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能的发展及安全利用

核能的发展及安全利用

核能的发展及安全利用
核能的发展及安全利用

目前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和生活方式都离不开化石能源,但是随着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化石能源储量的不断减少,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替代能源,而能满足能效高,技术上可行,环保,并且可再生这四个条件的能源并不多。不过有一种能源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核能。

截至2006年,全世界运转中的核反应堆435座,有29座以上在建设中。美国运转最多,为103座。法国次之,为59座。日本为55座(1座以上在建设中),俄罗斯为31座(7座以上在建设中)。

拥有核能发电的30个国家中,由核能供电的份额变化较大。从法国高达占78%,到比利时占54%、韩国占39%、瑞士占37%、日本占30%、美国占19%、南非占4%和中国占2%。

现在核能发电站的扩建集中在亚洲:至2006年底建设中的29座就有15座在亚洲。最近建设的36座核反应堆已与电网联网的有26座在亚洲。印度核能发电所占比例现小于3%,但至2006年底,拥有建设中核电站的1/4,在建设中29座核电站中拥有7座。印度的计划更令人印象深到:到2022年将增长8倍,达到电力供应的10%;到2052年将增长75倍,达到电力供应的26%。75倍的增长意味着年均增长9.4%,与全球1970~2004年的平均增长率相同。

美国:从GNEP倡导者到实践者

“全球核能伙伴计划”(GNEP)是美国长远的核能战略。它旨在向全世界推广民用核能技术,并最终找到一种对核废料进行再加工的方法,使

中国核能发展状况:中国的核工业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建立,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八十代初核电开始起步。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85年3月正式开工,1991年12月并网发电。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兴建的大亚湾核电站两台90万千瓦机组,于1987年8月开工建设,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九五”期间有4个核电项目8台机组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它们分别是:1996年6月开工建设的秦山二期核电站两台60万千瓦压水堆机组,1997年5月开工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两台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1998年6月开工建设的秦山三期核电站两台70万千瓦级重水堆机组,这三个项目均计划于2003年建成投产;于1999年10月开工建设的田湾核电站两台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预计2005年建成投产。

核电自八十年代初起步以来,在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前期准备工作、国产化、有关法规和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通过6个核电项目11台机组的建设,现已形成基本配套的核动力、核燃料科研开发工业体系;积累了科研、设计、建设、运行等一整套宝贵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专业齐全,具有相当实力的科研、设计和工程建设队伍,建立了一批大型实验台架,进行了大量科研攻关和设计研究。通过在建项目的实施,掌握了

较多的设计资料,积累了大型核电站的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经验,国产化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核燃料循环工业方面,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已经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工业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从铀矿地质勘查、铀矿采冶、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乏燃料后处理直至核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与国际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引进和开发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核燃料生产的几个主要环节上,实现了更新换代,不仅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满足或基本满足“十五”期间中国核电更大发展的需求。

1、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地质勘查已为国家累积提交了可靠铀资源储量。

2、铀矿采冶已初步形成了以地浸、堆浸和原地爆破浸出工艺为主的生产格局,大幅度降低了铀矿采冶成本,提高了铀资源利用率。

3、铀同位素分离已实现扩散法向离心法过渡,铀同位素分离生产能力能够满足中国核电发展的需要。

4、核燃料组件制造生产线已为核电站提供了合格的燃料组件,基本实现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三种容量等级的压水堆核燃料组件的国产化,重水堆核燃料组件生产线也正在建设中。

5、中、低放固体和液体废物已开始处理和处置,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高放废物处理的科研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此外,在核能技术开发方面,中国已在先进压水堆、快中子增殖堆、高温气冷堆和低温供热堆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

中国现有4座核反应堆在建设中,并计划到2020年扩大近5倍,这将使核能发电占总电力4%。

中国核能发展前景:

2007年10月初,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我国《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根据规划,在未来的13年中,我国将新增投产2300万千瓦核电站。这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规划》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国内外核电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部分分析研究了我国发展核电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提出了我国发展核电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我国核电发展技术路线、自主化发展战略、厂址开发和保护、核电建设项目布局和进度安排、核燃料循环方案以及核电投资估算等。最后一部分详细描述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安排。

《规划》提出,我国的核电发展指导思想和方针是:统一技术路线,注重安全性和经济性,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

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核电站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自主化,形成批量建设中国自主品牌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综合能力。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并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2%提高到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

《规划》要求,到2020年,在引进、消化和吸收新一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实现自主化,全面掌握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培育国产化能力,形成较大规模批量化建设中国品牌核电站的能力。对于核电厂址的选择和保护,要根据核电厂址的要求、依照核电发展规划,严格复核审定,按照核电发展的要求陆续开展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应合理安排核电项目和进度,确保我国核电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了确保规划内容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了如下保障措施和政策安排:核电企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将核电设备制造和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规划,形成设备的成套能力;依法强化政府核电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安全执法和监管;加强核应急系统建设,制定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建立并保持对辐射危害的有效防御体系;建立和完善核电专业化运行与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大力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待遇,做好人才储备;对国家确定的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和国内承担核电设备制造任务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及投资优惠政策。

目前,《规划》的部分内容已经启动实施,各地区各部门正在按计划开展工作。可以预见,随着《规划》的实施,我国核电工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核电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得到提高,核电装备的自主化制造将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规划》称,新增投产2300万千瓦的核电站的选址,将从广东、浙江、山东、江苏、辽宁、福建等沿海城市中优先选择,目前已经在这几个省市确定了13个优先选择的厂址,国家考虑在尚无核电的沿海省(区)各安排一座核电站开工建设。

《规划》称,按照15年内新开工建设和投产的核电建设规模大致估算,核电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总量约为4500亿人民币。这些资金的筹措,原则上按企业自筹资本金、银行提供商业贷款方式运作。

通过这些核电厂的建设,我国除将在2020年实现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外,还将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

中国能量需求正在大大增长,而且对每一种能源的需求都在增长,包括核能发电。有4座核反应堆在建设中,并计划到2020年扩大近5倍。因为中国正在快速增长,这将使核能发电占总电力4%。

双语阅读-福岛核事故之后的核安全反思

Nuclear Safety After Fukushima Even with events at Japan's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complex still in a state of flux, attention is shifting from containment to assessment. The 9.0 magnitude earthquake, hundreds of aftershocks and ensuing tsunami were historic. But they can hardly be calledunforeseeable, and therein lies the nub of the critical questions this incident will raise for regulators everywhere: To what extent should nuclear safety regulation take account of all foreseeable contingencies, and should new technologies be required to apply to pre-existing facilities that were built to the standard of the industry at the time of construction? The six-reactor Fukushima Daiichi facility was commissioned in 1971 and—by design—successfully withstood the March 11 earthquake and its aftershocks. But the tsunami topped the facility's sea wall, knocking out the back-up diesel generator and forcing the pump cooling systems and pressure ventilators to rely on batteries until mobile generators could be delivered to the site. Water also flooded the basement where switching equipment connected the pumping equipment, impeding repairs. The result was overheating that caused pressure to build to over two times the designed limitations and led to explosions at three of the reactors. The outer buildings were designed to contain the reactor and

核能利用与发展论文

核能利用与发展趋势 学校:东北农业大学 学院:工程学院 班级:机化1302 学号: 姓名:

核能利用与发展趋势 Unclear energy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摘要核电是一种清洁、安全、技术成熟、供应能力强、能大规模应用的发电方式,目前,我国核电已由起步进入发展阶段,具有自主设计建造第一代核电的能力,我国已做出积极推进核电发展的重大决定,加快我国核电建设,提高核电在电力供给中的比重,这将有助于缓解电力增民与交通运输的矛盾,核能利用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关键词核能利用前景核能发展核电 1.核电概述 核能的发展和利用是20世纪科技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它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该方程式表明,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其比例常数为光速的平方。在核能的利用中,核电厂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己被公认为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干净的能源,核动力技术在多数发达国家得到了巨大发展,也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根据能源需求和能源生产结构,我国政府己制定了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建设了秦山和大亚湾两大核电基地,中国核电建设的安全策略取得了成功。 2.核能发电 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是释放出来的能量。目前人类利用核能主要有三种——重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和轻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聚合反映时释放出来的核能或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它们分别为核裂变能、核聚变能和核衰变。核裂变能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较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以及裂变核电站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早期原子弹应用钚-239为原料制成。而铀-235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 重核原子经中子撞击后,分裂成为两个较轻的原子,同时释放出数个中子。释放出的中子再去撞击其它的重核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分裂。原子核裂变时除放出中子还会放出热,核电厂用以发电的能量即来源于此。 由于每次核裂变释放出的中子数量大于一个,因此若对链式反应不加以控制,同时发生的核裂变数目将在极短时间内以几何级数形式增长。若聚集在一起的重核原子足够

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一)

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一) 一、对核安全文化的总体认识 核电工程项目是一项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单位众多、物流密集、接口频繁、场地集中的特大型工程项目。核电工程项目技术密集复杂,包括核岛、常规岛、辅助设施各类专业,系统复杂,接口繁多,而且建设周期很长。由于核电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得其安全风险因素众多,影响关系错综复杂,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突发性的或惯性的.而且各风险因素引起的后果也各不相同。核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危险性大、事故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同时,核安全要求和环境要求特别高,公众的敏感性特别强。为对公众负责,政府专门设置独立的核安全监督机构,通过推行核安全法规和标准、实施多项许可证制度,以及定期的、经常的安全检查,对核电厂建设的全过程及建成后的运行实行严格的监督。像这样由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实行如此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是任何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所没有的。对核安全与质量的特殊要求构成了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突出的特点。安全是核电建设过程中的高压线,任何人不得触碰这条底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核安全文化作为一项基本管理原则加以推广,提升全体对核安全的重视与关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最大限度的提高安装质量和减少安全事故,是非常有必要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是核电建设的总方针,也是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与质量就像一对孪生子,总是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安全事故都会给我们造成各方面的影响和损失,安全不能保证,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更不用谈质量了。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核安全就得不到保证,即使问题暂时没有暴露,但已留下安全隐患,时间越久,危害越大。安全与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效益,不注重安全与质量的企业,国内有三鹿,国外有丰田,迟早会走向衰败。作为国内走在前列的核电安装单位,我们始终把安装质量放在首位,保证施工安全,产品安全,将核安全文化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做到工程质量让业主满意,工程安全让业主放心,才会获得最大的企业效益,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核电安装行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要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就必须严格按照各方案程序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四个凡事”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牢牢遵循的原则。“四个凡事”是核电行业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凝练而成,也一直是我公司所宣贯的,无论哪个部门、专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四个凡事”。 二、“四个凡事” 核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也和个人有关,是核电建设人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核电厂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源于人为错误。核电站超过50%的安

核能的利用与发展

核能的利用与前景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原子核的质量亏损和结合能、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与规律等核能利用原理及核能发电、供热的应用,并对核能聚变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核能 质量亏损 结合能 1、引言【1】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超负荷运行。不仅人口在增长,而且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靠大量燃烧石化燃料获得能源的同时,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灾难性问题:能量资源短缺,森林植被遭破坏,大气、水系、土壤被污染,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温室效应使自然灾害增多等等。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新兴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30年代,随着对原子核研究的深入,人类发现了原子核内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的能量,并开始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迄今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建造核电站440多座,发电量占全球的18%。与火电相比,核电是廉价、洁净、安全的能源。随着将来受控热核聚变的成功,核能必然成为未来的能源支柱。 2、原理 2.1、原子核的质量亏损和结合能【1】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实验数据发现任何一个原子核的质量总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和,也即核子在组成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了质量亏损,其亏损等于核子结合为核时质量的减少,用△M 表示。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E mc =,可知自由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要释放能量,这个能量称为原子核的结合能B 。2()p n B ZM NM M C =+-,其中M p 、M n 、M 分别为质子、中子、原子核的质量。 2.2、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与规律【1】

质子和中子结合为原子核时放出 的总能量除以质量数A,称为核子的平 均结合能E 。其物理意义是自由核子结 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 量;也可以理解为核分散成核子时,外 界必须对每个核子作功的平均值。E 的 大小可以表征原子核稳定的程 度。平均结合能越大,表示这些 原子核越稳定。核子数较小的轻 核与核子数较大的重核,平均结 合能都比较小,中等核子数的原 子核,平均结合能较大,表示这 些原子核较稳定。当平均结合能 较小的原子核转化成平均结合 能较大的原子核时,就可释放核 能。 图1中表示出各种不同核的平均结合能对质量数A 的分布曲线。从曲线图分析可知中等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较大,轻核和重核的平均结合能较小。这说明当一个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或者当两上很轻的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核时,将有能量的释放,此能即为原子能,又称核能。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是获取原子能的两条主要途径。 2.3、核裂变【2】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铀y óu 或钚b ù)分裂成较轻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以及裂变核电站或是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其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 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 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 自发裂变。如图2所示。 2.2、核聚变【2】 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 (主要 图1:平均结合能图 图3 :核聚变示意图 外来中子 铀-235 裂变 辐射 中子 链式裂变反应 图3:裂变反应示意图

核安全综合知识2016真题

核安全综合知识2016真题回忆版 说明:本真题回忆是在(小其498295018)、(晨曦514440737)和(等待2959605)及部分群友贡献基础上汇总形成的,与原题有一定出入,如有错误请理解并欢迎改正补充。题目后面的是页码,时间紧没写全,凑合看。 (轻一舟281317699)在原基础上校准两道多选,见颜色字体,欢迎考友们继续补充完善~ 单选 电子与原子核主要通过()反应损失动能 A弹性散射B非弹性散射C电离D 激发 裂变碎片通过()快速分开 A 库伦作用力 B 核力 C D 反射层通过()使中子返回堆芯 A 散射 B 反射 C 吸收D俘获 1、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有关。P5 A、质量数 B、电子 C、质子和中子之间的比例 D、结合能 2、衰变常数与半衰期的关系()。P8 A、T1/2 =ln2/λ B、T1/2 *λ=1 C、T1/2 *λ=0.37 D、T1/2 *λ=0.5 3、核反应堆内链式反应继续进行的条件可以方便地用有效增值系数K有效来表示,它定义为()。 A、新中子与老中子之比 B、老中子消失率 C、新中子产生率 D、新中子与老中子之积 4、在反应堆中为了保证链式反应的持续进行,K有效应()。P31 A、小于1 B、大于1 C、等于1 D、接近1 反应性是指() A、当前中子数相对热平衡状态的偏离B 新一代中子数相对上一代的偏离C D 5、压水堆核电厂使用低富集度的铀,核燃料是高温烧结的()二氧化铀陶瓷燃料芯块。 A、圆柱形 B、方块形 C、长方形 D、圆锥形 6、我国第一批核电厂在运行的头十年中,每年进行一次换料,每次换料更换()燃料组件。 A、1/3 B、1/4 C、1/2 D、2/3 7、反应堆主泵出口到蒸汽发生器入口的管道称为()。175 A、热管段 B、冷管段 C、波动管段 D、过渡段 8、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断裂事故在核动力厂设备事故中居首要位置,约占非计划停堆事故的(),可靠性比较低。68 A、1/3 B、1/2 C、1/5 D、1/4 9、在目前运行的大型压水堆核电厂中主要采用()作为主循环泵。 A、轴密封 B、全密封 C、半密封 D、不密封 10、第三代高温气冷堆中的慢化剂()。 A、石墨 B、氦气 C、二氧化碳D、金属钠 11、快中子堆是堆芯中核燃料裂变反应主要由平均能力为()Mev以上的快中心引起的反应堆。57 A、0.1 B、1 C、0.5 D、0.2 12、在待三代核动力厂的设计上做到至少()小时内,不需要操作员干预。105 A、8 B、30 C、36 D、72

核能技术应用及发展

核能技术应用及发展 核能是核裂变能的简称,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能量。核能的释放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重核的裂变,即一个重原子核(如铀、钚)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引起链式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另一种是轻核的聚变,即两个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聚合成为一个较重的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重核裂变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引起链式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所谓轻核聚变是指在高温下(几百万度以上)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也称热核反应。它是取得核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重核裂变相比,轻核聚变发电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 (1)能量巨大。核聚变比核裂变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例如,铀-235的裂变反应,将0.1%的物质变成了能量;而氘的聚变反应,将近0.4%的物质变成了能量。 (2)资源丰富。重核裂变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铀,目前探明的储量仅够使用几十年;而轻核聚变使用的是海水中的氘,1升海水能提取30毫克氘,在聚变反应中能产生约等于300升汽油的能量,即“1升海水约等于300升汽油”,地球上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足够人类使用数百亿年。而且地球上锂储量有2000多亿吨,锂可用来制造氚,足够人类在聚变能时代使用。因此受控核聚变的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成本低廉。1千克氘的价格只为1千克浓缩铀的1/40。 (4)安全、无污染核。聚变不产生放射性污染物,万一发生事故,反应堆会自动冷却而停止反应,不会发生爆炸。 但是,实现核聚变的条件十分苛刻,为了使2个原子核聚变,必须使两个原子核的一方或双方有足够的能量,去克服彼此之间的静电斥力,满足这样的条件需要几千万甚至几亿摄氏度的高温。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托卡马克的研究热潮。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了核聚变研究,运行的托卡马克装置有几十个。 最近,由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韩国共同参与的国际热核反应堆合作计划(ITER)因其最终选址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个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热核反应堆,不仅因为13万亿日元的巨大投资引人关注,更因为如能在未来50年内开发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世界能源格局,使人类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的洁净能源。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是继国际空间站之后最大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我国也已正式加盟。根据计划,世界首座热核反应堆将于2006年开工,2013年前完工。这预示着在能源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核聚变能开发和利用的曙光已出现,核能文明时代即将到来。 虽然目前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仍处于绝对优势,但此种能源不仅燃烧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它燃烧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容易造成 "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逐年升高,造成气候异常,加速土地沙漠化过程,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与火电厂相比,核电站是非常清洁的能源,不排放这些有害物质也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能大大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

我国核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核安全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05T17:05:28.5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作者:冯柳阳郭唐文[导读] 摘要: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在国际新能源发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是核电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核电发展的桎梏,尤其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安全更是成为各国发展核电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福建漳州 363300;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00)摘要: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在国际新能源发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是核电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核电发展的桎梏,尤其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安全更是成为各国发展核电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法律法规、核电安全措施、应急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核安全的现状,从而证明了我国核电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核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措施;现状分析 1、核安全现状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建成百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约17%,核电站堆形也是不尽相同。我国自建造秦山一期压水堆开始,后续还建有AP1000、华龙一号等堆型。但是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福岛核事故等给世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核安全已被纳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技术应用、核安全和核保障“三大支柱”中。 2、核安全概述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常规电厂相比,核电厂具有潜在的放射性危险。因此核安全成为核电厂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核安全要求核电厂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御措施,从而保障人员、社会及环境免受放射性危害。在核电站有效运行的同时,能够使核电站达到最高的安全标准。核安全对人员健康安全目标、大量释放安全目标、堆芯损伤安全目标、安全壳失效安全目标做出了明确要求。 3、我国核安全目标的实现 3.1法律法规层面 我国先后发布《环境污染防治法》、《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核电厂设计总的安全原则》、《核电厂安全系统可靠性分析一般原则》、《核电厂可靠性保证大纲编写指南》、《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文件,从技术及法规方面确保了核电厂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3.2核电厂安全目标的实施 (1)核电厂采取纵深防御多重屏障保障的原则,从而防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并采用成熟可靠的实践经验和工艺,依靠有经验和认可的供货商和采用成熟的工艺。在设计、建造、运行及维修过程中,能够充分保证各个设备的安全运行,并将根据现状,对假想事故后果采取专项安全措施,防患未然,从根源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2)核电站的事故大部分都是人因失误,因此在工作中应杜绝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因此应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对核安全文化进行定期考核,强化安全管理,合理匹配人、机、环境,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快捷的方式进行操作,杜绝人因失误的发生,采取最佳的防范措施,从根源杜绝人因失误的发生。 (3)“9.11”事故发生后,各国对核电站防止飞机撞击事件开始广泛关注,我国《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关于商用飞机的恶意撞击的超设计基准要求,保障在事故情况下反应堆堆芯的冷却或安全壳的完整性,全面保障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3.3建立和健全核应急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核应急组织体系,将重要核设施和核活动纳入国家核应急工作体系之中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加强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的完善,做好核安全的评估及定期组织各单位进行应急演习。加强核应急信息体系的建设,健全各级汇报制度,及时响应,做出决策。 3.4、公众接受性 福岛核事故使公众恐核心理进一步加重,因此要大力发展核电除了在技术与安全性能上提高,还要进一步增强民众对核电接受度。随着目前多媒体发展的多元化,核电宣传途径也变的丰富多彩,互联网、宣讲会、核电科普展、有奖活动等都是核电宣传的有力手段,使群众更多的了解核电的安全可靠性,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根据目前我国在役、在建核电厂的数据分析,能够得出我国核电厂均能够满足两个“千分之一”的安全要求。 总结:核电厂的安全性是核电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民众对核电认可度的必要手段。核安全的牢固建立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离不开全员核安全文化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同行电站全面的经验反馈,离不开媒体的广泛宣传普及。以核安全为首要目标,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促进核电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搏.关于核电厂安全目标的确定问题[J].核安全,2007,2:8-11. [2] 张文广,杨承刚,孙占,张跃.关于核电厂可靠性保证大纲的核安全审查探讨[J].核动力工程,2018,39(6):141-143. [3] 李朝君,张春明,左嘉旭,陈妍,付陟玮,宋维.核电安全目标与公众接受性[J].辐射防护通讯,2014,34(3):20-22. [4] 戴立操.核电厂安全目标及实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3):44-4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核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刘xx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xxxxx) 摘要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介绍了核能的发展历史以及产生的基本原理。核能在核电站、医疗、核动力装置、核武器的相关技术原理,还有核能在这四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管理、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核能核电站医疗核动力核武器 从古至今,人类都在消耗能源,各种各样的能源,最常见、使用最长久的就是化石燃料,包括木材、煤矿、石油等,到近代人类发现了中子撞击铀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于是乎核能产生了。 1 核能产生原理 首先先介绍一下核能(Nuclear Energy)的概念,核能又称为原子能,是由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发生的反应,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中释放出的能量。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后作为推论,又提出质能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每个中子和质子都有自己的质量。但一个原子核的质量不完全等于每一个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和。这两者的质量差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以算出由中子和质子形成原子核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当重原子裂变成两个或多个原子时,生成原子的结合能总和会大于原来重原子所具有的结合能,此间的差值便会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便是核裂变反应。反之,当几个轻原子结合,合成原子的结合能大于原本所有原子结合能之和,这便是核聚变反应放出能量的来源。总的来说:核能是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1.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2、核聚变,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3、核衰变,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 原子能比化学反应中释放的热能要大将近5千万倍:铀核裂变的这种原子能释放形式约为200,000,000电子伏特,而碳的燃烧这种化学反应能量仅放出4.1电子伏特。 核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但是由于其巨大的能量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如果应用不当,落入反和平人士的手中,其高强度能量就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灾难。核能就像是一个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人类一直在寻找一种途径能够通过利用核能解决日益加剧的能源短缺问题,但是有震慑于它的可怕威力,稍不注意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日本福田核电站事件)。 核能在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管理、建设、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而言,核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核电站、医疗、小型核动力装置、核武器这四种形式。 2 核能发电

辩论赛核能发展弊端反方论据一辩陈词

辩论赛核能发展弊端反方 论据一辩陈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开发核能源弊大于利 大家晚上好,今天的辩论赛我方观点的观点是:核能利用弊大于利。 我们都知道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级地震,然而众多媒体更关注的似乎不是地震本身的灾害,而是集中报道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事故,世人对核的紧张和忧虑再次被激起! 人类到底该不该开发利用核能源在我方看来,人类不应该开发核能源,核能源利用弊大于利。 第一:核能是绿色能源吗 也许你会认为核能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其实事实完全相反。用于核电的原料之一是铀,铀浓缩设施需要依靠煤炭提供电力的工厂。这些工厂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的二氧化碳。此外铀浓缩过程还会排放大量氯氟烃,比二氧化碳强度高一万到两万倍的温室气体。此外由于核能发电热效率较低,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而且,在核发电过程中,每年又要向空气和水中持续排放超过上千万居里的放射性同位素。 第二:核能是高效能源吗 核工业的真正经济价值从来就没有被认真地分析过,这其中包括铀浓缩的成本,发生核事故后的巨大经济索赔,拆卸到期反应堆成本,核原料和废料的运输和将放射性核废料储存25万年的所需费用。这些总和比获得的商业价值高10倍乃至百倍千倍!人类目前只是被核电站其燃料成本的低廉所迷惑! 第三:核能的利用安全吗

其实历史上,核泄漏事件曾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受污染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在过去20年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总计达900多万人!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核电站在运行时不能出半点差池。问题是" 人有失手,马有乱蹄",我们对所有安全措施的严守都只能是为我们提供一种近似的而非彻底的安全。 第四:我们还有更好的能源! 新能源中的光伏和风力发电更具优势。 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德国正在考虑永久放弃核能源转而制定了一个新的风电发展长远规划。法国是世界上核电发电比例最高的国家,但是其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已决定淘汰核电,并制订了一个时间表逐步实现能源无核化! 种种迹象都表明,核能开发弊大于利!现如今对核能的开发就是一种赌博!就以核电站为例,我们赌的是在现有设计方案完全正确,施工队伍完全按照标准施工,核电站寿命40年内电站工作人员无丝毫马虎,无任何大的自然灾害,无任何恐怖袭击,无任何军事打击!而我们的赌注却是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然而大家又都知道小概率事件几乎是不会发生。几十年后,你的孙子告诉你,爷爷:我们输大了!

核安全问题之我见

核安全问题之我见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1)班的田先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核安全问题之我见》。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反应堆爆炸,使得放射性物质外泄。这一事件引发了亚洲地区人民的恐慌,使得社会秩序一度混乱,“抢盐事件”随之发生。在听说“吃盐能预防核辐射”或是“近几年,中国会因为这次日本核泄漏事件不再产盐”等没有证据的流言后,全国掀起了一股“买盐”的热潮。而这些人大多是持着从众的思想,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买盐”或是“多多吃盐”这些行为究竟是否正确合理,除了知道核辐射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且有时会产生致命性的威胁外,对核辐射、核安全并不十分了解。 但今天我要讲的不是“抢盐”事件,而是引起其事件的“核安全”问题。 核能尽管可以给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但也给世界带来了毁灭性。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核能民用的历史上仅发生过两起重大核安全事故。1979年3月,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二号堆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失水事故,虽然并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但在经济上却造成了10到18亿美元的损失,事故的危害尚在进一步观测调查中。1984年4月,前苏联基辅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造成大量的发射性物质泄漏,30km范围内的居民被迫撤离,欧洲不少国家也受到轻微的核污染,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据报道,有31人死亡,203人受伤,135000人被疏散。随之而来的核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那什么是核安全呢?核安全是指采取措施确保核设施和核材料的安全,防止和应对核材料的偷窃、蓄意破坏、未经授权的获取、非法贩运等恶意行为,以及防范恐怖分子及非国家行为者获取核材料、破坏核设施等。 近年来,随着核能、核技术的广泛应用,核材料安全风险上升,核恐怖主义的潜在威胁也引起关注。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从1993年到2008年的15年间,核材料被偷盗、遗失达1500起。核材料走私活动也日益增多。如果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或核材料,并发动核恐怖袭击,将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美国面临的首要威胁不再是国家之间的核战争,而是核恐怖主义与核扩散。因此,确保核武器和核材料的安全、减少核扩散,也是国际社会

什么是核能及核能的利用

什么是核能及核能的利用 关键字:核能利用、核能现状、核能发展、核能简介 引言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能源是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1939 年原子核裂变的发现,开辟了核能利用的新时代.。特别是在能源结构从石油转入非油能源的新时期里,核能被认为是解决世界能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可开发的核燃料资源所提供的裂变能、聚变能,可供人类大规模长时期的利用。核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开发和利用新型的核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是许多国家在研究本国能源现状和前景之后,所采取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基本政策。 1、核能简介 1.1核能的发现 核能的发现凝聚了众多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为人类提供了打开核能利用大门的一把钥匙,1939 年,费米利用中子轰击铀发现反应能产生中等重量的元素,居里夫人的女儿伊伦·居里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但得到了不同的反应产物。德国科学家哈恩重复他们的实验,证实中子轰击铀能产生重量为铀一半的元素,并确定它是钡,他的进一步工作证实了伊伦·居里实验的产物是镧。接着,流亡瑞典的奥地利女科学家迈特纳提出了铀核裂变的概念,并指出裂变能放出能量。为了能持续地放出核能,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最先考虑了链式反应发生的可能性。1939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等人,通过实验发现一个铀核(U - 235)裂变会释放出2—3个中子,用实验证实了链式反应的可能性。1941年12月到1942年12月,费米领导一批物理学家在芝加哥大学斯塔克运动场的西看台下,成功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发出了200W的电,解决了受控自持链式反应的众多技术问题,这标志着核能和平利用时代的到来【1】。 1.2核能的利用原理 核能,由于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能量。其是通过转化其质量

世界核安全问题

世界核安全问题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背景资料:世界核安全问题 核能的发现不仅可以给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也给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武器。随之而来的核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核安全是指采取措施确保核设施和核材料的安全,防止和应对核材料的偷窃、蓄意破坏、未经授权的获取、非法贩运等恶意行为,以及防范恐怖分子及非国家行为者获取核材料、破坏核设施等。 除了用于武器开发外,许多国家为满足能源需求,加大了对核能的和平利用力度。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苏联问世后,一些国家相继开始建造核电站。目前,全球有数百座核电站在运行。如何确保核电站的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给国际社会带来很大冲击。 核废料的处理也是国际上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核电站的放射性废弃物在数千年内都具有危害性,如不妥善贮藏和管理,会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灾难。 近年来,随着核能、核技术的广泛应用,核材料安全风险上升,核恐怖主义的潜在威胁也引起关注。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从1993年到2008年的15年间,核材料被偷盗、遗失达1500起。核材料走私活动也日益增多。如果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或核材料,并发动核恐怖袭击,将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美国面临的首要威胁不再是国家之间的核战争,而是核恐怖主义与核扩散。因此,确保核武器和核材料的安全、减少核扩散,也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

国际社会在核安全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达成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及其修订案、《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等法律文件,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了核安全计划,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了第1540号和1887号等决议,要求各国采取措施,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材料落入非国家行为者之手。★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核能发展的利与弊

核能发展的利与弊 吴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气1605 16050305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正越来越少,并且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所以,我们继续一种新的相对清洁的能源,而核能恰好符合这些条件。诚然,核能作为新生事物,必然有其两面性。它所带来的运行与废料处理问题不容忽视,但我们可以加速技术的研发,解决这些问题,让核能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关键词:核能、利弊、发展历程、解决方法 引言: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从此,人们开始逐渐揭开原子核的神秘面纱。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紧随其后的是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于1896年发现了放射性。到了1898年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发现放射性元素钋。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艰苦努力,居里夫人于1902年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而到了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之后,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从此,人们意识到隐藏在核内的巨大能量。于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伴着巨响,核能终于为世人所熟知。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从此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相继展开核能应用研究。 到2017年,全世界已有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全球运行核电站数量已有441座,其中绝大部分是压水堆核电站。目前,只有核裂变被用于核能发电,而核聚变,乐观地估计,还需50年实现商业化。由于自然界有很多核聚变所需的氢同位素,且不会产生核废料的问题,所以各国在积极地发展受控核聚变,最著名的便是托卡马克受控热核反应装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能源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化石燃料的探明量并没有太多的增加,而人们燃烧量越来越多,余下的储量会越来越少。这样,便能很好地解释各国对核能的研究的大力支持。 新生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应正确认识到核能的优点以及它所可能带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控制核反应,处理好带来的问题,让核能转变成高效安全的供电能源,为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能源。 一、核能的优点 1、经济方面

核能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为解决油气资源枯竭和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科学家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力发电等替代能源。其中,核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和经济的新型能源,其逐渐取代现有化石能源(煤炭和石油)的趋向已越来越明显。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尽可能多地用清洁能源如核能替代含碳量高的化石能源,已经成为中国各界人士的共识和迫切要求,也是能源产业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 核能是20世纪出现的新能源,核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核能的有效利用,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十分重视核能的开发利用,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能源领域研制开发三种先进反应堆,它们是快中子堆、高温气冷堆、聚变-裂变混合堆。目前,核裂变能已经为人类提供了总能耗的6%。而当将来利用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产生的核聚变能得到工业应用后,人类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张的问题。 从人类能源需求的前景来看,发展核能更是必由之路,这是因为核能有其无法取代的优点,主要表现于: 1.核能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能源,又是高度浓集的能源。 2.核电是清洁的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3.核电的经济性优于火电。 4.以核燃料代替煤和石油,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国核能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核电发展采用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的方针。近期以压水堆核电 站为主,在充分利用已有技术,建设一批压水堆核电站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适时建造先进压水堆 核电站,并以此作为我国未来核电发展的主力机型。 中国积极推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发研究,力争在一些重大项目上有新的突破。例如,利用快堆发电、 用核能进行海水淡化、用低温供热堆采暖、用高温气冷堆发电和制氢等,当条件成熟时,使其成为新的产 业。 在更长远的将来,能源开发将更多地寄希望于受控热核反应即核聚变堆的应用。热核反应技术如果获得突破,将有很多优点:热核燃料资源极其丰富,几乎是取之不尽;热核聚变的产物不象裂变产物那样产生核辐射,因而对人类的安全性要比现在的核电站高得多。因此,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商用成功,将会为人类“永远”解决能源需求问题。

核安全

题目: 二零一二年六月 核电站安全分析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090212班 摘要:安全是核电的生命!核安全事故的主因不是技术而是人因。人既是安全的维护者也是安全事故的制造者,因而人因控制问题是安全文化的中心问题,而影响人之行为的核心因素是安全价值观念,特别是安全伦理观念,且安全问题与利益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安全问题不是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本质上是个伦理问题,所以安全伦理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安全文化应倡导有利于培养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观念。核电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 Abstract: Safety is the life of nuclear power! Nuclear safety the main cause of the accident is not technology but human factors. Both safe defenders and safety incidents maker, and thus the control problem is the central issue of the safety culture, affect the behavior of core elements of the security values, especially security ethics and safety issues and interest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curity problem is not a simple technical problem, in essence, is an ethical issue, security ethics is the heart and soul of the safety culture. The safety culture should advocate conducive to a culture of safety quality and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responsibilities.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the biggest problem is a security issue!

核能开发利用及对环境的污染

核能的开发利用及对环境的污染 能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同时能源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自19世纪70年年代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保持增长,90%以上的世界经济活动所需的能源都依靠化石能源提供,由于大量消耗,这类资源正趋于枯竭;同时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了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日益紧迫,寻找新的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现代社会中,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外,还有许多可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等,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和开发成本等因素,这些能源很难在近期内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利用;而核能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同各种化石能源相比起来,核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小,这些明显的优势使核能成为新世纪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和经济的工业能源。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前苏联、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的核电站,由于核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广阔的利用前景,和平发展利用核能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核能发展的简单历程 人类对核能的现实利用始于战争。核能的战争用途在于通过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损坏敌方人员和物资, 达到制胜或结束战争的目的, 目前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发展核电, 相对与其他能源, 核能具有明显的优势。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000kW 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kW 的希平港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在试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kW 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可与火电、水电相竞争。20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称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第三代核电设计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核电站按照URD或EUR 文件或IAEA 推荐的新的安全法规设计,但其核电机组的能源转换系统(将核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仍大量采用了第二代的成熟技术,预计一般能在2010年前进行商用建造。从核电发达国家的动向来看,第三代核电是当今国际上核电发展的主流。 与此同时,为了从更长远的核能的可持续性发展着想,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联合起来组成“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进行第四代核能利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第四代是指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更加优越,废物量极少,无需厂外应急,并具有防核扩散能力的核能利用系统,其目标是到2030 年后能进行商用建造。 二.核能的利用现状与核电的发展 1954年前苏联世界建成第一座发电功率为5000KW 的试验性核电站, 美国则在1957年12月建成了发电功率达90000KW的希平港压水堆核电站。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是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电力需求也以十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 此时, 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验证, 相对于常规发电系统的优越性鲜明地显现出来, 给核电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核电迅速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的建设和发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立陶宛核能发电在全国发电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接近80%, 这一比重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在世界主要工业大国中, 法国核电的比例高, 核电占国家总发电量的78%, 位居世界第二, 日本的核电比例为40%, 德国为33% , 韩国为30% , 美国为22% , 而我国仅为2%右, 发展空间很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