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及产品铭牌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及产品铭牌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及产品铭牌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及产品铭牌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及产品铭牌

编号:制造单位

组织机构代码制造许可证编号

产品名称制造许可级别

产品编号设备代码

产品图号压力容器类别

设计单位

组织机构代码设计许可证编号

设计日期年月日制造日期年月日

本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经过质量检验,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及其设计图样、相关技术标准和订货合同的要求。

检验责任工程师(签章):日期:

质量保证工程师(签章):日期:

产品质量检验专用

章年月日

注:本合格证包括所附的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

的要求,将其信息输入特种设备的设备数据库。

附表 b

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

编号:

设备类别

固定式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品种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设备代码 压力容器类别 产品标准

设计使用年限

容器容积

m

3

容器内径

mm 容器高 ( 长) mm 壳体

壳体

mm 壳体和封头

kg

重量

材料 封头

厚度 封头

mm

内件重量 kg

主要 内衬

内衬 mm

充装重量 kg

夹套

夹套 mm 参数

壳程 MPa

壳程

℃ 最高 壳程

MPa

设计 管程 设计 管程

允许 管程 压力

MPa 温度

工作

夹套

夹套 ℃

压力 夹套

壳程介质

管程介质

夹套介质

结构 主体结构型式 安装型式 型式 支座型式

保温绝热方式 ( 有填方式、无划 “—”)

检验

无损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比例 % 耐压试验种类

耐压试验压力 MPa 试验

泄漏试验种类

泄漏试验压力 MPa

热处理种类

热处理温度

安全附件与有关装置

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制造单位

制造 监检机构

监检

机构组织代码 机构核准证编号

情况

附件 C

压力容器产品铭牌

( 1) 压力容器产品铭牌监检标记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压力容器

制造日期年月日类别

设计压力MPa 耐压试验

MPa

最高允许

MPa 压力工作压力

设计温度℃容器净重kg 主体材料容积m3 工作介质产品标准

制造许可制造许可

级别证编号

制造单位

设备代码使用登记证编号

铭牌的拓印件或者复印件存于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

( 2) 换热容器产品铭牌监检标记

产品名称●

管程(夹套)壳程(壳体)

产品编号设计压力MPa MPa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类别压力

制造日期年月日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容器净重kg 设计温度换热面积m2 工作介质折流板间距mm 主体材料

产品标准制造许可级别

制造单位MPa MPa MPa MPa ℃℃

制造许可

证编号

设备代码使用登记证编号

铭牌的拓印件或者复印件存于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

压力容器就位安装竣工资料

工程安装合格证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安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装许可证编号:

目录 1、开工告知书 2、安装单位的资格证书 ................................. 3、就位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 4、从事就位安装检验的人员名单 ................. 5、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和报告 ............... (1)设备基础允许偏差项目复测记录............... (2)立式设备安装记录或卧式设备安装记录............... (3)防腐保温层检查记录.................... (4)设备压力试验记录(水压、气压或气密性试验) (5)安全附件合格证及安装检查记录............... (6)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 (7)工程竣工验收证明..............

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 使用单位: 称: 别: 号: 出厂编号: 安装地址: 安装许可证编号 该台锅炉压力容器由本安装单位负责安装,特此证明安 装质量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安装单位(公章): 年月曰安装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电话: 法定代表人(签章): 技术负责人(签章):

设备基础允许偏差项目复测记录

立式设备安装记录 单元名称 为两测点间的距离, 项目方位 允许值 (mm) 实测值 (mm) 项目测量部位 允许 值 实测值 (mm) 标咼偏差 (A) 0中心线位 置偏差 9090 180 铅垂度 27090 结论 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专业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质量检查员班(组)长 年月曰 工程名称 设备名称位号设备产品编号 年月曰 上部(0) 180°

产品安全数据表

产品安全数据表 1995年10月3日修订 1. 制造者资料 【公司名称】 株式会社 AUDEC 【地 址】 东京都大田区东马込2-19-10 第7下川大楼 【负责部门】 气雾剂产品部 【电 话】 03-3774-5259 【传 真】 03-3776-0881 【紧急联系电话】 03-3774-5259/03-3771-6803 2.产品名称 金属烧结防止剂 SEZCUT420 3.产品规格 气雾剂 4. 物质特点 【单质产品·混合物的区分】 混合物 【化学名称】 铝粉末和液化石油气(L.P.G)的混合物 【成分、含量及其它信息】 化学名称 *1 铝糊剂 二氯甲烷* 液化石油气 其它 含量 5% 35% 57% 2% 分子式 AL CH2Cl2 日本官报公布整理号 不适用 (2)-36 不适用或(9)-1697 CAS No. 7429-90-5 75-09-2 联合国分类 4.1级 6.1级 等级Ⅲ2级 副次危险3级 联合国编号 1309 1593 1075 *1记载了占铝糊剂85%的有关铝的资料。 5. 危险·有害性分类 【分类名称】 易燃性固体、急性毒性物质以及高压气体 【危险性】 火灾、易爆性 【有害性】 有毒性 【环境影响】 *以下都为二氯甲烷资料 ◇分解性 ◇浓缩性(倍率) ◇鱼毒性 原料中所用的铝糊剂中铝的特性,加热后会产生在空气中易爆的混合气体。遇高温表面、火星或明火则会着火。与水、酸或碱接触,会产生热量和氢气,因此在密闭的空间有引发爆炸的危险。用于喷雾剂的液化石油气易爆炸。另外,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处。 挥发蒸气刺激人的眼、鼻、咽喉,具有麻醉的作用。如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高浓度蒸气,则会引起急性中毒。如长时间或反复接触皮肤,则会引起皮炎。另外,铝粉尘也具有毒性。 5~26% (by BOD) 浓 2.0~5.4倍 (250μg/R) 浓 <0.4~40倍 (25μg/R) 绯鲣鱼 LC50/48H 331.0mg/R

压力容器安装报验

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申报流程 1、项目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在安装施工前先熟悉蓝图内管道、容器的类型及 类别。 2、准备好如下申报开工告知内容给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一式四份); 2.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安装合同; 3.压力管道、压力容器施工蓝图一份(蓝图上必须有工程施工图设计出图 专用章、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 4.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安装资质; 5.压力管道、压力容器设计资质; 6.压力管道、压力容器施工方案; 7.特种设备焊接作业人员操作证; 8.项目负责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的管理人员资质证书; 9.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安装体系责任人任命的通知; 10.压力管道、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 11.压力管道主要材料质保书、合格证。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书。 1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13.焊接工艺指导书。 3、申请单位提交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相关资料→组织资格审核→到当地技术 质量监督局办理审批手续。 4、在办理工程中,对压力管道、压力容器上所用的安全阀、压力表到当地校 验检测单位进行校验,为工程安装做准备。

5、通知建设单位将以后的压力管道、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到当地培训拿压力管 道、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证书,为办理压力管道、压力容器使用证书做准备。 6、技监局办理批准后,到当地锅检所提交开工告知书,提交后锅检所一般在 3~5个工作日内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验。 7、在施工完成至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系统水压(空压)时,需请当地锅检所、 监理、业主(管理公司)、施工方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试压的资料登记。 8、在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系统完成后,请当地锅检所、监理、业主(管理公 司)、施工方到现场进行竣工验收,并提供相应竣工资料审核,办理压力管道、压力容器使用证书做准备。 9、办理压力管道、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书申报如下: 1.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 2.《压力管道注册登记表》、《压力容器登记卡》(一式三份,每页盖公章); 3.建设单位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4.压力管道、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建设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 6.压力容器设计文件(图纸); 7.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 8.建设单位根据当地要求进行编制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9.压力管道按照质量证明书; 10.压力管道按照竣工图(单线图); 10、以上资料齐全后一般在10~1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使用登记证书。

压力容器年度安全检查表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零部件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十二月

检查人:时间:年月日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是否符合要 求 存在问题备注 1 基础资料在用压力容器逐台编号、登记、建台帐且编号标示于容器显要部位 在用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 有定期巡回检查记录 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运行记录齐全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 设备本体 状况 设备的本体没有明显的损坏 表面无油污、浮灰 焊缝平稳,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 渣 人孔、手孔、封头(端盖)等处无泄露 疏水器、排污阀及其管道无泄露,布局 合理 外表面无腐蚀严重现象 无跑、冒、滴、漏现象 排水、排污装置运行稳定,定期排污 3 与外部连 接 容器与相邻管道,构件间无异常振动、 响声、摩擦 连接管道是否有防静电跨接,安全色是 否正确 与外部管道连接处不得有松动、错位现 象 4 本体垂直安装在基础面上,不得倾斜底部支架应牢固,不得有活动现象罐体有接地装置 5 安全附件直读式的液位计其液位应当显示清楚,便于观察,且最高、最低液位有明显标志,防止假水位现象 安全阀的安装位置是否在容器的最高位置,是否有截止阀,是否处于常开状态。 安全阀是否每年检验一次,铅封是否完好,记录是否齐全,是否有安全阀台帐安全阀开启压力不大于设计压力,但应大于最高工作压力 安全阀选型是否正确、安全阀是否泄露、是否锈蚀严重 压力表极限刻度值为工作压力的1.5~3

倍,最好为2倍,表盘直径不小于 100mm,压力表的精度符合规定,经校验并在有效期内 在压力表和压力容器之间装设三通旋塞或者针形阀、且有开启标记及锁紧装置;用于水蒸汽介质的压力表应装有存水弯管 同一系统上的各压力表的读数是否一 致 低压0.1~1.6MP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中高压1.6~100MP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 压力表表盘玻璃完好、刻度清晰、完好运行 按规定装设温度计完好、灵敏可靠 6 设备运行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压力、温度等在允许范围内,不存在超压、超温运行所运行仪器仪表运行参数正常,与直读水位表、压力表一致 运行记录上的各项参数记录与实际一致,在允许的参数内 气瓶在充装时,其充装量得到保证,充装前后能够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好记录 8 安全警示 标志 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牌 9 检修检修时,必须卸完所有压力,温度到常温时,方可更换附件及维修。 10 其他以水为介质产生蒸汽的压力容器,必须做好水质管理、监测和化验,有可靠的水处理措施 11 存在其它问题及整改要求: 检查考核意见: 单位负责人:

压力容器质量检验

压力容器质量检验

压力容器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对压力容器产品制造流程中的检验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产品制造竣工最终检验、资料管理等项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做出规定。 2.检验技术管理 .检验技术管理的要求 2.1.1.检验管理工作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1.2.检验责任人对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负责。检查员在检验责任人的指导下开展具体业务工作。 2.1. 3.产品质量标准以图样的技术文件要求为准。 2.1.4.产品质量的评定以质量检验部门的检验结论为准。 2.1.5.检验人员应对作业者执行工艺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必要时在征得检验质控责任人同意后,有权对作业者发出停工指令。 2.1.6.汇总整理产品竣工资料,出具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 .检查员的职责 2.2.1.以施工图和工艺文件为依据,按检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产品制作的全流程进行检查,并作好检验记录。不合格产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2.2.2.督促施工者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2.2. 3.核实零部件制造工艺流程卡、工序记录表的填写,确认无误后签署确认章。 2.2.4.产品完工检查验收时,及时将该产品实施质量控制的工艺文件、检

验记录表卡进行收集和整理,交检验责任人。 .不合格品控制、纠正和预防按Q/—200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检查员除进行产品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和实物质量检查外,还应按企标Q/—2005《压力容器标记管理制度》和企标Q/—2005《压力容器焊缝标记规定》作好检查并做好各种检验记录。 2.5.零部件制造工艺流程卡和工序记录表应按规定内容由各工序施工者认真填写并签字,检查员在检查核实确认无误后,随序传递。做到工艺文件、表、卡、图样、和实物同步。 3.产品质量检验 .外购件、外协件质量检验 3.1.1.凡外购件检验按企标Q/—2005《压力容器外购件管理制度》执行。 3.1.2.需进行复验的外购和外协件,应对要求的复验项目进行检查。 .机加工件的质量检验 按图样和工艺文件要求,对机加工件的材料、标记移植、加工精度等进行检查。检查数量可按加工批量的大小决定抽检或全数检查。 .铆焊件质量检验 3.3.1.封头检验

(完整word版)压力容器安全检查表.doc

压力容器安全检查表 编制:王再兵 审核: 批准: 淄博郡优化工有限公司 二 O 一 O 年一月

压力容器安全检查表 被检查设备: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序号检查项目 1基础资料 设备本体2 状况 与外部连3 接 4本体5安全附件 设备编号: 是否符合要 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备注 求 在用压力容器逐台编号、登记、建台帐 且编号标示于容器显要部位 在用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 有定期巡回检查记录 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运行记录齐全 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设备的本体没有明显的损坏 表面无油污、浮灰 焊缝平稳,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 渣 人孔、手孔、封头(端盖)等处无泄露 疏水器、排污阀及其管道无泄露,布局 合理 外表面无腐蚀严重现象 无跑、冒、滴、漏现象 排水、排污装置运行稳定,定期排污 容器与相邻管道,构件间无异常振动、 响声、摩擦 连接管道是否有防静电跨接,安全色是 否正确 与外部管道连接处不得有松动、错位现 象 垂直安装在基础面上,不得倾斜 底部支架应牢固,不得有活动现象 罐体有接地装置 直读式的液位计其液位应当显示清楚, 便于观察,且最高、最低液位有明显标 志,防止假水位现象 安全阀的安装位置是否在容器的最高 位置,是否有截止阀,是否处于常开状 态。 安全阀是否每年检验一次,铅封是否完 好,记录是否齐全,是否有安全阀台帐 安全阀开启压力不大于设计压力,但应

大于最高工作压力 安全阀选型是否正确、安全阀是否泄 露、是否锈蚀严重 压力表极限刻度值为工作压力的 1.5~3 倍,最好为 2 倍,表盘直径不小 于 100mm,压力表的精度符合规定,经 校验并在有效期内 在压力表和压力容器之间装设三通旋塞 或者针形阀、且有开启标记及锁紧装置; 用于水蒸汽介质的压力表应装有存水弯 管 同一系统上的各压力表的读数是否一 致 低压 0.1~1.6MP 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2.5 级,中高压 1.6~100MP 压力表精度不低 于 1.5 级 压力表表盘玻璃完好、刻度清晰、完好 运行 按规定装设温度计完好、灵敏可靠 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压力、温度等在 允许范围内,不存在超压、超温运行 所运行仪器仪表运行参数正常,与直读 水位表、压力表一致 6 设备运行 运行记录上的各项参数记录与实际一 致,在允许的参数内 气瓶在充装时,其充装量得到保证,充 装前后能够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好记录 8 安全警示 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牌标志 9 检修检修时,必须卸完所有压力,温度到常温时,方可更换附件及维修。 以水为介质产生蒸汽的压力容器,必须 10 其他做好水质管理、监测和化验,有可靠的 水处理措施 存在其它问题及整改要求: 11 检查考核意见: 单位负责人:被检查班组现场人员:被检查部门负责人: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及产品铭牌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及产品铭牌 编号:制造单位 组织机构代码制造许可证编号 产品名称制造许可级别 产品编号设备代码 产品图号压力容器类别 设计单位 组织机构代码设计许可证编号 设计日期年月日制造日期年月日 本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经过质量检验,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其设计图样、相关技术标准和订货合同的要求。 检验责任工程师(签章):日期: 质量保证工程师(签章):日期: 产品质量检验专用章 年月日 注:本合格证包括所附的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 的要求,将其信息输入特种设备的设备数据库。

附表b 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 编号:设备类别固定式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品种 产品名称产品编号 设备代码压力容器类别 产品标准设计使用年限 主要参数 容器容积m3 容器内径mm 容器高(长)mm 材料 壳体 厚度 壳体mm 壳体和封头 重量 kg 封头封头mm 内件重量kg 内衬内衬mm 充装重量kg 夹套夹套mm 设计 压力 壳程MPa 设计 温度 壳程℃最高 允许 工作 压力 壳程 管程MPa 管程℃管程 夹套MPa 夹套℃夹套 壳程介质管程介质夹套介质 结构型式主体结构型式安装型式 支座型式保温绝热方式(有填方式、无划“—”) 检验试验 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比例%耐压试验种类耐压试验压力MPa 泄漏试验种类泄漏试验压力MPa 热处理种类热处理温度℃ 安全附件与有关装置 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单位 制造监检情况 监检机构 机构组织代码机构核准证编号 附件C 压力容器产品铭牌

(1)压力容器产品铭牌 产品名称 ● 产品编号 压力容器 类别 制造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压力 MPa 耐压试验 压力 MPa 最高允许 工作压力 MPa 设计温度 ℃ 容器净重 kg 主体材料 容积 m 3 工作介质 产品标准 制造许可 级别 制造许可 证编号 制造单位 设备代码 使用登记证编号 铭牌的拓印件或者复印件存于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 (2)换热容器产品铭牌 产品名称 ● 管程(夹套) 壳程(壳体) 产品编号 设计压力 MPa MPa 监检标记 监检标记

特种设备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格模板及填写说明

精心整理特种设备(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

共2页第1页

共2页第2页 填写说明 1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等。

2设备基本情况 2.1设备种类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直接印制为“压力容器”。 2.2设备类别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固定式压力容器”或者“氧舱”。 2.3设备品种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相应的品种。固定式压力容器填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第Ⅲ类中压容器、第Ⅲ类低压容器、第Ⅱ类中压容器、第Ⅱ类低压容器、第Ⅰ类压力容器;氧舱填医用氧舱、高气压舱、再压舱、高海拨试验舱、潜水钟。 2.4产品名称 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设备名称。 2.5 则 2.6 2.7 种) 2.8 2.9 3 3.1 3.2 )、小 3.3 3.4 填写使用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3.5单位性质 填写单位经济类型(成分),按照国有、集体、私有、外商、港澳台、合资等。 3.6所属行业 参照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于使用单位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可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食品制造、石油加工、化学、医药制造、化学冶炼、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可分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其他运输业)、其他行业等。按照括号外的大分类填写。 3.7法定代表人 填写使用单位的法人代表(负责人)或者个人企业的业主姓名。

3.8安全管理部门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内部机构,如设备处(科)。没有安全管理部门的,可划“—”。如果安全管理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则填写委托的服务机构名称。 3.9安全管理人员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该台压力容器的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姓名。如果聘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则填写该人员的姓名。 3.10联系电话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压力容器的专职或者兼职、聘用的安全管理人员的联系电话。 3.11单位内编号 填写使用单位对设备进行管理自行编制的设备内部编号。 3.12设备使用地点 目前, /” 4 4.1 4.2 4.3 4.4制造日期 按照产品合格证填写,有的产品表述为出厂日期。 4.5产品合格证编号 填写该产品出厂所附的产品合格证编号,该合格证上的设备代码、产品编号等应当和产品数据表、产品铭牌一致。 4.6设计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合格证上的设计单位名称。 4.7设计许可证编号 填写产品合格证上的设计许可证编号。 4.8产品图号 填写产品合格证上的产品图号。

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标准表格.docx

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

————————————————————————————————作者:————————————————————————————————日期: ?

( 二) 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 1、所需携带资料 (1 )《使用登记表》 ( 附件 3)(一式两份 ) ; (2) 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压力容器 ) ; (3 )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 ( 含产品数据表 ) ; (4) 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证书 ( 安装监检仅适用于医用氧舱的安装 ) ; (5)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 (6)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验收资料; (7) 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走行部分行驶证 ; (8 )医用氧舱设置批准书。

附件 3 压力容器(普查)注册登记表 行政区域 :省市注册状态登记表编号 注册登记机构注册登记日期 设备注册代码更新日期 单位内部编号使用证编号注册登记人员 使用单位使用单位代码 使用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联系电话 容器名称容器类别容器分类 设计单位设计单位代码 制造单位制造单位代码制造国(地区)制造日期出厂编号 产品监检单位监检单位代码 安装单位安装单位代码 安装竣工日期投用日期所在车间分厂 容器内径㎜筒体材料封头材料 内衬材料夹套材料筒体厚度㎜封头厚度㎜内衬壁厚Mm夹套厚度㎜容器容积m3容器高(长 )Mm壳体重量㎏内件重量㎏充装重量㎏有无保温绝热 壳程设计压力MPa壳程设计温度℃壳程最高压力MP a 管程设计压力MPa管程设计温度℃管程最高压力MP a 夹套设计压力MPa夹套设计温度℃夹套最高压力MPa 壳程介质管程介质夹套介质

最新压力容器使用变更登记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共2页第1页

续表 共2页第2页

附录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b1 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等。 b2 设备基本情况 b2.1 设备种类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直接印制为“压力容器”。 b2.2 设备类别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氧舱”。 b2.3 设备品种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相应的品种。固定式压力容器填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第Ⅲ类中压容器、第Ⅲ类低压容器、第Ⅱ类中压容器、第Ⅱ类低压容器、第Ⅰ类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填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包括管束式集装箱);氧舱填医用氧舱、高气压舱、再压舱、高海拨试验舱、潜水钟。 b2.4 产品名称 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设备名称。 b2.5 设备代码 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如果该产品还没有实施编制设备代码,则使用单位可以空格,由登记机关按照设备代码的编制要求填写,其中制造单位代号改为登记机关的行政区划编码(会比制造单位代号多出一位)。 b2.6 设备型号 也称产品型号,按照产品数据表或者相应的设计文件填写,对一般固定式压力容器没有型号表示的可以不填写,划“—”。 b2.7 压力容器品种 由于压力容器的特殊情况,保留压力容器品种概念(不同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设备品种),为储存容器、分离容器、反应容器、换热容器,根据产品数据表或者竣工图提供的填写。

b2.8 主体结构型式 按照产品数据表填写。 b2.9 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产品数据表提供的数据填写。技术资料中未提供的,划“—”。 b2.10 固定资产值 填写该设备购置时的固定资产值(万元)。 b3 设备使用情况 b3.1 使用单位名称 填写使用单位名称(全称),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姓名。 b3.2 使用单位地址 填写使用单位的详细地址,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市(地、州)、区(县)、街道(镇、乡)、小区(村)号等。 b3.3 组织机构代码 填写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身份证编号。 b3.4 邮政编码 填写使用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b3.5 单位性质 填写单位经济类型(成分),按照国有、集体、私有、外商、港澳台、合资等。 b3.6 所属行业 参照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于使用单位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可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食品制造、石油加工、化学、医药制造、化学冶炼、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可分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其他运输业)、其他行业等。按照括号外的大分类填写。 b3.7 法定代表人 填写使用单位的法人代表(负责人)或者个人企业的业主姓名。 b3.8 安全管理部门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内部机构,如设备处(科)。没有安全管理部门的,可划“—”。如果安全管理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则填写委托的服务机构名称。

特种设备(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 及 填写说明

特种设备(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 共2页第1页

共2页第2页

填写说明 1 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等。 2 设备基本情况 2.1设备种类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直接印制为“压力容器”。 2.2 设备类别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固定式压力容器”或者“氧舱”。 2.3设备品种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相应的品种。固定式压力容器填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第Ⅲ类中压容器、第Ⅲ类低压容器、第Ⅱ类中压容器、第Ⅱ类低压容器、第Ⅰ类压力容器;氧舱填医用氧舱、高气压舱、再压舱、高海拨试验舱、潜水钟。 2.4产品名称 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设备名称。 2.5设备代码 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如果该产品还没有实施编制设备代码,则使用单位可以空格,由登记机关按照设备代码的编制要求填写,其中制造单位代号改为登记机关的行政区划编码(会比制造单位代号多出一位)。 2.6 设备型号 也称产品型号,按照产品数据表或者相应的设计文件填写,对一般固定式压力容器没有型号表示的可以不填写,划“—”。 2.7 压力容器品种 由于压力容器的特殊情况,保留压力容器品种概念(不同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设备品种),为储存容器、分离容器、反应容器、换热容器,根据产品数据表或者竣工图提供的填写。 2.8主体结构型式 按照产品数据表填写。 2.9 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产品数据表提供的数据填写。技术资料中未提供的,划“—”。 2.10 固定资产值 填写该设备购置时的固定资产值(万元)。 3 设备使用情况 3.1使用单位名称 填写使用单位名称(全称),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姓名。 3.2使用单位地址 填写使用单位的详细地址,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市(地、州)、区(县)、街道(镇、乡)、小区(村)号等。 3.3组织机构代码 填写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身份证编号。 3.4邮政编码

压力容器安装..-共17页

目录 1. 编制目的 (2) 2. 编制依据 (2) 3. 主要施工工序 (2) 4. 安装流程 (2) 5. 质量保证措施 (8) 6. HSE防护措施 (10) 7. 人力资源计划 (12) 8. 施工机具及材料计划 (12) 9. 附表 (13) 10. JHA分析 (14) 压力容器安装方案

1.编制目的 本方案是为指导浙江LNG接收站工程压力容器安装而编制,以明确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指导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全场压力容器为6台,即低压排放罐、BOG压缩机入口分液罐、丙烷储罐、仪表空气贮罐、空气缓冲罐、氮气储罐。 2.编制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2 TSG R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3 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2.4 SH3510-2019石化设备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5 SH3505-2019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2.6 GB50461-2019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7 SH3514-2019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8 HGJ209-83 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3.主要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基础复测——设备开箱验收——设备吊装就位——设备精平找正——二次灌浆——检查验收——交工验收 4.安装流程 4.1施工人员 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起重工、焊工、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所有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施工人员应熟知本程序及相关的图纸、规范。 4.2施工先决条件 4.2.1技术资料 施工图纸齐全,施工主管技术人员已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图纸交底;施工人员已熟悉施工图纸内容。 施工人员已熟悉施工程序内容。 施工记录表格已具备。 在施工前进行书面告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4.2.2工作环境必备条件 土建基础达到要求,并经验收处理合格,办理过基础交接手续,基础附近的地下工程已完成,场地平整硬化。 施工运输临时道路已整修,保证运输畅通。

申请制造许可产品技术数据表压力容器用

申请制造许可产品技术数据表压力容器用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申请制造许可产品技术数据表(压力容器用) 注:1.具有A1级或A2级或C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即具备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格; 注:2.压力容器一、二、三类及介质毒性和易燃介质的划分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确定,其简要内容可参见附件; 注:3.为了正确划分制造级别,请如实填写可以反应工厂最大制造能力的产品数据(每个级别限填写一种产品)。 填表人:(打印) 签名:日期:年月日

附件: 压力容器一、二、三类及介质毒性和易燃介质的划分 1. 压力容器的分类 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1.1.1 高压容器; 1.1.2 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1.1.3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10 MPa·m3); 1.1.4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 MPa·m3); 1.1.5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 MPa·m3); 1.1.6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1.1.7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1.1.8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 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1.1.9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 (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1.1.10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 m3); 1.1.11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 m3)。 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第款规定的除外); 1.2.1 中压容器 1.2.2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1.2.3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1.2.4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1.2.5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和款规定的除外)。 2. 介质毒性程度的分级和和易燃介质的划分: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程度和易燃介质的划分参照HG 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的规定。无规定时,按下述原则确定毒性程度: 2.1.1 极度危害(Ⅰ级)最高容许浓度<m3; 2.1.2 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容许浓度~< mg/m3; 2.1.3 中度危害(Ⅲ级)最高容许浓度~<10 mg/m3; 2.1.4 轻度危害(Ⅳ级)最高容许浓度≥10 mg/m3。 压力容器中的介质为混合物质时,应以介质的组分并按上述毒性程度或易燃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提供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的依据,无法提供依据时,按毒性危害程度或爆炸危险程度最高的介质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