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名词释义

逻辑学名词释义

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思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抽象性和间接性。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人工语言是为了特别的目的“构造”的语言。它的突出特点是符号特征

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

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有P就有Q,无P不一定无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没有P就没有Q,有P不一定有Q,则P是Q的必要条件。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有P就有Q)并且P也是Q必要条件(有Q就有P),则P和Q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关系((P→ Q)∧(ØP →ØQ))。

负命题是通过对一个命题的否定产生的命题。负命题不同于否定命题。基本的负命题有两类,一类是直言命题的负命题,这是对直言命题的否定命题;另一类是对复合命题的否定。

反映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因此也叫性质命题。

同素材的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是对反映S与P同命题真假之间的总结。包括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矛盾关系、从属关系。

通过改变前提的联项的质或主谓项的位置推出结论的推理。有三种基本形式:换质法,换位法,换质位法与换位质法。

在三段论的结论中位于谓项位置的词项。一般用P表示。

在三段论的前提中出现而不在结论中出现的词项。一般用M表示。

在三段论的结论中位于主项的词项。一般用S表示。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属性的逻辑范畴。概念反映的对象既有个体,也有类,类的类等等

2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对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应。

从个体概念方面说,内涵是属性的集,从类概念说,内涵是决定这个类的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内涵的思维对象。概念的外延是客观对象的数量范围在认识中的反映。

22

真实定义即属加种差定义,是用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下定义的方法。这种定义揭示的是思维对象的属性,(语词是被使用的),因此又叫真实定义。用公式表示为: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属加种差定义的被定义项是客观事物。

23

语词定义是明确语词的意义的定义。被定义项是语词,定义项是语词的意义即语义。

语词定义是对符号的意义的解释或规定。

24

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逻辑上的划分就是把概念的外延从一个属概念分成几个不相容的种概念。

25

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26

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27

定义项中直接包含被定义项。

28

定义项中间接包含被定义项。所谓“间接包含”是被定义项的概念或语词的涵义需要被定义项的涵义才能明确。

简单枚举推理是依据一部分归纳对象具有某种性质并且没有发现反例的情况下推出全部对象都具有该性质的归纳推理。又称简单枚举法

•S1是P

•S2是P

•……

•Sn是P

•S1,S2……Sn是S类的全部对象,

•所以,所有S都是P

•我们把科学研究中的归纳叫做科学归纳。它是依据某类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结论的归纳推理。它的推理形式是:

•S1是P

•S2是P

•……

•Sn是P

•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如果S则M,如果M则P

•所以,所有S是P

31、因果五法

①契合法(求同法)

•通过观察收集到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可能具有的情况(场合)之后,在被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场合,如果有唯一的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唯一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如果被研究现象是结果,共同出现的情况就是原因,如果被研究现象是原因,共同出现的情况就是结果)。形式表达为:

•场合先行或后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

•A是a原因(或结果)

②差异法(求异法)

•在被研究现象存在与不存在的两种场合的对比中,除了唯一一个情况没有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出现之外,其它相同的情况都出现,这个没有出现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推理形式是:

•场合先行或后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 B、C、D a

•(2)—、B、C 、D —

•A是a原因(或结果)

③契合差异法(求同求异法)

•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正场合),如果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而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负场合)却没有这个情况,在其它情况不尽相同的情况下,这个唯一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推理的形式是:

•场合先行或后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C、D a

•(3) A、D、E a

•……………•(1′)—、E 、F —

•(2′)—、F、G —

•(3′)—、G、H —

•………

•A是a原因(或结果)

④共变法

•共变法是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情况是变化的,并且其它情况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变化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推理形式是:

•场合先行或后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1、B、C、 a1

•(2) A2、B、C a2

•(3) A3、B、C a3

•……………

•A是a原因(或结果)

⑤剩余法

•已知一个复合情况是一复合情况的原因(或结果),并且还知道复合情况的某一部分是复合现象的原因(或结果),那么,复合情况的剩余部分就是复合现象的剩余部分的原因(或结果)。推理形式是:

•复合情况 A、B、C、D是复合现象的a、b、c、d的原因(或结果)

•(1) A 是a的原因(或结果)

•(2)B是b的原因(或结果)

•(3)C是c的原因(或结果)

•D是d原因(或结果)

32、概率

概率就是用数字表示的可能命题实现的大小。或者简单的说概率就是对事实成分的断定。概率越大变成现实的可能就越大。概率越小变成现实的可能就越小。

33、初始概率

初始概率是指简单命题的概率。主要有三种初始概率的解释:

⑴先验概率

事件:一个事件就是命题陈述的思维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事实。

如果某个特定对象具有N个可能事件,其中有m个对事件A有利的可能,那么事件A的概率(用P(A)表示)等于m对所有可能N的比:P(A)=m/N

先验概率又称“结构概率”,因为它是依据概率命题所反映对

(2)频率概率

这种概率是建立在“随机事件”概念上的“频率”解释,也叫统计概率。对于N是有穷域的频率统计可以

用重复实验得到概率。

(30)主观概率

主观概率是一种“置信度”的概念。这是人对某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置信”。概率的“置信度”是它的理想形式。当主观上相信某个事件出现为m,不出现为n时,这种“置信度“的概率是:P(A)=m/(m+n)。

34、假说

假说是依据归纳推理的结论对被研究现象的一个推测性的解释。

35、类比

类比推理是依据两个对象A、B在一系列属性上相同(或类似),已知A具有某个属性P,推出B也可能有属性P的归纳推理。

A、B可以是两个个体,也可以是两个类。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蕴涵关系,只有概然关系。

A对象有属性a、b、c、d,

B对象有属性a、b、c,

所以,B可能有属性d

36、偷换概念

概念自身要同一,就是概念的涵义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在思维中最常见的现象是通过诡辩手法或是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违反同一律。这叫“混淆概念”或是“偷换概念”。

37、转移命题

命题自身要同一是说一个命题在思维过程中,真值不能变化。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命题的意义不能发生变化。否则就是违反了同一律,犯有“偷换命题”或是“转移命题”的错误。

38、演绎又称形式证明

演绎:∆令是一个合式公式序列(A1…… An),∆是sd的一个演绎,当且仅当Ai要么是前提,Ai要么是由在先的公式根据规则而得的公式。

39、对A的演绎

令∆是sd的一个对A的演绎,iff,A位于∆的最后一行, An即 A。

40、语法后承

令∆是sd的一个对A的演绎,A是∆的语法后承。记做∆├A

41.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42.

43. 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部分,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5

47.

48.

49.

的推理形式。

逻辑学名词解释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就一定有事物情况A,A就是B的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 选言推理:是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推理,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 必然推理: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关系推理:前提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判断,并按其关系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演的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归纳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 重言式:给定一命题公式,若无论对分量作怎样的指派,其对应的真值永为T(True),则称该命题公式为重言式或永真公式 矛盾式:设A为任一命题公式,若A在它的各种指派情况下,其取值均为假,则称A是矛盾式或永假式 可满足式:设A为任一命题公式,若A在各种真值指派下至少存在一组成真指派,则A 是可满足式 逻辑常项:是在命题逻辑中的逻辑形式的联结词,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 变项:可以变化的部分 大项:在三段论的结论中做谓项的概念 中项:在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共同概念 小项:在三段论的结论中做主项的概念 论据:逻辑学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判断 不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中有且只有一种情况存在的选言命题 全称否定命题: 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关系命题:陈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简单命题 负命题:由否定一个命题而形成的复合命题 换位法:改换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以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 共变法:探求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在被研究的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种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该现象的原因 求同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确定在各个场合先行情况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是共同的,如果是,那么这个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换质法:改换一个性质判断的联项以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 差异法:探求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如果在被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场合与它不出现的场合中,只有一种先行情况在前一种场合出现而在后一种场合不出现,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该现象的原因 大前提:演绎推理中包含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在三段论中指包含大项的前提 小前提:演绎推理中包含着特殊知识的前提。在三段论中指含有小项的前提 内涵:某一逻辑术语所包含的性质或一组性质,这种性质是用概念表达的,或包含在概念中,或对于所指的事物的概念是主要的

逻辑学名词释义

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 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普通逻辑名词解释

逻辑: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 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 思维内容: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 思维形式: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即概念、命题和推理等。 命题内容:命题所反映的事物情况。 命题形式:命题内容的联系方式,即命题的逻辑形式。 命题:通过语句来反映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判断:就是被断定了的命题,也可以说,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语句: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画,是命题(包括判断)的物质载体。 推理:是一个命题序列,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联言命题:反映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联言推理: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的推理。 选言命题: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命题。 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命题,并且根据选言命题选言肢间的关系而推出 结论的推理。 相容的选言命题:选言肢可以同时为真的选言命题。(不相容不能) 相容的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选言推理。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选言推理。 假言命题:陈述某一命题蕴含另一个命题的复合命题。 假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为假言命题。并且根据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 出结论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反映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必 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一个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另一个前提和结论为性质 命题的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假言易位推理:通过变换前提中假言命题前后件的位置,推出一个假言命题作为 结论的推理。

假言联锁推理: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假言命题作前提,推出一个假言命题 作结论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做前提的假言联锁推理。(必要条 件假言联锁推理、混合条件假言联锁推理) 负命题: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 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以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作前提所构成的推理。 假言联言推理:由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联言命题作前提,推出一个联言命题作结 论的推理。 反三段论: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均是假言型多重复合命题。 归谬推理:指由于一命题蕴含逻辑矛盾,从而推出该命题为假的推理。 重言式:如果一个公式,对于它的任一解释下其真值都为真,就称为重言式(永 真式) 概念: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语词:概念的语言形式。 词项:概念和词性的统一。 定义: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划分:以对象一定的属性作标准,将一个属概念的外延分成若干个种概念,以明确其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概念:它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 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 性质命题: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周延性:指在性质命题中对主项、谓项外延数量的反映情况。 三段论:以两个包含着共同项的性质命题为前提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为结论 的推理。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 矛盾律: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 排中律: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必有一个是真的。

逻辑学重点整理

逻辑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逻辑学 答: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自身规律的学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与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什么是概念 答: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与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3、什么是命题 答: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4、什么是推理 答: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5、什么是定义 答: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6、什么是划分 答:划分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的三要素:母项、子项、划分的根据 7、什么是直言命题 答: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8、什么是直言三段论 答:直言三段论也叫三段论,它是借助于一个共同的词项〔概念〕把两个直言命题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间接推理. 9、什么是同一律 答:同一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10、什么是不矛盾律 答:不矛盾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庇必有一假. 11、什么是排中律 答:排中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12、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答:充足理由律是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足理由. 二、用图解法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A 船B 轮船C 货船 答: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为: 2.A 泰山B ## C 中国D 联合国 答:可用图表示为: 3.A 词B 褒义词C 贬义词D 合成词 4.A 现代化B 社会主义现代化C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可用图表示为: 5.A 石拱桥B 卢沟桥C 拱形桥洞

对称关系的逻辑学名词解释

对称关系的逻辑学名词解释 对称关系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用来描述各种现象和规律。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具有对称性的事物,比如镜子中的自己、一幅对称的画作以及扑克牌中的红桃和黑桃。那么,到底什么是对称关系呢?它有哪些特征和应用呢?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对称关系进行详细解释和剖析。 对称关系是指两个对象或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相互映射的关系,其中对称 的含义是指当一个对象(变量)与另一个对象(变量)满足某种条件时,另一个对象(变量)也必然满足该条件。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对称关系表示为“A与B对称”,那么在该关系中,A对B的某个属性(比如性质、状态、关系等)的特征和 B对A的相同属性的特征是一致的。 对称关系在逻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数学和形式逻辑中。在数学中,对称关系被广泛应用于线性代数、几何学和图论等领域。在形式逻辑中,对称关系则被用来描述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二元关系中,如果我们有命题A与 B对称,那么当A为真时,B也必然为真;反之亦然。 对称关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几种类型,比如反身对称、转置对称和等价对称等。反身对称是指一个对象(变量)与自身满足对称关系,即A与A对称。这种 对称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镜子中的自己。转置对称是指当A与B对 称时,B也与A对称,即如果A与B对称,则B与A对称。这种对称关系在形式 逻辑中经常被用来证明逻辑命题的等价性。等价对称是指当A与B对称时,A与 B必然等价,即如果A与B对称,则A与B等价。该对称关系也常被用来判断逻 辑命题的真假。 在现实生活中,对称关系也存在着很多有趣和重要的应用。比如,在美学中, 对称关系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建筑和设计等领域。人们常常借助对称关系来创造美感和视觉平衡。另外,在物理学中,对称关系也用来描述和解释物理规律和现象。

划分的逻辑学名词解释

划分的逻辑学名词解释 在逻辑学中,划分是一种重要的概念,用来指代将一个整体事物或概念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或类别的过程。这种划分通常是根据某种共同属性或共同特征进行的。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或概念,并将其归类到相应的范畴中。本文将针对划分的相关术语和理论予以解释和说明。 一、概念划分 概念划分是指根据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或部分。这种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将其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分开来。例如,在生物学中,动物可以按其食性划分为食肉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不同的类别;在心理学中,思维可以按其内容划分为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不同的部分。 二、分类划分 分类划分是指将一组事物或概念根据某种共同属性进行划分和归类。在分类划分中,我们通常会设定一组准则或判据,根据这些准则将事物或概念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在植物学中,植物可以根据其生长方式划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等不同的类别;在语言学中,词语可以根据其词性和语义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类别。 三、层级划分 层级划分是指将一个整体事物或概念分为多个层次或级别,每个层次都有相对独立的特征和属性。在层级划分中,我们将事物或概念按照其重要性、普遍性或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排序和分层。例如,在生态学中,生态系统可以根据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划分为生物圈、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位等不同的层次;在组织学中,人体的组织可以按其结构和功能划分为器官、组织和细胞等不同的层次。

四、角色划分 角色划分是指将一个任务或功能划分为不同的角色或责任。在角色划分中,我 们将任务或功能分解为多个部分,并将不同的角色或责任分配给不同的人员或组织。这种划分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任务分工,并确保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责任。例如,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将管理职能划分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不同的角色;在演艺圈中,我们可以将一个电影的制作过程划分为导演、编剧、演员和制片等不同的角色。 五、空间划分 空间划分是指将一个整体空间分为不同的区域或领域。在空间划分中,我们根 据空间的特征和用途将其分割为不同的部分。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可以根据功能和用途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等不同的空间;在地理学中,地球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划分为亚洲、非洲和欧洲等不同的区域。 结语 划分作为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所研究的事物 和概念。通过概念划分、分类划分、层级划分、角色划分和空间划分等方法,我们能够将复杂的事物和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解和组织起来。划分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和概念,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知识的积累和交流。因此,对于逻辑学的学习和应用来说,划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逻辑学名词)

逻辑学名词) 逻辑学,又称逻辑或论证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人们进行思考和分析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和推理,以正确的方式构成真正的结论,从而决定事物的知识可靠性。逻辑学的基本原则是帮助人们以一种系统而可靠的方式构造出有条理的结论,从而使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逻辑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可用来描述促使正确推理方法的概念。以下是逻辑学中常用的几个名词: 1、综合:综合也称为逻辑判断,是思考和推理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多个小部分的观点和证据结合起来,以得出一个总的结论。 2、反论:反论也称为反证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以某一论点为前提,然后把它的反面论点证明。 3、推理:推理是基于一些事实或前提,以某种逻辑推论而推断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4、分辩:分辩是在从事推理过程中,对事实和论点之间关系的分析。这样可以对推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偏见或漏洞予以剖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可证明的:可证明的是指那些观点和结论,其依据是可以被正确推理得到的。 6、不可证明的:不可证明的是指那些观点和结论,其依据不能够被正确推理得到,必须要有其他的方法来支持它们。

逻辑学一直被用来研究理性思考,也就是思考的过程,以及思考过程如何影响推理出正确答案。它是哲学中最有用的理论,它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推理出最终的结论,以决定事物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逻辑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通过推理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和现象。逻辑学中的名词可以被任何人用来描述推理的过程,以正确地把握社会发生的现象。因此,逻辑学提供的正确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我们身处的环境,从而更好地领会社会发生的事物,实现社会的发展。

逻辑学真值的名词解释

逻辑学真值的名词解释 逻辑学真值是指在逻辑学中用来描述陈述是否为真的概念。在逻辑学中,我们 常常需要对一些命题或陈述进行判断,以确定其真假。这种判断依据的就是真值。真值可以被用来评估命题的真实性,从而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在逻辑学中,真值一般被分为两种:真和假。真值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真”与“假”的理解。在逻辑学中,真值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不代表事实的真实与否。真值的赋予是基于某种逻辑系统和规则的,而不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情况。因此,逻辑学真值只是一种在逻辑推理过程中用来区分陈述真假的工具。 在逻辑学中,在特定的逻辑系统中,每个陈述都被赋予一个真值,即真或假。 这种赋予真值的操作被称为真值赋值。逻辑学家根据自己的逻辑系统制定一套规则,根据这些规则来决定每个陈述的真值。不同的逻辑系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规则来确定陈述的真值,因此真值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某些逻辑系统中,真值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其他几种类型,如可知真、可信真等。可知真指的是在逻辑系统中被认为是真的陈述,而可信真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可以被视为真的陈述。这些不同的真值类型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陈述的真实性。 逻辑学中真值的概念对于推理和论证非常重要。通过确定命题或陈述的真值, 我们可以建立逻辑关系,并进行有效的推理。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陈述是真的,那么我们可以在推理中使用它来构建更复杂的论证,从而得出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然而,逻辑学真值并非绝对的。不同的逻辑系统和推理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 真值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要根据具体的逻辑系统和规则来确定陈述的真值,以避免产生错误的推理和判断。 总之,逻辑学真值是逻辑学中用来描述陈述真假的概念。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在特定逻辑系统中根据一套规则来确定。逻辑学真值的概念为我们进行推理和论证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 (一)三段论及其结构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 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 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 之间关系的结论。 (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1.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比如: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

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如果中项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被断定过它的全部外延(即周延),那就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例如,有这样的一个三段论: 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塑料是可塑的,所以,塑料是金属。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的"可塑的"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金属"、"塑料"是"可塑的"的一部分对象),因而"塑料""和"金属"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 3.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比如: 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我不是运动员;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说错在哪里呢?主要错在"需要努力锻炼身体"这个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即"运动员"只是"需要努力锻炼身体"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其全部),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成了否定命题的谓项)。这就是说,它的结论所断定的对象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对象范围,因而在这一推理中,结论就不是由其前提所能推出的。其前提的真也就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这种错误逻辑上称为"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如果小项扩大则称"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名词解释逻辑的含义

名词解释逻辑的含义 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则的学科,其核心在于理解和分析命题之间的关系、判断推理的正确性以及构建有效的论证。在逻辑学的领域中,名词解释逻辑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用于解释特定概念、定义术语、说明含义。本文将探讨名词解释逻辑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名词解释逻辑是一种通过概念和定义来进行推理的方法。其基本思想在于将一 个具体的概念或术语拆解成其所包含的要素,然后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解释和分析来揭示其含义。这种推理方法常常使用在词语、概念或术语不明确、模糊或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名词解释逻辑的核心任务是通过界定清晰、明确的定义来消除歧义,确保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日常生活中,名词解释逻辑的应用广泛而深入。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听 到一个新词或一个陌生的概念时,我们常常会通过对其进行名词解释来理解其含义。例如,当我们第一次听到“人工智能”这个词时,我们可能会询问、查阅信息或在自己的思考中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以确保我们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这种通过名词解释来理解新词概念的过程,与名词解释逻辑相吻合。 在学术研究中,名词解释逻辑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各个学科领域,学者们 常常需要对特定的概念、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以建立起一个共同的理解框架。这样的定义和解释不仅对于学科的积累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也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名词解释逻辑中的概念分析和定义建构,学者们能够在研究过程中确保对于关键概念的准确理解,避免概念的混淆或误用,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名词解释逻辑的应用不仅限于个体层面,它也适用于对整个社会群体、文化和 价值观念的解释和理解。在社会科学领域,学者们通过对社会群体、文化现象以及价值观念进行名词解释来理解和解析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对于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学者们可以通过对这个群体的定义、成员特征、内在规则的解

逻辑学名词解释(2)

逻辑学名词解释(2) 逻辑学名词解释 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呢?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一定是由于前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和中项结合,而另一个和中项排斥。这样,大项或小项同中项相排斥的那个前提就是否定的,所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 5.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 例如: 有的同学是运动员;有的运动员是影星;所以,?由这两个特称前提,我们无法必然推出确定的结论。因为,在这个推理中的中项("运动员")一次也未能周延。又如: 有的同学不是运动员;有的运动员是影星;所以,? 这里,虽然中项有一次周延了,但仍无法得出必然结论。因为,在这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按前面的规则,如果推出结论,则只能是否定命题;而如果是否定命题,则大项"影星"在结论中必然周延,但它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所以必然又犯大项扩大的错误。 因此两个特称前提是无法得出必然结论的。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呢?例如: 所有大学生都是青年;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所以,有的运动员是青年。 这个例子说明,当前提中有一个判断是特称命题时,其结论必然是特殊命题;否则,如果结论是全称命题就必然会违反三段论的另几条规则(如出现大、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等)。 逻辑学名词解释2017-04-09 06:04 | #2楼 (一)性质命题的类型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命题也叫直言命题或直言判断,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1)全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2)全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 例如:所有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唯心主义者。 (3)特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有s是p" 例如:有的金属是液态。 (4)特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有s不是p" 例如:有的战争不是正义战争。 (5)单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是p"。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6)单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不是p"。 例如:小王不是警察由于单称判断对反映某一单独对象的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可以看作是全称判断。这样,性质命题就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1)全称肯定判断,简称为"a"判断,可写为"sap" (2)全称否定判断,简称为"e"判断,可写为"sep" (3)特称肯定判断,简称为"i"判断,可写为"sip" (4)特称否定判断,简称为"o"判断,可写为"sop" (二)对当关系 对当关系就是指具有相同素材的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矛盾关系。这是a和o、e和i之间存在的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的关系。 例如:a:所有事物都是运动的(真) o:有些事物不是运动的(假) 例如:i:有些物体是固体(真) e:所有物体都不是固体(假) (2)差等关系。这是a和i、e和o之间的关系。如果全称判断真,则特称判断真;如果特称判断假,则全称判断假;如果全称判断假,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判断真,则全称判断真假不定。 例如:a:所有事物都是运动的(真)

逻辑学中的推理名词解释

逻辑学中的推理名词解释 在逻辑学中,推理是一种基本的思维过程,它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步骤和规则,从前提出发得出结论。推理是逻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人类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逻辑学中的推理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命题逻辑 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研究的是关于命题的推理。命题是陈述某个事实或陈述的句子,可以是真或假。命题逻辑基于命题与逻辑运算符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算符的组合与连接,形成复合命题。在推理过程中,我们通过运用逻辑运算符的规则,对复合命题进行推理与判断。 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逻辑学中的一种重要推理方式,也称为“演绎论证”。它基于一些已知的命题或前提,通过逻辑规则和推理步骤,得出一个新的命题或结论。演绎推理是一种准确而严密的推理方式,它依赖于逻辑规则的严格遵守,以确保推理过程的正确性。 在演绎推理中,常见的推理形式包括假言推理、拒取推理、假设推理等。假言推理是基于条件语句的推理形式,它通过条件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推导出结论的真假性。拒取推理是通过推理过程中否定命题的真假性,从而推导出结论的真假性。假设推理则是在推理过程中依据某种假设条件,推导出结论的真假性。 三、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逻辑学中另一种重要的推理方式,它不同于演绎推理,主要是从特殊案例或个别事实中得出一般规律或普遍结论。归纳推理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过程,通过观察和总结具体事实,发现其中的共性和规律,从而作出普遍性的推断。

在归纳推理中,我们需要注意到归纳的可靠性和有限性。由于归纳推理是基于有限的观察和总结,因此在得出一般结论时,需要加以验证和考量。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过份归纳”的倾向,即仅仅基于个别事例的推断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四、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合逻辑的论证。在逻辑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如偷换概念、非因果关系、漏中情節等。这些逻辑谬误影响到了推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推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避免这些逻辑谬误的出现。 逻辑学中的推理是一门重要的知识领域,在我们的日常思维和判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命题逻辑、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基本概念的解释和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推理的本质和运行机制。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推理过程中时刻注意逻辑谬误的存在,并加以纠正和改正,以确保推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推理作为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基础和支撑。通过掌握和理解命题逻辑、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相关概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培养逻辑思维,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逻辑学名词释义

逻辑学名词释义 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思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抽象性和间接性。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人工语言是为了特别的目的“构造”的语言。它的突出特点是符号特征 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

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有P就有Q,无P不一定无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没有P就没有Q,有P不一定有Q,则P是Q的必要条件。 令P与Q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有P就有Q)并且P也是Q必要条件(有Q就有P),则P和Q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关系((P→ Q)∧(?P →?Q))。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教名词汇阐明之阳早格格创做 单独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付象的观念,它的中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真物. 普遍观念:是指由若搞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观念.它的中延包罗许多的对付象. 集中观念:把一类对付象动做一个集中体去反映的观念. 非集中观念:不把一类对付象动做一个集中体去搁映的观念. 正观念:反映对付象具备某种属性的观念. 背观念:反映对付象不具备某种属性的观念.惟有戴可定词汇并使用其含意的,才是背观念. 论域:指一个正观念与其相对付的背观念所反映的对付象组成的类. 定义:便是掀穿观念内涵的逻辑要收.掀穿观念所反映的真物的特有属性的要收. 区分:掀穿观念中延的逻辑要收.便是将中延较大的属观念根据一定的尺度,区分出若搞个中延较小的观念, 从而精确观念局部中延的逻辑要收. 观念的节制:通过减少观念的内涵,以缩小观念的中延的逻辑要收. 即观念的节制便是从属观念过度到种观念的逻辑要

收. 观念的综合:通过缩小观念的内涵,以夸大其中延的逻辑要收. 有简曲真量战逻辑形式,逻辑教不钻研简曲命题真 量上真假,只钻研命题形式真假本量战命题形式之 间的真假闭系. 模态命题:便是包罗“必定”等模态词汇的命题. 复合命题:便是包罗其余命题的命题,包罗联止命题、选止命题、假止命题战背命题. 简朴命题:便是不包罗其余命题的命题,主要包罗曲止命题战闭系命题. 推理:便是由一大概若搞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 曲止命题:便是报告真物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 (本量命题) 肯定命题:便是报告真物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联项普遍用“是”表示. 单称命题:便是报告一个特定真物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主项博有名词汇,不需量词汇. 齐称命题:报告一类真物的局部分子皆具备大概不具备某种本量的命题.主项普遍观念,量省.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 1、概念: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普遍概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许多的对象。 集合概念: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放映的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只有带否定词并使用其含义的,才是负概念。 论域:指一个正概念与其相对的负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组成的类。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方法。 划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是将外延较大的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若干 个外延较小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全部外 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

O:特称否定 反对关系:A与E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得以同假。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 当一个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矛盾关系:AO、EI之间的关系是: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即,一个为真时,另一个 必假;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必真。 等差关系:AI/EO之间的真假关系:全称真,特称必真;全称假,特称真假不定;特称 假,全称必假;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下反对关系:IO之间的真假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 当一个真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换质法:改变前命题的质(把肯定改为否定,或把否定改为肯定)。 换位法:改变前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把前提的主项改为谓项,把谓项改为主项)。直言间接推理:又称直言三段论,也可简称为三段论。 三段论:就是由包含一个共同项的两个直言命题 为前提,推出一个直言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