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当然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

改革的速变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他不说,单说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

民生的改善

在住房方面,我细细的听我爷爷开始说起,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然后说起当时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政策,家分到一间60平方米三层楼,真是欢天喜地,像是做梦一样。但是等我的叔叔阿姨那辈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想到这区区60平方米又能派什么用场,那只能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住房问题,现在我的叔叔阿姨们都有了自己的新房,而且都比们我爷爷他们的房子大.设备好。而且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银行、超市、农贸市场、医院,小区都在周围。现在想想,这不是都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便利么。想想改革开放初期时,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现在科技也发达了,有了电脑。电脑有很多用处,可以娱乐、学习,我妈妈主要就是在电脑上看电影、上网看新闻,我也可以在电脑上玩游戏。现在的活动项目比起以前,那真是太多

了,可以外出旅游、在广场上跳舞、锻炼身体……老一辈的人都说我们这些90后的人,每天一脸开心的样子,吃的、穿的什么也不愁,活得太舒服、自在了,应该多吃些苦……

改革开放就在我们身边,它给我们的祖国、家乡、以及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跟爷爷说道在工资收入方面,爷爷不觉的笑了。他说想起改革开放之前,工资每月只有55元,1991年1月,标准工资加企业工资合计也只有170元,等到退休之后,尤其是近几年,年年涨工资。

在医疗保障方面,那真的是笑的合不拢嘴,国家给们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

当然要不是改革开放,国家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人民不会如此受惠。所以,今天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奋力拼搏,国家经济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高楼林立,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车水马龙,市场上商品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真可谓“城乡一体化”了。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常健 摘要:中国对外开放30年来,从政策性的对外开放过渡到制度性的对外开放,走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其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从试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开放城市,扩大开放领域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到沿江、沿边、扩大内陆省会城市,形成全范围,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WTO,使得中国对外开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进一步开放的大趋势已经形成。总结过去,开创未来,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外开放道路,为世界,为人类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关键词:对外开放 30年历程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改革开放的起点。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创新,探索出中国特色对外开放的道路。对外开放30年来,中国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了上海浦东新区,建立了15个保税区、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38个出口加工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30年累计兴办“三资”项目596110个,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额16680.69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8826.73亿美元。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它首先遇到的是传统经济体制的障碍。传统经济体制的一大特点是仅仅着眼于国内市场和资源,按照产品经济的思想组织经济建设,其必然对对外开放形成制约。因此,实行对外开放就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特别是涉外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渐进性特征,使对外开放也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点。回顾30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推动各方面改革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断深化的计划体制、投资体制、价格体制、财税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等改革,又对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30年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和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市和厦门市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予以批准。1988年4月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岛建省、办经济特区。这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以市场调节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试验基地的作用。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经济特区充分利用毗邻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与的特殊政策,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 际竞争与合作,已经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结构。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特区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海外客商的投资,是目前中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最先对外资开放金融和其它服务行业的地区。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与示范基地,率先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包括建筑工程招标承包制、劳动用工合同制、机关干部聘用制、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劳动保险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等,许多成功的经验已在全国得到推广。目前特区正在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投资体制、口岸管理体制、工商管理、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改革,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特区已经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阶段进入体制机制创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经济特区继续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开拓作用。特区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继续发挥试验、示范和窗口作用。同时,特区将进一步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与提高,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和促进内地经济的发展。 第二阶段,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经济特区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中国改革开放之三十年的巨大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之三十年的巨大变化 从1978年到2008年,转眼间,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已走过了30个年头。回首这波澜壮阔的30年,你会发现,中国的改革开放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影响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它的出现与发展,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而现在,家庭楼房格局最低档次也是三室一厅。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九十年代,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 改革开放把封闭和半封闭的中国带进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更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正是30年前的改革开放,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半封闭状态而走向现代文明,正如一度向北的九曲黄河,最终还是向东流入大海,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重新逐步融入世界文明,人权、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日渐成为我们文明中的核心价值。在这光辉的30年中,中国政府及人民持续保持着一颗积极与世界各国互通文化,交流学习的热忱之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如今这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强大国家。在2008年,这个人们将永久记忆的特殊年份里,更加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2008北京奥运举办之年,正值共和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巧合,更显示了必然。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正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使我们在申奥失利之时,继续“坚定不移走向世界”,最终取得奥运会的举办权。可以说,奥运的申办、筹办、举办,见证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历程,记录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融入浩荡世界潮流的坚实足迹。2008北京奥运,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在实现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的过程中,中国以改革的思维寻求发展,用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 举办奥运会,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难得机遇:通过奥运会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让奥运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国家和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展示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瞩目。改革开放带来的变革和进步发生在各个方面,以下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一些突出成就。 一是经济发展的飞跃。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平均高达8%,跃居全球第二位。这使得中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开辟了沿海地区、特别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开放的区域,也成为了吸引外资和技术的高地,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改革开放还带来了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等方面的新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处于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地位。 二是民生改善的显著进步。我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都是由政府单一机构或部门掌握,与市场化经济相差较大。但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了民众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不仅逐步废除了大规模的公有制,而且还允许私有企业进入教育、医疗等领域,增加了公民在人生路径上的自由意志。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城市化进程日益扩大,大量农村居民得以进入城市工作和居住,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居住环境更加宜居。 三是科技创新的飞跃。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许多领先的科研技术和机构,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我国也在空间发展、核能、航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

就,有效地促进了国家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是国际地位的提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影响力逐渐增强,成为了世界重要国家之一。此外,在国际贸易、反恐、环保等多个领域,我国也大力参与和倡导,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实现了强劲而平稳的发展。 总之,我国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让世界刮目相看,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也为人民带来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必须看到,我国的改革开放还需综合推进,特别是在落实与改善民生、推动创新发展以及加强国际交流等方面,仍需不断努力。

回眸改革开放三十年

回眸改革开放三十年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我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他不说,单说我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 从政治上讲,我在2007年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刚刚入学就积极的递交了申请书,之后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并积极参加了党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我将努力成为中共预备党员。要是在“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由于我社会关系不好,也许你再积极也无法跨进党的大门。这在当时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最可喜的是,我将成为我们家第一个入党的人,从而使我非常宽慰并感到兴奋。 在文化方面,我从小就积极入学,接受国家施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国家的正确政策下,我受到了优越的科学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我都积极进,成绩一直都比较优秀,在国家、学校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成为我们村为数不多的考入大学的孩子之一。目前我们一家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丰硕成果.现在年轻人都是高学历,老人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 在经济生活方面,十几年前一家几口人局促在不到60平方旧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自己的房子。现在则不同了,一家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 作者陈永红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广东改革开放30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快速发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初步探索(1978年12月─1983年) 广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面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干部、华侨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构想,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创办经济特区,开展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在城市逐步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一)、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广东领导人大胆向中央建议,提出对广东下放对外开放自主权;在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初期,广东省委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更加开放”这个主题,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1年4月,省委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1982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打击走私贩私的斗争。省委提出“三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三放”(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省委还提出“打击经济犯罪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和“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的方针。为了用足用活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4年,广东省委明确提出三条方针:为了办成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要积极寻找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允许灵活的,要灵活执行;如果找不到政策根据的,可以试点,在试点中突破现有规定。这是广东省委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充分体现。 (二)、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赞同和支持广东省富有创意的提议,决定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扩大地方管理权限,试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出口特区。中央〔1979〕50号这一历史性文件,拉开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序幕,吹响了广东先走一步的进军号。 (三)、成功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4月,邓小平赞同广东提出的试办对外加工出口区的设想,并定名为“特区”,殷切希望广东“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5月,中央接受广东的提议,把“出口特区”改名为含义更为丰富的“经济特区”。广东经济特区从创办之日起,认真执行中央赋予的特殊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上奋勇拼搏,敢闯敢冒,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边陲小镇、荒滩秃岭变成了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和新型工业区。 1984年1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分别为深圳、珠海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

三十年的光辉历程

三十年的光辉历程 文/谭晓舒演讲/谭瑞妙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依然顽强的挺了过来。这三十年,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整个社会进入了小康生活,国力大大加强,使别人再也不能任意欺辱我们,我们做出的一切令世人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尝过心酸,也尝过苦辣,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短短的三十年里,一栋栋高楼代替了一间间草房和土房;一句新农村建设,让山村都用上了电,连上了自来水,接上了电话,看上了电视;手机流行起来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悄悄地走进了千家万户。 我们的思想解放了,我们的眼光放远了,与国际接上了轨,举办了世博会,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学外语的人多起来了,出国留学的人也多起来了。 97香港、99澳门相继回归。如果“文化大革命”的道路还在延续,如果我们的思想还禁锢在牢笼之中,能让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吗?能有今天的伟大成就吗? 想那西部大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又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这些重大项目对西部的生态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还有青藏铁路的开通,展现了国人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以中华民族顽强的精神,挑战极限,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 在这三十年里,我们还实现了飞天梦想。“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发射,还有“嫦娥一号”飞天,都在有力的证明了我们的祖国正在飞速的发展着。08年,我们历经着天上飞雪地下开裂的苦难时刻,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十三亿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融化了冰雪的覆盖,抚平了大地裂开的伤痕,艰难中,华夏族撑开了一片蓝蓝的天空,八月奥运圣火,为08中国画上了完美的句点。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已势不可挡!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走过的道路是艰难的,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然而,我们今后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要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走下去。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骄傲的祖国放飞青春的梦想! 亲爱的祖国,加油! 可爱的我们,前进,前进,再前进!!! (本篇作文参加校内演讲获得第七名)

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

我国3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 30年的对外开放是一次新的长征,我国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0年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历程 我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至1991年以沿海地区开放为重点的探索开放阶段。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并明确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率先开放,对外经济活动实施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5月,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示范基地。接着,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展开,到80年代末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沿海开放地带。这一时期,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第二阶段:1992至2000年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推进和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等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思想。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国际互接互补”的新要求。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实行沿江和沿边开放,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进一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这一时期,我国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举措,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在国际分工序列中的地位上升。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外开放步入历史新阶段。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艰难而曲折的谈判历程,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从此,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向开放,并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这一阶段是我国30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最快的时期,顺利渡过了WTO过渡期,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外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 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对外开放使我国迅速实现了向经贸大国的转变,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1978年到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

中国市场体系30年的历程、经验与发展

中国市场体系30年的历程、经验与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已经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体系也已基本建立 起来,并正在不断完善。 中国市场体系:30年发展历程 30年来市场体系建设显现出明显的渐进性、阶段性特征。纵观市场体系建设的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市场体系建设的起始阶段。其背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的序幕,以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率先启动,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在较短时间内 解决了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率迅速提高,国家逐步放开了城乡集市贸易和个体经营(1984年,全国城乡 个体户达930.4万户),逐步放开了小商品价格,对部分工业产品实行浮动价格。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促进了商品分销渠 道的市场化发展,一些商品专业批发市场应运而生(如义乌、温州、武汉汉正街等)。当然,这一阶段的市场发育仍然是在 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格局未变的情况下展开的,且仅局限于消费品市场领域,但市场体系建设毕竟已经破土而出。 第二阶段(1985~1991年),市场体系建设的展开阶段。其背景是,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 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本认识,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商品价格体系、价 格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出现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价格等多种价格形式。工业生产资料探 索价格“双轨制”,即增量部分以市场价格进入市场流通。1987年9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建立和培育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概念,同时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路径。但市场体系建设仍有明显的局限性, 改革仍主要局限于“增量”部分,市场的发育仍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羁绊。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当然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 改革的速变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他不说,单说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 民生的改善 在住房方面,我细细的听我爷爷开始说起,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然后说起当时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政策,家分到一间60平方米三层楼,真是欢天喜地,像是做梦一样。但是等我的叔叔阿姨那辈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想到这区区60平方米又能派什么用场,那只能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住房问题,现在我的叔叔阿姨们都有了自己的新房,而且都比们我爷爷他们的房子大.设备好。而且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银行、超市、农贸市场、医院,小区都在周围。现在想想,这不是都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便利么。想想改革开放初期时,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现在科技也发达了,有了电脑。电脑有很多用处,可以娱乐、学习,我妈妈主要就是在电脑上看电影、上网看新闻,我也可以在电脑上玩游戏。现在的活动项目比起以前,那真是太多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思想解放 内容摘要:自1978年,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共进行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两个凡是”神话;1992年,邓小平触动姓“社”还是姓“资”问题,提出“三个有利于”;1997年,江泽民为“公”、“私”定论。如今,解放思想的热潮仍未减退,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也正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热点话题。总之,坚持思想解放,中国就改革就发展就进步;反之,就停滞就倒退就落后。 关键词:三次思想大解放“两会”热点话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30年也许只能算得上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有着13亿人口、30年计划经济经历的大国——中国来说,这“弹指一挥间”的改革,又是多么的壮观。人们会清晰地记得,计划经济体制是如何被凌厉的市场化改革一步一步逼退,最终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当然人们也绝不会忘记,中国如何从“闭关锁国”艰难地走向世界,撩开它神秘的“面纱”。在这次深刻的变革中,有一个东西似乎一直在深深地影响和伴随着我们,这就是思想解放。 从1978年算起,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同时这三十年,我国曾有过三次思想大解放,这三次大解放都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两个凡是”神话。1977年,社论向全国明确发出号召:“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逾地遵循。”“两个凡是”不胫而走,立刻就成为全社会判断政治是非、行为对错的基本标准。为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尽快摆脱极“左”影响,解决“文革”遗留问题,把全党中心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邓小平同志作为杰出的政治家一方面积极联合一批政治元老巧妙周旋,解决了一批冤假错案,使一些老同志重回领导岗位;另一方面,在时任中组部长、中央党校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胡耀邦的辅佐下,积极在思想领域谋划怎样拨乱反正。1978年5月10日,有多名理论工作者参与写作修改,由胡耀邦同志亲自审定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文章一出,举国震惊,一场围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由此在党内外公开展开。这场讨论与其说是理论争论,不如说是思想斗争, 因为真理标准直指“两个凡是”,而人们在“两个凡是”上的不同思想立场,自然就构成两种不同的政治态度。过程无需赘言,这场讨论与斗争最后以极“左”派失败、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而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空前活跃,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在经济领域,“小岗村改革”轰动全国,人民公社悄然解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文化领域,小说诗歌佳作不断,美术戏剧新潮迭起,各类思想碰撞不已。一场思想大解放,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带来全方位的大解放和大发展。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触动姓“社”姓“资”。受海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国内再次出现思想纷争蛰伏多年的“左”倾思想有了抬头空间,于是抓住机会又冒了出来。一个带根本性的质问:“是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提出了。“左”“右”之争再次达到高潮。在这种形势下,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一路南下,就改革开放中的问题沿途发表谈话:“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震动全国,它冲破禁锢人们多年的思想禁区,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改革难题,为思想再次大解放指明了路径。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变化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中国便走上了这条以变化促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首三十周年的中国变化发展,我们知道,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历史是继续前进的基础,也是开创未来的启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奋斗。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改革开放作了重要阐述,对指导改革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七大对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党内外普遍认为,这一回顾总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联系我们各自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着重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集中论述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原因和背景,着重领会和把握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目的和性质,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胡锦涛说,近2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胡锦涛指出,虽然中国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道路上仍然面对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还需要长期不懈地艰苦努力 中国便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思想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 二、改革开放中国城市的变化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城市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城市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以下。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

追忆三十年演讲稿:改革开放的探索之路

追忆三十年演讲稿:改革开放的探索之路: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谈一谈改革开放的探索之路。 追忆三十年,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巨大的变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制造业大国,再到如今正在努力跃升为创新型国家,这是我们一步步走过的路程。 那么,中国为何能够在这三十年间创造出这样令人瞩目的成就呢?在我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党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而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路线,党还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我们需要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之后遭受的创伤性打击。此时,经济状况严峻,外贸低迷,全国性停工运动使得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如果我们还继续走这条死路的话,那么将会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勇气进行改革,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寻找一条新的道路。 而改革开放的实质,则是要摒弃“一切靠党”的旧思想,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维护人民利益,消除贫穷和落后,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开门搞建设”,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探寻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们也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和困难。其中最严峻的问题便是如何跨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鸿沟。这需要我们准确分析市场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市场经济这一新型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实行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了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外贸额的猛增。同时,中国还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兴起,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政府独揽经济资源的模式,推动了以利益为导向的社会。当然,这也为今后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改善民生。移动电话的普及、买房的容易和学费的减免等举措使得我们的人民日益富庶,并得到了社会保障的保障和政府资金的投入。这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找到更多支持和动力。 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紧紧依托主要矛盾,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多维程度进行深入创新,才能逐渐完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目标,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们也深信,通过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将会继续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中国改革攻坚任重道远。一方面我们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改革攻坚的深层次矛盾的挑战。改革是探 索和破旧立新的过程,由此引起的议论和争论在所难免。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把 双刃剑。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启动的改革开放,为我国近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体制基础。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 四位,可以说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也迅速提高了人 民的生活水平。我国迅速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说, 3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既把改革开放推 进到新的阶段,又有效治理了通货膨胀,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 气的影响,遏制了通货紧缩的趋势,避免了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保持了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中同时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资源节约与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可持 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入了WTO,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进出口贸 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 大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外资进入的部门和行业不 断增加。挑战是中国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改革的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部分产业在世界经济的浪潮的冲击下会显得不堪一击,某些企业存在倒闭 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部分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我国文化事业迎来一个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春天;经 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新 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现实需要和可能;经济体制改革为文化 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促进了文化艺术生产力的解放。 最后,从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来谈,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国际 角色,和半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出口产业的壮大推动了贸易的扩张。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起一个带头作用,为 促进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公平、崭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而努力。 今天的中国是名符其实的东方巨龙。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 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 制造和开发。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前提。为此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建 设国防军事力量。改革开放以前,技术、装备落后。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国 家有了更多的技术科技人才,自主研发,独立创新。目前我国在建设好陆海空 的基础上,正自主研发导弹,航空母舰,卫星系统,宇宙飞船,现代化核力量,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 如今的世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个国家都在发展着经济。而我们国家一跃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中国的逐渐富强已经被世界人民所看见,当然有着如此的成就与我们的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已有68个年头。我们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徘徊中前进的2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4年”。可以说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前30年,新中国在经历长期战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期间,先是经历了三年的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然后是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随后又遭受前苏联逼债和三年自然灾害,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前30年建设遭受重大挫折。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失误。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贬低甚至否定前30年所取得的重大成绩。既要反思这一时期的失误,更要充分肯定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致力于国家全面建 设,追求经济发展富强;第二,我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第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逐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978年,中共^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议,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一个新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我们国家已经改变了很多,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质的飞跃。从穿着来说,改革开放前,我们的衣服花色比较单调,普遍为蓝灰黑,人们穿衣服一般注重耐磨耐脏,款式比较单一,多以中山装出名,还有军装和工装;改革开放后,我们的衣服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衣服层出不穷,颜色鲜艳亮丽,布料多种多样。而在吃方面,改革前中国物资贫瘠,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什么都是定量,食物供应不足,种类还比较少,人们要用粮票、油票去兑换,大家基本上过得是勉强温饱的生活,有什么吃什么;而到了改革后,物品丰富,市场上鱼、肉、蔬菜水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人民就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主食细粮化,副食品消费也从追求数量。 在住房方面,户型从平房到楼房再到高层,住房面积从小到大, 室内装潢从简单到讲究,房价从低廉到昂贵,无不体现改革开放后人们经济水平提高,更加注重自己的居住环境。在行方面,改革开放前出行基本靠走,连有个自行车都成了奢望,自行车作为当时的四大件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2ada802c-715f-11ec- bb13-7cb59b590d7d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 人民日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走过了30多年不平凡的岁月。回顾过去, 我们更深切地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改革开放以来成就的取得,都是在老 一辈革命家艰辛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也都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 “十二八”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是我们探索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广阔发展前景、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很难 知道发生了什么。改革开放30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改革任务艰巨,党和人民经 受并克服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我们冷静应对了一系列涉及中国主权和安全的国 际突发事件,克服了政治、经济和自然领域的困难和风险。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 内严重政治动荡,或西化分化图谋和所谓的“制裁”,无论是面对洪水、大雪等重大自然 灾害,历史上罕见的冰冻、地震和SARS等重大疫情,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的国际金 融危机,党和人民始终同心同德,勇往直前。尤其是在决定中 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这一切,生 动展现了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 展现了阔步前进的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30年来,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坚决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顺利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 的伟大历史转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达到新水平;努力保障和改善人 民生活,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 作主的权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建 设取得重大成就;我们成功地贯彻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迈 出了重大步伐;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外交取得重大成就 大成就;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 能力明显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