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介绍裸藻形态构造,其中详细介绍裸藻的运动方式、细胞形状、细胞表质、囊壳、鞭毛、色素体及其形状、眼点、贮存物质及其形状;然后介绍裸藻的繁殖方式、生殖过程和繁殖特征;接着是介绍裸藻的生物学分类,详细介绍仅有的裸藻目下的裸藻科、柄裸藻科、变胞藻科和袋鞭藻科,分别介绍各个属(裸藻属、扁裸藻属、囊裸藻属等)的形态特征;最后是介绍裸藻的生态分布情况,说明裸藻在渔业生产上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裸藻特征种类

裸藻门是浮游藻类的一种,于此同类的还有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绿藻门七个藻种类,而浮游藻类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同时也是水域中初级生产者,是水体生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水体环境。本文重点对裸藻门的形态结构、生殖特征和主要种类进行详细归纳和介绍。另外裸藻在渔业生产中是饵料,其次也是肥水的标志,大量迅速繁殖形成水华,裸藻可以作为环境污染检测的标志,还有裸藻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在污水处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加强对裸藻的研究学习,有非常的必要和意义。

1裸藻门Euglenophyta 的主要特征

1.1裸藻的形态构造特征

裸藻又称眼虫藻,具有鞭毛,属于鞭毛藻类。裸藻大多数为单细胞藻类,依靠鞭毛能够运动,极少数的种类具有胶质柄,营固着生活。

裸藻门细胞形态结构图 1

1.1.1裸藻细胞形态

裸藻细胞形态多样,有呈纺锤形、圆柱形、圆形、卵形、球形、椭圆形、卵圆形等形状。细胞裸露,没有细胞壁,但是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有的种类的表质比较硬,所以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然而表质叫柔软的种类,细胞能够变形(见图1)。

1.1.2裸藻细胞表质

表质表面多样,不同藻种的表质不同,有纵行、螺旋行的线纹、肋纹、点纹或光滑。

1.1.3裸藻细胞囊壳

裸藻的部分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点光滑,有点据各种纹饰。

1.1.4裸藻细胞鞭毛

大多数裸藻的种类具有鞭毛1条,极少数的种类有2条或3条,也有没有鞭毛的。鞭毛从储蓄泡的基部经胞口伸出体外。有色素的种类大多具1条鞭毛。

1.1.5裸藻门的色素

裸藻的色素组成与绿藻门相似,有叶黄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一种未定名的叶黄素,植物体大多呈现绿色,少数种类具有特殊的“裸藻红素”,使细胞成红色。色素体形态多样,大多数是盘状,也有片状、星状的。有色素的细胞的前端一侧有红色的眼点,具感光性,使藻体具有趋光性,由于这个原因,裸藻又叫眼虫藻;没有色素的种类细胞一般没有眼点。有些无色的细胞种类,胞咽附近有成棒状的结构,称之为杆状器。

1.1.6裸藻的贮存物质

贮存物质有的种类为副淀粉,又称作裸藻淀粉,有点的种类细胞的贮存物质是脂肪。副淀粉的形状多样,有球形的、盘形、环形、杆形、假环形、圆盘形、线轴形、哑铃形等。副淀粉是一种非水溶性的多糖类物质,遇碘不变色,反光性强,具有同心的层理结构。副淀粉的数目、形状、排列方式可以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1.2裸藻的生殖特征

裸藻主要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原生质体自前向后分裂,细胞分裂在运动状态或静止时都能进行。静止时常形成胶质包被,子细胞不马上分离,形成暂时性的不定形群体。有囊壳的种类分裂时子细胞一个留在母体囊壳内,而另个一个逸出,重新分泌囊壳。细胞分裂繁殖很快,环境良好时常形成水华,环境不好时可形成休眠包囊,待环境变好后再进行分裂(见图 2 )。

裸藻门的细胞生殖图 2

2裸藻门的主要种类与形态特征

裸藻门在动物界的分类隶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纲一个目,而在植物界裸藻门仅一个纲—裸藻纲Euglenophyceae,仅裸藻目Euglenales。

裸藻目鞭毛的数目及其基部的构造、表质、色素体、眼点和杆状器等特征以及营养方式为分类依据,可分为4科。

裸藻目分科检索表1

1(4)具色素体和眼点

2(3)细胞具鞭毛。能自由运动……………………………………………………………裸藻科Euglenaceae 3(2)细胞具胶质,附生…………………………………………………………………柄裸藻科Colaciaceae 4(1)无色素体和眼点

5(6)营养方式以腐生为主。无杆状器…………………………………………………变胞藻科Astasiaceae 6(5)营养方式以摄食动物为主。有杆状器…………………………………………袋鞭藻科Peraremaceae

2.1裸藻科Euglenaceae

多数种类具鞭毛1条,少数具2条或3条鞭毛。表质柔软的种类,细胞形态易变;表质坚硬的种类,细胞形态比较固定。有点种类外具有囊壳。绝大多数种类具有色素体,眼点明显,无杆状器。营养方式以自养为主。

裸藻科分数检索表2

1(2)具2条等长的鞭毛……………………………………………………………双鞭毛藻属Eutreptia

2(1)具1条鞭毛

3(8)无囊壳

4(5)细胞明显侧扁……………………………………………………………………扁裸藻属Phacus

5(4)细胞不侧扁

6(7)细胞形状易变或不变,副淀粉形态多样,大小不等……………………………裸藻属Euglena

7(6)细胞形态固定不变,副淀粉常为2个,较大,环形侧生…………………鳞孔藻属Lepocinclis

8(3)具囊壳。囊壳的领域与壳体的界限明显。壳壁较厚…………………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

2.1.1裸藻属Euglena

裸藻属为具1条鞭毛的运动个体,眼点明显,细胞以纺锤形只针形为主,少数圆形或圆柱形等,后端多少延伸成尾状,多数种类表质柔软,身体易变形,少数种类形态固定。表质有螺旋形排列的线纹或颗粒。色素体一至多数,盘状、片状、带状或星状,多数成绿色,少数种类因具有落红藻素二呈现红色,有的

无色。色素体内有或无蛋白核。副淀粉粒形状多种,大小不等。细胞核位于细胞中部。眼点在鞭毛的基部明显呈橘红色。

本属是裸藻门中种类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属。常见的种类有绿裸藻E.viridis、膝曲裸藻E.geniculata、尖尾裸藻E.oxyuris、血红裸藻E.sanguinea、梭形裸藻E.acus和三星裸藻E.tristella等。

2.1.2扁裸藻属Phacus

扁裸藻属具有1条鞭毛的运动个体。眼点明显。细胞扁平,正面观一般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有的呈螺旋形扭转,顶端具有深沟,后端呈尾状。细胞不变形。表质具纵向或螺旋形排列的线纹、点纹或颗粒。色素体大多数为盘状,多数。副淀粉较大,常一至多个,呈环形、假环形、圆盘形、球形、线轴形、哑铃形等各种形状,有时还有一些球形、卵形或杆形状的小颗粒。

扁裸藻属分布广,常与裸藻属同时出现,但是很少形成优势种群。

2.1.3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

囊裸藻属(壳虫藻属):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形状有球形、椭圆形、圆柱形、纺缍形等多样,囊壳表面光滑或具点纹、孔纹、网纹、棘刺等纹饰。囊壳由于铁质沉积而呈黄色、橙色或褐色。囊壳前端具一圆形的鞭毛孔,1条鞭毛由此伸出。领部有或无。有或无环状加厚圈。细胞裸露无壁,位囊壳内,其特征与裸藻属相似。眼点明显。有些色素体内还有蛋白质(造粉核)。裸藻淀粉少,圆形或短杆形。

囊裸藻属是裸藻常见的藻类,分布广,常在静水水体和缓流的淡水水体中。在鱼池中常可大量生殖形成优势种群,可形成黄褐色至黑褐色云彩状水华,水呈黄褐色甚至黑褐色。本属也是鱼池冰下水层中常见的鞭毛藻类。

2.1.4鳞孔藻属Lepocinclis

鳞孔藻属(定形裸藻属)细胞表质硬,形状固定,有球形、卵形、椭圆形、纺缍形,后端多数呈渐尖形或具尾刺。表质坚硬并具纵向或螺旋形排列的线纹

或颗粒。鞭毛1条,眼点红色1个,色素体盘状,多数,副淀粉常为2个,大型,环状,侧生。

本属种类不很常见,也很少大量生殖成为优势种群。

2.1.5陀螺藻属Strombomonas

陀螺藻属细胞具囊壳,囊壳较薄,呈陀螺形,前端逐渐收缩呈长领,领与囊体间无明显界限。囊壳后端常渐尖,具一长尾刺。无色或黄褐色,囊壳光滑或具皱纹,如囊裸藻似的纹饰很少。鞭毛1根,眼点较大,色素体盘状,多数。裸藻淀粉圆形,椭圆形或颗粒状。

2.1.6双鞭藻属Eutreptia

双鞭藻属细胞具二条等长鞭毛,其基部各具一颗粒体,细胞纺缍形,表质柔软,易变形,表质具细线纹。色素体圆盘形,多数。副淀粉常呈球形或杆形的小颗粒。具眼点。

本属种类可分布海水、半咸水、淡水水体。在海洋中是较为常见的种类之一,尤其在污染的河口区更为常见。

2.2柄裸藻科Euglenaceae

2.2.1柄裸藻属Colacium

柄裸藻属(胶柄藻属)细胞卵圆形、纺缍形或椭圆形,外有一层胶质包被,前端具一胶柄,向下附生于其它浮游动物体上,单细胞或连成不定形或树枝状群体。色素体圆盘形,多数。副淀粉椭圆形颗粒状,多数具一个明显的红色眼点。

2.3变胞藻科Astasiaceae

2.3.1变胞藻属Astasia

变胞藻属(素裸藻属)细胞形态易变,常为纺缍形或圆柱形,表质具线纹。

具1条鞭毛。营腐生性营养。

2.3.2弦月藻属Menoidium

弦月藻属有叫孤月藻或裸月藻,细胞形状固定或略变,明显侧扁。月牙形或豆荚形,中间宽两端窄。前端多呈颈状,横切面呈三角形,表质多数具明显的纵线纹。副淀粉杆形或环形,多数。鞭毛1 条,腐生性营养。

2.4袋鞭藻科Peraremaceae

2.4.1袋鞭藻属Peranema

袋鞭藻属细胞形态易变,表质具螺旋形线纹。细胞前端具杆状器。2条鞭毛不等长,游泳鞭毛粗壮而长,明显易见;拖曳鞭毛较短,紧贴体表,不易见到。副淀粉圆形颗粒,多数。营动物性摄食。

3裸藻生态分布和意义

裸藻类主要分布于淡水水体,仅少数生活于沿岸水域,也有的生长在河流、沼泽等缓流性的水体中。多喜欢生活在含有机物质丰富的静水水体中,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常大量生殖形成优势种群,产生绿色膜状、血红膜状或褐色云彩状水华。鱼池中裸藻属的大量繁殖时水肥的标志。裸藻水产养殖中,既是生物环境,也作为饵料被滤食性鱼类直接摄食。例如血红裸藻可在养鱼池大量生殖,是肥水、好水的标志。

由于壳裸藻、绿裸藻对温度有很好的适应性,所以是淡水中极为常见的种类,可在肥水鱼池中常年出现,甚至有些种类亦可在北方冰下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光合作用有时能让水体有过饱和的溶解氧。双鞭藻分布半咸水,海水中,为重要的海产属。无色种类在污水净化处理中常发挥重要作用,常见种类有袋鞭藻属,变胞藻属等。

参考文献

[1] 胡鸿钧,李小英,魏印心等 . 中国淡水藻类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赵文,王丽晴,王高学等 . 水生生物学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

[3] 福迪 . 藻类学 . 罗迪安译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4] 郑重,李少菁,许振祖 . 海洋浮游生物学 .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5] 申玉春 . 鱼类增养殖学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

[6] 成永旭 . 生物饵料培养学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0

昆虫分类-10个目主要特征

昆虫10个目主要特征和常见种类 2对,膜质,翅脉网状,多横脉,各翅均有一翅痣。腹部细长;尾须小,1节。半变态。 蜻蜓、豆娘 捉足;翅2对,前翅覆翅,后翅膜质。尾须不长,多节。渐变态。 2对,前翅革质称覆翅,后翅膜质;后足为跳跃足。大多尾须短,1节;常具听器;雄虫一般有发声器,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渐变态。 蝗虫;蚱蜢-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蟋蟀(蛐蛐)-黄褐色至黑褐色,腹部有2根细长的尾须,触角长于身体;螽斯(蝈蝈)-外形似蝗虫,草绿色,触角长于身体;蝼蛄 3-5节,通常4节;口器刺吸式。翅2对,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少数种类翅完全退化;小盾片发达;后胸常有臭腺。无尾须。渐变态。 黾蝽(水黾)-两栖,触角外露,无臭腺,胫节有特化毛,能在水面行走;负子蝽-水生,触角隐藏,有臭腺,后足游泳足;龟蝽、盾蝽、长蝽、缘蝽、猎蝽、盲蝽-陆生,触角发达,通常有臭腺 2对,前翅质地相同,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静止时翅置于腹部背面上方呈屋脊状。无尾须。渐变态。 斑衣蜡蝉、蝉(知了)、沫蝉、叶蝉、角蝉、蚜虫 。触角形状多样,一般10-11节;口器咀嚼式。前胸发达,背板宽大;翅2对,前翅角质化称鞘翅,无明显翅脉,静止时不相叠,中间有一鞘缝,后翅膜质。无尾须。全变态。 天牛、金龟、瓢虫、象甲、步甲、叶甲、扣头虫 2对,前后翅相似,膜质,无臀叶,翅脉呈网状,翅脉在近翅缘处多分叉。尾须1节或无。全变态。 草蛉 幼虫口器为咀嚼式。翅2对,被鳞片,翅脉稀少。有退化的尾须。全变态。 蝶-触角球杆状,多白天活动,静止时翅多直立或平置;蛾-触角丝状或羽毛状,多夜间活动,静止时翅多呈屋脊状 ,或短而仅3节(具芒状或不具芒);复眼发达;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翅2对,前翅膜质,后翅特化成平衡棒。尾须无或有。全变态。 蚊、蝇、虻 13节,雄虫12节;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翅2对,膜质透明,翅脉少,后翅前缘有翅钩列。无尾须;雌虫产卵器发达,有的特化为螫针。全变态。 蜂、蚁

色彩与视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色彩与视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一)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种色相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接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二)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 (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 (1)高长调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过错行为形态特征分类表

过错行为形态特征分类表 - 主动型行为 一、车辆未按规定通过路口 1. 法第38条、条例第38、40、41、42条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规定通行 2.条例第51条第1项机动车通过有灯控路口时,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 3.条例第51条第2项机动车准备进入环形路口不让已在路口内的机动车先行 4.条例第51条第4项机动车通过路口遇放行信号不依次通过 5.条例第51条第6项机动车通过路口向右转弯遇同车道内有车等候放行信号时,不依次停车等候 6.条例第51条第7项、第52条第3项通过无灯控或交警指挥的路口,转弯的机动车未让直行的车辆、行人先行 7.条例第51条第7项、第52条第4项通过无灯控或交警指挥的路口,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机动车不让左转弯车辆先行 8.条例第52条第1项机动车通过无灯控或交警指挥的路口,不按交通标志、标线指示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9.条例第52条第2项机动车通过无灯控、交警指挥、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路口,不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 10.法第38条、条例第38条、40条、41条、42条非机动车不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 11.条例第68条第1项非机动车通过路口,转弯的非机动车不让直行的车辆、行人优先通行 12.条例第68条第5项非机动车向右转弯遇同车道内有车等候放行信号不能转弯时,不依次等候 13.条例第69条第1项非机动车行经无灯控或交警指挥的路口,不让标志、标线指示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14.条例第69条第2项非机动车行经无灯控、交警指挥或标志、标线控制的路口,不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 二、车辆违反右侧通行、禁止驶入交通标志、道路中心标线规定 15.法第35条车辆未实行右侧通行 16.法第38条车辆违反禁止驶入交通标志、道路中心标线规定通行 17.条例第82条第1项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逆行 三、车辆在路段未按规定让行 18.法第47条第1款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 19.法第47条第2款、办法第50条第2款第1种行为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未避让 20.条例第70条因非机动车道被占用,非机动车在受阻的路段借用相邻的机动车道行驶,机动车未让行 21.条例第79条第1款机动车从匝道进入高速公路时妨碍已在高速公路内的机动车正常行驶 22.办法第50条第1款非机动车、行人遇有障碍借用机动车道时,机动车未主动让行

色彩的特性

色彩的特性 一、色彩的情感与象征 色彩本身并无固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但由于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感情的共鸣,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给色彩披上情感的轻纱,并由此迸发出对色彩的好恶感受和象征意义。因此,构成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来源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和遗传的影响。 我国古代服装色彩受到“阴阳五行论”的影响,长期以来黄色最为高贵,象征中央。红色代表南方,青色代表东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隋代开始,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员的等级,紫色和白袍为五品以上官员的常服,六品以下穿绯衫。唐代制定官员的服色为:“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在中国帝王时代,黄色是帝王的专用色,是皇权的象征色,黄龙是帝王的徵记,诏书称“誊黄”,御车称“黄屋”,出巡用黄旗。 同样是黄色,却有不同的情感和象征。黄色迎春花,由于花开最早,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迎春花的黄色和油菜花的黄色,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成熟的谷物,称为金黄色,象征丰收与欢乐。 黄色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古代道士的黄色服,朝山进香的黄色香袋,佛教的建筑、服装及其装饰都用黄色。在这里,黄色的意义是“超世脱俗”。 在欧洲,由于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敬,黄色象征着太阳与光明。希腊传说中的美神穿黄色服装,罗马结婚的礼服为黄色,在希腊、罗马黄色象征吉祥;巴基斯坦民族则厌烦黄色,因为他们联想到婆罗门教的影响;阿拉伯人也讨厌黄色,因为他们把黄色与不毛之地的沙漠联在一志;叙利亚却把黄色象征死亡。等等。 中国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感。由于红色具有兴奋、温暖、热情、喜庆、欢乐、吉祥等感情象征,因而每逢佳节张灯结彩必有红色,婚庆喜事都有红色。红色又象征威武、力量、搏斗、光荣、胜利等意义。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红色又具有革命的新意。在我国,解放军的前身称为“红军”,我们的国旗、党旗的红色是革命、胜利的象征。 在印度,红色表示生命活力、朝气、热烈。印度妇女额头上点红印,不仅不装饰美,而且表示三层含义;一是表示她已婚;二是表示她的丈夫健在;三是表示她在家庭平安、吉祥。日本的国旗是红与白,红与白是日本人宗教信仰的概念。 红、橙、黄称为暖色调,红的波长0.76-0.63μm,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色光。人们看到红色,可以联想到阳光、烈火,有“热”感;黄色的波长为0.6-0.57μm,是一种温和的暖色;橙色的波长在红与黄之间,“热”感不如红色,但比黄色“热”

家装木材种类大全

家装木材种类大全 家装, 大全, 种类, 木材 眼下,适用于家具、装饰的树种主要有:水曲柳、东北榆、柳桉、樟木、椴木、桦木、色木、柚木、山毛榉、樱桃木、紫檀、柏木、红豆杉、红松、柞木、黄菠萝、核桃楸、木荷、花梨木、红木、苦楝、香椿、酸枣等。为了准确识别树种,恰如其分地用材,必须充分了 解一些常用木材的性能特征。 水曲柳:其树质略硬、纹理直、结构粗、花纹美丽、耐腐、耐水性较好,易加工但不易干燥,韧性大,胶接、油漆、着色性能均好,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是目前家具、室内装饰 用得较多的木材。 柳桉:其材质轻重适中,纹理直或斜而交错,结构略粗,易于加工,胶接性能良好。干燥 过程中稍有翘曲和开裂现象。 杨木:我国北方常用的木材,其质细软,性稳,价廉易得。常做为榆木家具的附料和大漆家具的胎骨在古家具上使用。这是所说的杨木亦称“小叶杨”,常有段子般的光泽,故亦称“缎杨”,不是本世纪中才引进的那种苏联杨、大叶杨、胡杨等。杨木常有“骚味”,,比桦木轻软。桦木则有微香,常有极细褐黑色的水浸线。这是二者的差别。 核桃楸:其木材有光泽,纹理直或斜,结构略粗,干燥速度慢,但不易翘曲,木材韧性好,易加工,切削面光滑。弯曲、油漆、胶接性能良好,钉着力强。 黄菠萝:其木材有光泽,纹理直,结构粗,年轮明显均匀,材质松软、易干燥,加工性能良好,材色花纹均很美观,油漆和胶接性能良好,钉着力中等,不易劈裂;耐腐性好,是 高级家具、胶合板用材。 柞木:其木材比重大,质地坚硬、收缩大、强度高。结构致密,不易锯解,切削面光滑,易开裂、翘曲变形,不易干燥。耐湿、耐磨损,不易胶接,着色性能良好。目前装饰木地 板用得较多。 香樟:其木材具有香气,能防腐、防虫。材质略轻,不易变形,加工容易,切面光滑,有光泽,耐久性能好,胶接性能好。油漆后色泽美丽。 白桦:其材质略重而硬,结构细致、力学强度大、富有弹性。干燥过程中易发生翘曲及干裂,胶接性能好,切削面光滑。耐腐性较差,油漆性能良好。 桦木:产东北华北,木质细腻淡白微黄,纤维抗剪力差,易“齐茬断”。其根部及节结处多花纹。古人常用其做门芯等装饰。其树皮柔韧美丽。蒲人对此极有感情,常镶嵌刀鞘弓背等处。唯其木多汁,成材后多变形,故绝少见全部用桦木制成的桌椅 杉木:其材质轻软,易干燥,收缩小,不翘裂,耐久性能好、易加工,切面较粗、强度中强、易劈裂,胶接性能好,是南方各省家具、装修用得最为普遍的中档木材。 榆木:花纹美丽,结构粗,加工性、涂饰、胶合性好,干燥性差,易开裂翘曲。 榉木:材质坚硬,纹理直,结构细、耐磨有光泽干燥时不易变形,加工、涂饰、胶合性较

木材种类大全 五

木材种类大全五 眼下,适用于家具、装饰的树种主要有:水曲柳、东北榆、柳桉、樟木、椴木、桦木、色木、柚木、山毛榉、樱桃木、紫檀、柏木、红豆杉、红松、柞木、黄菠萝、核桃楸、木荷、花梨木、红木、苦楝、香椿、酸枣等。为了准确识别树种,恰如其分地用材,必须充分了解一些常用木材的性能特征。 水曲柳:其树质略硬、纹理直、结构粗、花纹美丽、耐腐、耐水性较好,易加工但不易干燥,韧性大,胶接、油漆、着色性能均好,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是目前家具、室内装饰用得较多的木材。 柳桉:其材质轻重适中,纹理直或斜而交错,结构略粗,易于加工,胶接性能良好。干燥过程中稍有翘曲和开裂现象。 杨木:我国北方常用的木材,其质细软,性稳,价廉易得。常做为榆木家具的附料和大漆家具的胎骨在古家具上使用。这是所说的杨木亦称“小叶杨”,常有段子般的光泽,故亦称“缎杨”,不是本世纪中才引进的那种苏联杨、大叶杨、胡杨等。杨木常有“骚味”,,比桦木轻软。桦木则有微香,常有极细褐黑色的水浸线。这是二者的差别。 核桃楸:其木材有光泽,纹理直或斜,结构略粗,干燥速度慢,但不易翘曲,木材韧性好,易加工,切削面光滑。弯曲、油漆、胶接性能良好,钉着力强。 黄菠萝:其木材有光泽,纹理直,结构粗,年轮明显均匀,材质松软、易干燥,加工性能良好,材色花纹均很美观,油漆和胶接性能良好,钉着力中等,不易劈裂;耐腐性好,是高级家具、胶合板用材。 柞木:其木材比重大,质地坚硬、收缩大、强度高。结构致密,不易锯解,切削面光滑,易开裂、翘曲变形,不易干燥。耐湿、耐磨损,不易胶接,着色性能良好。目前装饰木地板用得较多。 香樟:其木材具有香气,能防腐、防虫。材质略轻,不易变形,加工容易,切面光滑,有光泽,耐久性能好,胶接性能好。油漆后色泽美丽。白桦:其材质略重而硬,结构细致、力学强度大、富有弹性。干燥过程中易发生翘曲及干裂,胶接性能好,切削面光滑。耐腐性较差,油漆性能良好。 桦木:产东北华北,木质细腻淡白微黄,纤维抗剪力差,易“齐茬断”。其根部及节结处多花纹。古人常用其做门芯等装饰。其树皮柔韧美丽。蒲人对此极有感情,常镶嵌刀鞘弓背等处。唯其木多汁,成材后多变形,故绝少见全部用桦木制成的桌椅 枫木:重量适中,结构细,加工容易,切削面光滑,涂饰、胶合性较好,干燥时有翘曲现象。 樟木:重量适中,结构细,有香气,干燥时不易变形,加工、涂饰、胶合性较好。

色彩复习题

单选题: 1.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内) 1、色彩三原色是() A.红紫青蓝黄绿B.青蓝柠黄橙红 C.品红青蓝黄绿 D.品红湖蓝柠檬黄答案是:D 色彩三原色是品红湖蓝柠檬黄 2、色彩的基本物理特性( ) A.间色复色补色 B.明度纯度色相。 C.色调固有色环境色 D.色调间色复色 答案是:B 色彩的基本物理特性明度纯度色相。 3、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色彩的条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A.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 B.色感、色温 C.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D.间色、复色、原色 答案是:C 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色彩的条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4.水彩画需要采用()的着色方法 A.从浅到深 B.从深到浅 C.从暗到亮 D.从深到灰 答案是:A 水彩画需要采用从浅到深的着色方法 5.物体的灰面部分因受光不足显的明度微弱,色彩以()为主,同时受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环境色的影响。 A.光源色 B.反光 C.环境色 D.固有色 答案是:D物体的灰面部分因受光不足显的明度微弱,色彩以固有色为主,同时受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环境色的影响。 6.在所有的色彩对比关系中,()是最有感情表现力的 A.明度对比 B.冷暖对比 C.色相对比 D.纯度对比 答案是:B在所有的色彩对比关系中,冷暖对比是最有感情表现力的 7.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是色彩的()因素A.对比 B.色感 C.条件 D.间色 答案是:C 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是色彩的条件因素

8、一般情况下的色彩静物写生是将静物摆放成()的观察角度 A.俯视 B.平行透视 C.平视 D.仰视 答案是:A 一般情况下的色彩静物写生是将静物摆放成俯视的观察角度 9、色彩作为客观实体,具有基本的物理特性() A.间色、复色、原色 B.色相、明度、纯度 C.红色、蓝色、黄色 D.冷色、暖色、灰色 答案是:B色彩作为客观实体,具有基本的物理特性色相、明度、纯度 10、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色彩的条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A.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 B.色感、色温 C.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D.间色、复色、原色 答案是:C 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色彩的条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11、色彩的对比类型包括() A.同类色对比、类饰色对比、补色与补色关系对比 B.意境对比、写实对比 C.厚重对比、轻快对比 D.立体对比、平面对比 答案是:A 色彩的对比类型包括同类色对比、类饰色对比、补色与补色关系对比 12、()是指从静物的前侧面斜视静物,能看到对象三个面。 A.成角透视 B.平行透视 C.仰视 D.俯视 答案是:B 平行透视是指从静物的前侧面斜视静物,能看到对象三个面。 13、照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线色彩是() A.光源色 B.固有色 C.环境色 D.对比色 答案是:A 照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线色彩是光源色 14、物体的灰面部分因受光不足显的明度微弱,色彩以()为主,同时受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环境色的影响。 A.光源色 B.反光 C.环境色 D.固有色 答案是:D 物体的灰面部分因受光不足显的明度微弱,色彩以固有色为主,同时受上下左

玉米的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实验十玉米的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一、目的 1、了解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形态特征 2、识别各玉米主要类型的果穗和种子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玉米的植株、各类型的果穗。解剖刀、镊子、扩大镜等。 三、内容及方法步骤 (一)玉米植物学的形态特征 玉米为禾本科(Gvamineae)玉蜀黍属(Zea)学各为Zea Mays.L。该属栽培的只有玉米一个种。各部分的特征如下: 1、根:玉米为发达的须根系。根据根的发生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三种:(1)初生根:种子发芽时,从种胚长出的一条幼根,称为初生胚根,2—3天后在下胚轴处又长出了3—7条幼根,称为次生胚根,两者合称初生根。这些根系是玉米幼苗期的吸收器官。(2)次生根:三叶期后至拔节期间,从地下茎节上长出4—7层轮生的根系。它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吸收器官。(3)支持根:拔节后从靠近地表的茎节上,环生的2—3层根系。支持根在物质吸收、合成及支撑防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茎:直立,较粗,圆柱形,一般高1—3m,但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茎秆由若干节组成,一般为15—22节,其中地下4—6节密生。每节生一片叶子,节与节之间为节间。玉米主茎各节均有一个腋芽。茎基部上的腋芽能长成侧枝,称为分蘖,并形成自己的根系。生长良好的大多数品种,名节间的长度由下而上向顶式增加,而直径逐渐减小。一般情况下,穗颈节最长,其次是穗位的上、下两节间较长。 3、叶:玉米叶片数与茎节数相同。叶由叶鞘、叶片、叶舌三部分构成。叶鞘有皱纹(其他作物无),叶片主脉明显叫中肋,叶缘呈波浪状。一般穗位叶及其上下两叶最大。叶舌膜质,着生于鞘与叶片交接处。 4、花序:玉米为雌雄同株异位花序。 (1)雄花序,俗称天花,为圆锥花序。有主轴和分枝,分枝多少随条件而变化。主轴着生4—11行成小穗,分枝仅有2行成对小穗。成对的小穗,一为有柄位于上方,一为无柄位于下方。每一小穗颖片中包有两朵雄花。每雄花由内、外颖、浆片,3枚雄蕊等构成,花成熟,内外颖张开,雄蕊的花丝伸长将花药送出外为散粉。(2)雌花序:雌花序由茎杆中间叶腋间的腋芽发育而成,俗称果穗,为肉穗花序。果穗是变态的茎,具有缩短了的节间(果穗柄)及变态的叶(苞叶)果穗的中央为穗轴,红色或白色。穗轴上着生纵行成对排列的无柄小穗花,每一小穗的颖花内有两朵小花,上位花结实,下位花退化。果穗上籽粒行数是偶数,一般有8—24行。 5、子粒:玉米子粒为颖果,由果皮(与种皮连在一起),胚和胚乳组成。果皮多为黄、白两种,也有其它颜色。子粒外形有近圆形或扁平形。胚乳是贮藏有机营养的地方,有角质胚乳和粉质胚乳之分。玉米的胚较大,位于子粒一侧。千粒重一般约200—250g,子粒出产率(占果穗重量)一般为75—85%。 (二)玉米类型的特征 根据玉米果穗颖壳的长短、籽粒形状,表面特征,籽粒内部胚乳结构等性状,将玉米划分为九个类型(亚种)。 1、硬粒型:又普通种或燧石种。果穗圆锥形,籽粒饱满圆形、顶部,周围为角质淀粉,中间为粉质淀粉,外壳呈半透明状,坚硬有光泽。品质较好,适应性强,成熟早,产量稳定,是生产上的主要类型之一。

浅析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及其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规则解读

浅析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及其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规则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梁聪 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及其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规则是一个刑辩律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本文对刑事诉讼证据种类及其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规则进行解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刑事证据的种类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材料。证据种类,是指根据事实内容的各种外部表现形式对证据所作的分类。证据种类实际上是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是证据的法定种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的规定,证据包括: (1)物证 物证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物品属性、存在状况起证明作用的,因此与其他证据相比,物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稳定性。 (2)书证 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书证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不限于“书写的文字材料”。书证属于实物证据范围,客观性较强。这里需要注意书证与物证的区别是“书证以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物证以物质属性和外观特征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与物证的共同特点主要是都要有实物载体,属于实物证据。如果一个物体可以同时以上述两种方式发挥证明作用,它既是书证又是物证。

(3)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以外的人,其陈述的是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证言往往会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不能作为证人。 (4)被害人的陈述 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被害人对犯罪有较多了解,但也容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被害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通常称为口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可以全面、具体反映案件事实,但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直接的切身利害的关系,口供容易反复,时供时翻,这是口供比起其他证据所不同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6)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是指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具有这方面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进行鉴定后所作的书面意见。鉴定意见具有特定的书面形式,是鉴定人对专门性问题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提出的分析判断意见,内容仅限于案件涉及的相关科技技术问题。与证言等其它言辞证据相比,鉴定意见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少。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勘验等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等进行勘查、检验后所作的笔录。勘验等笔录的表现形式可以包括文字、记载、绘制的图样、照片、复

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特征

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生活特点及生活习性,即昆虫的生物学。它是研究昆虫的个体发育史,包括昆虫的繁殖、发育与变态,以及从卵到成虫各个时期的生活史。通过研究昆虫生物学,可进一步了解昆虫共同的活动规律,对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方式 绝大多数昆虫为雌雄异体,但极个别也有雌雄同体现象。自然界中雌雄异体的动物大多进行两性生殖,但也有其他的生殖方式。常见的生殖方式有以下4种 一、两性生殖 两性生殖(sexualreproduction)是昆虫最常见的一种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是由雌雄两性昆虫 经过交配后,雌虫产下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又称卵生。如蛾蝶类、天牛等昆虫。 二、孤雌生殖 有的昆虫(如某些粉虱、介壳虫等),无或有极少量雄性个体,雌虫产下未经受精的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又称为单性生殖。分为3种情况:①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即在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生殖,偶尔出现未经受精的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如家蚕。②经常性的孤雌生殖。正常情况下营孤雌生殖,偶尔发生两性生殖。例如膜翅目昆虫(如蜜蜂)中,未经交配或未受精的卵,发育为雄虫,受精卵发育为雌虫。还有一些昆虫如介壳虫、粉虱、蓟马、蓑蛾、叶蜂、小蜂等,经常进行孤雌生殖,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极少,有的甚至还未发现过雄虫。③周期性的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而交替进行,这种现象称为世代交替。如蚜虫,秋末随着气候变冷产生雄蚜牙,进行雌雄交配,产下受精卵越冬;而从春季到秋季连续十余代都以孤雌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这段时期几乎没有雄蚜。 三、伪胎生 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卵生(oviparity),但也有一些昆虫从母体直接产出幼虫(若虫),如蚜虫类,其卵在母体内发育并孵化,所产下来的是幼蚜(若蚜)似为胎生,但与哺乳动物的胎生不同,故称伪胎生。 另有少数昆虫在母体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幼虫期时就进行生殖,称为幼体生殖(paedogenesis)。这是一种特殊的、稀有的生殖方式。凡进行幼体生殖的昆虫,产出的都不是卵,而是幼虫,故幼体生殖可以认为是胎生的一种形式。如双翅目瘦蚊科、摇蚊科以及蛹翅目中的部分种类昆虫。 四、多胚生殖 多胚生殖(polymbryony)是指一个成熟的卵可以发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常见于膜翅目的一些寄生性蜂类,如小蜂科、细蜂科、茧蜂科、姬蜂科等寄生性昆虫。营多胚生殖的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的卵内,每个寄主里产卵1-8个不等(随种类而异),既可有受精卵,又可有非受精卵,前者发育为雌性,后者发育为雄性。一个蜂卵形成胚胎的数目变化很大,多数种类一个卵形成2个或多个胚胎,而寄生于鳞翅目幼虫的金小蜂(Litomastixtruncatellus)可产生数百个甚至2000个左右的胚胎。 多胚生殖可以看做是对活体寄生物的一种适应。因为这些寄生性昆虫常常不是所有的个体都能找到它相应的寄主,而一旦找到寄主就能产生较多的后代。 昆虫的生殖是为了种群的延续,而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是昆虫对不同生态环境的有利适应。如孤雌生殖对于昆虫扩大其分布和维持其种群都很重要,在任何适于生存的环境下,只要有1头雌虫,便可进行繁殖。胎生是对其卵的一种保护性适应,又无独立的卵期,所以完成生活史的周期较短。一些寄生性昆虫常常不容易找到寄主,而多胚生殖可以保证其一旦找到寄主就能产生较多的后代。幼体生殖缺乏成虫期和卵期甚至蛹期,更可以缩短其世代周期,在较短时期可迅速增大其种群数量。兼行两种生殖方式的昆虫,如蚜虫,在适宜环境下行孤雌生殖,可在短期内迅速繁殖,而在环境条件不宜时行两性生殖产卵越冬,以度过不良环境。 第二节昆虫的发育与变态 一、发育阶段的划分和变态类型 (一)发育阶段的划分 昆虫的个体发育可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在卵内完成的,至孵化为止。胚后发育是从幼虫孵化开始直到成虫性成熟为止。 昆虫的生长发育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以及生活习性上一系列

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性

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性 色彩的种类 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1.无彩色系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上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与白做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2.有彩色系(简称彩色系)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色彩的基本特性 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 1.色相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如玫瑰红、桔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人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2.纯度(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掺人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当掺人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的掺人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感觉出来了。 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3.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有彩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应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 =================================================== 色彩生理理论:色彩的错视与幻觉 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这种视

证据的种类及特征

1、证据的种类及特征 诉讼证据种类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分为三个基本特征: ①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和真实记载,不能有任何主观随意性,不能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 ②相关性。即证据必须要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表现为两重情况:一是证据本身就是待证事实的组成部分;二是虽不是待证事实的组成部分,但与待证事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能够为待证事实提供证明情况。 ③合法性。即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形式并按法定程序取得,表现在:第一,证据的来源合法;第二,证据的收集方式合法;第三,具备合法的形式;第四,须经法定程序审查属实。 2、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3、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昆虫分类-10个目主要特征复习过程

昆虫分类-10个目主 要特征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昆虫10个目主要特征和常见种类 2对,膜质,翅脉网状,多横脉,各翅均有一翅痣。腹部细长;尾须小,1节。半变态。 蜻蜓、豆娘 捉足;翅2对,前翅覆翅,后翅膜质。尾须不长,多节。渐变态。 2对,前翅革质称覆翅,后翅膜质;后足为跳跃足。大多尾须短,1节;常具听器;雄虫一般有发声器,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渐变态。 蝗虫;蚱蜢-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蟋蟀(蛐蛐)-黄褐色至黑褐色,腹部有2根细长的尾须,触角长于身体;螽斯(蝈蝈)-外形似蝗虫,草绿色,触角长于身体;蝼蛄 3-5节,通常4节;口器刺吸式。翅2对,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少数种类翅完全退化;小盾片发达;后胸常有臭腺。无尾须。渐变态。 黾蝽(水黾)-两栖,触角外露,无臭腺,胫节有特化毛,能在水面行走;负子蝽-水生,触角隐藏,有臭腺,后足游泳足;龟蝽、盾蝽、长蝽、缘蝽、猎蝽、盲蝽-陆生,触角发达,通常有臭腺 2对,前翅质地相同,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静止时翅置于腹部背面上方呈屋脊状。无尾须。渐变态。 斑衣蜡蝉、蝉(知了)、沫蝉、叶蝉、角蝉、蚜虫 10-11节;口器咀嚼式。前胸发达,背板宽大;翅2对,前翅角质化称鞘翅,无明显翅脉,静止时不相叠,中间有一鞘缝,后翅膜质。无尾须。全变态。 天牛、金龟、瓢虫、象甲、步甲、叶甲、扣头虫 2 对,前后翅相似,膜质,无臀叶,翅脉呈网状,翅脉在近翅缘处多分叉。尾须1节或无。全变态。 草蛉 式,幼虫口器为咀嚼式。翅2 对,被鳞片,翅脉稀少。有退化的尾须。全变态。 蝶-触角球杆状,多白天活动,静止时翅多直立或平置;蛾-触角丝状或羽毛状,多夜间活动,静止时翅多呈屋脊状 3节(具芒状或不具芒);复眼发达;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翅2对,前翅膜质,后翅特化成平衡棒。尾须无或有。全变态。 蚊、蝇、虻

昆虫分类

实验七昆虫分类(一)——目的分类 目的: 了解昆虫纲分目的特征; 掌握常见农业昆虫中重要目的主要形态鉴定特征; 学习使用和编制检索表; 原理:(自己写) 材料用具: 跳虫、蜚蠊、飞蝗、蠼螋、蜻蜓、蓟马、蝽象、蜡蝉、草蛉、地 老虎、粉蝶、金龟子、胡蜂、蜜蜂、食蚜蝇、大蚊标本等。户外采集 的昆虫。 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和大头针等工具;多媒体课件。 内容与方法:(参考以下这些) 一、检索表 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将不同种类昆虫的 特征,从中选定比较重大而稳定的特征,做成简短的文字条文排列而 成。因此检索表的运用和编制是昆虫分类工作重要的基础。 1、类型:双项式(两项式)、单项式、退格式或包孕式。 2、步骤:选取特征→列表→成文 例如: 目名口器翅其它特征 弹尾目咀嚼式无腹末有弹器 缨尾目咀嚼式无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直翅目咀嚼式前翅皮革质,后翅膜质后足适于跳跃,或前足适于开掘鞘翅目咀嚼式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 半翅目刺吸式前翅为半鞘翅,后翅为膜质喙着生于头前端

同翅目刺吸式前后翅膜质,或前翅稍加厚喙着生于头腹面后端 两项式 1.无翅 (2) 有翅 (3) 2.腹末有弹器……………………………………………………………………………弹尾目 腹末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缨尾目3.口器刺吸式 (4) 口器咀嚼式 (5) 4.前翅为半鞘翅…………………………………………………………………………半翅目 前后翅膜质……………………………………………………………………………同翅目5.前翅皮质,后翅膜质…………………………………………………………………直翅目 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3、编制检索表的注意事项 尽可能地选用明显而稳定的外部特征 绝对性状 对称性状 文字简洁 二、重要农业昆虫的分目 观察标本,掌握主要农业昆虫的分类鉴定特征。 目名口器翅其它特征直翅目 缨翅目 半翅目 同翅目 脉翅目 鞘翅目 鳞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

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基本知识 一、色彩的三要素 一切家纺色彩都具有干大届件——色相、纯度、明皮。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子要素。熟悉 和掌据色彩的二要素,对于认识色彩和表现色彩极为重要。二要素的任何一要素改变都将影响原色彩的面貌。它nJ用色相、明皮、纯度的农色记号表示,例如红5/6,即为中明度、巾纯度的红咖啡色。 (“)包相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水果种颜色色别的名称。色相由光的波长决 定,如红、核、黄、绿、育、蓝、紫等。一般以色相环上的纯色为准。通常色相环有12色、20色、24 色、40色等色州组成。 (二)纯度 纯度义称彩度、饱和度、鲜艳度、含从皮等。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色彩合有某种单色 光的纯净程度。纯净程度越高,色彩越纯。反之,色彩纯度越低。可见光谱中的各种单色光具 有极限纯度,是最纯的颜色。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白或其他颜色时,纯度就会产:生变化。加入其 他色越多,纯度越低o (三)明度 明度也称光度、深浅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是内色彩光波的振幅决定的。由于各种 色彩光波的振幅有大小区别,形成厂色彩的明暗有强弱之分。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广是同一种色相的明度,因光源的强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而同——色相如加上不同比例的黑色或白色 混合后.明度也产个变化。第二种情况是,各种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不同,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 相应的明度。在色彩学中常以黑白之间的差别来作为参考依据。美国孟赛尔色系采用11级作 为研究参考,黑色为o级,白色为10级。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的明度中等。 色彩的明度变化会影响纯度的强弱,某一纯色加白提高明度,加黑降低明度,二者都将引起该色相的纯度降低。 考虑o :要素在具体府用中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同时加以 二、色调 色调指色彩外观的重要特征和基本领向。色调由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三要素决定。从包相方面来分,有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蓝色调、紫色调…… 从色彩的uj度来分,有明色调、灰色调、暗色调等。把明度与色相结合起来,又有对比强烈 色调(包括色相强对比)、柔和色调(明度与色相差都较小)、明快色调(明度较高的类似色为主的配色)等。

竹子的形态特征及种类

竹子的形态特征及种类 来源:中国供应礼品网时间2010-02-01 02:28:25 关键字:促销礼品,促销品,广告礼品,小礼品,促销小礼品,礼品促销品,家庭保健,立体吸塑,卡包,手机座 即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合型。 竹类的种类繁多,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三种生态型。国有500余种,大多可供庭园观赏。常见栽培观赏竹有:散生型的紫竹(Phyllostachysnigra毛竹(Ph.pubescen刚竹(Ph.uiridi桂竹(Ph.bambusoid 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等,丛生型的佛肚竹(Bambusauentricosa孝顺竹(B.multiplex等,混生型的箬竹(Indocalamuslatifoliu茶杆竹(Pseudosasaamabili等。具地上茎(竹杆)和地下茎(竹鞭)竹杆常为圆筒形,竹是多年生木质化植物。极少为四角形,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常中空,少数实心,节由箨环和杆环构成。每节上分枝。叶有两种,一为茎生叶,俗称箨叶;另一为营养叶,披针形,大小随品种而异。竹花由鳞被、雄蕊和雌蕊组成。果实多为颖果。

竹类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为营养生长阶段,一旦开花结实后全部株丛即枯死而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根据竹竿和竹鞭的生长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竹子大约有1200多种,在我国就有250余种。 丛生竹新的竹是从老竹子的秆根茎侧芽长出来的,所以看起来都会聚在一起,一丛一丛的。麻竹、绿竹、刺竹、长枝竹、蓬莱竹等。 散生竹他们长长的地下茎匍匐於地下!新竹子再从这些地下茎冒出来,所以新的竹子会长在老竹子的附近,看起来一枝一枝独立生长。孟宗竹、桂竹、人面竹、墨竹、唐竹、四方竹、日本红竹等。

木材的类别和特点

实木家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一、编制思路: 1.工艺流程 2.涉及的机械人员 3.易出现的品质问题 4.预防方法和措施 5.允许误差 6.拒绝接受的特点 二、品质标准的特征 本标准是一本具有实木家具特色的有可操作性、一惯性和可靠性的书。它就目前生产线为基本前提,以工艺流程为依据,以现有的机器设备的条件、生产部门设置为环节,以台升、震兴等家具厂实木家具品质检验标准以及化工厂技术员培训教材为参考,加上编者近十年来对家具的一点粗浅认识,集众师之经验,展家具之风采。

第一章备料 第一节备料的基本知识 备料目的精华,以节约木材用料的原则,优化配制,合理利用减少余料,降低成本。 一、木材的种类 a)ASH(栓木) b)OAK(橡木、分红橡和白橡) c)R/W(YOBBER WOOD橡胶木) d)PINE(松木) e)水冬木 f)白木、白杨木 g)椴木 h)柞木 i)水曲柳 j)孔雀木 k)檀木 l)枫桦木 m)人造木(MDF PB PLYWOOD) N) 荷木 橡胶木是颜色为浅黄褐色或微红色的散孔材,表面色泽均匀一致,结构细致,重量较轻,硬度适中。它最大的特点是切削容易,切面光滑;胶粘容易,握钉力强,不劈裂;没有宽榭线,无银光花纹。 橡胶木的主要产地是东南亚,尤以马来西亚的橡胶木材质为佳,我国只有南方的海南岛出产此类木材。 马来西亚的实木家具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它生产的橡木、春茶木、白木等系列家具畅销全世界。橡胶木要成为家具的优良质材,须经过高压蒸煮等药物渗透化学保质处理,由于马来西亚盛产优质橡胶木,并且较早地开发利用此种木材,在橡胶木应用于家具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加上先进的现代设备与技术,所生产的橡木家具款式新颖、质量稳定,很受消费者欢迎。橡胶木为何畅销实木系列使人倍觉亲近大自然,经过特殊处理的橡木除了具有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