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全章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全章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全章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全章教案

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技能领域:了解探究物质分类的方法,

3、情感领域: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的方法。难点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板书设计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物质的各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在第一册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物质的分类。

(二)新课教学

1、物质分类的方法

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1)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

(2)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提问: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么?若有,请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讨论,并回答)――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类。

讲授:物质的分类

*注: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⑵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哪些需除外?),种类繁多,完全燃烧一般都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知领域: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

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2、技能领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

论的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

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难点物质分类。

(二)新课教学

1、常见的物质

根据本节上述内容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类。

2、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观察:如图2-7所示,请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些样品的外观。思考有何不同?并填于表格中。

小结: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比较

金属非金属

金属光泽,大都银白有多种颜色

具有延展性没有延展性

可锻不具有可锻性

硬度通常较大硬度不一致

是良好的导电体一般不可以导电

是良好的导热体导热性能差

密度高密度低

熔点高熔点低

提问: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考虑采用上述金属的特征。

金属的特性与用途:人们通常根据金属的一般属性和每种的独特性质,来选择使用金属。(三)教学反思

(一)引入新课

提问:在自然界里仅有少数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大部分金属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知道是为什么吗?――大部分的金属都较活泼,在空气和土壤中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化合物。

(二)新课教学

讲授:由于人类所需的金属主要是游离态的,所以需要通过冶炼,将化合物转变为单质。常用的金属冶炼的方法是碳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

演示1: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观察现象?试管中的变化和石灰水中的变化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CuO――

*介绍其它有关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C+CO2――CO+CuO――

*铁的冶炼(介绍)

1、注意观察装置的特点,比较与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有毒)

2、实验的现象如何?

3、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1、观察它的状态和颜色

2、加热前用湿润的pH试纸贴在试管壁上,以观察它的颜色变化

3、粉末在加热过程中出现什么变化

*根据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

演示3: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制取(观察氢气的发生装置,说说它的特点)

2、爆炸试验

――说明氢气在

点燃前需要进行纯度的检验。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观察现象。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H2+CuO――

小结: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某些含氧化合物失去氧,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三)布置作业

1、课本P53第二题。

2、作业本第2节第二部分。

课题 2.2物质转化的规律课型实验课时第4课时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浙教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 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 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 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3 3 4 3 4 4 结论:①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 盐+水 ⑤酸+盐 =新盐+新酸 五、CO 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 2 = CaCO 3 ↓ + H 2O 六、SO 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 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 -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 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 AgCl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 Cl -和 SO 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CO 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 2—与 AgNO 3 或 BaCl 2 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 2CO 3、BaCO 3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 -和 SO 2-时,应该先检验 SO 2-,而且用 Ba (NO 3)2 溶液和 稀硝酸代替 BaCl 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 BaSO 4 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 42-浓度较大, 先检验 Cl -,加入 AgNO 3 溶液时,会生成 Ag 2SO 4(微溶)沉淀,而干扰 Cl -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 Fe 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 H 2SO 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 H 2SO 4 有类似稀 HCl 的化学性质。 ③浓 H 2SO 4 的特性 a .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 CO 2 等 b .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 2:1 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 . 氧化性:浓 H 2SO 4 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 . 浓 H 2SO 4 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 H 2SO 4 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 H 2SO 4 里(危险!)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学霸笔记

第一节 一、金属与非金属 3. 1.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合金 2.合金:将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即为合金——混合物 3.常见合金: 铁合金:1)生铁: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高 2)钢: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低 机械性能好质地坚硬 有弹性和延展性 用途: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 4.合金的机械性能: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大的硬度,较差的导电性 三、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1.污染来源: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 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 2.金属污染的危害 1)浪费大量的资源 2)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源 3)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 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电池等都可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 1)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循环再生产 3)使用无铅汽油 4)各种废渣、废水、废旧电池等不能随意堆放、丢弃 第二节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能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2Mg + O 2点燃= 2MgO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 2Cu + O 2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 说明:不同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4Al + 3O 2 === 2Al 2O 3 铝制品不易被锈蚀 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O 铝制品不能盛放酸、碱性物质 2.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Mg + 2HCl == MgCl 2 + H 2↑ 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2HCl == FeCl 2 + H 2↑ 2Al + 6HCl == 2AlCl 3 + H 2↑—— 实验室制氢气原理 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有的不会反应,如:Cu 、Hg 、Ag 、Pt 、Au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 BC == AC + B 3.金属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金属 + 盐 新盐 + 新金属 Fe + CuSO 4 == FeSO 4 + Cu 湿法炼铜 Cu + 2AgNO 3 == Cu (NO 3)2 + 2Ag 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呈 +2价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与盐反应: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 2)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元素)置换出来 3.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1)4 == ZnSO 4 + Cu 说明:金属Zn 失电子的能力比强 2)氧化还原反应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Na-23 、Si-28、Ca-40、Fe-56、Cu-64、S-32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A 、纯碱 B 、氢氧化镁 C 、熟石灰 D 、烧碱 2、1969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化学式为CH 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 B 、星际空间存在有机分子 C 、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 、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液态氧 C 、干冰 D 、大理石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KNO 3和HCl B 、Mg (OH )2和稀H 2SO 4 C 、CaCO 3和HC1 D 、CaCl 2和Na 2CO 3 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 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弹性 D .导热性 6、对Cu (OH )2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B 、跟氯化钠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 、常温下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D 、跟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7、一些食品和生活中的物质的pH 大致如下: PH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B 、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 、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8、往含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只有大量气泡冒出 B 、只有白色沉淀产生 C 、开始冒出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D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出气泡 9、在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 几乎不变的是………………………( ) A 、AgNO 3溶液 B 、CaCO 3固体 C 、KOH 溶液 D 、生石灰(CaO ) 10、在物质分类中,下列各组内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 、(NH 4)2SO 4 FeCl 2 Cu(NO 3)2 CuS B 、CaO Fe 2O 3 CO 2 SO 2 C 、H 2CO 3 H 2SO 4 HNO 3 H 3PO 4 D 、海水 石油 酒精 煤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不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 ) A 、碳酸钾和硫酸 B 、硝酸钾和硫酸钠 C 、氢氧化钙和盐酸 D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12、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13、在氯化镁 食醋 橘子 酱油 西瓜 西瓜 牛奶 蛋清 肥皂草木灰 牙膏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实验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和(14)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及多次的考试成绩来看(1)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的男生多虽然很聪明,但是很爱偷懒,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较好。所以总体表现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督促其认真学习。(14)班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且学生的的基础参差较大。 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

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概貌九年级上共4 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 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2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全章教案

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技能领域:了解探究物质分类的方法, 3、情感领域: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的方法。难点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板书设计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物质的各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在第一册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物质的分类。 (二)新课教学 1、物质分类的方法 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1)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 (2)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提问: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么?若有,请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讨论,并回答)――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类。 讲授:物质的分类 *注: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⑵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哪些需除外?),种类繁多,完全燃烧一般都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知领域: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 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2、技能领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 论的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 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难点物质分类。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1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蓝色固体 2、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CuSO 4= Na 2SO 4 +Cu(OH)2↓ 4、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 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 4·5H 2O = CuSO 4 + 5H 2O 5、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 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 4 、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3,原因是发生化学变化;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的沸点 晶体的熔点 酸碱性可燃性 化学性质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及答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D.有机合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大大节约了金属资源,有百益而无一害 2 .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金属的耐腐蚀性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硬度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 .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滤渣一定有Fe粉B.滤渣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4 . 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A.B.C.D. 5 . 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溶液 6 . 已知某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较大量且不同四种离子,这些离子分别是Na+,Ag+,Ba2+,Fe3+,Cl-,NO3-,OH-,SO42-,若各自单独排放会造成较大污染。若混合后再排放,则会大大降低污染程度。经检测发现,乙车间的污水呈碱性。由此所作的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Ba2+和OH- B.乙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Ag+和NO3- C.甲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Na+和Cl- D.乙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Fe3+和SO42- 7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B 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试卷 满分:200分时间:12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一1 C一12 O一16 Ca—40 Na一23 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2.下列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3. 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机械能→核能→内能→电能 D.核能→电能→内能→机械能 4. 科学课本上“食物与能量”的教学内容中,为了比较体内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释放 的能量多少,通过分别燃烧等量的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加热试管中的水,并比较水的温度 变化的实验来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下列选项与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方法无直接关 ....系.的( ▲) A.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B.变量控制C.氧化反应程度D.同化作用 5. 食盐、食醋、纯碱、鸡蛋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小明同学欲利用这些物质进行下列实 验,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制取少量二氧化碳④制取少量氢气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 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该实验的没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术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7.下列各组气体中均混有水蒸气,其中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 、H2、HCl 、CO2、HCl 、O2、N2、H2、CO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测试题及答案【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2章测试卷 考生须知: 试卷共有四大题,36小题。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案必须做在相应的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N-14g-24S-32AI-27ca-40Fe-56Zn-65cu-64-39cl-35.5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成功! 卷I 一、选择题 .汽水中含二氧化碳、水。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金属单质 B.都是非金属单质 c.都是氧化物D.都是碱 .《环球时报》曾报道:一种名为苹果醋的浓缩饮料多年来风靡美国,苹果酸是其中的主要物质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苹果醋饮料呈酸性 B.苹果酸不属于氧化物 c.苹果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D.苹果酸属于有机物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下列液

体,能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c.蒸馏水D.食盐水 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 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A.有弹性 B.质地坚硬c.易锈蚀D.有延展性有一种病叫缺铁性 贫血症,这里的“缺铁”指的是缺少 A.铁单质 B.铁元素c.三氧化二铁 D.四氧化三铁下列物质属于 合金的是 A.铜 B.生铁c.锌D.氧化铜 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 硫化氢,它对 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 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硫化氢水溶液中存 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 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兰色晶体。 CuSO 4·5H 2O====== CuSO 4+5H 2O ;42425(1) 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 4 +42—3++ NO 3— 3、常见的酸: 盐酸 HCI 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碳酸H 2CO 3 磷酸H 3PO 4 醋酸CH 3COOH (1) 检验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 试纸。 (一)酸的通性 1、 酸使指示剂变色; 2、 酸 + 碱 ===== 盐 + 水 3HCl+ Al (OH )3 ==== AlCl 3+3H 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 2SO 4 +2 NaOH==== Na 2SO 4 + H 2O 3、 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 3====CaCl 2 + H 2O + CO 2↑ (实验室制取CO 2 )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 (用AgNO 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 2HCl (用BaCI 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l+ Fe 2O 3 ====2 FeCl 3 +3 H 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 2SO 4 + CuO ==== CuSO 4 + H 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5、 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点燃点燃?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1节 1.A 2.C 3.D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 150亿粒子的大爆炸 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6.(1)图略 (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 7.(1)B (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 (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

第2节 1.A 2.C 3.B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 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节 1.D 2.A 3.B 4.D 5.A 6.B 7.氢氦 8.星云 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 10.(1)C (2)C (3)C 11.短 7-92.5-3 第4节 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 38亿 3.B 4.D 5.C 6.A B F E C D 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

(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 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 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 (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星际分子,而不是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 第5节 (一) 1.D 2.B 3.B 4.B 5.A 6.B 7.B 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WORD 整理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Na-23 、 Si-28、Ca-40、 Fe-56、Cu-64、 S-32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40 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 A 、纯碱 B 、氢氧化镁 C 、熟石灰 D 、烧碱 2、1969 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 ( 化学式为 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CH A 、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 B 、星际空间存在有机分子 C 、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 、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 B 、液态氧 C 、干冰 D 、大理石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KNO 3 和 HCl B 、Mg (OH )2 和稀 H 2 4 3和 HC1 D 、 CaCl 2 和 Na 2 SO CO 3 C 、CaCO 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 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弹性 D .导热性 6、对 Cu ( OH ) 2 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B 、跟氯化钠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 、常温下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D 、跟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7、一些食品和生活中的物质的 pH 大致如下: 食 橘 酱 西 牛 蛋 牙 肥 草 木 醋 子 油 瓜 西 清 膏 皂 奶 灰 瓜 PH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B 、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 、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8、往含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只有大量气泡冒出 B 、只有白色沉淀产生 C 、开始冒出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D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出气泡 9、在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 pH 几乎不变的是 ( ) A 、AgNO 3 溶液 B 、CaCO 3 固体 C 、KOH 溶液 D 、生石灰( CaO ) 10、在物质分类中,下列各组内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 A 、(NH 4)2SO 4 FeCl 2 Cu(NO 3 )2 CuS B 、CaO Fe 2O 3 CO 2 SO 2 C 、H CO 3 H SO HNO 3H PO D 、海水 石油 酒精 煤 2 2 4 3 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不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 ) A 、碳酸钾和硫酸 B 、硝酸钾和硫酸钠 C 、氢氧化钙和盐酸 D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12、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 减缓甚至阻止反应 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九年级_科学_上__第二章_总结

初三《科学》第二章笔记大全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等可运用实验方法,通过对比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 (一)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N2、Fe、S等 A.特征:①同种元素组成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C.分类:按性质不同金属Cu Fe Mg等 非金属O2 C S等 D.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O2和O3(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H2O、P2O5、、烧碱、纯碱等 A.特征:①不同种元素组成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②是否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分类: 按元素组成金属氧化物CuO Fe2O3CaO 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CO2CO H2O SO2等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H2O、P2O5、Fe2O3、CuO等 A.特征: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必含氧元素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属于化合物 ②是否由“二元一氧”组成 金属氧化物CuO Fe2O3CaO MgO等 C.分类:按元素组成 非金属氧化物CO2CO H2O SO2等 (二)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梳理

第四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 千焦,糖类为16.8 千焦,脂肪为37.7干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 大类。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如缺锌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 造成食欲减弱。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缺乏症主要来源 维生素 A夜盲症肝、卵黄、胡萝卜 维生素 D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卵黄 维生素 E肌肉萎缩谷物胚芽、绿叶

维生素 B脚气病米糠、麦麸 1 维生素 B口角炎、唇裂症酵母、大豆、胚芽、肝 2 维生素 B12恶性贫血肝、奶、肉、蛋 维生素 C坏血病蔬菜、水果5.昆虫的各种口器, 蛾蝶类:虹吸式;蝇类:舐吸式; 蚊类:刺吸式;蜂类:嚼吸式;蝗虫:咀嚼式。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结构示意图:①写出图中一、二、三所指的名称:一: 牙冠;二:牙颈;三:牙根。一二 三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2]牙本质; ③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病菌已侵入[ 3 ]牙髓腔而引起神经发炎所致; ④保护牙齿要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微生物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破坏牙骨质→牙髓腔受到破坏→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①消化道依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完整版)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docx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相原子量: H-1 、O-16、Na-23、Si-28、Ca-40、 Fe-56、Cu-64 、S-32一、我会 (每小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 2 分,共 40 分) 1、下列物中,不属于碱的是???????????????????() A 、碱 B、氧化 C、熟石灰 D、碱 2、 1969 年,美国一个天文小在宇宙星云中了甲( 化学式 C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属于无机化合物 B、星空存在有机分子 C、甲是由碳和水成的混合物 D、食用被甲水溶液浸泡的水品人体无害3、下列物 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液氧 C、干冰 D、大理石 4、下列各物,不能生复分解反的是?????????????() A 、KNO 3和 HCl B 、Mg (OH)2和稀 H2SO4 C、CaCO3和 HC1 D、 CaCl2和 Na2 CO3 5、某新型“防盗玻璃” 多构,每中嵌有极的金属,当玻璃被碎,与金属相的警系就 会立刻警。“防盗玻璃”能警,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 B.性 C.性 D.性 6、 Cu(OH)2的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受分解,生成氧化和 水 B、跟化溶液能生复分解反C、常温下色固体,不溶于水 D、跟稀硫酸能生 中和反 7、一些食品和生活中的物的pH 大致如下: PH234567891011草 食橘酱西牛蛋牙肥 木 西 下列法正确的是??????????????????() 醋子油瓜奶清膏皂灰 A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瓜B、肥皂水可使石蕊液 C、胃酸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西瓜比油的酸性 8、往含化和酸的混合溶液中、逐加入碳酸,察的象正确的是() A 、只有大量气泡冒出B、只有白色沉淀生 C、开始冒出气泡,后出白色沉淀 D、开始出白色沉淀,后冒出气泡 9、在稀酸中加入下列物,溶液的pH 几乎不的是?????????() A 、AgNO 3溶液 B、CaCO3固体 C、KOH 溶液 D、生石灰( CaO) 10、在物分中,下列各内有一种物与其它三种物不同的是???() A 、(NH 4)2SO4FeCl2Cu(NO3)2CuSB、CaOFe2O3CO2SO2 C、H2CO3H2SO4HNO3H3PO4 D、海水石油酒精煤 11、下列各物的溶液混合后能生复分解反,但不生沉淀和气体的是() A 、碳酸和硫酸B、硝酸和硫酸 C、氧化和酸 D、硫酸和氧化 12、化学反往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行。通控制或改反条件可以加快,减甚至阻止反的行。下列各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速率的是?????()13、在化和酸的混合液中 滴入氧化溶液至量,下列关于滴入氧化溶液量与生成沉淀量的关系像正确的是 ??????????????????() 14、下列各的溶液混合,有化学反生,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2、 HC1、Na2SO4B、 K 2CO3、 NaOH、NaNO3 C、MgCl 2、H2SO4、 NaOH D、NaOH、H2SO4、HC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