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形式逻辑复合命题

3形式逻辑复合命题

3形式逻辑复合命题
3形式逻辑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考官出题套路→←

[2.8]代入逻辑推命题真假

[2.9]判断逻辑关系的真假

[2.10]推矛盾和“两难推理”

[2.11]真话假话

[2.8]代入逻辑推命题真假

[考官出题套路特征]

1)题干通过逻辑连词给出数个逻辑箭头,一定还会给出某个命题的真假的条件。

2)选项均是要判断命题的真假

[1]只能顺推,前件为真,可以推出后件真。前假为假,推不出任何信息。

[2]不能逆推,后件为真,推不出任何信息。后件为假,可以推出前件为假

[3] A or B为真,否定or的一边可以推出另一边,肯定一边什么也推不出

[例题1]哲学家:“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不思考。如

果我思考,那么人生就意味着虚无缥缈。"若把“人生并不意味着虚无缥缈”补充到上述论证中,那么哲学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A.我思考。

B.我不思考。

C.我存在。

D.我不存在。

E.人生要过的有意义

[反三段论)

假如A and B →c为真,那么非C and A能推出非B

[先做逆否,再用OR的推理]

A and

B →C,逆否同时成立非

C →非A or非B

1.增加非C为真的条件,可以推出非A or非B为真

2.非A or非B为真,再增加A为真的条件,可以推出非B为真

[例题3]如果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话,那么丙就一定及格了。

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哪项,就可以推出“甲考试及格了”的结论?

[例题2]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并且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那么蔬菜的供应

将大幅增加;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蔬菜供应将大幅增加,那么城

市居民的最低生活将没有保障;如果蔬菜供应大幅增加,那么或者农民增收,

或者社会福利增加。而事实上,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获得了保障。由”

A.农民增收了

B.社会福利增加了

C民众的消费心理没有发生变化

D.民众的消费心理变化了

E.蔬菜供应增加了

[例题4]粤西酒店如果既有清蒸石斑,又有白灼花螺,则--定会有盐煸花蟹;

酒店在月尾从不卖盐煽花蟹;只有当粤西酒店卖白灼花螺时,老王才会与朋友

到粤西酒店吃海鲜。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粤西酒店在月尾不会卖清蒸石斑。

B.老王与朋友到粵西酒店不会既吃清蒸石斑,又吃白灼花螺。

C.粤西酒店只有在月尾才不卖白灼花螺。

D.老王不会在月尾与朋友到粤西酒店吃海鲜,因为那里没有盐煽花蟹。

E.如果老王在月尾与朋友到粵西酒店吃海鲜,他们肯定吃不到清蒸石斑。

[例题5]如果"红都"娱乐宫在同一天既开放交谊舞厅又开放迪斯科舞厅,那么

它也一定开放保龄球厅。该娱乐宫星期二不开放保龄球厅,李先生只有当开放

交谊舞厅时才去"红都"娱乐宫。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星期二李先生不会光顾"红都"娱乐宫。

B、李先生不会在同一天在"红都"娱乐宫既光顾交谊舞厅又光顾迪斯科

C、"红都"娱乐宫在星期二不开放迪斯科舞厅。

D、"红都"娱乐宫只在星期二不开放交谊舞厅。

E、如果"红都"在星期二开放交谊舞厅,那么这天它一定不开放迪斯科

[例题6]只有她去,你和我才会一起去唱卡拉0K;而她只到能跳舞的卡拉OK

厅唱歌,那些场所都在市中心。只有你参加,她妹妹才会去唱卡拉OK。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她不和她妹妹一起唱卡拉OK。

B.你和我不会一起在市郊的卡拉OK厅唱歌

C.我不在,你不会和她一起去唱卡拉OK。

D.她不在,你不会和她妹妹一起去唱卡拉OK。

E.她妹妹也只到能跳舞的地方唱卡拉0K。

[例题7]如果马来西业航空公可的客机没有发生故障,也没有被恐怖组织劫

持,那就是一定被导弹击落了。如果客机被导弹击落,一定会被卫星发现;如

果卫星发现客机被导弹击落,-定会向媒体公布。

要得到“飞机被恐怖组织劫持了”这一结论,需要补充以下哪项?

[例题8] F、G、小、K、L和M六人应聘某个职位。只有被面试才能被聘用,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1)如果面试G,则面试J。

2)如果面试J,则面试L。

3) F被面试。

4)除非面试K,否则不聘用F。

5)除非面试M,否则不聘用K。

[问1]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A.只有F、J和M被面试。

B.只有F、J和K被面试。

C.只有G和另外一位应聘者被面试。

D.只有G和另外两位应聘者被面试。

E.只有G和另三位应聘者被面试。

[例题8] F、G、J、K、L和M六人应聘某个职位。只有被面试才能被聘用,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1)面试G→面试J

2)面试J→面试L

3) F被面试

4)非(面试K) →非(聘用F)

5)非(面试M)→聘用K)

[问2]如果M未被面试,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例题9]“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在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活动指南,反映了从

春到冬一年四季的气温、降水、物候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已知各节气的名称具

有如下特点:

(1)凡含“春”“夏”“秋”冬”字的节气各属春、夏、秋、冬季:

(2)凡含"雨”“露”“雪”字的节气各属春、秋、冬季;

(3)如果“清明”不在春季,则"霜降”不在秋季;

(4)如果“雨水”在春季,则"霜降”在秋季。

春夏秋冬

(A)雨水、惊蛰、夏至、小暑、白露、霜降、大雪、冬至。

(B)惊蛰、春分、立夏、小满、白露、寒露、立冬、小雪,

(C)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寒露、小雪、大寒。

(D)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立秋、寒露、小雪、大寒。

(E)立春、谷雨、清明、夏至、处暑、白露、立冬、小雪。

[例题10]某市已开通运营一、二、三、四号地铁线路,各条地铁线每一站运行加停

靠所需时间均彼此相同。小张、小王、小李三人是同一单位的职工,单位附近有北口

地铁站。某天早晨,3人同时都在常青站乘一号线上来,但3人关于乘车路线的想法不尽相同。已知:

1)如果一号线拥挤,小张就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

1)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张就坐3站后转二号线,再坐4站到北口站。

2)只有一号线拥挤,小王才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

3)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李就坐4站后转四号线,坐3站之后再转三号线,坐1站到达北口站。

4)该天早晨地铁一号线不拥挤。

假定三人换乘及步行总时间相同,则以下哪项最可能与上述信息不一致?

A.小王和小李同时到达单位

B.小张和小王同时到达单位。

C.小王比小李先到达单位。

D.小李比小张先到达单位。

E.小张比小王先到达单位。

[例题11]张立是一位单身白领,工作5年积累了一笔存款,由于该笔存款金额尚不足以购房,他考虑将其暂时分散投资到股票、黄金、基金、国债和外汇等5个方面。该笔存款的投资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如果黄金投资比例高于1/2,则剩余部分投入国债和股票;

(2)如果股票投资比例低于1/3,则剩余部分不能投入外汇或国债;

(3)如果外汇投资比例低于1/4,则剩余部分投入基金或黄金;

(4)国债投资比例不能低于1/6.

1)黄金投资比例高于1/2>剩余投入国债和股票

2)股栗投资比例低于1/3>剩余部分不投入外汇and剩余部分不投入国债

3)外汇比例低于1/4>剩余部分投入基金or黄金

4)国债投资比例不能低于1/6

1)如果黄金高于1/2为真,国债+股票=0~1/2

2如果股票低于1/3为真,外汇+国债=0, 黄金+基金=1~2/3

3)如果外汇低于1/4为真,基金+黄金=1~3/4,国债+股票=0_

可以推出:股票不能低于1/3,外汇不能低于1/4.

[18年押题卷]小王跟他的三个家人(妻子、儿子和女儿)决定在星期日休假的

时间选择一个地方出行,可以去的地方有游乐场、商场和动物园。但是因为这三个地方相隔很远,所以一天时间只够往返一个地方游玩,对于出行,小王说了以下几句话:

1)如果我带妻子或者女儿出门,那么我会去商场

2)如果我同时带妻子和儿子--起出门,那么不能去游乐园。

3)如果我同时带儿子和女儿出门,那么我去动物园

实际上最终小王和某个或几个家人去了游乐园,那么最终跟小王一起

是:

A.妻子

B.儿子

C.带妻子或者不带儿子

D .儿子和女儿

E.儿子和妻子

[例题12]某工厂有员工宿舍住了甲、乙、丙、丁、戊、己、庚7人,每人每周

需轮流值日一天,且每天仅安排一人值日。他们值日的安排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乙周二或周六值日;

(2)如果甲周一值日,那么丙周三值日且戊周五值日:

(3)如果甲周一不值日.那么己周四值日且庚周五值日

(4)如果乙周二值日,那么己周六值日。

[问1]根据以上条件.如果丙周日值班,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周日值班(B) 乙周六值班(C)丁周二值班(D)戊周二值班(E)己周五值班

[问2]如果庚周四值日,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甲周一值日(B)乙周六值日(C)丙周三值日(D)戊周日值日(E)己周二值日

[例题13]题基于以下题干

一江南园林拟建松、竹、梅、兰、菊5个园子。该园林拟设东、南、北3个门,分别位于其中的3个园子。这5个园子的布局满足如下条件:

(1)如果东门位于松园或菊园,那么南门不位于竹园;

(2)如果南门不位于竹园,那么北门不位于兰园;

(3)如果菊园在园林的中心,那么它与兰园不相邻:

(4)兰园与菊园相邻,中间连着一座美丽的廊桥。

A.兰园不在园林的中心。

B.菊园不在园林的中心。

C.兰园在园林的中心。

D.菊园在园林的中心。

E.梅园不在园林的中心。

[问2]如果北门位于兰园,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南门位于菊园。

B.东门位于竹园。

C.东门位于梅园。

D.东门位于松园。

E.南门位于梅园

[例题14]赵元的同事都是球迷,赵元在软件园工作的同学都不是球迷,李雅既是赵

元的同学又是他的同事,王伟是赵元的同学但不在软件园工作,张明是赵元的同学但不是球迷。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王伟是球迷。

B.赵元不是球迷。

C.李雅不在软件园工作。

D.张明在软件园工作。

E.赵元在软件园工作。

代入逻辑推事实真假常见思维误区

逻辑不能逆推

A→B为真,如果B为真什么也推不出

A←B为真,如果B为假(非B为真),什么也推不出

A or B→D,给出Q为真的条件,什么也推不出

[2.3练习题10] [2009年真题]

除非年龄在50岁以下,并且能持续游泳3000米以上,否则不能参加下个月举

行的横渡长江活动。同时,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不能参加。老黄能持续游泳

3000米以上,但没被批准参加这项活动。以上断定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1、老黄的年龄至少50岁。

2、老黄患有高血压。

3、老黄患有心脏病。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 1、2和3至少有一。

E. 1、2、3都不能从题干推出。

E

[2.3练习题11] [ 2001联考真题] [ 2015年396真题](省略才

大嘴鲈鱼只在有鲦鱼出现的河中长有浮藻的水域里生活,漠亚河中没有大

嘴鲈鱼。从上述断定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1鲦鱼只在长有浮藻的河中才能发现。

2漠亚河中既没有浮藻,又发现不了鲦鱼。

3如果在漠亚河中发现了鲦鱼,则其中肯定不会有浮藻。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只有1和2。

E.1、2和3都不是。

逻辑题干:鲦鱼and浮藻←大嘴鲈鱼非鲦鱼or非浮藻→非大嘴鲈鱼

E

[2.3练习题11修改]

大嘴鲈鱼只在有鲦鱼出现或者长有浮藻的水域里生活,漠亚河中没有大嘴鲈鱼。从上述断定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1如果没有鲦鱼,那么河中肯定有浮藻

2漠亚河没有浮藻也没有鲦鱼。

3如果在漠亚河中发现了鲦鱼,则其中肯定不会有浮藻。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只有1和2。

E. 1、2 和3都不是。

E

[2.9练习题20][2003年联考真题]宏达汽车公司生产的小轿车都安装了驾驶员安全

气囊。在安装驾驶员气囊的小轿车中,有50%安装了乘客安全气囊。只有安装乘客安全气囊的小轿车才会同时安装减轻冲击力的安全杠和防碎玻璃。如果上述判宁为真,并且事实.上李先生从宏达汽车公司购进一辆小轿车中装有防碎玻璃,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1这辆车一定装有安全杠

2这辆车一定装有乘客安全气囊。

3这辆车一定装有驾驶员安全气囊。

3

[2.10练习题2] ( 2010.1.55]某中药配方有如下要求:

(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要有乙药材;

(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

(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

(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

如果有天麻,则关于该配方的断定哪项为真?

A、含有甲药材

B、含有丙药材

C、没有丙药材

D、没有乙药材和丁药材

E、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

D

[GCT.2007]比利时是一个以制作巧克力而闻名的国家,到比利时旅游的人都会被当

地的巧克力所吸引。但是,对于理智并了解行情的中国旅游者来说,只有在比利时出

售的巧克力比在国内出售的同样的巧克力便宜,他们才会购买。实际上,了解行情的

人都知道,在中国出售的比利时巧克力并不比在比利时出售的同样的巧克力更贵。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一个结论?

对于[理智and了解行情的人]

1)便宜←购买2)不便宜理智and了解行情的人→不购买

A.理智并了解行情的中国旅游者会在国内购买比利时巧克力。

B.不理智或不了解行情的中国旅游者会在比利时购买该国的巧克力。

C.在比利时购买该国巧克力的理智的中国旅游者,都不了解行情。

D.在比利时购买该国巧克力的中国旅游者既不理智,也不了解行清。

E.在比利时购买该国巧克力的中国旅游者,有些是不理智的。

C

[2.4.2练习题2]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少于两小时,除非

是元旦、星期天或得了较严重的疾病。

若以上论述为真,以下哪项所描述的人不可能是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A.某人连续三天每天跑步仅一个半小时,并且没有任何身体不适。

B.某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要练习吊环。

C.某人在脚伤痊愈的一-周里每天跑步至多一小时。

D.某运动员在某个星期三没有跑步。

E.某运动员身体瘦高,别人都说他像跳高运动员,他的跳高成绩相当不错。

[2.9]判断逻辑真假

[考官出题套路特征]

本类题目一定同时具有下面两点特征:

1)题干一定通过逻辑连词给出数个逻辑箭头

2)正确选项一定也是通过逻辑连词给出的逻辑箭头

[简单题型]只是通过3个基本考点做基本的逻辑变换(技巧1)

[复杂题型]选项逻辑跟题干逻辑不完全一致(技巧2 )

[2.9.1]判断逻辑简单题型

快速秒杀选项技巧:

技巧1:描述题干逻辑或者其逆否命题的选项是正确选项。

[常见套路1]题干给的条件是如果A,那么B;除非不A,否则B是正确选项。

两句话描述的都是A→B的逻辑

[常见套路2]题干给出条件的是如果A那么B;如果非B,那么非A是正确选项

第一句描述的是A→B,第二句描述的是非B→非A,本质相同

[常见套路3]题干给出的条件是A或者B成立,选项给出的是如果非A,那么B

第一句描述的逻辑是A or B,第二句描述的是非A→B或者非B→A,本质相同

[常见套路4]不能设想(A and非B),等同于说A→B

不可能

[例题1]要重振女排的雄风,关键是要发扬拼搏精神,如果没有拼搏精神,战术技术的训练发挥再好,也不可能在超级强手面前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下列各选项除哪项外,都表达了上述议论的原意?

A.只有发扬拼搏精神,才可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B.除非发扬拼搏精神,否则不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C.如果取得了突破性成功,说明一定发扬了拼搏精神。

D.不能设想取得了突破性成功但却没有发扬拼搏精神。

E.只要发扬了拼搏精神,即使战术技术发挥得不好,也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E

[第五章评价类题目.练习题12]

和专门的科研机构不同,高等院校,即使是研究型的高等院校,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这一任务完成得不好,校园再漂亮,硬件设施再先进,教师的科研成果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上述议论的结构和以下哪项最不类似?

A.一个饭店,最重要的是要使顾客感到饭菜好吃价格的合理,服务的周到,环境的优

雅,只有在顾客吃得满意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B.一个人最要紧的是不能穷。一旦没钱,有学问,有相貌,有品行,又能有什么用呢?

C.和学术著作不同,对于文艺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它的可读性、观赏性。只要有足够

多的读者,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就一定能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时体现它的学术术价值。

D.一个国家要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一旦失去稳定,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改革就

失去了可行性。

E.一个品牌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如果广告和其它形式的包装对于某个品牌的产品长期

占领市场确实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那么该产品一定具有过硬的质量。

C

[例题2]对当代学生来说,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学校的课程设计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那么,即使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也不能使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21世纪脱颖而出。以下各项关于当代学生的断定都符合上述断定的原意,除了

A.学校的课程设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才能使当代学生取得成就。

B.如果当代学生在21世纪脱颖而出,那一定是对他们注重了完美的人格的教育。

C.不能设想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21世纪脱颖而出,而他的人格

却不完善。

D.除非注重完美的人格培养,否则21世纪的学生难以脱颖而出。

E.即使不能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学校的课程设计只要注重培养学生

美人格,当代的学生就能在21世纪脱颖而出。

E

[例题4] (2015.396)

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不周延,除非它在前提中周延。以下哪项与

上述断定含义相同?

A.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项在前提中周延,那么它在结论中也周延。

B.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它在结论中周延。

C.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不周延,那么它在前提中也周延。

D.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周延,那么它在前提中周延。

E.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不周延,那么它在前提中也不周延。

D

[例题5]

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果有事办不成,说明既缺乏足够的勇气,又缺乏足够的智慧。

B、如果有事办不成,说明缺乏足够的勇气,或者缺乏足够的智慧。

C、如果没有办不成的事,说明至少有足够的勇气。

D、如果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智慧,那就办不成任何事。

E、如果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就总有事办不成。

B

[例题6]某银行资金交易部最新报告指出,从国内宏观调控的需要看,只

有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加息,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经济扩张的冲动;如果人民币

不加快升值,那么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利率偏低的状况无法纠正,资产

泡沫就有可能越吹越大。据此,可以推出

A.如果人民币加快升值,那么人民币流通性就可以根治

B.如果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那么利率偏低的状况就无法纠正

C.如果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加息,那么就可从根本上抑制经济扩张的冲动

D.如果人民币不能持续不断地加息,那么就不可能根本上抑制经济扩张的冲动,

E.如果人民币加快升值,就可以纠正利率偏低

D

[例题7 ]天然产生的化学物质的结构一旦被公布,就不能取得这种化学物质的专利。但

是在一种天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合成物被当作药物之前,它必须通过与人工合成药品一样严格地测试,最终在-份出版的报告中详细说明药品的结构和观察到的效果。如果以上陈述正确,基于以上陈述,以下哪种说法也正确?

A.任何天然产生的化学物质的结构一旦被公布,它就可以被人工合成出来。

B.人工生产的化学物质的合成物不能取得专利,除非它们的化学结构被公布。

C.如果天然产生的化学物质被证明效果并不差,人们宁愿使用天然产生的化学物

质作药物也不愿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作药物。

D.一旦天然产生的化学合成物被许可作为药物使用,它就不再能取得专利了。

E.一种天然产生的化学物质不能取得专利,除非它作为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已经得

到严格的证实。

D

[2.9.2练习题11]用18世纪的乐器来演奏当时的音乐,能够提供这些音乐听起来

其原始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有用信息。18世纪的乐器不经过修复是不能进行演奏的,

可是,18世纪的乐器经过修复就毁掉了研究人员能够从中获得的有关18世纪乐器制作

技术方面的所有信息。

如果上面的陈述是真的,则以此为基础,下列哪一项也必定是真的?

A.如果18世纪的乐器得到修复,它们就不能用来提供有关演奏这样的乐器的原始技巧

B.已被修复的18世纪的乐器只能提供有关18世纪的音乐听起来其原始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信息。

C.18世纪的乐器是有关那个时期乐器制作技术的信息的惟一来源。

D.一件没有经过修复的18世纪的乐器比已被修复的18世纪的乐器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E.一件18世纪的乐器一旦经过演奏,它就不能作为有关18世纪乐器制作技术的新信息的来源。

E

[GCT.2005]陕西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其表面涂有生漆和影烩。这位研究

秦代军人的服色提供了重要信息。但兵马俑出土后,表面的生漆会很快发生翘

和卷曲,造成整个彩绘层脱落,因此,必须用防护液和单体渗透两套方法进行

保护,否则不能供研究使用。而一且采用这两套方法对兵马俑进行保护,就会

破环研究者可能从中获得的有关秦代彩绘技术的全部信息。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必然为真?

A.采取保护措施后的秦兵马俑只能提供秦代军人服色方面的信息。

B.一个供研究秦代军人服色的兵马俑,不能成为了解秦代彩绘技术的新信息的来源

C.秦兵马俑是了解秦代彩绘技术的唯一信息来源。

D.一个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兵马俑能够比采取保护措施后的兵马俑提供更多信息

B

[例题8]某花店只有从花农那里购得低于正常价格的花.才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花而获

利;除非是该花店的销售量很大,否则,不能从花农那里购得低于正常价格的花;要想有大的销售量,该花店就要满足消费者的兴趣或者拥有特定品种的独家销售权.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必定为真?

A:如果该花店从花农那里购得低于正常价格的花,那么就会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花而获利. B:如果该花店没有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花而获利,则一定没有从花农那里购得低于正常价格的花.

C该花店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人兴趣,而且拥有特定品种独家销售权,但仍然不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花而获利

D如果该花店广泛满足了消费者的个人兴趣或者拥有特定品种独家销售权,那么就会大的销售量.

E:如果该花店以低于市场价格卖花而获利,那么--定是从花农那里购得了低于正常价格的花

E

[例题9]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

“剧作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限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驱壳。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我们的作品才会在人民中传之久远。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只有不离开人民,文艺才不会变成无限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驱壳。

B.历更的创造者都不是历更的“剧中人”。

C.历史的创造者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D.历史的“剧中人“都是历史的“剧作者”。

E.我们的作品只要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就会在人民中传之久远。

A

[例题10]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要人不闻,除非己莫言,为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获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根据以上论述可得出以下哪项?

[例句1]人会知道,除非己莫为[例句1] 非(人会知)》己莫为,做了→会被别人知道[例句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例句2]人不知→己莫为,做了→会被别人知道

A若己不为,则人不知

B若己不言,则人不闻

C.若己者为,则人会知,若己言,则人会闻

D.若能做到捕雀而掩目,则可为之而人不知

E.若能做到盗钟而掩耳,则可言之而人不闻

C

优先级:才---如果----除非

[1]除非A、才B,等于只有A,才B;必须A,才B。B→A

[例句]除非天上掉馅饼,我才嫁给给你,天上掉馅饼←我嫁给你

[2]若A,除非B,等于若A, 则B;若A,必须B. A→B

[例句]若要求功名除非锥刺股。想要求功名,必须锥刺股

若要我屈服,除非我死了。想要我屈服,必须我死了。

逻辑四大考点

考点一:对其他逻辑符号加非(德摩根定律)

非(A and B)=非A or 非B

非(A or B)=非A and 非B

非(A →B)=A and 非B

考点二:or 与→的转换

对or左边加非---可以退出右边对or右边加非---可以退出左边

考点三: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

考点四:A→B成立,B→C成立可以得到A→成立

逻辑箭头可以顺推不可以逆推

A→B成立+A为真==可以得到B为真

A→B成立+B为真==推不出来

A→B成立+B为假==可以得到A为假

非B→非A成立+非B为真==可以得到非A为真

箭头的负命题:肯定前面且否定后面非(A→B)==A and 非B

箭头变或者,否前或肯后非(A→B)==A and 非B===非(非A or B)

逻辑四大误区

误区一:逻辑真不等于事实真()

误区二:A→B,和B→A的区别(逻辑箭头是单向的

误区三:看出来是逻辑真,却得出事实真(定理为前提)

A→B A为公理,强调B

误区四:A→B,为什么有时候看起来,非A却能推出非B

如果我带了钥匙,那么我能进家门如果我没带钥匙,那么我不能进家门(错、还有其他方法进家门)

逻辑学深刻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 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 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 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 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传统逻辑定义)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表现方式: 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 2.逻辑学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 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以此为例) 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 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被称作“西方逻辑之父”,主要逻辑著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分别论述概念、命题(判断)、推理、论证、论辩的方法和如何驳斥诡辩的问题。哲学著作《形而上学》系统论述了矛盾律、排中律,涉及同一律。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及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研究了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和推理形式,提出相应推理规则。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17世纪,实验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研究了科学归纳法问题。《新工具》一书中提出科学归纳的“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奠定归纳逻辑的基础。 穆勒(1806-1873):19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在《逻辑体系》(我国近代学者严复译为《逻辑名学》)把科学归纳法发展为五种: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至此,传统逻辑的基本框架大致形成。 现代逻辑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由莱布尼兹奠定基本思想,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逻辑类型。特点:借助人工语言(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对研究对象整体把握。 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17世纪末期,提出用数学演算的方法处理演绎逻辑;

第七章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堂上操练】 一、填空题: 1.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_______。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和"_______"的逻辑错误。 4.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甲: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 乙:今年原材料提了很多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2.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群众意见?我是群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3.这门课程很难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学不好。 4.凡是你所没有丧失的,就是你有的;你没有丧失角,所以你有角。 5.唐代以后古体诗转韵的也不少,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就是这样。 三、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要求?如不符合,指出违反了哪条基本规律和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这个公司今年做了差不多一百万元以上的生意。 2.张三考试作弊,一种意见是要处分,一种意见是不要处分,这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张三的思想工作。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4.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的天然屏障。 5."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是一种意见,"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也是一种意见,对这两种意见我很难表态。如果一定要我表态的话。我认为:"如果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是一个乡土作家,如果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乡土作家。" 6.既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很好,也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不好。 【课后作业】 一、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请加以简要分析: 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之故意,不是犯罪嫌疑人。 2.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他一有空就行乐,从来不浪费时间。 5,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搞"家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6.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的。 7.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8.问:你的丈夫犯了罪,你知道吗? 答:我们过去可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啊! 问:他贪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知道吗? 答:北京有人比他贪得更多呢! 9.这里的商品既不是价廉物美,也不是价不廉或物不美。 10.父亲:你完成了作业没有? 女儿:谁说我没有完成作业? 父亲:那你就去睡吧。 女儿:我还有一道题没做完。 父亲:你不是说你已经完成了作业?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学习形式逻辑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和方法,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规律和逻辑原理,同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自觉地运用学过的逻辑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逻辑问题。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就中文系而言,本课程应注意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基础课程相联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意重点突出、例证生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教材一般都借用了数理逻辑的语言形式,应注意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转换。 五、本课程讲授一学期,约32学时。书面作业2次。 六、本大纲课程教学内容顺序依托华东师大《形式逻辑》教材内容顺序编排,教学重点为第二、三、四、五、六、十章,教师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多少及学生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由于选用教材不同,内容编排顺序以及个别内容、术语可能小异,教学中应作适当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第一节了解:形式逻辑的对象(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性质(全民性、工具性)。 第二节理解: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了解: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了解:概念内涵、外延的定义 二、掌握: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 一、理解: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二、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三、理解:正概念与负概念 第四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理解:相容关系(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 二、理解:不相容关系(全异:矛盾、反对) 第五节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第六节掌握:定义及其规则 第七节掌握:划分及其规则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第一节了解:命题和推理的概述 第二节性质命题 一、了解: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二、理解:性质命题根据质和量的不同结合分为六种基本形式。 三、掌握:A、E、I、O四种性质命题的项的周延性 四、掌握:主、谓项相同的A、E、I、O四种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第三节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 一、掌握:运用命题变形法的直接推理 二、掌握:依据“逻辑方阵”的命题间关系的直接推理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第一节三段论 一、理解:三段论及其结构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

1、逻辑形式的组成: 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概念的种类 判断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取决于其外延中分子对象数量的多少,仅仅包含一个分子对象就是单独概念,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就是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 普遍概念: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概念。 判断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取决于语句中所规定的对象的属性是整体具有还是其中的分子对象也具有。 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正概念:也叫肯定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3、概念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同一关系):a b 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也都不是a 矛盾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 4、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 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2)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同语反复:在定义项中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定义循环:在定义项中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3)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含混;在定义项中使用了含混不清的概念。 以比喻代定义:定义项用了形象比喻。 4)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用否定联项 5、划分的规则 (1)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划分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划分母项的外延)

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七章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堂上操练】 一、填空题: 1.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_______。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和"_______"的逻辑错误。 4.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出现"_______"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甲: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 乙:今年原材料提了很多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2.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群众意见?我是群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3.这门课程很难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学不好。 4.凡是你所没有丧失的,就是你有的;你没有丧失角,所以你有角。 5.唐代以后古体诗转韵的也不少,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就是这样。 三、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要求?如不符合,指出违反了哪条基本规律和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这个公司今年做了差不多一百万元以上的生意。 2.张三考试作弊,一种意见是要处分,一种意见是不要处分,这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张三的思想工作。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4.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的天然屏障。 5."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是一种意见,"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也是一种意见,对这两种意见我很难表态。如果一定要我表态的话。我认为:"如果鲁迅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是一个乡土作家,如果鲁迅不是一个乡土作家,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乡土作家。" 6.既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很好,也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不好。 【课后作业】 一、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请加以简要分析: 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之故意,不是犯罪嫌疑人。 2.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范畴。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他一有空就行乐,从来不浪费时间。 5,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搞"家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6.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的。 7.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8.问:你的丈夫犯了罪,你知道吗? 答:我们过去可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啊! 问:他贪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知道吗? 答:北京有人比他贪得更多呢! 9.这里的商品既不是价廉物美,也不是价不廉或物不美。 10.父亲:你完成了作业没有? 女儿:谁说我没有完成作业? 父亲:那你就去睡吧。 女儿:我还有一道题没做完。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4-23 01:39:23 一、单选题 1. (5分) 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命题中,“知识分子”( )。 ? A. 都是非集合概念 ? B. 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 C. 都是集合概念 ? D.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下列规则中符合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 ? A. 否定部分选言肢,就要肯定另外的选言肢 ? B. 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 ? C. 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 ? D. 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推理的相同点是()。 ? A. 从个别到一般 ? B. 从个别到个别 ? C. 结论都是或然的 ? D. 前提蕴涵结论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 “并非所有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的,而没有一个科学家不是勤奋的人,所以勤奋的人都是自学成才的”,这个推理是( )。 ? A. 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 B. 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 C. 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 ? D. 正确的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属于() ? A. 负概念

? B. 集合概念 ? C. 普遍概念 ? D. 非集合概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6. (5分) ? A. 所有的工人都不是劳动者 ? B. 并非所有的工人不是非劳动者 ? C. 并非所有的工人都是劳动者 ? D. 所有的工人是劳动者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5分) ? A. SEP ? B. SAP ? C. PIS 依据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进行直接推理,由“所有的工人都不是非劳动者”为前提,推出结论为 ( )。 与SIP 的负判断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是( )。

形式逻辑最全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叫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与语言有不可分类的联系。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借助于语言(语词、句子和句群)来实现和表达的。 3、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有具体内容,也有逻辑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叫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叫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的逻辑形式既与思维的具体内容相联系,其自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普通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只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思维的逻辑形式。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逻辑常项,一是变项。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它们的逻辑常项的不同。 4、简单的逻辑方法: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主要是指: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等。相对于辩证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上述方法是比较简单的。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不同: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个别对象的具体形象及其属性,其中既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也有非特有属性或非本质属性;概念舍支了对象的非特有或非本质的忏悔,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6、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牲,即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称为概念的含义。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范围。 7、单独概念:是反映唯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专有名词和摹状词都表达单独概念。 8、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 9、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叫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叫非集合概念。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组成的统一的总体,一人集合体所具有的忏悔,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体所具有。非集合体则不同。 10、正概念和负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正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负概念。从语言方面说,在表达负概念的语词中,常常含有“无”、“不”、“非”等否定词。负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特定范围而言的,一个负概念所相对的范围,逻辑上叫做论域。 11、同一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都是b,同时所有的b都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12、真包含于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但是有的不是,那么与之间的关系说是真包含于关系,即真包含于。 13、真包含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b都是a,但是有的a不是b,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即a真包含b。 在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中,都有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和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较小的那个概念叫做种概念。这两种关系叫属种关系。 14、交叉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生命的,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15、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中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是重合的。我们

【DOC】普通逻辑基本规律(2课时).

第五章普通逻辑基本规律(2课时) 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所研究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和。 2、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其表达公式。 3、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不能;判断必须,不能。 4、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或; 或______。 5、同一律在思维中的作用,就在于。 6、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其表达公式。 7、矛盾律对人们的要求是。 8、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9、矛盾律的作用在于。 10、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__,其表达公式。 11、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 12、违反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是___。 13、排中律的作用在于。 14、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其表达公式为。 15、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有两条:其一是;其二是。 16、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就会犯和的逻辑错误。 17、充足理由律的主要作用在于。 18、“经验主义不能一概都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就不能加以反对”。这段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19、“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回来的”。这段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0、“对于小王不够团员标准的看法,我是不同意的,可是说小王已经到了团员的标准,我认为也不妥”。这段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1、教师问:“你能说出十七世界化学家的名字吗?”学生答:“他们都死了”。这里学生的回答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2、“两天两夜没停的毛毛雨又下起来了”。这句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3、“我既不赞成形式逻辑有阶级性的观点,也不赞成形式逻辑没有阶级性的观点。”这句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24、“因循守旧不一定都是错误的,例如研究中国古代的瓷器,就很有意义”。这句话违反了律,犯了的逻辑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若出现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则是违反了。()。 (1)同一律(2)矛盾律(3)排中律(4)充足理由律 2、矛盾律的基本内容表明,作为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 (1)必有一真(2)必有一假(3)必然同真(4)必然同假 3、排中律的表达公式是()。 _____ _ _ (1)A→A (2)A∧A (3)A∨A (4)A=A 4、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偷换论题(2)自相矛盾(3)混淆概念(4)虚假理由 5、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混淆概念(2)转移论题(3)自相矛盾(4)模棱两不可 6、排中律的基本内容表明,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1)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2)两个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3)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4)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必然同假 7、保持思维的明确性,这是()。 (1)同一律的作用(2)矛盾律的作用(3)排中律的作用 (4)充足理由律的作用 8、“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教师在辛勤劳动,所以,教师在创造物质财富”,这段话()。 (1)违反了同一律(2)违反了矛盾律(3)违反了排中律 (4)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9、“对恋爱问题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我虽然不认为‘一见钟情’是正确的,但也不认为这有什么错误。”这段话违反了()。 (1)矛盾律(2)排中律(3)充足理由律(4)不违反逻辑规律 10、“他是数学家,但这次演算出了错”。这句话()。 (1)不违反逻辑规律(2)违反了同一律(3)违反了矛盾律 (4)违反了排中律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1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4-23 00:46:38 一、单选题 1. (5分)如果一个论证的论据虚假,则说明该论题一定不成立。()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2. (5分)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为使以上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 A. 有些大嗓门的不是导演 ? B. 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导演 ? C. 有些导演是大嗓门 ? D. 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 (5分)

? A. 只有研究科学方法,下列判断都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除了( )。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B. 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D. 要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 ? E. 如果你有空,请立刻回信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小王和小赵是同学”这一判断是()。 ? A. 关系判断 ? B. 全称判断 ? C. 性质判断 ? D. 特称判断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并非小张既高又胖”,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列哪个断定必定是真的?()? A. 如果小张高,那么他一定不胖

? B. 小张高但不胖 ? C. 小张既不高也不胖 ? D. 如果小张不高,那么他一定胖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6. (5分) ? A. O “我班许多人学过逻辑”是( )判断。 ? B. E ? C. I ? D. A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7. (5分)中国农业大学可以划分为: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等。()? A. 错误 ? B. 正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形式逻辑 展开解析

第九次作业

1.什么是形式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和判断必须保持同一性,亦即确定性。 矛盾律: 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排中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这两个相矛盾的判断必有一个是真的。 充足理由律:对于任何判断都必须有充分的根据才被认为是对的。 2.什么是归纳推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所做的判断扩大为同类一般事物的判断的一种推理。这种推理可简称为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或者称为归纳法。 根据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所作判断的范围是否相同,可把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中一个或几个判断范围的总和与结论中判断的范围完全相同,则这种归纳推理叫做完全归纳法。 用完全归纳法进行推理时,要注意前提的判断范围不要重复,也不要遗漏,亦即前提判断范围的总和不能小于结论

判断的范围。 不完全归纳法: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判断范围的总和小于结论判断的范围,则这种归纳推理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从具体数的运算概括出运算律、指数运算性质等的推理都是不完全归纳法。要注意,根据不完全归纳法推出的结论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判断,只能作为一种假设或猜想,其正确与否,尚需实践检验或证明。 4. 试举例说明分析法和综合法。 例如:θθθθππθsin 1cos cos sin 1,2-=+ ≠-求证已知k 。 (1) 综合法: 证明: θθθθθ222cos )sin 1)(sin 1(1 cos sin =+-∴=+ θθθθθθπ πθsin 1cos cos sin 10sin 1,0cos 2 -=∴≠-≠∴+≠-又k (2) 分析法: 证明: 0sin 1,0cos 2 ≠-≠∴+≠θθπ πθk

(0316)《形式逻辑》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16]《形式逻辑》 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与“亚洲” 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成年人”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外延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同一关系 D:交叉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a方形,b方桌,c桌子,这三词项的外延关系是() A:c全包含于b,b全包含于a B:a与b是交叉关系,b与c是交叉关系,a与c全异 C:a全包含于b,c与它们交叉 D:b全包含于c,a与它们是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D [单选题]a"犯罪团伙”、b"盗窃团伙”、c"盗窃团伙首犯” 这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用欧拉图表示为() A:c全包含于b,b全包含于a B:a与b是交叉关系,b与c是交叉关系,a与c全异 C:b全包含于a,c与它们是全异关系 D:b全包含于a,c与它们是交叉关系

参考答案:C [单选题]“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的外延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关系 B:同一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参考答案:B [单选题]“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都是考试入学的。” 在这句话中两次出现的词项“这个班的学生”是() A:都是集合词项 B:都是非集合词项 C:前者是集合词项,后者是非集合词项 D:前者是非集合词项,后者是集合词项 参考答案:C [单选题]矛盾律要求相互否定的两个命题不能同() A:指一个事物 B:真 C:假 D:可靠 参考答案:B [单选题]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 A:指一个事物 B:真 C:假 D:可靠 参考答案:C

马哲专升本第一次作业

单选. (共20 小题,60 分) 1. 时间、空间是 A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B .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 .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 D .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3 得分:3.0 2. 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A .信息的传播过程 B .信息的产生过程 C .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D .信息的刺激过程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3 得分:3.0 3. 下列说法属于不可能性的是 A .水中捞月 B .海底捞针 C .月中探宝 D .延年益寿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3 得分:3.0 4. 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 A .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B .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 C .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D .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C 分数:3 得分:.0 5. 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A .政治制度演变史 B .阶级斗争发展史 C .宗教信仰变迁史 D .生产劳动发展史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3 得分:3.0 6. 自然和社会统一的基础是 A .自然 B .劳动 C .社会 D .人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3 得分:3.0 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国家政治权力 B .天才人物的创造力 C .社会生产力 D .阶级斗争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C 分数:3 得分:.0 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为 A .它是生产力中的最重要的独立的要素 B .它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C .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D .它是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的形式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3 得分:3.0 9. 当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阻挠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引起的后果是 A .使革命不再成为现实 B .使腐朽的生产关系能够继续长期存在下去 C .使生产力的停滞成为永久的事实 D .形成全面的社会危机 学生答案: D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道成编辑,2012.1.15. 第一章、绪论 【堂上操练】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2.p←q3.有S不是P4.(p

∧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4.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

形式逻辑试题精选范文

形式逻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2.“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同语反复 3.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把“犯罪”限制为“反革命罪”。 4.“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SIP 真 6.“动物”这个概念属于——普遍概念 7.“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同一关系 8.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勤劳”概括为“美德” 9.“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子项相容 10.“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 11.若“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有的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交叉 12.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 1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单独概念 14.若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则这一判断的形式一定是有S是P15.当S真包含于P时——SAP与SIP都真 16.“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全称肯定判断 17.对于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于关系 1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形式逻辑最全期末复习资料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叫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与语言有不可分类的联系。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借助于语言(语词、句子和句群)来实现和表达的。 3、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有具体内容,也有逻辑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叫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叫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的逻辑形式既与思维的具体内容相联系,其自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普通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只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思维的逻辑形式。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逻辑常项,一是变项。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它们的逻辑常项的不同。 4、简单的逻辑方法: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主要是指: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等。相对于辩证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方法,上述方法是比较简单的。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不同: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个别对象的具体形象及其属性,其中既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也有非特有属性或非本质属性;概念舍支了对象的非特有或非本质的忏悔,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6、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牲,即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称为概念的含义。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范围。 7、单独概念:是反映唯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专有名词和摹状词都表达单独概念。 8、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 9、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叫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叫非集合概念。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组成的统一的总体,一人集合体所具有的忏悔,只为该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体所具有。非集合体则不同。 10、正概念和负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正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忏悔的概念就是负概念。从语言方面说,在表达负概念的语词中,常常含有“无”、“不”、“非”等否定词。负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特定范围而言的,一个负概念所相对的范围,逻辑上叫做论域。 11、同一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都是b,同时所有的b都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12、真包含于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但是有的不是,那么与之间的关系说是真包含于关系,即真包含于。 13、真包含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b都是a,但是有的a不是b,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即a真包含b。 在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中,都有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和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较小的那个概念叫做种概念。这两种关系叫属种关系。 14、交叉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生命的,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15、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中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是重合的。我们把这四种关系统称为相容关系。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1_2

形式逻辑_在线作业_A 用户名:最终成绩:100.0

17. 下列判断都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除了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张某或者理论水平高,或者工作能力强 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班许多人学过逻辑”是( )判断。 A I O 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I 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下定义时,如果被定义项外延大于定义项外延,则犯的错误是( )。定义循环 定义过宽 定义不清 定义过窄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定义过窄 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论题必须保持同一”这条论证规则的逻辑依据是()。 充足理由律 不矛盾律 同一律 排中律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同一律 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主.谓项相同而质和量不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差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矛盾关系 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下是某市体委对该市业余体育爱好者一项调查中的若干结论:所有的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所有武 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有桥牌爱好者同时爱好健身操。如果上述结论都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 所有围棋爱好者也都爱好桥牌 健身操爱好者都爱好围棋 有的桥牌爱好者爱好武术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 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若“有S不是P”真,而“有P是S”假,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S真包含于P 全同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全异关系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概述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各种思想逻辑形式的普遍规律,它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我们这里所说的基本规律是相对于特殊规律而言的。我们以前曾经讲过许多逻辑规则,例如定义规则、划分规则、三段论规则等等。这些逻辑规则相对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四条逻辑规律来说,都带有特殊性。它们只在特定的思想逻辑形式里有效。相对于这些逻辑规律来说,逻辑的基本规律则带有普遍性,是对这些规则的进一步概括。因而它们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思想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形式逻辑把它们称为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普遍有效性。逻辑规律是思维活动中的基本准则,对一切思维过程都有制约作用。任何正确的思想,无论是概念、命题还是推理,都必须具有确定性。有确定的内容,确定地反映客观对象,这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正是从不同角度反映这一特征。 同一律提出任何思想与自身同一,矛盾律要求思想不自相矛盾,排中律则排除两个矛盾思想的中间可能性。遵守这三条规律是思想具有确定性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的要求,则势必犯逻辑错误。这是从逻辑规律在思维中的作用说的。 再者,充足理由律也是逻辑思维的必要条件,它是思想具有论证性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的要求,同样犯逻辑错误。

二、客观必然性。逻辑规律不是客观事物的规律,而是思维自身的规律,因此有其主观性。但逻辑规律不是同客观事物毫无关系的纯思维的产物,它有其自身的客观基础,即一切客观事物在其存在时必须具有的规律。因为一切事物在其存在时只能是该事物而非他物;一切事物在其存在时不能是虚无;一切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二者必居其一;一切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 三、逻辑思维具有确定性和论证性的特征。其中,思维的确定性又具体表现为思维的同一性、一贯性和明确性。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有关思维具有确定性的规律,充足理由律是有关思维具有论证性的规律。任何思维活动如若违背了上述四条规律都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逻辑错误。 任何规律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作用。逻辑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同一思维过程,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针对同一对象的思维活动。 所谓“同一时间”,是指思想所涉及的对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那段时间,在此时间内该对象的本质属性保持不变。思维过程中同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思想所涉及对象相对稳定状态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所谓“同一关系”,主要指对象的同一方面。任何对象都有许多方面,是多种本质属性的统一。例如“水”就起码有物理属性方面和化学属性方面。水的物理属性方面表明,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气温摄氏零度时结冰,摄氏100度时沸腾;水的化学属性方面表明,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构成的物质。因此,在不同的关系下,对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作者◆一剑钻神 一、判断(一) 1.SAP是指所有的S是P;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 A 1 1 0 0 0 E 0 0 0 0 1 I 1 1 1 1 0 O 0 0 1 1 1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非传递关系的是: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和判断间的交叉关系。 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具有传递性质的关系的有: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矛盾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