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十指针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十指针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十指针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十指针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十——指针2

【实验1】

实验题目:

1、设计一个C程序,用以测试下列各表达式的运算。

(1)y=*px++

(2)y=*++py

(3)y=(*py)++

(4)y=--*ppx++

2、在以下程序中1~9注释部分添加该行的功能,运行后分析其输出结果。

#include

#define N 5

void funout(int *iA,float *fB,double *dC);

main()

{

int iA[N]={10,20,30,40,50};

float fB[N]={11.5,12.5,13.5,14.5,15.5};

double dC[N]={92.2,93.3,94.4,95.5,96.6};

funout(iA,fB,dC);

}

void funout(int *iA,float fB[N],double dC[])

{

int i=0,*iX=iA;

float *fY=fB;

double *dZ=dC;

for(i=0;i

printf("\n");

for(i=0;i

printf("\n");

for(i=0;i

printf("\n%d\t%.1f\t%.2lf\n",iA[0],fB[1],dC[2]); // (4)

printf("%d\t%.1f\t%.2lf\n",*iX,*(fY+1),*(dZ+2)); // (5)

printf("%d ",sizeof(dZ)); // (6)

printf("%d %d\n",fY,fY+1); // (7)

iX++;fY=fY+2;dZ=dZ+3;

printf("%d\t%.1f\t%.2lf\n",*iX,*fY,*dZ); // (8)

printf("%d\t%.1f\t%.2lf\n",*(iX+1),*(fY+1),*(dZ+1)); // (9)

}

【实验2】

实验题目:已知2008年6月1日是星期日,编写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该月日期判断该日为星期几。

实验指导:可将该月所有的日期对7求余数后,将余数存入数组iD[ ]。由于2008年6月1日是星期日,所以余数1对应星期日,2对应星期一,……,6对应星期五,余数0对应星期六。对于七种不同的输出,可选用Switch()语句实现。

实验目的:能够运用一维数组,指针。

【实验3】

实验题目:定义一个10行10列二维数组后存放如下三角阵,并判断键盘输入的数位于第几行第几列。

1

2 3

4 5 6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实验指导:利用双重循环将键盘输入的数与各个数组元素比较,找出值相等的那个数组元素,并记录该数组元素的下标,便知该数位与三角阵的第几行第几列。

实验目的:能够运用二维数组,指针。

【实验4】

实验题目:将键盘输入的字符串按逆序输出。

【实验指导书】实验7:指针 (1)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1. 理解指针、地址和数组间的关系。 2. 掌握通过指针操作数组元素的方法; 3. 掌握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编程方式。 4. 掌握通过指针操作字符串的方法。 5. 了解掌握使用断点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8 编译环境:CodeBlock 13.02 三、实验要求及内容(根据实验要求,将整个实验过程需要的数据和截屏记录于此,并整理成实验步骤。): 1.设计一个程序计算输入的两个数的和与差,要求自定义一个函数sum_diff(float op1,float op2,float *psum,float *pdiff),其中op1和op2是输入的两个数,*psum和*pdiff是计算得出的和与差。 解: (1)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程序7-1的流程图

图2 实验7-1实验源代码 (3)运行结果(测试用例) 实验7-1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7-1运行结果 2. 输入n 个正整数,使用选择法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序后输出。要求:利用所学指针的内容实现。 提示:在指针这一章所学的冒泡排序算法基础上改写。 解: (1)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程序7-2的流程图

图2 实验7-2实验源代码(3)运行结果(测试用例)实验7-2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7-2运行结果

3. 输入10个整数存入数组a ,再输入一个整数x ,在数组a 中查找x ,若找到则输出相应的下标,否则显示“Not found ”。要求定义和调用函数seach(int list[],int n ,int x),在数组list 中查找元素x ,若找到则返回相应的下标,否则返回-1,参数n 代表数组list 中元素的数量。试编写相应程序。 解:(1)流程图如图1 7-3的流程图 (2)源代码 源代码如图2所示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C语言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实验一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及数据描述四、程序清单 1.编写程序实现在屏幕上显示以下结果: Thedressislong Theshoesarebig Thetrousersareblack 答案: #include main() { printf("Thedressislong\n"); printf("Theshoesarebig\n"); printf("Thetrousersareblack\n"); } 2.改错题(将正确程序写在指定位置) 正确的程序为: #include main() {

printf("商品名称价格\n"); printf("TCL电视机¥7600\n"); printf("美的空调¥2000\n"); printf("SunRose键盘¥50.5\n"); } 2.编写程序:a=150,b=20,c=45,编写求a/b、a/c(商)和a%b、a%c(余数)的程序。 答案: #include main() { inta,b,c,x,y; a=150; b=20; c=45; x=a/b; y=a/c; printf("a/b的商=%d\n",x);

printf("a/c的商=%d\n",y); x=a%b; y=a%c; printf("a/b的余数=%d\n",x); printf("a/c的余数=%d\n",y); } 4.设变量a的值为0,b的值为-10,编写程序:当a>b时,将b赋给c;当a<=b时,将a赋给c。(提示:用条件运算符) 答案: #include main() { inta,b,c; a=0; b=-10; c=(a>b)?b:a; printf("c=%d\n",c); }

实验10 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

实验10 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指针变量作为函数的参数。 2、学会使用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 3、正确理解和掌握指针与数组的关系。 二、实验知识点 1、指针变量的定义。注意:指针变量和一般简单变量的区别。 2、简单变量作为函数的参数是一种值传递方式。 3、指针作为函数参数是一种地址传递方式。 4、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也是一种地址传递方式。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分析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并调试程序。 //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 #include int fun(char *s); void main() { cout<

# include #include fun(char *s); //函数fun声明 void main() {char a[]=”abcdefgh”; fun(a); cout< #include void f(int b[]) //函数f的定义 {int i=0;

实验7-指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序号:7 实验项目:指针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指针的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 2、掌握使用指针对数组和字符串进行操作; 3、掌握函数中指针类型参数的使用; 4、要求采用指针方法完成。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使用Turbo C 或Visual C++ 6.0;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环境。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输入运行下面这个程序,观察并分析结果: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2,3,4,5,6}; int *p1; char *p2="computer\n"; p1=a; printf("%d\n",p1+2); printf("%d\n",*(p1+2)); p1=a+2; printf("%d\n",p1+2); printf("%d\n",*(p1+2)); printf(p2+2); printf("%s",p2+2); } 运行结果截图:

2.以下程序调用invert 函数按逆序重新放置a 数组中的值,a 数组中的值在main 函数中读入,请填空。 #include "stdio.h" void invert(int *s,int i,int j) { int t; if(i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答案

2.程序填空 (1)以下程序的功能是计算1~50之间能被7整除的整数之和。 #include void main() {int i,sum= 0; for(i=1;50;i++) if(i%7==0) sum+=i; printf("sum=%d\n",sum); } (2) 下面程序接收来自键盘的输入,直到输入+Z(值为-1)键为止。这些字符被原样输出,但若有连续一个以上的空格时只输出一个空格。请填空。 #include void main() {char cx; char front=’’; while ((cx=getchar())!=’\n’) {if (cx!=’’) putchar(cx); if (cx= =’’) if (front!=’’) putchar(cx); front=cx; } } 3.程序改错 (1)下列程序的功能是求1+3+5+…99的和。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s,i; ★//int s=0,i; i=1; while(i<=99)s=s+i;★//{s=s+i;i++;} printf("1+3+5+…99的和是:%d\n",s); } (2)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正整数,判断是否是素数,若 为素数输出1,否则输出0。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x,y=0; ★//y=1 scanf("%d",&x); for(i=2;i<=x/2&&y;i++) if ((x%i)!=0) y=0; ★//x%i==0 printf("%d\n",y); } 4.设计性实验 (1)题 /* 方法(1)精度控制*/ #include

实验10指针做函数参数编程训练

实验10指针做函数参数编程训练 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的定义及使用; 2.体会使用指针的作用; 3.掌握指针做函数参数的作用; 4.掌握指针做函数参数的基本步骤; 实验题目: 1.输入某年某月某日,计算并输出它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函数功能:对给定的某年某月某日,计算它是这一年第几天 函数参数:整型变量year,month,day,分别代表年,月,日 函数返回值:这一年的第几天*/ int DayofYear(int year,int month,int day); 2.输入某一年的第几天,计算并输出它是这一年的第几月第几日。 /*函数功能:对给定的某一年的第几天,计算它是这一年的第几月第几日函数入口参数:整型变量year,存储年 整型变量yearDay,存储这一年的第几天 函数出口参数:整型指针pMonth,指向存储这一年第几月的整型变量 整型指针pDay,指向存储第几日的整型变量 函数返回值:无*/ void MonthDay(int year,int yearDay,int *pMonth,int *pDay); 3.输出如下菜单,用switch语句实现根据用户输入的选择执行相应的操作。 1.year/month/day->yearDay 2.yearDay->year/month/day 3.Exit Please enter your choice: 参考程序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t DayofYear(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void MonthDay(int year, int yearDay, int *pMonth, int *pDay); void Menu(void); int dayTab[2][13] = {{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0,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int main() { int year, month, day, yearDay; char c; Menu(); /* 调用Menu函数显示一个固定式菜单*/ c = getchar(); /* 输入选择*/ switch (c) /* 判断选择的是何种操作*/ { case '1': printf("Please enter year, month, day:"); scanf("%d,%d,%d", &year, &month, &day);

上机实验十 指针与数组

上机实验十指针与数组 学号: 姓名: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或掌握指针与数组的关系,指针与数组有关的算术运算、比较运算。 2.了解或掌握运用指针处理数组。 二、实验内容: 第1题、分别用下标法和指针变量p访问数组a[5]={1,3,5,7,9},至少用三种方法输出数组各元素的值,每种方法输出的五个元素在一行上。 第2题、书上P211例10-4。并仔细体会P212“使用指针实现数组元素逆序存放”的指针移动思想。 第3题、编写程序,使用指针实现逆序打印一维整型数组所有元素的操作。 数组a: 1 3 7 2 9 6 5 8 2 0 4 8 2 0 4 第4题、书上P213冒泡排序。 第5题、编写一个函数s(a,n),其中a是一个指向整型的指针接受一维整型数组首地址,n 是数组长度,功能是通过指针求数组中元素的平均值,并编写主函数测试函数。 第6题、编写一个函数void sort(int *a, int n), 用选择法对数组a中的元素按降序排序。在main()函数中输入10个数,调用sort函数排序后,然后输出。

第7题、使用指针把从键盘输入的2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不改变变量的值),请补充完整并上机调试。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第8题、输入10个整数存入一维数组,然后逆置数组,最后输出。下面给出部分程序的内容,请将程序补充完整,然后上机调试。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第9题、上机调试下面程序,看哪些程序实现了交换主函数中两个变量值的操作,哪些没有实现,并分析原因。 第10题、调试修改下面程序,函数fun的功能是:在含有10 个元素的s数组中查找最大数,及最大数所在位置(即,下标值),最大数可能不止一个。最大数作为函数值返回,最大数的个数通过指针变量n传回,所在位置由数组pos传回。例如: 若输入 2 8 5 7 8 4 5 3 2 8 则应输出:The max: 8 The positions: 1 4 9 请改正函数fun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数组) 1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输入、输出方法; (2)熟练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3)掌握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查找、排序等)。 2实验内容 编写函数catStr(char str1[],char str2[])用于进行两个字符串的连接,编写函数lenStr(char str[])用于统计一个字符串的长度,并在主函数中调用。 要求: 1、不允许用strcat()和strlen()字符处理库函数; 2、在主函数以直接初始化的方式输入两个字符串str1和str2.调用函数 strlen()计算并返回两个字符串的长度; 3、调用函数catstr()连接两个字符串(将str2连接在str1后面); 4、调用函数lenstr()计算并返回连接后字符串的长度; 5、在主函数中输入两个原始的字符串及几个字符串的长度,以及处理后字 符串及其长度。

3算法描述流程图

4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void catStr(char str1[],char str2[]) { int i,j; for (i=0;str1[i]!='\0';i++); for(j=0;str2[j]!='\0';j++) str1[i+j]=str2[j]; str1[i+j]='\0'; } lenStr(char m[] ) {int i;

for (i=0;m[i]!='\0';i++); printf("%d",i); } void main() {char s1[50]="forever",s2[50]="more"; printf("s1=%s,s2=%s",s1,s2); printf("\ns1的长度:"); lenStr(s1); printf("\ns2的长度:"); lenStr(s2); catStr(s1,s2); printf("\n连接后的字符:"); printf("%s\n",s1); printf("连接后字符的长度:"); lenStr(s1); printf("\n"); } 5测试数据 s1=forever, s2=more 6运行结果 7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输入程序时,少写了半边引号,调试时发现存在错误,找到了错误并加以改正。无论什么事,细心都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对于函数的定义和声明,数组以及循环语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以及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此次实验不是调用strlen()和strcat()函数,而是通过自己设计程序来进行字符串的连接以及计量字符串的长度,由此我学会了如何去理清自己的思路来设计程序。

C++上机实验报告(指针)

C++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指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目录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程序代码 4.调试结果 5.实验心得

1.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指针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2)能正确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3)能正确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4)能正确使用引用型变量。 2.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程序(要求用指针或引用处理)。 (1)输入3个整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编译一个程序,用指针变量作为参数。 (2)在上题的基础上将程序改为:输入3个字符串,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3)用引用指针变量作为形参,实现3个整数由小到大输出。(4)有n个人围成一圈,顺序排号。从第1个人开始报数(从1~3报数),凡是到3的人退出圈子,问最后留下的人原来排在第几号。(5)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字符串。用另一个函数最它们排序。然后在主函数输出这10个已排好的字符串。 要求用以下方法编程: Ⅰ.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座函数参数; Ⅱ.用string数组方法。

3.程序代码 (1)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swap(int *p1,int *p2); int n1,n2,n3; int *p1,*p2,*p3; cout<<"input three integers n1,n2,n3:"; cin>>n1>>n2>>n3; p1=&n1; p2=&n2; p3=&n3; if(n1>n2) swap(p1,p2); if(n1>n3) swap(p1,p3); if(n2>n3) swap(p2,p3); cout<<"Now,the order is:"<

实验十一指针应用二daan

实验十一指针应用(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指针与函数的关系并能够初步利用指针处理函数问题。 2.了解指向数组的指针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 3.了解指向指针的指针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学时数 1学时 三?实验步骤 (一)阅读程序 #include #include fun(char *s) {char a[7]; s=a; strcpy(a,"look"); puts(s); } main() {char *p; fun(p); 2.#include main() {int a[5]={2,4,6,8,10},*p,**pp; p=a; pp=&p; printf("%d",*p++); printf("%3d\n",**pp); }

3. #include main() {char *str[]={"Pascal","C language","Cobol","Dbase"}; char **p; int k; p=str; for(k=0;k<4;k++) printf("%s\n",*(p++)); 4. #include main() {int a[2][3]={2,4,6,8,10,12},(*p)[3],i,j; p=a; scanf("%d,%d",&i,&j); printf("a[%d][%d]=%d",i,j,*(*(p+i)+j)); } (二)调试程序 要求:分析下列程序是否正确,如有错,错在哪儿?应如何改正?如正确,运行结果如何?上机调试之。 1.调试下列程序,使之具有如下功能:任意输入2个数,调用两个函数分别求:⑴ 2个数的和,⑵ 2个数交换值。要求用函数指针调用这两个函数,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 行号sum(int a,int b,int c) 1{ c=a+b; 2 return c;

实验10 指针2 (修复的)

《C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6月7号 实验班级:计算机双学位1501 实验报告总份(片)数: 1 份(片) 实验教师:饶东宁 计算机学院工一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 《C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实验10 实验时间: 6月7号 实验班级:双学位1501

实验人学号: 3213010359 实验人姓名:梁雪卿 实验教师:饶东宁 计算机学院工一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 实验10 指针2 1 实验目得 (1)进一步掌握指针得应用 (2)能正确使用数组得指针与指向数组得指针变量 (3)能正确使用字符串得指针与指向字符串得指针变量 (4)了解指向指针得指针得用法 2 实验内容 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程序(要求用指针处理),运行程序,分析结果,并进行必要得讨论分析。 (1)有n个人围成一圈,顺序排号。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从1到3报数),凡报到3得人退出圈子,问最后留下得就是原来得第几号得人。 算法说明:

#include int main { int i,k,m,n,num[50],*p; scanf("n=%d",&n); p=num; for(i=0;i

{ *(p+i)=0; k=0; m++; } i++; if(i==n) i=0; } while(*p==0) p++; printf("The last one is NO、%d\n",*p);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分析与思考: 以1到n为序给每个人编号,i为每次循环时计数变量,k为按

实验11 指针(1)

实验11 指针(1)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查看变量地址,了解不同类型数据在内存存储情况;理解用指针获取内存数据的两个关键点:首地址、数据类型(决定占用的存储单元的个数、数据存储方式); 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方法、=(赋值)、&(取地址)、*(取内容,间接访问); 3、能够用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实现通过函数调用得到n个要改变的值: 4、掌握指针变量p的算术运算:p±n(n为整数)、p++(p--)、++p(--p),理解移动一个数据单位的真实含义; 5、能够用数组名或指针变量作函数形参,在函数中实现对数据的批量处理。 二、实验内容 1、(基础题)根据注释填写程序所缺代码,然后运行程序,并回答相关问题: #include int main() { char ch1='I',ch2='Q'; int n1=1, n2=6; double d1=1.25,d2=20.5;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ch_1、pch_2分别指向ch1、ch2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n_1、pn_2分别指向n1、n2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d_1、pd_2分别指向d1、d2 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分别输出上述ch1、ch2、n1、n2、d1、d2六个变量的地址(即六个指针变量的值) ___ ________(4)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5)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6)__ _________ //用间接存取方式输出ch1、ch2、n1、n2、d1、d2六个变量的值 ___ ________(7)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8)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9)__ _________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指导书及答案

实验一熟悉C程序运行环境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C语言Visual C++调试环境。 2. 掌握C程序的编辑、调试及运行。 二、实验内容 项目1.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 int main() { printf(“Good morning!\n”); printf(“Hello,world!\n”); return 0; } 运行结果(注意,按照屏幕输出格式写): 项目2.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 int main() { int a , b , sum; /*定义变量*/ a=23; b=56; /*为变量赋值*/ sum=a+b; /*计算两个变量的和*/ printf(“sum is %d\n”,sum); /*输出计算结果*/ return 0; } 运行结果:

项目3.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include <> int max(int,int); int main() { int a , b , c; /*定义变量*/ a=23; b=56; /*为变量赋值*/ c=max(a,b); /*调用max函数,将得到的值赋给c*/ printf(“max is %d\n”,c); /*输出c的值*/ return 0; } int max(int x,int y) /*定义max函数,函数值为整型*/ { int z; /*定义变量*/ if(x>y) z=x; else z=y; return(z); /*将z的值返回*/ } 运行结果: 三、提高部分 1.试想,如果求10个数中的最大者,则程序该如何编写。 程序代码 运行结果: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1-12)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C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一 实验项目名称: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在Visual C++ 6.0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预习内容: 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1章。 三、实验内容: 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 return 0; } 2.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入下面的程序(有语法错误),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直至程序 无语法错误,然后运行程序,并观察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in( ) { int a,b,sum a=3; b=4; sun=a+b; print(“%d+%d=%d\n”,a,b,sum); return 0; } 四、实验结果: 1. 运行结果(或截图): This is a C program.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2. (1) 改正后的源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 int a,b,sum; a=3; b=4; sum=a+b; printf("%d+%d=%d\n",a,b,sum); return 0; } (2) 运行结果(或截图): 3+4=7 五、思考题: 1. 一个C程序上机的步骤有哪些? 答:上级输入与编辑源程序—对原程序进行编译–与库函数链接–运行可执行的目标程序。 2. 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一个函数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一个函数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函数头或函数首部和函数体。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二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概念; 2.掌握常量及变量的使用方法; 3. 掌握基本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4. 掌握++、--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内容:

实验10 指针2 (修复的)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6月7号 实验班级:计算机双学位1501 实验报告总份(片)数: 1 份(片)实验教师:饶东宁 计算机学院工一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实验10 实验时间:6月7号 实验班级:双学位1501 实验人学号:3213010359 实验人姓名:梁雪卿 实验教师:饶东宁 计算机学院工一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

实验10 指针2 1 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指针的应用 (2)能正确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3)能正确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4)了解指向指针的指针的用法 2 实验内容 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程序(要求用指针处理),运行程序,分析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讨论分析。 (1)有n个人围成一圈,顺序排号。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从1到3报数),凡报到3的人退出圈子,问最后留下的是原来的第几号的人。 算法说明:

程序清单: #include int main() { int i,k,m,n,num[50],*p; scanf("n=%d",&n); p=num; for(i=0;i

if(i==n) i=0; } while(*p==0) p++; printf("The last one is NO.%d\n",*p);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分析与思考: 以1到n为序给每个人编号,i为每次循环时计数变量,k为按1,2,3报数时的计数变量,m为退出人数,当退出人数比n-1少时执行循环体,对推村恩编号为0,报数到尾i恢复为0,循环继续。 (2)将一个5*5的矩阵(二维数组)中最大元素放在中心,4个角分别放4个最小的元素(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从小到大存放),写一函数实现之。用main函数调用。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答案

-前言- /*非常感谢度娘以及各位网上C语言高手的支持,才能让敝人完成此文档的整理。 本文档集合了本人、度娘、众网友的力量,其中代码的正确率约为90%(不正确的有标注)。为回报度娘及众网友的帮助,本文档免费下载。 */ /*配“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周信东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努力吧,骚年以及学妹们!*/ /*整理ed by 口玉刀一of GUET.*/ ===================== 实验一C语言程序初步 ===================== 1.---------------------------- 已知a=5,b=4,c=6,求出s并换行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a,b,c,s; a=5;b=4;c=6; s=(a+b+c)/3; printf("a=%d,b=%d,c=%d\n,s=%d",a,b,c,s); } 2.------------------------------- 输入一个数字求他的平方 #include main() { int r,s; scanf("%d",&r); s=r*r; printf("s=%d\n",s); } 3.-------------------------------- (1) #include main() { printf(" *\n"); printf("***\n"); printf(" *\n"); } (2) #include

{ int v; int a,b,c; //a,b,c aer sides,v is volume of cube a=3;b=3;c=5; v=a*b*c; printf("v=%d\n",v); } ================================= 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 1. (1)-------------------------------------------------- //总觉得打印结果怪怪的,DO YOU THINK SO? main() { char s1='3',s2='4',s3='5'; int c1=101,c2=102; printf("3%c\t4%c\t5%c\n",s1,s2,s3); //3%c为输出3和%c printf("s1=%d\ts2=%d\ts3=%d\n",s1,s2,s3);//注意哦,s1,s2,s3是char!而%d:输入输出为整形%ld 长整型%hd 短整型%hu无符号整形%u %lu%s:输入输出为字符串%c字符%f:输入输出为浮点型%lf双精度浮点型printf("c1=%d\t~%c\n",c1,c1); //换码符'\t',表示水平制表位(horizeontal tab),它的作用是将光标移到最接近8的倍数的位置 printf("c2=%d\t~%c\n",c2,c2); //注意c1,c2的类型 } (2) //运行结果为8.300000 %是求余数先运算x-y,把结果转换为int型的有利于四则运算 main() { float x=8.3,y=4.2,s; int a=7; s=x+a%5*(int)(x-y)%2/3; printf("s=%f",s); }

实验的七指针程序设计

实验七指针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 2.掌握简单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基本使用方法。 3.熟悉指针和一维数组的关系,掌握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的定义方法,熟练使用指针变量访问一维数组元素。 4.了解指针和二维数组的关系,掌握用指针表示二维数组元素的方法。5.了解指针与字符串的关系,能熟练使用指针处理字符串。 二、实验内容 1.用指针访问简单变量。从键盘输入三个整数,要求设三个指针变量 p1,p2,p3,使p1指向三个数的最大者,p2指向次大者,p3指向最小者,然后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这三个数。 2.用指针法在一维有序数组中插入数据。如下是具有10整数的升序数列,存储在一维数组中,要求在其中插入任意一个整数后数列仍然有序。数列:10,20,30,40,50,60,70,80,90,99 3.用指针实现选择法排序程序。输入20个整数,并用指针实现选择法 升序排序。 三、实验指导 1.用指针访问简单变量。 ⑴编程分析 定义指向整型变量的指针变量,然后通过“*指针变量”的形式即可访 问相应的简单变量。 ⑵参考程序 /* 用指针访问简单变量的程序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b,c,temp; int *p1,*p2,*p3; printf("请输入三个整数值(a,b,c):\n"); scanf("%d,%d,%d",&a,&b,&c); p1=&a; /* 使指针p1指向简单变量a */ p2=&b; /* 使指针p2指向简单变量b */ p3=&c; /* 使指针p3指向简单变量c */ if(*p1<*p2) { temp=*p1;*p1=*p2;*p2=temp; } if(*p1<*p3) { temp=*p1;*p1=*p3;*p3=temp; } /* 至此p1指向了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 if(*p2<*p3) { temp=*p2;*p2=*p3;*p3=temp; } /* 至此p3指向了最小数,p2指向了中间数 */ printf("%d,%d,%d\n",*p3,*p2,*p1); } ⑶程序调试 ①运行程序,任意输入三个整数(之间以逗号分隔),察看并分析程 序运行结果。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函数)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函数) 1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调用方法、参数说明以及返回值; (2)掌握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参数之间的“值传递”的方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及递归调用的用的设计方法; (4)在编程过程中加深理解函数调用的程序设计思想。 2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函数primeNum(int x),功能是判别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要求: ①在主函数中输入一个整数x(直接赋值或从键盘输入); ②函数类型为空值(void),调用primeNum( )函数后,在函数中输出x是 否为素数的信息,输出格式为“x is a prime number”或”x is not a prime number”; ③分别输入一下数据:0,1,2,5,9,13,59,121,并运行程序,检查 结果是否正确。 (2)编写函数 mulNum(int a,int b),它的功能是用来确定a和b是否是整数倍的关系。如果a是b的整数倍,则函数返回值为1,否则函数返回值为0。 要求: ①在主函数中从键盘输入一对整型数据a和b; ②调用函数后,根据返回值对a和b的关系进行说明。例如,在主函数中输 入:10,5,则输出“10 is a multiple of 5”; ③分别输入下面几组数据进行函数的正确性测试:1与5,5与5,6与2,6 与4,20与4,37与9。

3算法描述流程图 (1)primeNum(int x)(判别一个数是否是素数)函数流程图 ①主函数流程图:

②判断素数函数流程图:

(2)mulNum(int a,int b)(确定a和b是否是整数倍的关系)函数流程图 ①主函数流程图:

实验报告一(指针)

实验报告一(指针) 指针实验一 指向变量得指针变量编程一.实验目得与要求 1、理解指针得概念。 2、掌握指针变量得定义与使用。 3、掌握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得使用方法。 二二. 实验题目1、用指针变量编程,求数组中得最大元素与最小元素. #include "stdio、h”#define N 10 void main() { ;)n tni,2tp* tni,1tp* tni,][rra tni(nimxamdiov?int array[N]={10,7,19,29,4,0,7,35,-16,21},*p1,*p2,a,b; ;b&=2p ;a&=1p? ;)N,2p,1p,yarra(nimxam? printf("max=%d,min=%d\n",a,b); } void maxmin(int arr[],int *pt1,int *pt2,int n)

{ int i; * ;]0[rra=2tp*=1tp? for(i=1;i #define MAXLEN 20 int CountLetter(char *str, char ch) {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doc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出1000以内10个素数之和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if、if…else、if…else if语句和witch 语句格式及使用方法,掌握if语句中的嵌套关系和匹配原则,利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分支选择结构。 2、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格式及使用方法,掌握三种循环控制语句的循环过程以及循环结构的嵌套,利用循环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3、掌握简单、常用的算法,并在编程过程中体验各种算法的编程技巧。进一步学习调试程序,掌握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检查方法。 实验内容 计算并输出1000以内的10个素数以及它们的和。 要求: 在程序内部加必要的注释。 由于偶数不是素数,可以不考虑对偶数的处理。 虽然在1000以内的素数超过10个,但是要对1000以内不够10个素数的情况进行处理。 输出形式为:素数1+素数2+素数3+…+素数10=总和值。 算法描述流程图

Main函数: 判断素数: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t sushu(int n)/* 判断素数的函数 */ { int t,i; t=sqrt(n); for(i=2;i1;i-=2)/* x为奇数时,做函数计算 */ { n=sushu(i); /* 做判断素数的函数调用 */ ( 励志天下 ) if(n!=0)/* 对素数的处理 */ { a[j]=n;/* 把素数由大至小存入数组a[ ]中 */ j++; if(j<11) m+=n; /* 统计前10个素数之和 */ } } if(j<10)/* 当素数个数小于10个时,结果输出 */

实验十 指针与指针变量上机实训

实验十指针与指针变量上机实训 实验时间:2010年12月10日 【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的概念,掌握指针与变量的关系; 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与赋值; 3、掌握指针运算符——取地址运算符“&”与取内容运算符“*”的使用; 4、掌握指针变量的运算规则 5、掌握指针变量的使用,变量的直接访问与间接访问。 6、掌握指针在函数参数传递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 1、变量的地址与指针的定义; 2、指针变量的定义与赋值; 3、指针运算符——取地址运算符“&”与取内容运算符“*”的使用; 4、指针变量的运算; 5、指针变量的使用,变量的直接访问与间接访问; 6、指针变量作为函数的参数。 【实验步骤】 一、在E或F盘上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命名的文件夹。 二、上机验证题: 1、变量的地址:写出程序ex9_1.c的结果。 2、变量的直接访问与间接访问:阅读程序ex9_2.c,预测结果并上机验证。 3、指针运算符——取地址运算符“&”与取内容运算符“*”的使用:阅读程序ex9_3.c,预测结果并上机验证。 4、运行下列程序,写出结果:ex9_4.c,ex9_5.c,ex9_6.c 。 三、编程题: 1、使用指针变量求解:输入2个整数,按升序(从小到大排序)输出。 1)源程序以ex9_7.c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内。 注:程序运行情况: Input the first number:9←┘ Input the second number:6←┘ num1=9, num2=6 min=6, max=9 程序说明: (1)第5行的if语句 如果*num1_p>*num2_p (即num1>num2),则交换指针,使num1_p指向变量num2(较小值),num2_p指向变量num1(较大值)。 (2)printf(“min=%d, max=%d\n”, *num1_p, *num2_p); 语句:通过指针变量,间接访问变量的值。 本案例的处理思路是:交换指针变量num1_p 和num2_p的值,而不是变量 - 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