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物上架摆放标准流程

货物上架摆放标准流程

货物上架摆放标准流程
货物上架摆放标准流程

仓库货物上下架摆放标准

1.目的

1.1为确保库房工作安全、高效、快速地开展,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

1.2合理利用货架和叉车,使货物安全、准确入库入位

1.3使仓库整洁、协调、通道顺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仓库入库上架、出库下架、库区货位移动;适用人员包括仓库管理人员、库工、叉车工。

3.上下架工具

电动叉车/平衡动力叉车、堆高机、拖车等

4.货物上下架标准

4.1上下架货物分类

重货:每立方米重量在600kg以上的货物。

一般货物:每立方米重量在333kg到600kg的货物。

轻泡货物:每立方米重量不足333kg的货物。例:

4.2货物上架摆放分类

下层:摆放重货,货物重量不得超过货架实际载重量

中层:摆放一般货物,货物重量不得超过货架实际载重量

上层:摆放轻泡货物,货物重量不得超过货架实际载重量

4.3货物上架摆放规则

按照尺码纵向摆放。

4.3.1摆放商品时同一款式的商品必须摆在同一列,一列不够摆的才能摆在下一列。要将商品标识朝外,以便员工查找。

4.3.2存货应确保“同类商品纵向摆放”,保持每列内外商品一致。单一款号商品存货量不够摆满另一列时,则应放在最里面,所余位置可摆放其他商品,但必须保证最外层有该商品以作提示。

4.3.3向双面取货的货架上摆放商品存货时,可视同为二个单面货架摆放存货,从两面向中间摆货,这样可以摆更多的品种。

4.3.4仓库货架的每一层板/垫板摆放必须整齐成一条线,存货位上存放商品的外侧面必须规范整齐,成一平面,不得超出层板的边线。

4.3.5仓库货架调整需要安检人员监督下进行,以保证货架安全。4.3.6玻璃包装、罐装、瓶装等易碎物品摆放在货架下层。

4.4拖车、叉车、堆高机操作规则

4.4.1司机必须是专业司机或经过上岗培训合格后才能操作车辆。4.4.2按照库房规定路线行驶,避免交通堵塞,保证物畅其流。

4.4.3拖车、叉车、堆高机协同完成上下架操作时,必须有序进行。操

作过程中小心驾驶,避免撞到货架货物;避让柱子、行人和车辆。

5.货物上架流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仓库货物摆放原则

仓库商品摆放原则 一、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利于作业优化,仓库作业优化是指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最短的搬运距离;最少的搬运环节;使仓库完成一定的任务所发生的装卸搬运量最少。同时还要注重各作业场所和办公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传递。保证仓库安全。 2单一的商品流向,保持直线作业,避免迂回逆向作业;强调唯一的商品出口和唯一的商品入口,便于监控和治理; 3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间。 4节省建设投资,仓库中的延伸型设施——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设施对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都很大,所以应当尽可能集中布置。 5便于储存保管。提高商品保管质量; 6保管在同一区域的商品必须具有互容性,当商品的性质互相有影响或相互有抵触时,不能在相同的库房内保留。 7保管条件不同的商品不能混存。如温湿度等保管条件不同,不宜将它们放在一起,因为在同一个保管空间内,同时满意两个或多个保管条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是不实际的。 8作业手段不同的商品不能混存。当在同一保管空间内,商品的体积和重量相差悬殊时,将严峻影响该区域作业所配置的设备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和作业难度。 9灭火措施不同的商品不能混存。当灭火方法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不仅会使安全隐患增加,也增加了火灾控制和扑救的难度和危险性。 二、区域规划的方法 1按照仓储的功能不同进行分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理,将对仓库作业的效率、质量、成本和赢利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般使用面积的1/3被用作非仓储功能。除非受条件所限将物流出入口规划在一个区域。 2通道。通道畅通;物流入口和物流出口要挂牌;将通道和功能区域用油漆在地面规划出来。分为主通道、副通道、检查通道。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减少转弯和较差。 3办公区。为了增加保管面积,仓储办公室尽可能设置在仓库内的二楼,或规划在入口处,便于沟通交流和飞快反应; 4更衣室、卫生间、休息区。 5工具区集中治理,便于维修、养护;规定消防设施存放的位置;5保管区内功能的规划: 1)验收区:接待供给商的区域。 2)整货区:主要的仓储区域。 3)散货区:规模大的企业可以将拆包的整件货单独设置区域,货位与整货区相对应,便于分拣备货治理。这一区域的规划对高效作业和客户服务起着要害性作用。 4)备货区:提前按定单备货,摆放整洁、不同门店调拨单备货要有明显分隔,目视化看板管理,如设立配送地区牌,规划天天固定滚动配送区域,防止串货丢失现象;备货区是个问题比较多的区域,一定要严格管理。 5)复核区:对出入库的最后把关,与司机交接区域。 6)退货区:接受顾客门店退货。 7)废品区:等待报废核销。 8)次品区:有修复或退货给供给商的可能。 9)按照库存商品理化性质不同进行分区,确定存入同一库房的物资品种理化性质相同,便于采取养护措施;如:奶粉区、纸尿裤区、玩具区、童车床区、童日化区等。

苹果APP STORE产品上架以及审批流程

苹果APP STORE 产品上架以及审批流程 该文档供参考,实际页面随时会有改动,以实际官网页面为准,但是流程基本是一样的。 一、整个流程涉及的时间点: IDP注册审批(1-2周)(公司已有账号,忽略) 产品提交后审批(1-2周) 如果审批不通过,会有邮件通知并告知哪里审批不通过,改好后重新提交审批(又是1-2周)。 二、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1、产品稳定性,不要动不动就崩溃,这样会审批不通过 2、按钮等一看就懂,且可用 3、Appstore上较多的小应用就不要放了,审批比较难通过 4、比较有创意的应用审批比较容易通过 5、产品版本号不要包含如下:build,version,beta 三、详细的产品上架以及审批流程: 1、先在iPhone DevCenter上注册成为iphone develope(公司已经有账号) 2、现在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s://www.doczj.com/doc/9416955352.html, 3、登录,进入Manage Your Applications,如下图

4、点击Add New Application,如下图,添加一个新的App 5、 6、重要提醒:此页的配置將会应用到此iTunes Connect账号下的所有应用程序,其中包括两个主要配置项:主语言和公司名称。切记:一旦这两项配置提交后,以后就不能修改了! 图中的A是主语言配置项:即用戶稍后输入程序详细数据所会使用的主要语言。 图中的B是公司的名称:对于个人开发者,建议尽量起一个有趣的,容易记的名称吧,不要省事的就用自己的账号名,除非你的账号名也很有特色:) 7、上步的两项配置完成后,选择 Continue继续下面的配置,即出口产品承诺的页相关的配置。 這是由于美国法律对加密算法等的要求,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沒有涉及到加密啥的,可以选择No,就可以跳過了。(一般开发者而言,做点小工具、小游戏啥的,应该不会涉及到加密,因此可以直接skip跳过,继续下面的內容)。 如果的确有涉及到加密,那么请选择Yes,而后回答两到三个关于用的加密算法的具体问题,而后根据需要还要提供相关的文档,当Apple认为都OK了,那么才能继续下面的配置,这就比较麻烦了,所以如果是个人开发者,沒有特殊的要求的话,就別搞啥子加密了,那样会自找麻烦哦。

板材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和标准

板材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标准 1、选料 选料是介石车间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选料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成败,而且决定着公司利润的高低,因此,务必搞好选料工作,必须按照以下方式操作: 1)、选料总体原则:先进先出,先散后整,先小后大,好坏搭配, 质量符合五大原则。 2)、选料标准: a)用料风格、质量等级、颜色等符合客户要求。 b)保证关键部位用料,好坏搭配,各部位颜色过渡自然,浑然一 体。 c)尽量消化积压品,减少库存积压,减少散板产生。 d)保证出材率最大化,最低要达到加工单规定要求,如有异常则 需用联络单形式向上级领导反映,待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加 工。 e)板材与工艺配合无明显色差。 3)选料步骤: a)首先根据加工单要求及业务技术交接情况,掌握客户用料要求, 材质等级,主次位置关系,各部位平面分布关系,与工艺有无 配合,各部位用料数量以及主要规格尺寸等等。 b)根据各部位用料数量及主次关系,把同种材料集中堆放,从每 块荒料大板中各选一扎呈一字型摆开,分清大板质量状况,风

格特征,大板尺寸,同时检查大板厚度,平面度有无问题,光 泽度是否足够,表面有无网印等外观缺陷;然后根据大板外观 特征和颜色分类统计。 c)对于重大工程,特殊工程,关键部位用料,召集生产、质检、 业务(客户)及本车间相关人员现场确认,共同制定用料方案。 d)对于所有工程在确定用料方案时,充分考虑出材率尽量最大化, 减少散板产生,同时考虑使用积压品,将稍差的石材用在次要 位置,做到好坏搭配,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保证公司效益。e)若是工艺与板材需对色加工,严格按照所提供有代表性的样品, (不小于300*300)对色,选择颜色与之一致的石材加工相应 部位。 f)综合考虑大板情况,结合加工图纸要求,制定工程用料方案, 再根据工程交货顺序,制定大板切割方案并将用料计划、切割 尺寸方案、加工顺序等情况加工前向加工机长详细说明清楚后 方可进行加工。 g)如果同一部位用料大板数量不够,但又急先交货,务必保留一 件600*600大小的样板,便于后面选料对色,保证整体效果。 2、介料 1)、介料步骤: a)首先认真消化加工图纸,掌握加工要求,详细尺寸,有无磨边 及磨边类型,工程部位拼接关系,分清主次位置关系,再消化 选料人员制定用料方案和大板切割方案,然后将大板开扎。

(完整word版)机房设备上架标准流程

机房设备上架标准流程 一、目标 为规范机房设备上架流程,规范机房设备摆放,以及保障机房用电安全,特制订本流程。 二、涉及对象 涉及设备:所有需要进入机房并且安装的设备,也包括需要跨机柜迁移的设备。 涉及人员: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财产管理员。 设备管理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设备管理员等人员。 三、具体流程 1、填写设备情况表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 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详细填写《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见附件一)。 2、申请IP地址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 由设备管理员把《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交由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分配IP等信息,并填写在情况表中。 3、确定设备位置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 由设备管理员把《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根据设备情况以及设备所属机房区域、机柜空闲度、PDU空闲度、电源负载情况,最终确认上架的目标机柜,由机房设施管理员填写对应的目标机柜编号、PDU编号等信息。 4、设备上架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机房值班员 由设备管理员把《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交由机房值班员,机房值班员根据情况表准许设备管理员进入机房上架。 机房值班员可以根据情况表的有无,有权拒绝设备管理员进入机房上架设备。 特殊情况交由运行主管定夺。 5、上架规范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 A、设备管理员安装设备时上下设备之间必须至少保留1个U的距离,保证设备的良好散热,不允许设备直接堆叠。 B、设备接入UPS之前设备管理员必须使用机房或运行办公室提供的市电进行试开机。 C、机房设施管理员需要根据设备用电情况并结合UPS、PDU等的三相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柜和PDU。 D、设备管理员必须按照机房设施管理员给定的PDU编号接入机房电力系统,其中单电源设备必须接到带STS标签的PDU中,双电源设备原则上不可以接入STS的PDU,双电源设备要求分别接到不同编号的PUD上。 E、设备管理员需将电源线和网线(光纤线)分别扎在机柜的两侧(强电弱电分离),不允许线路杂乱无章,不允许跨机柜走线,奇数位机柜电源线右走线、网线左走线,偶数位机柜则反之,并贴好对应标签。 F、完成后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检查,机房设施管理员确认后填写情况表。 6、标识文档维护 A、设备管理员打印设备标识,内容包括:新设备到货时间(针对新设备)、IP地址、系统名称等。 B、网络管理员打印网线标识。 B、财产管理员打印设备财产标识。 C、机房设施管理员打印电源线标识并填写《机房设备登记表》(见附件二),包括:机柜编号、机位编号、设备IP、型号、大小、序列号、系统名称。 D、每个管理员完成后填写情况表。 E、情况表最终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存档,相关管理员对情况表内容负责。 四、检查 运行主管、机房设施管理员对机房内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如发现有设备没有按照本流程规定执行的,向相关管理员下达《机房设备上架整改意见表》(见附件三),意见表在整改措施落实后运行主管确认后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存档。

刮灰组工艺流程及标准

刮灰组工艺流程及标准 一、接到生产单后先审单,核对门型、花型、颜色、木皮、纹路 是否是否跟生产单上的要求一致,不能够乱收、漏收。 二、产品收好后,对上工序进行互检 a、表面不能有划伤、黑点、透胶。 b、压线碰角地方要平整、不能够高低不平、压线缝隙不得大于 2毫米。 三、所有产品除金丝柚、沙比利木皮外,必须排油。 a、排油必须严格按照标准:pv底漆:1公斤固化剂:0.6公 斤稀料:1公斤 b、排油操作方法:线条、边框2排枪。门扇 4排枪 c、排油后要待10个小时后才能够进行打磨。 四、排完油后进行灰补,调灰比例: a、所有枪钉眼必须补灰饱满。 b、所有角落、地方多余的灰要清理干净,工艺缝必须是一条直 线,不能够赌死,弯曲现象。 五、补灰10小时后打磨要求: a、打磨用240纸砂,所有产品表面、棱边必须打磨到位。 b、打磨后产品必须达到用手触摸时是光滑手感状态。 六、打磨完擦色要求: a、擦色前先吹干净灰尘。 b、调易施宝,必须严格按照比例调配。20公斤红棕易施宝、1

公斤黑胡桃。20公斤黑胡桃黑胡桃易施宝加5公斤红棕色易施宝调节水比例为: c、擦色是注意压线角落地方擦到位。 d、多余易施宝清理干净,木纹要饱满。 七、擦色完成后进行自检 a、整个产品颜色必须一致、均无百点、斑点、渍印。 b、产品不能够有划伤、黑点、划痕、透胶。 c、角落砂穿地方必须修色。 刮灰组开放漆工艺流程及标准 一、接到生产单后先审单,核对门型、花型、颜色、木皮、纹路 是否是否跟生产单上的要求一致,不能够乱收、漏收。 二、产品收好后,对上工序进行互检 a、表面不能有划伤、黑点、透胶 b、压线碰角地方要平整、不能够高低不平、压线缝隙不得大于2毫米 c、异型件棱边必须贴皮到位。 三、互检完成后进行补灰 a、所有枪钉眼必须补灰饱满。(针眼补灰、缝隙用透明利子补) b、角落多余的灰清理干净,工艺缝必须保持直线,不能有堵住, 弯曲现象。 四、待灰干后进行打磨1次 a、先用铁刷子抓木纹。

机房设备上架标准流程43024

机房设备上架标准流程 、 目标 为规范机房设备上架流程, 规范机房设备摆放, 以及保障机房用电安全, 特制订本流程。 、涉及对象 涉及设备:所有需要进入机房并且安装的设备,也包括需要跨机柜迁移的设备。 涉及人员: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财产管理员。 设备管理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设备管理员等人员。 三、具体流程 1、填写设备情况表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 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详细填写《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 2、 申请 IP 地址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 3、确定设备位置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 由设备管理员把 《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 交由 机房设施管理员, 机房设施管理员根据设 备情况以及设备所属机房区域、机柜空闲度、 PDU 空闲度、电源负载情况,最终确认上架 的目标机柜,由机房设施管理员填写对应的目标机柜编号、 PDU 编号等信息。 4、设备上架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机房值班员 由设备管理员把 《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 交由机房值班员, 机房值班员根据情况表准许 设备管理员进入机房上架。 机房值班员可以根据情况表的有无,有权拒绝设备管理员进入机房上架设备。 特殊情况交由运行主管定夺。 5、上架规范 见附件一) 。 由设备管理员把 《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 情况分配 IP 等信息,并填写在情况表中。 交由网络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根据设备的具体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 A、设备管理员安装设备时上下设备之间必须至少保留1个U的距离,保证设备的良好散热,不允许设备直接堆叠。 B、设备接入UPS之前设备管理员必须使用机房或运行办公室提供的市电进行试开机。 C、机房设施管理员需要根据设备用电情况并结合UPS、PDU等的三相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柜和PDU。 D、设备管理员必须按照机房设施管理员给定的PDU编号接入机房电力系统,其中单电源设备必须接到带STS标签的PDU中,双电源设备原则上不可以接入STS的PDU,双电源设备要求分别接到不同编号的PUD 上。 E、设备管理员需将电源线和网线(光纤线)分另悅在机柜的两侧(强电弱电分离),不允许线路杂乱无章,不允许跨机柜走线,奇数位机柜电源线右走线、网线左走线,偶数位机柜则反之,并贴好对应标签。 F、完成后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检查,机房设施管理员确认后填写情况表。 6、标识文档维护 A、设备管理员打印设备标识,内容包括:新设备到货时间(针对新设备)、IP 地址、系统名称等。 B、网络管理员打印网线标识。 B、财产管理员打印设备财产标识。 C、机房设施管理员打印电源线标识并填写《机房设备登记表》(见附件二),包括:机柜编号、机位编号、设备IP、型号、大小、序列号、系统名称。 D、每个管理员完成后填写情况表。 E、情况表最终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存档,相关管理员对情况表内容负责。 四、检查 运行主管、机房设施管理员对机房内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如发现有设备没有按照本流程规定执行的,向相关管理员下达《机房设备上架整改意见表》(见附件三),意见表在整改措施落实后运行主管确认后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存档。 附件一

车间仓库物品摆放标准

车间仓库物品摆放标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车间物品摆放标准为了加强公司的管理工作,发挥管理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作用,使产品及原材料等物品摆放规范整齐,更好的提高管理水平和对外展示公司的良好形象,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一、原材料、包装袋、产成品、备件、消防器材、工器具等物品,按划定的位置齐线内侧放置,不得越线占用安全通道。未经公司或车间许可其他位置严禁放置任何物品。 二、物品按重叠方式储存在指定位置,物品堆码高度按以下标准执行:胶粉按8包高,聚乙烯醇按10包高,F4按8包高,添加剂按10包高,桶装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按2个高,包装袋堆码高度依胶粉高度摆放。 三、南、北两侧产品标牌各东西方向摆放在一条直线上。标牌放在相同品牌型号产品的中间位置,左右偏差不得大于5公分,产品和标牌距离为30公分。如因装(卸)车标牌与产品的距离发生变化时,装(卸)车完后应及时将标牌放回原位置。不同品牌及型号的产品间隔距离为60公分。 四、胶粉与地面之间使用托盘进行防潮处理。托盘统一按一个方向摆放,依托盘表面木板东西向放置,严禁纵

横交错摆放。托盘摆放间距最大距离为5公分。同批次产品必须使用同一规格托盘,严禁混用,与库房南墙或北侧钢立柱间直线距托盘米成平行线放置(东西向)。 五、物品摆放应遵循“整齐、美观、纵横成行成线”的原则,包装袋标签粘贴面或正面向上,包装袋封口或进料口南侧向东、北侧向西摆放,摆放前应将袋内产品处置均匀平整。 (一)堆码过程中,按划定的位置齐线内侧放置: 1.不能出现侧包、烂包、搭包、悬空现象,纵横整齐、成行、成线,行应与库房南墙或北侧钢立柱间直线垂直偏差不得大于5公分,列应与库房南墙或北侧钢立柱间直线平行偏差不得大于5公分。 2.按两垛同时自库房南墙或北侧钢立柱间直线向车间中心存放,堆码高度按规定存放,垛高底上垂直偏差不得大于3公分,包装袋标签粘贴面或正面向上,包装袋封口或进料口南侧向东、北侧向西摆放。 3. 桶装料按两垛上下两层同时堆码,并且两垛及上下两层桶把手方向平行,整齐规范 (二)原材料使用:车间生产使用的原材料按单垛使用(含桶装料)原则,一垛使用完后方可使用另一垛。

机房设备上架标准流程

机房设备上架标准流程 、目标 为规范机房设备上架流程, 规范机房设备摆放, 以及保障机房用电安全, 特制订本流程。 二、涉及对象 涉及设备:所有需要进入机房并且安装的设备,也包括需要跨机柜迁移的设备。 涉及人员: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财产管理员。 设备管理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设备管理员等人员。 三、具体流程 1、填写设备情况表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 2、申请 IP 地址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 由设备管理员把 《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 交由 网络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根据设备的具体 情况分配 IP 等信息,并填写在情况表中。 3、确定设备位置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 由设备管理员把 《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 交由 机房设施管理员, 机房设施管理员根据设 备情况以及设备所属机房区域、机柜空闲度、 PDU 空闲度、电源负载情况,最终确认上架的 目标机柜,由机房设施管理员填写对应的目标机柜编号、 4、设备上架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机房值班员 由设备管理员把 《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 交由机房值班员, 机房值班员根据情况表准许 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详细填写《机房上架设备情况表》 见附件一)。 PDU 编号等信息。

设备管理员进入机房上架。 机房值班员可以根据情况表的有无,有权拒绝设备管理员进入机房上架设备。 特殊情况交由运行主管定夺。 5、上架规范 责任人:设备管理员、机房设施管理员 散热,不允许设备直接堆叠。 B 设备接入UPS 之前设备管理员必须使用机房或运行办公室提供的市电进行试开机。 适的机柜和 PDU 。 源设备必须接到带 STS 标签的PDU 中,双电源设备原则上不可以接入 STS 的PDU 双电源设 完成后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检查,机房设施管理员确认后填写情况表。 统名称等。 机位编号、设备 IP 、型号、大小、序列号、系统名称。 情况表最终交由机房设施管理员存档,相关管理员对情况表内容负责。 四、检查 运行主管、机房设施管理员对机房内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如发现有设 备没有按照本流程规定执行的, 向相关管理员下达 《机房设备上架整改意见表》 (见附件三) , A 设备管理员安装设备时上下设备之间必须至少保留 1个U 的距离,保证设备的良好 C 机房设施管理员需要根据设备用电情况并结合 UPS PDU 等的三相负载情况,选择合 D 设备管理员必须按照机房设施管理员给定的 PDU 编号接入机房电力系统,其中单电 备要求分别接到不同编号的 PUD 上。 E 设备管理员需将电源线和网线(光纤线)分别扎在机柜的两侧(强电弱电分离) ,不 允许线路杂乱无章 ,不允许跨机柜走线 , 奇数位机柜电源线右走线、 网线左走线, 偶数位机柜 则反之, 并贴好对应标签。 F 、 6、 标识文档维护 A 、 设备管理员 打印设备标识,内容包括:新设备到货时间 ( 针对新设备 ) 、 IP 地址、系 B 、 网络管理员 打印网线标识。 B 、 财产管理员 打印设备财产标识。 C 、 机房设施管理员 打印电源线标识并填写《机房设备登记表》 见附件二) ,包括:机 柜编号、 D 、 每个管理员完成后填写情况表。 E 、

仓库货物分区要求

仓库货物摆放分区要求 一、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利于作业优化,仓库作业优化是指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最短的搬运距离;最少的搬运环节;使仓库完成一定的任务所发生的装卸搬运量最少。同时还要注重各作业场所和办公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传递。保证仓库安全。 2单一的货物流向,保持直线作业,避免迂回逆向作业;强调唯一的产品出口和唯一的产品入口,便于监控和治理; 3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间。 4节省建设投资,仓库中的延伸型设施——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设施对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都很大,所以应当尽可能集中布置。 5便于储存保管。提高产品保管质量; 6保管在同一区域的产品必须具有互容性,当产品的性质互相有影响或相互有抵触时,不能在相同的库房内保留。 7保管条件不同的产品不能混存。如温湿度等保管条件不同,不宜将它们放在一起,因为在同一个保管空间内,同时满意两个或多个保管条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是不实际的。 8作业手段不同的产品不能混存。当在同一保管空间内,产品的体积和重量相差悬殊时,将严峻影响该区域作业所配置的设备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和作业难度。 9灭火措施不同的产品不能混存。当灭火方法不同的产品放在一起,不仅会使

安全隐患增加,也增加了火灾控制和扑救的难度和危险性。 二、区域规划的方法 1按照仓储的功能不同进行分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理,将对仓库作业的效率、质量、成本和赢利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使用面积的1/3被用作非仓储功能。除非受条件所限将物流出入口规划在一个区域。(如生产区) 2通道。通道畅通;物流入口和物流出口要挂牌;将通道和功能区域用油漆在地面规划出来。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减少转弯和较差。 3办公区。为了增加保管面积,仓储办公室尽可能设置在仓库内,规划在入口处,便于沟通交流和飞快反应; 4更衣室、卫生间。 5工具区集中治理,便于维修、养护;规定消防设施存放的位置; 5保管区内功能的规划: 1)验收区:接待供给产品区域。 2)整货区:主要的仓储区域。 3)备货区:提前按定单备货,摆放整洁、不同门店调拨单备货要有明显分隔, 目视化看板管理,如设立配送地区牌,规划天天固定滚动配送区域,防止串货丢失现象;备货区是个问题比较多的区域,一定要严格管理。 4)复核区:对出入库的最后把关,与司机交接区域。 5)退货区:接受顾客门店退货。 6)废品区:等待报废核销。 7)次品区:有修复或退货给供给商的可能。 四、货位规划

工艺流程图制图规范

工艺流程图制图规范 工艺流程图一般有如下几种: 1.全厂总工艺流程图或物料平衡图,在化工厂设计中,为总说明部分提供的全厂流程图样。对综合性化工厂则称全厂物料平衡图。图上各车间(工段)用细实线画成长方框来示意。流程线只画出主要物料,用粗实线表示。流程方向用箭头画在流程线上。图上还注明了车间名称,各车间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名称、平衡数据和来源、去向等。 2.物料流程图MBD(material balance diagram),是在全厂总工艺流程图基础上,分别表达各车间内部工艺物料流程的图样。在流程上标注出各物料的组分、流量以及设备特性数据等。 3.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Piping&Instrument Diagram),是以物料流程图为依据,内容较为详细的一种工艺流程图。在管线和设备上画出配置的某些阀门、管件、自控仪表等的有关符号。 绘图软件 工艺流程图一般绘图软件为AutoCAD,但企业及设计院一般使用在AutoCAD平台上二次开发的软件,如:国产软件——PIDCAD工艺流程图设计软件、工艺流程设计软件。其中后者是将常用化工设备以组件形式构建数据库,用户直接调用即可。 绘制程序 工艺流程图绘制程序为: 首先选择图纸图副、标题栏等;其次,绘制主要设备; 再次,绘制管线;然后,添加阀门、仪表、管件等,添加标注信息; 最后,核查图纸正确性;

工艺流程表示标准 1总则 1.1目的 为了规范工艺流程图设计的内容及表示方法,提高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标准。 1.2范围 1.2.1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外来流程图的编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规定等要求。 1.2.2本标准适用于炼油装置和石油化工装置的“工艺流程图”(PFD)和“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设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3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SH/T3101《炼油厂流程图图例》 EMGS0807《设计文件复用规定》 SEPM0101.1《管道材料等级规定(炼油)》 2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工艺流程图的图例应按SH/T3101的有关规定绘制。 2.1名称 定名为工艺流程图(简称PFD)。

仓库货物摆放原则 (2)

仓库货物摆放原则 一、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1利于作业优化。仓库作业优化是指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最短的搬运距离;最少的搬运环节;使仓库完成一定的任务所发生的装卸搬运量最少。同时还要注重各作业场所和科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传递。保证仓库安全。1.2单一的物流流向,保持直线作业,避免迂回逆向作业;强调唯一的物流出口和唯一的物流入口,便于监控和治理; 1.3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间 1.4节省建设投资。仓库中的延伸型设施——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设施对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都很大,所以应当尽可能集中布置。 1.5便于储存保管。提高物品保管质量; 1.6保管在同一区域的货物必须具有互容性,当货物的性质互相有影响或相互有抵触时,不能在相同的库房内保留。 1.7保管条件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如温湿度等保管条件不同,不宜将它们放在一起,因为在同一个保管空间内,同时满意两个或多个保管条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是不实际的。 1.8作业手段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当在同一保管空间内,物体的体积和重量相差悬殊时,将严峻影响该区域作业所配置的设备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和作业难度。 1.9灭火措施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当火方法不同的货物放在一起,不仅会使安全隐患增加,也增加了火灾控制和扑救的难度和危险性。 二、区域规划的方法 2.1按照仓储的功能不同进行分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理,将对仓库作业的效率、质量、成本和赢利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使用面积的1/3被用作非仓储功能。除非受条件所限将物流出入口规划在一个区域。 2.1.1通道。通道畅通;物流入口和物流出口要挂牌;将通道和功能区域用油漆在地面规划出来。分为主通道、副通道、检查通道。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减少转弯和较差。 2.1.2办公区。为了增加保管面积,仓储办公室尽可能设置在仓库内的二楼,或规划在入口处,便于沟通交流和飞快反应; 2.1.3生活区。食堂、更衣室、卫生间、休息区。 2.1.4工具区。集中治理,便于维修、养护;规定消防设施存放的位置;车库;变电室;油库;维修间; 2.1.5保管区。保管区内功能的规划。 2.1.5.1验收区。接待供给商的区域。 2.1.5.2整货区。主要的仓储区域。 2.1.5.3散货区。规模大的企业可以将拆包的整件货单独设置区域,货位与整货区相对应,便于分拣备货治理。这一区域的规划对高效作业和客户服务起着要害性作用。 2.1.5.4备货区。提前按定单备货,摆放整洁、不同客户订单备货要有明显分隔,目视化看板管理,如设立配送地区牌,规划天天固定滚动配送区域,防止串货丢失现象;备货区是个问题比较多的区域,一定要严格管理。 2.1.5.5复核区。对出入库的最后把关,与客户交接区域。 2.1.5.6退货区。接受顾客退货。 2.1.5.7废品区。等待报废核销。

仓库货物摆放标准

仓库五距要求与示意图,现场堆放标准,货物入库摆放规范 仓库“五距”要求: 1、顶距:指堆货的顶面与仓库屋顶面之间的距离。一般的平顶楼房,顶距为50厘米以上;人字形 屋顶,堆货顶面以不超过横梁为准。 2、灯距:指仓库内固定的照明灯与商品之间的距离。灯距不应小于50厘米,以防止照明灯过于接 近商品,灯光产生热量导致火灾。 3、墙距:指墙壁与堆货之间的距离。墙距又分外墙距与内墙距。一般外墙距在50厘米以上,内墙 距在30厘米以上。以便通风散潮和防火,一旦发生火灾,可供消防人员出入。 4、柱距:指货堆与屋柱的距离一般为30~50厘米。柱距的作用是防止柱散发的潮气使商品受潮, 并保护柱脚,以免损坏建筑物。 5、垛距:指货堆与货堆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00厘米,垛距的作用是使货堆与货堆之间,间隔清楚,防止混淆,也便于通风检查,一旦发生火灾,还便于抢救,疏散物资。 货物入库摆放规范: 为使公司的仓库管理规范化,保证财产物资的完好无损,消除安全隐患,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 订本规定。 1、入库规划 (1)货物的摆放应清楚明确,分类放置,摆放位置应遵守易存易取原则。 (2)实行区域定制,将货物放置在规划区域,如果规定区域货物无法摆放应由库管员另行指定区域入库。 (3)入库过程发现破袋、打码不清楚、包装袋污染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处理。 (4)入库过程在库房内产生垃圾或漏料的,应及时清理,保持库房干净整洁。 2、货物摆放 (1)货物堆垛高度最高限制在3层,靠近门、窗及过道处堆垛高度最高限制在2层。 (2)货物摆放应成直角,水平、平行应保持整齐度,摆放的堆垛横、竖眼看要保持直线性,横、竖托盘之间距离差不得大于2cm。 (3)为防止货物倾倒,摆放堆垛用眼看必须是垂直的,上下托盘整齐度距离差不得大于2cm。 (4)货物批次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间隙距离不得小于10cm。 3、检查与整改 (1)库管员每班定时检查,如在入库过程中库管员发现有以上违规事项,库管员有权让入库人员整改,如不整改库管员有权拒绝入库。 (2)工段每天必须对库房货物堆垛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当天必须予以解决处理。 (3)物资部对库房货物堆垛情况每周进行检查。 仓库“五距”要求,应该与仓库现场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对仓库现场做到规范化的管理,下面我补充一份规定: 物资仓库现场管理标准

物品摆放十大原则

物品摆放十大原则 1、处理掉【不要的东西、堆积的东西】 2、集合【同种、同类、同型】的物品 3、放置物品不要超出斑马线 4、直线性的保持 5、物品堆积应成直角、水平、平行的 6、防止倾倒摆放 7、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8、【清楚明确的标示】箱中的物品 9、使用【标准化的箱子】 10、彻底决心成为【责任管理者】 6S管理 6S是5S + 安全(Safety),也就是在吸取国外“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安全生产活动,增加了安全的内容。具体: 6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5S”,安全(Safety)。 1S——整理 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对“不要”的东西进行处理。目的:腾出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2S——整顿 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目的:排除寻找的浪费。 3S——清扫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设备异常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使不足、缺点明显化,是品质的基础。

4S——清洁 定义:将上面3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效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S——素养(又称修养、心灵美) 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养成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人。 6S------安全(Safety)6S对安全有保障(Safety)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职场,一目了然,遵守陈列限制,不安全处一目了然,通道明确,不会造成杂乱情形而影响顾客购物的顺畅。 员工的6S活动中之责任 自己的工作环境须不断的整理、整顿,商品按规定陈列、物品不可乱放 不用的东西要立即处理,不可使其占用卖场空间 通路必须经常维持清洁和畅通 物品、工具等要放置于规定场所 灭火器、配电盘、开关箱等周围要时刻保持清洁 商品、物品、道具要仔细的放,正确的放,安全的放,较大较重的堆在下层 保管的工具、设备及所负责的责任区要整理 纸屑、纸箱等要即时清理 不断清扫,保持清洁 注意上级的指示,并加以配合 “6S管理”操作要点: 1、整理(SEIRI): 随时将现场物品分成有用和无用两类,及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现场 2、整顿(SEITION): 将有用的物品分类定置摆放,保持数量、质量清晰,井然有序,取放方便 3、清扫(SEISO): 自觉地把工作的责任区域、设备、工具清扫干净,保持整洁、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4、清洁(SEIKETSU): 认真维护工作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员工本身也要做到着装整洁、仪表大方、富有朝气 5、素养(SHITSUKE):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提高素质,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习惯 6、安全(SAFETY):确保工作中人身、设施安全,严守公司机密主管在6S活动中之责任 全力支持与推行6S 参加有关6S教育训练,吸收6S技巧 研读6S活动相关书籍,搜集广泛资料

车间(仓库)物品摆放标准

车间物品摆放标准为了加强公司的管理工作,发挥管理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作用,使产品及原材料等物品摆放规范整齐,更好的提高管理水平和对外展示公司的良好形象,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一、原材料、包装袋、产成品、备件、消防器材、工器具等物品,按划定的位置齐线内侧放置,不得越线占用安全通道。未经公司或车间许可其他位置严禁放置任何物品。 二、物品按重叠方式储存在指定位置,物品堆码高度按以下标准执行:胶粉按8包高,聚乙烯醇按10包高,F4按8包高,添加剂按10包高,桶装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按2个高,包装袋堆码高度依胶粉高度摆放。 三、南、北两侧产品标牌各东西方向摆放在一条直线上。标牌放在相同品牌型号产品的中间位置,左右偏差不得大于5公分,产品和标牌距离为30公分。如因装(卸)车标牌与产品的距离发生变化时,装(卸)车完后应及时将标牌放回原位置。不同品牌及型号的产品间隔距离为60公分。 四、胶粉与地面之间使用托盘进行防潮处理。托盘统一按一个方向摆放,依托盘表面木板东西向放置,严禁纵横交错摆放。托盘摆放间距最大距离为5公分。同批次产品必须使用同一规格托盘,严禁混用,与库房南墙或北侧钢立柱间

直线距托盘0.3米成平行线放置(东西向)。 五、物品摆放应遵循“整齐、美观、纵横成行成线”的原则,包装袋标签粘贴面或正面向上,包装袋封口或进料口南侧向东、北侧向西摆放,摆放前应将袋内产品处置均匀平整。 (一)堆码过程中,按划定的位置齐线内侧放置: 1.不能出现侧包、烂包、搭包、悬空现象,纵横整齐、成行、成线,行应与库房南墙或北侧钢立柱间直线垂直偏差不得大于5公分,列应与库房南墙或北侧钢立柱间直线平行偏差不得大于5公分。 2.按两垛同时自库房南墙或北侧钢立柱间直线向车间中心存放,堆码高度按规定存放,垛高底上垂直偏差不得大于3公分,包装袋标签粘贴面或正面向上,包装袋封口或进料口南侧向东、北侧向西摆放。 3. 桶装料按两垛上下两层同时堆码,并且两垛及上下两层桶把手方向平行,整齐规范 (二)原材料使用:车间生产使用的原材料按单垛使用(含桶装料)原则,一垛使用完后方可使用另一垛。 六、搬运车辆必须符合搬运作业要求,要求平整、清洁,确保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无污染包、无挂烂包的现象发生。 七、车间所用的备件、消防器材、工器具和暂存的其他物资要摆放整齐。工作完毕后和下班时,应将工作现场清理

工艺流程图标准绘制方法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PID图图纸规格 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 PID图的内容 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 a) 全部设备; 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c) 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 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PID图中设备画法 编号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2.4.2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a) 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 b) 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 c) 长方型:长×宽×高,mm, 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 e) 机泵,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 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PFD图规定要求相同。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 PID图中管道画法 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主要操作管道用粗实线表示,备用管道、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管道、其他辅助管道均用细实线表示。 装置内的扫线、污油排放及放空管道只需画出其主要的管道及阀门,并

软件项目上线标准流程

项目上线部署发布流程

2017/9/14

一.目的 规范公司项目和产品的上线流程,建立和完善产品的版本控制,保证软件产品质量。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和产品 三.职责分工 开发环境由开发人员内部负责(包括维护和管理开发分支和git代码库) 测试环境由测试人员负责 预热环境由运维人员负责 正式环境由运维人员负责 *数据库操作均由DBA统一负责(或运维人员) 四.发布流程 在已开发完毕的各系统正式部署生产环境前要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上线前检查。 4.1.提交测试 ①开发人员在功能开发完毕后首先配置开发环境,并将系统部署至开发环境。在开发环境经过自测通过后提交测试代码,并开始撰写上线方案。(上线方案须包括新增的外部应用程序安装,应用程序部署顺序及应用关联性、是否关闭其他应用服务,数据库脚本,制定合理的上线时间,涉及的服务影响范围以及上线失败的回滚步骤。)并提交相关技术负责人审核,在审核过后邮件给相关测试人员。 ②测试人员根据模块功能文档并制定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特别注意临界点测试方案。 ③测试人员通过自动化部署平台根据提供的分支号依照上线方案进行自动化部署,涉

及数据库操作可提请DBA操作。 ④记录各种数据测试结果及测试问题,并交由相关开发人员进行二次迭代处理,该点须交付测试结果报告。 ⑤内测完毕后交由相关业务及需求人员进行集成测试,并请测试人员记录测试结果及问题,交由相关开发人员进行再次迭代。该点须交付测试方案测试结果报告。 4.2.预热发布 ①测试人员在测试环境测试并跟踪修改bug达到上线标准(没有A、B级bug,C 级bug达到要求)时。开始部署预热环境,测试人员对现有功能在预热环境上进行验收测试(重新执行case)。紧急Bug修改走补丁/hotfix流程。不影响功能的bug留到下次版本解决,确认达到上线标准。 ②如达到上线标准,测试人员发起邮件通知相关开发人员、产品人员,准备正式上线发布流程。 4.3.正式上线 ①在测试人员确认项目具备上线条件下,正式上线前,开发负责人须发起部署大会,召集相关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产品人员、运维人员讨论此次部署事项(介绍项目的相应负责人员,数据库脚本执行,部署顺序,应用程序关联,部署时间点,部署回滚方案,包括数据库回滚和应用程序回滚),最后生成会议纪要并发送邮件。 ②确认上线之后,测试人员邮件上线方案,数据库脚本,应用分支号给运维人员及DBA,DBA应提前执行数据库脚本,应用部署须通过自动化部署平台进行部署,部署系统应在应用系统中记录当前分支号,以便后续应用回滚使用。在部署中出现错误,及时通知相关开发人员。如若问题不能在计划内时间解决,执行回滚方案。 ③运维,DBA在操作完成时均需要回复邮件,并说明操作步骤结果。 ④发布完成后运维人员回复邮件通知测试人员、业务及需求人员进行线上测试。测试结果及问题, 提交至开发人员。如若出现问题不能在计划内时间解决,执行回滚方案,并进行迭代改进。 ⑤紧急Bug修改走补丁/hotfix流程。不影响功能的bug留到下次版本解决。测试通

化工工艺流程图制图标准

化工工艺流程图制图标准CAD制图标准 基本要求主要是图纸、比例、字体和图线的选用。 1、图样幅画:又称图纸幅画,在计算机进行绘图时,应该配置相应的图样幅画、标题栏、 代号栏、附加栏等内容,装配图或安装图上一般应配备明细表内容,工艺流程图上应配备图例等内容。GB/T 14689-93《技术制图图样幅画格式》中已对图样幅画与格式做了详细的规定。在用计算机绘图时,根据实际需要,图样幅画还可以设置以下内容:(1)方向符号:用来确定CAD图样的视图方向。(2)剪切符号:用于对CAD图样的裁剪定位。(3)米制参考分度:用于对图样比例尺寸提供参考。(4)对中符号:用于对CAD 图样的方位起到对中作用。对于复杂的CAD装配图在标准中一般要求设置图符分区,图符分区主要用于对图纸存放的图形、尺寸、结构、说明等内容起到查找、定位方便的作用。同时规定在CAD绘图中对图纸有加长加宽要求时,应按基本幅面的短边(B)成整数倍增加。

2、比例:CAD图样中所采用的比例应该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09-93《技术制图比例》的 有关规定,具体见表2-2.必要时候也可以选择表2-3中的比例。

3、字体:CAD制图的字体应该按《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93的有关规定,做到字体 端正、比画清楚、排列蒸汽、间隔均匀,并要求采用长仿宋矢量字体。代号、符号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1)字一般要以斜体输出。(2)小数点输出时,应占一个字位,并位于中间靠下处。(3)字母一般也要斜体输出。(4)汉子输出时一般采用正体,并采用国家正是公布的简化汉字方案。(5)标点符号应按照其真正含义正确使用,除省略号、破折号为两个字位外,其余均为一个字位。(6)字体高度由图样幅面大小确定。(7)规定字体的最小字距、行距,以及间隔线、基准线与书写字体间的最小距离。 4、图线:图线指图线的基本线型和基本线型的变形。GB/T 17450-98《技术制图图线》对 图线有详细的说明。 5、标题栏:标题栏位于图框右下角,其格式在GB/T 10609.1-93《技术制图标题栏》中有 详细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