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电能 电功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49 KB
- 文档页数:4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电能电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材第五章“电能与电功”。
具体内容包括:5.1电能的概念、5.2电功的计算、5.3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5.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能表、电功率测试仪、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能表,让学生观察家庭用电量,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概念。
2. 教学新课:(1)讲解电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关系。
(2)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
(3)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分组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电功和电功率的实验,观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电能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概念2. 电功的计算方法3.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2)分析家庭电路中,哪些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最多?(3)举例说明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
2. 答案:(1)电功率计算公式:P=UI,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
(2)消耗电能最多的用电器:空调、热水器等大功率用电器。
(3)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和电功率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电能表测量电能,了解电能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转换和传递。
重点:电能的概念,电能的测量,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家庭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家庭电路中的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测量电能?2. 知识讲解:(1)讲解电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2)介绍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3)讲解电能的测量方法,展示电能表的使用。
(4)介绍电能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3.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灯泡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根据电能表读数,计算家庭电器消耗的电能。
(3)分析电能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不同电器消耗的电能。
(2)让学生绘制电路图,分析电能的转换和传递。
(2)提问学生关于电能的转换和传递过程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概念2.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3. 电能的测量方法4. 电能的转换和传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家庭电器在一天内消耗的电能。
(2)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能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2. 答案:(1)消耗的电能=功率×时间(2)根据电路图,分析电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判断电能的转换和传递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电器之间的电能转换和传递效率。
(2)探讨节能减排的方法,提高电能利用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2. 电能的转换和传递3.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电功和电功率是电能章节的核心概念,学生需要掌握其计算方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材第三章“电与磁”,主要涉及第4节“电能与电功”。
具体内容包括:电能的定义、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实际电路中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会计算电功率。
3. 了解实际电路中电能的转化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难点: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演示电路图、电能表、电功率计算器、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电池、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2. 讲解电能概念:介绍电能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3. 电功计算: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4. 电功率概念与计算:引入电功率的概念,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5. 实际电路分析:展示实际电路图,引导学生分析电路中的电能转化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定义2. 电功的计算公式3.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4. 实际电路中的电能转化和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已知该电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2)已知一个灯泡的电阻,求在给定电压下,灯泡消耗的电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对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学生的能源意识。
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能和电功的概念理解。
2.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024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材,第十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电能与电功”。
具体内容包括:电能的定义、电功的计算、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实例分析。
涉及教材章节:第十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能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功的计算,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方法,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能演示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电源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实例,如电风扇、电热水壶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讲解电能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
(2)介绍电功的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计算电灯消耗的电能。
(2)分析电风扇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4. 随堂练习:(1)计算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2)分析生活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实例。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灯泡消耗的电能,并计算电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能的概念和电功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概念2. 电功的计算方法3.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家中电热水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分析电冰箱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2. 答案:(1)电能 = 功率× 时间(2)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概念的理解和电功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了解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电流做功的实质和表现形式;2. 电功的计算方法;3. 电阻对电功的影响;4. 电能的转化和效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了解电阻对电功的影响,了解电能的转化和效率;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功的计算方法,电阻对电功的影响。
教学重点: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的转化和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电灯等;2. 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电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电路,通过观察电流做功使灯泡发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做功的实质;2. 理论讲解:a. 介绍电流做功的实质,引导学生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b. 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公式计算电功;c. 分析电阻对电功的影响,解释电阻与电功之间的关系;d. 介绍电能的转化和效率,使学生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演示电功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电阻对电功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2. 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3. 电阻对电功的影响:电阻越大,电功越小;4. 电能的转化和效率:能量转换的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电压、电流和时间的电功;b. 讨论电阻对电功的影响;c. 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能转化和效率。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程度;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如太阳能、风能等,激发学生对能源利用的兴趣。
附录:作业答案1. a. W=UIt=220V×2A×5s=2200J;b. 电阻越大,电功越小;c.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效率取决于电路的设计和元件的性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材第六章《电与磁》的第三节“电能与电功”。
具体内容包括: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培养学生对能量守恒的认识。
3.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能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难点:电功与电功率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阻、电源等。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家庭用电能表,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电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所做的功。
(2)电功的计算:介绍电功公式W=UIt,并结合实例讲解。
(3)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以电风扇、电热水壶等为例,说明电能如何转化为机械能、热能等。
3. 例题讲解:讲解电功、电功率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公式进行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巩固知识点。
5. 小组讨论:讨论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电能与电功2. 板书内容:(1)电能的概念(2)电功公式:W=UIt(3)电功率公式:P=UI(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目:给定电阻、电流、电压,计算电功和电功率。
(2)思考题目:如何提高家用电器的电能利用效率?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以及实践情景引入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材,第四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电能与电功”。
具体内容包括:电能的定义、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以及实际电路中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了解电能的转化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风扇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引导学生思考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光能的。
2. 讲解电能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电功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计算一个家用电器的电功和电功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教室里各用电器的电功和电功率。
5.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6. 例题讲解:计算电路中的总电功率。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电路,计算其总电功率。
8. 讲解电能的转化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实际电路图、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步骤。
3. 电能转化和利用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给出具体数值和节能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掌握情况,以及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研究家用电器的能效等级,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实际电路中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3. 学生对电功和电功率计算方法的掌握。
4.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拓展延伸。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3. 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4. 电阻的测量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理解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难点: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电阻的测量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学具:科学教科书、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思考电能是如何转化的。
2. 知识点讲解:(1)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3)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4)电阻的测量和计算。
3. 例题讲解:运用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环节:测量电阻,验证欧姆定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电阻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个电阻在电压为10V时通过的电流为2A,求该电阻的阻值。
答案:R = U/I = 10V/2A = 5Ω2. 应用题:一个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一个电灯的功率为40W,求电灯正常工作时每分钟消耗的电能。
答案:W = Pt = 40W × 60s = 2400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掌握情况如何,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否理解清楚。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电器的能源利用率,减少电能的浪费。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教师李太杰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学科科学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浙教版
类型知识讲解□:考题讲解□:本人课时统计第()课时共()课时
学案主题复习
课时数量
(全程或具体时间)
第()课时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第三章第七节电能的利用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电能电功 (P100)
教学重点、
难点
考点分析
选择、填空,计算。
教学过程【课标要求】
章
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举例记忆
问
答
计
算
人
文
作
图
实验
探究
常数
图像
18.
1
电
能
电能及单位,电能表的作
用、读数方法
1 1 1
电功及其单位,电流做功
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的
过程
1 1 1
电功公式 1 1
【考基要点】
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
存在方式:内能、光能、电能、机
械能、化学能、核能……
一、电能(W):
1.电是具有能量的,用字母W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日常生活用到(),符
号:_________。
换算关系:1 kw·h = J
练习: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1)电饭煲、电风扇、白炽灯工作时都消耗了能。
消耗能的多
少用电功量度。
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就叫做电功,用“W”表示。
(2)电流通过电饭煲,食物被加热是电能转化为能;
(3)电流通过电风扇,扇叶转动是电能转化为能;
(4)电流通过白炽灯,白炽灯发热发光是电能转化为能和能。
综上所述可知: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能的过程,电流
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教师活动
(5)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都有电能通过各种用电器在工作,如:电灯泡:电能转化为;电动机:转化为;电热器:转化为;电流做功的实质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6)电能可以从各种其他能量转化而来,如:发电机把转化为;干电池把转化为;太阳能电把转化为。
三、电功(W)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叫电功。
表示了________________。
电功的符号是W。
2.单位:___(___,J),常用单位是______,即______(kW·h)。
3.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电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____比.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5.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电阻电路电功推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中的物理量:
W——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
U——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
t——___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_
注意:
(1)公式W=UIt中,W、U、I及t四个量都是________而言,即“同一导体,同一时间”;
(2)四个量的单位必须用国际单位。
1 J = 1 V〃A〃S
6.串并联电路电功特点: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用电器电功之和;
①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
W2
=
R1
R2
;
②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
W2
=
R2
R1
(各支路
通电时间相同)。
三、电能的计量
1.电能表:测量电功的仪表是电能表(也叫电度表,电表)。
2.读数:表盘上的数字表示已经消耗的电能,单位________,计数器的最后一位是__________,即1234.5 kW·h。
用电能表__________的读数减去__________的读数,就表示这个月所消耗的电能。
3.参数的意义:
“220 V”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在________的电路中使用。
“10(20 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Hz ”表示这个电能表在______的________电中使用; “600 revs/kW ·h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转盘转数计算电能或根据电能计算转盘转数时,可以列比例式:
h 600revs/kW h
1kW 电表转数消耗电耗⋅⋅=
4.使用方法:连接在用户所有用电器之前(如图)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2=20Ω,电源电压为9V,电流表示数为0.3A,问: (1) 通电2min,电源提供的电能是多少? (2)
通电10min,电流在R 1上做的功是多少?
2.一只电度表的表盘——标有3000R / KWh ,其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一盏灯单独使用,表盘转动30转,用时3分钟,电流通过电灯所做得功是多少?。
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学生成长记录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提前完成□延后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接受程度: 5 4 3 2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比较积极□一般积极□不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存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管师(班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
注
学生签字班主任审批教学主任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