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结课论文格式模版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结课论文格式模版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结课论文格式模版

第一篇:《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结课论文格式模版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结课论文

题目:此处写论文题目

学姓专班成

号名业级绩

此处填写学号此处填写姓名机械电子工程格式如:1班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

201X年 XX 月 XX 日

论文题目(如:基层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研究)

摘要:摘要是对你写的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而不是简单的前言,100-300字即可。关键词:关键词是你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3-5个词语,如本例文中关键词为基层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问题研究

撰写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远程开放教育在毕业论文这一集中实践环节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毋庸讳言,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多年在基层电大从事法学专业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的专职教师,对法学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基层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问题

选题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完成毕业论文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论题,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关系论文的成败。法学本科学生在选题时存在的常见问题如下:

1.选题偏大,如“论依法治国”,“论民法的基本原则”,“谈司法腐败”,这些选题偏大,涉及范围过宽,又由于论文篇幅和字数所限,对于学生而言很难把握,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必然导致论述不够透彻深入。

2.题目陈旧,如“论正当防卫的条件”,“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选题陈旧则会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照搬别人的资料和结论,缺乏个人的创新观点。

3.选题过于集中,视野不够开阔。一是选题时题目扎堆,以我校2004年秋法本为例,在78名学生中有5人写家庭暴力问题研究,4人写计算机犯罪,3人写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这些选题扎堆的论文大同小异,结构相似,内容相仿,缺乏创新。二是选题集中于民法、刑法及诉讼法等课程,而宪法学、法理学、行政法学等学科以及涉外的学科如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的研究比较缺乏。

(二)论文本身问题

1.文体问题。少数学生上交的初稿根本不是学术论文,或是工作总结,或是学习体会,或是案例分析。

2.论文本身质量不高,写作水平低,学术性欠缺。有的词句表达不清,逻辑思维混乱;有的文章从理论到理论,很少联系到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更没有作者自己的思索和见解;还有的罗列了大量的事例,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3.论文格式不规范。文章层次不清,绪论、本论、结论标示不明显,小标题混

- 1

三、对策及建议

1.明确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学术定位我们不能用普通高校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标准来衡量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薄弱而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特点,在论文理论性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论文的写作着重在于培养一种法律思维能力,重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所以,根据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生的工作性质和生活阅历,引导其选择能将工作经验、生活积累都运用起来的题目,以充分发挥社会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而避免了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写出具备电大毕业论文特色(平易性、实践性)的高质量论文。笔者认为这种鼓励务实的做法更符合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

2.毕业论文教学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而开放教育的学生都是业余学习,用来写论文的时间少之又少。从选题到写作的全部过程都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要保证质量是很难的。笔者认为毕业论文的教学不应只是集中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上,而应贯穿于从入学教育开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从平时的积累和准备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才能真正把这一教学环节落到实处。(1)入学教育的心理准备。在开学初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入学教育时,专业责任教师要把毕业论文写作的任务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提早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关注并搜集与论文写作有关的资料信息,甚至会主动地进行思考和研究。(2)专业课程学习中进行理论准备和材料准备。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一个消化知识、整合知识、训练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富于进取性的主动学习的过程。

3.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和监督一是严格按中央电大的有关标准聘请熟练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到位的称职的教师;二是重视对指导教师的培训,经培训合格的,发给指导教师资格证,持证上岗;三是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指导教师要从选题开始,对论文的选题、写作提纲、初稿和二稿,实行严格的审查和认真地指导,并有每一次指导过程的记录,对终审发现论文质量不高、抄袭、指导缺位的给予经济制裁和取消指导教师资格的处分,督促指导教师切实负起论文指导的责任。

四、结束语

毕业论文作为检查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检查学生综合水平措施的功能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认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更是一个过程、一种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的功底,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的一种综

合训练。因此,应该把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当成一门课,当成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看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有必要进行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

探索和研究,尽快地建立完善的教学操作规程,这是当前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谢虹光.毕业论文学术定位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2]张锁通.工商管理本科论文指导和答辩问题探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3]黄芬香.开放教育文科类毕业论文评价模式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6,(4). [4]郑春玲.对开放教育毕业论文的反思[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5]黄河.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59-80.

注意:(上述模版中黑色字体部分不要改动,直接把蓝色字体部分按照自己的论文题目、提纲及内容进行改写即可,要求正文字数2500-4000字。文中适当插入图、表,但不得占据过大篇幅,必须统一编号、排版。本模板所指定的字体、字号以及所有排版格式请不要擅自调整)(参考文献至少5个)

第二篇: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结课论文要求

结课论文要求

1、内容要求:结合课程内容,结合本专业及其研究方向,自选专题阐述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所选专题概述、基于STM32处理器的硬件系统(框图)和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或嵌入式Linux)的软件系统(组成结构)介绍以及开发环境和实验结果说明等内容。

2、论文格式要求:按照公开发表论文的格式,参考学校学报的要求。

3、论文字数(含摘要、图、表):3500-4500

论文参考格式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结课论文(首页左上角)

中文标题

作者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天津300222)摘要:

关键词:

Titel

Author

(Sch of Automation and Elec,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1. 前言

(以下为正文,可根据内容自由设置二级标题X.X和三级标题X.X.X)

2.

3.

4.

……

X.结束语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见学报封三)

[1]

[2]

……

第三篇: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结课论文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结课论文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1.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它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

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在生活中人的五官分别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但是在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及生产活动中,人的五官运动不够,这就需要传感器来检测人们的器官所不能感知的现象。人们把与人的“五官”相似的部分称为“电五官”。

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来自自然界的物质信息都需要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才能获取。如图1-1所示,人们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把传感器比作人的五种感觉器官,执行器比作人的四肢。尽管传感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相比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传感器在诸如高温、高湿、深井、高空等环境及高精度、高可靠性、远距离、超细微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人的感官所不能代替的。传感器的作用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数据的交换及控制信息的采集三大内容

1.1传感器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感器在工业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电力、钢铁、机械等工业生产中需要及时检测各种工艺参数的信息,通过电子计算机或控制器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如下图所示,传感器是任何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

2) 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目前,传感器在汽车上不只限于测量行驶速度、行驶距离、发动机旋转速度以及燃料剩余量等有关参数,而且在一些新设施中,如汽车安全气囊、防滑控制等系统,防盗、防抱死、排气循环、电子变速控制、电子燃料喷射等装置以及汽车“黑匣子”等都安装了相应的传感器。美国为实现汽车自动化,曾在一辆汽车上安装了90多只传感器去检测不同的信息。

3)传感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现代家庭中,用电厨具、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电子热水器、安全报警器、吸尘器、电熨斗、照相机、音像设备等都用到了传感器。

4) 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在生产用的单能机器人中,传感器用来检测臂的位置和角度;在智能机器人中,传感器用作视觉和触觉感知器。在日本,机器人成本的二分之一是耗费在高性能传感器上的。

5) 传感器在医学中的应用

在医疗上,应用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人体温度、血压、心脑电波,并帮助医生对肿瘤等进行诊断

6) 传感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为了保护环境,研制用以监测大气、水质及噪声污染的传感器,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7) 传感器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飞机、火箭等飞行器上,要使用传感器对飞行速度、加速度、飞行距离及飞行方向、飞行姿态进行检测。

8) 传感器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

在飞机及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紫外、红外光电传感器及微波传感器来探测气象、地质等信息。在船舶上,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水下探测。

9) 传感器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利用红外探测可以发现地形、地物及敌方各种军事目标。红外雷达具有搜索、跟踪、测距等功能,可以搜索几十到上千千米的目标。红外探测器在红外制导、红外通信、红外夜视、红外对抗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不仅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及工业自动化的

发展起到基础和支柱的作用,同时也被世界各国列为关键技术之一。可以说“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没有传感器也就没有人类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传感器技术已成为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压力传感器及其应用

压力传感器是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传感器。通常把压力测量仪表中的电测式仪表称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一般由弹性敏感元件和位移敏感元件(或应变计)组成。弹性敏感元件的作用是使被测压力作用于某个面积上并转换为位移或应变,然后由位移敏感元件或应变计转换为与压力成一定关系的电信号。有时把这两种元件的功能集于一体。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一般普通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指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或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间隔内,其代表信息的特征量可以在任意瞬间呈现为任意数值的信号。而通常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压电效应制造而成的,这样的传感器也称为压电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感器。传统的压力传感器以机械结构型的器件为主,以弹性元件的形变指示压力,但这种结构尺寸大、质量重,不能提供电学输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压力传感器也应运而生。其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准确度高、温度特性好。特别是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传感器向着微型化发展,而且其功耗小、可靠性高。压力传感器在安全控制系统中经常应用,主要针对的领域是空压机自身的安全管理系统。在安全控制领域有很多传感器应用,压力传感器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感器,在安全控制系统中应用也不足为奇。

在安全控制领域应用一般从性能方面来考虑,从价格上的考虑,还有从实际操作的安全性方便性来考虑,实际证明选择压力传感器的效果非常好。压力传感器利用机械设备的加工技术将一些元件以及信号调节器等装置安装在一块很小的芯片上面。所以体积小也是它的优点之一,除此之外,价格便宜也是它的另一大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

能够提高系统测试的准确度。在安全控制系统中,通过在出气口的管道设备中安装压力传感器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压缩机带来的压力,这算是一定的保护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控制系统。当压缩机正常启动后,如果压力值未达到上限,那么控制器就会打开进气口通过调整来使得设备达到最大功率。

3.谐振式传感器

谐振式传感器是指利用谐振原理将被测量变化转换成谐振频率变化的传感器。基于谐振技术的谐振式传感器,自身为周期信号输出(准数字信号),只用简单的数字电路即可转换为微处理器容易接受的数字信号。谐振式传感器的重复性、分辨率和稳定性等非常优良,又便于和微处理器直接结合组成数字控制系统,是当今人们研究的重点。

3.1谐振式传感器的优点与应用

谐振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分辨率高、精度高以及便于数据传输、处理和存储等优点。主要用于测量压力,也用于测量转矩、密度、加速度和温度等。

3.2谐振式传感器的特征优势

相对其它类型的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的本质特征与独特优势是:

① 输出信号是周期的,被测量能够通过检测周期信号而解算出来。这一特征决定了谐振式传感器便于与计算机连接,便于远距离传输;

② 传感器系统是一个闭环结构,处于谐振状态。这一特征决定了传感器系统的输出自动跟踪输入;

③ 谐振式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即谐振子固有的谐振特性,决定其具有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④ 相对与谐振子的振动能量,系统的功耗是极小量。这一特征决定了传感器系统的抗干扰性强,稳定性好

3.3谐振式传感器的种类

按谐振元件的不同,谐振式传感器可分为振弦式、振筒式、振梁式、振膜式和压电谐振式等。

(1)振弦式传感器

以拉紧的金属弦作为敏感元件的谐振式传感器。当弦的长度确定之后,其固有振动频率的变化量即可表征弦所受拉力的大小,通过相应的测量电路,就可得到与拉力成一定关系的电信号。振弦的固有振动频率f与拉力T的关系为,式中l为振弦的长度,ρ为单位弦长的质量。振弦的材料与质量直接影响传感器的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钨丝的性能稳定、硬度、熔点和抗拉强度都很高,是常用的振弦材料。此外,还可用提琴弦、高强度钢丝、钛丝等作为振弦材料。振弦式传感器由振弦、磁铁、夹紧装置和受力机构组成。振弦一端固定、一端连接在受力机构上。利用不同的受力机构可做成测压力、扭矩或加速度等的各种振弦式传感器。(2)振筒式传感器

以振动的金属薄圆筒为敏感元件的谐振式传感器。振筒的固有振动频率决定于筒的形状、大小、材料的弹性模量、筒的应力和周围介质的性质。被测参量的变化使得筒的某一物理特性被改变,从而改变了筒的固有振动频率,通过测量筒的振动频率即可达到测量被测参量的目的。振筒式传感器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主要用于测量气体压力和密度等(3)振梁式传感器

以弹性梁为敏感元件的谐振式传感器。振梁的固有振动频率随它两端所受的力而变化,通过相应的测量电路就可获得与被测力成一定关系的频率信号。振梁一般连接于弹性受力机构上以感受被测压力。振梁式传感器用于测量静态或缓变压力。(4)振膜式传感器以圆形恒弹性合金膜片为敏感元件的谐振式传感器。膜片的固有振动频率随膜片上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相应的测量电路就可获得与被测压力成一定关系的频率信号。振膜式传感器广泛用于压力测量,它由空腔、压力膜片、振动膜片、激励线圈、拾振线圈和放大振荡电路组成。在空腔受压力影响时,压力膜片即发生变形,装在压力膜片支架上的振膜则因支架角度改变而发生刚度变化。膜片的振动频率取决于振膜的刚度、压力膜片和支架的刚度。在振膜的两侧分别放置激励线圈和拾振线圈。工作时,激励线圈接通交变电流而使膜片产生振动,拾振线圈则将所感应的振动信号送往放大振荡电路,该信号经放大后又正反馈给激励线圈,使振膜保持它固有频率的振动。激励线

圈和拾振线圈还可以用两个压电元件代替,其结构也可做成使振膜直接感受被测压力。作为拾振器的压电元件利用正压电效应将振动信号送往放大器,该信号经放大后又正反馈到作为激振器的压电元件,利用逆压电效应产生振动激励以维持膜片的振动。为提高稳定性,压电元件的固有振荡频率应远离振膜的固有振荡频率,并设置高频衰减网络抑制高频振荡。

3.4谐振式传感器设计要点

(1)谐振子的选择及其振动特性(即振动模态,包括谐振频率和振型)的分析、计算,确定谐振子的实际结构、参数及所敏感的振动特征参数。这部分工作的核心是建立谐振式传感器的模型,优化出一个高Q值、高灵敏度的谐振子;

(2)检测源、激励源的选择以及谐振子的配合问题。主要包括它们与谐振子的相对位置的选择与激励能量大小的确定;

(3)检测信号的接收、处理、转换及按幅相条件设计的。对于灵敏频率的谐振式传感器要在满量程内综合考虑,而敏感幅值比、相位差的谐振式传感器要合理设计出“双闭环”系统,并选择好参考位置。

(4)引入恰当的补偿机制,解算检测信号,给出被测量。

第四篇: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

2014/5/23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一、技术性总结报告

(一)题目: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

(二)项目概述:

1.为了实现车辆座椅控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2.方便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与车载传感器之间的联动。

3.使车辆作为当今物联网中重要的一个节点发挥作用。

4.通过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实现对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的熟练掌握与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知识的深化记忆。

5. 加强本组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

(三)技术方案及原理

本次试验分为软件、硬件两个部分。 1.软件部分。

A.智能手机部分,包括通过智能手机对座椅的控制部分、手机所携带的身份信息部分。

本部分软件使用Java编写,其程序部分为:主程序:

package com.example.seat;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ctionBarActivity;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ctionBar; import android.support.v4.app.Fragment;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os.Handler; import android.os.Message; import https://www.doczj.com/doc/9619151946.html,youtInflater; import android.view.Menu; import android.view.MenuItem;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view.View.OnClickListener; import android.view.ViewGroup; import android.os.Build;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https://www.doczj.com/doc/9619151946.html,.InetAddress; import https://www.doczj.com/doc/9619151946.html,.Socket;

import https://www.doczj.com/doc/9619151946.html,.UnknownHostException;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app.AlertDialog; import android.content.DialogInterface;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view.KeyEvent;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onBarActivity { private Button Up = null; private Button Left = null; private Button Dowm = null; private Button Right = null;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HOST = "192.168.1.142";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PORT = 10007;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https://www.doczj.com/doc/9619151946.html,yout.activity_main); initControl();

}

private void initControl() {

Up = (Button) findViewById(R.id.button1);

Up.setOnClickListener(new ReceiverListener());

}

class ReceiverListener implements OnClickListener { protected String lin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new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HOST, PORT);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

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line = br.readLine();

br.close();

} catch (UnknownHost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handler.sendEmptyMessage(0);

}

}.start();

}

}

private Handler handler = new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super.handleMessage(msg);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CreateOptionsMenu(Menu menu) {

// Inflate the menu; this adds items to the action bar if it is present.

getMenuInflater().inflate(R.menu.main, menu);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OptionsItemSelected(MenuItem item) { // Handle action bar item clicks here. The action bar will

// automatically handle clicks on the Home/Up button, so long

// as you specify a parent activity in AndroidManifest.xml.

int id = item.getItemId();

if (id == R.id.action_settings) {

return true;

}

return super.onOptionsItemSelected(item);

}

/**

* A placeholder fragment containing a simple view.

*/

public static class PlaceholderFragment extends Fragment { public PlaceholderFragment() {

}

@Override

public View onCreateView(LayoutInflater inflater, ViewGroup container,

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View rootView = inflater.inflate(https://www.doczj.com/doc/9619151946.html,yout.fragment_main, container, false);

return rootView;

}

} } 界面代码:

package="com.example.seat"

android:versionCode="1"

android:versionName="1.0" >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ACCESS_NETWORK_STA TE"/>

android:minSdkVersion="8"

android:targetSdkVersion="19" />

android:allowBackup="true"

android:icon="@drawable/ic_launcher"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android:theme="@style/AppTheme" >

android:name="com.example.seat.Main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B.车载座椅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系统对座椅的控制部分、对智能

手机发出的控制信息的识别部分和对手机所携带身份信息的校验与储存部分。本部分软件使用Python编写,其程序部分为:#!/usr/bin/python #encoding=utf-8 from Raspi_PWM_Servo_Driver import PWM import time, socket host = '' port = 10007

pwm = PWM(0x6F, debug=True)

servoMin = 125 # Min pulse length out of 4096 , 0.5 servoMax = 575 # Max pulse length out of 4096 , 2.3 def setServoPulse(channel, pulse):

pulseLength = 1000000

# 1,000,000 us per second

pulseLength /= 60

# 60 Hz

print "%d us per period" % pulseLength

pulseLength /= 4096

# 12 bits of resolution

print "%d us per bit" % pulseLength

pulse *= 1000

pulse /= pulseLength

if(pulse>servoMax): pulse = servoMax

if(pulse

pwm.setPWM(channel, 0, int(pulse))

pwm.setPWMFreq(60)

# Set frequency to 60 Hz pwm.setPWM(0, 0, servoMax)

if __name__ == '__main__':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 socket.SO_REUSEADDR, 1) s.bind((host, port))

s.listen(3)

print 'Server is running on port %d, press Ctrl-C to terminate

it.' % port

pulse_ud = 1.9

pulse_lr = 1.9

setServoPulse(0,pulse_ud)

setServoPulse(1,pulse_lr)

while True:

clientsock, clientaddr = s.accept()

clientfile = clientsock.makefile('rw', 0)

ctrlinfo = clientfile.readline().strip()

print 'Control info is %s.\n' % ctrlinfo

if ctrlinfo == "up":

pulse_ud += 0.1

elif ctrlinfo == "down":

pulse_ud -= 0.1

elif ctrlinfo == "left":

pulse_lr += 0.1

elif ctrlinfo == "right":

pulse_lr -= 0.1

else:

print "ERROR\n"

setServoPulse(0,pulse_ud)

setServoPulse(1,pulse_lr)

clientfile.close()

clientsock.close()

2.硬件部分。

对车载座椅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的接受、识别、执行部分。本次试验使用的硬件设备包括:智能手机一部、“树莓派”一台、小舵机两台、舵机驱动板一个、无线网卡一个、杜邦线若干、5V电源一个、无线路由器一个

智能手机

树莓派(外)

树莓派(内)

小舵机

舵机驱动板

无线网卡

杜邦线

5V电源

无线路由器

(四)实验流程及结果

1.打开智能手机上的控制软件。

2.向车载座椅控制台发送信息。(发送信息分别为上、下、左、右)

3.车载座椅控制台接受、识别并执行信息。

4.通过小舵机的动作验证该实验是否成功。(详细见视频)

二、工作进度自评表

本次试验完成。

本次试验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智能手机部分、车载座椅控制部分和硬件部分的分别完成。本阶段完成。

第二阶段:智能手机部分、车载座椅控制部分和硬件部分的整合阶段。本阶段完成。

第三阶段: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的验收调试阶段。本阶段完成。

三、组内人员自评

本次试验打到预期的实验目的。虽然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麻烦,但是通过我们成员自身的努力学习掌握了实验所要求的知识。最后实验的成功与组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与紧密配合是分不开的。

四、个人学习心得

本人通过此次实验,对于嵌入式系统原理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对于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的实验也有了较为高程度的提高。为了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并掌握嵌入式系统打下了坚实的一步。对于了解车辆座椅控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了解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与车载传感器之

间的联动;了解车辆作为当今物联网中重要的一个节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实现对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的熟练掌握与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知识的深化记忆。加强本组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

第五篇: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闻悦孙恩比虞淦超孙德一滑冰 2010年1月5日

一. 选题

我们组的实验题目是:将配制过并且用Open64编译过的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ebox中。这个实验是编译原理实验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的结合。我们的小组成员有三位选了董渊老师的编译原理专题训练。当时董渊老师对大实验给出了一个提议,用open64编译器编译busybox,并且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相结合。我们组员感觉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另外,在ebox平台上运行linux,网上鲜有现成的案例。我们觉得,虽然ebox运行Embedded WinCE已经可以满足很多商业上的需求,但是linux有它的许多特点是WinCE不具备的。显然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开源特性,使得功能的开发变得更加灵活,虽然可能没有WinCE容易上手,但是linux可以支持更多的CPU类型,应用的场合也较多。

新的创意往往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实验刚一开始,我们就为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激动万分,跃跃欲试。我们也很想通过实验,使得我们在学习嵌入式系统新知识的同时,尝试运用编译知识和巩固以前学过的操作系统知识,以达到使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接下来的实验报告中,我们将主要体现嵌入式实验部分的工作。

二. 实验过程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三大要素是:bootloader, kernel image 和根文件系统。我们也就按照这三点要素来总结我们的实验流程。

1. 初选bootloader

在查阅了一些嵌入式linux的资料后,我们把bootloader的备选集定位在了lilo、grub和syslinux上面。根据我们的实验设计,我们

希望首先尝试用U盘引导,之后再尝试把U盘的内容写到ebox里面引导linux。明确了需求,我们就对这些bootloader的功能和适用性进行了比较。

Lilo是Grub的前身,grub在很多功能上加强了lilo,在实验设计做好之后,我们进一步询问业内人士并且得到了一些建议:GRUB不像LILO一样使用裸扇区,而是可以从ext2或ext3文件系统中加载Linux内核。这也就是说,如果用U盘做引导,lilo可能不能用,而grub是可以的。syslinux相对于grub是一个更轻量级的引导器,一般用于光盘和U盘。原本我们认为syslinux可能比grub更适合我们的实验,但是由于网上关于grub的参考更多一些,并且我们认为grub是可以胜任预期的工作。于是我们没有实验syslinux,用grub 开始了我们的初期实验之旅。

2. 编译配制kernel

构建一个根文件系统首先需要的就是加载一个kernel。我们将busybox集成在内核中,这样kernel启动后,再加载initramfs,就可以直接进入带shell的linux环境中了。

kernel我们选择的是Linux2.6.31.6的最新版本。由于ebox使用的Vortex也是x86系统的,因此不需要交叉编译。在编译kernel的时候,我们指定的是自己的initramfs。我们的initramfs只是增加了一个init文件。init是一个hello.c文件,如下: hello.c:#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world, from initramfs.\n"); sleep(9999999); return 0; } 创建一个initramfs的源文件目录image,把hello程序拷入,并改名为init。在image下,创建一个dev/console的设备文件,否则无法输出helloworld。

mknod -m 600 dev/console c 5 1

在编译kernel时,在general setup配置目录下的initramfs sources配置项下输入image的路径名。为我们的init程序是ELF格式的,所以内核需要支持ELF的可执行文件,否则启动这个init程序会失败。在内核的 Executable file formats配置目录下,选择 kernel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 1)从键盘上输入步进电机正、反转命令,转速参数(16级)和转动步数显示在LED显示器上。显示器上显示:第一位为0表示正转,为1表示反转;第二位0~F为转速等级,第三到第六位设定步数。 2)单片机依显示器上显示的正、反转命令,转速级数和转动步数进相应动作,转动步数减为零时停止转动。测量步进电机绕组两端电压,并在显示器上显示。 二、工作原理 1、步进电机电路工作原理 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动机,它的运行需要专门的驱动电源,驱动电源的输出受外部的脉冲信号控制。每一个脉冲信号可使步进电机旋转一个固定的角度,这个角度称为步距角。脉冲的数量决定了旋转的总角度,脉冲的频率决定了电动机旋转的速度,改变绕组的通电顺序可以改变电机旋转的方向。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它既可以用作驱动电动机,也可以用作伺服电动机。它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智能仪表和需要精确定位的场合应用更为广泛。 如图2.1,当有一相绕组被通电激励时,磁通从正相齿,经过软铁芯的转子,并以最短路径流向负相齿,为使磁通路径最短,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转子被迫移动,使最近的一对齿与被激励的一相对准。那么,通过对它每相线圈中电流的顺序切换可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 图2.1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图2.2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2、LED显示电路 LED显示电路工作原理如图2.3。 图2.3 LED显示电路工作原理3、键盘电路原理图 键盘电路原理如图2.4。

图2.4 键盘电路原理 三、设计原理及步骤 系统中使用24BYJ-48(四相八拍)型号步进电机,它使用+5V直流电源,步距角为5.625度,电机线圈由A、B、C、D四相组成。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它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HA、HB、HC、HD即为脉冲信号输入插孔,驱动器输出A、B、C、D接步进电机。 所需模块:单片机通用CPU板、Mon51K CPU卡、键盘显示板、电机音响继电器板。 设计步骤: 1.检查设置:关闭实验仪电源,把MON51K 卡上跳线帽分别短接至“MON”、“片内”、“FOSC”、“总线”侧;CPU板跳线帽短接至“总线”;键盘显示板的“JK”置系统。 2.连线: ①CPU板的 USB口→计算机USB口; ②CPU板和键盘显示板:IOW→IOW,IOR→IOR,JD→JD,A0→A0,A1→A1,RST→RST,FF20→CS-8255K; ③ CPU板和电机音响继电器板:Pl.0~P1.3→HA~HD 。 3联机调试 1)开启实验箱电源,启动Keil软件,新建工程,创建文件,添加文件到工程,编译。 2)右键点击选择

基于STM32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及实现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基于STM32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及实现 姓名:郝宇 学号: 0930******** 班级:01班 年级 : 2009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 : 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 丁光哲讲师完成时间:2013年5月20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武昌工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作者学号:0930********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基于STM32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及实现 郝宇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program based on STM32 Hao, Yu 2013年5月20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工业生产越来越先进复杂,操作系统µC/OS—II 是高效、稳定、可靠、节能的系统,广泛应用安防,消费电子中.而基于Cortex —M3架构下的STM32是一款性价比优越新型微处理器,将µC/OS—II移植到STM32上能够发挥其高效的性能,从而投入社会生产,制造出很多有用又实惠的电子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µC/OS—II操作系统理论分析、移植方法、应用程序设计及调试仿真实现。首先,对µC/OS—II的理论分析,研究其实际应用及系统结构;其次,分析STM32硬件平台及µC/OS-II的移植需求;最后,在µC/OS—II 上开发LCD,LED,按键KEY等应用程序,并对多任务系统调试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µC/OS—II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任务管理、内存管理和时间管理三大部分,其间通信是通过消息队列和消邮箱。 (2)µC/OS—II移植主要在OS_CPU.H,OS_CPU_C.C,OS_CPU_A.ASM三个文件中,涉及到数据类型、堆栈、中断定义和任务切换等。 (3)应用程序设计优先级分配要合理,硬件平台初始化模块化处理。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µC/OS-II;移植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教案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掌握基本的嵌入式硬件和软件开发技术 3.能够使用开发板和相关工具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4.掌握常用的接口协议和通信方式,包括串口通信、SPI、I2C、CAN等 5.能够设计和开发基本的嵌入式应用程序,如LED灯的控制、按键的检测、温度传感器的读取等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1.嵌入式系统概述 内容: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市场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时间:2学时 2.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内容: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测试和调试等内容。 时间:4学时 3.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 内容:介绍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基本配置和使用,包括Keil C51软件、ST-LINK下载器、ST-FLASH工具等。 时间:4学时 4.嵌入式硬件设计 内容:介绍嵌入式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硬件选型、电路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和焊接等内容。 时间:10学时

5.嵌入式软件设计 内容:介绍嵌入式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汇编语言、C语言、编译、调试和下载等内容。同时讲解如何使用方案手册和数据手册加速学习。 时间:16学时 6.嵌入式应用程序设计 内容:介绍嵌入式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包括LED灯的控制、按键的检测、温度传感器的读取、串口通信、SPI/I2C接口的应用等内容。 时间:14学时 7.嵌入式系统测试和调试 内容: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测试和调试方法,包括硬件测试、软件测试、仿真测试和调试工具等内容。 时间:4学时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讲授代码编写方法,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进行讲解。 3.组织实验、调试和考试等考核环节,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4.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自主学习和获取嵌入式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 1.教师演示和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并进行实践操作。 2.编写实验指导书和课程辅导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 3.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展览和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 4.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 1.定期组织课堂测试、作业测评、实验考核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2.按照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考核和评估。

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它通常是用于控制、监视、数据采集等特定目的的。与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等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被特别设计和优化,以适应其特定用途的要求。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通常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外设模块等组成。其核心是处理器,嵌入式系统所用的处理器性能越来越强大,从较老的8位、16位微控制器到现在的ARM Cortex-A 系列、RISC-V等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嵌入式硬件和通用计算机硬件类似,都由处理器、存储器、I/O模块等部件组成。相比通用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硬件的主要特征是小巧、低功耗,通常单板上能整合处理器、存储器、外设模块以及工业标准I/O接口。 嵌入式软件通常是裁剪优化过的,因为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容量有限,CPU速度也低于PC等通用计算机,所以软件需要更少的计算成本。通常情况下,嵌入式软件是为相应硬件设计的,并通过编程语言(如C/C++)来进行编写。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基本上由一个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应用程序组成,RTOS通常是实时

性高、稳定性好的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常见的RTOS产品有 uC/OS、FreeRTOS等。 嵌入式系统使用可升级的固件,这种固件是在嵌入式系统启动时加载到处理器的固定内存区域。由于它是硬件的一部分,因此它对CPU运行的速度、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固件可以像软件一样升级,因此在需要升级时,制造商可以通过远程升级(OTA)来即时更新固件软件。 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包括飞行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电子、IoT等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 1. 工业自动化 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工厂资产管理、自动化生产线、产品检测和数据采集等功能。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高稳定性、多通道I/O以及真正的实时运行能力,特别适合业界对高速度、高灵活性和高度精度的控制要求。 2. 医疗设备 看病看医生体验和治疗效果的提高,赖于先进的嵌入式技术。如在医疗器械领域,嵌入式系统可以用于实时生物参数监测、监

嵌入式系统论文

嵌入式系统论文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广州大学 嵌入式系统 论文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嵌入式系统发展历史 目前,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中,但是这个概念并非新近才出现。从20世纪七十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规模应用,嵌入式系统已经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去,这些是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要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的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 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是高速、海量的数值计算;技术发展方向是总线速度的无限提升,存储容量的无限扩大。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则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技术发展方向是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则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就是单芯片化道路。它动员了原有的传统电子系统领域的厂家与专业人士,接过起源于计算机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承担起发展与普及嵌入式系统的历史任务,迅速地将传统的电子系统发展到智能化的现代电子系统时代。 在中国嵌入式系统领域,比较认同的嵌入式系统概念是: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器、处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一个嵌入式系统装置一般都由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执行装置组成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整个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由硬件层、中间层、系统软件层和应用软

嵌入式系统期末论文

简介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对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嵌入式微处理器 外围硬件设备 嵌入式操作系统 特定的应用程序 特点: 应用的特定性和广泛性 技术、知识、资金的密集性 高效性 较长的生命周期 高可靠性 软硬一体,软件为主 无自举开发能力 嵌入式系统本身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定义。目前嵌入式系统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工业、服务业、消费电子……,而恰恰由于这种范围的扩大,使得“嵌入式系统”更加难于明确定义。 举个简单例子: 一个手持的mp3是否可以叫做是嵌入式系统呢?答案肯定是“是”。另外一个PC104的微型工业控制计算机你会认为它是嵌入式系统吗?当然,也是,工业控制是嵌入式系统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领域。然而比较两者,你也许会发现二者几乎完全不同,除了其中都嵌入有微处理器。那是否可以说嵌入着微处理器的设备就是嵌入式系统?那鼠标中也有单片机,能叫嵌入式系统嘛? 那到底什么是嵌入式系统?莫非嵌入式系统只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抽象概念? 历史 虽然嵌入式系统是近几年才风靡起来的,但是这个概念并非新近才出现。从20世纪七十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规模应用,嵌入式系统已经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个系统,往往是在硬件和软件交替发展的双螺旋的支撑下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嵌入式系统也不例外。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最初是基于单片机的。70年代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汽车、家电、工业机器、通信装置以及成千上万种产品可以通过内嵌电子装置来获得更佳的使用性能:更容易使用、更快、更便宜。这些装置已经初步具备了嵌入式的应用特点,但是这时的应用只是使用8位的芯片,执行一些单线程的程序,还谈不上“系统”的概念。 提示:最早的单片机是Intel公司的 8048,它出现在1976年。Motorola 同时推出了68HC05,Zilog公司推出了Z80系列,这些早期的单片机均含有256字节的RAM、4K的ROM、4 个8位并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两个16位定时器。之后在80年代初,Intel又进一步完善了8048,在它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8051,这在单片机的历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页,迄今为止,51系列的单片机仍然是最为成功的单片机芯片,在各种产品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从80年代早期开始,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员开始用商业级的“操作系统”编写嵌入式应用软件,这使得可以获取更短的开发周期,更低的开发资金和更高的开发效率,“嵌入式系统”真正出现了。确切点说,这个时候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实时核,这个实时核包含了许多传统操作系统的特征,包括任务管理、任务间通讯、同步与相互排斥、中断支持、内存管理等功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Ready System 公司的VRTX、Integrated System Incorporation (ISI)的PSOS和IMG的VxWorks、QNX公司的QNX 等。这些嵌入式操作系统都具有嵌入式的典型特点:它们均采用占先式的调度,响应的时间很短,任务执行的时间可以确定;系统内核很小,具有可裁剪,可扩充和可移植性,可以移植到各种处理器上;较强的实时和可靠性,适合嵌入式应用。这些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得应用开发人员得以从小范围的开发解放出来,同时也促使嵌入式有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90年代以后,随着对实时性要求的提高,软件规模不断上升,实时核逐渐发展为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作为一种软件平台逐步成为目前国际嵌入式系统的主流。这时候更多的公司看到了嵌入式系统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除了上面的几家老牌公司以外,还出现了Palm OS,WinCE,嵌入式Linux,Lynx,Nucleux,以及国内的Hopen,Delta Os等嵌入式操作系统。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相信会有更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出现。 在中国嵌入式系统领域,比较认同的嵌入式系统概念是: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论文

嵌入式系统论文 姓名:陈东平 学号: 4091609 班级: 40916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老师:李志华

嵌入式系统实时性方向的研究 摘要:本文叙述了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以及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发展与问题和前景。文中重点介绍μC/OS-II和eCos的发展历史,并且对μC/OS-II与eCos进行比较;另外提出并进行了嵌入式实时系统的中断技术和一些问题的研究。 关键字:嵌入式系统实时性快速性操作系统μC/OS-II eCos 中断中断管理模式 引言:本文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时系统的中断及其他问题方面对嵌入式实时系统进行研究与分析。 背景:随着后PC时代以及网络、通信技术时代的到来和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进入了嵌入式应用领域:从民用的电视、手机等电路设备到军用的飞机、坦克等武器系统,到处都有嵌入式系统的身影。然而,有大量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是以单片机的形式,应用在传统的电子技术领域中。因此,以计算机领域人员为主体的,远离对象系统的嵌入式系统的计算机工程应用模式,和以电子技术领域人员为主体,与对象系统紧耦合的电子技术应用模式产生了概念上的碰撞,使得嵌入式应用开发存在很大分歧。所以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中,采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称RTOS)能够支持多任务,使得程序开发更加容易,便于维护,同时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1、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它是嵌入式系统(包括硬、软件系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图形界面、标准化浏览器Browser 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如能够有效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系统资源;能够把硬件虚拟化,使得开发人员从繁忙的驱动程序移植和维护中解脱出来;能够提供库函数、标准设备驱动程序以及工具集等。与通用操作系统相比较,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系统实时高效性、硬件的相关依赖性、软件固态化以及应用的专用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无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算法阶段 这一阶段的嵌入式系统是以单芯片为核心的系统,具有与一些监测、伺服、指示设备相配合的功能。一般没有明显的操作系统支持,而是通过汇编语言编程对系统进行直接控制。主要特点是系统结构和功能都相对单一,针对性强,无操作系统支持,几乎没有用户接口。 (2)简单监控式的实时操作系统阶段 这一阶段的嵌入式系统主要以嵌入式式器为基础、以简单监控式操作系统为核心。系统的特点是:处理器种类繁多,通用性比较弱;开销小,效率高;一般配备系统仿真器,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用户界面不够友好,主要用来控制系统负载以及监控应用程序运行。 (3)通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阶段 以通用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如VxWorks、pSos、Windows CE就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这一阶段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能运行在各种不同的微处理器上;具有强大的能用型操作系统的功能,如具备了文件和目录管理、多任务、设备驱动支持、网络支持、图形窗口以及用户界面等功能;具有丰富的API和嵌入式应用软件。

关于嵌入式的论文

【摘要】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源于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早期的嵌入式系统探索过工控机、单板机、微机单片化的专用计算机的形式,随后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嵌入式系统不是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它的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与对象学科。四个支柱学科形成了平台模式下的交叉与融合。剔除嵌入式系统的“专用计算机”观念,有利于嵌入式系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学科体系;平台模式;对象学科 一、嵌入式系统简介 (一)嵌入式系统的产生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经过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专用化的短暂探索后,便进入到嵌入式系统独立的微控制器发展时代。直接在嵌入式处理器与外围集成电路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带处理器内核的单片机,即微控制器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即便有处理器内核,也是嵌入式处理器而非通用微处理器。 (二)专用计算机探索的失败之路 无论是工控机,还是单板机,都无法彻底地满足嵌入式系统的微小体积、极低价位、高可靠性的要求。人们便直接将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简化,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中,做成单片微型计算机。Motolora公司的6801系列就是由6800系列微型机简化后集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彻底解决了嵌入式系统的极小体积、极低价位,但在高可靠性及对象可控性方面没有本质上的改进。 (三)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MCU)发展道路,是一条摆脱“专用计算机”羁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由IntelMCS51单片机、iDC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辟的单片机独立发展的道路。MCS51是一个在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基础上,按照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嵌入式处理器。MCS51原创的体系结构、控制型的指令系统与布尔空间、外部总线方式、特殊功能寄存器(S FR)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基础;iDCX51是专门与MCS51单片机配置,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二、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 目前,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嵌入式系统”的诞生、独立的单片机发展道路、微控制器技术发展的内涵、嵌入式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来看,“嵌入式系统”是四个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以平台模式进行学科定位与分工。 (一)四个支柱学科的关系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基础,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归宿学科,计算机学科与电子技术学科是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领衔的微电子学科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专业毕业论文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专业毕业论文 引言 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方向。随 着智能设备的日益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和物 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本篇毕业论文旨在深入研究 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研究背景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以特定功能为导向的计算机系统,通常被嵌 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物联网则是将各种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 一起,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远程控制。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的结合可 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并在各个领域产生广泛的应用。 研究目标 本文的目标是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和应用,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潜在应用,并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方案。具体研 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 2.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3.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4.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5.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6.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最新技 术发展。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在不 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出现有问题和改进的可能性。 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将得出以下几个结果: 1. 对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对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系统、医疗健 康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3. 基于对现有问题和挑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方案;

linux嵌入式系统学位论文

Linux嵌入式系统毕业论文 题目Linux操作系统的实时性技术研究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广泛深入的应用使嵌入式系统成为电子计算机行业的热点。嵌入式系统技术上的成就为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技术领域上的探索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欣喜和便利。嵌入式技术是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发展核心。诸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嵌入式凭借自身硬件支持上的广泛性、开源性和可移植性等特点发展迅速。 在嵌入式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许多应用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本文将致力于嵌入式Linux实时性能的研究。所研究的嵌入式Linux的目标硬件平台采用基于X86体系结构的PC/104总线系统,该总线系统包括CPU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 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及特点、PC/104总线的特点、嵌入式系统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必要性;然后对实验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和配置做了详细介绍;接下来在分析了Linux内核关键机制后详细论述了目标系统的嵌入式Li~软件环境的构建过程,其中对符合本实验要求的Linux内核的定制和移植、根文件系统的构造、引导加载程序的写入做了详细描述。本文的重点是开发数据采集模块在自行构建的嵌入式Linux软件环境下的设备驱动,其中首先对Linux设备驱动程序作了简要介绍,然后详细描述了数据采集模块设备驱动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本文的最后通过一个基于C/S网络架构的远程数据采集程序对嵌入式Linux的实时性能作了测试和论证。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Linux、PC/104、设备驱动、实时性

嵌入式系统论文(1)

嵌入式系统论文(1) 摘要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以特定功能为目的、在系统内部固化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 种外设等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架构、软硬件设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发展历程 嵌入式系统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单片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嵌入式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通信、航空、军事、医疗等领域。90年代初期,嵌入式系统逐渐进入家庭 电器、汽车等领域,并随着智能手机、IoT等技术的出现,嵌入式系统已经深入到 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应用领域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工厂、医疗设备等领域。在智能家居领域中,嵌入式系统可以通过连接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实现对家庭环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嵌入式系统可以协同工业机器,实现智能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在医疗设备领域,嵌入式系统可以配合电子设备,实现医疗监测、诊断和治疗等功能。 架构 嵌入式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单核架构和多核架构两种形式。单核架构是指系统 中只有一个CPU核心,各个模块和外设共享该CPU核心资源,因此需要对CPU 核心进行优化和资源分配,使得各个功能模块可以充分利用CPU核心的处理能力;多核架构是指系统中有多个CPU核心,每个核心负责处理不同的任务,可以提高 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整体性能,并减少各个模块和外设之间的干扰和耦合。 软硬件设计 嵌入式系统开发需要涉及到软硬件设计两个方面。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路设计、原理图设计、PCB设计等工作,需要考虑系统整体性能,以及各个外设之间的数 据交互和控制。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选型、驱动程序编写、应用程序开发等工作,需要考虑系统整体稳定性,及应用程序对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

嵌入式毕业论文

嵌入式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嵌入式系统 (1) 1.2 ARM 微处理器简介 (2) 第二章系统开发环境 (4) 2.1 ADS1.2软件 (4) 第三章系统设计选型 (9) 3.1 ARM处理器选型 (9) 第四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2) 4.1电源电路设计 (13) 4.3字模函数 (14) 4.4触摸屏驱动程序 (14) 4.5 坐标点校准 (16) 4.6画线函数算法 (17) 4.7系统软件设计 (18) 第五章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19) 5.1系统概述 (19) 5.2软件运行截图 (19) 第七章设计总结与展望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二 (2)

第一章绪论 1.1 嵌入式系统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 PC 系统,有计算机功能但又不能称之为计算机的设备或器材。它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的,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简单地说,嵌入式系统集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硬件于一体,类似于 PC 中 BIOS 的工作方式,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体系。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等组成, 嵌入式系统几乎包括了生活中的所有电器设备,如掌上PDA 、移动计算设备、电视机顶盒、手机上网、数字电视、多媒体、汽车、微波炉、数字相机、家庭自动化系统、电梯、空调、安全系统、自动售货机、蜂窝式电话、消费电子设备、工业自动化仪表与医疗仪器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 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嵌入式系统有别于一般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它不具备像硬盘那样大容量的存储介质,而大多使用EPROM、EEPROM 或闪存(Flash Memory)作为存储介质。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而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 1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及发展的论文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及发展的论文 【摘要】21世纪无疑将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将嵌入式系统应用到各种网络环境中去的呼声自然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internet之外,随着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等的结合日益紧密,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才是嵌入式技术的真正未来。 【关键词】嵌入式;应用;发展 1嵌入式arm技术及应用 随着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不断发展,典型的32位risc芯片——arm处理器,不论是在pda,stb,dvd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还是在gps,航空,勘探,测量等军方产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早已看好arm的前景,比如intel, ns, atmel, philips, nec, cirruslogic等公司都有相应的产品。他们把更多的功能集成在arm芯片中,使其成为了高集成度,低功耗的典型代表。 arm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每个厂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独一无二的arm相关技术及服务。利用这种合伙关系,arm很快成为许多全球性risc标准的缔造者。 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 arm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体系,所以相同的软件可在所有产品中运行(理论上如此)。典型的产品如下。 ①cpu内核 ——arm7:小型、快速、低能耗、集成式risc内核,用于移动通信。 ——arm7tdmi(thumb):这是公司授权用户最多的一项产品,将arm7指令集同thumb扩展组合在一起,以减少内存容量和系统成本。同时,它还利用嵌入式ice调试技术来简化系统设计,并用一个dsp增强扩展来改进性能。该产品的典型用途是数字蜂窝电话和硬盘驱动器。 ——arm9tdmi:采用5阶段管道化arm9内核,同时配备thumb扩展、调试和harvard总线。在生产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性能可达arm7tdmi的两倍之多。常用于连网和顶置盒。 ②体系扩展 ——thumb:以16位系统的成本,提供32位risc性能,特别注意的是它所需的内存容量非常小。 ③嵌入式ice调试 由于集成了类似于ice的cpu内核调试技术,所以原型设计和系统芯片的调试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④微处理器 ——arm710系列,包括arm710、arm710t、arm720t和arm740t:低价、低能耗、封装式常规系统微型处理器,配有高速缓存(cache)、内存管理、写缓冲和jtag。广泛应用于手持式计算、数据通信和消费类多媒体。 ——arm940t、920t系列:低价、低能耗、高性能系统微处理器,配有cache、内存管理和写缓冲。应用于高级引擎管理、保安系统、顶置盒、便携计算机和高档打印机。 ——strongarm:性能很高、同时满足常规应用需要的一种微处理器技术,与dec联合研制,后来授权给intel。sa110处理器、sa1100 pda系统芯片和sa1500多媒体处理器芯片均采用了这一技术。 ——arm7500和arm7500fe:高度集成的单芯片risc计算机,基于一个缓存式arm7 32位内核,拥有内存和i/o控制器、3个dma通道、片上视频控制器和调色板以及立体声端口;arm7500fe则增加了一个浮点运算单元以及对edo dram的支持。特别适合电视顶置盒和

嵌入式的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的原理与应用 1.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被设计用于执行特定任务。与传统的 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是由硬件和软件紧密结合而成,其主要目的是完成特定的功能。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 嵌入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实时性: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任务,对实时性要求较高。 •资源有限:嵌入式系统的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等,通常比通用计算机系统要有限。 •可靠性:嵌入式系统往往在特定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对可靠性要求较高。 •低功耗: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长时间工作,对功耗要求较低。 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嵌入式系统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处理器、内存和外设。下面分别介绍这 三个部分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技术。 2.1 处理器 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根据处理器的架 构和性能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单片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常见的处理器架构有x86、ARM等。 2.2 内存 内存是嵌入式系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通常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RAM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程序运行时的堆栈,ROM用于 存储固化的程序和数据。 2.3 外设 外设是嵌入式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的接口。常见的外设包括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LED灯)和通信设备(串口、以太网、无线网络)。外设的选择和配置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来确定。

3.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硬件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处理器、设计电路板、选择外设接口等。软件开发主要包括编写驱动程序、编写应用程序、测试和调试等。 3.1 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电路原理图设计、PCB布局、硬件调试等工作。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处理器的选择、外设的连接、电源管理、信号传输等方面的问题。 3.2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工作,它涉及到驱动程序的编写、操作系统的移植、应用程序的开发等。根据嵌入式系统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件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语言包括: •开发工具:Keil、IAR、Eclipse等 •编程语言:C、C++、Python等 4.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家电:智能电视、空调、冰箱等家居设备中的控制系统。 •汽车: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载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医疗设备:心脏起搏器、血糖仪、医疗影像设备等。 •工业控制: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仪器仪表控制系统等。 5.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以下是几个嵌入式系统发展的趋势: •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一起,形成物联网。这使得设备之间可以实现智能交互和远程控制。 •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使得系统具备更好的智能化和自主决策能力。 •无线通信: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可以更方便地和外部环境进行通信和交互。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结课基于嵌入式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大学论文

2017届结课论文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结课论文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7-3班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基于嵌入式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摘要】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Cameras and Surveillance。传统的监控系统包括前端摄像机、传输线缆、视频监控平台。摄像机可分为网络数字摄像机和模拟摄像机,可作为前端视频图像信号的采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和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最新的监控系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担当,同时对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存储和自动报警。视频数据通过3G/4G/WIFI传回控制主机(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担当),主机可对图像进行实时观看、录入、回放、调出及储存等操作。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的视频监控。 关键词:嵌入式视频监控

目录 1.1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3) 1.2 设计背景 (4) 2.系统整体设计 (5) 2.1视频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5) 2.2各模块设计方案 (6) 3.系统硬件结构 (6) 3.1视屏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6) 3.2 微处理器简介 (7) 3.3硬件电路设计 (8) 3.3.1存储器 (8) 3.3.2 LCD接口 (8) 3.3.3串行接口 (9) 3.3.4网卡控制器 (10) 4.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软件 (11) 4.1嵌入式系统定义 (11) 4.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12) 4.3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12) 4.4选择嵌入式Linux进行开发 (13) 5.嵌入式Linux的移植 (14) 5.1Linux内核简介 (14) 5.1.1Linux内核源代码 (14)

嵌入式的原理及应用

嵌入式的原理及应用 一、嵌入式系统的概述 嵌入式系统是指嵌入在其他设备或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监控和执 行特定功能。它通常有特定的硬件和软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可按需定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医疗设备等。 二、嵌入式系统的原理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原理: 1.硬件设计原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需要考虑功耗、体积、成本 等因素。通常使用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处理器,采用紧凑的电路板设计,以及选择适当的外设和接口。 2.软件设计原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需要实现所需功能,并具有 实时性、高效性和可靠性。采用适当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并进行合理的任务调度和优化。 3.实时性原理:嵌入式系统往往需要对外部环境做出及时响应。因此, 实时性是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通过合理的任务调度和响应机制,保证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4.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实现 数据的传输和交互。通信原理包括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接口,进行数据格式的定义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正确解析。 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应用: 1.家电: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智能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都采用 嵌入式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定时操作等功能。 2.汽车:现代汽车中的驾驶辅助系统、车载娱乐系统等都是嵌入式系 统。它们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状态、提供导航服务、支持蓝牙连接等。 3.医疗设备:医用仪器设备中的心电图机、血压计等都采用嵌入式系 统,用于测量、监控和诊断。 4.工业控制: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机器人 等都是嵌入式系统,用于控制和监控生产过程。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pdf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pdf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被设计用于控制特定的 硬件设备或执行特定的任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应 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为 了更好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学习《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 用pdf》十分重要。 第一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 首先,嵌入式系统必须具备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高等特点。其次,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此外,了解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单片机、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架构等也是很有 必要的。 第二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一般分为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等步骤。其中,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流程中最重 要的一步,它需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系统的各种限制因素。硬件设 计则要对系统的各种硬件模块进行设计和测试,软件设计则需要根据 硬件模块的需求进行软件开发。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和维护等步骤,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是C/C++,而且其语法与普通的 C/C++有所不同,需要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此外,嵌入式系统的开 发工具也有很多,如Keil、IAR、Eclipse等,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合适的开发工具。 第四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连接与通信技术 连接是嵌入式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实现与外部设备的连 接和数据通信。通信技术则是指嵌入式系统之间进行通信所需要的技术,如CAN、TCP/IP等。 综上所述,学习《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pdf》能够更好地了解

嵌入式系统开发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 嵌入式系统 1.1.1 嵌入式系统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当今,嵌入式系统已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就像当初的计算机热潮,似乎比当初的计算机热潮涉及的领域更广泛,应用技术人员更多,相关国民经济产值也更庞大。报纸、杂志、网络都把嵌入式系统当作讨论的热门话题。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有计算机功能但又不称之为计算机的设备或器材。它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的,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4个部分组成,它是集软硬件于一体的可独立工作的"器件"。嵌入式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而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它是嵌入式系统(包括硬、软件系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图形界面、标准化浏览器等Browser。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如能够有效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系统资源;能够把硬件虚拟化,使得开发人员从繁忙的驱动程序移植和维护中解脱出来;能够提供库函数、驱动程序、工具集以及应用程序。与通用操作系统相比较,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系统实时高效性、硬件的相关依赖性、软件固态化以及应用的专用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 1.1.2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RTOS(Real Time multi-tasking Operation System),即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目前在中国大多数嵌入式软件开发还是基于处理器直接编写,没有采用商品化的RTOS,不能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分开处理。RTOS 是一段嵌入在目标代码中的软件,用户的其它应用程序都建立在RTOS之上。不但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