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

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

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
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

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结合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思路,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享创新资源和优质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整体推进,鼓励差异发展,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布实施,形成特色。

3.坚持大胆实验,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务求实效。

三、目标任务

1.小学低段(1—3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应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教师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些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

具的能力,通过一些动手操作,化易为难。

2.小学高段(4—6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要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求知欲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能力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确定试点(2016年10月一2018年7月)

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学科。首批确定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数学学科(一——六年级)作为试点学科,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实施。组织教师参加区教研室开展的培训学习,指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组织学习创新素养理论成果,理解创新的内涵及意义;开展“创新素养教育”专题培训;开展“创新素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论文评比;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2.全面推行(2018年9月一2019年6月)

参加区教研室召开的全区创新素养教育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

3.评估验收(2019年9月一12月)

邀请区教研室、督导室及专家深入学校开展量化测评活动,进行创新素养教育评估验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切实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在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取得明显实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管理,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

1.组织机构

为保证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陶学义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校长

副组长:马桂萍叶占全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副校长

成员:范迎辉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教科室主任

卢杏珍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教导处主任

李健石嘴山市第六小学信息部主任

邵金凤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数学学科组长

刘惠英石嘴山市第六小学语文学科组长

李忠霞石嘴山市第六小学英语学科组长

张登奉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科室),范迎辉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新素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

2.工作职责

教导处:负责组织试点学科适时开展创新素养教育,配合学校定期召开协调会。了解创新素养的进展情况和主要问题。同时研究制定学生创新素养教育测评体系。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评测。

教科室:要组织各方面专业力量,对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给予大力指导,帮助教师攻坚克难,要适时组织创新素养教育思想方法交流会,根据学校教学模式改革进行跟踪指导,并且利用晒课平台及时点评,支持学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及时将教学改革成果汇集,进行分析与研判,帮助教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破教师一讲到底的基本现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研

究制定教师创新素养教育测评体系,引导全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整合。

校长是推进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立足本校校情,发挥本校优势,研究制定本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实施方案,在试点阶段及时做好相关的课程设置图谱,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以班本课程、生本课程、校本课程先试先行,设计基于学生创意表达的精品校园活动,学生全员参与,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创意表达。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确定试点学科与教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及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做好经验交流和推广的准备工作,促进本校师生创新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1.建立专项资金,确保创新素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教师培训、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理念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挂职锻炼、跟岗培训、定期交流等多途径进行培训,也可到国内有名的创新教育研究院校去培训学习。

(三)开展日常评价督导,建立公正的评价机制

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要将创新素养教育纳入考核检查的重要内容,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指导,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总结,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年级学科组要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不力的年级学科组要通报批评,务求取得实效。

六、工作要求

(一)立足课程,把创新素养贯穿于课堂教学整个全过程

1.探索开展多种教学方法。创新素养培养必须充分发挥课堂

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科课程,辅之以活动等。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教学中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要汲取现代教学方法的精华,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迪创造性的目的。小学低段,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要提供游戏的各种条件,包括提供场地、时间、材料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新素养。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向多样化的、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要有明确的分工,不仅承担个人的责任,而且实现小组和班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通过开展“摹课”、“翻转课堂”等有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快乐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素养。

3.重视实践实验教学。要坚持开全、开齐、开好小学科学等学科实验课,并拓展实验的内容,选择学生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小实验,或配合课堂教学的系列实验或补充实验等。要拓展实验的空间,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其形式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等.

4.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要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跨学科的知识网络,将多学科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也可以找到一系列线索,用这个线索将若干学科领域的多个技能和相关概念串联起来,使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5.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资源。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三通两平台”建设资源,为学生创设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其思维集中、手脑并用、展开想象的翅膀,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二)深化改革,发挥好评价对培养创新素养的指挥棒作用

1.深化对学生的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对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评价时要结合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寓创新素养教育内容于整个评价活动之中,形成课内课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全方位的创新素养培养体系。

2.深化对教师的评价改革。要探索建立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坚决克服以学科分数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探索由评价者本人、同伴、领导、家长、学生共同评价的方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一些可量化的内容仍采取量化方式,不可量化的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注意以鼓励、激励为主,引导评价的公正公平。

(三)转变现念,树立培养创新素养的现代教育观

1.转变校长的观念。校长是学校运行和管理的中枢,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领导,必须转变以唯升学率衡量学校管理、以唯学生分数评价老师的观念,树立符合创新素养教育的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观念。要树立重视创新的观念,坚决摒弃以升学率论成败的陈旧观念,建立有助于创新素养教育的学校组织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树立包容创新的观念,正确认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层次性,创造适度宽松的环境,允许教师在创新素养教育中大胆尝试,鼓励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要树立把创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观念,把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施探研型实验的思考和行动,在教师考核、评先选优中把创新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列为重要内容。

2.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处于引导地位,是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的重要力量。要树立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教育观念,从固有的教学经验中走出来,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和惯性,主动学习、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经常开展教学反思,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总结归纳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经验做法。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的情境设计把学生带入主动探索,独立钻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关爱和尊重不同类型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3.引导家长转交观念。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功观、成材观、质量观。引导家长主动承担起子女启蒙教师的责任,不随意增加子女的课业负担,努力为子女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配合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社会调查、诚信教育等实践活动。鼓励子女参加社区建设、环保节能、志愿服务等公益性活动,鼓励子女勇敢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培养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造者和好公民。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克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重能力而不唯分数,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石嘴山市第六小学

2017年3月2日

八大素养活动方案

八大素养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二年级四班张毓 一、指导思想及目的、任务 我们要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积极探索小学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享用终身的好习惯;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掌握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求上进、会自理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有孝行、知感恩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特制定本方案。 二、“八大素养”养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怎样培养孩子的八大素养。 好的习惯是良好素养的基础。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未来。习惯具有双面性,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而坏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改变。因此,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细枝末节也可能决定成败。从每一个好的习惯开始,让道德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行为更加道德化,让劳动成为生活清洁的必经行动,让健康伴随左右,让责任成为一种意识,让团队素养提高,学会审美,树立正确美的概念,让自己的生活赋予艺术气息 (二)规范道德行为,养成文明礼让,品行端正的良好道德。

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不畏艰险,好好学习的精神。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团队观念,认识团队合作的含义。培养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感,勇于担当。行为端正,遵纪守法。注重日常行为细节,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健康观念,了解健康基本常识,并应用于实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与一定的艺术素养。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锻炼自身。 (三)八大素养的内容: 1.品德素养:坚持德育为先,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加强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养成教育,贴近生活实际,创新内容与方式,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2.身心素养:坚持健康第一,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培育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3.学习素养:坚持以学为核心,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4.创新素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激发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5.国际素养:坚持面向世界,推进教育国际化,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全球意识,理解多元文化,全面提升学生国际交流、合作、竞争等国际素养。 6.审美素养:坚持以美育人,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提高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得能力,促进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激创。 7.信息素养:坚持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着力培养中小学生

XX小学创新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XX小学创新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推进我校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主题,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用现代教育方式指导推进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二、工作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各科技辅导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科学,注意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创新教育。我校开设“开放性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突破点,提倡超常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力求“发他人所未现,明他人所未明”。定期聘请发明专家授课,同时选拔有创新特长的本校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参与培训、重点培养,更好地指导学生实施创新项目。 2、立足课堂教学。坚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创新教育因素,坚持把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3、搞好实践活动。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努力实现“三跳”,即跳出课本,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跳出课堂,要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关注生活科技,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发现。要积极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发现创新课题,设计创新方案,进行创新实践。

4、坚持活动带动。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演讲、征文等活动,真正把创新活动落到实处。 5、建立创新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陆代坤 副组长:关蕾 成员:沈虹帆卢川杨晰 各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6、加强督查。学校成立推进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考核小组,结合全学期工作考核,对各创新教育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并将其纳入年底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活动安排 (一)创新教育与学生德育 1、积极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 (1)让每一位学生读一本科普读物(参考订阅《小学科技》《青少年科技报》); (2)看一部科普教育的电影、电视片; (3)讲一位科学家的故事; (4)参观一处科普教育基地; (5)写一篇科普小征文; (6)召开“科技”为主题的班会。 2.充分利用校园网、图书馆、宣传板报等提供科普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信息资料。建立学校与科普教育基地和专业学会的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二)创新教育与学科教学 1.开展各学科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和科学文化发展及科学家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行动计划(1)

玉华中学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一、指导思想 学校以《普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针,结合《玉华中学三年规划(2011—2013年)》,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多元化而有个性发展;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二、行动目标 1、科学发掘国家课程的创新教育内涵。 2、探索开发符合校情的创新教育校本课程,规划校本课程的系列化可持续发展。 3、筹备建设创新实验室。 4、培养打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专长的教师队伍。 5、推进提高校园网络平台的利用。 三、主要任务 (一)、充分挖掘国家课程资源,转变课堂教学形态 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许可教学内容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丰富资源,坚持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性、实践探究性、知识与能力统一,整体性发展与个性发扬统一等教育原则,引导和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善于钻研、勇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教导处和科研室的配合下,整体提升学科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学科教学中创新素养培养的研究,探索规律,提炼经验,示范辐射,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二)、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框架 进一步总结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努力探索校本课程的系列化可持续发展框架的构建。学校要研发和运用创新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使其成为课程计划的有机组成。 学校围绕办学特色,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措施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在认真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特制定出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教育对象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

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一)思想品德教育 目标: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新世纪建设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忠于职守、热爱劳动的品质。 3、开展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扶危济困、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4、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主要途径: 1、以品德课教学为主渠道,按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2、以舆论为先导,抓好校园的宣传主阵地。 3、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推进初中以下学段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最新)

推进初中以下学段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落实x关于初中以下学段全面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工作要求,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x县初中以下学段学生创新素养,结合x县学前教育及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X、 X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全国全区全市教育大会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幼儿),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幼儿)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享创新资源和优质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幼儿)的 个性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幼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二、目标任务 1?学前教育。全面推进幼儿园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夯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行为,纠正“小学化”倾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新幼儿评价方式的保教队伍。解放幼儿的手脚和思维,放飞幼儿的想象力,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着力培养幼儿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及初步实践能力。引导家长逐步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发挥落地式家长学校作用,形成幼儿创新素养教育合力,全面提升X 县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

2.小学低段(1 —3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应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教师要多表扬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3.小学高段(4 —6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要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勤奋学习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能力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4.初中阶段。在创新人格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格,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多和学生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正确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在实践能力方面,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工作措施 采取“因校(园)而异、分类实施、典型引领、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有效解决我县在开展中小学生(幼儿)创新素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创

劳动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拥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在认真总结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着眼时代要求,着眼未来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重点抓好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内心建设;教育对象要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的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中心学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县教育体育局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思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享创新资源和优质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整体推进,鼓励差异发展,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布实施,形成特色。 3.坚持大胆实验,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务求实效。 三、目标任务 1.学前教育阶段。 在创新人格方面,重点是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培养动手能力。结合幼儿的年龄和生理发育特点,致力于培养情绪稳定、动手动脑、认真专注、富于幻想、乐于表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创新人格。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尽量调动孩子的感觉器官,使其能充分感知和观察外界事物,不断丰富孩子对

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善于给孩子充分思考问题的机会,启发孩子进行积极思维,重视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直观、具体、形象思维。在实践能力方面,要注重在游戏、语言、绘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小学低段(1—3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应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教师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些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通过一些动手操作,化易为难。 3.小学高段(4—6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要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求知欲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能力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确定试点(2017年10月一2018年6月) 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学科。首批

六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Word文档

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结合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思路,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享创新资源和优质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整体推进,鼓励差异发展,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布实施,形成特色。 3.坚持大胆实验,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务求实效。 三、目标任务 1.小学低段(1—3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应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教师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些规律,培养学生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通过一些动手操作,化易为难。 2.小学高段(4—6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要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求知欲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能力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确定试点(2016年10月一2018年7月) 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学科。首批确定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数学学科(一——六年级)作为试点学科,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实施。组织教师参加区教研室开展的培训学习,指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组织学习创新素养理论成果,理解创新的内涵及意义;开展“创新素养教育”专题培训;开展“创新素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论文评比;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上海市复旦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方案

上海市复旦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方案 传承人文高中特色探索创新素养培育 复旦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方案,将以文化主题轴博雅综合课程为核心,以博雅教育理论为依据,以通才教育为目标,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育相结合,学科知识培养与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相结合,形成复旦中学文化主题轴博雅综合课程序列,传承复旦中学“文科见长,文理相融”的个性,探索特色高中发展之路。 一、培养目标 作为一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培养目标在全面奠基的基础上,重在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重在良好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创新意识 (1)培育探索与发现的志趣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锻造并形成学生自主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形成探究与发现的思维、行为习惯; (2)能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开展文化与人生、文化与社会、文化与国家等诸多方面的小课题研究;实现“小课题、大作用”,为培育人文素养研究能力奠基。 2、人文素养 (1)培育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人的内在品质; (2)开拓文化视野,在人文素养方面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探索能力积淀。 二、实验主体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实验主体分为三个层次: 1、所有面上学生都参加文化主题轴博雅综合课程的学习; 2、组建“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课程班,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申报,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笔试与面试,通过选拨的学生参加该实验班学

习,选拨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是愿望、意识和综合素养; 3、由教授团队通过项目探索或社会实践等形式,选拔在创新素养方面有特长的个体学生,大学教授一对一指导,实施专门培养。 三、指导思想 本项目以“博雅”教育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其理由有三(三个“一致”): 1、“博雅”理念已经是世界较为成熟的教育理论,其核心思想与我们的项目追求相一致。“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古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精英。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有文化的人。本项目培育具有创新素养、广博知识、优雅气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复旦中学作为历史名校的时代担当,这和复旦一百年来“文科见长”的学校特质是一致的。 2、“博雅”教育理论与百年复旦文化也是相一致的。在我校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有“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有“注重文艺”的优良传统,有“开示门径,启学者自由研究之风”的开放式教学观,有以“文学”、“质学”为骨架的的课程体系的探索,今天,我们又有“文化立校,自强育人”办学思想的倡导,而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本项目的确立和实施,正是对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核心的复旦文化的很好传承,又是在此基础上的时代发展。 3、本项目是在复旦大学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实施的,本项目的教育方向与复旦大学正在推进的“通识教育”是对接的,这和“博雅”教育理论也是一致的,和复旦一百年来的教学追求也是一致的。复旦自建校以来就倡导“通识教育”,倡导实行“完人”教育,本项目的探索,不仅是在传承,还是在发展,项目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注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人文学科研究能力,这在理论和实践都是对传统的突破与发展。 四、项目实验内容 本项目主要策略简要地讲,即“课程”与“践行”。也就是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教育的基础上,以复旦“文化主题轴博雅综合课程”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和以“博雅通识课程”、“复旦学子讲堂”和“走进文博践行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项目为载体,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金山区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基地实施方案

“金山区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基地”实施方案自2010年以来,金山区以“上海市高中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整体实验区为契机,拉开了以高中为重点,向初中、小学延伸的区域创新素养培育立体化推进的序幕。 在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先后启动实施了基于问题学习的课型范式研究、高中七个创新学科基地建设项目、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小课题(小论文)项目、区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展示与交流等相关活动,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机制,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培育经验,同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培育成果。 为全面推动“金山计划”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规划,大力促进我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力度,经金山区教育局研究决定,于2014年5月,启动新一轮“金山区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基地”(以下简称“项目基地”)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金山区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金山计划”》中小学实施方案为依据,在提炼总结前阶段项目推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持续推进我区高中学段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积极探索初中、小学学段创新素养培育的新模式。 二、培育目标 (一)培育总目标:激活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资源建设目标: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出发,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以项目基地为实施主体的区域创新素养培育课程建设、管理、评价

等一系列相关机制;针对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立足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合理使用校内外设备设施资源,形成比较稳定的校内外基地资源群,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创新素养培育资源平台。 (三)师资建设目标:从创新项目发展的需求出发,在全区范围内构建一支由校内外专家及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基地师资队伍,为基地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实施办法 新一轮项目基地实施周期为三个学年(2014年9月—2017年6月),分试行(一学年)和正式实施(两学年)两个阶段展开。 (一)申报 1、申报对象:面向全区初高中及小学各学段,主体可以是1所学校,也可以是学校内某个工作坊(每校限报3个)。 2、申报方式:采用自愿报名、专家评审、区教育局批准的申报方式。各申报对象填写好“项目基地申报表”,由学校统一通过WOA平台上传到“创新办”,并上交打印稿两份(学校盖章)。 3、申报截止时间:2014年5月20日 4、申报要求: 1)项目基地须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创新意识及相关的项目推进经验,制定较为成熟的项目培养方案与学年实施计划,在实施周期内形成较为成熟的培育课程资料,同时必须具有相对固定的开展教学活动场所与时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变得日趋激烈。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走科教兴国的道路。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中华民族能否在二十一世纪取得更大的发展,关键在于我国的高等学校能否培育和造就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批创新人才。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加快教学改革,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教学目标由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无论是基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外在需求,还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高校进行创新教育都是必然之举。 高校创新教育是以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为宗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作为一门探索性学科必须渗透到高校教学每个学科的不同层面,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要克服我国高等教育过去注重创新不够的弱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1 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指导思想 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胡锦涛总书记说过:“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柱,创新教育在高校的现状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精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指导思想为:以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为指导,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前提,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关键,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手段,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优良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2 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这四个特点。其中知识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

在初中以下学段推进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在初中以下学段推进创新素养教育试点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市区学校创新素养教育水平,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初中以下学段推进创新素养教育试点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x教基﹝x﹞x号)文件精神,结合市区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届x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创新发展理念及目标任务,深化素质教育,改变教育模式,改善评价机制,用现代教育方式指导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提高全民创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工作原则 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对某一些群体。 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段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素养教育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激励性原则。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三、工作目标 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改变教育模式,树立现代创新性教育观念,提升师资队伍创新教育能力,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原则,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工作步骤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开,分阶段实施的方法,通过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创新。 (一)安排部署(x年x月—x月)。制定试点方案,确定试点学校,明确工作目标方向、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工作方法和工作职责。试点幼儿园、学校依据《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初中以下学段推进创新素养教育试点指导意见(试点)>的通知》(x教基[x]x 号)文件精神和本方案的安排部署,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分工,研究制定本校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 (二)首批试点(x年1月—x年x月)。市区学校首批选择x所幼儿园、x所小学、x所初中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一)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拥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在认真总结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着眼时代要求,着眼未来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重点抓好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内心建设;教育对象要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的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学会审美——要求学生善于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不但会审美,而且会塑造美的环境,运用美的语言,更要学会塑造美的心灵,逐渐养成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懂得用美的尺度去规范自我、塑造自我。 学会创新——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发现学生的创新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逐步使他们养成热爱创造性劳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一) 思想品德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2010—2011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在认真总结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特制定出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教育对象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

顾全大局的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一)思想品德教育 目标: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新世纪建设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忠于职守、热爱劳动的品质。 3、开展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4、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主要途径:

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XXX 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2—2020)》精神和XXX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整体部署,决定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为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规范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观念,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突出办学个性,促进内涵发展,积极弓j 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促进学校丰富多彩的发展,提高办学品位与档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小学多样化的需求,努力构建我市基础教育新格局。 二、创建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项目引领,典型示范,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和“乡镇负责小学、县市区负责初中、市负责高中”的思路,全面开 展创建特色学校的活动。创建活动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一校一项目” 带动“一校一品” 特色建设,在“十二五”期间,造就一批理念先进、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优秀校长群体,打造一批不同风格流派的教师群体,使每位学生都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受益的爱好特长。创建一批教育教学思想先进、办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科学、育人环境优化、办学特色鲜明的中小学改革创新示范学校,为金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榜样。基本构建起“一校一品”的基础教育新格局,全面提

升中小学整体办学实力,促进我市教育特色鲜明、高位均衡、健康协调发展。 三、创建原则 (一)办学风格具有独特性。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独和树一帜的办学模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二)创建过程具有稳定性。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持之以恒,形成系统的办学思想、成熟的经验和稳定的工作机制,巩固办学优势和成效,不断培育、充实和发展学校特色。 (三)创建策略具有整体性。学校特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区域教育的整体规划,着眼于学校的整体改革发展。创建活动立足于学校自主发展和专业引领相结合。项目学校要着眼于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从办学理念构建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专家团队全程跟进,为项目学校特色创建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创建经验具有示范性。项目学校特色教育理念、办学经验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在同类学校中得到认可,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四、创建类型 我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主要分十种类型: (一)育人特色学校。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

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

什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创新素养教育 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素养教育,充分发挥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推进我校创新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主题,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用现代教育方式指导推进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二、工作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各科技辅导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科学,注意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创新教育。开设“开放性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突破点,提倡超常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力求“发他人所未现,明他人所未明”。定期聘请发明专家授课,同时选拔有创新特长的本校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参与培训、重点培养,更好地指导学生实施创新项目。 2、立足课堂教学。坚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创新教育因素,坚持把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3、搞好实践活动。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努力实现“三跳”,即跳出课本,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跳出课堂,要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关注生活科技,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发现。要积极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发现创新课题,设计创新方案,进行创新实践。 4、坚持活动带动。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演讲、征文等活动,真正把创新活动落到实处。 5、建立创新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马剑波 副组长:张国林杨锐锋

分析 STEAM 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及其实施方案 .docx

分析STEAM 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及其实施方案引言:创新素养主要是指创造性,而创造性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利用所有已掌握的信息,产出新颖、具有社会意义或者是个人价值、独特的产品的智力产品。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创新素养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培养。简单来讲,不管是创新品格,还是创新能力, 都需要经过学校教育教学来实现。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该方面,可以利用 STEAM 教育来进 行实现。STEAM 教育的实施,对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有效激 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进而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 STEAM 教学活动中,进而 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1.STEAM 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 通过 STEAM 教育,学生可以把技术、科学、工程、数学、人文艺术等多个学科实施交叉融合,通过实践,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和创新设计,进而不断促进创新素养的形成[1]。STEAM 教 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是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主要展现在多种出航信设计、解决问 题能力、提出新观点、有效沟通等方面。简单来讲,STEAM 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使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创新能力与品格。利用 STEAM 教育,学生可以具备工程科 学实践应该具备的基础科技知识,还可以具备较为复杂和有效的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此外, 从培养手段上来看,早期培养、不断练习、基于项目和问题的学习,这些手段都展现出了实际 情境对于创新素养的重要作用。 2.STEAM 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实施方案 2.1从跨学科和跨领域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STEAM 教育注重把技术、科学、工程、数学、人文艺术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因此,学校 可以利用对课程安排进行调整、对校本教材进行编写,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应用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第一,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课 程设置,进而使不同学生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并且,学校还可以设置严格的专业要求,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业的权利,使学生 可以结合的兴趣、特长、个性来进行方向的确定。第二,学生可以根据区域特点与自身办学特色,对地方和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开发,针对陶瓷器工艺、机器人、雾霾防治、污水过滤等主题,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实践活动课程、科技设计制作课程进行开设。甚至可以对能够突出 本校文化特色和本地特色的相关教材进行编写。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可以提 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更加深入的感知问题,使 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 STEAM 教学习,进而学会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解决。通过这些手段,来 对多学科领域较差融合进行实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