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生育观

农村生育观

农村生育观
农村生育观

农村生育观念的调查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党和国家特别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关注农村人口问题对国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以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难点要抓紧抓好。生育作为影响人口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广泛地被各界学者关注。生育观念又是影响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因而对生育观念进行探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育观念是影响生育行为的重要方面,关注个别的或群体的生育观念对解决协调好我国的人口问题有重大的意义,再加上生育观念一旦形成就有很强的稳定性、延续性、滞后性以及对生育行为的导向性,因而研究人们的生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生活中,来自经济、政治(主要指国家政策)、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生育观念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育行为。对农村生育观念的调查,了解农村人们的主流生育观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全面地、有重点地分析农村人们主流生育观念的现状、生育结构及这种观念和结构形成的原因,了解农民生育行为的特殊性,并且由此提出一些形成良好生育观念的建议,有助于在和谐社会条件下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的生育观。

生育观念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识,是关于生育的意愿、价值、知识、行为等观点、看法和认识的综合,内容包括生育的需求、动机、意愿、偏好。生育观念构成生育文化的观念层面。生育观念、生育动机、生育意愿和生育偏好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生育观念整体体系,从人们生育数量(包含不生育即零生育的状况),何时生育子女等生育意愿和生育性别偏好(偏好男性还是女性,无偏好或是儿女双全)可以推断出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某种生育行为,选择某种生育行为的目的何在及其基本动因是什么,这就构成了人们的生育动机(包括生育原因和目的及生育效用)。生育动机又是个人或群体生育行为的外部或内部归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育需求以及影响人们产生某种生育行为背后的利益导向。人们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求共同决定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偏好。

调查结果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计划生育正常我的落实,使得传统的多代共同生活的大家庭而成为今天所谓的“原子家庭”,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根据国家计生委张二力、陈利提供数计算,从1971-1975年. 农村独生子女比例(%)从0.48上升到1.06;1976-1980,由2.00上升到4.74;1981-1985,由5.19上升到10.54;1986-1990,由9.58上升到13.18;1991-1995,由7.34上升到11.92.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农民的生育观念有了较好的转变,与国家政策不产生矛盾。

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城镇化,尤其户籍改革(实质是承认了大批在城镇工作、生活的人口,他们的身份已不是农民,这样做是为了促进农村城镇化。)加之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乡镇工业代替国有企业,成为中国工业的组成部分,从业人员也大增。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这些使养儿防老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中共三代领导集团对中国人口问题认识也是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行政组织机构,有一整套的相应的政策措施、强硬的领导、明确的目的、周全的服务,充分利用了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取得辉煌成就。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使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与生产率上升。这一方面使得生育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改变了小孩对于家庭中的消费属性,因为某些地区生育的原因之一是妇女无事可做。生小孩来养就像城里人养狗、猫当作宠物一样。生育成本对于农村的生育主体来说是较为实在的东西。人们往往从小孩的经济效益来进行考察,即生育一小孩的成本和小孩成长后可能带来的效益的一种比较。而这种比较的结果则是影响农村生育主体生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如今社会较高的生育成本毕然使得生育主体少生孩子,也使“超生游击队”减少。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的生育观念、个人独立的观念在中国农村也悄然兴起。市场经济条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对生育问题的看法绝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代。另外西方文化的介入,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宽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降低了人们的生育欲望和对未来小孩的期望。综合上面因素传统“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终于改变,儿童出生率也下降了。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1998》显示中国人口出生率(%)1970-1980从33.43降到18.21;1985-1990,由21.04降到

21.09;1991-1995,由19.08降到17.12;1996-1997,由16.98下降到16.57.。自然增长率(%)也从1962年到1997年由26.99下降到10.06。并且从1997年到现在,这两项数据逐年下降。

二、中国传统中的重男轻女现象大为改观,但男女性别比例仍较高。中国封建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男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体家庭的经济状况乃至整个家族的兴蓑。妇女主内,处于从属地位,社会地位低下,有的甚至无什么社会地位。而如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妇女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也显露出了,于是,随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男女平等地参与工作、参与竞争。尤其在今天,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知识水平提高,男女地位进一步平等,于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观中,女儿也是传后人。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巨大的性别偏好,即男性偏好,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势若是改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在如今农村中仍有不少人,在他们眼中仍觉得“无儿”使自己在他人面前“无脸面”、“愧对列祖列宗”,仍觉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至理名言、金科玉律。这是中国传统的遗留,已经成为一种思想问题,不可能随随便便地用人为的力量来改变,只能用教育感化来使他们渐渐改变,这就要用很长时间。同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人口的数量加以限制,这种生育选择空间的过于狭窄和传统意义上的“偏男生育意愿”过于强烈相互冲突、相互挤压,加上现代高科技检测设备如B超等出现使人们很早就可以预测婴儿的性别,这些造成了中国当今男性别偏高。而且从80年代就开始出现的出生婴儿男性别比例升高的现象,在90年代仍在继续。目前,中国农村中大多数农民虽已摒弃了多生多育的观念,但对婴儿的男性偏好的改观仍不大。

三、提倡“优生优育”,重视婴儿“质量”,“生殖崇拜”现象减少。中国古代社会中生活水平低下,医疗设施简陋或根本没有什么医疗设备。加之人们尤其农村中人民们对婴儿的不大重视(在当今安徽农村仍流传一句话:小孩子就像小狗一样,只要给吃给穿即可),使得婴儿死亡率高(这也是古代多生的一个原因),而且婴儿“质量”不高。如今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科技进步,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设施,可以及早地为婴儿甚至胎儿进行检查治疗,从而大大提高了婴儿的存活率,保证了婴儿的质量。据《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1995年的56.2/10万下降为2000年的53.0/10万。早在1996年,江泽民就强调优生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他说:“只有出生的婴儿是比较健康的聪明,我们的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才会有希望。”可见,国家不仅为“优生优育”提先进设施,而且参与重视优生优育工作。另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认识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重点是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不仅要生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子女得以良好教育,使其成才。生育成本越来越高,培养一个孩子,往往要支付各种费用。高额的生育成本使得父母必然放弃数量,转而重视“质量”,也就倾向于优生优育。而农村中重视优生优育主要是注重婚前检查,进行胎教和胎儿保健,妇女保健等。中国古代科技水平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低下,对各种不能理解的现象认为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操纵。其中不可理解的就有生殖现象,于是就产生于生殖崇拜。尤其是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生殖崇拜更加严重,至今仍有部分遗留。生殖崇拜是指对女性或男性生殖器及生育力的崇拜。如我国各少数民族常以象征性的石头、岩洞、洼地来表示女阴加以祭拜,云南白族妇女以剑川石窟象征女阴的石雕“阿盎白”为祭拜求子对象。但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科技知识广泛普及,生殖对人们已不再有什么神秘而言,除了个别地区外,全国基本上无生殖崇拜。

四、早婚早育、近亲结婚现象减少、非意愿性生育比例下降。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提高,一方面人们希望利用大好青春来增长知识、提高自身,以期在以后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使人们对生育含义和人体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人们尤其广大女性明白了早婚早育(尤其在十七岁以前生育),对于少女身心的影响是有弊无利的,同时可能造成母婴生病率和死亡率大增。因为少女虽然可以怀孕生育,但由于身心尚未发育完善,尚不具有健康生育的能力和抚育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影响学业和以后的择业、就业,影响生育婴儿“质量”(包括体能、智力、反应能力等)。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晚婚晚育的优点和各自发展完善(包括身心,知识,能力等)的重要性。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也追求一种自立的生活,这也使得晚婚晚育成为可能。

科技的发展表明血缘关系太近易造成出生婴儿智力低下,甚至产生痴呆儿,另外婴儿的生病率和死亡率也较高。于是《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但是现在即使没有法律,传统意

义上的“亲上加亲”的观点在人们意识上也被否定了。所谓非意愿性生育(或计划外生育)是指生育主体本不打算要生小孩但由于采取措施不得当而造成的怀孕生育。在中国古代社会以及新中国刚建立不久,由于经济、科技、医疗等各种技术设备十分欠缺,加之青少年(尤指改革开放后)无知性行为,使得生育主体得不到行之有效的避孕措施而产生了非意愿性生育。现代社会中,各种高科技避孕手段、器具的产生,又加上各种“人工流产”、“无痛流产”等手段使得非意愿性生育比例大大降低。

五、关于婚前生育、非婚生育(无婚生育)和单身(亲)家庭婚前。生育是指没有进行结婚登记,只举行了婚礼或经“红人”说合而“确定了关系”而同居生育。婚前生育早就有了,但在现代农村中好像多了起来,它其实上是一种面对计划生育而采取的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想在婚前“神不知鬼不觉”先生一个,一则可以多生一个,二则可以多一个生男孩的机会。有的在婚前甚至生了多个孩子(往往都是女孩,或只有一个男孩)。这种产生了许多计划外生育儿即“黑户”、“黑头”。这种现象是在中国计划生育高压下一种畸形产物,也是造成中国男女“生态比例”失衡的又一原因。非婚生育既包括前面讲的婚前生育,同时也包括达到法定生育年龄没有结婚、不愿意结婚或离婚无后、丧偶无后的女性的生育。2002年11月1日通过的《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4章第30条即明文规定:“达到法定婚龄决定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手段生育一个子女。”当然由于这牵涉到伦理、科技、妇女生育权、男性生育权甚至人权等各个方面,所以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是生育权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在不违反计划生育法和各种国家法律的情况下,无婚生育理应给予理解和支持。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产生了巨大变化,西方思想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的妇女“从一而终”的观念淡化以至消失。于是离婚、再婚也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离婚好像成为一件“平常事”,许多单身(亲)家庭产生。当然单身家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某些人在事业和家庭无法两全时而做出的一种唯事业美的生育观,而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宽容,单身家庭正有上升之势。

七、关于抱养现象。抱养现象是计划生育高压政策和传统男性偏好相互冲突和挤压的又一畸形产物,它一方面调和了男女比例;另一方面使得溺婴、弃婴现象大大减少。但是它也造成了中国“黑头”人口增多。但是这些“黑头”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有了户口。而现在计划生育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关心的也不是把“代”传下去,而是如何生活好,更何况女孩也是接代人呢?抱养现象只是“风靡一时”,现在已有所改观。

六、小结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农村的生育观念也受着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农村的生育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调查小组成员对农村农民的生育观念进行了调查,在他们身上显示出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在人们生育观念中相互碰撞并在一定程度的冲击下相对融合,即在生育文化冲突和生育文化适应的条件下形成了农村现在人们的生育观念。中国农村范围很广,农民众多,各地的生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异质性和特殊性。但是,即使是各地有各地的特点,各有各的个性,但这些地方仍然是中国农村的一部分,以生育观念形成的系列生育文化有一定的共性。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口生产要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当人口生产适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时可以促进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反之,则阻碍它发展。如今中国面临严峻人口形势,所以一定要坚持一手抓物质生产,一手抓计划生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口增长是有周期性的,加强人口的道德抑制,使计划生育成为一种小痛苦,小代价的人类自律行为。

综合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滞后性制约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形成和完善,所以我们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对代生育问题,把生育同国家前途,共产主义目标结合起来,按照人口规律和中国具体条件,宣传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帮助广大人民树立无产阶级生育观。

农村生育观念转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农村生育观念转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关于十堰市周边地区农村生育观念的社会调查 □阮丽君(湖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0901班)【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农民生育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作者以十堰市周边地区的部分农村为例,探求目前农村生育观念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良性表现以及恶性循环,以小见大的反映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村民生育观念的转化状况,并根据实际状况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农村的生育观念虽然有好的改变,但弊端和问题还是不容忽视,农村生育观念转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观念转化任重道远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党和国家特别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联。生育作为影响人口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广泛地被各界学者关注。生育观念又是影响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因而对生育观念进行探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育观念是影响生育行为的重要方面,关注个别的或群体的生育观念对解决协调好我国的人口问题有重大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生育观念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育行为。本次调查活动在调查者故乡湖北省十堰市周边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调查者希望通过了解该地区人们的主流生育观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全面地、有重点地分析此地人们主流生育观念的现状、生育结构及这种观念和结构形成的原因,了解十堰市周边农村地区人们生育行为的特殊性,并且由此提出一些形成良好生育观念的建议。作者希望通过对十堰市农村生育观念体系的个体性与特殊性的分析大致推断出湖北更多地区农村生育观念,为创建农村生育文明新风,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努力,进而帮助广大农村地区的村民在和谐社会条件下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的生育观。 二、农村生育观念转变过程中的良性表现以及原因 1.从村民自身状况分析: (1)生育性别偏好逐渐淡薄化。在关于生育性别偏好方面,调查者以希望生育男孩,生育女孩,无生育偏好和儿女双全四个选项为调查指标问及被调查人员时,选择各种答案

生育观念访谈提纲

一、访谈目的 了解淮安新村生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变化中存在的问题 二、访谈方式 面对面的访谈 三、访谈对象 淮安新村村民 四、提问提纲 (一)访谈开场语: 你好,我是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在在做一个关于这次活动的一个专题调查,最多耽误你1分钟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个访谈。本次访谈主要通过问答形式进行,访谈内容将严格保密!为保证访谈的有效性,请真实地回答每个问题,如果没有疑问的话,我们就开始吧! (二)访谈对话 第一部分:对话部分 1.现在家里面有几口人? 2.您的兄弟姐妹一共有多少? 3.家里面的小孩多吗?有几个? 4.在迁建新村之前,您的生育观念是怎么样的?现在您的生育观念是怎么样的? 5.村里面大多数家人的生育观念是否跟你类似,或者有其他不一样的观念? 6.村里面现在的男女比例 7.社会生活的转变会改变您的生育观念吗? 8.周围或者家里人生孩子会选择大的、好的医院进行生产吗? 9.你是希望儿女双全还是有所偏爱? 10.您觉得生育养育孩子对您有什么意义? 11.计划生育政策对您的生育观念有没有影响?

12.您有享受到国家的生育补贴政策吗? 第二部分:访谈结束语 再次感谢你的配合,祝你工作进步,生活愉快! 五、采访步骤 (1)观察活动现场 (2)选取对象 (3)开始访谈并记录 (4)访谈的反思与评估 六、可能碰到的问题 (1)被访者拒答 (2)访谈地点受干扰性大 (3)访谈过程中被访者不耐烦 (4)访谈过程中被第三者打断 (5)被访谈者敷衍回答 七、设想解决的方法 (1)选取适当的访问对象,考观察选取容易接近的,明确告知其我们的目的(2)选取适当的访谈时机和地点 (3)尽量速战速决,在活动现场多数人可能都是匆匆而过的,不愿合作,所以时间宝贵 (4)也可以一对多的进行访问,形成交流小组形式 (5)如果对象敷衍回答,应尽早结束访谈,并将此次访谈作废 八、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 (1)本子、笔及相关个人证件 (2)录音笔 (3)访谈提纲

暑期社会实践--农村生育观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题目:下西梁村生育观调查与分析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1112 班学生张关勋。我承诺: 2013 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下西梁村生育观调查与分析》,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张关勋 日期:2013年8月17日

下西梁村生育观调查与分析 一、选题内容及理由 1.内容:下西梁村生育观的调查与分析 2.理由:本人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这一次暑期社会实 践的众多选题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三农类的选题,当 然其中最感兴趣的还是生育观的调查与分析。加之平 时也学习并认识到了不少这方面的国家政策以及周围 几代人的观念变化趋势。所以这次决定更深层次的调 查一下农村人们对待生育问题的态度。 二、实践目的 1.调查近几年出生孩子的男女比例 2.调查普通家庭想要生育孩子的个数 3.调查影响是否要生育孩子的因素 4.调查村民们近几年生育观念的变化 三、实践过程 本文采取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问卷调查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进行了调查,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他们对孩子的性别偏好,生孩子的目的,数量以及带养等。 首先第一天,先到村上妇女主任家了解到本村共有530户人家,其中男女年龄在20——40岁的占有310户,接着把目标锁定在了这些家庭。回家之后制定出来调查表,对200户人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余的采用走访的形式。

第二天,我就把制作好的200份问卷一份一份的送到村里每户要调查的对象家里,村民们都很配合我的工作,有些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我就耐心的给他们读一下问卷的问题,并询问他们的答案,直到村民没有了疑问我才离开。 连着几个晚上我都会到那些白天要工作的人家里去走访,当然也是询问一些问卷上的问题,并认真地作好记录,为了不耽误他们的休息时间,我总是很快速的完成我要调查的问题,接着去走访下一家。从村民家里出来,看着自己的小小成就也会很开心。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如下: 表一: 结论:调查显示,随着父母年龄的递增,想要的孩子数量会相对较多,而越年轻的父母会选择要一个孩子甚至不要孩子。 表二:

浅谈新时代下国人生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新时代下国人生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新时代下国人生育观念的转变-毕业论文 从古至今,我们崇尚着我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无后不孝”,尤其是传宗接代与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是传统生育观念的主要特征。在传统社会里,谁家儿女不能传宗接代,不能继承家族香火,就会受到家族、社会的谴责,所以每家每户的孩子在家庭都是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许多落后农村的家庭为了生孩子而绞尽脑汁,无论如何都要生一胎男孩,倘若没能生出一个男孩,在家族里就会没有任何地位,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从而也就产生了“重男轻女”的的观念。直到现在,仍然有一部分人在生育问题上还有“多子多福、开枝散叶”的旧思想,这也成为了我国人口数量猛增和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因素,也成为了控制人口

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一大阻碍。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用这个政策去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猛增的问题,无疑这也是使得国人生育观念转变的一个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流更频繁了,人们的思想进步及开放,人们的生育观念才有了相当程度的转变,才开始了向先进的现代的生育观念转化,“少生、优生、优育”的观念已被绝大部分家庭所接受,女性不再是生孩子的工具,而是社会上重要的一员。 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多子便多苦,要致富,少生孩子是条路”,现在,90后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就因为国家政策与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养大孩子就成为一个家庭最大的金钱支出项目,养孩子已经是家庭里最大的负担,也可以说越来越多的父母继为“房奴”“车奴”之后又成为了“孩奴”,所以现在的人都只愿意生一胎或者不生小孩,

关于生育观的文献综述

关于90后生育观的研究文献综述 090702111 09社本一班王芳 前言: 生育观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知。【1】通过日常的生活,我发现在母亲这一代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妇女由于生不出男孩而遭受婆婆的冷遇、小姑子的白眼、丈夫的不重视,这是在我们村真实的案例。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年轻一代正成为生育的主力军,90后正逐渐迈向婚姻的殿堂,因此我对此有相当大的兴趣与热情关于此项的研究。在此之前有许多专家学者在生育观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妇女、大学生、农民、城镇、村落甚至80后等方面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而我所要针对的研究对象则是90后 关键词:90后生育观念生育特征影响因素 正文: 不少学者在生育观的界定从不同角度、不同取向进行界定。有原始生育观、传统生育观、现代生育观,另外还有农村生育观,还有从价值取向等来定义生育观的概念。朱洪峰提出由于原始人游猎、群居、群婚的三个基本生活方式决定了原始的生育观念,当时人们居无定所,食物匮乏,而当人口增加更会使这种情况变得更为严重,所以当时的人们对新生命的到来是有所排斥,因此原始人的生育观念是与氏族部落的集团意志是统一的,不存在个人生育愿望与群体生育意志的差别。【2】而根据对多数学者的文章阅读之后,总结出传统生育观可以

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无后不孝”,尤其是传宗接代和多子多福的开枝散叶的生育观念,是传统生育观念的主要特征。传统社会是父权社会,父权决定了男性家长拥有家庭财产的垄断权、对妻子儿女的占有和支配权,而当时的女子在家庭则没有独立的人格的人格和地位。同时我们中国是传统农业社会,这也决定男子地位,人们更愿意多孕育强而有力的生产力,同时男子的多少也可决定家族势力的地位。而现代生育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正逐步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经济发展,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使人们从田里解放出来,而且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政策正确的引导,使人们对传统的生育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生育观念已经根本改变,人们根据自己的精神需要选择多元化的生育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觉悟、法制观念、人权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方面地位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也有了相当程度的转变,向现代生育观念转化,“少生、优生、优育、不生”的观念为大多数家庭所接受,特别是妇女地位的提高更大范围的促进生育观的转变,使人们不再拘泥于要求生男,或者多子多福的观念。 根据各位学者的文章,不论是传统生育观还是现代生育观都各自显现出自己所具有的特征,比如杨倩倩、陈岱云等学者对传统生育观所具有的特征归纳有: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女子是生育工具、希望多子女等思想较为落后等生育特征;【3】而朱洪峰等对现代生育特征的归纳则较大程度上与过去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现代生育观念是建

当代女性生育观念调查问卷

当代女性生育观念调查 1.你的年龄段是_______ A.18—25岁 B.26—32 C.33—38 D.38岁以上 2.如果条件(政策,经济等)允许,你希望有几个孩子?_______ A.不打算生育 B.1个 C.2个 D.3个或3个以上 3.你认为女性最适合的生育年龄为?________ A25岁以前 B.30岁以前 C.35岁以前 D.35岁以后 4.如果生孩子,你比较希望生男孩还是生女孩?_______ A.男孩 B.女孩 C.男孩女孩都一样 5.若在怀孕初期,预知孩子的性别并不是你所希望的,你会采取选择打掉孩子吗? A.会 B.不会,顺其自然 C.不清楚,视情况而定 6.你觉得计划生育政策会影响你的生育观念(孩子数,优生优育)吗? A.会 B.不会 C.有影响,不过还好 7.你会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吗? A.无论经济情况如何,都会严格遵守 B.如果第一胎是女孩,会考虑生第二胎 C.如果经济允许,会多生几个 D.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会多生几个 8.你觉得你或者其他人选择生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喜欢小孩子,体验当父母的感觉 B.认为孩子是他们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 C.迫于父母和社会的压力 D.养老 E.其他________________ 9.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影响人们或者你自己少生或者不生孩子?_________ A.不具备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能力(经济压力等) B.怕因有孩子而束缚自己 C.不喜欢孩子 D.生理因素 E.其他_____________ 10.你认为,在如今的社会,女性如果不生育将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________. A.社会舆论压力 B.父母和家庭的压力 C.朋友同事 D.其他_________ 11.如果生了孩子,你会如何安排孩子的带养问题?_________ A.自己照顾 B.请父母帮忙 C.雇保姆 D.其他_________ 12.你如何看待很多年轻的父母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带?__________ A. 父母有经验,让他们带比较放心 B. 工作生活压力太大让父母带是无奈之举 C. 自己带养很烦,喜欢带孩子,乐得其所 D. 自己不知道如何带养,所以交给父母 E.不管怎样,都应该自己带养 13.你会因为经济条件,工作等原因推迟生育吗?_________ A.会 B.不会 C.视情况而定 14.如果当个人事业发展与生育孩子产生矛盾时,您更倾向于? A.选择事业,放弃要孩子 B.选择要孩子,做出事业的牺牲 15.您觉得生养孩子的主要意义是?(多选) A.传宗接代 B.生养孩子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C.主要是为了孝顺长辈 D.为了老年游经济保障 E.为了生活更有情趣,自己老年过得有精神寄托 F.为了家庭的稳定

生育二胎调查报告 -精选范文

生育二胎调查报告 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许多父母都在加紧干追二孩。小编对走访调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摘要: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传统农村社会存在很严重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和多子多福的观念。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逐步走 向非农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农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此,我们这个团队结合我国的国情,以二胎政策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以我校所在地的南岸区村民为调查总体展开调查。通过对南岸区部分村民的调查和结果分析,深入反映重庆农村普遍民众对开放二胎政策以减轻养老负担 的看法。关键字:二胎政策调查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20XX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现有人口共亿,20XX

年末全国总人口达亿人。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基数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在加剧。据《20XX年至20XX年老年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亿,是世 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 1/5,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1/2。而在20XX 年年底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 达到%。据相关专家推测,在2020年将达到%,2030年更将是%,2040年将为%。所以我国 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中国迅速上升的老年人口比例,对比为数不多的人均收入,难免会让我们想到未来养老难的问题。 三十年前,为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 口数量,国家开始实行以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这一生育政策实施的同时,全国除河南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均规定了双独夫妇(即夫 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 胎的相关内容。到了新世纪初,当第一批独生子女逐渐进入婚育年龄后,双独夫妇开始出现,其二胎生育的问题才逐渐显露出来,

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一、课题概述 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们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就生育观念本身的涵义而言,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生育目的;2、性别偏好;3、子女数量;4、子女质量。由于上述四个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生育观念的形成深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生育观念的转变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而且农村与城市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步伐的不同步,在同一时期其生育观念也表现出差异性。在此引用一次婚姻家庭抽样调查为据进行比较分析,此次共随机调查了 20—59岁已婚或未婚男女2162名,调查范围为广东省的城区和农村。为了便于分析,将所调查的对象分为如下三个群体:1、1949—1967年出生的已婚男女(41—59岁);2、1968—1979年出生的已婚男女(29—40岁);3、1980年以后出生的已婚或未婚男女(28岁以下)进行了调查。 二、关键词:生育观、早婚、早育、多育、晚婚、晚育、经济发展、正态分布 三、课题正文 1、从三个不同阶段出生的群体的生育观看生育观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1949—1967年出生的群体,一方面受旧社会思想文化、习俗影响比较深,封建的“早娶媳妇早得子”、“早生儿子早得济”、“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伦理观念深深植根于他们脑中;另一方面,当这批人处于生育旺盛时,人口增长约束机制还不完善,他们处于新旧人口生育机制的转换过程中,因而基本上沿袭传统的生育观念,生育上则以“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为主要动机。由于受上述生育动机制约,他们对男孩有着异常的偏好,而要实现自己对子女性别的偏好,必然通过追求多子女以达到目的,伴随此举的则是早婚、早育、多育。 婚姻和生育密切相关。初婚年龄高低对于生育年龄、生育子女数量多少起一定制约作用。在中国,一般情况下,早婚伴随着早育,即将生育起始年龄提前。早婚早育还将延长实际育龄期,增大多育的可能性,实际调查结果完全证实了上述论点(见表1、表2)。此阶段出生的群体生育观念是传统型,因此在生育行为上表现出早婚、早育、多育。该群体19岁以下结婚人数占同年龄段人口的23.2%,早婚群体生三个小孩以上者高达56.3%,两个小孩者占33.6%。

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生育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生育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放开城乡居民生育 二孩的政策决定,本调查基于这样的背景旨在了解分析该政策下,国家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会在现有的30年来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形成的“一家一孩,独生子女”模式的基础上发生重大转变。研究在全面放开生育二孩的政策下,城乡生育观和生育意愿的价值行为选择和造成此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于判断我国未来是否会经历婴儿潮的人口爆发式增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缓和中国已逐渐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共发放60份问卷,回收58份有效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67%。调查对象为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部分农村的农民群体以及北碚城区天生丽街附近城镇 人口。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在excel 2010中进行。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被调查基本情况统计 58位被调查者中,男性18人(31.03%),女性40人(68.97%);农业户籍35人(60.34%),非农户籍23人(39.66%);表1表明了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构成,20-30周岁的群体占总被调查

人数的56.9%,是被调查者主要人群。总体来看,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分布较均匀,农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文化水平的分布比例较大,且没有研究生。城镇居民中小学文化水平明显少于农村居民,且有研究生学历人群。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在农业户籍和非农户籍人群中都是占最大比重的职业。 (二)城乡生育观的差异 1、不考虑现实经济状况、基础设施、政策城乡居民理想中希望生育子女数量。 农村城镇居民理想的生育意愿中“一男一女”所占比例均最大,城镇为95.7%,农村为65.7%。相比城镇来说,农村有更想要一个男孩的倾向,且存在希望生两个以上孩子的情况,同时与农村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的观念有所不同,农村居民出现了更希望生女孩的情况(14.3%),通过与之交谈,我们发现,农村这些希望生女孩的居民更多是因为考虑到养老的需求,因为女孩子更细心耐心、有孝心。 2、全面二孩开放后是否生育二孩 图1表明农村和城镇居民在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下会生育二孩的概率都高于不会生育二孩的概率,但是否生育二孩的比重差异较小,短期内不会形成人口增长率的暴涨。图1全面二孩政策下是否选择生育二孩 3、理想的生育两个子女的时间间隔 农村居民认为的生育两个孩子的时间间隔分布最多的在1-3

生育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生育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节育行为与生育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____是著名__乡。漂洋过海的__乡亲在带回财富、技术的同时,是否把世界各地先进的生育观念、先进的节育措施带进千家万户?海外相对自由的生育政策、生育文化对当下计划生育工作是否有影响?哪些要素左右了/-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__城乡育龄妇女节育措施的认知与选择?节育过程中,城市女性和乡村农妇的节育观念差别在哪?她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为了具体、清晰的了解外来思想、__乡文化对当下__育龄妇女生育观念、节育方式选择的影响,准确了解影响育龄妇女节育认知选择的要素,全面掌握__地区育龄妇女对避孕方式、避孕措施的认知、选择情况,探索寻找最适合当地妇女节育心理、生育观念的节育措施与节育方式,实现节育措施由短效到长效的转化,做好计划生育基础数据收集工作,__市计生局和__大学妇女儿童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方法,调查走访了__三区(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四市(开平、鹤山、台山、恩平)的三百二十多名城乡育龄妇女,发放问卷350分,回收有效问卷XXX份。 调查表明,__市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90%以上,各种避孕措施中,上环、结扎等长效避孕措施采用率最高,大部分育龄妇女对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避孕措施的认知基本正确,主动、健康、文明的节育观念逐步形成。同时,调查显示,节育失败率也成为困扰

城乡妇女健康的一个大问题,高达百分之三十多的调查对象有过节育失败后人工流产的经历,其中又以城市妇女居多,以采取短期避孕措施者居多。总体来看,__市计划生育环境良好,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但是在具体节育措施的认知与选择过程中,落后的生育观念,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思想,依然成为制约育龄妇女节育措施选择的重要因素,这点在华__聚居的台山、开平等地尤显突出,体现出碉楼文化守旧落后的一面,更体现出计划生育工作受社会经济发展、福利保障制度、传统生育观念等多种要素制约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调查数据分析 (一)综合节育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长效避孕措施是育龄妇女的首选。 所谓综合节育率是指使用各种节育措施并已持续一定时期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占全部已婚育龄妇女总人数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我们调查走访的____地区的320位育龄妇女中,有XXX人采取了节育措施,占调查人数的90.3%,只有XXX人没有采取,其中还包括XXX人因计划内生育而未采取。综合节育率达XX%以上。考虑到误差的因素,其综合节育率也可以达到19XX年广东省统计的全省XX.X%的水平。但如果按全省综合节育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来看(19XX年比19XX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19XX年比19XX年上升1.XXX个百分点),20__

侗族的婚育观念

侗族婚育观念的变迁 ——以剑河县为例 摘要:婚育观念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它影响到人口生产的数量、质量,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侗族地区的婚育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树立起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新观念。但是,由于受到封建几千年的传统因素影响,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的生育观念.如:养儿送终、重男轻女、生女不如男等落后观念。本文主要以剑河县为例来探讨侗族地区婚育观念的变迁及其原因,以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念促进侗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关键字:婚育观念;侗族地区;多子多福;少生优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The marriage idea change —Taking Jianhe Couty as an example Abstract:the concept of marriage is to be below certain history conditio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flected, it affects the production of population quantity, quality, and it will affec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Dong marriage idea produced bigger change,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 late marriage and childbearing, fewer and healthier new idea. However, due to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ditional factors, there are still many incommensurate economy society birth concept. Such as: raise children to provide against old age, men are superior to women, women are inferior to men. In this paper, taking Jianhe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Dong area marriage idea change and reason,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child rearing promote Dong area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the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child rearing Dong area multi-fu amount of birth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婚育观念是决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婚育观念与经济发展同样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婚育观念越先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社会经济越落后婚育观念也越落后。 婚育观念是支配人的婚姻和生育行为的内生动力.是变革婚育行为的直接因素。婚育观念是永恒的,但更是动态的。永恒是指其存在,动态则是指其内涵。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婚育观念内涵的变化、深刻地反映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婚育观念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反映。 本文通过对剑河县侗族地区的婚姻观念与该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力求通过侗族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大力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合理利用侗族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侗族地区传统婚育观念及产生的原因 侗族地区传统的婚育观念有: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多子多孙,香烟兴旺,养儿防老,养老送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侗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他们祖祖辈辈依靠土地生活,依靠后辈养老送终.因此,形成的传统的婚育观念已根深蒂固。 “崇尚早婚,早生算本事”的传统思想。侗族地区有一种习俗是指腹为婚,孩子还没有生下来就定了婚。姑舅做亲,亲上加亲,女孩子一生下来就被送到男方家去抚养当童养媳。本着早生有本事,早生算出息的思想让孩子们早早传宗接代。这是侗族传统的民俗习惯所决定的。

大学生生育观念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生育观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如此庞大的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他们的生育观念对未来中国居民的生育行为必然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生育观念是必要的。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以漳州师院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了解大学生生育观目前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者们都从哪几方面入手,在先人的基础上设计出问卷,利用问卷法调查本校的34名男生和26名女生共计60名大学生的生育观,使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传统及现代生育观的定义和差别。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反映对生育行为的价值取向。生育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而存在,这包含了生育意愿和生育动机两个方面,生育观念对生育意愿有制约作用。长期、稳定的生育观念经过历史沉淀形成了生育文化,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生育观是指形成并续存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育观,是与“早、多、男”的生育意愿相匹配的。其特征表现为:在生育认识上,生育男孩具有经济等多方面的显著效用:在生育科学方面,生育知识的匾乏,对生殖规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传统生育观的核心内容是“重男轻女”。现代生育观是与“晚、优、平”的生育意愿相对应的,与传统生育观的明显区别包括:生育数量由传统的多生向现代的少生方向转变;生育有性别偏好向无性别偏好转变;生育时间从早婚早育向晚婚晚育转变;生育质量由片面追求数量向注重生育质量的方向转变。潜在的最重要标志是生育动机的转变。从现代生育观的价值体系看:认为生育行为要以增添生活乐趣等为目的、男女性别应该平衡、男女应该平等、要生育高质量的子女。 三、大学生生育观调查分析 1、在结婚年龄的选择上 在结婚年龄的选择上,选择在20岁之前结婚的为零,选择在21~25岁结婚

生育观问题调查报告记录

生育观问题调查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绍兴市居民生育观念及其发展趋 势调查报告 班级:XXXXX 姓名:XXXXX XXXXX

关于绍兴市居民生育观念及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问题的提出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一直以来人口形势严峻,因此需要了解当代生育观问题发展趋势,以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上升,人们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这也成为塑造人们生育观的因素之一。研究当前人们的生育观对于深入理解这种变化及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着对当前人们总体生育现状以及不同群体下的生育意愿做出回答,通过收回问卷,分析问卷,最终完成该课题的生育观问题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报告。 二、调查概况与研究 (一)调查的过程 本文采取的资料收集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实际的问卷详见附件1 在对生育观问题的调查上,问卷设置的主要具体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生育观的性别偏好(2)生育的具体目的取向(3)经济政策等非限制下的理想生育想法(4)实际养育的孩子数量(5)生育后孩子的带养问题。 在相关自变量的设置上,主要考虑性别、户口、年龄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婚姻状况等。其中年龄组主要分为:18-27岁,28-37岁,以及37岁以上。这样划分主要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是进入婚龄、育龄阶段的主要群体,在生育观念上比较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态。在生育观的性别偏好上,调查重男轻女现象是否明显或降低。其次,我们通过设计几个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以及对人们理想生育想法的对比调查,反映计划生育政策对人们的生育观的影响程度。另外,我们提出几个关于生育后的孩子带养问题的题目,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反映生育观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并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跟措施。 我们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实际收回有效样本98份,占计划样本的98%。 不同问题下的实际调查情况如下: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新时期绍兴市普通居民生育观念现状 1.理想子女数 理想子女数0个1个2个2个以 上 人数 (人) 5 40 52 1 比例 (%) 5% 41% 53% 1%

城市与农村生育观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城市与农村生育观念-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电自114 学生姓名:阙艳菁(1108040104) 刘玲玲(1108040055) 王一丁(11070040111) 指导教师:刘锦老师 2013年 6 月1日

目录: 正文 (4)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调查问卷样卷 (14) 问卷数据 (15) 活动图片 (16) 访谈 (17) 调查过程心得体会 (18)

城市与农村生育观念--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们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就生育观念本身的涵义而言,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生育目的;2、性别偏好;3、子女数量; 4、子女质量。由于上述四个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生育观念的形成深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生育观念的转变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而且农村与城市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步伐的不同步,在同一时期其生育观念也表现出差异性。 关键字:城乡、生育观、差异、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调查人员:刘玲玲阙艳菁王一丁 调查目的:人口问题——无论是上世纪人口增长过快、还是现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一直都是困扰我国的一个大问题。无疑,人们的生育观念主导了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作为我国建设的主体——城市与农村,在人口生育观念上究竟有怎样的差异?它们在上世纪一直到现在分别是怎样变化的?它们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包括网上问卷和纸质问卷)实地采访 查找图书馆、网络资料 调查人数:103人 我国平均不到2秒钟出生1个人,每分钟大约出生38人、每小时出生约2273人,每天出生约5万多人,每年出生约1990万人,除去死亡人数约807万人,净增人口约1184 万人。

生育观念的变化

C16G4李小美 Changes of procreation conception of Chinese people Procreation conception refers to people’s relatively stable attitude and proposition on fertility, including the reproductive number, gender ratio, childbearing age and procreation aim. It changes grea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ancient times when human lacked the basic food and medical service to survive, their most important mission was perpetuating the families by giving birth to children as many as possible . Consequently, people were encouraged to get married as early as possible when people’s average life time were only thirty or so and boys were preferred to girls for they were believed to be the root of the family. Females were thought to be only tools for reproductio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irth control policy, people especially urban residents were forced to decrease the number of children delivered to one whether they were willing to or not when our country realized that large amount of population would only push us into poverty . The notation that boys are better than girls began to shake and females were getting rid of the destiny of living for procreation as their social status rose. In addition, the young usually got married in their twenties then. Nowadays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conception changes significantly. They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condition they can provide to foster their children rather than the number or the gender of the children. Females’ pursuit of success of career reduces their desire for giving birth to children. For instance, many female doctors even have no boyfriend in their thirties, let alone the child. In conclusion, the procreation conception of Chinese people varies in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edical treatment condition and social values.

生育观的历史演变

生育观的演变历史 生育观 1.概念: 人们对生育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生育观是世界、人生观在生育问题上的表现。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和不同区域的生育观念是完全不 相同的。我国生育观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形成和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 初期1949--1953: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为了修复多年战乱的疮痍,中国 共产党加紧战后修复的步伐,这个时候恢复农业生产、完成民主革命成为社会的主任务,这个时候,还很难有一个明确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众所周知: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演汇总后果具有滞后性,并不及时在社会经济中反映出来;相反,由于生产关系变,革命的胜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表面证明了毛泽东关于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的正确性。毛泽东的观点: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世间奇迹也能造出来。成为该时期关于人口的主流思想;另一方面,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苏联鼓励人口增长、奖励多子女母亲的政策和做法,也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并广为舆论所传播。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中国政府自然不会产生限制人口增长和节制生育的决策意识;相反,有关部门从维护妇女健康的角度出发,颁布的限制打胎、节育及人工流产等规定,在理论和实践上执行着一条不成文的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这一时期的人们的生育观念受到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并且政治氛围浓厚,亲苏得到支持,因此,都导致这个时期的人们倾向于多生孩子,贯彻执行党中央的领导与指示。 下图生动的展示了那个时期国家对于妇女健康和孩子的极大重视,以及对生产力的迫切 需求: 这些规定虽然是着眼于母亲和子女的健康,但是,这些规定以及用法律的力量惩罚违反者的表示,使得广大健康的有鉴于要求的群众失去了节育的可能性。同时,该时期关于人口节育的规定直接导致了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1953—1957 新中国成立的初期4年,人口在快速增长。为了召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划会议,需要进行人口普查,这个时候,我国的人口(601938035)已经远远超过毛泽东说过的最适人口数(四亿七千五百万)了, 庞大而激增的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水社会资源等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此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感到住房日益的紧张,青少年升学受到校舍的限制,育龄妇女的避孕要求变得强烈起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政府领导人也感受到了人口增长过快的挑战和压力,并且在当时的中国,政策性的法规是执行力最高的。因此,在当时社会关于节育问题讨论较多的背景下,1953年,经过深思熟虑,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开展节育工作座谈会等形式,明确表示:“现在我们要肯定一点,党中央是赞成节育的。”在中央的催促

生育观问题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绍兴市居民生育观念及其发展趋 势调查报告 班级:XXXXX 姓名:XXXXX XXXXX

关于绍兴市居民生育观念及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问题的提出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一直以来人口形势严峻,因此需要了解当代生育观问题发展趋势,以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上升,人们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念。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这也成为塑造人们生育观的因素之一。研究当前人们的生育观对于深入理解这种变化及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着对当前人们总体生育现状以及不同群体下的生育意愿做出回答,通过收回问卷,分析问卷,最终完成该课题的生育观问题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报告。 二、调查概况与研究 (一)调查的过程 本文采取的资料收集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实际的问卷详见附件1 在对生育观问题的调查上,问卷设置的主要具体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生育观的性别偏好(2)生育的具体目的取向(3)经济政策等非限制下的理想生育想法(4)实际养育的孩子数量(5)生育后孩子的带养问题。 在相关自变量的设置上,主要考虑性别、户口、年龄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婚姻状况等。其中年龄组主要分为:18-27岁,28-37岁,以及37岁以上。这样划分主要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是进入婚龄、育龄阶段的主要群体,在生育观念上比较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态。在生育观的性别偏好上,调查重男轻女现象是否明显或降低。其次,我们通过设计几个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以及对人们理想生育想法的对比调查,反映计划生育政策对人们的生育观的影响程度。另外,我们提出几个关于生育后的孩子带养问题的题目,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反映生育观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并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跟措施。 我们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实际收回有效样本98份,占计划样本的98%。不同问题下的实际调查情况如下: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新时期绍兴市普通居民生育观念现状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绍兴市区居民的理想子女个数为2个,占总人数的52%;还有一部分居民选择生育一个孩子,占总人数的40%;也有一些人希望拥有3个及3个以上孩子,占总人数的1%;也有一部分人表示不打算生育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