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背填土检验批

台背填土检验批

台背填土检验批
台背填土检验批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9涵洞工程

9 涵洞工程 9.1一般规定 9.1.1一般规定 9.1.1每道涵洞为一个子分部工程,包含洞身各部分构件、洞口和填土等分项工程。 9.1.2跨径或全长符合涵洞标准的通道,按本章和规定进行评定。 9.1.3带有急流槽作为涵洞的一个分项工程,按本标准第6.10节评定。 9.1.4钢筋混凝土涵洞除按本章规定评定外,还应包括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 9.1.5明涵的铺装可按本标准第8.12节的有关规定评定。 9.1.6涵台若设桩基础,按本标准第8.5.2或8.5.3条评定。 9.2涵洞总体 9.2.1基本要求 1)涵洞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各接缝、沉降缝位置正确,填缝无空鼓、开裂、漏水现象;若有预制构件,其接缝应与沉降缝吻合。 3)涵洞不得遗留建筑垃圾、杂物等。 9.2.2实测项目 见表9.2.2。 表9.2.2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9.2.3外观鉴定 1)洞身顺直,进山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减1~3。 2)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等应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匹配,棱角分明。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3)涵洞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减2~4分。 4)外露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一致。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9.3涵台 9.3.1基本要求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埋置深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4)砌块应错缝、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隙和假缝。

9.3.2实测项目 表9.3.2 涵台实测项目 9.3.3 外观鉴定 1)涵台线条顺直,表面平整。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蜂面、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0.5﹪减3分;深度超过10㎜者必须处理。 3)砌缝匀称,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9.4 涵管制作 预制涵管按本标准第5章5.2节评定。 9.5 管座及涵管安装 9.5.1 基本要求 1)涵管必须检验合格方可安装。 2)地基承载力须满足设计要求,涵管与管座、垫层或地基紧密贴合,垫稳座实。 3)接缝填料嵌填密实,接缝表面平整,无间断、裂缝、空鼓现象。 4)每节管底坡度均不得出现反坡。 5)管座沉降缝应与涵管接头平齐,无错位现象。 6)要求防渗漏的倒虹吸涵管须做渗漏试验,渗漏量应满主要求。 9.5.2 实测项目 表9.5.2 管座及涵管安装实测项目 9.5.3 外观鉴定 管壁顺直,接缝平整,填缝饱满。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9.6盖板制作 9.6.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拌和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分块施工时接缝应与沉降缝吻合。 3)板体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9.6.2实测项目 见表9.6.2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检验批验收表格及验收要求

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2-2002)表6.2.4编号:010101□□□ 强制性条文

7.1.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6.2土方开挖 6.2.1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6.2.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6.2.3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表6.2.3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6.2.4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表6.2.4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注:①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②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GB50202-2002)表 6.3.4 编号:010102□□□ 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10102□□□说明 6.2土方回填 6.3.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耕植土 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6.3.2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6.3.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 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6.3.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4的规定。 表6.3.4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回填土夯实施工记录

工程名称线路五标段洞上阀室部位柱基础四周 序号项目 检查记录情况及分层标高 -2.98m-2.76m-2.54m-2.32m-2.1m-1.88m 1 施工地段及面积柱基础四周面积为10.14m2 2 基底土质粉质粘土 3 夯实机具类型机械 4 回填土 施工情况回填原土方,在天然含水率的情况下按每层30cm夯实,夯实采用机 械 5 予夯实土的厚度0.3m 0.3m 0.3m 0.3m 0.3m 0.3m 6 含水率 (%) 天然14 13 14 13 14 13 最佳13 13 13 13 13 13 7 实际加水每立方米 公升(1/m3) / / / / / / 8 夯击 遍数 规定 3 3 3 3 3 3 实际 3 3 3 3 3 3 9 最后下沉量8cm8cm8cm8cm8cm8cm 10 总下沉量(cm)8 16 24 32 40 48 说 明 施 工 单 位 工程技术负责人:赵明俊 2010年 9月 10日监 理 单 位 监理工程师:席胜利 2010年 9月 10日-3.20m

工程名称线路五标段洞上阀室部位柱基础四周 序号项目 检查记录情况及分层标高 -1.65m-1.42m-1.19m-0.97m-0.75m-0.52m 1 施工地段及面积柱基础四周面积为10.14m2 2 基底土质粉质粘土 3 夯实机具类型机械 4 回填土 施工情况回填原土方,在天然含水率的情况下按每层30cm夯实,夯实采用机 械 5 予夯实土的厚度0.3m 0.3m 0.3m 0.3m 0.3m 0.3m 6 含水率 (%) 天然14 13 14 14 13 13 最佳13 13 13 13 13 13 7 实际加水每立方米 公升(1/m3) / / / / / / 8 夯击 遍数 规定 3 3 3 3 3 3 实际 3 3 3 3 3 3 9 最后下沉量7cm7cm7cm8cm8cm7cm 10 总下沉量(cm)55 62 69 77 85 92 说 明 施 工 单 位 工程技术负责人:赵明俊 2010年 9月 10日监 理 单 位 监理工程师:席胜利 2010年 9月 10日-3.20m

SG-T011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四川科发综合楼 分项工程名称 土方回填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四川广厦建筑公司 项目负责人 刘一林 专业工长 王 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长 胡开江 施工执行标准及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 F 分项 分类 X. 桩基基 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 控 项 目 标高 -50 V ±30 ± 50 -50 -50 -40 -50 -45 -30 -45 -30 -50 -50 回填土料 符合设计要求, 含水率适当。经 实测各 项偏差 数值符合规范 要求 设计 给定值 497.15 分层压 实系数 设计给定值 0.95 0.95 0.96 0.96 0.95 0.95 0.95 0.96 0.95 般 项 目 回填 土料 设计给定值 分层厚度 及含 水量 设计给定值 分层厚度30cm 30 25 28 30 24 25 表面平整度 20V 20 30 20 20 15 20 23 20 15 18 19 20 共实测20点,其中合格17点,不合格3点,合格点率85 %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 果 该回填工程采用分层回填,机械夯实,经取样试验和实测,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率 符合规范要求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 收结论 该分项工程经旁站监理,回填土料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经抽查分层厚度,压实系数合格,完工 后经实测标高,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规定,该分项工程合格。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 年 月 日 SG- T011

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精品文档 . SG—T011 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四川科发综合楼分项工程名称土方回填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四川广厦建筑公司项目负责人刘一林专业工长王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长胡开江 施工执行标准及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F分项 分类 桩基基 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管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机械 主控项目 标高-50√±30±50-50 -50 -40 -50 -45 -30 -45 -30 -50 -50 回填土料 符合设计要求, 含水率适当。经 实测各项偏差 数值符合规范 要求 设计 给定值 497.15 分层压 实系数 设计给定值0.95 0.95 0.96 0.96 0.95 0.95 0.95 0.96 0.95 一般项目 回填 土料 设计给定值 分层厚度 及含水量 设计给定值分层厚度30cm 30 25 28 30 24 25 表面平整度20√20 30 20 20 15 20 23 20 15 18 19 20 共实测20点,其中合格17点,不合格3点,合格点率85 %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该回填工程采用分层回填,机械夯实,经取样试验和实测,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率符合规范要求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该分项工程经旁站监理,回填土料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经抽查分层厚度,压实系数合格,完工后经实测标高,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规定,该分项工程合格。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表中允许偏差实测值单位为“mm”。 四川省建设厅制

涵洞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涵洞工程 9.1 一般规定 9.1.1 每道涵洞为一个分部工程,包含洞身各部分构件和洞口、填土等分项工程。 9.1.2 跨径或全长符合涵洞标准的通道,按本章的规定进行评定。 9.1.3 带有急流槽的涵洞,急流槽作为涵洞的一个分项工程,按本标准第6.10节评定。 9.1.4 钢筋混凝土涵洞除按本章规定评定外,还应包括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 9.1.5 明涵的铺装可按本标准第8.12节的有关规定评定。 9.1.6 涵台若设桩基础,按本标准第8.5.2或8.5.3条评定。 9.2 涵洞总体 9.2.1 基本要求 1) 涵洞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 各接缝、沉降缝位置正确,填缝无空鼓,裂缝、漏水现象:若有预制构件其接缝须与沉降缝吻合。 3) 涵洞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等杂物。 9.2.2 实测项目 见表9.2.2。 表9.2.2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 轴线偏位(mm) 明涵20,暗涵50 经纬仪:检查2处 2 2△流水面高程(mm) ±20 水准仪、尺量: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 3 3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尺量:检查3~5处 1 4 长度(mm) +100,-50 尺量:检查中心线 1 5△孔径(mm) ±20 尺量:检查3~5处 3 6 净高(mm) 明涵土20,暗涵±50 尺量:检查3~5处 1 注:实际工程无项次3时,该项不参与评定。 9.2.3 外观鉴定 1) 洞身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 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等应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匹配,棱角分明。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3) 涵洞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减2~4分。 4) 外露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一致。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9.3 涵台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 一、《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10.4.1土料碾压筑堤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4质量检测取样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布,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须加注明; (2)应在压实层厚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厚度不足环刀高度时,以环刀底面达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度。 5 质量检测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机械筑堤时不宜小于600m3;人工筑堤或老堤加高培厚时不宜小于300m3; (2)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时每100m3~150m3取样一个,抽检可为自检量的1/3,但至少应有3个; (3)特别狭长的堤防加固作业面,取样可按第20m~30m一段取样1个; (4)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3个时,也应取样3个。 6在压实质量可疑和堤身特定部位抽样检测时,取样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检测成果仅作为质量检查参考,不作为碾压质量评定的统计资料。 7每一填筑层自检、抽检后,凡取样不合格的部位,应补压或作局部处理,经复验至合格后方可继续下道工序。 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 2 路基土石方工程 各类回填土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1.2 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50~100㎡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不得低于表 6.3.4的规定,对碎石土的干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

精品文档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 一、《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10.4.1土料碾压筑堤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4质量检测取样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布,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须加注明; (2)应在压实层厚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厚度不足环刀高度时,以环刀底面达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度。 5 质量检测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人工筑堤或老堤每次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机械筑堤时不宜小于600m (1)3;加高培厚时不宜小于300m33取样一个,抽检可为自150m~(2)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时每100m检量的1/3,但至少应有3个;(3)特别狭长的堤防加固作业面,取样可按第20m~30m一段取样1个;(4)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3个时,也应取样3个。 6在压实质量可疑和堤身特定部位抽样检测时,取样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检测 成果仅作为质量检查参考,不作为碾压质量评定的统计资料。 7每一填筑层自检、抽检后,凡取样不合格的部位,应补压或作局部处理,经复 验至合格后方可继续下道工序。 )JTJ071-94(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 路基土石方工程各类回填土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1.2 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50~100㎡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不得低于表6.3.4的规定,对碎石土的干. 精品文档 3。密度不得小于2.0t/m 压实填土的质量控制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 一、《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10.4.1土料碾压筑堤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4质量检测取样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布,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须加注明; (2)应在压实层厚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厚度不足环刀高度时,以环刀底面达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度。 5 质量检测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机械筑堤时不宜小于600m3;人工筑堤或老堤加高培厚时不宜小于300m3; (2)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时每100m3~150m3取样一个,抽检可为自检量的1/3,但至少应有3个; (3)特别狭长的堤防加固作业面,取样可按第20m~30m一段取样1个; (4)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3个时,也应取样3个。 6在压实质量可疑和堤身特定部位抽样检测时,取样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检测成果仅作为质量检查参考,不作为碾压质量评定的统计资料。 7每一填筑层自检、抽检后,凡取样不合格的部位,应补压或作局部处理,经复验至合格后方可继续下道工序。 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 2 路基土石方工程 各类回填土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1.2 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50~100㎡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不得低于表6.3.4的规定,对碎石土的

干密度不得小于2.0t/m3。 压实填土的质量控制表6.3.4 四、《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280-90) 4.9.12坝体压实项目及取样次数按表4.9.12规定。取样测定的干密度,其合格率不得小于90%,不合格干密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干密度的95%,且不合格的部位不得集中在坝体某一部位。 坝体压实试验项目表4.9.12 五、《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14.4.3坝体压实检查项目及取样试验次数见表14.4.3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标准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标准 1、查验内容 <1>基坑(槽)和室内的回填,应查验下列内容: <1.1>回填土的材料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1.2>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砂土:8%~12%;黏土:19%~23%;粉质黏土:12%~15%;粉土:16%~22%)和压实程序。 <1.3>基坑(槽)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项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1.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是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2>基坑(槽)开挖后,应检验内容 <2.1>核对基坑(槽)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 <2.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2.3>用钎探法检查基坑(槽)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的位置、深度、性状。 <2.4>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2、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1>主控项目 <1.1>地基承载力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按规定方法。 <1.2>配合比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按拌和时的体积比。 <1.3>目压实系数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设计要求,检测方法为现场实测。 <2>一般项目 <2.1>石灰粒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mm,检测方法为筛分法。 <2.2>土料有机质含量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检测方法为试验

室焙烧法。 <2.3>土颗粒粒径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15mm,检测方法为筛分法。 <2.4>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2%,检测方法为烘干法。 <2.5>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0mm,检测方法为水准仪。 3、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1>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边坡值(高∶宽)为:1∶1.25~1∶ 1.50 <2>一般性粘土(硬)边坡值(高∶宽)为:1∶0.75~1∶1.00 <3>一般性粘土(硬、塑)边坡值(高∶宽)为:1∶1.00~1∶1.25 <4>一般性粘土(软)边坡值(高∶宽)为:1∶1.50或更缓 <5>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8m。 4、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1>主控项目:标高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50 <1.1>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200-50 <1.2>边坡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按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2.1>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为:20 <2.2>基底土性按设计要求。 5、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标高允许偏差或允许值:-50 <2>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或允许值:20

土方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质量检查重点

1.1.基底超挖。 1.2.基底未保护。 1.3.施工顺序不合理。 1.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1.5.回填土下沉。 1.6.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1.7.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2.预控措施 2.1.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2.1.1.严格选择好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 2.1.2.在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加强施工前的检验。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时,应采用翻松、 晾晒、风干方法降低;或采取换土回填,或均匀拌入干土,或采用其他方法来降低。含水量过低,应洒水湿润。 2.1. 3.施工时还应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压(夯)实路线。 2.1.4.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2.2.挖方边坡塌方 2.2.1.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一般在1:1~1:1.5之间。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 挖方边坡,土质较好时,边坡可放宽一些。 2.2.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土质条件好,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坡 度在1:0.33~1:1.5。施工期较长,挖方深度大于2m以上时,应作成直立壁加支撑。 2.2.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当有地下水时,应及时采取降排水措施。 2.2.4.在坡顶上弃土、堆载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 确定。土质干燥密实时,其距离不得少于3m,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

2.2.5.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 失稳 2.3.基坑泡水或基底未保护 2.3.1.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5~1.0m。对 永久性挖方边坡上缘至山坡截水应保持5m距离。 2.3.2.基坑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放坡,并加深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检查边坡坡度,不允许偏陡。边坡上 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坡边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2.3.3.在潜水层内开挖基坑时,应在潜水层标高最低处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2.3.4.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时,应在开挖标高坡脚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2.3.5.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上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 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2.3.6.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2.4.边坡或基坑超挖 2.4.1.人工开挖应逐层清底和出土。 2.4.2.机械开挖应预留0.3m厚的采用人工修坡或挖出。 2.4. 3.开挖过程中加强复测,严格定位,在坡顶边脚设置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 2.5.回填土挤动基础墙体 2.5.1.基础两侧用细土同时分层回填夯实。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超过30cm。基础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 强度后再进行回填施工。同时避免在单侧临时大量堆料以及行走重型机械设备。 2.6.室内回填土沉陷 2.6.1.选用合适回填土料,认真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并抽样检验密实 度。 2.6.2.施工前应对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 2.6. 3.房心回填土深度大于1.5m时,在建筑物外墙基回填土时需采取防渗措施。 2.6.4.使用要求较高的大面积房心回填土,应先用机械将原自然土压密实,然后再回填土。 3.质量缺陷整改措施 3.1.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3.1.1.不合要求的土料挖出换土,或者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 3.1.2.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石灰等吸水材料,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

精品文档 . 回填土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 一、《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10.4.1土料碾压筑堤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4质量检测取样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布,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须加注明; (2)应在压实层厚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厚度不足环刀高度时,以环刀底面达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度。 5 质量检测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机械筑堤时不宜小于600m3;人工筑堤或老堤加高培厚时不宜小于300m3; (2)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时每100m3~150m3取样一个,抽检可为自检量的1/3,但至少应有3个; (3)特别狭长的堤防加固作业面,取样可按第20m~30m一段取样1个; (4)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3个时,也应取样3个。 6在压实质量可疑和堤身特定部位抽样检测时,取样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检测成果仅作为质量检查参考,不作为碾压质量评定的统计资料。 7每一填筑层自检、抽检后,凡取样不合格的部位,应补压或作局部处理,经复验至合格后方可继续下道工序。 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 2 路基土石方工程 各类回填土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1.2 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50~100㎡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不得低于表6.3.4的规定,对碎石土的干

精品文档 密度不得小于2.0t/m3。 压实填土的质量控制表6.3.4 四、《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280-90) 4.9.12坝体压实项目及取样次数按表4.9.12规定。取样测定的干密度,其合格率不得小于90%,不合格干密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干密度的95%,且不合格的部位不得集中在坝体某一部位。 坝体压实试验项目表4.9.12 五、《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14.4.3坝体压实检查项目及取样试验次数见表14.4.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