而例③的联项则具有逆蕴涵的性质,即后件(q)蕴涵着前件(p):q→p。

例如:

①只有彼竭我盈,才能克之;并且如果彼竭我盈,就能克之。

②若人生,则有血脉,有精气;并且若人死,则没有了血脉,也没有了精气。六、假言推理的逻辑依据、种类及其规则

假言推理是前提至少有一个是假言命题,并且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推理。

因为假言命题有三种,因此,以假言命题为前提的假言推理也有三种: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这三种推理都有各自的规则及不同的有效式:

(一)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及有效式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是:当且仅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该命题为假。这就表明,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是真的,那么它的前件真时,后件也一定真;后件假时,前件也一定假;而后件真,前件可真可假;前件假,后件可真可假。据此,可得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1.肯定前件必肯定后件,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2.否定后件就必能否定前件,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只有两种有效形式:1.肯定前件式。

2.否定后件式。

(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及有效式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是:当且仅当其前件假而后件真时,该假言命题是假的。这就表明,一个真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前件假时,后件一定假;后件假时,前件可真可假;后件真时,前件一定真;而前件真时,后件可真可假。这就决定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1.否定前件必能否定后件,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2.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因此,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也只有两种有效形式:1.否定前件式。2.肯定后件式。

(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及有效式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是:前件和后件一真一假时,它是假的;前件和后件同真或同假时,它是真的。也就是说,一个真的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后件假,前件一定假。因此,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是:1.肯定前件必肯定后件,否定前件必否定后件。2.肯定后件必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必否定前件。这就使得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四种有效形式:1.肯定前件式。2.否定前件式。3.肯定后件式。4.否定后件式。

【难点】

一、恢复假言推理省略式的步骤

事物间的条件关系反映在假言命题中,其逻辑关系的性质和结柯,应该都是确定的、完整的。但是由于自然语言简明、活泼、不规范化的特点,假言命题的语言表达在许多情况下,运用了省略式,并且前后件的位置也不固定,这就使得它的逻辑关系显得更为复杂。

怎样确定所省略的部分呢?又怎样将其恢复为完整式呢?其步骤大致如下:(1)仔细辨识省略中含有哪些命题;(2)分析命题的性质,即看联项是什么,没有联项时就只能从事物情况间的客观联系来确定所省略的联项是什么;(3)确定所运用的推理类型,并判定省略了什么部分,试行恢复;(4)根据推理规则来检验是否为有效式;(5)如推理无效则应再检验一下哪一步有问题。例如:

①我看到了未来祖国盛开着的花朵,所以我说:我是幸福的。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看,你还是不要忙于发言吧。

③常言道,不做哪一行,就不能吃哪一行的饭,而你现在还不做我们这一行。

断定了假言推理

所省略的是哪一

部分,并恢复成

完整式以后,如

果形式是有效

的,从推理形式

的研究来说,就

算完成了。但如果还要来验证其结论是否必然为真,就要检查其前提是否真实。日常思维中,所省略的前提不少是错误的,从而导致结论不必然为真。但是,前提是否真实,已经不是光靠逻辑学所能解决的了。

二、真值表的定义作用

真值表是定义“命题逻辑”中的五大联结词的有效工具。在二值(真假值)逻辑中,假设p、q分别代表任意的两个命题,每个命题都有真假两种情况,两个命题的真假组合共有四种情况,各种联结词的真值可以列成真值表(一),并可据此构成定义。

三、等值命题间

的相互转换

命题之间,凡具

有等值关系的

都可互换。下面

列出几类命题

的等值关系:

(一)负命题

与其所否定的

肢命题的矛盾

命题间的等值

关系

负命题所包含

的命题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命题就是它所包含的命题的矛盾命

题。任何一个命题都等值于其矛盾命题的负命题。

例如,下列三个命题都是等值的:

①只有让马儿吃草,马儿才能跑。

②或者让马儿吃草,或者不让马儿跑。

③并非既不让马儿吃草,又要马儿跑。

复合命题的等值命题虽然数量较多、比较复杂,但掌握了它,不仅可以灵活地转换句式,而且有助于从不同方面分析论证问题。要熟练地进行命题的等值转换,

就要牢固地掌握各种命题的性质、关系等知识。下面谈到的真值表就是检验命题是否具有等值关系的有效方法。

四、真值表检验等值的作用

真值表既可以发挥其对各复合命题及其联结词的定义作用,又可以发挥检验各复合命题间是否等值的作用。所谓等值,就是指两个命题同真同假。现根据真值表(二)、(三)分类说明其检验命题间的等值过程:

综上所述:(1)永真式就是有效的推理式。例如,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是永真的、有效的。因而,推理有效式本身就包含一条规则:否定选言前提中的部分选言肢,结论就要肯定余下的选言肢。又如,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是有效式,而它也反映了一条推理规则:肯定前件就必然肯定后件。(2)非永真式就不是有效的推理式。例如,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非永真的、无效的。这个非有效式也反映了一条规则:肯定前提中的部分选言肢,不能必然否定余下的。又如,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也是非有效的,因而它也反映了一条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

总之,真值表检验方法是验证一切推理式是否有效的科学方法。这里仅举出少数例子,余下的留给大家自己验证。

六、以基本的推理式为基石的多种复杂推理形式

基本的复合命题推理形式,是以现代逻辑称之为五大联结词构成的复合命题为前提的推理式,这就是普通逻辑中的联言推理、相容与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和负命题等值推理。

在基本的推理形式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多种复杂形式的推理形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推理体系。例如:假言选言推理、假言联言推理、混合的或纯粹的联锁假言推理和所谓反三段论等等。这、些推理形式为解决日常思维中存在的许多复杂生动的推理问题提供了多方位的、更行之有效的思维工具。

下面分别说明这些推理形式:

(一)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

所谓二难推理,是指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二肢选言命题为前提,而获取以直言命题或选言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掌握二难推理,实际上并不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组合。以肯定前件式为基础的二难推理就叫构成式;以否定后件式为基础的叫破坏式。两个假言命题的前件或后件相同,属于简单的二难推理;前后件都不同的属于复杂的二难推理。

例如:如果你考

上大学,你要利用在校时间刻苦学习;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要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你或者

考上大学或者考不上大学;所以你或者利用在校时间刻苦学习,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

通过上述两种构成式的比较,就可发现其共同点:(1)包含着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2)其前提,一个是由两个假言命题组合起来的,另一个是两个假言命题的前件组成的选言命题。(3)结论肯定了两个假言命题的后件。其区别点有:(1)前者的两个假言命题的前件不同后件相同,后者的前、后件都不同。(2)前者的结论所肯定的是一个直言命题,后者的结论所肯定的是一个选言命题。

例如:如果一个作品是好作品,则它的思想内容一定好;如果一个作品是好作品,则它的艺术水平一定高;这个作品或者思想内容不好或者艺术水平不高;所以,这个作品不是好作品。

例如:马王堆一号汉墓主人如果是自然老死,则应有高度衰老迹象;如果是暴力致死,则应有致死创伤,墓主人或者无高度衰老迹象,或者无致死创伤,所以,墓主人或不是自然老死,或不是暴力致死。

比较上述两个破坏式,其相同点有:(1)都包含着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2)其中一个前提由两个假言命题组成,另一前提是由前两个命题的后件的负命题组成的选言命题。(3)结论是上述两个假言命题的前件的负命题。其区别点在于:(1)前者的两个假言命题的前件相同后件不相同,后者的前、后件各不相同。(2)前者的结论是个负命题,后者的结论是由两个负命题组成的选言命题。

假言选言推理中的假言命题可以超过两个,而选言命题则可有数量相应的肢命

题。其形式结构、性质、分类等都与二难推理相似。

(二)选言推理和其他推理的结合

否定肯定式是相容的与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共同有效形式。而肯定否定式则只对于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才是有效的。日常思维中,它们往往都与其他推理结合运用。这里着重谈谈否定肯定式。

(三)联锁式假言推理

掌握了基本的假言推理的各种不同的有效推理式,就可进行更复杂的推理:

总之,牢固地掌握基本推理形式是首要的。没有扎实的推理基础,就难以驾驭灵活多变的各种复杂推理式。反之,能否娴熟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推理式既是对基本推理形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验证,又是对解决实际思维问题的能力的验证。

逻辑学第三答案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分析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 1.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答:这是一个二支联言命题,可表示为:p∧q 2.只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打入国际市场。 答: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表示为:p←q 3.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答:这是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可表示为:p q 4.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负A 命题,它等值一个O 命题:?(SAP) ←→ SOP 5.足球的进攻方式,主要是中路突破,此外或边线进攻,或长传短切,或单刀直入。 答:这是一个四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r s 6.法律如果并且只有推开特权的大门,才能跨进人民的心。 答: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 q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 写出逻辑式。 1.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锻炼差,或者是由于营养 不良。 答:表达一个三支相容选言命题:p∨q∨r 2.这堂课是你上,还是我上? 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3.这次围棋名人赛,要么小林光一取得胜利,要么马晓春取得胜利。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4.雇用的女工大抵非馋即懒,或者馋而且懒。 答:表达一个二支相容选言命题,用p 表示“女工馋”,用q 表示“女 工懒”,其逻辑式为:p∨q,也可理解为三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q)(p∧?q) (p∧q),二者等值。 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哪种假言命题?请 写出它们的逻辑式。 1.一人抽烟,大家受害。 答: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一人抽烟,那么大家受害,p →q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 答:表达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3.如果说幼年时期的无知是天真的表现的话,那么,成年以后还满足 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蠢的表现了。 答:这个假设句不表达假言命题,而表达转折联言命题。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表达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 表示"人犯我",用q 表示 “我犯人”:p←→q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逻辑学》新大纲--汉语言文学

《普通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逻辑学 课程编号:010132001 总学时:24 学分:1。5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1。课程性质:《普通逻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中的必修课。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抽象性,公式、符号、图、表颇多;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处处都含有思维方法、演算技巧的应用。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解决思维的实际问题,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力量,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2。教学目的:逻辑学是现代基础学科的重要门类,包括逻辑的应用、演绎逻辑、一般逻辑、归纳逻辑、方法论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推演技巧,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以及初步具有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知识.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4.教学方式:开展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大力采用互动、启发、探究、讨论、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5。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期末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小测验占总成绩的20%。 6。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第五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主要参考书目: [1]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 [2] 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3]刘新友,田宏第主编《普通逻辑自学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9. [4]何应灿主编《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 [5]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6]王海传等编著.《逻辑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7。正文部分: 第一章引论 【目的和要求】 1.发挥第一章理论入门的作用,了解什么是逻辑学等,为学习普通逻辑奠定理论基础。 2.发挥第一章对学习逻辑学的指导作用,明确学习逻辑学的根本目的和方法,提高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3.发挥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动员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志趣、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当代教育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其职业性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在国际劳工组织制订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1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②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教师职业是促成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是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①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主要有如下的几种职业角色: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 d.管理者角色;

e.父母与朋友角色; f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 ②职业训练的专业化。教师要能成功地扮演各种职业角色并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必须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专业意识。使未来的教师形成对教师职业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强烈的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 b.专业态度。使未来的教师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即对待教育: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同事:精诚合作、协同施教;对待自己: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c.专业知识。使未来的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即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教育心理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d.专业技能。培养未来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了解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与方案、设计教学程序、课堂讲授与板书、演示与实验、课外活动组织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评价教学效果等教学技能。 e.专业品质。使未来的教师养成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个性品质,包括具有广泛的兴趣,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有丰富的情感和教育上的乐观精神,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能客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沉着、自制、耐心,对艰苦的教育工作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等等。 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逻辑学[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内容提要】 一、复合命题及其结构。复合命题是包含了其他命题的一种命题,一般地说,它是由若干个(至少一个)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是由逻辑联结词来决定的。不同的联结词是区别各种类型复合命题的唯一依据。 二、联言命题及其推理。联言命题是断定若干事物情况共同存在的命题,只有在其联言肢都真的情况下,该联言命题才是真的。据此逻辑性质而进行的联言推理有两种形式:分解式和组合式。 三、选言命题及其推理。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命题。根据其肢命题(选言肢)是否相容,可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关键是掌握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种命题的逻辑性质,弄清至少一个选言肢真(可以同真)和只有一个选言肢真(不能同真)的不同,从而正确运用选言命题。能区分相容选言命题和联言命题根本不同的逻辑性质。在此基础上掌握选言推理的定义以及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形式和规则。 四、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假言命题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命题,因而又称为条件命题。根据断定的条件性质的不同,假言命题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三种。其要点是切实把握充分、必要、充要的逻辑含义,弄清三种假言命题之间的区别:充分条件是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必要条件是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充要条件是充分、必要二者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掌握假言推理的定义以及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和规则。 五、二难推理。二难推理的四种形式:简单构成式、简单破坏式、复杂构成式、复杂破坏式,以及二难推理的要求和破斥错误二难推理的方法。 六、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负命题是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是仅有一个肢命题的

逻辑学总复习

逻辑学总复习

2013级《普通逻辑学》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引论》要点 1.普通逻辑学具有什么性质? 2.你会识别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吗? 单选题:判定一种逻辑形式为何种逻辑形式的唯一根据是()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思维的内容 D.语言的形式 3.逻辑思想的发源地有几个?(P48)其中,哪个地方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在逻辑学史上,建立了系统的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谁?(P50) 第二章《概念》要点 1.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是什么?(P58)2.概念的种类主要分为哪三种类型?它们各是根据什么划分的?怎样辨别一个普遍名 词是不是表达集合概念? 3.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一共有哪五种?怎样辨别是否属种关系?全异关系有哪两种特殊情况? 双选题:下列各组概念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有

()() A.“农民”与“劳动者” B.“广东省”与“中国” C.“文学家”与“鲁迅” D.“生物”与“动物” E.“地球”与“太阳系” 4.你会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各种外延关系吗? 5.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哪四种?(概念的限制与概括、定义与划分) 6.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什么?(P73⑩)它们只适用于概念间的什么关系? 7.定义是揭示(明确)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方法。定义的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P77)违反定义的四条规则(P82—84)各会犯何种逻辑错误? 8.划分是揭示(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 问:“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是不是概念的划分? 划分的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正确的划分,母项与子项、各子项之间各具有什么关

系? 运用二分法得到的两个子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违反划分的三条规则(P89)各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第三章《简单判断》要点 1.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是什么?(P101-102) 2.什么是性质判断?它的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P106) 问:在性质判断中,逻辑常项指什么?(P106①) 3.性质判断按质(联项)划分,分为哪两种类型?按量(量项)划分,它又分为哪三种类型?按量(量项)和质(联项)结合划分,性质判断可分为哪六种类型? 4.同素材A、E、I、O的真假(对当关系)情况如何? 单选题:“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与“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这两个判断之间具有()

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意识的基本问题 一、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一般来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分的觉知。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的作用:①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②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③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正是通过意识,我们分析因果关系,想像现在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我们预期的目标来指引行为。 二、意识研究的重要性 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意识曾经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心理的结构、构成心理和意识内容的元素,以及把各元素组合为意识内容的基本规则。20世纪初,行为主义兴起。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以人们外部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把意识完全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心理学家重新将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恢复了对意识的研究。除认知心理学本身对意识的研究之外,很多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推动了意识研究的发展。1929年,汉斯·伯格(Hans Berger)发明了脑电图仪,为心理学家研究意识提供了新的手段。人们可以通过纪录脑部生理电流的变化,来探讨人脑的内部过程。60年代,斯佩里(Sperry)关于裂脑人的研究也大大促进了对意识的研究和思考。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在吸毒、催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后,充分肯定了个体的潜能和价值,个体被视为是独一无二的,可以通过意识执行其意志和愿望,意识经验因而受到特别重视。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将人的认知过程、神经机制以及病理学的临床发现结合起来,从而提供了一种综合的视角,对推动意识研究的进展有重要意义。近30年来,对意识的研究吸引了众

语言学教程[第三章词汇]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词汇 复习笔记 I.词 词是个语言表达单位,无论是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说母语的人都能够凭直觉识别这个语言单位。 1.词的三种含义 (1)词是自然的有界限的对立单位; (2)词既是一个普通术语又是一个专门术语; (3)词是一个语法单位。 2.词的识别 (1)稳定性 就词的内部结构而言,词是所有语言单位中最稳定的。 (2)相对连续性 连续性指的是一个词的几个成分之间不可介入新的成分,即使这个词由多个成分构成。 (3)最小的自由形式 词是能够独立构成一个完整语句的最小单位。 3.词的分类 (1)可变词和不变词 可变词有形态变化,即词的一部分保持不变,另一部分有规则地变化以实现不同的语法功能。小变词没有形态变化。

具有词汇意义 (指代物质、动作和性质)的词称为词汇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表达语法意义的词是语法词,例如连词、介词和代词。 (3)封闭类词和开放类词 封闭类词的成员数目固定,数量有限。像代词、介词、连词和冠词都属于封闭类词,一般不能轻易增加或衍生新的成员。 相比之下,开放类词的成员数目基本上是无限的,其数目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经常地增加。名同、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属于开放类词。 (4)词类 在传统的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和冠词的基础上,可新增助词、助动词、代词形式、限定词。 Ⅱ.语素和形态学 1.定义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单位而不破坏或彻底改变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以及词的构造规则,包括屈折变化和词的形成两个领域。 2.语素的类型 (1)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①自由语素指能够单独出现或独立成词的语素。所有的单语素词都是自由语素,由自由语素构成的多语素词为复合词。 ②粘着语素指不能单独出现,必须跟至少一个其他语素共同出现的语素。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归因与决策 一、归因及其理论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通过归因人们能预测、评价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 人们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 (二)归因的理论 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1)理论要点 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归因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外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 (2)评价 海德的归因理论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但他未能对这两点作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说明。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

接引起的。 (1)了解行动意图 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只有与行动意图有关的行为后果,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人格特质。 (2)推断个性本质 从行动者意图推断其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①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社会赞许”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②非共同性效应(noncommon effects)。非共同性(或称独特性)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行为中的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③选择自由性(freedom of choice)。如果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很可能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的推断。 3.凯利的三度理论 三度理论(the cube theory)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1)理论要点 ①归因过程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存在)、行动者(人)以及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②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语法 1.语法与语法学 语法:又称文法。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现象,即语言的结构规律。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它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是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它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三个特点。一是指语法学,即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语法学包括词法学和句法学两部分。古今中外,语法学种类繁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流派,即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转换生成语法学。 2.世界主要语法流派 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它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消失的原因与规律。比如,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泊森的《近代英语语法》。 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它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比如,英国夸克等合著的《综合英语语法》。 理论语法是指偏重于理论探讨的一种语法。其宗旨是进行科学探索并试图创建新的语法理论和语法体系,不同于教学语法的实用性、规范性。 描写语法又称描写语法学。它是20世纪初美国语言学家在研究美洲印第安

语时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指对语言在特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具体描写研究,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语法。它不依据规范规则,只依据观察来叙述语言事实,不作评论性结论。 传统语法学源于古代希腊,它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注重词法研究,以词为中心,研究词的形态、结构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等。传统语法学在词法分析时,注重词的形态特征和语法范畴,根据形态给词分类。传统语法学在句法分析时,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它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等主要成分和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次要成分。传统语法学按结构把句子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单句、复句;按谓语的性质把句子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等;按用途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传统语法历史悠久,描写细腻,应用广泛。它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是学校教学语法的主要内容。传统语法学是以古希腊语、拉丁语为基础形成的体系,它并不能有效地分析人类的一切语言,并有着标准不一,体系不够严密,描写较为繁琐,忽视口语等缺陷。 教学语法又称学校语法或规范语法。指为教本族人或外族人学习某种语言而规定的这种语言的语法体系,以及根据这个体系编写的语法教科书。它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实用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让语法学习者理解并掌握某种语言的结构规律,懂得什么样的语句是合乎语法规范的,什么样的语句是不合乎语法规范的,从而提高其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唯理主义语法又叫“合理语法”、“哲学语法”。它是一种主要用逻辑公式表示语法的语法。它始于17世纪的法国,着重语法现象的解释,从一种理论出发试图解释整个语言行为,目的在于显示某一语法理论的解释力量。 结构主义语法是一种根据结构语言学原理创立的描写性语法。它主张:语法只能是客观地描写语言,描写人们怎样使用语言;要从形式出发来描写语言;美国结构主义语法认为构成词、短语、句子的基本单位是语素,语素是句子的最后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它的主要分析句子的方法。欧洲结构主义语法则使用配价理论来分析句子成分的结构及其相互间的语义关系。

《逻辑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本课程将介绍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包括概念、命题和推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重点掌握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概念、命题以及推理方面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使学生对逻辑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从而能借助所学的逻辑知识解决相关的逻辑推理和逻辑判断。本课题应指定学生有计划地进行逻辑推理训练,探讨正确推理与谬误的差异,从而增强学生分辨真假命题的能力,完善和提高其逻辑批判性思维。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劳动的认知基础。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ogics, which including Concept, proposition and reasoning.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ability of logical reasoning and analysis, and to improve the preciseness and logicality of concepts, propositions and reasoning. It makes students to have a mor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logic, so that they can solve the relevant logical reasoning and logical judgment with the help of the logic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2.设计思路: 本课题通过概念、命题以及推理三部分的层次推进,引导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规律,从而在实践推理中准确、恰当地使用逻辑知识和思维方式。课程核心内容包括五 - 1 -

基础护理学[第九章舒适、疼痛、休息与睡眠和活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第九章舒适、疼痛、休息与睡眠和活动知识脉络图 第一节舒适 一、舒适的概念 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其包括生理舒适,心理、精神舒适,环境舒适,社会舒适。 不舒适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不舒适的表现有: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精神不振,疲乏,失眠等。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形式。 个体每时每刻都处在舒适与不舒适之间的某一点上,并不断地变化着。当个体体力充沛、精神舒畅、感觉安全和完全放松,一切生理、心理需要都得到满足时,表明处于最高水平的舒适。当个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周围环境不适宜,身体出现病理现象,感到疼痛,安全受到威胁和感到紧张时,舒适的程度则逐渐下降,直至完全转变为不舒适。

二、影响舒适的因素 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身体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一)身体因素 1.疾病因素 疾病所致的疼痛、头晕、咳嗽、发热、恶心、呕吐等,造成机体不适。 2.活动受限,姿势不当 使用约束带、石膏绷带、夹板等限制患者活动时可造成不适。 3.身体不洁 卫生状况不佳,如口臭、汗臭、皮肤污垢、瘙痒等,均可引起不适。 (二)心理社会因素 1.疾病威胁 由于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生存需求得不到保证,如担忧手术、疾病困扰,自我表现与发展受到干扰,家庭和社会责任无法履行,疾病对经济、家庭、工作的影响而产生焦虑或抑郁。 2.角色适应不良 患者可能出现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紊乱等角色适应不良的状态。 3.生活习惯的改变 住院后生活习惯改变,患者一时适应不良。 4.自尊受损 如被医护人员疏忽、冷落,感觉不被尊重或自尊心受到损害等。 (三)环境因素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功能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一、研究的专门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它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函数。发展研究在得出结论时,是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而应该尽量发现伴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心理过程,它们可能是导致因变量变化的直接原因。 二、研究对象的范围 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期。对于年幼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时期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是有差异的。由于这种研究对象的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其研究方法复杂多样,必须适合于不同年龄被试的不同特点. 三、研究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研究对象要根据研究者的要求或实验情境作出反应,而研究对象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研究者的行为. 四、研究对象的意识性 由于发展心理研究的研究对象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和学习能力,这种意识性可能使研究对象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真实的反应.研究对象的许多不稳定性也导致研究结果的某些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儿童的行为与心理表现,对每一个数据和事实,都要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讨论,而不能以“期待”作为分析实验结果的依据。只有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认真贯彻客观性原则,才能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性。 二、矛盾性原则 个体心理的发展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时,应考虑到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在各方面发展的个体差异. 三、教育性原则 由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个体,尤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儿童青少年,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实践中,一切要从符合个体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任何可能影响个体身心健康、违背教育原则的研究步骤都是不允许的.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儿童青少年是在实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的,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必将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水平和变化,都是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不可以脱离儿童、青少年的真实生活环境,只有从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真实揭示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不同的类型,研究者需根据研究的时间、范围、被试、研究人员以及研究设备等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类型。每一种研究类型都具

语言学教程[第五章意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意义 复习笔记 I.语义学 语义学是对语言单位,尤其是词和句子的意义的研究。 II.意义 1.意义 在语言学中,意义是指语言所表达的关于现实世界或者想象中的世界的想法。 2.内涵 按照哲学界的用法,内涵和外延相对,指的是一个词所指称的实体的特性。3.外延 外延涉及语言单位跟非语言实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它跟指称意义是一样的。 4.意义的不同类型 (1)概念意义 逻辑的、认知的、外延的内容。 (2)联想意义 ①内涵意义:通过语言所指所传达的意义。 ②社会意义:所传达的关于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的意义。 ③感情意义:所传达的关于说话人/整理感情、态度方面的意义。 ④反射意义:通过同一表达方式的其他意思所传达的意义。

⑤搭配意义:通过词语的常用搭配而传达的意义。 (3)主位意义 通过顺序和重音这种组织信息的方式所传达的意义。主位意义是最边缘的意义,因为它只由语序及重音所决定。 5.语境论 语境论是建立在如下假设之上:意义源于语境,存在于语境。语境有两种:情景语境和上下文。所有的话语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情景下产生的,除了话语产生的时间地点以外,情景因素还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他们当时的行为以及情景中所存在的物与事。 上下文不仅涉及词与其他词的搭配,这种搭配构成词义的一部分,即搭配意义,它也涉及特定话语的前后部分。 6.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理论把意义定义为说话者说话的环境以及听者的反应。 Ⅲ.指称理论 1.定义 把词语意义跟它所指称或所代表的事物了解起来的理论,叫做指称理论。2.语义三角 奥格登和理查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提出了语义三角的理论。他们认为词与所指事物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以概念为中介的。概念是抽象的,没有物质存在,只能通过我们的思维来感知。 3.涵义与指称 涵义与指称的区别类似于内涵和外延:前者指一个实体的抽象属性,后者指拥有这些属性的具体实体。换句话说,Leech的概念意义包括两个方面:涵义和

10道逻辑学考试方面的精品题

10道逻辑学考试方面的精品题 第一篇:10道逻辑学考试方面的精品题 道逻辑学考试方面的精品题(我的答案)10 道逻辑学考试方面的精品题(我的答案) 下面是 10 道逻辑学考试方面的精品: 1.第一个答案是 b 的问题是哪一个? 3;(c)4;(d)5;(e)6 (a)2;(b) 2.唯一的连续两个具有相同答案的问题是:(a)2,3;(b)3,4;(c)4,5;(d)5,6;(e)6,7; 3.本问题答案和哪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同?(a)1;(b)2;(c)4;(d)7;(e)6 4.答案是 a 的问题的个数是:(a)0;(b)1;(c)2;(d)3;(e)4 5.本问题答案和哪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同?(a)10;(b)9;(c)8;(d)7;(e)6 6.答案是 a 的问题的个数和答案是什么的问题的个数相同?(a)b;(b)c;(c)d;(d)e;(e)以上都不是 7.按照字母顺序,本问题的答案和下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差几个字母?(a)4;(b)3;(c)2;(d)1;(e)0.(注:a 和 b 相差一个字母) 8.答案是元音字母的问题的个数是:(a)2;(b)3;(c)4;(d)5;(e)6.(注:a 和e 是元音字母) 9.答案是辅音字母的问题的个数是:(a)一个质数;(b)一个阶乘数;(c)一个平方数;(d)一个立方数,(e)5 的倍数10.本问题的答案是:(a)a;(b)b;(c)c;(d)d;(e)e. 第二篇:《逻辑学》教学大纲 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 《逻辑学》教学大纲 施福昆编写 2015年月25日 《逻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逻辑学(英文)Logic 课程编码:13111A08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课学期:5 课程学时:总学时 48 学时(其中理论课 48 学时,实验课 0 学时)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无并修课程:无要求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公共关系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智慧之学。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正确思维、科学认知和准确表达思想、揭露驳斥诡辩及谬误的能力。课程系统讲授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主要教学内容:逻辑学简史、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论证、反驳等。课程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授、作业训练、课堂提问等。期末考试。 二、课程教育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论证的逻辑能力。 3、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它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章节章节名称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概念 4 第三章命题与推理概述 2 2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6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6 第六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4 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 6 第八章归纳推理 4 第九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4 第十章假说 4 第十一章论证 6 第一章 【教学内容】 1.逻辑学的对象和性质 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要求】 1、掌握: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的性质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2、熟悉:思维及其特征、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基础护理学[第二章护理学量本概念]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护理学量本概念 知识脉络图 第一节人 现代护理学的理论框架是由四个基本概念组成:人、健康、环境、护理。护理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对人的认识是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基础,它影响着整个护理概念的发展,并决定了护理工作的任务和性质。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人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仅从生物角度看,人是一个由各种器官、系统组成的生物有机体,具有生物意义的完整功能。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意识、有情感,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因此,人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指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组成的统一整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任何一方面的障碍或失调,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乃至整体。例如,身体的不适会影响情绪和工作;而人际关系的紧张也会通过心理因素引起身体的疾病。所以护理的对象不应该是“疾病”而是整体的人.在护理实践中,不仅要满足患者生理的需要,还应注意满足其心

理、社会的需要. (二)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总是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如,人需要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以获取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人作为开放系统的基本目标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从而保持健康状态。在护理学中强调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不仅要关心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平衡,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中其他人、家庭、社区等对机体的影响。护理工作者有责任为护理对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和维护其健康。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一)护理对人的基本需要的作用 当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机体的失衡,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护理是一个帮助人,为人的健康服务的专业,护理的功能就是帮助护理对象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维持或恢复身心健康,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具体内容见“第三章第三节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一)成长与发展的定义 成长是指个体在生理方面的量性增长.常用的人体可测量指标有体重、身高、骨密度和牙齿结构的变化. 发展是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改变,是个体随年龄增长及与环境问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和成熟的象征。发展表现为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往往不易被测量.

法律逻辑学复习要点

法律逻辑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 1、概念的内涵:就是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具有的特有属性,也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有别于其他对象、因而能够同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 2、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该概念内涵方面构成性质的那些对象,也就是可用该概念来指称的所有被指称者; 3、概念的分类: 1)根据概念外延反映的对象数量的不同,概念分为单独概 念和普通概念;单独概念:就是其外延只有一个特定对 象的概念;普通概念:就是其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乃 至无穷多个对象的概念 2)根据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是否由若干个相同个体聚合 而成的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集合体:是 指由若干个相同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 3)根据概念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 简单概念:就是不能对之加以分解的概念;复合概念: 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结合而成的概念; 4)概念的其他分类 根据概念外延所指称的对象,是独立的实体还是依赖于实 体二显现出的某种属性,分为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根据其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是以具有某种性质为特征还 是以缺乏某种性质为特征,分为正概念与负概念 空概念:是反映没有分子的类即空类的概念例:上帝; 论域:就是正负两概念所反映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类; 4、概念间关系及应用:是指两个不同概念在外延方面的逻辑关系,亦即它们外延指称的对象是否完全相同而形成的关系; 1全同关系;2真包含于关系:就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的关系种属关系;3真包含关系:就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的关 系属种关系; 外延大的概念—-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种概 念4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都真包 含于属概念C,并且A、B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恰好等 于其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则A、B之间的关系叫矛盾关 系; 反对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都真包 含于属概念C,并且A、B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 念C的全部外延,则A、B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叫反对关 系; 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从属关系的概念和外延之 间存在这样的反变关系,外延愈大,内涵愈小,外延愈小, 内涵愈大;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统称为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其中群体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作用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较多的问题。 一、群体及其形成 (一)群体的基本概念 1.群体的定义 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suhculture)。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的。这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但是聚合体也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结构化的群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 2.群体的类型 (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①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也称初级群体,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等。 首属群体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②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 次属群体有显著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群体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次属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人们在次属群体中的社会角色,起着沟通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是个人与社会认同的核心构成部分,并由此对其自我认同发挥着重要影响。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①正式群体是具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 ②非正式群体是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人群,通常是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社会角色分化和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正式群体与次属群体、非正式群体与首属群体往往有着很大的对应性(但不重合)。人们对于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是基于理性思考的,通过参与正式群体来参与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立足点和社会同一性;人们对于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则主要基于自己情感上的好恶,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从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意义上讲,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参与为人们参与正式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背景支持。 3.群体与个体

2023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复习水分析化学配位滴定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配位滴定法 一、配位滴定法概述 配位滴定是以配合反应为基础旳滴定分析措施。它以配位剂作原则溶液直接或间接地滴定被测溶液,形成配位化合物,并选用合适旳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用于配位滴定旳配位剂:无机配位剂如CN-、F-等和有机配位剂如氨羧配位剂使用较广泛: 氨基三乙酸(NTA)乙二胺四丙酸(EDTD) 乙二胺四乙酸(EDTA) 二、EDTA旳性质及配合物 1.EDTA旳离解平衡 在强酸溶液中,H 4Y旳两个羧酸根可再接受质子,形成H 6 Y2+,这样ED—TA 相称于一种六元酸,有6级离解平衡

可见,EDTA具有中强二元酸旳性质-- H 4Y+2NaOH====Na 2 H 2 Y+2H 2 O EDTA在水溶液中有七种存在型体(表3—1): C(H 4Y)=[H 6 Y2+]+[H 5 Y+]+[H 4 Y]+[H 3 Y-]+[H 2 Y2-]+[HY3-]+[Y4-]EDTA在不一样pH值下旳重要存在型体表3—1 pH≥12时,只有Y4- 型体,此时Y4- 旳分布分数δ y4- ≈1。 EDTA微溶于水,其溶解度为0.02g/100mL水(22℃),难溶于酸和一般有 机溶剂,易溶于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故常用它旳二钠盐,也简称EDTA(Na 2H 2 Y·2 H 2 O,M=372.24),其溶解度为11.2g/100mL水(22℃),浓度为0.3mol/L;0.01mol/L EDTA溶液旳pH值为4.8。 2.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旳配合物旳特点 配位性广泛;配位比简朴旳为1:1;配合物稳定;配合物易溶于水;EDTA 与无色旳金属离子生成无色配合物,与有色金属离子生成更深旳配合物。 三、配合物在溶液中旳离解平衡 1.配合物旳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M)与配合剂(L)形成1:1型配合物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