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摘要

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后而形成。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油气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时,称工业性油气藏,否则称非工业性油气藏。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及工艺技术水平。

关键词:三个阶段;来源;运移;进展

1、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第一阶段

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研究成果有:

(1)在1861年怀特提出的早期背斜学说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石油勘探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油气藏形成的背斜学说。在“背斜圈闭理论”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非背斜圈闭理论”,进行了早期的石油圈闭分类,分析了油气藏形成的具体地质条件。

(2)通过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流体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浮力、水动力和毛细管力为成藏过程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流体势的概念,并根据流体势分布断地下油、气和水的运动方向,解决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问题,将油气成藏过程作为动力学过程,从而使油气成藏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随着国内外石油勘探的广泛开展,证实了陆相成油理论,促使地质学家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石油的生成和聚集,研究油气成藏机理。

1.2 第二阶段

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的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主要表现在:

(1)有机地球化学在烃类生成、成熟和初次运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定了有机质类型、丰度、演化,对成烃和排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2)研究了成藏过程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聚集机理,在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

阻力、运移通道、方向、距离以及运移时间和运聚效率等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Schowalter(1979)系统地研究了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机理,讨论了岩石的孔隙结构、烃—水界面张力、岩石的润湿性和毛细管力等对油气运移和圈闭的作用原理。Cordell(1976)和Roberts(1980)提出了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渗滤作用机理,而Chapman (1982)提出了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排替作用机理。进一步认识到水动力对油气成藏形成、保存和破坏构成重要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Toth等(1980)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基础上的重力穿层流动的石油运移和聚集理论,将沉积盆地区域水动力场分布和演化与石油的运移和聚集有机结合起来。

(3)系统地研究了油气成藏的宏观条件,指出在一个能形成油气藏的圈闭中,充足的油来源和有效的圈闭是油气成藏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其中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的相应关系,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源区的相应关系,以及水压梯度和流体性质。

(4)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以及世界其它陆相盆地大、中型或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证明了陆相地层具有较大规模的有机质堆积、转化、运移,并形成较大型油气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建立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研究了陆相油气成藏机理,在陆相油气生成,陆相储集层发育、油气运移和聚集、油气藏类型与分布,以及油气藏形成特点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结果。

1.3第三阶段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运用先进的油气勘探技术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物理模拟技术进行系统的油气成藏的各项条件、机制和它们之间的有机配合,主要表现在:(1)以热力(地温场)为成烃主控因素,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有机质的丰度、类型、成熟度、成熟门限、石油窗以及油气生成化学动力学机制。

(2)油气初次运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对排烃机理的实验分析以及实验模拟研究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耦合压实史、超压形成史、热史和烃类生成史,重建排烃过程。

(3)将流体势分析引入到含油气盆地分析,通过盆地模拟,进行含油气盆地范围内的地下流体运动的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并结合油气生成和保存条件以及沉积盆地的发展演化条件,进行成藏过程中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的定量研究,对盆地油气资源及油气二次运移的区域方向和聚集的主要区带、层位作出定量模拟分析。

(4)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统一研究,提出了“流体封存箱理论”。

(5)80年代以来,模拟实验已成为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许多学者通过模拟实验,大大深化了成藏过程中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的认识。Catlan等(1992)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油相运移问题,指出油相运移存在临界值,运移通道有方向性,运移前锋的速度衡定同时受油的性质、多孔介质性质影响,在浮力作用下也可以出现油相快速运移现象。Thomaas和Clouse(1995)利用长100cm,高52cm,厚2.5cm的可视模型研究油气二次运移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油在水湿的均质运载层运移时,油对圈闭的充满速度并不取决于二次运移本身,而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油气从源岩中排烃的速率。由于大量的弥

散作用,在油的垂向运移期间(当运载层位于源岩层之上时),出现很高的散失量。但在横向运移期间,散失量很小,这是因为油气主要集中在底部封闭的下方运移。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利用微观渗流模型研究油相运移以及孔隙介质中非混溶驱替过程。

(6)伴随油藏描述表征及预测技术的发展,油藏形成和开发过程中流场和流体特征研究得到广泛重视,油藏模型的建立应运而生。目前,国外主要模型为定量流动模型、储层结构模型、储层非均质模型及岩石物性物理模型等。国内张一伟、熊琦华等(1994)先后建立了油田规模、油藏规模、层规模、砂体规模、孔隙规模的储层地质模型以及反映沉积、成岩、结构和人类活动改造所引起的综合效应的储层岩石物理相模式。

(7)80年代以来,流体——储层相互作用研究即储层地球化学研究已成为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中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表现在:①研究了有机质(特别是有机酸)和CO2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影响,提出了次生孔隙形成模型和预测模型;②研究了流体在固态矿物表面上的吸附作用及其对油气运移和润湿性的影响;③应用水—岩石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理论和方法,定量模拟了盆地成岩化学作用的演变,定量研究和预测了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变化,使流体—储层相互作用以及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的研究由定性、半定量向定量发展。

(8)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研究得到重视。在盖层封闭性研究方面,目前基本明确了盖层的封闭机理,即物性封闭、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认识了盖层厚度及其连续展布面积大小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测井时差与盖层排替压力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盖层封闭有效性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在分子扩散作用方面,建立了源岩和气藏的天然气扩散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9)Magoon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含油气系统”概念,认为含油气系统包含成熟烃源岩及所有已经形成的油气藏,并包含油气藏形成时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地质要素和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运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指导油气勘探。

(10)随着含油气系统理论在油气勘探实践中的应用,其缺陷和不足也日渐暴露,在许多高难度问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于是对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呼声日益高涨。自Anderson等(1992)提出含油气盆地实质上既可以是一个“低温热化学反应器”,又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天然的流体(油气水)渗流的动力学系统以来,国内田世澄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如何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以及成藏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含油气系统理论,开拓了盆地流体运动与成矿地质学研究领域。

2 、油气运聚成藏的主要进展

2.1油气来源及其方向

(1)对于多源、多期次复合叠加盆地,混源气来源及其定量计算方面。主要应用生物标志物参数、支链烷烃、碳同位素或生物标志物绝对定量等方法。

(2)利用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异构体参数的绝对大小,确定油气来源与运移方向。

2.2运移期次方面

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

(1)气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构造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确定成藏期。

(2)固体地球化学中常用的Pb—Pb和Rb—Sr同位素测定油气生成与运移年龄。

(3)储层伊利石K-Ar测定油气成藏期绝对年龄。

2.3油气运移通道方面

断层、不整合、连通砂体各自控制油气运聚的特点及其多种组合的不同控油方式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4对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

无论从方法、手段和理论发展上,已基本上成熟和完善。

2.5成藏过程、成藏期次的研究

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对油气藏的形成进行历史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史、沉降史、热史及成岩史等地质历史分析,开展了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分析、油藏地化分析等大量研究,对油气成藏有了相当的认识。

2.6成藏动力学

即油气运移与聚集研究,结合地压场、地温场和地应力场开发了大量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的定量化研究,取得了较良好的效果。

2.7油气系统分析

这是一项新兴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把油气藏的各种地质要素(生、储、盖和上伏岩层)和地质作用(油气生成运聚作用和圈闭形成作用)纳入统一的时空内综合考虑,强调彼此间的配置关系,从而弄清油气分布规律。

3、研究意义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研究及油气分布规律,是石油地质学理论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预测有利勘探区,提高选择勘探目标的精确性和效率,必须弄清油气分布规律,弄清油气分布规律必须分析油气成藏的全部过程和根本机理。因此,自石油工业诞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石油地质学界的一大难题。油气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因此,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总结油气成藏机理,建立油气成藏定量模式,对于推动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有效解决当前油气勘探中的一些难题,提高油气藏定量评价和预测及石油工业的增储上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一伟, 金之钧, 曾溅辉.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与思路. 1996.

2、张厚福, 张万选. 石油地质学.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9.

3、陈永武等. 储集层与油气分布.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目录 1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 2 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2) 3.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5) 3.1 层序地层理论 (5) 3.2 坡折带理论 (6) 3.3 复式输导体系理论 (7) 3.4 相势控藏理论 (7) 4 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方法和技术 (8) 4.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准确选区选带是隐蔽油藏勘探的基础 (9) 4.2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采集、高保真处理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保障 (11) 4.3 多井多层位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变速成图是隐蔽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 (12) 4.4 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地震正反演等预测技术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手段 (14) 4.5已钻井重新认识、“滚动勘探”模式是隐蔽油藏勘探的重要途径 (16) 4.6 应用油气化探技术勘探隐蔽油气藏 (16) 4.7按照隐蔽油气藏的类型选择勘探方法 (17) 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8) 5.1 存在问题 (18) 5.2 发展趋势 (18) 参考文献 (19)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可供勘探的构造圈闭日益减少,隐蔽油气藏已成为未来最具储量接替前景的勘探目标。所谓隐蔽油气藏通常是指以地层、岩性为主要控制因素、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油气藏⑴。隐蔽油气藏成条件复杂、圈闭形态不规则、埋藏和分布具有隐蔽性、勘探难度较大,人们对隐蔽油气藏研究还不系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结合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理论研究现状,总结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思路与技术,分析了隐蔽油气藏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隐蔽油气藏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指导日后隐蔽油气藏勘探。 1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关于隐蔽圈闭,最早在1964年由美国著名石油学家Levorsen进行了完整的论证,随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古地貌圈闭的油气勘探。目前普遍认为,隐蔽圈闭是指用常规技术方法和手段难以识别的圈闭,它们主要是 由于沉积、古构造运动、水动力变化及成岩作用所引起的,包括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上倾尖灭、透镜体、古河道、潜山、礁体及裂缝圈闭等。隐蔽油气藏是指油气在隐蔽圈闭中的聚集。隐蔽油气藏的概念最早由卡尔(1880) [2]提出。威尔逊(1934)提出了非构造圈(Nonstructural trap)是“由于岩层孔隙度变化而封闭的储层”的观点[3]。莱复生(1936)提出了地层圈闭的概念[4],并发表了题为“地层型油田”的论文;Lveorsen在1966年发表的遗作《隐蔽圈闭》 (obseurea ndSubtletrpas) 提出现代意义的隐蔽油气藏的概念,认为是隐蔽和难以琢磨的圈闭。后来哈尔布特H(T.Halbouyt1982)等对这个概念作了的进一步阐述,其含义主要是泛指在油气勘探上难以识别和难以发现的油气藏,并不是专指 非背斜或地层岩性类型的油气藏⑸。萨维特认为隐蔽圈闭是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勘探方法难以圈定其位置的圈闭;朱夏指出,隐蔽圈闭也包括某些构造圈闭,圈闭是否隐蔽,取决于它们本身的形式和成因类型;庞雄奇等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从物探和测井等资料上不能直接发现或识别出来的油气藏概称为隐蔽油气藏。 对于隐蔽油气藏的概念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的差异在于构造成因油藏是否属于隐蔽油气藏,如邱中健曾将极其复杂的小断块油气藏列入隐蔽油气藏的范畴,薛良清则认为隐蔽油气藏主要指非构造的地层、岩性圈闭被油气充注后形成的油气藏。潘元林等认为隐蔽油气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技 术经济条件下,其含义也有所不同,而与具体的油气藏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就勘探的难易程度而言,构造油气藏具有特定的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不论 是传统的勘探方法,还是现代的勘探技术方法,它们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虽然

高北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第13卷第5期2006年10月 特种油气藏 Special0ilalldGasRbsen,oirs V01.13No.5 0吣t.2006 文章编号:1006—6535(20()6)05一0036—04 前言 高北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曹敬涛1’2 (1.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2.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在对高北地区油藏地质特征精细研究的基础上,从油气运移、生储盖组合、油藏类型和油气控制因素等方面入手对该区的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高北地区的油气分布受控于含油砂体,含油砂体的油气分布又受控于烃源岩分布,高部位局部圈闭与有利沉积相带的有机配置才能使油气富集成藏,最终形成具有工业油流的含油区块。 关键词:油气成藏;油气运移;莲花油层;沉积相;高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rIEl22.3文献标识码:A 高北地区位于高升油田北部,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牛心坨洼陷以南地区,面积约为140km2,为一西高东低的斜坡,北东向断裂将斜坡切割成多个台阶。第三系早期(房身泡时期)喷发了面积广、厚度大的房身泡组玄武岩,成为第三系沉积前底板。后期在玄武岩底板上沉积了沙四、沙三段湖相暗色泥岩,为高北地区提供了油源基础。 该区1986年开始勘探以来,先后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杜家台油层和莲花油层发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获得了工业油流,个别井还获得高产工业油流。该区杜家台油层的储、盖层条件较好,油源条件较优越,有利于油气成藏,具有形成中、小型油藏的储量规模。因此综合研究本区的油气成藏规律对指导该区进一步扩大勘探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质特征 1.1构造特征 高北地区同整个西部凹陷同步,经历了拱张、裂陷、拗陷3个发展阶段,在多期构造运动下产生断层较多,断裂比较发育,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断裂体系。工区内断层走向基本可分为3组,即NE向、近EW向(或NEE向)、近SN向。其中NE向断裂一般起控制沉积的作用,具有规模较大,发育时间延伸长,切割深,多期活动等特点,近SN和近EW向断层一般都是第三纪中晚期断层,各层断层系统格架基本相同,基本为正断层,西侧断层倾向基本为东倾,东侧断层以西倾为主。 本区断层以三、四级断层为主,三、四级断层对沉积无明显控制作用,仅使其构造复杂化;东侧台安大断裂,是东界控盆一级大断裂,是一呈NE向展布的西倾正断层,从房身泡期开始多次持续活动至东营组末期,落差大,活动时间长、规模大、活动强度剧烈,对本区构造演化、沉积环境、油气分布聚集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中部和西侧为二级断层,对沉积、油气富集等起一定控制作用。 1.2储层特征 1.2.1岩石特征 区内储层主要为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次为沙三下段莲花油层,均为近源沉积和快速堆积的碎屑岩,岩石颗粒和砾石分选磨圆度均较差,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亦较低。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及长石砂砾岩。分选中等一差,磨圆呈次圆一次棱角状,结构成熟度较低,颗粒接触以点接触为主,偶见悬浮接触,胶结类型为孔隙式一接触式一连晶式。 岩石薄片资料统计表明,莲花油层的石英含量较低,一般为15%一25%,平均为21%,杜家台储层石英含量较高,为31.8%。其长石含量莲花油层为42%,杜家台油层为33.3%。岩屑含量平均可达19%,次为喷发岩岩屑…。其中杜家台储层以火山岩岩屑为主,莲花油层储层则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区内岩屑的溶蚀作用较强,孔隙以次生孔隙 收稿日期:2006一()2—22:改回日期:2006—08一04 作者简介:曹敬涛(1973一),男,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大庆石油学院工程硕士在读研究生,现从事石油地质研究一作。   万方数据

油气藏开发与开采技术

第一章油气藏开发地质基础 1.要开发好一个油气田,需要掌握或认清该油气田哪几方面的地质特征? 答:油气田地质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构造特征: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 称。因此我们需要搞清楚油气藏的构造类型及形态、断层性质及切割情况、裂缝密度及分布规律等问题; 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特征:即在物理、化学、生物上不同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 与该表面上形成的沉积岩的组合与物质反应。我们需要了解各类沉积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并且得出相应相态条件下的开发对策; 3)储层特征:即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我们需要知道储层非均质性、油层划分 与对比等方面的问题 4)油气藏特征: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 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我们需要了其类型、压力系统、温度及岩石热力学性质、其中油气水的分布等知识。 2.每一种地质特征是如何影响油气田高效开发的? (由上一题展开回答) 3.地质模型的分类?* 答:按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任务分为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 按油藏工程的需要分为储层结构模型、流动单元模型、储层非均质模型、岩石物性物理模型; 按油藏开采过程的特点可分为气藏模型、黑油模型、组分模型; 针对特殊油藏开采可建立热采模型、化学驱模型等。 4.沉积相与油气田开发的关系?* 答:沉积相与油气田开发的关系如下: 1)为编制好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为培养高产井提供依据; 3)为及时夺高产,实现产量接替提供依据; 4)为合理划分动态分析区和进行动态分析提供依据; 5)为选择挖潜对象,发挥工艺措施作用提供依据; 6)为层系、井网及注水方式的调整提供依据; 第二章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 1.开发对象的特点(用几条高度总结)? 答: 1)具有不同的驱动类型及开发方式; 2)具有不同的开发层系选择; 3)具有不同的开发井网部署; 4)具有不同的配产方式及开采速度; 5)具有不同的注水时机与压力系统。 2.高效开发一个油气田应该达到哪几个技术指标?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特征分析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具体分布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成因与开发进行研究。期望能够对提高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开采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成因 一、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我国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主要分布在准格尔油田、大港油田、长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多个油田,其储层物性特征基本均为低孔低渗的砂岩油藏。如,准格尔中部陆梁油田的油气藏地质特征为低幅度构造、隔夹层发育,储层原油性质为低粘度;吉林腰英台油田的油气藏地质特征为低幅度构造,储层原油性质为低粘度稀油;克拉玛依油田五三中区和大港庄海油田的油气藏地质特征为低幅度构造,储层原油性质为低粘度;南充构造充西区块的油气藏地质特征为构造平缓、地层倾角小,储层原油性质为干气。以上油田的油气藏成藏动力系统均为常压它源开放成藏动力系统。而在美国、中东等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中,大部分油田都是中孔低渗碳酸盐油藏。 通过调研大量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可知,这类油藏的特点如下:一是大部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分布在低渗细喉储层,对原有粘度产生的影响较小。我国目前发现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基本上均为低粘度油藏,只有若干个高孔高渗稠油油藏,最为典型的是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油藏。造成该类油藏特殊储层物性特征的原因在于长距离输气、地表水渗滤氧化、地层水冲刷等。二是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一般属于低幅度构造,油柱仅为几十米高,并且油藏在储层隔夹层发育,使得油水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三是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成藏动力系统均为常压它源开放成藏动力系统,与油源距离较远,现有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几乎都必须经过二次及其以上的运移成藏。 二、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成因与开发研究 1.主要成因 由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所具备的一系列特征,使其很少被作为特殊性质的油藏来研究,一般都是将之作为油藏的一种特殊状况进行研究。同时,很多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全部是在低电阻率储层研究中发现的。目前,业界大部分专家学者均认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形成原因主要与储层物性、流体物性、构造因素这方面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下面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块位于盆地腹部当中,整体构造为一凹两隆。在本次研究前,该区块已经发现多套油气层。该区块的地质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并未发现发育较为显著的断层,仅有主要含油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北海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油气藏开发地质

油气藏开发地质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石油、天然气的概念 石油:地下天然产出的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固态(沥青)的烃类混合物。 原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元素组成与化合物组成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依次为:碳、氢、硫、氮、氧、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构成石油的灰分),含量极微(万分之几),但可多至30余种,如:Fe、Ca、Mg、Si、Al、V、Ni……其中钒、镍含量及比值(V/ Ni)已用于石油成因及运移研究。 石油的化学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烃类和非烃两大类,其中烃类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石油非烃组成—S、N、 O化合物。 异戊间二烯型烷烃是由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演化而成,因此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标志化合物—“指纹”化合物。 3.石油的主要馏分和组分 馏分:根据沸点范围的不同切割而成的不同部分。 轻馏分:碳数低,分子量小的烷烃、环烷烃组成。 中馏分:中分子量和较高碳数的烷烃、环烷烃,含有一定数量的芳烃及少量含N、S、O化合物。 重馏分:大分子量和高碳数环烷烃、芳烃、环烷芳烃和含N、S、O化合物。 组分:对不同有机溶剂的溶解、吸附性质不同而分离出来的产物。 油质:饱和烃+芳香烃,溶于有机溶剂,硅胶不吸附,荧光天蓝色。

胶质:芳香烃+非烃化合物,部分有机溶剂溶解,硅胶吸附,含量与石油密度有关,荧光黄色、棕黄色、浅褐色。 沥青质:脆性固体物质,稠环芳烃+烷基侧链的高分子,少数有机溶剂溶解,硅胶吸附,荧光呈褐色。 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 4.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形态 气藏气(干气,贫气):烃类气体单独聚集成藏,不与石油伴生。 气顶气(湿气,富气):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气顶产出的天然气。 溶解气(dissolved gas):地层条件下溶解在石油和水中的天然气。 凝析气(condensate gas):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形成凝析气。----湿气,采出过程中反凝析出凝析油。 天然气水合物:甲烷水合物,高压、一定温度下:甲烷分子封闭在水分子所形成的固体晶格中----冰冻甲烷。 水溶气:天然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地层水大量存在,水溶气资源不可忽视。 5.干酪根的概念和化学分类 干酪根:沉积物或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Ⅰ型干酪根:单细胞藻类(海藻)残体组成,富含脂类化合物,H/C高,O/C 低,含大量脂肪族烃结构(链式结构为主),少环芳烃和含氧官能团,生成液态石油潜力大,油页岩属此类。典型腐泥质类型(sapropelic)。最大转化率 80%。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一、国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现状 1、国外油气勘探理论进展: “合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M G Dow在1972年在AAPG年会上首次提出后,后来经Perrodon(1984),Demason(1984),Meissner(1984),Ulmishek(1986)及Magoon(1987、1988、1989)等人补充、修改而完善,认为:“含油气系统强调特殊烃源岩与形成石油聚集之间的成因关系,盆地研究强调构造凹陷及所包含的沉积岩,而不考虑与油藏的关系,对含油气区带和远景圈闭的研究强调应用现有的可行的技术或方法探测出现今存在的圈闭”。含油气系统一词代表了所有形态的烃类(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而系统则代表了所有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上覆岩层)以及所有成藏作用(圈闭的形成、石油的生成一运移一聚集)。 “层序地层学”概念早在1948年Sloss,Krumbein及Dapples等就提出了。后经Vail(1977,1988),Payton(1977),Posarnentier(1988),Galloway(1989),Sagree(1988),Wagoner(1988)等人进一步完善,层序地层学理论进入到系统化与综合化阶段,形成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Vail and Posamentier,1988)和成因层序地层学新学派(Galloway,1989)。以最大水进面(海泛面或湖泛面)泥岩作为层序边界,强调在海平面或湖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所完成的进积—退积—加积作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因地层单元,层序内部具有向上变粗再变细的演化序列;1994年,Cross等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根据基准面旋回原理和可容空间变化原理,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研究相对应的沉积相演化序列,预测有利储集砂体的产出位置和发育情况。2002年AAPG年会对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为:①提出运动学层序和体系域、地球半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深海盆地千米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深海页岩层序识别和陆架边缘崩塌基准面及崩塌层序等新理论,提出气候变化是高频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验证了米兰柯维奇旋回中40×104a离心率周期造成海平面变化的理论;②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关系研究方面以及层序地层学在含油气系统、团闭预测、储集层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烃源岩预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

石油工程综合训练 XX油田MM断块 油藏工程方案设计 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 专业:石油工程 姓名:龙振平 学号: 100113040001 指导教师:马平华讲师 答辩日期: 2014年1年17日 目录 1.开发原则 (3) 2.开发方式 (4) 2.1开发方式论证 (4) 2.2 注入方式和时机选择 (4) 3.开发层系与井网井距 (5) 3.1 开发层系 (5) 3.2 井型、井网与井距 (7) 3.2.1 井型的确定 (7) 4.开发井的生产和注入能力 (12) 4.1 开发井的生产能力 (12) 4.2注水井的注入能力 (13) 5.采收率及可采储量 (14) 5.1 采收率计算 (14) 5.2 可采储量计算 (17) 6.油藏工程方案比较与推荐 (17) 6.1方案比较论证 (17)

6.2推荐方案描述与推荐 (22) 7.开发潜力与风险分析 (27) 7.1 开发潜力 (27) 7.2 风险分析 (27) 8.方案实施要求 (28) 8.1钻井及完井 (28) 8.2油井投产要求 (28) 参考文献 (28) 油藏工程方案 1.开发原则 根据有关开发方针、政策,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提出油田开发原则:(1)充分考虑油田的地质特点; (2)充分利用油气资源,保证油田有较高的经济采收率; (3) 采用合理的采油速度; (4) 合理利用油田的天然能量; (5) 充分吸收类似油田的开发经验; (6) 确保油田开发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开发方式 2.1开发方式论证 试采分析表明,M1油井初期产量较高,这说明油藏具有一定的天然能量,利用借鉴高压物性资料及经验公式计算,该块油藏弹性采收率为13.35%,因此考虑到经济效益,在开发方式上初期采用天然能量开发,后期天然能量降低,产量下降,并且油藏具有边底水,由油水相渗曲线(图2.1)可得束缚水饱和度Swr为0.4,所以可采用注水方式开采。 M2井采用注水方式开采,产量逐渐升高然后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状

第十章 油气藏综合地质研究(含参考文献)

第十章油气藏综合地质研究 通过区域勘探和圈闭预探发现油气田之后,就开始进入油藏评价和开发阶段了。为了评价油藏、指导开发过程并提高开发效益,需要不断地对油气藏进行研究。实际上,油气藏地质研究贯穿于整个油藏评价和开发的全过程。由于各开发阶段的任务和资料基础不同,油气藏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精度也不同。本章在前述各章的基础上,系统介绍各开发阶段的任务、资料及研究内容。 第一节油气藏开发阶段及任务 广义的开发阶段包括油藏评价、开发方案设计、开发方案实施、开发管理调整等阶段[57]。其中,油藏评价阶段是油气勘探至开发的过渡阶段。 一、油藏评价阶段 油藏评价阶段是指从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到提交探明储量的油气勘探评价过程。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探明油气藏、评价油气藏和开发可行性评价。 该阶段油藏地质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描述油气藏的形态和规模、揭示油气藏内部结构和油气分布状况,指导勘探部署,提高勘探程度,以尽可能少的探井控制和探明更多的油气地质储量,并为开发可行性评价提供地质依据。根据勘探进程,该阶段又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一口发现井所取得的各项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对油气藏类型、储集体规模、油气层分布等进行概要性的描述,提交控制储量和提出评价井井位意见,以优化勘探部署,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探井控制更多油气储量的目的。 第二阶段:以油气藏评价井所取得的各种资料为基础,充分发挥地震和多井综合评价的优势,对油气藏结构和参数的分布进行基本的描述,建立油藏概念模型,提交探明储量,并为开发可行性研究及先导开发试验区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这二个描述阶段既有区别,又相互衔接。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资料的积累,油藏地质研究要滚动进行,不断提高精度;当勘探目标在两个阶段无明显差别时,可合并描述。 在探明油气藏之后,需对其进行开发可行性评价,主要内容为: ①计算评价区的探明地质储量并预测可采储量; ②提出规划性的开发部署; ③对开发方式及采油工程设施提出建议; ④估算可能达到的生产规模,并进行经济评价。 二、开发方案设计阶段 油藏经过开发可行性研究,被确认为具有开采价值后,即可进入开发设计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补充必要的资料,开展各种室内实验、油井试采及现场先导试验,进一步提高对储层的认识程度,保证开发方案设计的进行。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建设工程的总体设计,对开发方式、开发层系、井网和注采系统、合理采油速度、稳产年限等重大开发战略问题进行决策。所优选的总体设计要达到最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因此,总体评价必须保证这些重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正确性。 372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油气藏地质建模技术

《油气藏地质建模技术》作业 ———留西油田L17断块314小层砂层厚度克里金展布 学院:能源学院 专业:油气田开发地质 姓名:姜自然 学号:2013020204 任课老师:董伟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9日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油气藏地质建模技术”课程考试大作业 留西油田L17断块314小层砂岩厚度分布结构特征研究 留西油田位于河北省献县,为冀中坳陷留西构造带中部留西油田低渗透油层,断层密集,断块破碎,是一个夹持于留路断层和大王庄东断层之间的地堑带,呈北西向延伸、北陡南经北高南低的鼻状构造。从北向南,分成留416断块、留17断块、路43断块、留80断块。区内主要为下切谷、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三种沉积相类型。从前期地质勘探开发和生产效果发现,留西油田油藏构造破碎,断层多,断块多,勘探开发难度大;砂层厚度大,平面变化快,隔夹层分布不稳定,储层非均质严重;油层埋藏深,平均在3206 m 左右;储层物性差,平均渗透率17×l0-3um 2左右;在开发中出现注术压力高,吸水能力差,油井能量低,采液强度低等特点。 一.314小层砂岩厚度统计特征 0246810 12 14 16 18 20 22 40 80 120 160 图1 留西油田L17断块314小层砂岩厚度频率直方图 表1 砂岩厚度统计数据

分析: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314小层存在砂体的井(包含了虚拟井)有252口,砂岩厚度分布明显以0-2m厚度的薄层砂体为主(125个0-2m厚度的砂层),约占已有砂层数量的49.6%,2-10m厚度的总数量约占总数的47.62%左右(120个2-10m厚度的砂层),10m以上大厚度的砂层数量较少,共有7口井有,约占砂层数量的2.78%。由此可以看出L17断块的砂体纵向分布以薄层砂体为主,厚层砂体相对不太发育,反应了储层的纵向非均质性较强。 二.314小层砂岩厚度实验变差函数曲线拟合

吐哈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

吐哈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 答辩人:韩成 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2002年11月20日

吐哈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 随着吐哈盆地勘探已进入中后期,那些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少,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的面临的是低孔、低渗,低电阻油气层和致密砂岩储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仍然是测井解释的一道难题。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油、气、水电性特征不明显,油气层与相邻水层的电阻率差别微乎其微,应用常规理论和解释方法很难区分油、气、水层,另一方面在储层中造成低电阻率的原因又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口井中,由于沉积环境、岩性、孔隙结构和饱和度的不同,造成低电阻率的原因也会千差万别,从而给解释工作和储层评价带来较大的困难。 一、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 通过几年来对雁木西油田、神泉油田和胜北油气田等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研究,总结了吐哈盆地几种较为典型的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和试油证实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微孔隙发育的低电阻率油气层 形成微孔隙的原因是由于岩石细粒成分增多(粒度资料分析粒径在100μm左右),泥质含量高(粘土的主要成份为伊利石、蒙脱石或伊蒙混层,以搭桥式形成线线接触或点线接触,而非形成结构泥质),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孔隙直径变小和微孔隙发育,造成束缚水含量明显增大,同时由于高矿化度地层水作用导致油气层低电阻率。

2、高—极高地层水矿化度的低电阻率油气层。 岩性纯、分选好,但地层水矿化度高(30×104mg/l),导致深探测电阻率低,含油饱和度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当时的沉积环境,即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内陆湖;另外是喉道半径细,束缚水饱和度高,构成导电网络从而形成低电阻。通常试油为纯油。 3、富含泥质的低电阻率油气层 淡水地层中粘土的附加导电性是造成电阻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在地层水矿化度高的条件下这种附加导电性并不显著,但在淡水泥质砂岩地层中,这种附加导电性使得油气层的电阻率与水层相差无几。 4、油柱高度影响油气层电阻率的高低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构造幅度低,油柱高度小,油水过渡带宽的油气藏。由于油柱高度小,毛管压力弱,含油饱和度低,是造成油气层低电阻的主要原因,该类油气层在试油前期常常产纯油或含少量的水,而到中后期往往油水同出。 5、侵入影响 一般在淡水泥浆钻井过程中,由于泥浆滤液的侵入,油气层形成减阻侵入而水层形成增阻侵入,从而使二者的电性差别逐步缩小,以致于较难区分油、水层。通常在高矿化度地层水地区,侵入对感应测井的影响大于对侧向测井的影响,同时由于浸泡时间的不同,深、中感应,深、浅侧向测井受到侵入影响时的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这将在下面实例中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6、裂缝发育引起的低电阻率油气层

《油田开发管理纲要》

[石油法规]《油田开发管理纲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利用和保护油气资源,合理开发油田,加强对油田开发工作的宏观控制,规范油田开发各项工作,特制定本《纲要》。 第二条油田开发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规章制度,贯彻执行股份公司的发展战略。 第三条油田开发必须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油藏评价,加快新油田开发上产,搞好老油田调整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和石油资源接替的良性循环。 第四条油田开发主要包括以油田开发地质为基础的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经济评价等多种专业。油田开发工作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发挥各专业协同的系统优势,实现油田科学、有效地开发。 第五条油田开发要把油藏地质研究贯穿始终,及时掌握油藏动态,根据油藏特点及所处的开发阶段,制定合理的调控措施,改善开发效果,使油田达到较高的经济采收率。 第六条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共享,加大油田开发中重大核心技术的攻关和成熟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搞好信息化建设。 第七条依靠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优化投资结构,实行精细管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油田开发效益最大化。 第八条油田开发部门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岗位培训,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与管理队伍,为全面完成开发任务提供保障。 第九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油田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都要有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健康、安全、环境(HSE)体系的有关规定,积极创造能源与自然的和谐。 第十条本《纲要》适用于股份公司及所属油(气)田分公司、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的陆上油田开发活动。控股、参股公司和国内合作的陆上油田开发活动参照执行。 第二章油藏评价 第十一条含油构造或圈闭经预探提交控制储量(或有重大发现),并经初步分析认为具有开采价值后,进入油藏评价阶段。油藏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油藏评价部署方案;进行油藏技术经济评价;对于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油藏,提交探明储量,编制油田开发方案。 第十二条油藏评价项目的立项依据是油藏评价部署方案,要按照评价项目的资源吸引力、落实程度、开发价值等因素进行优选排序,达不到标准的项目不能编制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没有编制油藏

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及特征

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及特征 韩书权马雪团 (胜利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测井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复杂,类型繁多,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是测井油气评价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低电阻率油层形成原因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类型和地质特征,为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和储层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韩书权(1965—),男,河南伊川人,胜利钻井工艺研究院高级经济师,从事钻井工程信息技术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 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勘探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一些复杂的隐蔽性油气藏逐渐被发现和认识。低电阻率油层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这些低电阻率油气藏的发现,扩大了勘探领域,同时对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和评价这类油气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类型的认识和识别,则是不同类型低电阻率油层评价的重要基础。对于低电阻率油层的认识,需要从成因类型电性特征和储层地质特征着手分析。 一、低电阻率油层定义 所谓低电阻率油层,是指油层电阻率相对于邻近水层电阻率而言,电阻率值偏低并引起油水层解释困难,或者油层电阻率小于或接近于围岩电阻率的一类油气层。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描述低电阻率油层: ①从油气层电阻率绝对值考虑。国内大多数油田的油层电阻率范围在3~100Ω·m之间,小于这一电阻率“下限”的油层即可称之为低电阻率油层。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其标准也不一样。②与邻近水层比较。此类低电阻率油层通常不以电阻率绝对值的大小来定义,而以电阻率指数小于3进行定义。这就意味着,其电阻率与邻近水层十分接近,甚至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③与相邻围岩层比较。与上下泥岩电阻率相比,油层电阻率明显偏低或相同。 二、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根据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因素,可大致将低电阻率油层分为以下几类: 1、高-极高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的低电阻率油层。在高矿化度地区,含盐量极高的地层水附着在岩石颗粒表面及毛管孔隙中,形成发达的导电网络,促使油层的电阻率明显降低。这类油层常存在于含泥量较少的砂-粉砂岩地层,电阻率绝对值相当低,但明显大于其周围的典型水层,电阻率增大率较大,一般大于4,具有中等以上的含油饱和度。 2、具有高束缚水饱和度的低电阻率油层。由于岩石中细粒成分(粉砂)增多或(和)粘土矿物的充填富集,导致产层微孔隙含量明显地增加,形成微孔隙与渗流孔隙两种孔隙系统同时并存,以及以微孔隙系统为主的孔隙结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产层的束缚水含量将明显增大,含油饱和度降低,导致电阻率降低。这类油层具有低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高束缚水饱和度的特点,地层含水饱和度大于50%;电阻率增大系数小于3,其电阻率与邻近的水层十分接近,甚至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尤其是在高矿化度地区,电阻率绝对值相当低。而且同一地区,高、低含油饱和度的油层时常并存

复杂油气藏的解释评价及测井系列-测井技术06

复杂岩性油气藏的测井系列及解释评价 魏钢王忠东 (辽河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辽宁盘锦 124011) 摘要:近些年来,在各种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等复杂岩性地层中均发现了较为可观的工业油、气藏,但要如何高效、准确的利用测井资料来寻找开发此类油气藏,如何有效地对这类油气藏进行解释评价,仍然是较为复杂的难题。本文针对辽河油田复杂油气藏类型多的特点,充分利用丰富的测井资料及测井新技术对几种复杂岩性油气藏的配套测井系列及测井解释评价提出几点认识。 关键词:复杂油气藏测井系列新技术储层评价 WEI GANG,WANG ZHONGDONG WELL-LOGGING SERIES AND INTERPRETATION TO COMPLICATED OIL AND GAS RESERVOIRS. (Well logging Co.,Liaohe Petroleum Exploration Bureau,Panjin,liaoning 124011 ,China) ABSTRACT: Recent years,considerable industr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were found in all kinds of carbonatite、igneous rock、metamorphic rock,but how to use well-logging material high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continue to find these kinds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nd how to evaluate these reservoirs is still very complicate difficult problem.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various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LiaoHe oil field,efficiently useing abundant well-logging material and advance well-logg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gives some cognitions about well-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well-logging series to several complicat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Subject Terms: complicate oil and gas reservoir low resistivity sand rock well-logging series advance technology reservoir evaluation 引言 辽河油田含油气储层的岩性多种多样,既有常见的沉积岩,也有岩浆岩和变质岩。具体岩性有砂泥岩、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花岗岩、粗面岩、玄武岩、凝灰岩、辉绿岩、安山岩、英安岩、角砾岩以及石英岩等。其中碳酸盐岩、火成岩、及变质岩复杂岩性地层电阻率普遍较高,三孔隙度曲线接近骨架值,很难反映储层的特征,用常规测井曲线较难判断储层参数(φ,k,Sw),结合测井新技术较为容易地解决了这一困难,针对这些特殊岩性油气藏主要加测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或井周声波成像测井,另外在其中部分井又增加了核磁测井、阵列声波测井,其应用评价效果比较显著。

沉积相及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沉积相研究现状 相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引入地质文献的,并认为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1838 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开始把相的概念用于沉积岩研究中,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自此以后,相的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使用。 20 世纪以来,相的概念随着沉积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而广为流行,对相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把相简单地看做“地层的横向变化”;另一观点则把相理解为环境的同义语,认为相即环境;还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 一般地,沉积相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反映特定的环境或过程的沉积产物。实际上,对沉积相的含义有各种理解,由此造成有关术语的不尽相同的用法。或指沉积产物的外观,或指其成因,或指其沉积环境,或表示具有成因意义的沉积产物的综合特征等等。所有基于这些理解而从不同角度(如沉积构造、成分、化石、介质乃至颜色等等)定义的各种术语,都被普遍地使用。 作为科学研究,相的定义应当是客观的,然而被定义为某种“相”的沉积产物在反过来推断其过程时,又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换句话说,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或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相当完美的某种过程或环境产生的特定产物,但是在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际产物就很少能与理论上的模式吻合得那样完美。除了观察、测量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外,沉积产物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乃是其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沉积物。比起古代的和过程缓慢的沉积物来,人们对现代的和快速形成的产物,能够具有更精确的认识。 沉积相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的概念:Walther 相律阐明了相在横向和纵向序列上的联系;旋回沉积作用的概念肯定了沉积层序的一般规律性;相的接触型式及其组合关系,则指示了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其在时间上的变迁。 沉积相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对观察现象作出解释。对于像沉积过程这样复杂的自然现象,建立一些经过简化的理想模式是必需的。迄今为止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相模式,每个模式都代表形成一种特定产物的特定环境。大部分模式是根据现代过程归纳出来的“实际模式”。模式不仅有助于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并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摘要 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后而形成。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油气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时,称工业性油气藏,否则称非工业性油气藏。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及工艺技术水平。 关键词:三个阶段;来源;运移;进展 1、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第一阶段 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研究成果有: (1)在1861年怀特提出的早期背斜学说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石油勘探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油气藏形成的背斜学说。在“背斜圈闭理论”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非背斜圈闭理论”,进行了早期的石油圈闭分类,分析了油气藏形成的具体地质条件。 (2)通过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流体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浮力、水动力和毛细管力为成藏过程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流体势的概念,并根据流体势分布断地下油、气和水的运动方向,解决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问题,将油气成藏过程作为动力学过程,从而使油气成藏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随着国内外石油勘探的广泛开展,证实了陆相成油理论,促使地质学家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石油的生成和聚集,研究油气成藏机理。 1.2 第二阶段 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的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主要表现在: (1)有机地球化学在烃类生成、成熟和初次运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定了有机质类型、丰度、演化,对成烃和排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2)研究了成藏过程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聚集机理,在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