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_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_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_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_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2010

2025

2015

2020

光线传媒

上海优视广告传播有限公司中电文广

双成影业(上海)有限公司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纽约

伦敦

东京

北京

深圳

上海

北京

广州150

120

180

100 53% 63% 43% 33%

上亿元上千亿元上万亿元上百亿元

敦煌

大同

洛阳

天水

政治性、公益性

经济性、政治性

经济性、社会性

社会性、政治性版权所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文化和科技的联姻 ——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劲动力导入新课: 说起国产的动漫电影,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呢,是喜羊羊还是光头强呢?当然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动画人物,其实我们那个年代最先想到的是孙悟空。他火眼金睛,长生不老、72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这两天他又驾着五彩祥云回来了。 观看视频: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前的我》从46秒到1分37秒。带音乐还是《预告片》选19秒到1分20秒。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八年打磨,2015年7月,终于看到了国漫的崛起曙光。不仅在国内创下了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的好成绩,10亿票房,超越了《功夫熊猫2》。版权也卖到了国外,未来还将在亚洲其他国家、欧美等地区上映。有人说,它把中国动画与好莱坞的差距从100年缩为10年。不能说照亮中国动画电影的道路,至少让我们看到曙光。《大圣归来》从原著中汲取灵感,而且大胆创造、合理想象,对经典充满敬意,将孙悟空刻划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既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又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大圣制作既追求中国元素、体现东方之美的民族风格,又巧妙运用世界动画最新技术,在制作和品质上精益求精。精良的3D电影制作。动漫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物。 讲授新课: 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巨大差距。 资料1:《我国文化产业比重占世界文化比重》也很低 资料2: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却约占美国是31%左右,日本是20%左右,韩国高于15%,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而我

国GDP的3%。 资料3文化创意 动漫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在国外发达国家,美国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动漫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画生产和动漫产品输出国,包括动漫业的文化产业早已名列6大支柱产业之一,,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的出口额甚至超过了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出口。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动漫生产国,动漫产品出口额是其钢铁出口额的4倍,包括动漫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动漫产业,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对动漫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使韩国在短短10多年内一跃而成为第三大动漫产业国。美国文化产业早已超过它最发达的军火工业的收入。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动漫业成为第三大产业,韩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资料4:好莱坞喜剧片《花木兰2》《功夫熊猫》的感受?《花木兰2》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展示了活泼顽皮的形象,最后变成了勇敢地追求爱情、性格坚强的西方成熟的女性。《功夫熊猫》功夫为主题,该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致食物充满了中国元素。但当我们看到熊猫阿宝形象时,怎么看都是一个典型的西部牛仔,没有一星半点中国大侠的神态。因为传达的是好莱坞的价值,传达的是美国的文化精神。美国影视剧在获得高额票房的同时,更是其传播传达的是美国的文化精神、美国价值观的载体和平台。 今天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发达国家思想文化的“西化”、“分化”,提高文化竞争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创

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

2013年第5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No.5 收稿日期:2012-11-27,修回日期:2013-01-30 基金项目:“加快推进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与政策研究”(1211020900031)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3.05.020 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设 何慧芳,胡品平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 摘要:从对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研究入手,分析广东省科技与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的相应政策与建议。关键词:文化;产业;科技;融合发展中图分类号:G05;G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3)05-0086-04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Guangdong Culture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HE Huifang ,HU Pinpi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Guangzhou 510033,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researche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between the integration process.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the policies and views in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cultural industries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要素,已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和地区政治竞争的主要力量。分析全球文化发展现状,发现以下特征: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加快。主要由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催生了网络社交、文学、数字内容、虚拟娱乐、新媒体等一大批文化新业态。科技已融入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二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产值占GDP 比例普遍高于10%,例如,美国文化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三是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愈加激烈。由于文化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产品向全球覆盖,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从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来看,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还相对滞后。一方面文化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国产程度较低,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据文化部的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文化领域高端装备占比达到72%,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生产成本昂贵、文化服务效率低下,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文化和科技融合不足。大量相关科研成果闲置,没有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同时缺乏既通晓科技,又熟悉文化的综合型人才,文化和科技融合精品少,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自身的创作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我国文化科技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一是全球文化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相关标准尚未健全。我国可以抓住文化技术体系具有集成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在文化领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促进文化领域科技水平和产业体系整体的跨越发展。二是我国具有巨大的文化产品需求市场和产业空间。根据2011年统计,我国人均GDP 超过4000美元的省份共有25个。按照国际水准,此阶段文化产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文化产品消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我国拥有发展文化科技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迅猛,三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拥 有一批文化科技领域成果 ,“文化+科技”的国际知名企业不断涌现,为我国文化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特性。一般来说,外来文化在我国扩展难度较大,这为我国文化科技

论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摘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而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核心,自古以来,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与发展,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的任务,但二者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作用未曾改变过。科学技术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融合、促进,二者既有联系、区别、统一、融合的相互关系,为人类生活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做突出贡献。 关键词:科学技术;文化;融合;统一;区别 一、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情形下,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交流日益紧密与深入,在当前发展趋势下,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为指导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提供有力的帮助。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潮流中不断改革创新,经久不衰,为人类生活不断创造新的血液与活力,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为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和创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精神映射,反映着人类的精神高度和思维方式,同时承载着引领社会进步和提升人类素质水准的功能,从侧面指导着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科学技术应发展的方向。经过岁月年轮的不断洗礼,二者从最初的相互独立,到如今不断地相互交错、融合,让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有更为鲜明的旗帜,当下,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应成为我们的尤为关注的目标。 二、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内涵与界定 对于特定的名词都会有本质上的概念,而概念的最本质解读就是传统意义上该名词的定义或内涵,一旦弄清其内涵,对我们了解其本质与认识其功用起到重要作用。同样的,对于科学技术及文化这样两个重要名词,从根本上解析其内涵,对于我们研究或阐述二者的关系,分析现状等起着指导作用。 1.科学技术 我们熟知的科学技术,实际上是科学、技术两个名词的统称,我们习惯上将二者统一称为科技。实质上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自然学科,主要解决理论问题。而技术则是生产实践中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等,主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总而言之,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体,科学是新的发现与认知,是技术的完成的重要指导,而技术反过来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应用。 2.文化

推进文化创意与科技深度融合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新业态

推进文化创意与科技深度融合培育壮 大文化产业新业态 2015年04月10日 13:23 《广东经济》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课题组 广东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信息化等基础优势,加快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支持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新业态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文化新业态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新业态发展成为广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产业新业态作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产物,具有高知识含量、低资源消耗、高附加值以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等特性,正逐步成长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近年来,广东注重发挥文化创意与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不仅有效提高了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更为广东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创造了新机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抓手。 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文化产业新业态内涵广泛,通常指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手段,推动传统文化业态自我扩张或融合其他产业所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业态,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高新技术创造的全新文化(42.000, 0.00, 0.00%)产业,如网络游戏、电脑动画等;二是高新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如数字出版、网络电视等;三是文化元素融入相关产业后产生的新盈利模式,如创意设计对制造业研发、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改造。前两类是文化新业态的主力。 文化产业新业态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以科技为支撑,现代科技有力推动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创新和消费形态多元化;二是以创意为灵魂,创意赋予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品鲜明的文化个性和高端的文化品质;三是不断融合发展,各业态跨产业和领域融合互动、衍生出新兴业态。文化产业新业态正凭借其深入融合创意与创新资源的优势,有效推动着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升级。 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加速, 广东文化新业态发展迅猛 (一)初步建立门类齐全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 广东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路径,出台《关于促进我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政策规范,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电子信息和互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涵盖数字内容、虚拟娱乐、创意设计、新媒体等主体领域,囊括数字出版、动漫制作、网络游戏、网络文化、网络音乐、数字影视、智慧旅游、手机电视、手机游戏以及电子游艺游戏设备生产等10多个主要行业门类。 同时,广东依托广州、深圳两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龙头引领作用,重点打造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辐射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努力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互为上下游的立体多元新业态产业格局,积极推动文化新业态产业布局优化和集聚发展。 (二)重点业态领域优势突出。 广东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创意驱动作用,一方面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科技水平,自主研发的语义智能搜索、电子纸(电泳显示)、多媒体复合关联技术编码(MPR码)等技术引领全国,与国际同步;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形成数字出版、动漫制作、创意设计、网络游戏、网络音乐、游艺游戏设备生产等优势产业集群。

科技与文化融合

科技与文化融合:文化繁荣发展必由之路 ——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时间:2012年03月15日04时58分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字号:『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我要评论 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一任务的时候,特别强调“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您如何认识文化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答: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大课题,我本人也在思考。但有一点要明确:科技不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单纯工具而存在。广义来说,科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科技既是文化的工具,又对文化形成反作用,制约改造着文化的性质、特点和面貌。人类总是借助科学技术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生产。人类的生活与生产,也因此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离开了科技的支撑,文化发展史就是不完整的,甚至将导致碎裂和变形。 有鉴于此,首先,有必要充分认识科技迅猛发展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事实上,现代人类就生活在科技成就所奠定的现代世界之中。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相互作用,彼此渗透。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种技术化、数字化的生存。 其次,有必要全面地把握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科技之于文化,不只是表达的载体和传播的工具,它本身也在深刻地改变着文化的内涵和性质。这里有一个科技与文化双向作用、相互生成的问题。当然,这需要通过“人”来实现。比如,印刷技术使报纸和杂志进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出现和市民生活方式的形成。电视和民航的普及,则使得人们可以目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亲身到达全球每一个角落,进而形成了所谓“地球村”的理念和世界公民的文化认同。时至今日,互联网和手机又把博客和微博带给了大众,让“环球同此凉热”成为现实,使电讯信息服务实现了生产与消费双向互动、同步进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技为人类提供了最大限度地感受和把握生活环境的条件,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与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途径。 第三,在价值追求的层面,有必要避免科技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两个极端。前者盲目乐观,认为科技进步必然决定文化发展,自动作用,效果可预期;后者悲观对立,认为科技势必导致人类的精神萎缩和价值崩溃。当然,实际情况不是如此。我想,是不是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比较可取?这是一位较早研究文化与科技关系的城市学者和思想家。他的结论是,在科技发挥巨大威力的情况下,人类必须以更成熟、更人性的文明,引导科技力量、科技体系提高公众与个人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我们的理想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这种融合既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也避免了科技的片面性。我们的文化是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它应当是吸收了科技成果,而又保持了以人为本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正确处理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推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科技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 问:您是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当今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的? 答:自从印刷术被引入欧洲,并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变革,都直接导致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革命性变化,从电影、电视,到今天

浅谈艺术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1098668.html, 浅谈艺术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作者:徐梦丽朱鹏飞朱梦帆 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6期 摘要:艺术与科技创新屋就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一个载体,它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诠 释着艺术与科技创新的魅力,让人们在动手实践中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点亮自己的创造火花。艺术与科技创新屋以其微小的力量影响着人们对于艺术与科技创新的感受,为文化与科技创新开拓新的方向。 关键词:艺术;科技创新;融合;生活 泰戈尔说:“生活不是局限于人类追求自己的实际目标所进行的日常行动,而是显示了人类参加到一种宇宙韵律中来,这种韵律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证明其自身的存在”。 一、艺术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科技创新正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驅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都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而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与文化共同发展,自然与科技创新联系密切。同样,科技创新若要真正融入大众生活,就必须以人们易接受的方式,与艺术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 (一)科技创新对于艺术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温饱,对于精神需求的满足已变得尤为迫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已经不再只是艺术家的专属。如何推动艺术走向“大众化”,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是我们迫切需要思索,探讨的问题。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科技创新就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例如艺术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使艺术品投资大众化,又能为艺术品市场引入“互联网+”思维,加快了艺术品行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推动着艺术向前发展,为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艺术对于科技创新的意义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江泽民同志就提出“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艺术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培养艺术思维,能够为科技创新燃起新的火花,有助于开拓新的科技创新事业。同时,为科技创新赋予艺术的外衣,也能够科技创新的传播开拓道路,使创新思想更易使人接受。 二、艺术与科技创新屋的内容与活动

文化和科技融合助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

文化和科技融合助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 数字内容产业是信息时代科技助推文化发展的结晶。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在颠覆传统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一大批新的文化产业业态,数字内容产业也因此应运而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而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又可以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对数字内容产业的提升作用。 一、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及特点 (一)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 国内就数字内容产品的定义进行直接探讨的文献并不多见。赵子忠认为,数字内容产品是把信息元素按照逻辑、思想、情感、创新等结合生成的具有应用功能和实用价值的,主要以数字形式存在和传播的非物质形式产品。1王萌等指出,数字内容产品是以创意为核心、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精神产品。2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字内容白皮书》则从内容的定义出发,将数字内容确定为以数字形式记录的内容。 综上所述,数字内容产业是文化创意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1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萌、王晨、李向民,数字内容产品特征及其商务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期。

是指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创意内容,运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制作的产品或服务。数字内容产业涉及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出版、数字教育等多个领域。 (二)数字内容产业的特点 数字内容产业作为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式,其运作方式决定了数字内容产业有其本身的一些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内容生产的数字化。数字内容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化,其产品以数字的形态呈现。无论是电子图书、影像产品都是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管理过程数字化。内容生产的数字化和产品形态的数字化决定了数字内容产业的管理过程也应该是数字化的,通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数字化管理。 第三,消费方式的体验化。数字内容产品的吸引力在于其娱乐内容消费前的可体验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于数字内容产品的消费方式更加注重体验式的消费。通过消费者与产品之间良性的体验互动来加深消费者对于数字内容产品的印象,进而促成使消费者完成消费。 第四,传播渠道的网络化。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就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网络传输和信息共享,数字内容产品也正是依靠发达的互联网传播技术保证传播内容的实效性和传播方式的便利性。

创意经济新路径: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

创意经济新路径: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上) 周庆山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一、文化定位的演进 (一)文化定位的发展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创意经济新路径: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今天我讲这个主题想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首先是介绍一下我们国家从文化的角度,文化定位的一个演进问题。文化的建设我们国家建国以后经历了这么几个对它的认识的一个发展过程,首先就是1949年到1976年,我们对文化的事业这样一个定位,然后特别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公共性特点。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开始从文化事业方面另外提出了一个文化市场的概念。进入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国家又提出了文化经济,这个文化经济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的定位。到199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开始提出了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这样一个两分的概念。 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两分这样一个提出,说明了我们国家对文化的定位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什么呢?就是把文化按照它的一些属性,不是都简单地归结为由国家财政拨款然后按照计划经济来运行文化,而是把一部分文化通过市场产业化的方式来进行运营,同时国家和政府不再提供这种财政的资金的支持。而对于那些从属性上来讲像图书馆、博物馆这些机构,把它定义为一种公共文化,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然后更好地提供这样一个文化的服务。这是比较科学的这样一个定位,为什么呢?因为文化本身它就具有这样一个双重属性,这个双重属性就是什么呢?文化它既有公共性,它还有商品性或者说它的经济性,把这两个方面能够同时发挥它的作用,能够真正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与此同时文化这两个方向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产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个内容在我们国家这个文化发展上进一步地开始逐渐地意识到,文化的发展繁荣从我们国家来讲有一个短板就是它的这个创意不足的问题,创新不够的问题。我们经常讲到的这个山寨文化,还有就是说这种盗版侵权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文化它的发展简单的产业化是不行的,所以在2006年开始提出叫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注重文化内容的创新。那么上边这些定位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年8月22日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途径,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战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着力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上海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上海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推进科技支撑文化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兴业态加快发展,创新环境有效改善,文化和科技呈现加速融合的新趋势。 (一)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数字出版等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持续支持数字展览展示、分布式渲染、数字内容创作和版权保护等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着力突破文化产品在创作生产、传播和展示等环节的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同时,对接国家战略,加快三网融合。2011年,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上海示范网新增100万户,总覆盖达到200万户。 (二)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加快发展 201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73.79亿元,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接近2000亿元。其中动漫、网络游戏、网络视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业态产值和增加值增幅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培育出一批在网络游戏、展览展示、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领域具备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元素,已经渗透到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多个门类,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发展环境有效改善 市委、市政府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十一个部门出台了《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营造了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环境。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授牌,依托“部市合作”和“市区联动”机制,建设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国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法与模式(陈少峰)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法与模式 陈少峰 / 2013-01-05 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一.趋势 趋势1:文化科技双驱动双提升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 其一,文化与科技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其二,文化提升科技、科技提升文化; 其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具有较高的价值; 其四,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领域以数字文化产业(或数字出版产业)为主; 其五,数字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高度融合。 趋势2:内容产业驱动信息产业 以文化内容产业为驱动的信息产业体现了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根本性的转变。 第一,内容驱动产业消费增长; 第二,内容服务驱动技术设备和终端硬件的创新与增长; 第三,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其主要收入来自类似媒介的内容传播和广告收入; 第四,海量内容需求促进网络应用和移动技术提升; 第五,内容消费成为增长引擎。 第六,内容消费、技术平台和文化软实力的政策扶持之间存在相互支持关系。 趋势3:娱乐无边界的生活方式 娱乐无边界成为主流的娱乐生活形态,不受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娱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娱乐化便利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娱乐化生活方式成为驱动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大众化的新的娱乐形态及其生活方式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不少企业在短时间内成为大型企业。 趋势4:青少年成为数字娱乐主流消费者 青少年围绕因特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内容消费和娱乐体验,35岁以下的青少年成为网络创作、阅读和互动、体验消费的主体。 他们也是时尚电子产品消费和付费下载服务的主体。 青少年喜欢节奏快、娱乐性和时尚感强、明星在场以及互动体验。因此,促成了企业选择新的产品战略和商业模式。

创意经济新路径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上)

创意经济新路径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上)创意经济新路径: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上) 周庆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创意经济新路径: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今天我讲这个主题想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一、文化定位的演进 (一)文化定位的演进 首先是介绍一下我们国家从文化的角度,文化定位的一个演进问题。文化的建设我们国家建国以后经历了这么几个对它的认识的一个发展过程,首先就是1949年到1976年,我们对文化的事业这样一个定位,然后特别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公共性特点。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开始从文化事业方面另外提出了一个文化市场的概念。进入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国家又提出了文化经济,这个文化经济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的定位。到199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开始提出了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这样一个两分的概念。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两分这样一个提出,说明了我们国家对文化的定位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什么呢?就是把文化按照它的一些属性,不是都简单地归结为由国家财政拨款然后按照计划经济来运行文化,而是把一部分文化通过市场产业化的方式来进行运营,同时国家和政府不再提供这种财政的资金的支持。而对于那些从属性上来讲像图书馆、博物馆这些机构,把它定义为一种公共文化,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然后更好地提供这样一个文化的服务。这是比较科学的这样一个定位,为什么呢,因为文化本身它就具有这样一个双重属性,这个双重属性就是什么呢,文化它既有公共性它还有商品性或者说它的经济性,把这两个方面能够同时发挥它的作用,能够真正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与此同时文化这两个方向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文化和科技的联姻 令狐采学 ——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劲动力 导入新课: 说起国产的动漫电影,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呢,是喜羊羊还是光头强呢?当然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动画人物,其实我们那个年代最先想到的是孙悟空。他火眼金睛,长生不老、72变,一个

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这两天他又驾着五彩祥云回来了。 观看视频: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前的我》从46秒到1分37秒。带音乐还是《预告片》选19秒到1分20秒。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八年打磨,7月,终于看到了国漫的崛起曙光。不仅在国内创下了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的好成绩,10亿票房,超越了《功夫熊猫2》。版权也卖到了国外,未来还将在亚洲其他国家、欧美等地区上映。有人说,它把中国动画与好莱坞的差距从100年缩为10年。不能说

照亮中国动画电影的道路,至少让我们看到曙光。《大圣归来》从原著中汲取灵感,而且大胆创造、合理想象,对经典充满敬意,将孙悟空刻划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既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又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大圣制作既追求中国元素、体现东方之美的民族风格,又巧妙运用世界动画最新技术,在制作和品质上精益求精。精良的3D电影制作。动漫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物。 讲授新课: 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巨大差距。资料1:《我国文化产

业比重占世界文化比重》也很低 资料2: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却约占美国是31%左右,日本是20%左右,韩国高于15%,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而我国GDP的3%。 资料3文化创意 动漫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在国外发达国家,美国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动漫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画生产和动漫产品输出国,包括动漫业的文化产业早已名列6大支柱产业之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求是·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对如何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 一、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衍化出一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在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正是留声机、摄影、电子、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DVD等技术和产品的发明,使音响、电影、广播电视等文化行业得以形成。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科技创新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显著增强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活力。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传统演艺、会展及大型文化传播活动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3D、4D、电脑特技等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大大丰富和增强了人们对传统影视产品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文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电影产量由2003年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526部,跃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电子出版物已居世界第二位。广播电视村村

【最全解析】国内文化科技融合的主要发展模式!

【最全解析】国内文化科技融合的主要发展模式! ——以上海、深圳、北京为例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的核心是创新,创意和创新与产业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文化科技产业。文化科技产业是一个新型产业,它并不是简单地在科技产业中加入文化元素或在文化产业中添加科技的含量。凡是在文化科技产业中高速发展的企业,正是那些对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以及市场运作都有独到见解的企业,因此做好“文化融合科技”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我国的文化产业得益于“文化科技的融合”已在某些国内先进城市已取得了长足发展。那么,国内文化融合科技主要发展模式与经验有哪些呢?梳理如下:一、上海模式 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而且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新的载体和渠道,文化科技融合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近年来,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文化科技”模式的大力推广带动上海市文化产业经济增加值剧增,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科技企业代表。世博会高博会,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结合的缩影。虽然上海文化产业“文化科技”模式取得实效,但在意识、深度、广度及方式上都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使二者实现完美融合,如何抢占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的制高点。上海在制定“十二五”

规划时提出三网融合;实施云海计划,打造文化云、政务云等;实现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提出,上海要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在新兴文化 产业发展中实现重大突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要实现重大引领,并且最能适应民生的需求、最有普惠价值,必须跟网络相结合;在新兴文化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文化产业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实现重大突破,也必须要依靠网络,因为未来文化产业最有发展潜力的是与网络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而与网络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往往又是与科技相融合的文化产业。于是上海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作为文化发展的重点。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要达到总体目标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二是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三是努力攻关并掌握一批为上海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四是利用高 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二、深圳模式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将观念变思路、思路变项目,项目落实到人,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进程。深圳文化产业与文化科技的融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人才融合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_王志刚解读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王志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对如何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 一、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衍化出一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在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正是留声机、摄影、电子、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

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 发展文化产业

【背景链接】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0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参观了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时强调,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切实增强我国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标准表述】 [经典语录]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 ——选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 [意义] 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和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对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避免处于文化守势、并以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取得国际性认同的重要前提。 [重要性]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三网合一”,极大地开拓了文化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工作的新形态。同时,文化工作的新形态又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的业态,成为当今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预示了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可以说,科技进步与体制机制创新一样,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措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文化产品的艺术感染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第一,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要一手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一手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和创新体系,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第二,要加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科技自觉,同时要推动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具体而言: 一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传承和传播体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古籍保护、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构建中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和提升作用。

科技与文化融合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1: 北京市科技与文化融合专项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北京市委十届十次会议精神,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北京市科委实施科技与文化融合专项。为做好专项课题征集工作,制订本申报指南。 专项重点支持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演出会展等北京重点发展文化领域。主要包括:(1)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服务平台类项目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2)促进文化科技成果与其他产业集成应用、融合创新,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具体如下: 一、产业融合载体与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 发挥扶持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区县资源投入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支持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服务能力。根据各园区特色,重点支持数字内容产业、版权投资交易、网络游戏、新闻出版、创意设计领域的平台建设,支持广播电影电视、动漫制作、文化旅游、演出会展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支持企业孵化、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训、产品交易推广、公共计算与技术测试环境、管理咨询、品牌推广等公共服务。 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示范类项目

面向文化产业和行业发展科技需求,开展文化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与消费等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增强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支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传播力。 (一)数字内容领域-推动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 加强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数字文化资源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并行互惠的运行模式,整合各类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资源数字化公共服务与社会化运营服务示范。支持领域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基于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的科普产品与服务。重点支持以科普与创新文化为主题内容,利用3D、4D、特种银幕、互联网、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优势,开展多种形式与题材内容的科普产品研发与服务创新。 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集成应用。重点支持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在设计、制造、科普、教育、体育、建筑、旅游、商务等产业领域中的集成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动漫创意文化元素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整合技术和创新资源,全力推动“4G工程”。支持4G应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开发文化创新应用,利用4G的高速率、高容量、高智能性、低费用等特点,培育文化产品创作新空间、生产新动力、传播新载体。 促进多媒体渲染技术应用,拓宽服务范围。加强北京渲染平台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形成“渲染培训—渲染租赁—代理渲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