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

?道教研究?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

盖建民

提 要: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有一句名言“数与道非二本”,很早就注意到自然界的数量关系与天地自然之道的本质联系。道门人士对天地之道的积极探寻,必然会涉及自然之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从而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本文从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这一视角对此作一些尝试性解读与探索,分析探讨了道教重视术数、关注数学的内在原因,并指明研究道教数学思想的学术价值。

盖建民,哲学博士,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访问客座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题词:道教 术数 数学

数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四大学科之一,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及其历史脉络历来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有一句名言“数与道非二本”①,很早就注意到自然界的数量关系与天地自然之道的本质联系。道门人士对天地之道的积极探寻,必然会涉及自然之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从而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数学史家李迪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就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列出“中国数学史中的未解决问题”共七大类50个。其中,第七“数学社会史及其他问题”有10个难题,其中之一为“儒、道、佛三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李迪先生指出:“在中国历史上,从汉代以来儒、道、佛三家陆续登上政治舞台,对中国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们对中国数学发展的影响也是肯定的,但问题在于影响到了何种程度,何者起了好作用,何者的影响是坏的?从东汉末期开始,有些数学家与佛教的关系极为密切,有的就是佛教徒,如唐代的一行(即张遂)。佛书中也有些数学内容。把道学与数学的关系问题作专题研究的人还不多。钱宝琮有一篇论文讨论宋元时期道学与数学的关系,他所说的’道学’是指‘儒家哲学中的道学学派’,并不是传统的道家。钱氏对此种道学对数学发展的作用持否定的看法。……实际上,这三家与数学的

关系研究还远未深入进去。”②李迪先生关于道家与数学关系研究的看法极富前瞻性和启发意义,笔者深以为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道家除了指先秦道家外,还应包括先秦道家继承者———道教。关于道家、道教与数学的关系问题,诚如李迪先生所言,过去一直未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本文下面拟从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这一视角对此作一些尝试性解读与探索。

一、“数与道非二本”

术数,由“术”与“数”两字和成而来,又称数术。“数”有多种涵义。一为shǔ,乃计算、点数之意。《说文解字》云:“数,计也。”桂馥义证:“计也者,本书(同算)计历数者算数也。《一切经音义?三》:“数,计也。阅其数曰数也。”二为shù,除了有数目、数词之义外,还可释为气数、气运,或规律、道理,或权术等。例如,《文选?李康〈运命论〉》:“吉凶成败,各以数至。”刘良注:“谓运数至也。”北魏高允《酒训》:“历观往代成败之效,吉凶由人,不在数也。”这里用数来表示一种命运、运数;数也可表示一种自然的规律、法则,如《荀子?天论》云:“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杨注:“数谓春作、夏长、秋敛、冬藏必然之数也。”数这里用作自然之数;古文献还用

数来表示某种道理,称道数。《吕氏春秋?壅塞》:“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高诱注:“数,道数也。”也有用数来表示途径、道路。如《荀子?正论》:“是不容妻子之数也。”王念孙杂志:“数,犹道也。”章诗同注:“意谓他(桀、纣)所走的道路,连妻子也不能保。”这里将数用作途径、道路就与“术”的本义接近。

“术”,《说文解字》释云:“术,邑中道也。从行,术声。”术的本义是指都邑中的道路,也泛指街道、道路。例如,《墨子?旗帜》:“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术还引申用作技艺、技术。这方面的字例很多:《广韵?术韵》:“术,技术。”《孟子?公孙丑上》:“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礼记?乡饮酒义》:“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郑玄注:“术,犹艺也。”孔颍达疏:“术者,艺也。”“术”还有办法、策略之义。《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礼记?祭统》:“惠术也,可以观政矣。”郑玄注:“术,犹法也。”

将“数”与“术”连用,表示某种学术的分类,始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云:“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而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③关于尹咸所校“数术”唐代颜师古注曰;“占卜之书”。由此可见,“数术”一词在《汉书?艺文志》里是用于书籍分类上。《汉书?艺文志》“因旧书以序数术为六种”,即将数术类图书分为六类:一天文,二历谱,三五行,四蓍龟,五杂占,六形法。《汉书?艺文志》共记载“数术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并指出:“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④刘歆的《七略》是中文古籍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这种图书目录大体上是按学术或学科的性质来划分。从这一分类来看,数术原本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方术。所以,汉代人们一般把关于天文、历法、占卜的学

问称之为术数。因此在古代典籍中,也将算术称为术数。《周髀算经》云:“周公曰:‘大哉言数!’”后人就用数术来加以注释,称“心达数术之意,故发‘大哉’之叹。”⑤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就将居六艺之末的算术称为术数,并认为“术数虽居六艺之末,而施之人事,则最为切务。”⑥在中国典籍文献中,术数与算术、数学常常是混用的。例如,《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之《术数集成?名流列传一》介绍汉代嵩真,云:“按《西京杂记》,安定嵩真、元菟曹元理,并明算术,皆成帝时人。真尝自算其年寿七十三。”⑦同书后梁朱景瑰传云:“按《苏州府志》,朱景瑰算术精妙,设肆盘门驿。”⑧朱景瑰精于算术,竟然公开在交通要道摆摊设局为人占卜。又如《术数集成?名流列传一》载明代白鸥传亦云:“按《凤阳府志》,白鸥,颍川卫人。质直有古侠士风,精数学,能断人生死,时刻不爽。”⑨《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之《术数集成?纪事》引《阿荣传》云:“阿荣深于数学,逆推事成败利不利及人祸福寿夭贵贱,多奇中。”⑩这方面的语例还有不少,兹不一一枚举。这充分说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古代的术数与算术、数学是纠缠在一起的。然而,随着后来天文、历谱的发展,天文、历谱逐渐从数术中分离出去,独立发展成天文、历法二大学科。及至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子部术数类就只列有数学之属、占候之属、易占之属、六壬之属、杂占之属、堪舆之属、命相之属、杂术之属、阴阳五行之属,汇编术数著作约50种,而将天文之属、算法之属单独列为子部历算类。这说明四库馆臣对术数的看法已有别于汉代刘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之后,要其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流,附以杂说耳。……中惟数学一家,为易外别传,不切事而犹近理,其余则皆百伪一真,递相煽动。必谓古无是论,亦无是理,固儒者之迂谈;必谓今之术士能得其传,亦世俗之惑志,徒以冀福畏祸。今古同情,趋避之念一萌,方技者流各乘其隙以中之。故悠谬之谈,弥变弥伙耳。然众志所趋,虽圣人有所弗能禁。其可通者存其理,其不通者姑存其说可也。 λ?

四库馆臣认为术数中只有一小部分“近理”,

?

7

?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 

所谓“惟数学一家,为易外别传,不切事而犹近理”,“其余则皆百伪一真”。上述关于术数的评价对当今学术界影响很大,例如我国出版的权威辞书《辞海》“术数”条目的释文就基本沿用了这一说法,滋节录如下:

“术”指方术,“数”是气数。即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

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除天文、历谱

外,后世称术数者,一般专指各种迷信,如

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命相、折

字、起课、堪舆、占候等。 λω

现今人们将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来推断人事吉凶,观察自然现象的各种方术,统称为术数,并且将其划入迷信范畴,予以否定。

以现代人的理性尺度来衡量古代术数,的确会很容易发现术数之中所充斥的大量神秘主义内容,其穿凿附会的的推测和荒诞不经的糟粕比比皆是,无怪乎术数长期被冠以“迷信”而加以口诛笔伐,以至落得个难登高雅学术殿天堂的凄凉下场。学术界一般认为,术数的孳生反映了古代民众趋吉避凶的心理,的确如此。但笔者以为,术数的产生除了适应了古代先民趋吉避凶的心理需要外,还与人们渴望了解自然与社会人事变化之机,希冀掌握自身命运,试图摆脱自然奴役的尝试和不懈努力有相当的关系。如果我们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冷静地辨析、解读古代术数中所蕴含的关于自然、社会与人事关系的种种思想,细心的人们也许会从中剥离出有现代价值的“合理内核”。

关于数及数学的起源,学术界目前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中国数学的起源有多种途径,而术数就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条。《周髀算经》实际上,就术数与古代科技的关系而言,对术数的学术研究与理性审视,有助于厘清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孕育发展的脉络,尤其是利于客观公允地把握中国传统数学思想的源流及其流变。还有学者认为:“数”是天神意志的表现形式,“术”是人们通过数探知未来的技术。 λξ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和“形”是数学中最古老的、原始的概念。数和形是反映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基因”,对数与形概念的认识及其形成标志着数学思想的发轫。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

的历史岁月。如果从对数与形的原始思维发生来考察,可以追溯到古代原始社会。

李约瑟博士在论及中国古代占筮与数学史的关系时,说过一段有意思的话:“算和数这两个字经常带有预卜未来的意味。例如,《西京杂记》在谈到东汉的学者皇甫嵩、真玄菟、曹元理是“算术”行家时,从上下文看,显然是说他们能够预卜自己以及他人寿命的长短。因此,他们不属于数学史。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古代占卜方法作进一步的研究,不会为数学史的研究带来好处。” λψ李约瑟博士这段话绝非空穴来风,很有启发意义。中国古代数学以算术见长,以至古人称数学为算学。在古汉语中,与计算相关的汉字有数、算、蒜、筹、

弄、策等,老子《道德经》云:“善数者不以筹策。” λζ这几个字从字源上说都与古人的占筮活动有相当关联。古人占筮用蓍草为策,《系辞上传》就有对《周易》筮法的一段说明。

《周易》占筮之数是用五十根蓍策表示,其中(虚空一根不用而)实用四十九根。(把四十九策)任意分为左右两份以象征天地两仪,从中取一策悬挂(于左手小指间)以象征天地人三才,每束四策地揲算蓍策以象征四季,把(右份)揲算剩余的蓍策归附夹勒(在左右无名指间)以象征闰月,五年再出现闰月,于是再把(左份)揲算剩余的蓍策夹勒(在左手中指间)而后别起一挂反复揲算。天的数字象征有一、三、五、七、九等五个奇数,地的数字象征有二、四、六、八、十等五个偶数,五位奇偶数互相搭配。五个天数相加为二十五,五个地数相加为三十,天地的象征数共为五十五。《乾》卦在蓍数中体现为二百十六策,《坤》卦为一百四十四策,《乾》、《坤》共计三百六十策,相当于一年三百六十天。《周易》上下经六十四卦则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相当于万物的数目。 λ{正因为《周易》筮法涉及天地万物之数,因此,古代许多数学家视《周易》为数学的思想源头。例如,魏晋时期的数学大家刘徽在其著《九章算术注》序中,就“算术之根源”指出:

昔者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得,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

暨于黄帝神而化之,引而伸之,于是建历

纪,协律吕,用稽道原,然后两仪四象精微

?

8

? 宗 教 学 研 究 2006年第4期

之气可得而效焉。记称隶首作数,其详未之

闻也。按周公制记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

《九章》是矣 λ|。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刘徽认为,《九章》是由周公制礼的“九数”演进而来,而数的起源则归功于包牺氏始画八卦,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也认同刘徽的观点,其著《数书九章》开篇就以“蓍卦发微”为题,讨论了“大衍类”数学问题 λ}。又如,明末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一书中也说:“数何肇?其肇自图、书乎!伏羲得之以画卦,大禹得之以序畴,列圣得之以开物成务。凡天官、地员、律历……莫不有数,则莫不本于《易》、《范》。故今推明直指算法,辄揭河图、洛书于首,见数有原本云。” λ~程大位以为数起源于河图、洛书,本于《周易》。

前面我们已对数的多种涵义作了辨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数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与古代占筮活动有某种关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古代的术数与算术、数学是纠葛在一起的。在中国典籍文献中,术数与算术、数学常常是混用的。清代中叶由朝廷主持整理编撰的一部巨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子部所收术数类,下分数学之属、占候之属、相宅相墓之属、占卜之属、命书相书之属、阴阳五行之属。存目又增加杂技之属。这里所谓的“数学”,指的是易学象数。《四库全书》术数类给“数学”做了这样一个注解:“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源者,是为数学。” μυ数学之属所收的是扬雄撰的《太玄经》、宋邵雍撰的《皇极经世书》、宋王 撰的《易学》、宋丁易东撰的《大衍索隐》和元张理撰的《易象图说》等十余种。虽然这里的数学之属的“数学”实指易数,与现今数学在概念所指上有差异,但也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古代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存在某种关联。

无独有偶,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数学与占星术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美国学者M.克来因在其著《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中指出:

虽然今天已不把占星术当作科学,但在早期文明社会中确曾被人当作科学看待。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希腊人搞的那套占星术和亚述时期巴比伦人的占星术不同。后者只是从观察行星的位置来推算出关于君王和国家大事的结论。他们不搞计算,人出生时刻的星相是不起作用的。但希腊或亚历山大里亚的占星术是涉及到个人的;它根据所算出的黄道带里的日、月和五大行星在出生时刻的位置,可知人的未来和命运。希腊人为计算这些数据就搞出了一大套的道理 μ?。

占星术与数学的关系在罗马时期得到极至的发展,罗马人甚至将占星术士称为数学家。M.克来因在其著《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中写道:“数学”一词在罗马人那里的名声是不好的,因为他们称占星术士为数学家,而占星术是罗马君王所禁止的。罗马王Diocle2 tian(245-316)把几何区别于数学。前者是要学习并应用于公众事务的;但“数学方术”(意即占星术)则被视为非法而完全禁止。禁止占星术的罗马法律“数学和恶行禁典”在中世纪的欧洲仍被援用。但罗马皇帝和其后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还是在宫廷里供养占星术士,以期他们的预言能够灵验 μω。

与古罗马不同的是,包括占卜在内的术数在中国古代一直十分盛行,朝野上下热衷术数者代代有之,难尽其数。许多由政府主持编撰的大型丛书和类书都收有术数类文献。前文已谈及,滋不赘言。

二、道教术数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关联

道教重视术数、关注数学有其内在原因。

1、如前文所述,“数与道非二本”,自然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与天地自然之道的有着本质联系。清常道人琦美为《数书九章》作序云:“昆仑旁礴,道本虚一。圣有大衍微寓于易,奇余取策,群数皆捐,衍而究之,掘隐知原,数术之传,以实为体,其书九章,惟兹弗纪,历家虽用,用而不知。小试经世,姑推所为,述大衍第一。七精回穹,人事之纪,追缀而求。宵星昼晷,历久则疏,性智能革,不寻天道,模袭何益?三农务稼,厥施自天,以滋以生,雨膏雪零,司牧闵焉。尺寸验之,积以器移,忧喜皆非,述天时第二。” μξ道门人士以探寻天地之道为己任,自然之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自然也就纳入道人的视野;

?

9

?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 

2、从数学的功用来说,“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

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大则

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

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若昔推策以迎日,

定律而气,髀矩浚川,土圭度晷。天地之大

囿焉而不能外,况其间总总者乎。爰自河图

洛书开发秘奥,八卦九畴错综精微,极而至

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无不该,鬼神

之情莫能隐矣 μψ。

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数学的显著特点,《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云:“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九数乃指数学的九种内容。数与礼、乐、射、驭、书并称为“六艺”,数学的功用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通天沟地,探神明之道,明人之性命之理;从小处来说可以筹划日用生计,区分物类。在古人看来,数起于一,终于十。《周髀算经》有“此一者天道之数” μζ的经文,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提出“一者数之母” μ{。大德年间临川前进士莫若在《四元玉鉴前序》中云:“数一而已,一者万物之所从始。故易一太极也,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生生不穷,岂非自然而然之数邪?” μ|这一数学思想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有密切关系 μ}。数乃天地之道和神明意志的体现,掌握数学,不仅可以通神明,也可以明人事,经邦济世。所以不可小视数学的作用。数学自先秦以来就是士子必须精通的技艺,数学教育也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隋代朝廷于国子监内开设“算学”,这种由国家设立数学专科学校的做法,为以后唐、宋各朝所沿习,唐代科举还设立“明算科”,精通算学者也有机会致仕。

秦九韶为南宋数学家,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生于南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卒于理宗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自序称:“愚陋不闲于艺,然早岁侍亲中都,因得访习于太史,又从隐君子受数学。” μ~秦九韶之父曾任职工部郎中和秘书少监,因而秦九韶年轻时便有条件饱读皇家典籍,并有机会拜访天文历法、土木工程方面的专家。而值得重视的是,秦

九韶“又从隐君子受数学”,这位“隐君子”是何方神仙?秦九韶没有进一步说明,但从其著《数书九章》序中所强调的“数与道非二本”及数可以“通神明,顺性命”的数学观来分析,秦九韶所师从的“隐君子”,极有可能是道门中人。因为《数书九章》的中的数学成就尤其是“大衍求一术”的思想方法与术数关系密切。此外,从秦九韶所撰数学著作《数书九章》的版本流传情况来看,《数书九章》为道门中人热衷抄传这一现象也支持了我们的推断。《数书九章》成书于公元1247年,据南宋藏书家陈振孙的说法,此书本名《数术》 νυ。宋元时期此书没有刊刻,只有民间抄本流传。明代修《永乐大典》时抄录此书,题称《数学九章》。现能看到的宜稼堂丛书本《数书九章》卷首除了有秦九韶自序外,还有题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孟秋晦日清常道人琦美记”的序。该序云:

《数书》十卷,系赞九章,序东鲁秦九韶所作,而书不书著作者姓名,岂即九韶所

著耶。……此书原阁抄本,会稽王云来应遴

录得,予借录一过。册元止名《数书》,九

章二字乃王添入 ν?。

从清常道人琦美(赵琦美)序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书九章》这一名称是在明代万历年间才出现的,清常道人赵琦美曾转抄过秦九韶的数学著作,并为其增补目录。道门中人对秦九韶数学著作的传抄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秦九韶与道教的密切关系。

3、道教以尊道贵术为基本教义,强调道术合一,“形以道全,命以术延。……道与术二者不可得而离也。术以道为主,道以术为用。” νω以术演道是道门的一惯传统。因此道门中人对秦汉以来的包括算术在内的术数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继承并加以发挥。《道藏》中所收录的术数著作相当丰富,以至在道门内部还形成以传习占验术数为主的道派 νξ,称占验派。

历代擅长数学的高道和道教术不在少数,如何承天、成公兴、刘焯、李淳风、赵友钦、朱载土育等。曾为道士后弃道入佛的甄鸾 νψ,也在数学领域有过突出贡献。阮元撰集《畴人传》为其立传,并给予很高的评价:“鸾好学精思,富于论撰,诚数学之大家矣。” νζ

《魏书?释老志》绘声绘色描述了北魏高道

?

1

? 宗 教 学 研 究 2006年第4期

寇谦之与仙人成公兴因演算《周髀》的机缘而蒂结“互为师徒”关系的佳话:

世祖时,道士寇谦之,字辅真……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

药历年无效,幽诚上达。有仙人成公兴,不

知何许人,至谦之从母家佣赁。谦之常观其

姨,见兴形貌甚强,力作不倦,请回赁兴,

代己使役。将还,令其开垦?南辣田,谦之

树下坐算。兴垦一发至勤,时来看算。谦之

谓曰:“汝但力作,何为看此。”二、三日

后,复来看之,如此不已。后谦之算七曜有

所不了,茫然自失。兴谓谦之曰:“先生何

为不怿?”谦之曰:“我学算累年而近算《周

髀》不合,以此自愧且非汝所知,何劳问

也。”兴曰:“先生试随兴语布之。”俄然便

决。谦之叹服,不测兴之浅深,请师事之。

兴固辞不肯,但求为谦之弟子。未几,谓谦

之曰:先生有意学道,岂能与兴隐遁?”谦

之欣然从之 ν{。

寇谦之是北魏著名的天师道的改革者,对道教在南北朝的改造和充实做出过重大贡献 ν|。寇谦之早年好道,但由于无师指点,成效不佳。后来在其姨家际遇“仙人”成公兴,偶然发现身为仆役的成公兴居然精通算术,为之叹服,随之入华山,采食药物辟谷。后隐遁嵩山,修道七年,终成一代高道。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天文学和算学相互融通、共同促进。天文星象的观测离不开数学计算,故有“步数一家”的说法。阮元撰集《畴人传》其旨就在于“综算氏之大名,纪步天之正轨,质之艺林,以念来学。” ν}畴人即筹人,书中所载传主皆以算得名、知星之人。历史上兼通天文算学的道人很多。《魏书?释老志》关于寇谦之就曾向算学高手成公兴习七曜之学的记载表明,道人成公兴算术之精深。

隋唐之际在中国数学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道教术数家首推李淳风。据《旧唐书》卷七十九《李淳风传》载云:“淳风复与国子监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受诏注《五曹》、《孙子》十部算经。书成,高祖令国学行用。” ν~李淳风所注的十部算经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标志是《九章算术》。《九章算术》以其

独特的方式与方法,奠定了以算为主以术为法的中国传统算法体系。经过魏晋南北朝刘徽、祖冲之等数学家的不断努力,到了隋唐时期,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中国古代数学日趋完备,形成了以十部古典数学著作为中心内容的体系。这十部算经为《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候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辑古算经》,俗称算经十书。现今传本的算经十书每卷首页上都题有“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字样。

李淳风所注算经十书有不少思想创获。

其一,运用实际观测结果验证、校正传统算学理论的思想。例如,李淳风在对《周髀算经》作注时,结合实际观测结果,指出经文认为南北相去一千里,日中测量八尺高杆竿的影子相差一寸不符合实际;赵爽所注释的二十四气八高标竿的日中影子长,用等差级数计算也与实际不符;李淳风还对甄鸾注释中对赵爽“句股圆方图”的种种误解,逐条予以校正。这种结合实际观测进行校书的方法是十分先进的科学思想。

其二,重视算术教育的思想。李淳风所注算经十书对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李淳风注释有一特色,就是对算经十书中一些内容深奥难懂的经文予以详细演算释解。例如《海岛算经》原本是刘徽附于《九章算术》之后的“重差”一卷,原著解题方法略而不详。李淳风在注释时就详细列出演算步骤,极大地便利了初习算术者。故李注算经十书完成后,高祖下诏做为教科书在“国学行用”。

此外,李注算经十书还保存了许多珍贵古算史料,为研究古代算学思想的流变提供了资料。例如在《九章算术》少广章开立圆术注释中,李淳风引述祖日恒之说,介绍了球体公式的理论基础,使得祖冲之父子对球体研究的详情得以流传至今。

道门中人与传统数学思想发展的关联还有不少,例如元代高道赵友钦所著《革象新书》卷《乾象周髀》中,就论述了平面割圆术 ου,其中的数学思想就值得重视;《数术记遗》中的道教影响及其算学新思想也值得深入探究 ο?。散见在历代道教典籍和古代科学著作中的道教数学思想远不止上述这些,需要我们细心地加以发掘整

?

1

1

?

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考析 

理。

(责任编辑:又小易)

①秦九韶:《数书九章序》,《宜稼堂丛书》本,任

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一,

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9页。

②李迪:“中国数学史中的未解决问题”,载《中国

数学史论文集》(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8

月,第20页。

③《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6

册,第1701页。

④《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6

册,第1775页。

⑤《周髀算经》,钱宝琮点较《算经十书》,中华书

局1963年版,第22页。

⑥李冶:《益古算段》自序,《知不足斋丛书》本,

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

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875页。

⑦《术数集成》第4册,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

401页。

⑧《术数集成》第4册,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

408页。

⑨《术数集成》第4册,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

416页。

⑩《术数集成》第4册,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

431页。

λ?《四库全书总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影印

文渊阁本,第3册,第330~331页。

λω《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

1248页。

λξ参见俞晓群:《数术探密》,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1994年版。

λψ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科

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9~10页。

λζ高明撰:《帛书老子较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

第362页。

λ{参见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9年版,第549页。

λ|刘徽:《九章算术注》序,钱宝琮点校《算经十

书》上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1页。

λ}《数书九章》“蓍卦发微”云:“问《易》曰:大

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又曰:分而为二以

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三变而

成爻,十有八变而成卦。”秦九韶的“大衍求一

数”数学成就受易学思想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的。

λ~程大位:《算法统宗》“总说”。

μυ《四库全书总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影印

文渊阁本,第3册,第330页。

μ?[美]M.克来因:《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192页。 μω[美]M.克来因:《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203~204页。

μξ清常道人琦美:《数书九章序》,《宜稼堂丛书》本,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9页。

μψ秦九韶:《数书九章》自序,《宜稼堂丛书》本,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9页。

μζ《周髀算经》,钱宝琮点较:《算经十书》,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6页。

μ{《九章算术》卷二,钱宝琮点较《算经十书》,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14页。

μ|莫若:《四元玉鉴前序》,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5页。

μ}参见邹大海《中国数学的兴起与先秦数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μ~秦九韶:《数书九章》自序,《宜稼堂丛书》本,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9页。

νυ参见何绍庚:《数书九章题要》,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6页。

ν?清常道人琦美:《数书九章序》,《宜稼堂丛书》本,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页。

νω《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二,《道藏》第24册,第47页。

νξ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标准不同而名称各异。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大类。

νψ甄鸾,字叔遵,河北无极县人。北周朝曾任司隶大夫、汉中郡守,原为道教信徒,后改信佛教。通晓天文历法,撰《周天和年历》、《七曜历算》和《历术》;精于数学,撰有《五曹算经》、《五经算术》行世,并注《周髀算经》、《数术记遗》等。

νζ阮元《畴人传》卷十一,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130页。

ν{《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8册,第3049~3050页。

ν|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ν}阮元《畴人传序》,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2页。

ν~《旧唐书》卷七十九《李淳风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8册,第2719页。

ου参见李俨《中国数学大纲》上册,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83~285页。

ο?参见盖建民著《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章相关内容。

?

2

1

? 宗 教 学 研 究 2006年第4期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思想渊源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思想渊源 *导读:刘勰《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这里概括了道教的大致特…… 刘勰《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这里概括了道教的大致特点,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神仙信仰。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思想,这一点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如李养正先生说:不论道教的教义及道术多么庞杂,其教义的核心仍是神仙信仰。[1]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亦指出:道教以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为主要目标,神仙思想是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神仙信仰有其固有的理论渊源,例如《山海经》里有关不死的传说、《老子》长生久视之道、《庄子》的神仙色彩以及秦汉时期盛行的方仙道等等,都为道教神仙信仰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本文试图按历史顺序就这些思想资源做一简要梳理,以期对道教这一核心信仰的来历获得更加清楚的认识。 *一、《老子》长生久视之道 神仙信仰的根源可能与古人对于自然种种神秘的传说有关[3],因此,神仙思想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早在《山海经》里已有不少的记载,如《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海外南经》: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不死民在其

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不死之山。这些传说反映了远古的人们对长生不死的渴盼。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养生长寿为目的的各种方术开始陆续出现,养生思想、养生之道受到重视,例如《老子》对长生久视之道的阐发,便是其突出的表现。 《老子》一书,以之求道则道得,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修身则身修,[4]不仅哲理玄妙,而且具有丰富的养生思想。该书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这一章反映了老子思想中把养生和治国结合起来的特点,同时突出了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养生之道。尽管长生久视并不等于长生成仙,但老子的这种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便自然成为了神仙信仰。特别是那些追求神仙之术的方士们更乐于把它解释成长生不死,以作为他们修炼的理论基石:老子之道,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夫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伤,则寿命长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为真人矣。[5]而河上公作《老子章句》时,亦重点发挥了这种长生的思想,例如他注解上章云:国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虽然《河上公章句》未必与道教直接接轨,但其中注

浅析道家文学作品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道家文学作品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思 想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克思所提出的唯物主义主要由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以及法国方面地相关哲学基础观念3个方面的共同作用,而来自德国的古典哲学则从直接因素的方面促进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至于道家思想,它从春秋末期开始发展起来,道家的先人老子通过他所创作的《老子》一文,首次在人群中提出了道家学说。在秦的时候虽然也有了道家的相关思想,但是当时并未出现道家这个称呼,只是把所谓的道家用德家这个名字代替,汉初的时候才真正意义上用“道”这个称呼来表达老子所提出的道家思想。在道家的文学作品,如《老子》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无论是从它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还是朴素辩证法都有着与马克思所提出、所主张的唯物主义以及唯物辩证法相似的唯物主义哲学理念,将两者通过详细的比较,从而发掘出道家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相关思想、理念。 一、道家文学佳作之唯物主义观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而言,他所主张的唯物主义指的是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观点,觉得物质决定了意识的产生,物质才是世界的实质与本原,意识只是人的大脑对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却呈现出相反的观点,它所主张的观点指的是意识衍生出物质的存在。弄清楚意识与物质的相互关系是存在于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物质与意识,到底哪个站在第一的位置,哪个处于第二个的位置,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到区别开来的关键因素。哲学中所涉及到的基础问题,也同样会在真实的生活中遇到,真正意义上遵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即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存在的观点,那么就必须在生活与工作里无论干什么都要秉持遵从客观实际,按规律行动,最终使主观的意识与实际的情况相对应。‘道’一开始的意义指的是道路或者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字逐渐衍生出原则与要求等的意义。道家的先祖老子于春秋末期成为第一个说出“道本论”观点的人,它代表着道家所主张的思想观念。再往后,在我国古代的哲学领域中逐渐开始重视“道”,并且象征着世界本原或者规律。老子主张顺其自然的规律,并与其友好地相处,以“道”的观点向人们说明了世界万物的本原以及相关规律,以道家创始人的身份提出了道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摘要: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文化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它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社会政治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诸多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思想人生观政治观养生观 引言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佛文化共同构成了古老中华文明的大厦。道家思想虽不像儒家的入世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也不像佛家的出世思想受到众多看破红尘者的青睐;但其却以其所蕴含的独特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同样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丰富深远的体系。道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文学等各个文化门类,“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兴致情趣、思维方式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维系、发展都产生过难以估量的作用。”①道家思想里蕴含的智慧也对我们现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在此主要介绍的是道家思想中影响较大的人生观、政治观和养生观。 一、道家的人生观 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定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所采用的态度与方式。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法则,人们如今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到无不为之良效。 ⒉贵柔主静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守柔曰强”的观点,老子认为能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而“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续发展的刚强。所以道家崇尚“水”,因为水本性柔弱,但却能推动巨石,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刚强只是一时的,而柔强才是最后的胜者,是韬光养晦,以静制动,这对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怎样面对人、处理事同样有着很深的启示。可见贵柔主静的精神在于理性的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坚忍待时。静其实是柔的保证,非静不足以柔,《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清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从统治者来说,若能清心寡欲,社会自然就治理;从自身来说,有了静,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道家也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是要求形体不动,而主要是用于心性修养,讲求心静。动静适宜与否,与自身的心性有

论道教自由观念之两重性

2013年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2013—04—15 〔作者简介〕程群(1972~),男,安徽省肥东县人,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 论道教自由观念之两重性 程群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道教具有“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这种双重品格决定了道教的自由观念同时具有“现世人生自 由”与“出世神仙自由”两个维度。一方面,道教中人深入社会现实生活,在社会生活领域之中苦苦探寻如何实现 人生自由的问题。另一方面,道教人士始终积极致力于身体的修炼,试图使当下沉重之肉身摆脱死亡的羁绊,与 轻盈之精神一道,共同迈向永恒自由与逍遥之境。然而,对于出世自由的追求映射出的恰恰是道教人士对于现 世理想生活的强烈渴望与诉求。道教的自由观对于现代人生、生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现世;出世;自由;两重性;道教 中图分类号:B9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8X (2013)02-18-07 “在没有星光的夜晚,人类将倍受黑暗的煎熬,痛苦期待着黎明曙光的到来。在没有自由的时代,生命之花将收敛灿烂的华光,热切期盼着自由春风的洗礼。”[1](P 19)追求自由的生命状态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人们只有保持着自由的状态才可能津津有味、诗意盎然的栖居于世,才可能发挥出巨大的创造能力,为整个社会与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关于什么是“自由”,人类思想史上的前贤大哲们各持己见,胡适先生曾说:“‘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是‘不由于外力’。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制裁之下解放出来。中国禅宗和尚说‘治病解缚’,自由在历史上意义是‘解缚’。解除了束缚,方才可以自由自在。”[2](P 694)中国道教思想家们对于什么是“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自由”等问题,也曾展开过全面而深刻的思考。道教人士在宣扬出世精神的同时,对于今生现世也怀抱着炽热的情感。可以讲,道教具有“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这种“入世”与“出世”的双重品格决定着道教自由观念也具有“现世人生自由”与“出世神仙自由”两个维度。 一、对于现世之自由状态的追求 西方哲学家伯林曾说:“自由的基本含义就是免受束缚、免受限制和免受他人的奴役,其他的含义都是这个含义的扩展或比喻。”[3](P 189)也就是说,所谓“自由”的首要含义是人天生的摆脱奴役、不受羁绊、不受制约的倾向。免受奴役与羁绊理所当然应当是“自由”的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可以这样讲,人生在世可能遭受的“奴役”、“束缚”或“限制”大致来自两个方面:第一,自然界。第二,社会与他人。如果,人类能够积极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与难题,妥善的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化解掉自然、社会、他人给个体生命带来的羁绊,那么他们就能够在今生现世享有充分的自由与逍遥。道门高道关注社会人生,重视现世生活。他们曾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等两个层面,积极思考如何突破种种现世的障碍与奴役,实现人生自由的问题。 “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4](P 4)人的“终极意义也许可以界定为与自然和谐统一地生活,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 JOURNAL OF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No.2.2013(总第89期)(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General No.89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智叟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道教与两汉政治 三、道教与儒、佛的关系及其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儒道思想都从这里萌发。《周易·观卦彖辞》有“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思想认识,对儒道两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儒家所谓“神道”,是指神妙变化或曰规律而言。然而对于道教来说,它只是一个远源,直接受《易经》影响并形成学派的是道家。道家才是道教的近源。虽然后来的道教常以易学相标榜。如《周易参同契》等,确实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理论资养。但不是道教的直接来源,更不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只是借助《易经》阐发自己的思想而已。两者存有精神指向上的原则差异。学术理论上的互相激荡渗透,并没有改变各学派用自己的理解和理论改造原始经典的企图。其实道教对待道家经典何尝不是如此。 道家是道教的近亲,在学术思想上其渊源尤其相近。但道家与道教名虽相近而实际上相差亦甚远。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一为反对礼仪节文的学术派别;一为专事斋醮科仪的宗教派系。道教的斋醮科仪与儒家的祭祀典礼,尽管在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上截然不同,但毕竟在形式上有些近似,而这正是道家所极力反对的。那末,与道家处世原则相反对的道教,又是如何从道家转化而成为道教的呢? 道家转化为道教,至少要经过两个中间环节。第一个中间环节,是黄老之学或黄老之道。道家反对礼仪更不主张预政,提倡无为而治。但道家祸福依伏、奇正相生的辩证观乃至愚民思想,早为轻视群生、善用阴谋的法家所吸取。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便产生了兼具道法特点的黄老政术。黄帝首先是政治人物,他在苍梧升天成仙的传说,又使他具有了神秘色彩,黄老道家托始黄帝,为其积极入世预政提供了合法依据,也为其向道教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道家思想的精髓

第一律道法自然律 新一章(老子原著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有物混成」道,它在混沌时已存在了。「寂」静、悄。「寥」空、无。「不殆」永恒。「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指道的永恒的、往复的运动。这一运动独立于宇宙一切事物和意识之外而不改其本性,它似日、月一样周行不止。「道」客观总规律。 新译:有那样一种存在,它混沌时已成。它先天地而生;它空荡荡地,然而独立永恒,它静悄悄地,然而周行不已,它是天下万物之母。 我不知用什么名字称呼才合适,姑且勉强取名为“道”;由于“道”有普遍性,我又勉强称之为“大”;可是“大”又是要变的,它要流逝,它要远离,于是就为小了,然后又重新返回。所以说,我称“道”为“大”,用词是很勉强的,因为“道”要通过这种变来保持它的“大”。 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作为万物之灵之王的人也是伟大的。它们构成了一座四层高台,台顶那一层就是人。人遵从地,地遵从天,天遵从道,而道遵从自然。 简评: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道”这一客观总规律,指出它是天下万物之母,是自然界最为本质的东西。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表明人、地、天(实际上是指整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服从“道”这一客观总规律,然而老子又指出“道法自然”,说明这一规律是对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总结,从而为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奠定了朴素唯物论的基石。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和“道法自然”两者亦组成新一轮的往复运动。是对立统一运动在新形式下的再现。 本章是老子哲学的核心理论部分,这里既有朴素唯物论又有朴素辩证法,因此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把老子的朴素唯物论按老子原话取名为“道法自然”律。“道法自然”律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第一律,是老子的“道”这一客观总规律中的第一律。 [[学习笔记: 关键词是“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先明确“人、地、天、道”概念。老子在开篇提出“道”之后,紧接着就是“有、无”二态,然后就提到了“天、地、人”三才。一个法字,“法”是师法,效法,依据于。“法”使“人、地、天”与“道”及“自然”之间的关系表明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层次从属关系。人(物质)从属于地(空间),而(局部)空间必须由天(时间)来定位,天(时间)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只由道决定其定位尺度。道则法于自然,整个没有上帝与天神的事情。这使人们相信,老子是唯物主义。其实,老子只唯“自然”。既不唯物也不唯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近百年才有的哲学分支。中国古人是反对“唯”的。凡“唯”皆偏,“不如守中”。老子是守中的。

张道陵与道教的渊源

张道陵与道教的渊源 09涉外1班 20091001105 袁园 摘要: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它的信仰中具有中华民族古代宗教意识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生活习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它仍然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鲁迅认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如能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国的大半”。许地山则说:“道教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关键字:张道陵,道教 张天师张陵,又称张道陵,字辅汉,东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吴地天目山,是创汉功臣张良的八世孙。相传其衣冠冢的石板上的刻字,隐含着张良求祖师老子垂顾世孙之意。老子神龙一现,在张道陵家闭关七天,为张道陵传授以至柔达到至坚的道家心法。张道陵十二岁进山修行,在祖墓发现了张良遗著《九天秘笈精义》,一夜之间便领悟了天机道、人间道和地脉道三大奇学,怀着拯救苍生的宏愿,寻找天下八十年巨变的顺应天机之人。 一、张道陵创道之初 张道陵是道教创始人,后世道教尊为祖天师。原名张陵,本为太学生 ,通晓天文地理和诸子五经之学,志好黄老之学和长生之道。曾做过江州令,后辞官遍游名山参学黄老修身治世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后两侍老君龄玉局、传太上亲授正一盟威之道 ,施化领民之法 ,号天师。得道后,知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住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设立二十四治,行道布化。百姓奉之以为师,弟子数万。规定初入先习五千言》。张道陵以符水为人治病,教病人叩头思过,饮符水,作三官手书。认为人犯病乃三官发怒所致及精鬼所害之灾。作三官手书说服罪之意,就能得三官护佑,病即痊愈,故民多信之。 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设立二十四治,分布于益州,远及长安。“治”也称庐、靖静室,为致诚请祷之所。各治领头称祭酒。二十四治分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二十四气。治的设立使道教形成庞大的宗教组织。治的主要活动有“付天仓”及“三会”等。此外还有宣行道法,设厨会授篆等。还教人叩头首过,罪加三原,有小罪者让其自隐,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补过。这样,张陵的教团组织已具备了教祖(老子)、理论(五千文)、活动(符水治病)、实体(设治),故而史称道教形成。 另外,也有相传是张道陵托梦太上老君,创立了道教。太上老君,是西汉以来图徽家们编造的一个神人。据说他就是春秋时的思想家李耳。他本是开天辟地

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

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王村乡实验中学姚素婷 内容摘要: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因素。但是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的思想明显地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在阐述哲学思想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中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因此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他的作品形式、写作技艺、文学理论,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关键词: 庄子文学思想自然本色 表现手法想像虚构情感表达

正文: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因素。但是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他的思想明显地呈现出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特点。因此,一提起庄子,人们就会马上联系到“无道无为”、“消极出世”、“逃避现实”等以上概念,而忽视其思想中的有益影响,即使其哲学中唯心主义思想给他的文艺思想带来消极影响,但文艺思想是个综合体,还受到政治思想及世界观的作用,何况唯心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并不是一味的起消极因素。庄子正是不拘一格的走出道理说教模式,其言谈内容不注重引经据典,寻求历史依据,而是海阔天空谈笑风生般轻松自如。在阐述哲学思想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中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因此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他的作品形式、写作技艺、文学理论,特别是他的思想对后代一些文学家及文学批评家发生了明显的影响,敲出震撼千古的感动力来,但要我谈庄子的文学理论仍不免予“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错觉。因此我就自己对庄子文学的粗略见解做一解说,与大家共勉。 一、庄子的著作,以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的道理 用艺术形象阐明哲学的道理是庄子文学的一大特色。战国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说理,但仅仅作为比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庄子不仅如此,而且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表达思想。庄子在文章中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而在这历史当中则积淀了我们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千年以来,一脉相承,因时损益。这不单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日益渗透至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文明并峙鼎力,成为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道家文化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 众所周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为老子,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道家学派中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即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老子提出的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主张在这部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而这部作品也是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际,多被后世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宝典。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分别讲述“道”与“德”。其中老子所提出的“道”即为一种顺应自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老子提出,人类应该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的生存,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几十年来,现代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发生了从决心改变自然到顺应自然这样的变化,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回归与看清,也是对于以往过错的一种悔改。试图改变自然的同时我们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条件,环境的恶化是最明显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才意识到应该顺应自然,与其共存,才开始进行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虽是亡羊补牢,好在为时不算太晚。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人是与道、天、地并重的,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仅表现在人依赖自然、受制于自然之上,也表现在人能够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并在交换的过程中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之上。人作为四域之一,虽不卑微于自然之下,但是人更不能带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目光,为追求最大的现实利益,以人的需求为主导,向自然无度的索取,妄想征服自然,役使自

儒家与道家性哲学观念之比较

【摘要】儒家、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儒道有关性哲学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的性哲学思想同源同质,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儒道两家性观念异同之比较,以增强人们对其性哲学思想的了解。 【关键词】儒家;道家;性哲学 1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pkuhsc, beijing 100083,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pkuhsc,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学派,占居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道家强调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某种修炼能得道成仙、长生不死。儒道共同构成中国传统信仰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渗透在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化学以及社会心理、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两种文化体系之间,既有共同点和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下面仅就二者性哲学观念的异同,做一分析比较。 1性的本体论之同异 1.1同源同质的“阴阳说” 在性哲学本体论上,儒道两家是同源同质,都赞同阴阳天命观,将《周易》之阴阳说作为性哲学的基础。《周易》中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把万事万物分成阴阳两个基本范畴,阳象征雄性、光明、主动和渗透,它出现于山中,用连续直线、天蓝色、奇数或龙等表示;阴象征雌性、黑暗、被动和吸附,它出现于河流之中,用六道不连续的短线、红色、偶数或虎等表示。阳与阴都始于太极。为此,天为阳、地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互补。世界所有过程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表现。《易》卦中,组成乾卦的阳爻为“―”符号,组成坤卦的阴爻为“--”符号,上面两个符号分别是男女性器官象形之简化,各代表男根和女阴。《老子》中提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指雌性生殖器官),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法自然。”孔子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认为两性与阴阳相符、相通,性行为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1]。 1.2性本体差异:性为“人之本性”与“天地之法” 儒道两家虽都同取法《易》,崇尚“阴阳说”的性哲学本体论,但也有异见。如《孟子•告子上》中说:“食、色,性也”,性被儒家看作是人之本性;而道家则把阴阳、雌雄、男女两性关系推崇到崇高、极致、主导的地位,认为性的结合导致阴阳作用,产生新的生命。如《周易•系辞》中指出:“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老子《道德经》中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玄牝门”(雌性或女性生殖器)为天地之根本。“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因而,它是天地之大义、宇宙之大法则的“道”,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和构成万物、人类、社会的本源。这正是道家性观念的基础和核心[2]。 2性的崇拜分歧:女性生殖崇拜与男性生殖崇拜 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人类性系统、性功能的逐渐完善,人们感受到男女生殖器接触获得的极大愉悦,认识到性、性交与怀孕、生育的关系。同时,中国古代泛灵论哲学认为,每

道教的思想渊源和基本精神讲义

第八讲道教的思想渊源和基本精神 道教简介: 儒道互补 儒、释、道三足鼎立三教合流 道教、佛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对我们的影响也是非常非常深的。 鲁迅:“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堂》)全真和武当,都是在道教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道派。 道教的产生——东汉末年。 政治腐败:外戚、宦官垄断朝政;经济濒临崩溃: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

文化危机:儒家经学僵化,谶纬神学 道教产生和发展 “太平道”《太平经》,黄巾起义,张角 “五斗米道”巴蜀地区张陵 宣称太上老君授予张陵以“天师”的称号,并传授所谓的“正一盟威之道”。 魏晋以来,这个道派被称为“天师道”或“正一道”。张陵也被称为“张天师”。 在天师道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很多新的宗派: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江苏茅山创立茅山宗、陆修静创立灵宝派、梁堪在陕西终南山上的楼观台创立楼观道。 唐初统治者奉老子为李家的祖

先,道家道教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宋辽金元时期,道派林立,如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等等。王重阳及其弟子创立全真道。“全真七子”在重阳祖师去世后各立门户,如马钰创立遇山派、丘处机创立龙门派、郝大通创立华山派,等等。大东门的长春观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丘处机的道号“长春真人”,长春观因此而得名。 元朝以后,全真道成为道教最大的道派之一,与正一道并驾齐驱。 一、思想渊源 道教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鬼神信仰】 第二,【神仙信仰】 《山海经》中关于“不死之山”、“不死之国”、“不死之药”的传说。 《老子》第59章:“治人事天,

浅谈中国古代术数

浅谈中国古代术数 我相信每个人都曾仰望星空,并被那绚烂的景色所陶醉,产生无数的联想。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做过相同的事情,创立了一门对整个中华文明都有重要影响的学科——术数。在中国古代,术数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一种方式,而且与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也是相联系的。术数,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生活中的时尚。 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古代的术数在思想史上的作用曾有一个总的评价:“术数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术数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术数在放弃了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并且试图只用自然力解释宇宙的时候,就变成了科学。这些自然力是什么,其概念在最初可能很简单,很粗糙,可是在这些概念中却有科学的开端。”。 中国术数,其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大至宇宙天地,小至一草一木,上至治国安邦,下至百姓生活,都有中国术数的用武之地。那么术数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术数对对古代哲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必然会对哲学思想产生影响,术数也不例外。其一,术数启发和深化了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维。从史料记载来看,从周朝到春秋时期,通过以《易经》占筮来决定军国大事,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而且其中也不排除经常地出现一些巧合。这无疑会启发后人对《易经》中所蕴藏的“道理”进行研究,于是才有了《易传》。其二,从卜筮向术数的转变,体现了人们对“天”的认识的转变。周朝以前,人们把“天”作为具有人格意志的神,因此,商代的统治者除了以大量的祭祀之物供奉“天”和祖先之外,在从事社会活动时,还要通过灼龟甲等卜筮的活动以了解“天”的意志和想法。但是,商朝统治者在这方面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却仍然没有能够避免自身覆灭的命运。这样,在周代替商以后,人们反思商朝灭亡的教训时,就提出了“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认为“敬德保民”才能得到“天”的庇佑。然而,在阶级社会激烈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中,统治者事实上并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保民”,也不可能真正去“敬德”。残酷的阶级矛盾和现实斗争,迫使人们去寻找祭祀、“敬德保民”之外的方法以获取胜利,这就是研究社会和自然的规律,从而掌握自身命运。这就出现了把“天”从具有人格意志的神回复到“自然之天”,并企图通过对“自然之天”的分析研究来掌握其运行规律,进而掌握社会的政治、军事变化的努力。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有两个意思,一是天与人本为一体,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人间的道德来源于天,来源于自然规律。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核心是三纲五常,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