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及试题和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及试题和答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核心考点】

1·梭伦改革前背景

雅典国家的形成和政治体制;贵族和平民的矛盾;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解决危机两次尝试(僭主政治和《德拉古法典》);萨拉米岛危机等。

2·梭伦改革措施

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组建民众法庭等。3·梭伦改革的历史影响

促进雅典国家形成,奠定民主政治基础;改革的局限性;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等。

【考点梳理】

一·梭伦改革前背景

1·雅典国家形成和政治体制

(1)雅典国家在公元前8世纪初才开始产生。提修斯以不侵犯贵族的私有财产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司法审判权,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国家形成初期实行王政,它实际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共和国。

(2)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贵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

2·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贵族在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平民在政治上虽然享有公民权,实际上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受到贵族的压迫。

(2)贵族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产,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剥削平民,平民在经济上处境恶化,为还债被迫为债主耕种土地的平民成为“六一汉”,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者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随着雅典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逐渐形成,他们尽管在经济上富裕,但在社会上仍然遭受贵族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他们逐渐与平民站地一起。

4·解决危机的尝试的失败

(1)基伦暴动:公元前631年,贵族表青年基伦企图乘机建立僭主政治,但失败了,表明当时雅典平民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不认同。

(2)德拉古立法:在汲取基伦暴动的教训后,贵族尝试在原有体制内实行改革。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了以严刑峻法为特点的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德拉古法典》,它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法律成文化、公开化,对雅典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但是它完全站在贵族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来维护贵族利益,因此不能化解矛盾。

5·萨拉米危机

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的西部邻居麦加拉乘机夺取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经济,这件事也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二·改革的措施

1·准备: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

原因:出身于贵族;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充满智慧和才能,政治上既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制地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夺贵族财产。因此在公元前594年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全权负责立法,改革弊政。

2·经济上

(1)颁布“解负令”: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人身和土地作抵押。释放和赎回被卖身为奴隶的公民。结果在实际上取消了债务奴隶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物质保障,从而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人道路。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鼓励进口谷物,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结果在短期内稳定了社会物价,保障了平民的生活,从长期看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从而为政治上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3·政治上

(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土地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即富豪级、骑士级、双牛级、日佣级;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其中第一、二等级能担任执政官等高级职务,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这一措施保护贵族的利益,但是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从而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贵族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2)建立“四百人会议”:从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第四等级没有资格当选。它的建立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3)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面向全体公民,不分等级,通过抽签方式产生,它的建立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权力机构的权利。

三·改革的影响及认识

积极性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份宝贵遗产。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1)物质基础: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公民经济上独立,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2)社会基础: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的措施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范围;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巩固了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平民的多元社会格局。

(3)制度保障:政治制度上改革,完善了国家制度,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局限性:

1·产生局限的原因:

中庸的原则导致改革的不彻底。梭伦改革的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因此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中庸),使改革带有历史局限性

2·局限的表现

(1)以基于财产的不公平取代基于出身的不公平。

梭伦以财产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富有的第一、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

(2)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氏族制度残余

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贵族比平民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利和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下层人民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满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3)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虽然雅典公民形式上享有平等权利,但享有公民权的人在其人口中只占十分之一;雅典民主仅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改革的特点:梭伦改革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增强城邦的实力,因此在改革中采用“折中”的力法、执行“不偏不倚”的政策,化解社会矛盾。

【疑难解析】

问题1、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是什么?从梭伦的成功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解析:运用必然与偶然、主观与客观辨证统一原理分析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原因。

客观条件: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使改革成为唯一的出路。

主观条件:梭伦丰富的人生阅历、充足的知识储备、高远的理想抱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睿智的斗争策略、善于抓住机遇的敏锐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勇气,等等。

启示: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与时俱进搞改革,求真务实谋发展;实现人生价值要靠理想、奋斗和机遇。

问题2、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经过怎样的发展历程?

解析:要注意联系必修一专题六的知识,全面了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把握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

(1)提供可能:公元前7世纪,雅典建立贵族共和制,这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

(2)奠定基础: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赋予平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进一步形成: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进行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4)最终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推行改革,完善和发展了民主政治,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最终确立。

问题3.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什么不同?请对此做出评价。

解析:首先明确它们都是等级制度,只是确立等级标准不同。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代表的是世袭贵族的特权,依据财产建立的等级制度更多地维护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但贵族的利益也得到一定的维护。主要目的是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贵族统治。

答案提示: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的途径,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财产等级制度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广大第四等级的农民、手工业者不仅无权担任官职,而且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经常参政。

例题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定权。——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其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别指哪些人?

(2)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如何?

解析:本题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梭伦的智慧和公正”,并对此评价。其余的问题在于看懂材料后,联系以上的知识梳理来回答。

(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富人是指工商业奴隶主,而穷人是指贫困的平民。

(2)看法:①梭伦改革体现了梭伦高超的政治智慧。梭伦改革的基本路线是取消贵族特权但不消灭贵族,让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大力发展工商业;照顾平民大众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②梭伦改革并不是完全公正的。由于实行财产等级制,下层公民不能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改革以后,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二者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3)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巩固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奥尼尼利

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哪些有势有财的人,

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

优势。 ——————梭伦

1、材料一中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指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指出梭伦调节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分析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4、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二中“公正”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原创)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强盛开辟了道路。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美陶器 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第一二等级第三等级

材料三:

雅典公民大会陶品上的雅典商船

⑴从材料一的两张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请从政治、历史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⑵材料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内容?其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项改革措施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

⑶材料三反映了梭伦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核心考点】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总体:大动荡、大变革时代。

表现:经济基础的变革(生产力的进步,阶级关系的变化);各国改革的要求(上层建筑的改革);“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意识形态领域)

二、商鞅变法前准备

客观上:秦献公立志改变落后状况,秦孝公发“求贤令”招募改革人才。

主观上:商鞅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思想劝导孝公果断变法,以“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的精神得到孝公赏识。以“城门立木”取信于民。

三、变法措施(强国之术)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四、变法的特点:措施最全面;最彻底;历时最久;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等。

五、变法的意义:政治方面;军事方面;经济方面等

【考点梳理】

一、商鞅变法前时代背景和条件

1、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总体特征。大变革表现在:

(1)经济上,生产力的进步,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田的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多,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李悍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通过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的富国强兵的目的。(3)思想上,各阶层、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发表不同的学说和政汉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依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掀起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商鞅变法的条件:

(1)外部条件:诸侯争霸、各国变法风潮、百家争鸣等推动。

(2)内部条件: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给变法提供了内在动力,秦献公废除人殉恶习,把国都由雍迁到栎阳,允许商业活动。秦孝公发“求贤令”,吸引各方有识之士。

(3)商鞅本人的立志变法:

游说: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孝公,他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主张劝说孝公要坚决果断变法。

辩论:与反对派辩论,提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得到秦孝公赏识。

立信:通过“立木为信”,取信于民;并打击破坏新法的人。

二、变法的内容

1、第一次变法的内容:公元前356年开始。

(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什伍之内有告奸、举盗的责任,隐瞒不告的要同罪连坐。这样既给国家征收赋役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便于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凡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受到惩罚。这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3)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以军功奖赏为中心的二十等爵制,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职和田宅等,严禁私斗,废除“世卿世禄制”,宗室贵族没有军功,不能授于爵位和官职。这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打破了宗室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局面。

2、第二次变法内容:公元前350年开始。

(1)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井国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权。这一举措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2)推广县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全国分为四十一县,县设令以主持县政,设丞为副县令,高尉以负责军事。后来,在秦新兼并的地区设郡,设郡守负责郡政。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3)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这有利于地方经济的交流发展。

(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止私下里请客行贿之风,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在社会习俗方面,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刺激小农生产的积极性。

三、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1、变法中心措施:农战和法治。

2、变法性质: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目的是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3、变法的作用: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都为秦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变法的特点:措施最全面;改革最彻底;历时最长;推行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等。

5、变法的局限性: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②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③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④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了专制。

【知识框架】

【疑难解析】

问题1、战国时期改革对春秋时期改革有什么发展?

解析:(1)改革内容:春秋改革主要针对性经济基础方面,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战国时期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确立了封建制。如在政治上,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改革成效:春秋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战国变法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例题1解析:(2007海南单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

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简裁汰“无能”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终止。——摘编自《中国通史》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解析:第(1)问不同之处,可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第(2)问可从人物性格、阶级立场、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所受阻力、民众的支持等方面思考。

答案:(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

问题2、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改革?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从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措施和影响不难看出,改革的目的是维护新兴封建地主利益,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这突出表现在变法内容上。至于商鞅之死,可以从改革的反对力量、支持力量、改革者自身局限去分析。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政治和经济实力。同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

(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开阡陌,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力量。(5)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上的支持。变法中的严刑峻法使人们不满等。

【巩固训练】

1、下列是有关商鞅变法的评价: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汉水·食货志》

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2)材料二中重点是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各有何作用?

(3)材料二中的“王制”指的是什么?

(4)材料三对商鞅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原创):

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不同。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对各自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分别产生的不同影响。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核心考点】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缓和尖锐的民族矛与阶级矛盾是改革的最主要客观原因;当时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需要是改革最直接的现实原因;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二、孝文帝改革内容

1·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主要措施:推行均田制;实行官俸制,整顿吏治等;

2·中后期:特点:实行汉制、移风易俗。主要措施:迁都洛阳;革除旧俗等。

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学习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考点梳理】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智者的选择)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386年,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2、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客观原因)

阶级矛盾:由于赋税制度上混乱、租调徭役繁重、贪官横行,人民不断起义。

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深受兵役之苦的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由于不同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悬殊,拓拔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主观条件)

二、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实行均田制

(1)前提:由于长期战争和人口迁移,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3)实施: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

(4)内容:农民:领露田(即无主荒田;死后归还,不得买卖)和桑田(即已经耕种的地,可继承和买卖。);义务: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和杂税。

官吏和地主:官吏可分到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5)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流民定居农耕。从而使更多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整顿吏治

(1)内容:实行官吏俸禄制度;官吏任期按照政绩好坏来决定;严惩贪赃枉法行为。

(2)影响: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

3、迁都洛阳

(1)原因: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经济上地处偏僻,经济比较落后;军事上强敌柔然贵族时常骚扰;地理上难以有效控制在中原地区。

(2)方式:以“南伐”为名,设巧计迁都。

(3)时间: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495年正式定都洛阳;

(4)作用:洛阳再次成为北方和政治经济中心;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

4、革除旧俗

(1)措施:仿汉制、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通汉婚、重汉臣。

(2)影响: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加强了北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政府和重视:均田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吏治的改善和官俸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派工匠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2)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犁和牛耕的使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民族大融合与各族人民辛勤劳动

以上原因促使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2、繁盛的洛阳(商业)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经过发展,洛阳城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名副其实的国际商业城市。

4、北方民族大融合

(1)表现:民族差异逐渐消除;原来的民族分布完全被打破,各民族形成共同的生活区域;

汉语言文字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各族共同接受的文化;南迁北方游牧民族把他们优秀文明带到中原,成为中原地区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2)实质: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和封建化的过程。

(3)影响: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知识框架】

【疑难解析】

问题1、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和成功原因

解析: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孝文帝改革鲜名特征是少数民族领袖主持的,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等,逐步走向汉化、封建化、农业化的过程,因此在总结其特点时要把握这些方面。至于成功原因,要从主客观因素方面落实。

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成功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问题2、如何全面评价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

解析:首先要知道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有哪些,然后再考虑这些政策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评价中应本着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本民族历史的影响。

提示:(1)这一政策具体措施有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2)积极性:对鲜卑族来说,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巩固了鲜卑族贵族的统治;对中华民族来说,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从历史发展潮流来看,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3)消极性: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改革的不足之处。

典型题举例:(2008年江苏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什么东西?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答案:(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巩固训练】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08年广东高考)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 材料二中的土地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被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3)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渊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二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请回答:

(1)从图一和图二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3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2分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核心考点】

一、王安石变法前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三冗两积”)及其形成原因。

2、“庆历新政”内容和失败的原因。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2、强兵之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

3、育才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学校制度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1、取得的成就

2、改革的结果及原因

3、改革的启示

【考点梳理】

一、王安石变法前背景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产生的根源:北宋初年,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但也带来严重的弊端。

2、表现:

(1)经济上:冗兵、冗官、冗费——造成积贫局面(财政危机)

冗兵:每逢灾年将流民编入军队,强壮士兵编入禁军,边防大量屯兵。

冗官: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力,宋初实行一职多官制,又通过科举和恩荫赏赐的方法大量授官。

冗费:冗兵和冗官造成军费和官费增加,此外大兴土木,皇室开支不断增加。

岁币:北宋每年还要送给辽、夏大量岁币。

(2)军事上:策略失当,对辽夏战争失败——造成积弱局面(边境危机—外患)策略失当:北宋在军事部署上实行“守内虚外”政策,造成边防相对空虚。

频繁调动,实行禁军轮流驻守京城,形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对辽夏作战失败,以岁币的形式屈膝求和

(3)阶级关系上: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治危机—内忧)

(二)、庆历新政——揭开改革序幕

1、中心:整顿吏治

2、结果: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宋仁宗的动摇,新法推行一年多被迫废止。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

(一)富国之法(理财之法)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1、变法的目的: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

2、变法的中心:理财

3、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为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对封建制度的局部调整。

4、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

5、结果: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了,司马光任宰相后,新法被相继废除。

6、原因:变法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列的反对;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

源,获取尽可能多的财政税收,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实行中显得过于激进;宋神宗在变法后期动摇;在变法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1、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对改革有何认识?

解析:比较改革首先看有没有可比性,然后再找准比较点。改革类知识点比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同:背景相同。即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三冗两积”、内忧外患,

目的相同。巩固统治,挽救危机。

结果相同。旧势力强烈反对,最终失败。

性质相同。都是以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的改革。

异: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

影响不同。庆历新政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只是昙花一现,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要关注百姓的利益。改革过程式中用人要得当等。

例题:(2009江苏高考)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

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的形式,比较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对科举考试方面观点。第(1)问可以从材料一、二中直接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一中获取范仲淹的主张是“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从材料二中获取有效信息,苏轼的主张是重视诗赋,王安石主张要知道“世事”,司马光赞同用经、义、论、策。第(2)问司马光指责王安石“以一家私学”可从材料中得知;产生的影响从消极方面作答。第(3)问要结合王安石选拔人才与变法关系作答。

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巩固训练】

1.(2009广东高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

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问题: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2、阅读下列材料:

商鞅

(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请回答:

(1)诗中的商鞅有什么历史功绩?王安石和商鞅有什么共同特点?

(2)王安石为何对“商鞅能令政必行”如此看重?

(3)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清代以前一般都认为是“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近代梁启超称王安石变法是“是中国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合理?为什么?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1、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核心考点】

一、基督教对西欧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产生与演变的史实

2、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3、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及面临的挑战

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1、德意志的马丁·路德改革

2、卡尔文在瑞士日内瓦的改革

3、英国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

4、尼德兰宗教改革

5、天主教会内部改革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考点梳理】

一、基督教对西欧的神权统治

(一)基督教的产生与演变

1、产生: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

2、发展:公元392年,基督教成国罗马帝国的国教。实行教区制,各区没有隶属关系,因罗马教区享有崇高的声誉,其教区主教获得“教皇”的称号。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皇利用当时欧洲四分五裂的形势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从法兰克王国手中获得一块赠地,奠定了教皇国基础。

3、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境内的教会处于皇帝的控制下,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义,与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互相攻击。1054年,东西部基督教决裂,西部基督教称为天主教,东部基督教称为东正教。

(二)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地位确立

1、政治上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1)制造邪说:提出“双剑说”和“太阳月亮说”,宣扬王权来自教会,教权高于王权。

(2)整顿教会:11世纪末建立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教皇选举制度,12世纪初,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权。

(3)干涉内政:教皇利用开除教籍、挑拨关系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

2、经济上疯狂敛财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控制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土地,并向所有信徒征收“什一税”,还出售教职、赎罪券等形方式敛财,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3、在思想文化领域加强控制

利用天主教教义麻痹人们的思想,宣扬信仰高于理性,信仰的内容主要是《圣经》;天主教会垄断文化教育,学校、教堂与修道院三位一体,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圣经》,目的是传播宗教教义;教会掌握《圣经》的解释权,设立野蛮的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分子进行残酷的迫害。

4、在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影响无处不在,教堂遍布欧洲大部分地区,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三)天主教会面临的种种挑战(宗教改革的背景)

1、原因:

14—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北欧和意大利出现并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教

会和封建主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力,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削弱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些都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文兴复兴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腐朽性、落后性、专制独裁野蛮性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表现:

政治上,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威胁。

经济上,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对,他们强烈要求削弱教会的经济实力。

思想上,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教会权威提供了思想源泉。天主教会的陈腐思想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一)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原因

根本原因:政治上四分五裂局面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阻挠德国统一。

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2、开始: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从而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3、主要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得救;《圣经》是人们信仰唯一的神圣权威,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主张建立本民族教会;主张简化教仪教规,建立廉俭教会;主张僧侣可以还俗婚配等。

4、影响:严重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出现了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在德国点燃了人民反对教会的火焰。

5、合法地位的确立:1555年,德国皇帝签署了《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二)日内瓦的卡尔文改革

1、主要主张: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提出“先定论”思想,认为事业成功与否,是上帝事先安排的,成功者是上帝的“选民”,反之就是“弃民”,这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主张简化教仪,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

2、建立政权:1541年,他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卡尔文被称为“新教的教皇”,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但卡尔文教更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三)英国宗教改革

1、时间:英国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时期—1534年。

2、方式:自上而下

3、内容: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教规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教区按照行政区划分等,但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仪式与天主教基本一致。英国民族教会被称为英国国教。

4、影响:由于英国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很不彻底,英国随即出现了倾向于卡尔文教的更加激进的思潮,他们主张清除国教内部天主教旧的痕迹。这场运动就是清教运动,清教徒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四)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尼德兰在新航路开辟后,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卡尔文教在这里盛行。但尼德兰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和宗教迫害。

(完整word版)高考试题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版)

高考选修真题分类汇总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上海历史卷,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 .时间C .参加者 D .地点 答案:C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联络的是各省的“会试举人”。 2.(上海历史卷,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 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传统服饰“和服”与西服、酒吧与茶室、西洋歌剧与传统歌舞伎都能见到,说明当时的日本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 3.(江苏历史卷,25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后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急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 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举。……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各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一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分)

2020年高考历史选考题强化专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答案

选考题强化专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0分) 1.材料当年,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家,创造了一个相当大的汗国。它实 际上是一个部落联盟,分成八个旗,每一个旗自有旗主。旗主对下有完全的统治权,对上向努尔哈赤效忠。雍正从即位的时候起,便对八旗制度进行了改革:颁布“上谕”,禁止下五旗(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各旗旗主对担任政府官吏的旗员勒索。他又把都察院的满洲人御史调派到八旗去,每旗二人,稽查一切。 从此,各旗的内部行政,在实际上被中央直接管理。下五旗的半独立主权,名存实亡。各旗彼此之间,也不许发生横的关系。这一旗的旗员与包衣(相当于农奴集团长官),不许到别一旗旗主那里去当差。上三旗的旗员包衣,更绝对不许“在诸王门下行走”。 ——摘编自黎东方《细说清朝》等 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帝旗务改革的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雍正帝的旗务改革。 2.材料西魏立国于关陇一隅之地,地理环境、人力、物力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 都不能与东魏和南朝萧梁抗衡。苏绰是西魏改革的谋主,他制定的“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北周的治国纲领和施政方针。令诸州郡县长官,“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对那些游手怠惰、不勤农事者,则加以惩罚。 认为古今帝王“置臣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提出“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罢黜冗官及扰乱细民之污吏,实行官吏考察制度,对各级官吏“任而试之,考而察之。起于居家,至于乡党,访其所以,观其所由”。要求地方官在征收赋役时,应“斟酌贫富,差次先后”,差发徭役应防止“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戍,富者或轻使而近防”的弊端。在“六条诏书”的指导下,西魏北周政治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因而转弱为强,最终灭掉北齐。 ——据孔毅《西魏北周改革述评》 根据材料概括“六条诏书”对地方官员的要求。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西魏改革的影响。 3.材料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司法是此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北 洋政府按照西方国家的司法改革要求,改革了旧有法制,设立了司法机构,但依然按照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设置司法机构。司法体制的独立是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1.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力推的富国之法,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时期,随着大商人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本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欺凌压榨外来商人,盘剥勒索本地行铺稗贩。……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朝廷在京师设立市易务。尔后,全国较大城市亦陆续设置市易务或市易司。……设立市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以及“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 ——摘编自方宝璋《怎样看宋代市易法》材料二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贱买贵卖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市易务官大多是从被称为“兼并之家”的大商人中召募的,一旦大权在手,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市易务吏人众多,如市易法规定在京市易务设勾当公事官一员,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法定的市例钱远不够增设的吏人俸给,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 ——摘编自魏天安《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国家强制剥夺国民财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推行王安石市易法的主要背景和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市易法的初衷并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所列现象带来的影响。(9分) 2.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俄国的积极影响。(9分) 3.日本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不仅是促成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也影响到近代日本国家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精练:第二十三单元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十三单元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一、选择题 1.[2020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 ) A.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B.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 C.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D.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2.[2020北京朝阳区重点高中考试]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有7章76条,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统揽统治大权,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统率陆海军、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实施等权力,国务大臣主要对天皇负责,帝国议会对政府的制约极小。这部宪法的制定( ) A.主要学习当时美国的政治体制 B.一定程度上学习了当时的德国 C.完成了日本政治的民主化改革 D.在日本建立完善的代议制政体 3.[2019北京昌平区二模]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二一九法令”, 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并可以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了《土地法令》,规定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法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要 ②两个法令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二一九法令”有利于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法令》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4.[2020湖北三校联考,15分] 材料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三公郎中王德定律令、申科禁”。世祖时,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对不孝罪的处刑,创制了存留养亲之法(“诸犯死刑者,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以闻”)。宣武帝时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9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及试题和答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核心考点】 1·梭伦改革前背景 雅典国家的形成和政治体制;贵族和平民的矛盾;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解决危机两次尝试(僭主政治和《德拉古法典》);萨拉米岛危机等。 2·梭伦改革措施 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组建民众法庭等。3·梭伦改革的历史影响 促进雅典国家形成,奠定民主政治基础;改革的局限性;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等。 【考点梳理】 一·梭伦改革前背景 1·雅典国家形成和政治体制 (1)雅典国家在公元前8世纪初才开始产生。提修斯以不侵犯贵族的私有财产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司法审判权,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国家形成初期实行王政,它实际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共和国。 (2)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贵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 2·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贵族在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平民在政治上虽然享有公民权,实际上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受到贵族的压迫。 (2)贵族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产,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剥削平民,平民在经济上处境恶化,为还债被迫为债主耕种土地的平民成为“六一汉”,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者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随着雅典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逐渐形成,他们尽管在经济上富裕,但在社会上仍然遭受贵族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他们逐渐与平民站地一起。 4·解决危机的尝试的失败 (1)基伦暴动:公元前631年,贵族表青年基伦企图乘机建立僭主政治,但失败了,表明当时雅典平民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不认同。 (2)德拉古立法:在汲取基伦暴动的教训后,贵族尝试在原有体制内实行改革。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了以严刑峻法为特点的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德拉古法典》,它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法律成文化、公开化,对雅典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但是它完全站在贵族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来维护贵族利益,因此不能化解矛盾。 5·萨拉米危机 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的西部邻居麦加拉乘机夺取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经济,这件事也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二·改革的措施

【精编文档】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王安石变法及答案.doc

(4)王安石变法 1、材料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 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 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项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方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安石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有哪些借鉴与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王安石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传统的观点认为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在失去皇帝的支持后,新法被保守派废除。事实果真如此吗? 材料一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 纲》材料二王安石奉“富民”为变法宗旨,但在神宗“富国强兵”愿望的压迫下其抱负难以充分施展。至元丰年间神宗利用新法中固有的“富国”因子大肆聚敛扩大国家专利, 使变法轨迹发生逆转。 ——葛金芳《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蜕变与北宋中期地主阶级的固有发展趋势有密切联系。北宋是地主私有经济确立、官僚政治制度空前发展的朝代,地主阶级内部的竞争趋势和腐化趋势都十分突出。……虽然统治危机为变法提供了客观需要,地主阶级的竞争势力也为变法造就了一些条件,但是始终没有产生过一股足以不断推动变法前进的强大力量,变法中各股地主政治势力也都是朝后退步。 ——袁诚玉《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再探》 (1)结合材料一概述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的? (2)结合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4)以上材料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认识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一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易治,民贫难治也。曷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矣……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管子·治国》

人教版高三历史课后习题(含答案)单元质检十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单元质检十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19河南八市联盟“领军考试”,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伴随着民间争言财利的好讼风尚以及无审级限制诉讼制度所引发的非法越诉、妄诉现象对法律秩序的打击,南宋对原有相干执法举行了革新。新律规定: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给争讼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以此作为诉讼当事人依次上诉的法定依据。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判固然常常会参酌情面,以使讯断越发圆润,但人伦情理仅是对执法的增补,而不是颠覆,更不是所谓的“伦理 法”“父母官诉讼”等传统学说所能涵括。实际上南宋司法官员早已践行了依据证据讯断的成文法传统。南宋司法理性化、晚世化趋向,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亦不乏汗青启示与思索。 ——摘编自张本顺《变革与转型:南宋民事审判“断由”制度生成的历史原因、价值功能及意义论析》(1)根据质料并联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法制革新的历史背景。

(2)根据质料并联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宋法制革新的特点。 2.(2019广东揭阳二模,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8年明治政府提出“文明开化”的革新标语,要求“排除旧来之成规,求知识于世界”,确立了教诲发展的总偏向。 1872年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学制》重要仿照法国。提出遍及小学教诲,同时器重发展实业教诲。 《学制》有许多内容严峻离开日本的国情,致使就学率达不到预期指标。1879年政府颁布了《教育令》,《教育令》重要仿照美国,改变了《学制》所规定的同等的中央集权体制,强调地方分权和尊重多样性及自由主义。但在自由的名义下,当局的教诲受到轻蔑,小学入学率反而降落,还出现教诲内容反动的征象。 1880年政府颁布《改正教育令》,强化了町村设置小学的任务,严格了对就学任务的划定,增强了教诲行政权,并将修身课提到各科之首,以强化“尊祖训、明忠孝、学孔道”的道德教育,初步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诲立法指导思想。1885年又颁布一系列《学校令》,主要吸收了普鲁士的国家主义教诲头脑,强调培养“善良臣民”的道德教育。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部分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选修1 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部分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部分 1.(2013年北京高考21题)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考查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2.(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4题)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答案】B 【考查点】王安石变法 3.(2013年福建高考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10分) 【答案】 (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解答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课中思考题和课 后习题解答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中思考题和后习题解答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1 走向民主政治 中思考题 1、想一想,这几段诗歌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主张? 反映了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与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制定法律,管理国家。 后习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提示: 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和权利分配标准是财产多寡,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因此,其所谓的“公平”是一种有条的“公平”,是财产等级制而非所有公民的公平。 解析与探究: 1、教育能使人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判断力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化素质是行使政治权力的基础。) 2、优秀品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正直无私等。(梭伦不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品德。) 自我测评解答:

1、①梭伦改革前雅典实行贵族政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②至公元前7世纪世纪末,农民大量失去土地,下层平民和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2、(1)主要措施: 梭伦改革始于经济领域。①他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 ②还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 ③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梭伦的政治改革同样倾向于平民。 他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此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只由他的财产资格决定,而不再取决于他的出身。 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民主化改革。他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了两个新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2)基本特点 ①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②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 (含解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单元检测 1.(2019·咸宁重点高中联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8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可得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乱,根据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可得出秦朝完成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可得出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和巩固政权的需要等。第(2)问,根据材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并联系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等作用。 答案:(1)原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 (2)意义: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 1 2021年高考江苏单科25题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宋史》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③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2分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答案】 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6 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提能演练)(含解析)

上篇选修系列专题16 1.(2017·广州模拟)(15分) 材料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8分) 解析:第(1)问,此问注意题干中提到汉承秦制,所以秦代的户籍制度有些内容也是汉代的内容。依据材料中“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得出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据“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得出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据“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得出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第(2)问需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7分) (2)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和徭役制度改革的推动。(8分) 2.(2017·中原名校联考)(15分)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折射出时代要求和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后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神宗深知贡举之弊,且本人笃意经学,加之认为诗赋取士使西北人才选出过少,遂下诏令众大臣议论科举改制一事,此提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如直史馆苏轼在上奏中说:“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重大改革高考考查的内容,那么考生该如何解答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1 (2014·课标全国Ⅰ,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 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解析第(1)问,把两段材料前后对比,逐句解析第二段魏晋重大改革的后三句材料内容。与第一段体现的魏晋前法律繁杂界限模糊相比,魏晋后则删繁就简,“行政法”和“刑法”分离等,最后一句则表明新律突出了等级伦理的内容。第(2)问,结合材料关键语句即可。如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表明儒家思想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

2022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古代中国的改革 1.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3)内容 ①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嘉奖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上:嘉奖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为了缓和社会冲突,促进北魏社会的进展,孝文帝实行改革。 (2)内容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3)影响和评价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进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心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引起严峻的社会危机。 (3)内容 ①理财之法:推行青苗法、均输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②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贤惟才等。 (4)影响和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肯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近代的重大改革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 ②克里米亚战斗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 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训练、军事方面的改革。 (3)影响 ①乐观影响: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

中学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两人最后都惨死,说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旧的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异常激烈,因此变法者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中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解析:选A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北筑政权加速民族融合就是要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改变游牧民族落后的经济状况,由此得知是加速其封建化的过程。B、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经济发展的角度。 3.《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解析:选C C项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其他各选项均能从材料中找到对应信息。 4.针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D.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条件 解析:选D 1861年农奴制改革及其推动下的政治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 1. (2022年江苏高考24题A)(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p 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⑴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⑵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⑶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考查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p 提炼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体现汉与鲜卑之间存在矛盾;第二问考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第(2)、(3)问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p 和概括,体会改革的艰难和改革起到的效果。 涉及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 (2022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

(完整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附答案解析

博州蒙古中学选修一期末综合检测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座号:_______时间:_______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 2.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c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C.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D.限制地主土地兼并、保证农民和政府用地 3.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黯然离去。这则故事说明 d A.变法最终失败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深入人心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c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5.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6.王安石变法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措施有 d ①废除明经诸科②设置医学、武学等专门学校 ③进士科不考诗赋④依照才能、品德来选拔官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d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 8.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b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9.下列与北魏均田制相关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将全国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 B. 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C. 将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D. 获得土地的农民承担租、调和徭役 10.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d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游牧民族农业化 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1.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段,是强国、创新表现充分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 c ①铁器、牛耕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②由争霸至兼并的战争使政治趋向统一 ③旧制度衰落与新制度确立的巨变时期④打造了通往南亚、欧洲的海陆交通线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结合所学知识,区别德国和日本近代化道路的不同点是 d A.对外侵略扩张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C.确立君主立宪制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3.战国时期的改革或变法的影响之一是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符合此说法的选项是 d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尽地力之教” C.“相地而衰征”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高无所荣华” 14.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C.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D.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其主要措施是 b A.普遍推行郡县制度B.国君直接任命地方行政长官 C.“开阡陌封疆”D.制定连坐法,建立户籍制度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选修中的必修,地位非常重要。那么这类题目考生该如何解答呢?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仅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一 商鞅变法 1.(2015;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材料中‚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可以看出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第二小问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的背景以及措施作答即可,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

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2分)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8分) 唐代币制改革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 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