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建筑大师

现代建筑大师

一~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
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国建筑师,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二十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四大师。
[编辑本段]
简介
童年的时候,密斯小名是路德维希?密斯。青年时,他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后来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接著1908年到1912年间,密斯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设计理论与德国文化是否能够结合的一些看法。
青年时的密斯已经是一个慎重、沉默的思考者。他发现自己具有一些设计的天份之后,就决定将原先的名字之后,加上了凡德罗姓氏,而舍弃了原先平凡的玛丽亚、蜜夏埃尔等字。凡德罗这个姓氏带有一些贵族的感觉。
改名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业。为德国的上流阶级设传统德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当时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特别是卡尔所惯用的宽广比例、立方体容量般的设计手法,还有散布的、折衷的经典空间配置,让密斯感到到这是一个建筑世纪的转折点。他的设计作品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密斯完全的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了柯布西耶与格罗皮乌斯大力推动的新的现代结构建筑﹙称为先锋派﹚。因此在传统建筑上常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局部的修饰都被拿除了,而以实用功能为主,运用新材料钢、混凝土、玻璃等重新塑造建筑形象的现代建筑手法。当时社会除了倡导节约的风气外,理论家也大为批评过去古典复兴样式建筑是欧洲贵族们浪费华巧的实证。
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此馆的设计后来在他诞辰100周年时原址重建,1930年密斯在捷克波尔诺(en:Brno)的作品图根哈特别墅(en:Villa_Tugendhat)也被视为此高峰期的经典建筑。
密斯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宣言莫过于“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而他本人也在自己新世纪的建筑实践中实践着自己的建筑哲学。后来20世纪风靡世界的“玻璃盒子”源于密斯的理念以及终极一生对于玻璃与钢在建筑中使用的研究。
密斯?凡?德?罗奖又称欧盟当代建筑奖,由密斯基金会颁发,1986

开始,用以奖励欧洲的优秀高品质的当代建筑作品,每两年评一次。密斯基金会的成立正是为了纪念这位改变了20世纪全球城市天际线的大师。
[编辑本段]
设计理念
魔鬼在细节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由此可见他的严谨与他的理念。
少就是多
少就是多",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很轻易的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中品味出来,而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卷,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留白之中那醒目的几笔。留白要留多少,怎么留?当“少就是多”从密斯口中说出来时,并没有东方人悠闲与怡然,有的只是德国人的严谨与理性,少绝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也绝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和开放性的空间。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内部不少设施也由密斯与他的徒弟菲利浦?约翰逊一手包办。大楼前的广场约占地基一半,这在当时也是创举。现代主义被带到美国后,结合资本家的力量,实践了许多作品。由于形式上的精简,容易模仿,因此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也影响了其它 领域的设计。因此称为「国际风格」。然国际风格却已缺乏早期现代主义乌扥邦式的社会理想及批判精神。并且后来的模仿者未必如密斯一 般注重对细部结构的处理。但现代主义却至此达到一个高峰。
“流通空间”在二十世纪初这应该是个很前卫的名词,毫无疑问,这在当时属于创造性的突破。开创了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它对西方来说是新玩意儿,而在古老的东方,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文人和工匠早已知道并精通了流动空间这一概念。而著名的<<园治>>更是将其理论化了,“步易景移”,“虚实互生”,苏州园林就是最好的证明,咫尺天涯就是他们对“流通空间”出神入化的理解与应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文人对这种空间的理解与密斯又何其相似.。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

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密斯从事建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运用。密斯?范?德?罗运用直线特征的风格进行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而定。在公共建筑和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他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面描绘等方法进行设计;而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用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等方法进行设计。
与二十世纪其他三为建筑大师中的赖特不同的是,密斯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显露过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向往,但俩者又有着惊人的共通性。而他的流通空间之所以与中国园艺全然不同,就在于德国人骨子里严谨和实用性,他是室内环境,所以更趋于实用。而中国园林的流通空间是刻意营造的随意的,他是室外的,它更是流动的,更趋于观赏性,抛开它们的表象,二者又的确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在为人营造的这些有限环境里的无限空间中,,显然二者都成功了.。
[编辑本段]
大师的经典作品
1927 白森毫夫公寓大楼(Weissenhof Apartment Building)
1928 德国克雷费尔德朗格住宅(Lange House Krefeld, Germany)
1929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1930 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Tugendhat House, Brno)
1933 德国柏林 密斯?凡?德?罗住宅(Mies van der Rohe House Berlin)
1946 美国伊利诺斯州普莱诺 范士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 Plano, IL)
1948 湖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
1952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Chapel of Saint Savior IIT)
1956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 皇冠厅(Crown Hall IIT)
1959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 New York, NY)
1968 梅隆 科技馆(Mellon Hall of Science)
1968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Berlin, Germany)
荣誉
Friedensklasse des Ordens Pour le Mérite (1957年)
英国皇家建筑协会金牌奖(1959年)
美国建筑师协会金牌奖(1960年)
柏林艺术奖 (1961年)
自由代表奖章 美国 (1963年)
德国联邦金牌奖 (1966年)
代表作品
阿罗伊斯 李尔(Alois Riehl)住宅,柏林,(1907年)
佩尔斯(Perls)住宅,柏林, (1911年)
黑尔街(Heerstraße)住宅,柏林,(1913年)
坎丕勒(Kampner)住宅(已毁),柏林,(1921年)
莫司勒(Mosler)住宅,柏林,(1924年)
沃尔夫(Wolf)住宅(已毁),古本 (1926年)
罗莎?

卢森堡(Rosa Luxemburg)与卡尔?里本克奈西特(Karl Liebknecht)纪念像(已毁),柏林,(1926年)
白院聚落(斯图加特住宅展)主持人之一,斯图加特,(1927年)
图根哈特别墅(Tugendhat),捷克,(1928年-1930年)
朗根(Lange)与艾斯特尔博士(Dr. Esters)别墅,克雷费尔德,(1928年-1929年)
万国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1929年)
Verseidag公司工厂建筑,克雷费尔德,(1931年)
列克(Lemke)之屋,柏林,(1932年-1933年)
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伊利诺州,(1946年-1951年)
伊利诺斯工学院校园规划,伊利诺斯
伊利诺斯工学院建筑系馆(克朗楼)
湖滨公寓,芝加哥,(1950-1951)
Seagram大楼 与非力普?强生(Philip Johnson)合作,纽约州,(1954年-1958年)
新国际画廊,柏林,(1965年-1968年)

二、勒?柯布西耶
百科名片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富兰克?劳埃德?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又译做柯比意。
目录[隐藏]
个人履历
新建筑的5个特点
建筑设计的原点
想象力丰富
生平简介
主要建筑作品
后世纪念
社会评价

[编辑本段]
个人履历
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西北靠近法国边界的小镇,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年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1907年先後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奥古斯特?贝瑞处学习,後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彼得?贝伦斯事务

所以尝试用新的建筑处理手法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闻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他又到希腊和土耳其周游,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
勒?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写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它植根于一种新的精神,有明确目标的一种建设性和综合性的新精神。”後来他把其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工程师受经济法则推

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了和谐。”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後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後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

现行瑞士法郎上的 勒?柯布西耶
,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後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後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因此他在战後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的设计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他设计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异外观,令守旧派异常愤怒,但被革新派奉为经典。他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引起评审团长时间的争论,最後由政治家裁决否定。他的马赛公寓,被法国风景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到後来,又成为当地的名胜;他为阿尔及尔市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被市政当局否决,但後来其中的逐层後退设计方法却被许多非洲和中东的沿海国家采纳
[编辑本段]
新建筑的5个特点
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这

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
萨伏依别墅:建筑理想体现——阳光空气绿地三要素和新建筑五点的完美结合。
提出一套建筑体系——板柱承重体系
社会理想——标准化构件,机器生产,能够承担社会职责。体现了欧洲人心理深处的 抹不去的 古典情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
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勒?柯布西耶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朗乡教堂:雪铁龙承重体系,造型奇特,墙体弯曲。主要空间的 周围有三个小龛,每一个的 上部都是 向上拔起的 “塔”。伸出于屋顶之外。各个立面的差别很大。以地中海民宅为思想来源,内部空间关系与万神庙内大厅和周边空间处理相似。
它的 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西耶具有非凡的 想象力,也形象的反映出现代西方宗教的特质
[编辑本段]
建筑设计的原点
柯布西耶的全部生涯都与住宅设计有关,而且他的最大贡献也是住宅,住宅是人和空间最初也是直接发生关系的载体,因此通过住宅设计可以衡量一位建筑家是否优秀。我们通过分析这些小小的住宅模型,了解到柯布西耶对每一个设计都寻求新的意匠。
柯布西耶在他的瑞士故乡1905年设计了第一幢住宅,完全是当地的乡土住宅风貌,内外充满着几何装饰,两层,房主人是一位美术学校的宝石商,柯布西耶因老师的介绍完成了这件处女建筑,当时他才17岁。
1914年柯布西耶已经通过多米诺型住宅预见到近代建筑的诞生,他曾经为劳动者设计了量产型住宅,也有白色试验住宅群,其中包括最小限的住宅,同时柯布还发明了为了非熟练技工的构筑法,由于地域差别而设计的地方性住宅也是柯布的领域,柯布西耶的工作很像一位建筑界的人类学家,他对全世界与住宅有关的类型都有兴趣,柯布还在非西欧圈展开以原始小屋为蓝本的住宅研究,为了战争受难者的住宅以及寸法系统等等。通过广泛的住宅设计,表达柯布西耶对人类的关照。
[编辑本段]
想象力丰富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理想城市的诠释、

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他是善于应用大众风格的稀有人才---他能将时尚的滚动元素与粗略、精致等因子进行完美的结合。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也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通过大量的图样以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筑实物的情况如同艺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明暗光线的对比下,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并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
[编辑本段]
生平简介
原名夏尔? 爱德华?让 纳雷
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
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游历欧洲
1908~1909 在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事务所工作
1910 加入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
1917 定居巴黎,与Ozenfant创始Purism
1920 创办《新精神》杂志,宣扬抽象艺术
1923 发表《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
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
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现代社
会已经达成这样一个结论,即,为人类
建造一个新的家园将成为判定一个文明
特性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一种新的住宅
形式的诞生,机器时代将迈入第二阶段。
即,普遍建造的阶段。”
1927 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计竞赛一等奖
1929 在普瓦西设计萨伏伊别墅
1929~1933 设计巴黎救世军收容所和巴 黎大学
瑞士学生宿舍
1931~1942 完成许多城市规划项目,关注现代
城市与规划问题
1947~1951 设计完成马赛公寓,体现其未实施
的规划理想
1950~1955 朗香圣母教堂
1951~1965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区规划设计
1952~1960 法国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
1953~1954 哈佛大学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
1965 卒于法国
[编辑本段]
主要建筑作品
年代不详 佛莱别墅(Villa Fallet)
1927年 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1928年 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
1930-1932年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
Paris)
1936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46-1957年 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
1950-1953年 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50年代初 印度

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编辑本段]
后世纪念
2007年恰值西方现代派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诞辰120周年。
日本东京六本木森美术馆举办的勒?柯布西耶创作展在5月26日开幕。展览全面反映勒?柯布西耶在建筑、绘画、家具设计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贡献。 展览分10个部分,共展出约250件反映勒?柯布西耶各方面艺术创作的展品。
[编辑本段]
社会评价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1903至1907年间,他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彼得?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工作。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1914年在科隆举办的现代工业设计大展上他依据预制设计原理所作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设计使他在建筑界名声大噪。他在此时曾致书魏玛大公,陈述他建立新型的艺术与工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的理想。但由于战争爆发,格罗皮乌斯应征入伍,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魏玛共和国认识到自己在战后德国重建和稳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能够重振德国经济的一切建议都给予关注,格罗皮乌斯的设想便得以受到重视。1919年3月16日,魏玛政府内务大臣弗里希正式任命格罗皮乌斯为魏玛的撒克森大公艺术学院和撒克森大公艺术与工艺学校(战前凡?德?费尔德曾任该校校长)校长。3月20日,经大公同意将两所学校合并,成立国立建筑设计学院,即“包豪斯”。
“包豪斯”这个译名,它是德语中的专有名词Bauhaus的音译,在德语中本来并没有这个词,是包豪斯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1883―1969)自创:他把德语中已有的一个复合词Hausbau(房屋建造)颠倒了一下,把基本词变成了限定词,把限定词变成了基本词,故而Bauhaus从字面上讲它的意思无非就是“造房子”,而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格罗皮乌斯1919年在魏玛创立的德国古典现代主义中最为著名的一个艺术和设计流派,该派在1919—1933年产

生的创作(建筑、工艺设计)对世界的建筑艺术和工艺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继1996年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4年教科文组织又将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的约有4千多座包豪斯建筑的成片建筑列入名录。一个现代建筑设计流派的建筑两次被列入名录,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1928年,他与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至1959年间,任协会副会长。1934年,他离开德国赴英国开业。1937年,他定居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和主任,1952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强调在建筑中运用精确的数学计算,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此外他对玻璃幕墙的构造有着重要的贡献。 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编辑本段]
包浩斯宣言
格罗皮乌斯坚定地贯彻自己的原则,决心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团结艺术家和建筑师、工程师一起创造新的实用而美观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工业制品和房屋。为培养能担负这个任务的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的教学采用了“工厂学徒制”,学生入学后须先经过半年的基础教育,学习的内容包括“基本造型”、“材料研究”或“工厂原理与实习”。基础教育完成后,学生方能进入工厂和工作室,接受三年的学徒制教育。成绩合格者获“技工证书”,成绩优异者可经过考试升入“包豪斯建筑研究部”,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才能得到“包浩斯文凭”。
由格罗皮乌斯起草的“包浩斯宣言”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文献,也是现代设计教育的最高纲领:
“完美的建筑乃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注入建筑的精神,免于沦为可悲的‘沙龙艺术’”。
“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都应当转向实用美术。”
“艺术不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艺术家是一个能够随心所欲的工艺技师,上帝赐予的灵感使他的作品变成了艺术。然而,工艺技术的熟练对每一个艺术家来说均不可或缺,

真正的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让我们建立起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立起屏障的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的双手建造起一幢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且以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臂,将它矗立在云霄,使它成为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志。”
[编辑本段]
代表作
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德绍的包豪斯建筑。它建于1925—1926年,为包豪斯学校设计,是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校舍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共分三部分:1、教学楼,2、生活用房

(包括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厨房、锅炉房等,宿舍为六层,其余为两层),3、四层的附属职业学校(与教学楼由过街楼连结)。后两部分均为混合结构。从学校步行五分钟即到教员的小型住宅区。设计强调实用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建材、结构,表现简洁、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整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经济的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形。包豪斯创立发展阶段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百废待兴的时期,为了有助于解决平民百姓的住房问题,包豪斯着重研究小面积住宅和建筑工业化,并注意建筑单体与群体、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问题。包豪斯的设计从房屋到茶壶、台灯,汗牛充栋无所不包。在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包豪斯强调设计家要着眼于工业大生产,要为大多数人生产实用美观的物品,而不是为少数的富豪生产奢侈品。
[编辑本段]
人物影响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早在包豪斯学校任教时期,他便致力研究使家具器皿等日用品和建筑设计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建筑并降低造价。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其代表作是1965年完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
70年代以来,西方建筑界新的建筑流派和理论不断涌现,出现了批判现代主义建筑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倾向,认为这是偏重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忽视人的精神要求造成的。这种批判波及格罗皮乌斯。对于格罗皮乌斯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作用评价不一,但对于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则是一致肯定的。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建筑理论及实践 】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

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
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早在包豪斯学校任教时期,他便致力研究使家具器皿等日用品和建筑设计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建筑并降低造价。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
【 评价 】
70年代以来,西方建筑界新的建筑流派和理论不断涌现,出现了批判现代主义建筑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倾向,认为这是偏重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忽视人的精神要求造成的。这种批判波及格罗皮乌斯。对于格罗皮乌斯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作用评价不一,但对于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则是一致肯定的。格罗皮乌斯参加发

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四、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在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 Center出生;1959年4月9日,在亚利桑那州的Phoenix去世,享年91岁。他的父亲William Cary Wright是一个音乐家、传教士;他的母亲Anna Lloyd Jones来自一个位于威斯康星州的Spring Green附近的威尔士家庭,是一个老师;赖特有两个妹妹,Jane(生于1869年)和Maginel(生于1877年)。
早年,他们一家人过一种游牧式的生活,在1878年来到Madison之前,他们曾经在Rhode Island、Iowa、和Massachusetts住过。从11岁开始,赖特在Madison待了九年,他总是和他的叔叔James Lloyd Jones一起在Taliesin hill附近的农场里度过夏天。其时,他的父亲在Unitarian教堂里当牧师。这段早年在威斯康星州农村的生活经历对赖特的影响非常深刻1885年他的父母离婚了,那之后赖特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父亲。为了支持这个家庭,赖特开始为Allan Conover工作,此人是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院长。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赖特花了两个学期的时间学习土木工程,同时他还为建筑师Joseph Lyman Silsbee画图、监督Unity小教堂的施工。
在芝加哥的日子:1887年赖特离开Madison,到芝加哥和Silsbee一起工作和几个月。在1888年,为自己在Adler和Sullivan的事务所赢得一分画图的工作,并在Louis Sullivan手下工作了六年。Sullivan是少数对赖特有影响的人之一。Sullivan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形式跟随功能”(或者说是“功能决定形式”),这个理论是来源于他完全基于自然的装修设计观念。后来,赖特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修正,成为:“功能和形式是一体的”。Sullivan确信真正的美国式建筑应该是具有美国特色的,而不是通常人为的传统欧式建筑。这个理念最终由赖特实现了。Sullivan和赖特的合作在1893年结束了,因为当时Sullivan发现赖特私自接受了一个名为Bootleg的设计工作,这违背了当时两个人之间的协定。许多年之后,他们才重新建立了友谊。赖特总是说Sullivan就像是他的“Lieber Meister”。22岁那年,赖特与Catherine Tobin结婚,并在芝加哥的郊区Oak Park定居下来。1893年,赖特离开Sullivan的事务所之后,在芝加哥建立了自己的建筑实验室;很快他在Oak Park的家中设立了一个工作室,并把实验室也搬到家中。
有机建筑和草原式住宅:赖特的第一个杰作是1893年建在伊利诺斯州福利斯河边的Winslow私人住宅。这个私人住宅是赖特为他的第一个客户William Winslow设计的,它表明赖特喜欢用一种奇特的比例来表现建筑。赖特相信,建筑应该在人类

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赖特声称他设计的建筑是有机建筑,能够反映出人的需要、场地的自然特色以及并且使用可利用的自然材料。在这一时期,赖特最著名的建筑设计是Prairie Houses 。这幢房子屋顶的坡度很小,有深深的挑梁,但没有阁楼和地下室,长排的窗户更加强调了房子低矮的印象。他采用完全自然的、带有斑点的那种木料,并且没有使用油漆,让木料自然的美完整的体现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尝试设计一种全新的、本土化的美国式建筑。此时,赖特和一些都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芝加哥建筑师们共同组成了草原学派(Prairie School)。虽然赖特本人并不喜欢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可实际上他已经成为这个学派的领导人。赖特开始在公众场合做演讲,写一些文章以表达他对建筑看法。在他众多的演讲中最著名的“设计的艺术和工艺”(The Art and Craft of the Machine)
,这是1901年。它标志着设计的理念开始被美国建筑师接受和广泛的传播。“艺术和工艺运动”(The Art and Crafts Movement)在那段时间是很流行的,这种理念相信工艺技术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设计。相应的,赖特强调设计和设计的作用:重要的是表现出木材的简单的美丽的自然特色,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手工雕刻。因此,强调简单化和坚持自然的处理材料是他设计作品的特色。这段时期里,他主要的作品包括:位于纽约州Buffalo的马丁私人住宅;位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的罗宾私人住宅;位于纽约州Buffalo的Larkin Building;位于伊利诺斯州Oak Park的Unity Temple(这是美国第一个重要的纯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A Return to his Roots:在1909年,正当赖特职业生涯中的高峰期,他离开了在Oak Park的家和工作室,和一个客户的妻子Mamah Borthwick Cheney一起来到了欧洲。在欧洲的时候,来特写了两本介绍他作品的书,由Ernst Wasmuth出版发行,此人因the Wasmuth Portfolio出名,这两本书是:《Ausgefürhte Bauten and Entwürfe》(1910年出版)和《Ausgefürte Bauten》(1911年出版)。这两个出版物为他的作品赢得了国际声誉并且影响了别的建筑师。1911年,赖特回到他的老家(在威斯康星州的Taliesin,在Spring Green的附近)为自己建了一幢房子,并在那儿设立了工作室。很快,他就在芝加哥获得了设计一座大型娱乐中心(名叫Midway Gardens)的机会。1913年,他设计了东京的一个宾馆。在1914年,当赖特在芝加哥继续设计Midway Gardens时,一个神经病人放火烧了赖特在Taliesin的住处,Mamah Cheney、她的两个孩子和其他四个人死于火灾中。虽然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他还是很快振作起来,并重建了在Taliesin的家。此后不久,赖特在设计

东京的Imperial Hotel的时候,遇到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雕塑家Miriam Noel(他们在1927年离婚)。Imperial Hotel(以它的抗震设计闻名于世),它是在1923年Kanto大地震——它基本上把整个东京都毁了——中少数幸存下来建筑之一。 这个宾馆毁于1968年,不过它的入口门厅还保存了下来,后来被改建为建筑公园。也是在这段时期里,赖特在佛罗里达州设计了几座住宅,例如Hollyhock House和Millard House。其中Millard House首次采用了大型砌体,这是一种特别设计的用钢筋和混凝土做成的预制块体。1925年,不幸又一次降临在赖特家中,他在Taliesin的住处又一次被烧毁了,这次是因为漏电引发的。同上一次一样,他仍然很快的重建了这个住宅。
Taliesin设计团体和Taliesin West冬日基地:1928年,赖特和Montenegro的首席法官的女儿Olga Lazovich结婚。之后,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写作和演讲中,籍此他把自己介绍给广大的民众。在1932年,他65岁的时候,他发表了《我的自传》(An Autobiography)和《消失的城市》(The Disappearing City),这两本书广泛的影响了好几代建筑师。赖特因没有接到设计工程而有些沮丧,在一段时间里,他和他的妻子一起在Taliesin创立了一个建筑学校。这个学校因为Taliesin设计团体(Taliesin Fellowship)而闻名。据赖特和他的妻子说,他们设立这个学校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的人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并要求他们自己照顾生活上的各个方面,为的是使他们成为负责任的、有创造性的和文明的人。在这里,这些人不仅能够在建筑设计上获得经验,而且在建筑结构、农业生产、园艺和烹饪上有所涉猎,他们还要研究自然、学习音乐、艺术和舞蹈。1927年,赖特被邀请设计Arizona Biltmore。在1927年后,赖特和几个绘图员在Chandler附近构件了一个临时的沙漠营地,它被赖特命名为“Ocatilla”。1934年,当赖特和Taliesin设计团体在亚利桑那州为Broadacre城制作模型的时候,赖特被认为是一个即将被时代抛弃的建筑大师。然而,在1936年,赖特向人们证明了这一论断的错误性,他完成了几个重要的设计任务,这些设计是非常杰出的。其中包括:在Racine的Johnson Wax Administration Building;在宾夕法尼亚州乡村里的流水别墅(Fallingwater);Jacobsl私人住宅(一座不贵但功能很好的建筑,是首幢Usonian风格的建筑)。二战期间,这些作品为赖特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如潮的设计任务。在Robert Twombly1973年为赖特写的自传中这样写道:“在他近二十年的低潮期后,他旺盛的创作欲望就如同美国艺术复苏那样充满了戏剧性,这尤其因为赖特此时已经是70岁高龄的老人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在1937

年,赖特在威斯康星州的Racine附近设计了Wingspread,这是一座为the Johnson Wax company公司的Herbert F. Johnson设计的住宅。同年,赖特决定在亚利桑那州设立一个永久性的过冬住所,他购置了一块几百英亩的不毛之地,地点在亚利桑那州Scottsdale的McDowell山脚下。在这里,他和Taliesin设计团体把Taliesin West建成一个沙漠营地,他们打算在这儿过冬以躲避威斯康星州恶劣的天气。按赖特自己的话讲:“Taliesin West是一个对世界的展望。”(Taliesin West is a look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这是一个对沙漠建筑体系的大胆尝试。20年来,Taliesin West一直是赖特的建筑实验室。赖特在那里尝试他设计的最新建筑方案、结构方案和建筑的细部做法。Taliesin West作为赖特多年来的冬日营地,他和他的设计团队设计并建造了他们自己的家、商店、学校和工作室,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生动的沙漠生活的特色。也是在这些年,赖特设计了位于威斯康星州Madison的Monona Terrace Civic Center;另外,他还在继续作“Unonian”风格的设计,这种风格后来也和他早期的“Prairie”风格的建筑一样受欢迎。这是一种现浇的单层建筑。它的特色在于热能供给方式的革新、由木板和柏油纸制成的预制墙面、一个大的开放的流动的空间,并且发明了车棚。
最后的十年:在赖特职业生涯的最后十年里,他获得了大量的奖项、头衔、奖章和荣耀。许多国际性的展览相继举行,例如:1951年在佛罗伦萨的Palazzo Strozzi开幕的"六十年的建筑生涯"。1954年,他又出版了《自然建筑》(The Natural House)一书,这本书讨论了Usonian风格的建筑和一种新的概念--“Usonian Automatic”。1955年,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授予赖特Fine Arts专业名誉博士学位。同年,赖特在纽约的Plaza Hotel的一个房间里为the Guggenheim Museum设计了最终方案,这个设计任务是他在1943年接受的。他用黑色和红色的漆、陶红色的厚地毯把这个设计房间重新装饰,并称其为Taliesin East。次年,芝加哥市长Richard Daley把10月17日命名为"芝加哥赖特日"。1956年,赖特写了一本名为《The Story of the Tower》的书来纪念俄克拉玛州the Price Tower in Bartlesville的建设。也就是这一年,the Guggenheim Museum破土动工。虽然赖特一生中的主要建筑作品是住宅建筑,但是1957年成为一个转折点,那一年他的工作室得到了59个工程,其中有35个是公共建筑。这些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Marin County Civic Center。同年,赖特还到巴格达晋见了伊朗王,设计了一个歌剧院和一些市政建筑,然而1958年的伊朗革命是这些设计没能实现。他还为亚利桑那州设计了州议会大厦、Arthur Miller和Marilyn Monroe的私人住宅

,这些设计最终都没有实施。在90岁的时候,赖特写了另一本书《A Testament》,正如案卷保管人Bruce Brools Pfeiffier所说的那样,赖特在书中为自己在20世纪的作品和艺术成就作了最后的总结。在1958年,赖特已经90多岁了,他得到了31个全新的设计任务,这时他的设计桌上的项目总量达到令人惊讶的166个。而这一年,他还写了《The Living City》,同时他还监督Guggenheim的建设,这个工程直到他死后才完成。他在1959年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设计的大礼堂也是在他死后才完工的。在赖特一生中,共作了1100个设计,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在他最后的十年内完成的。赖特有令人惊讶的自我更新能力并且在建筑设计上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他创造了真正的美国式建筑。通过他的作品、他的著作和他培养的上百位的学生,他的思想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主要设计作品]:
?Winslow私人住宅
?Prairie Houses
?马丁私人住宅
?罗宾私人住宅 Robie House
?Larkin Building
?东京Imperial Hotel
?霍利霍克别墅 Hollyhock House
?Millard House
?Arizona Biltmore
?Johnson Wax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流水别墅 Fallingwater
?Jacobsl私人住宅
?Monona Terrace Civic Center
?拉芬杰斯特别墅
[编辑本段]
赖特年表
1867年 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 Center
1885年 开始在Allen D.Conver事务所中担任设计师
1887-1893年 在几个事务所工作,其中包括Adler和沙利文事务所,继而独立营业
1888年 建筑师住宅,美国,伊利诺伊州,橡树园(Oak Park)
1893年 温斯洛住宅和画室,美国,伊利诺伊州,River Forest
1902年 威利茨住宅,美国,伊利诺伊州,海兰公园
达那住宅和劳伦斯纪念图书馆,美国,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
赫特里住宅,美国,伊利诺伊州,橡树园
1904年 拉金公司行政办公总部大楼,美国,纽约州,布法罗,现已拆毁
1905年 第一次前往日本
1906年 惟一神教教堂,美国,伊利诺伊州,橡树园
1908年 罗比住宅,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罗切斯特住宅,美国,纽约
迈耶住宅,美国,密歇根州,Grand Rapids
1911年 塔里埃森,建筑师住宅和工作室,美国,威斯康星州,斯普林格林,1914年毁于大火
1915年 东京帝国饭店,日本,东京,1968年拆毁
1916年 伯格住宅,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尔沃基
1917年 霍利霍克住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奥利弗山
1923年 斯托厄住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
1937年 为埃德加考夫曼设计的流水别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熊

跑溪
约翰逊父子公司办公大楼,美国,威斯康星州,拉辛
汉纳住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alo Alto
1938年 雅各布住宅,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约翰逊住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点
1939年 西塔里埃森,带有剧场、音乐厅和阳光别墅附属设施,美国,亚利桑那州,天堂谷
佛罗里达南方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州,莱克兰
1940年 史蒂文斯住宅和两栋小别墅,美国,南卡罗来纳州,Yamassee
1944年 约翰逊制蜡公司实验楼,美国,威斯康星州,拉辛
弗里曼住宅,美国,新墨西哥州,佩克斯
1946年 莫里斯住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1948年 莫斯伯格住宅,美国,印第安纳州,South Bend
莫里斯礼品商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1949年 洛朗住宅,1956年曾经加建,美国,伊利诺伊州,罗克福德
1950年 赖特住宅和会客室,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
帕莫住宅,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
1954年 通肯斯住宅,美国,俄亥俄州,Amberley Village
1955年 H C住宅,美国,亚利桑那州,天堂谷
所罗门 R 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纽约
1956年 普莱斯塔楼,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巴特尔斯维尔
1957年 马林县市政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拉斐尔
1958年 斯托姆齐住宅,美国,犹他州,邦迪福尔
阿波林住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贝克斯菲尔德
1959年 贝思肖洛姆犹太教会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埃尔金斯帕克
4月9日于凤凰城辞世,葬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的东塔里埃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