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答案

形式逻辑答案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P13-14)

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2、思维规律。3、客观规律。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二、1、(b)。2、(b)

第二章概念(P43-49)

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

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

六.全部错误。理由:

1、使用了否定;

2、循环定义;

3、定义过窄;

4、循环定义;

5、隐喻;

6、定义过宽;

7、定义过窄;

8、定义过宽。

七、全部错误。理由:

1、是分解;

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3、不是划分;

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

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6、是分解;

7、多出子项;

8、划分不全。

九、1、内涵、外延。2、交叉、反对。3、不相容(全异)、同一。4、(略)。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

7、限制、概括。

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a c d d(c) c d a c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81)

一、(3)、(5)直接表达判断。

二、A A A E O I A(a) E

三、1、不能,能。2、能,能。3、(略)

六、(3)正确。

七、1、SOP。2、真包含于。3、全同、真包含于。4、真假不定。5、特称、肯定。6、SI P 真。

八、c d d d c d

九、de de bc bc

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 。

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 与P全同。

十三、分析:“该来的(人)不(是)来(的人)”可推出“来(的人)不(是)该来的(人)”(sep pes)。“不该走的(人是)走了(的人)”可推出“不走(的人是)该走的(人)(sap sep pes pas)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P110-114)

一、1、第一格AAA式。2、第三格AAI式。3、第二格AEE式。4、第二格AEE式。

二、1、大项扩大。2、中项不周延。3、四概念。4、中项不周延。5、中项不周延。6、中项不周延。

三、1、答案不唯一。2、MIP 3、MOP 4、PAM MAS MAS SOM

(横线)(横线)(横线)SIP SOP SOP 四、1、结论是“有些A是C”或“有些C是A”。2、可推出“所有A不是C”或者“所有的C不是A”。3、能,结论是E或O。4、结论是O,因为前提有特称,有否定。5、不能。只有EEE式可以使三个项都周延两次。而两个否定句不能推出结论。6、结论否定,大项周延,而I的主谓项均不周延。

五、“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中国人生疮。”小项扩大。“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你生疮。”四概念。“你说谎,卖国贼说谎,你是卖国贼。”中项不周延。“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我的话是不错的。”六概念。

六、1、“a与b全异,b与交叉c”分别得出“所有a不是b,有的b是c”,可推出“有的c不是a”。a与c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真包含于、交叉、全异。2、“a包含b,c包含b”即“b真包含于a,b真包含于c”,可分别得出“所有b是a,所有b是c”,可推出“有的a 是c”。a与c的外延关系有4种可能: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

七、1、正确。2、性质命题不是肯定。3、媒介项不周延。4、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变得周延。

八、1、结论如果是肯定,小前提必肯定(2分);结论如果是否定,大项必周延,大前提是特称,只有大前提是否定,才能保证大项周延,小前提必肯定。……(3分)2、第四格里大前提是特称否定,结论必否定,大项必然不当扩大;(2分)小前提特称否定,大前提必肯定,中项必然不周延。所以……(3分)3、前提中最多有三个项周延,且必须是A与E组合,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中项再周延两次,小项必不周延,结论必特称;(3分)前提如果少于三个项周延,中项周延两次,大小项都将不周延,结论必然是特称肯定。所以……(2分)4、小前提否定,大前提必肯定;(2分)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大前提已然肯定,必须全称才能保证大项周延,所以……(3分)5、矛盾的命题肯定否定必相反;(1分)AB肯定,则C必肯定,D必否定;(2分)AB中有一否定,则C必否定,D必肯定,所以……(2分)

九、1、“M与P不相容”得出“所有M不是P”,与“所有M是S”推出“有的S不是P”。S与P的外延关系有三种可能:真包含,交叉,全异。2、“M真包含于P”得出“所有M 是P”,与“有些S是M”推出“有些S是P”。S与P的关系有4种可能:全同,真包含(于),交叉。3、“M真包含S”即“S真包含于M”可得出“所有S是M”,与“所有M不是P”推出“所有S不是P”,S与P的关系是:全异。

十、(1)、(2)、(4)有效;(3)无效(大项扩大)。

十一、1、对称、传递;2、反对称、传递;3、对称、非传递;4、对称,反传递;5、非对称、传递;6、对称、传递。

十二、1、违反对称性关系原理;2、违反非传递性关系原理。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上)(P133-136)

一1、p∧q 2、p∧q 3p q 4 p q 5 p∨q 6 p∨q 7、p强析取q 8 p q 9 p q 10 p q 二、1、真。2、假。3、假。4、否,如选言、假言、负命题。5、只有能打开,才说明曾使用过。若甲不能打开,可断定未曾使用过,甲在说谎,收录机不是他的。

三、1、错。相容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2、错。充分假言推理,不能用否定前件式。3、对。分号前的话等于“只要是快车,就不在这一站停车”,充分假言推理,可以用否定后件式。4、错。是充分假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后件式。

四、1、他如果能跳过这道沟,就一定是运动员。(他如果不是运动员,就不能跳过这道沟)。

2、如果X大于5,那么X大于3。(如果X不大于3,就不会大于5。

3、如果畏惧艰险,就不能胜利到达顶点。(如果要胜利到达顶点,就要不畏艰险。)

4、他如果不会下围棋,就会打桥牌。(他如果不会打桥牌,就会下围棋)。

五、d d c c b c

六、1、小蓝的书包要么是黄的,要么是白的(书包颜色和姓氏不同);(2分)小蓝的书包不是黄的(背黄书包的说话,小蓝回答);(2分)所以小蓝的书包是白的;(2分)小黄的书包是蓝的;(2分)小白的书包是黄的。(2分)2、由b与c可得(1)“手表不是在宿舍丢失的”;(3分)由(1)与a可得(2)“手表是在校园或大街上丢失的”;(3分)由d与e可得(3)“手表不是在校园丢失的”;(2分)(2)与(3)可推出“手表是在大街上丢失的”。(2分)3、由c可得(1)“零点时商店灯光灭了”;(2分)(1)与e可得(2)“乙的证词正确”;(2分)(2)结合d可推出(3)“作案时间在零点之前”;(2分)(3)与b可得(4)“甲未盗窃财物”;(2分)(4)与a可推出“盗窃财物的是乙”。(2分)4、假设C假,则否定了A、B的前件,A、B必同真,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立;所以C真A、B假;所以A、B的后件均假,即“乙是第二,丙是第三”;“甲不是第一”,所以“甲是第四”;剩下的“丁是第一”。5、由(c)得(1)“S不与P全异”,(1)与(a)可得“P与M全异”,可得(2)“所有P不是M”;由(c)得(3)“S不与P叉”,(3)与(b)可得“S与M不全异”,可得(4)“有S是M”;[当然也可推出(5)“有S不是M”、(6)“所有S都是M”,但(5)与(2)推不出,(6)与(2)可推出“S 与P全异”,与(c)矛盾。] (2)与(4)可推出“有S不是P”,S与P是真包含、交叉或全异,结合(c)可得“S真包含P”,可得(7)“有S是P”,(7)与(2)可推出“有S不是M”,所以S与M真包含、交叉或全异,而S与M不全异,所以“S与M真包含或交叉”。

第六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P152-157)

一、1、如果做坏事,就要受到惩罚。2、如果不通过考试,就不能录取(如果要被录取,就要通过考试);并非不通过考试而能录取。3、假;真。4、假;真。5、假。6、小王或者不是大学生,或者不是运动员;小王如果是大学生,就不是运动员(小王如果是运动员,就不是大学生)。7、真;真。8、他不去。9、并非p而且q(非p或者非q)。

二、d d a c c d

三、de ab ad ad be bc

四、abcde acde abe cde

五、(1)a.否。b.是。c.是。d.是。(2)否。是必要条件。(3)p ∧q假,p∨q真。(4)甲不去,乙也不去。(5)不能;能。

(6)小张去,小刘也去。(7)a不是重言式,b、c是重言式。

六、1、由a与b可得(1)“小张在做习题”,(2分) 依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2分) (1)与b可得(2)“小方在读报”,(2分) 依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2分) 最后得“小李在写家信”。(1分) 依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1分) 结论:小张在做习

题,小李在写家信,小方在读报。2、a、b、c可分别写成公式:a. (p∧q)﹁r b.﹁(﹁r∧﹁s) c. s p ﹁(﹁r∧﹁s) (r∧s) r (r∧s) s (s p) ∧s p [(p∧q) ﹁r] ∧r ﹁( p∨q) ﹁p∨﹁q (﹁p∨﹁q)∧p﹁q 所以,甲和丙通过了四级考试,乙没有通过。

3、由a得(1)“所有的A是B”,(1)与b可得(2)“有C不是A”;C与A真包含、交叉或全异,所以(3)“C不真包含于A”;(3)与c可得“C真包含A”,即“A真包含于C”,所以可得(4)“所有的A是C”;(4)与(1)可推出(5)“有C是B”,(5)与b可推出C与B的关系是真包含或交叉。

第八章归纳推理(P196-198)

一、1、简单枚举。2、完全归纳。3、科学归纳。

二、(2)、(4)可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三、1、“磨擦会发热”,简单枚举(科学归纳)。2、“销石能溶解于水”,完全归纳。

3、“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的”,科学归纳(简单枚举)。

四、1、求异法。2、求同法。3、剩余法。4、共变法。5、求同求异并用法。

第九章类比推理与假说(P205-206)

一、b a b b

二、类比推理,其中(1)(3)(4)为“机械类比”。

第十章形式逻辑基本规律(P220-224)

一、1、同一律。2、排中律。3、矛盾律。4、排中律;如果老王是党员,他就是干部。

二、d b b d d

三、(4)(6)(10)无错误。(1)(2)(3)(7)违反了矛盾律;(5)违反排中律;(8)(9)违反同一律。

四、1、偷换论题。2、自相矛盾。3、模棱两可。4、正确。

五、1、自相矛盾:“精神病人可以提出不参加战斗的理由(他本人应当提出……)”与“精神病人不能提出……(假如他意识到……没有精神病)”。2、违反同一律。两人对“围绕松鼠走了一圈”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一。第二个人偷换论题。3、师生二人均“自相矛盾”:他们同时肯定了“依照我们的商定付款”和“依照法院的判决付款”这两个矛盾的命题。但学生是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构筑了一个反二难,是驳斥错误二难推理的一种方法。4、小陈认为丁队夺冠,小唐认为丁队不可能夺冠,所以两人的猜测矛盾。必定一真一假;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人正确,必定是小陈或小唐,则小张和小徐猜错;小张认为“甲队将不是冠军”,所以“甲队夺得冠军”。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猜错,也必定是小陈或小唐,则小张和小徐正确;小徐确信“乙队将夺魁”,所以“冠军属于乙队”。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答案(含原题)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命题是哪种直言命题?请指出命题的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及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答:这是个全称肯定命题(A),全称肯定量项省略;“共产党员”是主项;“是”为联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是谓项。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答:这是个全称否定命题(E)。全称量项“任何”;主项“困难”;联项“不是”;谓项为负概念“不可克服的”。其主项、谓项都周延。 3.有些图书是线装书。答:这是特称肯定命题(I)。量项“有些”;主项“图书”;联项“是”;谓项“线装书”。其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4.《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答:这是个单称肯定命题。《女神》是主项;“是”是联项;“郭沫若的诗集”是谓项。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5.有些学生不刻苦。答:这个命题一般理解为O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刻苦的。“学生”是主项;“刻苦的”是谓项;“不是”是联项;“有些”是量项。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二、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由“有的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假。 答:正确。因为O与A是矛盾关系,由O真可推知A假。 2.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的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假。 答:正确。因为A与O是矛盾关系,由A真可推知O假。 3.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是生而知之”真。 答:正确。I与O是下反对关系,由I假可推知O真。 4.由“有的大学生是有理想的”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是有理想的”假。 答:不正确。I与A是从属(差等)关系,由I真推不出A假。 5.由“所有的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的古代散文押韵”真。 答:正确。E与I是矛盾关系,由E假可推知I真。 6.由“所有的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真。 答:不正确。E与A是反对关系,由E假推不出A真。 三、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由已知下列命题的真假,断定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 1.已知“某单位职工都买了电冰箱”为假。 答:这是个A命题。当A假时,同素材的E命题“某单位职工都没买电冰箱”真假不定;I命题“某单位职工有的买了电冰箱”真假不定;O命题“某单位有的职工没买电冰箱”为真。 2.已知“某班同学都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答:这是个E命题。当E真时,A命题“某班同学都是会打桥牌的”为假;I命题“某班同学有的是会打桥牌的”为假;O命题“某班同学有的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3.已知“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为真。 答:这是个I命题。当I真时,A命题“所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E命题“所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为假;O命题“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 4.已知“有的教授不是懂外语的”为假。 答:这是个O命题。当O假时,A命题“所有的教授都是懂外语的”为真;E命题“所有的教授都不是懂外语的”为假;I命题“有的教授是懂外语的”为真。 四、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来确定下列命题的虚假。 1.所有青年都是积极向上的。答:有的青年不是积极向上的。 2.有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答:任何理论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普通逻辑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逻辑”一词的含义 1、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致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民展。 2、虚构、夸张是文学创作必要手段,但它不曾离开现实生活的逻辑,其目的在于更概括、更真实、更典型地表现事物的本质. 答案:1和2中的逻辑分别指中国革命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 3、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信,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线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5、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6、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3、4、5、6中的逻辑均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7、普及逻辑应以而广量大的中学生为重点。他们年纪轻,精力旺盛,记忆力和接受力强,在他们中普及逻辑收效较大。 8、逻辑并不难于理解,也有办法将所谓的难化为易。 7和8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即普通逻辑)。 二、在下列判断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 1)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2)一切交通事故都是违章造成。3)一切国有的企业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1、6、10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S都是P。 4)一个统计数字的错误,或者由于材料不可靠,或者由于计算有偏差。5)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4和5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或者P,或者Q。 6)一切鸟都是卵生的,一切蝙蝠都不是卵生的,所以一切蝙蝠都不是鸟。7)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所以一切奇数都不是偶数。6和7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P都是M,一切S都不是M,所以,一切S都不是P。 8)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9)只有充分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10)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的经济才能兴旺繁荣。8、9、10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即:只有P,才Q。 11)如果溶液是酸性的,就能使试纸变红,这瓶溶液是酸性的,所以它能使试纸变红。12)如果被告已以残废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现在被告已经死了,所以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11和12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请例举具有下列逻辑形式的具体判断和推理。 1、一切S都是P***一切国有资源都不是商品。 2、有的S是P***有的鸟是不会飞的。 3、如果p,那么q***如果不坚持改革,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4、或者p或者q,非p,所以q***一部电影水平不高,或者是思想性差,或者是艺术性差;这部电影的思想性并不差,所以,这部电影艺术性差。 5、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如果语言能够生产物质财富,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夸夸其谈的人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所以,语言并不能够生产物质财富。 第二章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概念与语句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形式逻辑》练习题、答案及逻辑知识 道成编辑,2012.1.15. 第一章、绪论 【堂上操练】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2.p←q3.有S不是P4.(p

∧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4.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与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 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 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位于”这句话中的“”与“”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 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 BD )

普通逻辑1710试题及答案备课讲稿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普通逻辑试卷 (课程代码00024)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两个单独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或者是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2.当S真包含P时,由此可以得到 A.SOP与SEP均真 B.SAP与SOP均真 C.SOP与SIP均真 D.SIP与SEP均真 3.“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可以读完的”和“《祝福》是鲁迅的作品”中,上述判断中“鲁迅的作品” A.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都是集合概念 4.下列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 A.“鼠标”概括为“个人电脑” B.“北京”概括为“中国” C.“番茄”概括为“西红柿” D.“工具书”概括为“书” 5.“没有任何组织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这个判断是 A.单称判断 B.全称判断 C.特称判断 D.既可以为特称判断,也可以为全称判断 6.由并非SIP可推出SE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7.若“?q”与“p→q”均真,则 A.P与q均假 B.P与q均真 C.P真q假 D.P假q真 8.某公司共有自考一次通过q39052026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1)有人在该公司入股。 (2)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3)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 根据以上事实,以下各项中为真的是 A.20名员工都没入股 B.20名员工都人了股 C.只有1人人了股 D.无法确定入股员工的人数 9.(1)凡投资皆有风险;(2)有些投资没有风险。上述两个判断 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C.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法律 逻 辑 学》 期 末考 试试 卷 1.“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 ,逻辑变项是_ _________ 。 2.驳倒对方的论据和 _ ________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3.当SAP 与SIP 两种判断都假时,S 与P 的外延具有___________ 关系。 4.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_ 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____ __ 由假推真,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方法。 5.与“张三和李四都不是罪犯”相矛盾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 。 6.“附加刑”可概括为_____ __。 7.“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是性质判断中的______ 判断。 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法官而不是党员”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真。 9.“某单位发现,半年内有四次重要的内容被泄露,经调查,把这七次会议参加者的名单全部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凡是有王某参加的四次会议,内容均被泄露,而他未参加的三次会议,内容均未被泄露。其他人员没有和王某相同的情况。调查人员由此断定:王某是四次会议内容的泄密者。”这里调查人员运用了穆勒五法中的 法。(4分) A 或者 B ”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 当“p →q ”、“p →q ”与“p →q ”均为真时,p 、q 取值应为( )。 A.都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 D.都假 3. “甲班所有同学都学法律逻辑”和“甲班有的同学不学法律逻辑”这两个判断,具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非法组织”这个概念可以归类于( ) A.单独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 B.单独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C.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负概念 D.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5. 已知“甲班有的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真,可以推出( )。 A. “甲班所有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B.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真 C.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D. “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6. A 与B 是交叉关系,B 和C 也是交叉关系,则A 与C 之间不可能( ). A.可能是全异关系 B.可能是真包含关系 C.必然是交叉关系 D.可能是全同关系 7. 下列各题中,限制和概括均正确的是( )。 A.将“共产党”限制为“共产党员”,概括为“政党” B.将“违法行为”限制为“犯罪行为”,概括为“受贿” C.将“故意犯罪”限制为“正当防卫”,概括为“犯罪” D.将“大学生”限制为“文科大学生”,概括为“学生” 8. 以“只有受贿,才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其另一前提可以是( )。 A. 未受贿 B.未犯法 C. 受贿 D.并没有犯法 9.“中国的法官是公平断案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公平断案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反对 10. 若“A 可以分为B 、C 、D ”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 与D 的外延可以是(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交叉关系 ) 并不是说甲可能不懂刑法 C.并非甲不可能懂刑法 D.并非甲不必然不懂刑法 2. 与“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等值的判断是( )。 A .你来,他也来 B .或者你不来,或者他来 C .并非只有你不来,他才来 D .只有你来,他才来 16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形式逻辑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 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涵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2.“写文章要讲逻辑。”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 b.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概念 一、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单独或普遍、集合或非集合)? (1)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2)在我们的国家里,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来约束自己。(3)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4)我们的干部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5)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6)根据森林的效益,可以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 二、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 (3)印度地处亚洲,这个亚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4)小明是个小学生,他表姐是个中学生而且是三好学生,他爸爸是工人。 (5)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知识和间接经验的知识两部分。 (6)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也是劳动者。 (7)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8)小说和剧本都是文学作品。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2)机会主义者就是看机会而采取行动的人。 (3)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4)奇数就是偶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偶数则是奇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 (5)狮子是兽中之王。 (6)资本家乃是剥削别人劳动的人。 (7)商品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8)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四、下列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华东师大分为文科各系和理科各系。 (2)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现代逻辑,古典逻辑。 (3)概念分为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外延。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 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异关系。 2. 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差,“判断”是属。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 __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 __”概括为“高级 __”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 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

2002年4月普通逻辑考试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p∧q”与“r∨s”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的() 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 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 2.在下列两概念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A.黑、白 B.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C.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 D.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3.在“有S不是P”中,S和P不可能有欧拉图()所示之关系。 4.在“有的S是P”这个特称肯定判断中,量项“有的”的逻辑含义是()的意思。 A.“一部分” B.“少数” C.“至少有一个” D.“大多数” 5.如一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则这一判断必为假。 A.前件真,后件真 B.前件假,后件假 C.前件假,后件真 D.前件真,后件假 6.在三段论推理“所有P都是M,有的S不是M;所以,有的S不是P”中,() A.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周延 B.小项在前提和结论均不周延 C.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 D.中项在前提中周延两次 7.“这场球赛,或者英国队胜,或者德国队胜,或者两队踢平。德国队没有胜,英国队也没有胜,所以,两队踢平。”该推理属于() A.联言推理 B.选言推理 C.假言推理 D.二难推理 8.以“如果要增强企业活力,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不进行体制改革”为前提,可推出的必然结论为() A.不要增强企业活力 B.既要增强企业活力,又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C.能增强企业活力 D.或者要增强企业活力,或者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可用符号表示为() A.(p→q)∧p→q B.(p→q)∧┐q→┐p C.( p←q)∧┐q→┐p D.(p←q)∧┐p→┐q 10.从个别性的前提得到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必然性推理 11.若“并非所有的花都是红的”这一断定为真,则下列为真的判断是() A.有的花是红的 B.有的花不是红的 C.并非有的花是红的 D.并非有的花不是红的 12.据卫星提供的最新气象资料表明,原先预报的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不一定出现。以下最接近于上文中气象资料含义的断定是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 目录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 0 第二章概念 (2) 1.01说明概念的特征和作用。 (2) 1.02形式逻辑为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提出了那些方法?明确概念和准确地 使用概念要注意那些问题? (3) 1.03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3) 1.04为什么说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而不是事物特有属性本身?3 1.05指出下列各概念的内涵和某些外延: (3) 1.06指出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话是由内涵方面或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 念的: (3) 1.07对下列各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一次扩大: (4) 1.08下列各组概念从前到后,作为连续的限制或扩大,是否正确,为什么? (4) 1.09说明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哪一种概念: (4) 1.10什么是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下列各句子中带括号的概念 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5) 1.11指出下列各概念的矛盾概念和反对概念: (5) 1.12什么是论域?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的论域是什么? (5) 1.13说明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的区别和作用。 (5) 1.14下列各句话表达了真实定义,还是语词定义? (6) 1.15设下列各句话都表达真实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6) 1.16根据下列各段文章的内容分别找出“片面性”和“革命”的定义,并说明这个 定义是合乎定义规则的: (7) 1.17设下列各句话都各表示一个划分。作为划分,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7) 1.18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这是不是二分法?如果不是二分法,则把它改为二分法。 (7) 1.19指出下列各段话明确了哪些概念,主要是用哪些方法明确的? (7) 第三章判断 (8) 2.04指出下到各判断是哪一种性质判断,并指出它们的主谓项。 (8) 2.05 (9) 2.06 (10) 2.07什么叫做周延?为什么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而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 (11) 2.08下列各关系是对称的或传递的吗? (11) 2.09下列各组判断之间有什么真假关系? (11) 2.10从关系的逻辑性质方面,指出下列两句话中的逻辑错误: (12) 2.11断定了一个复合判断,是否必然地断定了它的肢判断,为什么? (12) 2.12下列各判断是哪种复合判断,并指出它们的判断联项和肢判断。 (12) 2.13分析下列各判断的形式(不必分析到判断的内部结构,即主项、谓项等):.. 13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客观事物的规律 )。 2、“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3、当SAP 和SEP 同假时,S 和P 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 4、主谓项分别相同而质和量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矛盾 )关系。 5、根据对当关系,当SAP 真时,SIP 必( 真 );当□P 假时,◇?P 必( 真 )。 6、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性质命题是( 全称肯定命题 )。 7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甲、乙、丙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看过《左传》”这8、“瓜熟蒂落”、“鸟语花香”这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p →q ) 、( p ∧q )。 9、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其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之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10、与“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这一命题等值的联言命题是( 虽然刮风,但没有下雨 )。 11、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排中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假,推出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真。 12、“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该三段论犯了( 小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1 3、当 ?q 和?p ∨?q 同假时,p ∧q 为取值为( 真 )。 1 4、当p ←→q 和p ∨q 皆真时,p ∧q 取值为( 真 )。 15、"有些人是人民警察,所以有些人应该遵守《人民警察法》。"该省略三段论的中项是( 人民警察 )。 16、根据对当关系,当◇P 假时,□P 必( 假 );当□?P 真时,◇P 必( 假 )。 17、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不矛盾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真,推出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假。 18、在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交叉和矛盾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真包含 )关系。 19、当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时,并非SOP 为真。 20、在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全异关系中,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是(交叉、全异)关系。 21、在“(p( )q)→p ”的括号,填入逻辑联结词符号( ∧ ),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22、不完全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前提( 不蕴涵 )结论的推理,都属于(或然 )性推理。 23、若“只有甲是大学生,甲才是运动员”为假,根据( 排中 )律,则联言命题“甲不是大学生,但是运动员”为真。 24、P ( A 或I )M ,( M )( A )( S )→SIP 是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唯一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表达形式 D.思维的容 2、“只有p 才q ”与“如果p 那么q ”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 )。 A.相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3、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 具。这里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A.仅从涵方面 B.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涵,再从外延方面 D.先从外延,再从涵方面 4、下列限制和概括中有错误的是( )。 A.“单独概念”概括为“概念” B.“不相容关系”限制为“反对关系” C.“支命题”概括为“复合命题” D.“必然性推理”限制为“假言推理” 5、如果两个性质命题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相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同真,不同假 C.可同真,不同假 D.不同真,可同假 6、“所有S 是P ”与“没有S 是P ”之间具有(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7、“小王与小是同时参军的”,这一命题属于( )命题。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 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逻辑常量 和 逻辑变量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负概念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真 ,q 为 真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重言式 、 矛盾式 还是 非 重言的可真式 。 5、直言命题的 主项 和 谓项 通称为词项。 6 、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否定式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不当 记者的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全同 关系和 真包含于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 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 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 逻辑方法中的 共变法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真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真实性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 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 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b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d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c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普通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4、违反三段论 " 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的规则,会犯 5、 "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 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 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 " 这两个判断中, " 知识 分子"这个概念 ( )(1)都是集合概念( 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 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 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 ;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 2、对SAP 判断换质,其结论是 ;对SAP 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 假,则SAP. _、 SIP 、 SOP 的逻辑错误。 "作为定义,

属于()(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 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 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1)反对关系(2)矛 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6、" 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 这个三段论是(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3) 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P才q, ""pq","p->q" 均真,则(1)p真q真(2)p假q真(3)p 真q 假( 4 )非p 真非q 假 8、" 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其等值判断是(1)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 学生(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部否定SAP,又不否定SEP,贝y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部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经典逻辑学期末考试D卷.doc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逻辑学考试试卷(D) 考试时间:2016年1月7号时间:14:00~16:00 考场:文E303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直言命题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_________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________命题。 2.只有在前件______而后件______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假。 3.已知SAP真,根据对当关系,可推知SEP______,SOP________,SIP_________。 4.根据换位法规则,________命题不能换位;SAP换位后得_________。 5.若p→q值为真,则?p∨q_____,p∧?q__________。 6.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若中项周延两次,则它不可能是_______格,也不可能是第______格。 7.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EP。那么小前提应为_________。 8.从种概念过度到数概念叫做概念的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有效三段论AAA式属于() A.第一格 B.第二格 C.第三格 D.第四格 2.燃素说不是真理,燃素说是假说;所以,所有假说都不是真理。这个三段论犯了()错误 A.四项错误 B.中项两次不周延 C.小项不当周延 D.大项不当周延 3.“所有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4.“省人民医院--市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作为连续() A.概括,不正确 B.概括,正确 C.限制,不正确 D.限制,正确 5..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命题是() A.如果非p,才非q B.如果非q,则非p C.如果p,则q D.q并且非p 6.“参加会议的都不是科学家”和“参加会议的没有一个不是科学家”这两个命题之间是()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从属关系 7.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第二格,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小项在结论中周延,这个三段论的形式是() A.AOO式 B.EAE式 C.AEE式 D.AAA式 8.如果以“所有A都不是B,所有A都是C”为前提,进行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可得出() A.有C不是B B.有B不是C C.所有C都不是B D.所有B都不是C 9.下列推理形式中,正确的是() A.(p←→q)∧?p→q B.(p→?q)∧p→q C.(?p∧q)→(q∧?p) D.(p∨?q∨r)∧?q→(p∨r) 10.“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11.“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整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是() A.正确的相容选言推理 B. 正确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 D. 错误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12.若p、q都为假,则与“p或者q”等值的命题是() A.如果p,那么q B.只有p,才q C.p并且q D.p当且仅当q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