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选择题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选择题

教育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3.“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这是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4.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心理健康。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5.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6.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环境

7.依据“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关注“我怎么样才能行”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A. “非关注”阶段

B. “虚拟关注”阶段

C. “生存关注”阶段

D. “任务关注”阶段

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该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

A.独立的社会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非专门化职业

D.专门化职业

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0.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

人.创造性 B.面向全体学生

C.示范性

D.长期性

11.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一一庆祝第三十

个教师节主题展”,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仁爱之心四个方面强调了如何做个好老师。这四个方面体现了教师的()

A.专业知识素养

B.专业技能素养

C.专业道德素养

D.职业素养

12.教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13.青年教师小李刚入职就加入王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这表明小李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自我研修

D.脱产进修

14.下列关于学生的本质属性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B.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C.学生是以升学为主要任务的人

D.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15.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反映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1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发展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主动性

C.创造性

D.独立性

17.教学过程中,你发现学生趴在桌子上,于是走到他面前,伸手摸他的额头,看其是否感冒发烧,这时你扮演的角色是()

丸研究者 B.管理者 C.传道、授业者 D.家长代理人

18.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

A.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精深的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9.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人际关系,然而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并不会形成完全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会在某些阶段出现一些师生适应问题。针对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可用来改善的方法不包括()

A.更新教育理念

8.了解学生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C.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D.采用民主的教育态度,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

20.李岩将来想当一名科学家,他的数学老师却说:“你现在学数学都那么吃力,以后物理、

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成为一名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数学老师的说法()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21.某天王老师刚进教室,就发现黑板上面画着他的头像,他没有冒失地查问或简单地擦去,而是说:“这幅画画得很像,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这个同学的画画才能不应当表现在今天课堂的黑板上,而应当表现在学校的墙报上。今天的作文课我们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请同学们抓住人物特征,写好自己的作文。”王老师的举动主要体现了一个教师的()

A.教育威信

B.教育良心

C.教育机智

D.爱岗敬业

22.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2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工作

B.班主任工作

C.德育工作

D.教书育人

24.学校派工作两年多的王老师参加了一次“国培计划”,回校后他说:“参加这样的集中学习,收获较大,解决了我的许多困惑。这里有效促进王老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

A.职业培养

B.岗前培训

C.在职培训

D.资格培训

25.在一所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

A.同事关系

B.学生关系

C.师生关系

D.家校关系

26.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极易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这反映的学生性格特点是()

A.向师性

B.依赖性

C.可塑性

D.独特性

27.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

A.清朝末期

B.北洋政府时期

C.民国末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28.新课程体系改革下,我们倡导的学生观是()

A.学生是被动的人

B.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

C.学生是“边际人”

D.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人

2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是()和以教书育人为职责。

A.中立性

B.智慧性

C.专业性

D.理性

30.()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A.良好的师生关系

B.良好的硬件设施

C.良好的课堂纪律

D.良好的学校环境31.教

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框住,压

抑了学生创造的天性。这违背了学生()的本质属性。

A.依赖性

B.生成性

C.自主性

D.整体性

32.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才能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A.示范

B.基础

C.依据

D.保证

33.师生关系表现在人格上是()

A.教学相长

B.民主平等

C.尊师爱生

D.礼尚往来

34.具有“表扬可能宠坏儿童,所以很少给予儿童表扬”典型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3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以身作则

C.热爱学生

D.团结协作

36.一位语文教师上公开课,在引经据典时,讲到了《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不巧,这时有位学生突然举手问道:“我国古代妇女都要裹小脚,裹了小脚的妇女怎能行军作战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老师显得十分尴尬,只好如实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到,待下课后查阅资料再做解答。”这一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师()的不足。

A.学科专业知识

B.通用知识

C.教育学科知识

D.实践知识

3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出自《礼记》中的话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特征中的()

A.民主平等

B.教学相长

C.相互尊重

D.求知好学

38.解决师生冲突的关键是()

A.学生

B.教师

C.校长

D.家长

39.学生的发展依附于教师,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持这一观点的是()

A.杜威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40.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这些做法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通识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41.教师形象的核心是()

A.文化形象

B.道德形象

C.人格形象

D.政治形象

42.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这是指教师的()

A.专业精神

B.专业知识

C.专业能力

D.专业自我

43.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44.语文老师关于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属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

A. 一般文化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本体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45.小学教师角色的最大特

点是()

A.多元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46.芳芳近段时间因父母离异,情绪十分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班主任张老师发现之后,时常找芳芳交谈,疏导、鼓励她从家庭阴影中走出来。在此案例中,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

A.班级领导者

B.行为示范者

C.学习指导者上心理辅导者

47.()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A.校长

B.教师

C.教育家

D.科学家

48.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4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学习能力

D.研究能力

50.在道德修养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为()

A.民主平等关系

B.知识授受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示范模仿关系

51.语文教师所拥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实践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通识性知识

52.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5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

A.是教育的客体

B.是教育的主体

C.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

D.是认知的主体

54.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5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创造性

B.自觉性

C.独立性

D.主体性

56.“学生如同泥巴,能否成型依赖于老师的塑造。”这个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A,可塑性 B.能动性 C.发展性 D.向师性

57.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道:“我们见了她(蔡老师)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一叙述体现了学生的(

)特点。

A,可塑性 B向师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58.学生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机会权、条件权和()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59.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

A.受教育机会

B.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C.身体健康发展权利

D.尊严和利益

60.一位老师未经学生同意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中。这种做法侵害了学生的()

A.著作权

B.财产权

C.教育权

D.发展权

61.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62.语文老师小王,评定学生成绩时根据个人喜恶,随意给学生核定成绩,引起学生不满。该教师的做法()

A.正确,教师有评定学生成绩的权利

B.错误,侵犯了学生在学业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

C.正确,体现了教育教学管理权

D.错误,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63.某初中为了加强学生管理,要求各班进行“民主选差生”并且在公告栏公示。依据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该校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物质帮助权

C.人格尊严权口.申诉权

64.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65.青少年儿童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种合法权利,其中不包括()

A.生存权

B.选举权

C.安全权

D.受教育权

66.班级的生活委员在拿到属于班上同学的信件后,放在班主任的书桌上。班主任座位旁边的王老师看到信件后便私自拆看。王老师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67.李老师在班级微信群中公布了学生诗词背诵的分数和排名,并且提醒家长予以督促。该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身体健康权

B.生命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68.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出于各种目的,隐匿、销毁、私拆学生的私人信件,侵犯了学生的()

A.个人隐私权

B.个人财产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69.教师侮辱学生侵犯了学生的()

A.生命权

B.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70.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安排座位,这种做法()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D.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7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重大问题,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中一种是(),它把学生看成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改的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充的装知识的容器,对教师来说,学生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A.社会本位论

B.个体本位论

C.教师中心论

D.学生中心论

7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其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73.以下不符合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特定要求的是()。

A.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以谋生为主要目的

D.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74.在学校的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C.以维持

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 D.以传承文化为目标的授受关系

75.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由官员盛宣怀开办,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

A.隋朝南洋公学

B.清朝南洋公学

C.隋朝国子监

D.清朝国子监

76.教师专业化符合的条件为()。

①具有专门的知识技能

②以服务和奉献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③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技能的权威和影响力

④必须要有英语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7.教师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是在()社会。

A.原始

B.奴隶

C.封建

D.资本主义

78.某学校教职工薪酬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中经常强调奉献精神,要求教师不应计较个人得失,应该坚持艰苦奋斗。对于校长的讲话,下列评价正确的是()。①教师这一职业应该无私奉献而完全不需考虑经济地位

②教师的劳动是简单劳动所以经济地位低

③教师的经济地位会影响教师的个人发展

④教师的经济地位会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程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是()。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B.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C.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D.参加进修和接受其他各种形式的培训

80.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D.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81.王老师向学校请假参加市里举办的教学研讨会,学校要求王老师将工作移交给刘老师,王老师没有移交相关工作,就去参加研讨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王老师的做法()。

A.正确,教师享有培训权

B.不正确,王老师应该先完成移交工作再去参加会议

C.不正确,王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正确,王老师已经请过假

82.张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总结,撰写论文并且公开发布。依据我国教师法,张老师享有()的权利。

A.教育教学自由权

B.学术自主权

C.参与教育管理权

D.培训进修权

83.明清之际,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就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陶行知则更明确地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些都说明教师具有()的义务。

A.保护学生权益

B.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C.尊重学生人格

D.教育教学

84.李老师在完成教学工作后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并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但校长以参加这些活动会分心为由对李老师进行了批评教育。校长这样做侵犯了李老师的()。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权

C.教学评价权

D.参与管理权

85.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首要权利是()。

A.工资薪酬权

B.学生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学校管理权

8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专业化

B.多样化

C.崇高化

D.规范化

87.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

A.研究者角色

B.管理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

D.授业解惑者角色

88.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这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A.促进者

B.反思者

C.管理者

D.研究者

89.马卡连柯曾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体现教师的职业角色是()。

A.成长参与者

B.开发利用者

C.引导促进者

D.评价研究者

90.小春学习成绩不好,因此比较自卑,但是李老师并没有忽略她,反而更加关注她、鼓励她。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小春的成绩慢慢地提高,也变得更自信了。李老师在其中的职业角色

属于()。

A.学习者和学者

B.知识的传授者

C.学生的朋友

D.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91.“家人不在身边,老师就是我们的亲人。”这句话反映出留守儿童所期待的教师角色是()。

A.父母和朋友

B.研究者

C.管理者

D.授业解惑者

92.在天真的孩子们眼里,教师有着某种权威性和可模仿性,他们甚至认为只要是教师说的就是对的。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A.示范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系统性

93.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94.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95.叶圣陶指出:“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极有效的‘不

言之教’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96.老师教授《武松打虎》一课时,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于是让学生替武松写一封求职信,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出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9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98.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99.教育的影响作用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地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在学生独立地参加社

会实践后才能得到检验。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100.“以身为教”“为人师表”体现的是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参考答案:

1.【答案】B。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

2.【答案】D。题干所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3.【答案】A。题干所述说明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即强调了本体性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4.【答案】B。题干所述体现了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这是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的表现之一。

5.【答案】A。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做到身教,最基本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

6.【答案】B。略。

7.【答案】D。处于“任务关注”阶段的教师随着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自信心日益增强。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地关注教学,由关注“我能行吗” “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 上来。

8.【答案】D。1966年10月,国际劳动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

9.【答案】B。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10.【答案】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的最佳阐释。

11.【答案】D。略。

12.【答案】C。题干的描述体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这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

13.【答案】B。王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是教师分享知识、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的同伴互助形式。小李老师加入其中,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表明小李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同伴互助。

14.【答案】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15.【答案】D。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特点。

16.【答案】或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17.【答案】D。略。

18.【答案】B。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陶行知的教育信条体现的就是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19.【答案】C。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问题。

20.【答案】B。数学老师从李岩现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推断其以后物理、化学学习困难,否定了学生巨大的发展潜能,忽视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没有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1.【答案】C。教育机智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教师的行为体现出其具有教育机智。

22.【答案】A。〃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对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最好解释。

23.【答案】D。略。

24.【答案】C。略。

25.【答案】C。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6.【答案】C。学生具有可塑性。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尚未定型,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

27.【答案】A。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

28.【答案】D。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主要包括:(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9.【答案】C。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2)教师职

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30.【答案】A。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有:(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止匕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有助于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1.【答案】C。学生具有自主性,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32.【答案】A。略。

33.【答案】B。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4.【答案】A。略。

35.【答案】C。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36.【答案】B。题干中的这位教师之所以不能回答学生的提问,是因为他的知识不够渊博,缺乏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即通用知识。

37.【答案】B。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正体现了这一点。

38.【答案】B。解决师生冲突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热情、耐心的帮助学生,使学生不断加深对教师的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防止师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前提。

39.【答案】D。题干所述为教师中心论的观点,这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赫尔巴特。

40.【答案】D。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基于教师个人的经验积累,在对待和处理教育问题时体现出的个人特质和教育智慧。题干所述属于实践性知识。

41.【答案】A。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42.【答案】A。题干所述为教师的专业精神的内涵。

43.【答案】C。教师劳动的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是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

44.【答案】C。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加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题干所述属于本体性知识。

45.【答案】A。略。

46.【答案】D。题干中的张老师针对芳芳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运用交谈的方法鼓励芳芳。帮助芳芳解决心理问题。张老师扮演了心理辅导者的角色。

47.【答案】B。略。

48.【答案】D。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9.【答案】D。略。

50.【答案】C。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51.【答案】C。条件性知识是指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班级管理等。

52.【答案】D。略。

53.【答案】C。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把学生既当成主体,又当成客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4.【答案】B。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55.【答案】A。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从意识方面来说,它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主观积极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其中,创造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

性和独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识,如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己和群体等。

56.【答案】B。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学生如同泥巴,能否成型依赖于老师的塑造”的说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将学生看作是独立意义的人。

57.【答案】B。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题干所述体现了学生的向师性。

58.【答案】B。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其内容包括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和公正评价权三个方面。

59.【答案】B。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包括以下内容:①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②尊重儿童尊严原则;③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④无歧视原则。《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明确少年儿童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的权利应该受到社会保护。

60.【答案】A。学生享有的法定权利包括著作权、财产权、教育权等。著作权指学生的作品也受版权法保护。学生有权发表和出版自己的作品,未经学生本人同意,其作文及相关作品不得由教师随意发表。如果引用或发表了学生的作品,不仅必须署上学生作者本人的姓名,还必须支付稿酬。

61.【答案】B。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2.【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

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因此小王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在学业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

63.【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因此,依据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该校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64.【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题干中教师的行为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65.【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

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因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包括选举权。

66.【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王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67.【答案】C。隐私权是指未成年学生有不愿或不便让他人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被他人所知的权利。题干中李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隐私权。身体健康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生命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

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68.【答案】A。学生享有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如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69.【答案】D。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

对学生实施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70.【答案】B。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的老师根据学生考试成

绩来安排座位是一种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71.【答案】C。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重大问题,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中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它把学生看成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改的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充

的装知识的容器,对教师来说,学生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把学生视为

教育过程的中心,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

育的措施便围绕着他们组织起来,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两种观念都不同程度地贬低或抬高了学生的地位。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的两种对立观点。

72.【答案】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

纠正的作用;②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③教师影响着学

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题干所述意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

用。

73.【答案】C。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定要求包括:①要达到规定的学历;②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③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谋生为主要目的不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要求。

74.【答案】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是学校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75.【答案】B。1897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师范学院,设在南洋公学(地处上海徐家汇)内。南洋公学由清代官员盛宣怀于1897年创建于上海。

76.【答案】A。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点:①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这是教师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前提。

②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③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的权威和影响力。

④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77.【答案】B。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然而,在学校产生后一个相当长的阶段,教师并不完全是专职的,更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

78.【答案】D。教师的经济地位是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包括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占有和享用情况,以及待遇、生活水平、行业吸引力等。它是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教师的经济地位应与受教育水平、教师劳动的价值、流动的专业化

程度和劳动强度相匹配。教师这一职业应该无私奉献,但不是完全不需要考虑经济地位,故①说法错误。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故②说法错误。教师的经济待遇不仅影响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它是教师社会地位的最直观表现,故③④说法正确。

79.【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属于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80.【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其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81.【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具有进修培训权,但应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自身的义务。因此,王老师的做法不正确,应该先完成移交工作再去参加会议。

82.【答案】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二项的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因此,依据我国教师法,张老师享有学术自主权的权利。

83.【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六项规定,教师有“不断提高想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该义务的具体含义: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搞好教学、教好功课、完成知识教学任务,因而教师就必须锐意进取,刻苦学习。要使学生学好知识,教师首先必须学好知识。教育家黄宗羲、陶行知的话都说明教师具有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的义务。

84.【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题干中校长的做法侵犯了李老师的学术研究权。

85.【答案】C。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首要权利是教育教学权。

86.【答案】B。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7.【答案】C。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传道授业者、榜样示范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研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多种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之道和处事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度德而师之”的意思是凡德行高尚者便可尊其为师。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示范者的角色。

88.【答案】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习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也是学生学习乃至人生的引路人。题干所述体现的教师角色是促进者。

89.【答案】C。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引导促进者、参与者、开发利用者、评价者、研究者等。引导促进者是指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题干中马卡连柯的话体现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具有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因此,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职业角色是引导促进者。

90.【答案】D。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以及学生的朋友等。其中,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是指教师不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勤奋、刻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善于使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题干中,李老师的职业角色属于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91.【答案】A。留守儿童将老师看成自己的亲人,说明其期望老师能胜任不在身边的父母的社会角色,成为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92.【答案】A。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题干所述体现了教师劳动特点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

优的教育效果。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指培养人才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教师劳动的系统性是由教育的系统性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

93.【答案】B。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94.【答案】B。教师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创造性的表现之一是教师具有教育机智,这表现为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95.【答案】D。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96.【答案】C。教师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以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其次表现在对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难道不断更新上,突出表现在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进行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是教育机智的表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97.【答案】C。“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一个较长的周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98.【答案】A。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上,对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上,突出表现在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进行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制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和教学任务的综合性。教学劳动的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99.【答案】B。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指出教师劳动不是一个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过程。因此题干中“教育的影响作用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地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在学生独立地参加社会实践后才能得到检验”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100.【答案】C。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影响学生的发展。“以身为教”“为人师表”体现的是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和教学任务的

综合性三个方面。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活动,都是教育。 2.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______ 。 3.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功能。 4.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 考,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原则。 5.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______ 。 6.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 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 _______ 。 7.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_ 。 8.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 限,这种课程就是______ 。 9.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_______ 教育。 10.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___ 原则。 11.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____ 。 12.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_____ 。 13.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___ 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______ 。 15.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_______ 教育。 16.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______ 教学。 17.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 18.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 A. 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4.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地变化和逐渐( )

小学教育学章节热点考题: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

第四章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2.当前,流生问题与()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6.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7.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8.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_______、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________包括________。 3.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4.1957年,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我国提出的________。 三、简答题 1.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四、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学单项选择100题(含答案)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选择题

教育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3.“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这是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4.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心理健康。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5.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6.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环境 7.依据“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关注“我怎么样才能行”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A. “非关注”阶段 B. “虚拟关注”阶段 C. “生存关注”阶段 D. “任务关注”阶段 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该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 A.独立的社会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非专门化职业 D.专门化职业 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0.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 人.创造性 B.面向全体学生 C.示范性 D.长期性 11.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一一庆祝第三十

教育学章节习题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3.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 A.高度的政治觉悟 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C.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D.良好的人际关系 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时期的人。 A.最迅速 B.中速 C.最慢速 D.静止 5.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6.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7.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问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

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前提 C.条件 D.基础 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9.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背师性 D.示范性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 A.必要保证 B.必然结果 C.必然要求 D.必然趋势 1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13.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人员。 A.专门 B.专业 C.职业 D.研究

教育学考试复习题与答案

教育学章节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绪论 (一)填空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科学。 2、古代的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学、、、等思想混杂在一起的。 3、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三中心是、、。 4、19世纪未,“新教育运动”出现,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和忽视儿童等缺点给予抨击。以美国教育家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发表了等著作,强调“”、“”、“”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形成了“”的思想和教学模式。 5、20世纪以来,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根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出现了杨贤江《》、凯洛夫主编的《》、加里宁的《》等有影响的著作,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6、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与“”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源在。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以后,就成为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教育学是在和的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7、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和之一。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学好专业,成为合格的“”,而且要学会育人,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合格的“”。 8、在我国近代,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是与师范学校的设定同时进行的。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其中的就明确规定了有关教育学科开设的要求。 9、从事教育工作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马克思

主义的和。 10、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研究对象的、和比较突出,为教育学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这就要求师范生以更大的和更为来学习和研究。 (二)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勒图尔诺《动物界的教育》 D、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2、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A、凯洛夫《教育学》 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C、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C、卢梭《爱弥尔》 D、洛克《教育漫话》 4、1776年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在( )讲授教育学。 A、哈佛大学 B、剑桥大学 C、哥尼斯堡大学 D、牛津大学 5、( )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A、杨贤江《新教育大纲》B夸美纽斯《泛智学校》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沛西.能《教育原理》 6、我国自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之后,从( )引进西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教学模式。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7、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多样化 B、复杂化 C、现代化 D、全面化 (三)简答题 1、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2、怎样学习教育学? 3、有人认为“不学教育学照样能教好学生”,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教师和学生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三章教师和学生 一、名词解释: 1、教师:指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 2、学生: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3、教育机智:是一种善于根据情况变化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的才能。 4、师生关系:指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它是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二、填空题: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2、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组织和领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客体地位,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3、我国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工作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人际关系。 4、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或心理相容。 5、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理论,强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直接经验中心。 6、“发现学习”是由美国著名的认知派心理学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7、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其本质属性是发展中的完整的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8、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具体任务包括教好功课、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三个方面。 9、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等五个方面。

10、教师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智能结构、身心素质三个方面。 11、教师的智能结构主要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 12、教师的身心素质主要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13、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书中提出“由做而学习”的观点。 14、教师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三个方面。 1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决定着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决定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着教育工作必须注意关键期的教育。 16、“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我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选择题: 1、列宁指出,学校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完全由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的。 2、(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家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实际水平)。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6、学生学习好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7、现代教育代表人物是(杜威)。 四、判断题: 1、教师只要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就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错) 2、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错) 3、学生的发展完全在于教师的教育指导。(错)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题库

一、选择题 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 )。 A.未成年公民 B .社会公民 C .普通受教育者 D .青少年儿童 2 .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 A.公正评价权 B .隐私权 C .人格尊严权 D .名誉权 3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 )。 A .平等关系 B .上下关系 C .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4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大致是在 ( )。 A .原始社会初期 B .奴隶社会初期 C .封建社会初期 D .资本主义初期 5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 .传授知识 B .开发学生的智力 C .做学生的朋友 D .教书育人

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 A、单一性 B、多重性 C、模糊性 D、低级性 7、对我国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8 .我国教育家( )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 .孔子 B.荀子 C .扬雄 D .韩愈 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决定的。 A.人格尊严权 B .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 .名誉权 10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 .公正评价权 C .隐私权 D .人格尊严权 11.《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 A .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 .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教育学选择题(含答案)

本文由hoyu00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章绪论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D.《大学》 2,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 C.《中庸》D.《大学》 3,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C.《爱弥儿》 D.《教育论》 4,苏联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5,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话》 C.《教育过程》 D.《论语》 6,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为( )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7,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8,《教育与发展》一书的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9,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 ) A.基础学科 B.应用学科 C.自然学科 D.管理学科 10,《教育过称》一书的作者是( ) A.斯宾塞 B.根舍因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11,《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12,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儿》 13,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参考答案:1.B 2.A 3.B 4.A 5.A 6.B 7.A 8.D 9.A 10.D 11.B 12.B 13.B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基本规律 1,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家庭教育 2,狭义教育一般指(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高等教育 D.家庭教育 3,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职能 4,任何社会都需要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5,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6,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被称为教育( )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需要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7,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卢梭 D.洛克 8,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9,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意识形态 B.民族文化传统 C.政治经济制度 D.生产力发展水平 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1,教育要做到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2.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是( ) A.四书 B.五经 C.六艺 D.七艺 13,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14,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 ) A.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绝对作用 C.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 D.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绝对作用参考答案:1.D 14.B 2.B 3.D 4.C 5.D 6.A 7.B 8.A 9.C 10.B 11.A 12.C 13.D 第三章教育目的 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 1958 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与 (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3,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 ) A.体育 B.体育和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D.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 4,美育即( )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5,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D.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 6,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 A.赫尔巴特 B.席勒 C.卢梭 D.孔子 7,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课外体育锻

教育学选择题

•1、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提出大学应具有的新职能是:B • A.教学的职能B.科研的职能 • C.服务社会的职能D.引领社会的职能 •2、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C • A.教育内容的完善B.教育手段的完善 • C.形式与结构的完善D.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3、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是:A • A.精英化B.中心化C.职业化D.多元化 •4、高等教育价值:大学走近社会中心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这一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A • A.人本主义人性观B.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 C.孟子的性善论D.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2、高等教育在其性质任务上的特征表现为:B • A.基础广博性B.高等专门性 • C.复杂系统性D.职业针对性 •3、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是:D • A.追求真理;创造知识B.发展全人 • C.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D.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4、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可能在C社会阶段实现.. • 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 • 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D.原始社会 •5、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C起主导作用: • A.遗传B.环境C.教育

• D.人际关系 •6、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C • A.科学教育B.人文教育C.专业教育D.通识教育 •1、A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 •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C为核心的教育实践..: • A.专业能力B.思想素质C.创新精神 • D.广博知识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通才教育与A结合.. • A.专才教育B.人文教育C.科学教育D.通识教育 •1、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A • A.与产业结构一致B.与技术结构一致 • C.发展高职教育D.与区域结构一致 •2、将高校按管理体制不同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这构成了高等教育的:A • A.形式结构B.能级结构 • C.层次结构D.水平结构 •3、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划分属于:C • A.科类结构B.形式结构 • C.层次结构D.地区结构 •4、大学把直接服务于社会作为自身的职能;肇始于C •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 •5、在美国;高等学校的学位有C: • A.学士、硕士、博士B.硕士、博士 • C.协士、学士、硕士、博士D.协士、硕士、博士

教育学单项选择100题(含答案)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教育学 教师与学生试题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单选题 1.马克思曾说过:“即使在一定社会关系里,每个人都能成为出色的画家,但是这决不排斥每一个人也成为独创的画家的可能性。”这体现了()观点。 A.学生是发展的人 B.学生的独特的人 C.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D.学生是独特的人 2.国际社会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是()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儿童权利公约》 C.《教育法》 D.《学会生存》 3.首次将教师作为专业的政策动议是在()体现。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C.《教师法》 D.《宪法》 4.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5.()是教师最基本的角色? A.学生心灵的导师 B.学习者和研究者 C.知识的传授者 D.班集体的领导者 6.()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并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措施。

A.师范教育 B.在职培训 C.自我教育 D.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7.()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本要求。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8.学生工作的质和量都很高属于()。 A.专制性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权威型 9.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马列主义的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技术知识 C.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D.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10.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 影响师生关系。 A直接 B.间接 C.连续 D.一直 11.在教师职业发展的职业化阶段,随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阶层的演变,出现了( )同时也就出现了独立的教师行业。 A.官学

教育学单项选择100题(含答案)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根底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开展的一般规律;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B.生物起源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开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开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开展学生个性( )。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练习题附答案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 A.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B.教育 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C.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D.教育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2.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进行科学的发现 D.探索未知领域 4•教师的“楷模”、“榜样”、“引路人”的角色,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引导性 D.长期性 5.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6.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

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7. 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指()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 9. 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指()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 10. 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 关的知识是指()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 11. 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 •专业自我 12•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 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指()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13. 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 A. “虚拟关注”阶段 B. “生存关注”阶段 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

教育学选择题

教育学选择题 1.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 2.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15%—50%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高等学校管理以(学术管理)为特征。 4.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的主要代表是(舒尔茨)。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1993年)。 6.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7.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8.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9.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0.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因材施教)。 11.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洪堡)。 12.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学记》)。 13.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教育法)。 14.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15.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学历)。 16.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北京大学)。 17.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申请立项)。 18.(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9.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选项是(D)。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并重型 D.独立型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21.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22.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教育方针)。 23.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24.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25.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 26.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舒尔茨)。 27.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 28.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29.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 30.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 3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33.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34.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关系属于(心理关系)。 3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哪一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马卡连柯)。 36.“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示范性)。 37.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15% ),属精英教育阶段。 3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 39.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40.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 )归因于教育。 41.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实践性)。 4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4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 44.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45.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46.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还有:(巴黎大学) 47.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稷下学宫) 48.西方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柏林大学) 49.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是:(高等教育目标) 50.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51.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专业) 52.在设置问题情境之后由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的方法是:(发现教学法) 53.教师为配合讲授或谈话,向学生呈现幻灯、电视、电影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 54.个别教学是教学的(辅助形式)

教育学选择题题库

不定项选择题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B〕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ABCD)。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一名教师,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ABC)。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C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开展〞的思想是(D)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课的类型是根据〔AB 〕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组织形式是〔 C 〕。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1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AC〕。 A开展方向B开展阶段C开展结果D开展进程 1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B 〕。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养工作 13、青少年身心开展的规律有:〔ABCD 〕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开展的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14、以下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ABCD〕。 A教育目的B生产力开展水平C儿童的年龄特征D教师实际水平 1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 1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C〕。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18、课的类型是根据〔AB 〕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9、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CD )。 A谈话法B复习课C单一课D综合课 20、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喜苏格拉底 21、“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C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 2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 )。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 23、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 )。 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24、“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 B )说的。

教育学选择题汇总(附带答案)

教育学选择题汇总(选项前对勾表示正确答案) 教育学综合选择判断题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2.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B.完整性原则C.简明、可行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3.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 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多段随机取样法D.定额取样法 5. “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 6. 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8. 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9. 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的人;试判断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不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例如,实验组和对比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12、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定义方法(A)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D.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