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流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表面预处理、喷涂、喷涂后处理四个主要步骤:

一)准备工作:

在编制工艺前首先应该了解被喷涂工件的实际状况和技术要求半进行分析

1、确定涂层的厚度。一般来讲,喷涂后必须进行机械加工,因此涂层厚度就要预留加工余量,同时还要考虑到喷涂时的热胀冷缩等。

2、涂层材料的确定。选择依据是涂层材料应该满足被喷涂工件的材料,配合要求,技术要求及工作条件等,分别选择结合层与工作层材料

3、确定参数:压力,粉末粒度,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

二)工件表面的预处理

表面制备,是保证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重要工序

1、凹切处理,表面存在疲劳层和局部严重拉伤的沟痕时,在强度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车削处理,为热喷涂提供容纳的空间。

2、表面清理,清除油污,铁锈,漆层等,使工件表面洁净,油污油漆可以用溶剂清洗剂除去。如果油渍已经渗入基体材料,可以用火焰加热除去,对锈层可以进行酸浸,机械打磨或喷砂除去。

3、表面粗化,目的是为了增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消除应力效应,常用的有喷砂、开槽、车螺纹、拉毛。

A:喷砂是最常用的,砂料可以选择石英砂、氧化铝砂、冷硬铁砂等。砂料以锋利坚硬为好,必须清洁干燥,有尖锐棱角。其尺寸,空气压力的大小,喷砂角度、距离和时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B:开槽、车螺纹、辊花。对轴、套类零件表面的粗化处理,可采用开槽、车螺蚊处理,槽与螺纹表面粗糙度以Ra6.3—12.5为宜,加工过程中不加冷却液与滋润剂,也可以在表面滚花纹,但避免出现尖角。

C:硬度较高的工件可以进行电火花拉毛进行粗化处理,但薄涂层工件应慎用。电火花拉毛法是将细的镍丝或铝丝作为电极,在电弧的作用下,电极材料与基体表面局部熔合,产生粗糙的表面。

表面粗化后呈现的新鲜表面,应该防止污染,严禁用手触摸,保存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粗化后尽快喷涂,一般喷涂时间不超过二个小时。

4、非喷涂部位的保护

喷涂表面附近的非喷涂需要加以保护,可以用耐热的玻璃布或石棉而屏蔽起来。必要时按零件开关制作相应的夹具保护,但是要注意夹具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且不能使用低熔点的合金,以免污染涂层。对于基体表面上的键槽、油孔等不允许喷涂的部位,可以用石墨块或粉笔堵平或略高于表面。

喷后清除时,注意要要碰伤涂层,棱角要倒钝。

三)喷涂工艺及参数

(1)粉末特性:

目前粉末供应商提供了品种繁多的碳化物粉末,而粉末特性往往因其制粉工艺方法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粉末特性包括:粉末粒度分布、颗粒形状、表面粗糙度等。

对ZB-2700设备来说,适宜的粉末粒度为:15μm-40μm。

(2)氧-燃气流量和比例

喷涂的焰流温度及特性取决于氧-燃气流量和混合比例。喷涂时,首先应按照设备的规定要求确定氧气和燃气的流量,以保证喷枪焰流达到设计的功率水平。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氧-燃气比例的波动,而氧-燃气比例对确定最终

的涂层组织十分重要.

理论上,丙烷完全燃烧要求氧与丙烷的比例为5∶1

(C3H8+5O2=4H2O+3CO2),这一燃烧比例产生的是中性焰(即,燃烧时氧与燃气分子全部耗尽)。若燃气比例下降,焰流中未消耗尽的氧分子将产生“氧化”气氛,导致熔融粉末粒子的过度氧化,涂层中氧化物含量增多。混合气中燃气过多会产生低温贫氧的火焰,所得涂层中未熔粒子和孔洞增多,而氧化物含量降低。事实上,中性焰是不存在的,在高温,燃烧过程不是完全可逆的,反应物与反应产物以热平衡和化学平衡方式共存。

ZB-2700型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当氧-燃气比例在4.2-5.6之间时,可获得高性能的涂层。

(3)喷涂距离:

ZB-2700型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当粉末粒子在距喷枪出口100mm以内即已达到了其最高温度,随着喷距的增加粒子温度逐渐降低,在100-230mm范围内,粒子温度大约降低了60℃,其降低幅度并不大,粒子仍可保持约1775℃的高温;而粒子速度在距喷枪出口大约190mm内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在距喷枪出口190-200mm左右达到580m/s以上的最高速度,在170-230mm 喷距上,粒子速度基本维持在580m/s以上。考虑到高温焰流对基体传热的不利影响,喷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大,故对ZB-2700型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来说,适宜的喷距应为:190-230mm。

与其它喷涂工艺相比,喷涂喷距的可调整范围是比较大的,这得益于粒子的高速度。较大的喷距可调范围对实际生产十分有利,因为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大小、涂层厚度等要求选择适宜的喷距,以得到综合性能最好的涂层。

(4)送粉量:

对任何热喷涂工艺来说,送粉量都是影响涂层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某种粉末在某一具体的喷涂工艺条件下,都对应有一适宜的送粉量范围。

若送粉量过小,可能的不利影响有:

1)被喷涂粉末过熔,粉末烧损,烟雾大,易污染涂层。

2)每一遍喷涂不能完全覆盖其扫过的路径,造成涂层孔隙率增大。

3)延长了喷涂时间易造成工件过热涂层开裂和生产成本的增大。

若送粉量过大,可能的不利影响有:

1)粉末熔化不充分,涂层结合强度降低,孔隙率增大。

2)涂层应力增大,导致涂层开裂。

3)粉末沉积率下降,生产成本提高。

使用ZB系统,喷涂WC-Co涂层时,当送粉量在38-60g/min之间变化时,涂层孔隙率在0.55—1.2%之间,显微硬度在HV1000-1300, 粉末沉积率为40-50%,涂层性能优。喷涂CrC-NiCr涂层时:当送粉量在27-45g/min之间变化时,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涂层质量。

四)喷涂后处理

封孔,机械加工等工序。

涂层的孔隙率约占体积的百分之五,而且有的孔隙可由表及里。零件为摩擦副时,可在喷后趁热将零件放在润滑油中,利用孔隙储油有利于润滑。但对于随液压的零件,孔隙而容易产生泄露,对于喷涂后,应该用封孔剂进行封孔处理。

对封孔剂要求:浸透性好,耐化学作用,不溶解,不变质。在工作温度下性能稳定,能增强涂层性能,常用的有石蜡,环氧,酚醛等。

当喷涂后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可采用车削或磨削加工。

碳化钨喷涂设备jp5000

HV80型 JP-5000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 上海楚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栖山路465号鼎隆大厦804室电话:21- 6855 2091/2/3 传真:21- 6853 5408 邮编:200135 https://www.doczj.com/doc/919831150.html, E-mail: info@https://www.doczj.com/doc/919831150.html,

1. HV80型HVOF喷涂系统 AMT公司80系列喷涂系统操作灵活、性能可靠、性价比高,经市场的不断验证,该系统已被公认为应用成功、价位合理的喷涂系统。 HV80型HVOF喷涂系统操作界面友好、维护方便,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复性,故尤其适合生产车间及大批量生产时使用。 HV80型HVOF喷涂系统平台(例图) 1.1 HV80型HVOF控制模块 HV80控制模块适用于氧气-煤油燃烧系统的喷 涂过程控制。 HV80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各种独立操作的 HVOF版本的送粉器,包括客户已有的任何 HVOF类型的送粉器。通过HV80控制模块可 直接控制送粉开/关。 经过严格的设计,HV80控制模块界面友好, 需要极少维护。其中,煤油和氧气的流量通过 浮子流量计来手动调节。 根据客户的需要,HV80控制模块可以集成控

制热交换器、喷涂工装设备、抽风除尘系统及送粉器等设备。 HV80控制模块配备有系统所必须的安全装置,如逆火防止阀等。控制模块还包含高压点火单元。喷枪直接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其他特点 ?具有完备的可扩展的安全诊断系统,集成了外部安全特征。却水温度及流量的安全监控 ?流量预调节旋钮可设定点枪时所需的氧气和煤油的流量 ?系统对气体及燃料压力进行监控,一旦压力低于规定值,将显示报警 ?PLC控制(工业标准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全部喷涂参数集中显示于控制面板上,便于观察。其中包括系统状态及参数设定、冷却水温度、时间显示和点火计数器等 ?火焰熄灭状态下,使用氮气(N2)作为清吹气体。 所有HV80型HVOF喷涂系统均满足最新的CE认证要求。 HV80 HVOF控制模块 HV80控制模块适用于以下喷枪类型: ?JP5000标准喷枪或JP5000-ST喷枪 ?K2喷枪

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流程

永嘉县创优喷涂技术有限公司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流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表面预处理、喷涂、喷涂后处理四个主要步骤: 一)准备工作: 在编制工艺前首先应该了解被喷涂工件的实际状况和技术要求半进行分析 1、确定涂层的厚度。一般来讲,喷涂后必须进行机械加工,因此涂层厚度就要预留加工余量,同时还要考虑到喷涂时的热胀冷缩等。 2、涂层材料的确定。选择依据是涂层材料应该满足被喷涂工件的材料,配合要求,技术要求及工作条件等,分别选择结合层与工作层材料 3、确定参数:压力,粉末粒度,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 二)工件表面的预处理 表面制备,是保证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重要工序 1、凹切处理,表面存在疲劳层和局部严重拉伤的沟痕时,在强度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车削处理,为热喷涂提供容纳的空间。 2、表面清理,清除油污,铁锈,漆层等,使工件表面洁净,油污油漆可以用溶剂清洗剂除去。如果油渍已经渗入基体材料,可以用火焰加热除去,对锈层可以进行酸浸,机械打磨或喷砂除去。 3、表面粗化,目的是为了增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消除应力效应,常用的有喷砂、开槽、车螺纹、拉毛。 A:喷砂是最常用的,砂料可以选择石英砂、氧化铝砂、冷硬铁砂等。砂料以锋利坚硬为好,必须清洁干燥,有尖锐棱角。其尺寸,空气压力的大小,喷砂

角度、距离和时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B:开槽、车螺纹、辊花。对轴、套类零件表面的粗化处理,可采用开槽、车螺蚊处理,槽与螺纹表面粗糙度以Ra6.3—12.5为宜,加工过程中不加冷却液与滋润剂,也可以在表面滚花纹,但避免出现尖角。 C:硬度较高的工件可以进行电火花拉毛进行粗化处理,但薄涂层工件应慎用。电火花拉毛法是将细的镍丝或铝丝作为电极,在电弧的作用下,电极材料与基体表面局部熔合,产生粗糙的表面。 表面粗化后呈现的新鲜表面,应该防止污染,严禁用手触摸,保存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粗化后尽快喷涂,一般喷涂时间不超过二个小时。 4、非喷涂部位的保护 喷涂表面附近的非喷涂需要加以保护,可以用耐热的玻璃布或石棉而屏蔽起来。必要时按零件开关制作相应的夹具保护,但是要注意夹具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且不能使用低熔点的合金,以免污染涂层。对于基体表面上的键槽、油孔等不允许喷涂的部位,可以用石墨块或粉笔堵平或略高于表面。 喷后清除时,注意要要碰伤涂层,棱角要倒钝。 三)喷涂工艺及参数 (1)粉末特性: 目前粉末供应商提供了品种繁多的碳化物粉末,而粉末特性往往因其制粉工艺方法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粉末特性包括:粉末粒度分布、颗粒形状、表面粗糙度等。 对JP8000设备来说,适宜的粉末粒度为:15μm-45μm。 (2)喷涂距离: JP8000型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当粉末粒子在距喷枪出口350-380mm以内即已达到了其最高温度,随着喷距的增加粒子温度逐渐降低,在350-380mm

M152钢基体超音速火焰喷涂WC_17Co涂层性能研究

M 152钢基体超音速火焰喷涂WC -17C o 涂层性能研究 崔永静,陆 峰,汤智慧,王长亮,郭孟秋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 摘 要: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M 152钢上制备了WC -17C o 涂层。对WC -17C o 涂层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火焰喷涂WC -17C o 涂层显著提高了M 152钢基体的抗盐雾腐蚀性能,同时WC -17C o 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磨性能,可用于M 152钢零件中温区域的耐磨、耐蚀防护。 关键词:超音速火焰喷涂;WC -C o 涂层;磨损;腐蚀 中图分类号:TG 17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127(2012)03-0023-05D OI 10.3969/j .issn .1674-7127.2012.03.005 Performance of WC-17Co Coatings Fabricated by High Velocity Oxy-Fuel Thermal Spray on M152Steel CUI Yong-jing ,LU Feng ,TANG Zhi-hui ,WANG Chang-liang ,GUO Meng-qiu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Beijing 100095,China) Abstract:WC-17Co coating was fabricated by high velocity oxy-fuel (HVOF)spraying on M152steel.The wear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C-17Co coating substantially improved the salt spray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M152,and WC-17Co coating showed excellent resistance of wear and oxidation.Obviously,the WC-17Co coating has great potential in protecting M152steel in media temperature. Keywords:HVOF ;WC-Co coating ;Wear ;Corrosion 作者简介:崔永静(1984-),男,河北唐县人,工程师,硕士.E-mai l :c u i y o n g jin g @126.c o m M 152 (1Cr 12N i 3M o2VN )合金钢是一种马氏体耐热钢,主要应用于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末级叶片及紧固件,燃气轮机及航空发动机机匣部件[1]。它的使用温度达到400℃以上,M 152钢中温区的耐磨损、耐腐蚀防护问题成为限制M 152钢应用的关键。WC 系列涂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耐磨耐蚀防护涂层之一,它具有较高的硬度,优异的耐磨、耐蚀性能,使用温度高达540℃,另外还可以替代耗能高、污染严重的电镀硬铬,成为耐磨、耐蚀涂层防护领域研究的热点。 超音速火焰喷涂(H V O F )工艺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美国B r o wnin g E n g in ee rin g 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热喷涂技术。H V O F 的焰流温度可达 2700℃,焰流速度可达2000m/s 。相对于等离子喷 涂工艺来说,H V O F 较低的焰流温度和较高的焰流速度可以减少在喷涂过程中WC 粉末颗粒的脱碳、氧化等反应。因而,H V O F 工艺制备的WC -C o 涂层具有高硬度,低孔隙率,与基体结合强度高(>70 M P a )等优点;与电镀硬铬涂层相比,耐磨性更好, 对环境更加友好,对基体疲劳性能影响低。因此,在 第4卷第3期 2012年9月 热喷涂技术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Vol.4,No.3Sep.,2012

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流程

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流程: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表面预处理、喷涂、喷涂后处理四个主要步骤: 一)准备工作: 在编制工艺前首先应该了解被喷涂工件的实际状况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分析 1、确定涂层的厚度。一般来讲,喷涂后必须进行机械加工,因此涂层厚度就要预留加工余量,同时还要考虑到喷涂时的热胀冷缩等。 2、涂层材料的确定。选择依据是涂层材料应该满足被喷涂工件的材料,配合要求,技术要求及工作条件等,分别选择结合层与工作层材料。 3、确定参数:压力,粉末粒度,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 二)工件表面的预处理 表面制备,是保证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重要工序 1、凹切处理,表面存在疲劳层和局部严重拉伤的沟痕时,在强度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车削处理,为热喷涂提供容纳的空间。 2、表面清理,清除油污,铁锈,漆层等,使工件表面洁净,油污油漆可以用溶剂清洗剂除去。如果油渍已经渗入基体材料,可以用火焰加热除去,对锈层可以进行酸浸,机械打磨或喷砂除去。 3、表面粗化,目的是为了增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消除应力效应,常用的有喷砂、开槽、车螺纹、拉毛等。 A:喷砂是最常用的,砂料可以选择石英砂、氧化铝砂、冷硬铁砂等。砂料以锋利坚硬为好,必须清洁干燥,有尖锐棱角。其尺寸,空气压力的大小,喷砂角度、距离和时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B:开槽、车螺纹、辊花。对轴、套类零件表面的粗化处理,可采用开槽、车螺蚊处理,槽与螺纹表面粗糙度以RA6.3—12.5为宜,加工过程中不加冷却液与滋润剂,也可以在表面滚花纹,但避免出现尖角。 C:硬度较高的工件可以进行电火花拉毛进行粗化处理,但薄涂层工件应慎用。电火花拉毛法是将细的镍丝或铝丝作为电极,在电弧的作用下,电极材料与基体表面局部熔合,产生粗糙的表面。

超音速喷涂

高速火焰喷涂 高速火焰喷涂国内习惯上称为超音速火焰喷涂,它的英文缩写为HVOF(High Velocity Oxygen Fuel的首写字母)。高速火焰喷涂是在爆炸喷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热喷涂技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美国Browning公司最先研制成功,并推出名为JET-KOTE的商用喷涂设备。高速火焰喷涂技术一经问世,就以其超高的焰流速度和相对较低的温度,在喷涂金属碳化物和金属合金等材料方面显现出了明显优势。在世界各大热喷涂公司的积极推动下,该技术发展很快,目前高速火焰喷涂技术在喷涂金属碳化物、金属合金等方面,已逐步取代了等离子喷涂和其它喷涂工艺,成为热喷涂的一项重要工艺方法。 1.高速火焰喷涂原理 高速火焰喷涂是将助燃气体与燃烧气体在燃烧室中连续燃烧,燃烧的火焰在燃烧室内产生高压并通过与燃烧室出口联接的膨胀喷嘴产生高速焰流,喷涂材料送入高速射流中被加热、加速喷射到经预处理的基体表面上形成涂层的方法。可使用乙炔、丙烷、丙烯、氢气等作为燃气,也可使用柴油或煤油等液体燃料。 煤油、氧气通过小孔进入燃烧室后混合,在燃烧室内稳定、均一地燃烧。有监测器用来监控燃烧室内压力,以确保稳定燃烧,喷涂粉末的速度与燃烧室内压力成正比。燃烧室的出口设计使高速气流急剧扩展加速,形成超音速区和低压区。粉末在低压区域沿径向多点注入,粉末均一混合,在气流中加速喷出。高速火焰喷涂焰流速度高达1500m/s-2000m/s,一般可观察到5-8个明显的马赫锥,粒子流速度高达300-650m/s。2.设备构成 高速火焰喷涂设备一般由喷枪、送粉器、控制系统、喷枪冷却系统、气体供应系统五部分构成。目前我国在用的高速火焰喷涂设备绝大部分是进口的,使用最多的型号为:Sulzer Metco公司的DJ-2700和Praxair 公司的JP-5000,JP-5000 是原Hobart Tafa公司研制成功的,后该公司并入了Praxair公司。这两种设备在国外应用也最为广泛,代表了当今世界高速火焰喷涂技术的发展水平。 (1)Praxair JP-5000型。该设备以煤油作为燃料,其特点是燃烧室压力高(>10bar),功率大、焰流出口速度高(2100m/s);粉末由燃烧嘴低压区沿径向注入,使得粉末受热均匀、充分。相比其它工艺,其适宜喷涂的粉末粒度较粗,这有利于降低成本。目前为止,JP-5000喷制的WC-Co涂层性能略优于其它HVOF 方法,但其氧气和煤油的消耗量十分惊人。 (2)Sulzer Metco DJ-2700 。该设备由Sulzer Metco公司生产,以丙烷或丙烯作为燃气,国内大多用丙烷作燃气。该设备分手动控制型和自动控制型两种,手动型设备仅由喷枪、送粉器、流量控制器三部分构成,具有很好的机动性,可用于现场喷涂生产。同JP-5000相比,DJ-2700具有配置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氧-燃气耗量低的特点。 3.涂层和工艺特点 高速火焰喷涂工艺因其鲜明的特点:超高的焰流速度和相对较低的温度,使其涂层性能和喷涂工艺具有许多特点: (1)火焰及喷涂粒子速度高。火焰速度达到1800m/s以上,粒子速度:300-650m/s。 (2)粉粒受热均匀。喷涂粉粒沿轴向或径向注入燃烧室,使粉末在火焰中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熔融充分,产生集中的喷射束流。 (3)粉粒与周围大气接触时间短,粉末粒子飞行速度高,和周围大气接触时间短,很少与大气发生反应,喷涂材料中活泼元素烧损少。这对碳化物材料尤为有利,可避免分解和脱碳。 (4)喷涂粉末细微,涂层光滑用于高速火焰喷涂的粉末粒度一般为:10-45μm,属于细粒度粉末,同时喷涂粒子速度高,熔融充分,形成涂层时变形充分,使得涂层表面粗糙度小。 (5)涂层致密,结合强度高一般高速火焰喷涂涂层的孔隙率<2%,结合强度>70MPa。 4.主要工艺参数 以DJ型高速火焰喷涂系统为例,介绍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1)粉末特性。目前粉末供应商提供了品种繁多的碳化物粉末,而粉末特性往往因其制粉工艺方法的不同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工作原理: 超音速火焰喷涂又称作高速氧燃料喷涂(High Velocity Oxygen Fuel-HVOF)。超音速火焰喷涂是将气态或液态燃料与高压氧气混合后在特定的燃烧室或喷嘴中燃烧,产生的高温、高速的燃烧焰流被用来喷涂。由于燃烧火焰的速度是音速的数倍,目视可见焰流中明亮的“马赫节”,因而一般都称HVOF为超音速火焰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是在20世纪80年代研发成功的,与常规火焰喷涂不同的是超音速火焰喷涂采用特殊设计的燃烧室和喷嘴,驱动大流量的燃料并用高压氧气助燃,从而获得了极高速度的燃烧焰流。采用液态燃料的喷枪,又称作高压超音速火焰喷涂(HP-HVOF),其燃烧压力可达8.2巴,火焰速度7倍音速以上。这类产品的代表是以航空煤油为燃料的JP5000型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 该设备由美国TAFA公司出品,性能特点如下: 1、能量输入巨大,热焓输出相当于普通氧乙炔火焰的20余倍,火焰速度>7玛赫,温度约2600~3200℃,熔融粉末飞行速度>720米/秒,涂层性能卓越,适合喷涂碳化钨及部分合金。 2、涂层结合强度高,理论研究认为,涂层结合强度与喷涂速度成正比,JP-5000实现了这个热喷涂界多年的追求,且能与基体产生部分微区冶金结合相,克服了碳化钨涂层易脱落的固疾。 3、涂层呈压应力状态,熔融粉末高速撞击机件后,粉末颗粒形状改变,在JP-5000条件下近球形颗粒改变后,其长短轴比例可达>1/20,

远大于普通火焰喷涂,这些形状改变后的颗粒的叠加所形成的涂层,具备了涂层应力状态由张应力向压应力转化的先决条件—理论研究认为—颗粒长短轴之比大于1/20时将出现压应力效果。 4、综合性能优异,涂层孔隙率更低,硬度更高,耐磨性能更强,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喷涂材料:为了克服WC高温性能欠佳缺点,美国研制了一种改良型WC,即在WC中加入一定量的CrC+Ni熔炼再结晶改性,使之在保持WC典型的耐磨粒磨损和硬面磨损性能的基础上,同时具备CrC高温性能优异和耐蚀性强的特点,所以,它比其它碳化钨基材料抗氧化和腐蚀性能优越,耐化学腐蚀性能好,耐磨性能优良,涂层更致密光滑,使用温度高达1400oF(760oC)。尤其是这种粉末材料制造工艺十分讲究,近球形的颗粒和粒度分布特别针对JP5000。我公司依此所喷涂球阀类产品最多开合次数超过5000次。 Plazjet高能等离子喷涂系统(目前在烟台) 该设备由美国TAFA公司出品,性能特点如下: 1、能量巨大,最大输入功率320KW,最大输出功率270KW,相当于7把普通等离子枪的能量总和,火焰速度>2900米/秒,温度约13000~15000℃,熔融粉末飞行速度>700米/秒,涂层性能卓越,适合喷涂氧化物陶瓷和部分合金。 2、涂层结合强度高,原理与JP-5000近似,所获得的陶瓷涂层非常值得信赖。 3、涂层呈压应力状态,原理与JP-5000近似。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流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表面预处理、喷涂、喷涂后处理四个主要步骤: 一)准备工作: 在编制工艺前首先应该了解被喷涂工件的实际状况和技术要求半进行分析 1、确定涂层的厚度。一般来讲,喷涂后必须进行机械加工,因此涂层厚度就要预留加工余量,同时还要考虑到喷涂时的热胀冷缩等。 2、涂层材料的确定。选择依据是涂层材料应该满足被喷涂工件的材料,配合要求,技术要求及工作条件等,分别选择结合层与工作层材料 3、确定参数:压力,粉末粒度,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 二)工件表面的预处理 表面制备,是保证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重要工序 1、凹切处理,表面存在疲劳层和局部严重拉伤的沟痕时,在强度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车削处理,为热喷涂提供容纳的空间。 2、表面清理,清除油污,铁锈,漆层等,使工件表面洁净,油污油漆可以用溶剂清洗剂除去。如果油渍已经渗入基体材料,可以用火焰加热除去,对锈层可以进行酸浸,机械打磨或喷砂除去。 3、表面粗化,目的是为了增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消除应力效应,常用的有喷砂、开槽、车螺纹、拉毛。 A:喷砂是最常用的,砂料可以选择石英砂、氧化铝砂、冷硬铁砂等。砂料以锋利坚硬为好,必须清洁干燥,有尖锐棱角。其尺寸,空气压力的大小,喷砂角度、距离和时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B:开槽、车螺纹、辊花。对轴、套类零件表面的粗化处理,可采用开槽、车螺蚊处理,槽与螺纹表面粗糙度以Ra6.3—12.5为宜,加工过程中不加冷却液与滋润剂,也可以在表面滚花纹,但避免出现尖角。 C:硬度较高的工件可以进行电火花拉毛进行粗化处理,但薄涂层工件应慎用。电火花拉毛法是将细的镍丝或铝丝作为电极,在电弧的作用下,电极材料与基体表面局部熔合,产生粗糙的表面。 表面粗化后呈现的新鲜表面,应该防止污染,严禁用手触摸,保存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粗化后尽快喷涂,一般喷涂时间不超过二个小时。 4、非喷涂部位的保护 喷涂表面附近的非喷涂需要加以保护,可以用耐热的玻璃布或石棉而屏蔽起来。必要时按零件开关制作相应的夹具保护,但是要注意夹具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且不能使用低熔点的合金,以免污染涂层。对于基体表面上的键槽、油孔等不允许喷涂的部位,可以用石墨块或粉笔堵平或略高于表面。 喷后清除时,注意要要碰伤涂层,棱角要倒钝。 三)喷涂工艺及参数 (1)粉末特性: 目前粉末供应商提供了品种繁多的碳化物粉末,而粉末特性往往因其制粉工艺方法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粉末特性包括:粉末粒度分布、颗粒形状、表面粗糙度等。 对ZB-2700设备来说,适宜的粉末粒度为:15μm-40μm。 (2)氧-燃气流量和比例 喷涂的焰流温度及特性取决于氧-燃气流量和混合比例。喷涂时,首先应按照设备的规定要求确定氧气和燃气的流量,以保证喷枪焰流达到设计的功率水平。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氧-燃气比例的波动,而氧-燃气比例对确定最终

等离子和超音速火焰喷涂涂层的制备与观测_20

实验29 等离子和超音速火焰喷涂涂层的制备与观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等离子和超音速火焰喷涂的基本原理; 2.初步掌握等离子和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的操作方法; 3.对等离子氧化铝涂层和超音速火焰硬质合金涂层进行显微观测; 4.对等离子氧化铝涂层和超音速火焰硬质合金涂层进行显微硬度测试; 5.了解等离子和超音速火焰喷涂各项工艺参数对喷涂涂层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采用WC/Co 88/12粉末进行超音速火焰喷涂,Al2O3/TiO2 97/3粉末进行等离子喷涂,软钢为基本材料,喷砂工艺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等离子喷涂成行工艺参数,进行喷涂实验,然后将喷涂试样分割成小块金相试样。针对WC/Co 88/12粉末,采用不同的喷嘴,了解喷嘴对喷涂质量的影响;针对等离子喷涂Al2O3/TiO2 97/3粉末,改变氢气的流速,了解氢气含量对喷涂质量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超音速火焰喷涂是将大量燃料和氧气在高压下供给喷枪,使燃烧的火焰经拉瓦尔喷嘴,成超音速射流喷出,粉末被送入流动的火焰中,在运动中被加热、加速,高速喷射到金属基体上,形成涂层。等离子喷涂是利用等离子射流将喷镀材料加热到熔化或接近熔化状态,喷附在制品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的方法。 热喷涂设备包括电气控制柜、气体控制柜、操作台、热交换器、送粉器、逆变电流、水电过渡箱、煤油泵、燃烧室压力感应装置、点火器和空气压缩机。 四、实验数据

试样形貌 样品一 100×200× 500×

样品二 100×200× 500× 样品三 100×200× 500× 工艺四:

100×200× 500× 五、实验分析 显微硬度与宏观硬度的区别在于试验时负荷大小不同。显微硬度试验可以测定宏观硬度试验无法测定的表面层硬度,比如喷涂层。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喷涂参数导致显微硬度有所变化,但宏观硬度基本无变化,说明用显微硬度测试涂层质量较好。在超音速火焰喷涂组中,不同的喷嘴导致显微硬度基本无变化;在等离子喷涂组中,氢气的流速对显微硬度造成影响,说明氢气的含量会影响涂层的质量,需要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 通过观察试样的显微形貌,可以看出超音速火焰喷涂的涂层与等离子喷涂的涂层有一定的区别,即超音速喷涂的涂层分为两层,而等离子喷涂的涂层分为三层,比超音速喷涂多一层熔化层,原因是超音速喷涂喷出的粉末是粒状的,而等离子喷涂喷出的粉末是熔化状态的,因此在涂层和基体之间就多了一层熔化层。在超音速火焰喷涂组中,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喷嘴,涂层的均匀性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显微硬度测试中第二组的数据变化幅度要大,说明涂层的均匀性不太好,说明采用新式的喷涂提高了涂层质量,尤其在提高均匀性方面。新式喷嘴主要采用了模拟仿真的结果,改变了喷嘴的结构,提高了气流的稳定性,故提高了涂层的均匀性。在等离子喷涂中,可以看出氢气流速的不同,导致涂层缺陷的不同,第四组的缺陷明显多于第三组,验证了显微硬度测试的结果,即第三组的显微硬度要高于第四组。氢气在等离子喷涂中提供离子,氢气流量的减少会减

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流程: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表面预处理、喷涂、喷涂后处理四个主要步骤: 一)准备工作: 在编制工艺前首先应该了解被喷涂工件的实际状况和技术要求半进行分析 1、确定涂层的厚度。一般来讲,喷涂后必须进行机械加工,因此涂层厚度就要预留加工余量,同时还要考虑到喷涂时的热胀冷缩等。 2、涂层材料的确定。选择依据是涂层材料应该满足被喷涂工件的材料,配合要求,技术要求及工作条件等,分别选择结合层与工作层材料 3、确定参数:压力,粉末粒度,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 二)工件表面的预处理 表面制备,是保证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重要工序 1、凹切处理,表面存在疲劳层和局部严重拉伤的沟痕时,在强度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车削处理,为热喷涂提供容纳的空间。 2、表面清理,清除油污,铁锈,漆层等,使工件表面洁净,油污油漆可以用溶剂清洗剂除去。如果油渍已经渗入基体材料,可以用火焰加热除去,对锈层可以进行酸浸,机械打磨或喷砂除去。 3、表面粗化,目的是为了增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消除应力效应,常用的有喷砂、开槽、车螺纹、拉毛。 A:喷砂是最常用的,砂料可以选择石英砂、氧化铝砂、冷硬铁砂等。砂料以锋利坚硬为好,必须清洁干燥,有尖锐棱角。其尺寸,空气压力的大小,喷砂角度、距离和时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B:开槽、车螺纹、辊花。对轴、套类零件表面的粗化处理,可采用开槽、车螺蚊处理,槽与螺纹表面粗糙度以RA6.3—12.5为宜,加工过程中不加冷却液与滋润剂,也可以在表面滚花纹,但避免出现尖角。 C:硬度较高的工件可以进行电火花拉毛进行粗化处理,但薄涂层工件应慎用。电火花拉毛法是将细的镍丝或铝丝作为电极,在电弧的作用下,电极材料与基体表面局部熔合,产生粗糙的表面。 表面粗化后呈现的新鲜表面,应该防止污染,严禁用手触摸,保存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粗化后尽快喷

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WC-12Co涂层实验

HV-80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WC-12Co涂层实验 1.实验材料及方法  1.1实验材料  喷涂材料我们选择章源钨业生产的WC-12Co粉末,其中WC颗粒分布呈多峰分布(颗粒平均尺寸为0.2μm占30wt.%,颗粒平均尺寸为2.4μm占70wt.%),粉末的颗粒尺寸为15~45μm。粉末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粉末的球形度较好,单个喷涂粉粒子内的孔隙较均匀。喷涂试样的基体材料为16Mn钢,磨粒磨损对比试样的材料也是16Mn钢。                      图1 多峰WC-12Co粉末的形貌  1.2涂层制备  采用郑州立佳的HV-80型HVOF设备进行喷涂,使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氧气作为助燃气,送粉载气采用氮气。结合以往喷涂经验,选择四因素三水平L9(34)喷涂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HVOF制备WC-12co涂层的工艺参数  Level 2 24.6 55.22 75 353  Level 3 26.5 59.47 90 380    喷涂前,对试样进行除锈、除油、然后采用240μm(60目)白刚玉砂进行粗化处理,将待喷涂的试样在特制的风冷夹具上装夹、喷涂,为了使基体温度低于200°C,没喷涂8道次停枪一次,直至涂层厚度达到300~350μm。  1.3相结构测试   用线切割加工出尺寸为10mm×10mm×5mm的带有涂层的试样,在SIEMENSD 5000型X射线衍射仪上对涂层进行相结构测试,阳极靶为Cu 靶,扫描角度从10~90°(本文中取30~85°,),管压35KV,管流30mA,积分时间0.2秒,采样间隔0.02秒。

超音速喷涂

热喷涂技术之未来趋势--超音速喷涂技术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热喷涂技术的概况,比如热喷涂设备组成,热喷涂的工作原理,热喷涂技术的特点;着重介绍了热喷涂技术中超音速喷涂技术的发展过程, 简述了超音速火焰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电弧喷涂及冷喷涂等设备的结构和技术特点, 介绍了超音速喷涂工艺及涂层特性, 展望了该技术在制备纳米涂层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表面处理技术;热喷涂技术;超音速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电弧喷涂;冷喷涂 1.1 热喷涂技术概况 众所周知, 除少数贵金属外,金属材料会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而遭受腐蚀。此外,金属表面受各种机械作用而引起的磨损也极为严重。大量的金属构件因腐蚀和磨损而失效,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据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统计,每年钢材因腐蚀和磨损而造成的损失约占钢材总产量的10 %,损失金额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 - 4 %。如果将因金属腐蚀和磨损而造成的停工、停产和相应引起的工伤、失火、爆炸事故等损失统计在内的话,其数值更加惊人。因此,发展金属表面防护和强化技术,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 随着尖端科学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要求机械设备能在高参数(高温、高压、高速度和高度自动化)和恶劣的工况条件(如严重的磨损和腐蚀)下长期稳定的运行。因此,对材料的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采用高性能的高级材料制造整体设备及零件以获得表面防护和强化的效果,显然是不经济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研究和发展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就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而表面处理技术也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 热喷涂技术是表面防护和强化的技术之一,是表面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所谓热喷涂, 就是利用某种热源, 如电弧、等离子弧、燃烧火焰等将粉末状或丝状的金属和非金属涂层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然后借助焰流本身的动力或外加的高速气流雾化并以一定的速度喷射到经过预处理的基体材料表面,与基体材料结合而形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表面覆盖涂层的一种技术。 近年来,热喷涂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它作为表面技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家“六五”至“九五”连续四个五年计划重点推广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目前,无论在设备、材料、工艺、科研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与提高。从2006年10月在宁波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热喷涂技术经验交流会”上国内外专家的专题报告以及宣读的论文中可以看出,我国热喷涂技术近期发展的概况及特点是:设备方面(喷枪)向高能、高速度方向发展;材料方面向系列化、标准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以保证多功能高质量涂层的需要;工艺方面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1.2 热喷涂设备 虽然因热喷涂的方法不同其设备也各有差异, 但依据热喷涂技术的原理,其设备都主要由喷枪、热源、涂层材料供给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下图为热喷涂的设备配置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