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罪与罚》的叙事研究综述

《罪与罚》的叙事研究综述

《罪与罚》的叙事研究综述
《罪与罚》的叙事研究综述

《罪与罚》的“复调”叙事研究综述

文学院07506001夏永为

【摘要】: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在现代小说史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经典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巴赫金第一个提出了《罪与罚》是复调小说的最早的成熟作品的观点,并主要通过对该小说的解析,建立了他的“复调”叙事理论。这个的理论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被全面地引进中国以后,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创作界的关注。本文从《罪与罚》的“复调”特征所具有的意义、《罪与罚》的一般叙事和“复调”叙事特征、《罪与罚》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罪与罚》的“复调”特征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对《罪与罚》的“复调”特征的接受原因的分析等方面,梳理了学界目前对该作品叙事研究的部分成果。

【关键字】: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巴赫金叙事复调

作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同时经历坎坷、思想复杂的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本人和他的创作一直备受争议。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等一系列文艺理论著述中,通过对陀式作品的深刻分析,强调和肯定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在政治学视野范围以外的诗学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复调小说”理论,结果引发了人们重新关注和评价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的热潮。其中陀式“复调小说”的代表作品《罪与罚》尤其受到研究者和创作界的重视。本文在此对部分学者研究《罪与罚》叙事及其“复调”特征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有所遗漏在所难免,请学者不吝指教。

一、《罪与罚》作为“复调”小说的意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巴赫金最早是作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研究专家被引进中国的。巴赫金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小说题材。”1巴赫金强调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性关系是一种对话式思维,认为《罪与罚》“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陀斯妥耶夫斯基恰似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他创造出来的不是无声的奴隶(如宙斯的创造),而是自由的人:这自由的人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反抗他的意见”。2

当代学界对《罪与罚》的肯定,主要集中在将其看成是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开山和扛鼎之作。格非认为《罪与罚》是复调小说的一个成熟范本,是巴赫金建筑其复调理论的基础,并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奠定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现代主义小说大师的地位。当代小说叙事理论中的许多敏感关键词都可以从《罪与罚》中找到,比如,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接受美学”、“历时性与共时性”等等。3王思圣将《罪与罚》看作是与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传统型小说不同的具有现代性能的小说类型。4

同样是肯定《罪与罚》的成就,钱中文却把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归入现实主义诗学体系,将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都看成是“最高的现实主义的”的代表:“托尔斯泰的丰富的生动的人物群体的魅力,正是作者强大的积极性的魅力的表现。在这一点上,他与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何分轩轾?”5

夏仲翼则对《罪与罚》的创作成就持保留态度,认为《罪与罚》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传统小说严谨的结构至少在形式上还更完整些。而且,十九世纪末沙俄社会末世景象

里产生的这一复调形式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目前还很难预卜。”6

青江试图否认陀斯妥耶夫斯基对复调小说的原创性,认为“不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首创了复调小说的完整形式,而是巴赫金借陀式的创作才第一次有系统地提出了有关复调小说的理论”。7钱中文持有类似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巴赫金所讲的主人公的独立性、主体性问题不是复调小说的专利品,而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性现象。8在一种更激烈的观点中,缑广飞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称作“唯一的复调现象”,认为巴赫金没有解决各种独立的声音和意识“到底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性质的。正是因为没能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巴赫金最终没能阐明陀氏创作的特质,没能阐明陀氏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意义,自然而然地,也造成了复调理论的模糊和矛盾”,并认为是超人哲学和庸人文化的交汇造成了陀氏小说的复调。9俄国和前苏联学术界中持社会历史学派观点的研究者,历来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评价不高。别林斯基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缺点在于其泛滥的“幻想的色彩”,不应该在“文学中占有地位”。10叶米尔洛夫认为:“……讲故事的人和主人公不该混在一起,以致很难理解——以艺术家为代表的那个现实到哪里结束,梦呓和病态的空想从哪里开始”。11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等亦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评价不高。

二、《罪与罚》的一般叙事特征

格非曾撰文具体解析《罪与罚》的一般叙事特征:1、悬念丛生,具有惊险小说的特征。但整体的大悬念设置比较粗糙,主要关注局部细节悬念,以此展示人物复杂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2、具有多重叙述的特点。具体分为三个叙事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拉斯科尼科夫杀人;第二个层面是拉斯科尼科夫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第三个层面是小说的中的重点,即围绕具体事件、人物心理活动而铺展开的人物的全面的具有“复调”特征的“对话关系”。复调式的“对话”全景式地展现了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3、共时性特征明显。试图摆脱历时性对与小说叙事的控制,凸显共时性的场景和细节。

4、人物和事件多处于反常化的临界状态。反常化的人物和事件使小说情节具有波澜起伏、紧张跌宕的效果,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5、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作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中间的过渡性大家,《罪与罚》既具有现代主义小说的注重心理描写一系列特点,又没有完全抛弃传统小说所热衷的外部情节的戏剧性。12

三、《罪与罚》的“复调”叙事特征

巴赫金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复调小说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复调小说不只是作者描写的客体或对象,他并非是作者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者,而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第二,复调小说并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小说不是按照这种统一意识展开情节、人物命运、形象性格的,而是展现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第三,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13

谢炜如巴赫金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罪与罚》在叙事方面的“复调”性,认为《罪与罚》的所谓“复调”特征就是主调不明朗或主调消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人”的独立性与对立性。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娅以其言行各自建立了一个思想体系,中间存在严重的对立。第二、“思想人”的主动性和对白性。思想人在小说中各自追寻其生活道路,具有不同的思想轨迹,一定程度上脱离作者的思想。同时,无法找到作者对于主人公思想的确定评价和立场,作者与“思想人”处于一种对白关系。第三、“思想人”的自身分裂。14

四、《罪与罚》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

在巴赫金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问题居于这个理论的核心位置。巴赫金认为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不仅主人公本人的现实,还有他周围

的外部世界和日常生活,都被吸收到自我意识的过程之中,由作家的视野转入主人公的视野。它们与主人公已经不属于同一层面,不是并行不悖,不是处于主人公身外而同主人公共存于统一的作者世界中。15

钱中文、张杰都不同意巴赫金将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绝对化的表述,都将“主人公与作者的对话”确定为现实主义“艺术假定性”原则的运用。钱中文认为:“艺术视觉的变化固然属于常态类型的艺术假定性的运用,他的出现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但未改变艺术创造的本质”。强调“这种对话关系仍然处在非对话的把握之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仍然处在创作主体的制约之中,而作为主人公即使可以获得主体性的特征,但他注定摆脱不了客体性的困扰。因为归根结底,主人公总是作者这一主体的创造物,总是受制于作者本人的意图的”。16张杰也说:“至于艺术视觉的转变,固然不失为一种艺术上的革新,但总的来说不过是艺术表现手段上的更新和艺术假定性手法的运用。在复调小说中,无论主人公的主观意识得到了多大的强化,它都摆脱不了作者主观意识的制约。主人公总还是作者主观意识的产物,受到作者本人创造意识的限制。”17

赵志军则釜底抽薪地指出巴赫金本人“复调”理论的前后不一致,他发现“早期的巴赫金认为,作者和主人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是,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巴赫金转而认为主人公是不折不扣的‘你’,也就是他人另一个货真价实‘我’(‘自在之你’)。作者和主人公在这里已不复是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18宋大图、刘虎和何茂正进一步考察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在解释作者和主人公关系上产生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宋大图认为,“复调理论的错误和巴赫金在方法论上的一系列错误分不开……他在指出作家反映了‘时代的对话的同时,却把研究孤立在作品文本的内部,忽略了这些小说全部都处在作者与时代和读者进行对话这个更大的上下文中”。19

刘虎反对巴赫金单纯地从形式着手分析陀斯妥耶夫斯基,从巴赫金有意识忽略的地方重新起步,认为“巴赫金的片面性就在于他在一定程度上脱了作品内容(主题、思想等)去谈结构形式,没有很好地解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刘虎试图修复复调小说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思想的内容间的鸿沟,认为“如果说‘复调’现象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结构形式上的特点,那么‘意识分裂性’则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题内容上的特点”,将小说中主人公间的思想争论归结为作者思想意识的“双重人格化”。20

何茂正认为,“……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立场是通过人物之口,在巧妙的流露、说明、评价中表现出来的”,并认为“巴赫金后来修改自己的著作时,走到了极端,把主人公的‘自由和独立性’绝对化起来,无限夸大了主人公的主体性”。21

五、《罪与罚》的“复调特征”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王圣恩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解释了《罪与罚》的“复调”特征所产生的思想根源,他认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很难直接分离,复调既是作品的结构,也是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俄国在陀斯妥耶夫斯基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剧烈变革的现实。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新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剧烈对抗和冲突,也导致了一般社会平民在思想上的多种观念并存和混乱现象。

作者同时认为,《罪与罚》的复调结构也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思想意识上矛盾的反映。陀斯妥耶夫斯基曾经参加过激进的拉谢舍夫斯基小组,鼓吹社会主义,后来虽然在沙俄政府的压力下表态放弃了社会主义思想,皈依于宗教,以此寻求解脱,但是作家对当时俄国贫富悬殊的不公正社会现实仍旧充满了愤慨,并在内心中赞成社会主义的某些观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价值就在于将自己分裂的思想体现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体现在塑造一些思想和行为上互相对立的人物,如虚无主义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和极其纯洁善良的索尼娅身上。同时当时俄国社会的多结构性和矛盾性也成为陀式这部小说结构提供了外在模式借鉴。22

六、《罪与罚》的“复调特征”的接受分析

王圣恩还指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在20世纪以后倍受青睐的原因,是《罪与罚》这样的复调小说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形成对应,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作者指出,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陀斯妥耶夫斯基在世界文学中的口碑,才渐渐超过俄国文学三巨头中的其他两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跃居首位。23与此观点相类似,张杰则借用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复调小说是最容易与读者进行对话的一种创作方式”。24另外,王圣恩还解释说,《罪与罚》所揭示的人的深层次的心理分裂、人的孤独感,也与现代社会的现代性不谋而合,因而才越益受到理论界和读者的肯定。作者进一步指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表现了人性深层次的心理分裂。任何人的心理都存在变态的成分,但是这些成分在正常人身上往往一闪而过,有的甚至连当事人自己都无法察觉。这些变态思想却在深层次体现了人性的本质。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尤其是杀人后的迷乱心理的描写,对个体的心理进行了一览无余的剖析。正是通过这种对人物心理分裂的刻画,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注释:

1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第5页,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

2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第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

3格非:《<罪与罚>叙事分析》,《作家》,2001年第3期。

4王思圣:《从<罪与罚>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5钱中文:《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译本前言”,第21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6夏仲翼:《窥探心灵的艺术》,《苏联文学》,1981年第1期。

7青江:《阐释与首倡——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思想>》,《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

8转引自曾军:《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第6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缑广飞:《唯一的复调现象——陀斯妥耶夫斯基文化意义漫论》,《国外文学》,1999年第4期。

10别林斯基:《一八四六年俄国文学一瞥》,《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第96页,时代出版社,1953年版。

11叶米尔洛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论》,第5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2格非:《<罪与罚>叙事分析》,《作家》,2001年第3期。

13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第29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

14谢炜如:《论<罪与罚>的复调特征》,《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15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主人公和作者对主人公的立场》,张杰编选《巴赫金集》,第4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6钱中文:《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巴赫金的叙述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17张杰:《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18赵志军:《从“我—他”到“我—你”——巴赫金的作者和主人公理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19宋大图:《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20刘虎:《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意识分裂性》,《文史哲》,1985年第4期。21何茂正:《“复调小说”理论与陀氏小说的鉴赏》,《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6期。

22王圣恩:《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23同上。

24张杰:《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国外至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综述

国外0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综述 【前言】 随着历史年轮的飞速旋转,人类进入了又一个新千年,社会在各领域正在发生 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教育的范畴也一直在扩展,无论是 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还是教育的对象,无一不是如此。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便是教育的对象范畴不断扩展的新领域。近20年来,随着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3岁前婴幼儿是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工 作对象,教育必须延伸到“儿童出生的那一刻”,甚至更早。下面主要介绍外国的 早期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以此来阐述国外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 【关键字】国外0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现状 正文 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可以说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的主张。如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夸美纽斯、 洛克、卢梭、欧文、福禄贝尔等。他们普遍认为,由于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最重要 的时期,因此教育儿童应尽早开始。幼儿的早期教育应注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强调自然的、快乐的,以身体、道德、语言、游戏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他们大多 认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对幼儿的培养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 想、观点和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早期教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一、古代早期教育发展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古今又之,只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和今天不同。在原 始社会,由于生产水平低下,人类只能通过群居方式生存,儿童由氏族部落的成年 妇女和老人进行“公养公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婴幼儿在家庭中进

行喂养和看护。在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古希腊的斯巴达(斯巴达的早期教育与 其军事专制的政体和尚武的民族传统有关)和雅典(雅典的早期教育与其民主政体 及商业贸易的社会需要相适应)出现了一些具有特定文化烙印的养育方式。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曾在其《理想国》中主张,教育应尽早开始。 他认为: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小所受的教育至关重要。在一个人的幼小柔嫩 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造成为什么形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形式。幼儿 的教育应从音乐教育和体操开始。 古希腊学术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主张,凡在儿童身上可能培养的习惯,都应及早开始,然后渐渐加强这些训练。5岁以前,不要教孩子任何功课,可安排他们 游戏和娱乐。应注意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也认为儿童教育应尽早开始,他比较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 认为7岁以前就可以学习认字。记忆力在儿童期比较牢固,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 种娱乐。他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认为父母的教育水 平越高越好,那种溺爱孩子的娇溺教育会败坏孩子的道德,造成孩子身体上和精神 上一切力量的衰退。 二、近代早期教育发展 法国16世纪的教育思想家蒙田在《论儿童的教育》一文中指出,由于儿童的性情多变不定,其希望和前途不可捉摸,因此,儿童的教育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事, 需要悉心的培育。要教给儿童科学和真知。主张用"新方法"(即因材施教;反对权威;理解知识;重视练习与实践)教育儿童:他注重对儿童性格和品质的培养,并 且强调要儿童学会扮演多种社会角色。 17世纪着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人的教育应尽早开始,因为在人身上,唯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他在历史上第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总结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并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未来规划。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

医学教育发展综述

医学教育发展综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卫生技术人员在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是最活跃、最积极的,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任何国家、地区卫生事业要得以健康发展,无不从卫生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着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配置卫生技术人员的最根本的原则。卫生技术人员的产生依靠医学教育,医学教育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经济、人口协调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卫生技术人员,这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学教育发展战略,以使河北省医学教育适应省情、顺应发展、满足需要。 一、现状 (一)河北省医学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成绩 河北省培养医药类学生的院校共51所,本科院校6所(独立设置3所,综合3所),专科院校11所(独立设置4所,综合7所),中专35所(普通中专10所,职业中专7所,社会力量办学18所)。2008年河北省医药类学生除成人教育外招生总人数为60326人。其中博士招生人数为100人,占0.17%;硕士招生人数为1299人,占2.15%;本科招生人数为7994人,占13.25%;专科招生人数为21069人,占34.93%;中专招生人数为29863人,占49.50%。[1]多年来,为了提高医学人才质量,改善医学教育环境,河北省各医学院校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规范了中等医药学校办学要求。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发展计划改革委员会在《关于规范和加强我省中等医学教育管理的决定》中指出,今后各类中等医学专业学校凡新开设中等医药卫生类专业,一律要上报省卫生厅、省教育厅共同审批,并接受专业评估,否则,卫生行政部门将不允许其毕业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评估和认定,取消了170所招收医药类中专学生的各类学校的招生资格,对8所社会力量办学提出警告,限期整改,重新评估。[2] (2)提高了医学生的操作技能。临床技能是考核医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传播叙事学文献综述

传播叙事论(内形式) 传授、差异与类型:叙事与传播叙事学; 2111220004 吴镒新闻学传播叙事学,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而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传播学和叙事学两大学科的交叉部分。然而,搜遍书籍、报刊、网络等资料,我们几乎没法从茫茫文海中寻找到对“传播叙事学”一个准确、完整、总结性的学科定义。因此,在作学科研究传播、叙事,它们看起来并不是毫无共通的地方。“传播”,在社会科学范围内,按我们所理解的,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介质传递信息的行为。叙事,叙述事情,在这一行为当中涉及到语言或者其他媒介,利用它们再现特定时间空间环境下的事件。而叙事学当中的“事”必须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或状态。 叙事学,并不是简单研究人类叙事行为的科学。它的概念源自于西方结构主义,尤其在文学领域,对小说的叙事形式进行研究。当学者提出“故事”与“话语”这一区分的时候,叙事学的理论雏形基本完成,即一方面,研究被叙述的故事的结构,重视的是故事的结构规律和发展逻辑,另一方面研究的是叙述者在使用表达语言所采用的方法,如正叙、倒叙等。 结合以上分析,如果我们探讨的是传播媒介其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叙事行为的话,则应该采用第一种说法,即研究媒介作品的叙事方法和规律。而学界至今并没有对传播叙事学这一边缘学科进行系统归纳和梳理的论文和专著,甚至连一个较为精炼的学科定义都没有。因此我们将其定性为:所有将关于传媒作品叙事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综合体。譬如短信叙事学、新闻叙事学、网络叙事学、电影叙事学、微博叙事学都能归入其中。它重视研究作品的叙事结构。 (1)新闻叙事学 按何纯版《新闻叙事学》的说法,新闻叙事学是新闻学的分支学科,区别于新闻写作学具体研究各类新闻体裁的写作原理与方法不同。它是把新闻叙事的规律、原理、方法及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边缘学科包括新闻学、叙事学、语言学、修辞学和逻辑学。而与此同时,它又具有一般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共性,同样地,需要对大量的新闻采写材料进行分析解剖,从中总结新闻这一文字体裁其叙事的方法技巧。区别于传统的叙事学将虚拟色彩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新闻本身具有真实客观的属性,也给新闻叙事蒙上一层特殊个性的色彩。

新闻传播研究综述

新闻传播研究综述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 作者:陈力丹王辰瑶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本文通过翻阅2005年国内较重要的10余种新闻传播学刊物中的近千篇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 1、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能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新提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新闻学界在论述媒介角色、责任与效能的时新话语。 有的研究者对应关于和谐社会的特点,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推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围的营造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还有的研究者指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媒体应该凸现“建设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性”较之过去的提法更具时代气息,而“以人为本”则意味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交流平台,顺应价值观多元化的多中心社会[1]。 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做了辩证解析: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掩盖问题、报喜不报忧。正视并揭示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不能将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理解为可以回避甚至掩盖社会的某些不和谐因素。大众媒体掩盖社会矛盾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内营造出表面和谐的景象,但只有正视矛盾才能长治久安,实现真正的和谐。“和谐”归根到底是媒体、民众和政府三者互动的结果[2]。 2、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热点新闻引发的思考 2005年,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年内的几起新闻事件不仅带来了有关这一话题的热闹言说,研究者也希望能借着这些问题在伦理争论之后达到共识,形成可操作的新闻职业规范。 事件之一是老艺术家孙道临要求付费采访,引发新闻业界、学界关于付费采访是非的讨论。付费采访在我国体育和娱乐报道领域已经出现。赞成付费采访的人多认为:既然报纸要靠信息卖钱,那么被采访对象因为提供了信息而应该获得一定的报偿。反对一方则认为,如果简单地把商业化原则推及到新闻采访,可能会使社会形成“一切东西都可以用钱收买”的观念,破坏公益性原则。在正反方并不激烈的交锋中,一个较为中立的看法逐渐成为主导,即在某些情况下,付费采访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有底线。明显涉及公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综述:让每个孩子上好学 新成就高中的大门敞开着 规模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办学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发展瓶颈得到突破。内涵发展不断深入,办学特色不断彰显。课程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日益增强,学生素质评价更加多元 曾经,高中学历在我国意味着“高学历”,因为100个人中难有几个高中生。 仅仅在20年前,对大部分农村孩子来说,读完初中就很不错了,上高中是一个“奢望”。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提出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最近10年来,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普及水平大幅提高。2009年,我国普通高中学校数为1.46万所,在校生人数达到2476.3万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是1995年的3倍多。 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在全国普遍展开。政府提供土地,给予政策支持,依托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吸纳民间资本,有效地扩大了全社会的教育投入,极大地缓解了进入新世纪后高中发展的瓶颈问题。各地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借助社会力量、利用信贷政策等多种方式,改建扩建校园校舍、实验室、图书馆,更新和添置教学设施设备。2009年,普通高中学校的体育、音乐、美术以及理科实验等设施设备的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在东部发达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同时,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也实现了较快发展。2009年与2000年相比,西部、中部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增幅分别达到141%、112%。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全国各地区普遍增加了一倍以上。 这10年,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短短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了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在实现普及目标的同时,高中教育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功能也在反思中得到调整。 作为承接义务教育、开启高等教育的重要学段,高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曾几何时,高考成了高中教育的代名词。在高考的压力下,普通高中教育出现“千校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高中教育应该走向何方?在追求普及化的同时,党和政府提出重视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鼓励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创造富有特色的经验,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基。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开展了示范性、实验性高中建设,在扩大资源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寻求和探究现代高中学校建设之路。目前,全国已有近一半的学生在省级示范高中、70%的学生在省和地市两级示范高中就读,大部分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高中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取得实效,高中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千校一面”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在北京十一学校,学生不仅有充分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学校还成立一个别具特色的“枣林村书院”,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设计课程、选择教师。学生不但可以跳脱现行的学制和评价方式,还可以自己参与设计课程。 在上海中学,学校为学生建构课程图谱。丰富的课程和教材不仅解决了单一教材让学生“吃不下、吃不透、吃不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看到现在的学科达到了什么高度,哪些是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从“千校一面”到“千帆相竞”,从埋头应试到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内涵的提升,有力巩固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也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前提。 “普九”在我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普九”使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排在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大大增强了人口素质和国家软实力。 我国发展教育的脚步越来越快。继2000年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后,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和举措,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历史新阶段。

传播叙事学文献综述

传播叙事论(形式) 传授、差异与类型:叙事与传播叙事学; 2111220004 吴镒新闻学传播叙事学,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而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传播学和叙事学两大学科的交叉部分。然而,搜遍书籍、报刊、网络等资料,我们几乎没法从茫茫文海中寻找到对“传播叙事学”一个准确、完整、总结性的学科定义。因此,在作学科研究传播、叙事,它们看起来并不是毫无共通的地方。“传播”,在社会科学围,按我们所理解的,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介质传递信息的行为。叙事,叙述事情,在这一行为当中涉及到语言或者其他媒介,利用它们再现特定时间空间环境下的事件。而叙事学当中的“事”必须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或状态。 叙事学,并不是简单研究人类叙事行为的科学。它的概念源自于西方结构主义,尤其在文学领域,对小说的叙事形式进行研究。当学者提出“故事”与“话语”这一区分的时候,叙事学的理论雏形基本完成,即一方面,研究被叙述的故事的结构,重视的是故事的结构规律和发展逻辑,另一方面研究的是叙述者在使用表达语言所采用的方法,如正叙、倒叙等。 结合以上分析,如果我们探讨的是传播媒介其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叙事行为的话,则应该采用第一种说法,即研究媒介作品的叙事方法和规律。而学界至今并没有对传播叙事学这一边缘学科进行系统归纳和梳理的论文和专著,甚至连一个较为精炼的学科定义都没有。因此我们将其定性为:所有将关于传媒作品叙事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综合体。譬如短信叙事学、新闻叙事学、网络叙事学、电影叙事学、微博叙事学都能归入其中。它重视研究作品的叙事结构。 (1)新闻叙事学 按何纯版《新闻叙事学》的说法,新闻叙事学是新闻学的分支学科,区别于新闻写作学具体研究各类新闻体裁的写作原理与方法不同。它是把新闻叙事的规律、原理、方法及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边缘学科包括新闻学、叙事学、语言学、修辞学和逻辑学。而与此同时,它又具有一般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共性,同样地,需要对大量的新闻采写材料进行分析解剖,从中总结新闻这一文字体裁其叙事的方法技巧。区别于传统的叙事学将虚拟色彩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新闻本身具有真实客观的属性,也给新闻叙事蒙上一层特殊个性的色彩。

新闻传播系文献综述写作要求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除综述题目外,其内容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1、前言: 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有关的概念,阐述主要问题的现状和矛盾焦点,以引起读者兴趣。 2、主体部分: 是综述的关键部分,关系综述的质量。 (1)根据具体情况分列若干小标题进行撰写,在每一个小标题下,扼要地介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指出不同研究组间的相互矛盾或相互支持的方面,指出共同的结论,讨论矛盾发生的原因 (2)在论述每一个问题时,应写明某年某学者提出的论点或论据;除引用有关学者的论点外,应写出综述者自己的看法 (3)综述引用的资料应是比较新而又有权威性的,主要是某一专题做过深入研究而又有丰富经验和贡献的专家所写的论文和资料。 3、总结: 总结部分是将综述的主要观点、结论以及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概况总结,便于读者了解该综述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4、参考文献: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格式规范,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应尽量全,尽量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或学术会议,其次是教科书或。至于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通俗杂志中的文章,一些数据、事实可以引用,但其中的观点不能作为论证问题的依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2.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 3.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或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教育叙事研究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 (l)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关于质的研究方法,陈向明的定义是: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质的研究方法的范畴,因而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如具有自然情境性、研究者的自身工具性、自下而上的归纳性、对事实的解释性和建构性等。 (2)教育叙事研究是行动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 (3)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着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 (4)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叙事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 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会失去它的目的和意义。 (三)如何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l)要勤于学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f8244932.html,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 作者:刘嘉欣康杨曹国卿 来源:《声屏世界》2020年第03期 摘要:声音和画面是影视作品实现叙事功能的主要途径。如今,声音的叙事功能逐渐被中西方学者重视,“听觉转向”成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趋势。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庞杂多样,但依旧有规律可循,声音叙事在情节建构、人物刻画、线索铺垫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目前学者们在声音叙事的重要性、功能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综述。 关键词:影视作品声音叙事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声音叙事在我国电视文化综艺节目中的价值”(项目编号:YCX18A031)阶段性成果。 从影视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对于叙事功能的实现是同样重要的,随着《第三只耳朵:论听世界》《现代性的声音风暴》《大地的钟声》等一批国外学者的论著问世及“听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都提醒着我们听觉领域研究是一片待开拓的理论新高地,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笔者通过检索相关声音叙事文献,对目前学者们在声音叙事的重要性、功能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综述。 对声音叙事的重要性研究 声音的叙事优势。戈德罗与若斯特认为,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声音可以减少视觉陈述的模糊性。沈慧、姜燕持有相类似的观点,在她们看来,言语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讲述一个事件,因而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单一化的特征,有助于弥补视觉图像的多义性和影视作品叙事功能的实现。闫实认为,在纪录片中声音除了记录外,最大的功能就是叙事,创作者能够通过对声音的灵活运用,表现出更多层的意思。唐净欣认为,声音和画面都具有叙事性,但声音能够更好地辅助画面对观众进行引导。 声音叙事的不可替代性。格林·阿尔金曾论述“电视不只是一种看的东西”,需要声音配合 镜头进行完整地叙事。米歇尔·希翁在《视听-幻觉的建构》一书中提到,只有配合着同步的声音才能产生连续感,声音赋予了镜头叙事感。 王旭锋指出,声音可以很好地帮助创作者,声音元素可以表现主观思想和情境,利用超现实声音元素或表现性声音蒙太奇可以实现艺术目的。曹宇指出,影像作为一种视听形象系统,画面和声音为了表现主题而共存,在不同情境中侧重点存在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的范文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叙事研究的范文 教育叙事研究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不能简单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与注重科学主义的量化研究相比较,现在的教育科研方法注重的是人本主义的质的研究。 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是一种很有意义而且容易为教师所掌握的研究方法,值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熟悉和运用。 什么是叙事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它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 这种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和向别人讲述我们对世界的了解的途径。 叙事普遍地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是人们表达思想的有力方式。 因此,叙事学一直受到文学、艺术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即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 1 / 9

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是一种研究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 这种研究方式的前提在于人类是善于讲故事的生物,他们过着故事化的生活。 叙事研究是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是质的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所谓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叙事正是这样完成的。 叙事研究被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是 20 世纪80 年代的事情,是由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倡导的。 他们认为: 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目前,这种研究方法已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并被逐渐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中。 这样的,是教师了解教育和向别人讲述其所了解的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它比较容易被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所掌握和使用,不像量化研究那样需要教师或研究者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 教青叙事研究的特点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

新闻学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1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前言: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的制作方式成为众多媒体的选择,特别是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对新闻娱乐化传播方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中。当前,在媒体的新闻报道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新闻报道娱乐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一切新闻报道都以娱乐化的角度来诠释新闻事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但是关于新闻娱乐化的优劣上,新闻学界还是褒贬不一的,特别是在一些媒体上,新闻的娱乐化报道方式还是需要一些改进的。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娱乐化的制作方式获得受众肯定的同时,学者对新闻娱乐化的研究还关注到娱乐化方式产生的不良新闻传播情况,这在多种媒体中也有所体现,对于这种新闻传播方式利弊共存的环境下,媒体工作者如何合理利用这种传播方式,制作出符合媒介市场化环境下能够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竞争力的新闻信息,这成为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传播环境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针对目前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探索,学者的研究围绕娱乐化的表现、娱乐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的未来发展改进意见等都提出了一些专家的研究论点,这对形成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未来良好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正文:新闻学者对与本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以不同的思路和关注内容为研究的方向,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总结,目前对电视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的研究成果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娱乐化现象的理论研究。目前的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新闻报道娱乐化的方式提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未来生存和竞争中获得优势,使用娱乐化的报道方式成为媒体工作者的共识,由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什么是新闻报道新闻娱乐化的报道方式就要有个清晰的了解。目前的新闻学界中关于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中,专家学者关于新闻报道娱乐化的 2 现象给予了一定的界定,通过对现象上的界定让新闻工作者以及读者认识到都市报的娱乐化发展方向。这些界定主要是围绕使用新闻娱乐化的新闻报道现象总结基础上进行的归纳,通过对已有的实践进行分析,归纳出一个共性,为其他新闻工

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 张培云 随着校本教研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师如何做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教育科研不能简单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质的研究等到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一种很有现实意义且容易为教师掌握的研究方法,值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熟悉和运用。 一、了解几个概念。 1、叙事。叙事就是陈述人、自然界和社会各种事物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普遍存在于文艺作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种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和向别人讲述人们对世界的了解的途径。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叙事就是“讲故事”,讲叙述者本人或他人亲身经历的事件。 2、教育叙事。教育叙事就是叙述与教育有关的故事,以叙事的形式来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的教育叙事讲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教改实验中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包括教学案例、工作和生活日记、工作总结、个人传记等文本。通过对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和揭示或使人感悟和体会内隐于这些事件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仰,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3、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教育科研方法。所谓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作为目前教育界提倡教师开展的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可以理解为:(1)教师可以是研究者也可以是研究对象;(2)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学习、感悟、反思和与研究对象的交流、合作、互动展开探究;(3)研究在研究对象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进行;(4)通过教育叙事来描述研究对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件,及对教育的感悟、探索、反思和总结。(5)研究所获得的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是用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 二、关于教育叙事。 (一)教育叙事的基本特点——何为教育叙事。 1、真实性:即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象或凭空捏造的“美丽诺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人物、时间等因素下发生的有特定意义的事件。 2、人物性:首先,所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如教师、学生、家长等;其次,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并对故事中的教育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和合理的说明。 3、情节性:教育叙事不是记流水帐,而是叙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符号代替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是在抓住事件本质的前提下的绘声绘色的叙述。如此才能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和反思。 4、感悟性:首先,教育叙事中应有讲述者对教育事件的感悟和反思;其次,读者应从所叙的教育事件中得到启迪,引起反思。 (二)教育叙事的方式——谁在叙事。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特点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只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 )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 (2)教育学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3)教育学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以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为主。

2.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 )儒墨教育思想

(2)《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的教育思想见下表。 3.外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 )古希腊教育思想

(2)古罗马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一理论一练习“三阶段。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创立阶段的特点 (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3)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其观点

我国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及下一步研究课题的设想

我国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及下一步研究课题的设想 1992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轨道,最初数年,由于太多的现实问题遮蔽了研究者的视线,新闻理论一度被忽略,研究相当零散。最近几年,开始呈现新闻理论研究“回归”的趋势,因为对许多具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只能建立在理论研究深化的基础上。对理论思维的回归,也借助了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和硕士生数量迅速扩大的外部原因。他们限于条件和经费,在抽象思维方面发展的较多;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入门的研究人员,首先的训练也应该在这个领域。于是,诸如新闻事实、新闻价值、客观性、新闻真实等等,面临新的环境,再次被提出讨论。传统的关于传媒性质任务的认识,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变得多样化了。传播学研究中一些较著名的假设,无形中为新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各种涉及当前传媒实际工作的热门话题,也持续数年,常说常新。下面是对近年新闻学研究情况的概述: 1,对新闻传播现象本身的研究 对新闻传播现象本身的研究,这几年主要围绕着区分新闻与宣传展开的。近年新闻学界展开的“用事实说话”是否新闻写作规律的讨论、2003年年末纪念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发表60周年的学术会议,深化了对于新闻、宣传内涵差异的理解。有的文章认为,新闻与宣传的不同点在于: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宣传要反复,新闻重新意;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宣传重时宜,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操纵,新闻重沟通;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 对新闻和新闻传播业的认识,近年也从不同角度得到较多的论证。一般地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然而,有的文章指出,新闻只是为社会上某些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提供了传播渠道。作为叙事的新闻,它的本质是透过“知晓”以获取知识,而历史属于理解性的知识范畴。“新闻→历史”的简单转换关系忽略了不同学科主体的差异。 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有一些,不算多。有几本标题为“新闻理论”的书,基本是用政治套话编织的,学术价值有限。杨保军的《新闻事实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对新闻事实的探讨较有深度。 2,新闻真实问题研究 近年最为集中的新闻理论话题是新闻的真实性,文章很多,但没有出版专著。这个老话题重新成为研究对象,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利益驱动下的假新闻泛滥。 有的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假新闻的泛滥,即社会假冒伪劣成风的环境、存在假新闻流通的市场、假新闻制造者适应了受众的某些接受心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欠缺。基于过去一些假新闻被告上法庭的“教训”,现在的假新闻往往无特定指向,它不以侵害当事人为目的,以假人物、真的大地点和假的小地点(通常乡以下的小地点是假的)为掩护,编造煽情、轰动的内容(有的格调还很高)以骗取利益。 有的文章认为,普通受众对这类假新闻在一定条件下应当拥有诉权,因为受众购买报刊这一交易行为构成了一种买卖合同,对其质量的主要要求便是真实性。普通受众对媒体内容真实性问题起诉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如果媒体造假,非报道指涉对象可以起

浅谈教育叙事研究(完整版)

浅谈教育叙事研究 浅谈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写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分析、调整的过程,是更彻底的自我反思、自我培训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它是教师立足教育实践,寻求主动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是一种促进教师群体共同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二、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案例应当具备什么特点? 第一,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必须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过程,虚构的故事不能作为教育叙事展开研究。 第 二,故事性。案例应当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存在一定的教育、教学冲突和问题情景,鲜活有趣,有较强的可读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叙事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教学记叙文,而不是教育、教学论文或者是阐述教育、教学设计的说明文。 第

三,启发性。案例应当有一个主题或主线把故事串联起来,不能漫无边际。这个主题应当能够给人以启发,能够引人深思。 第 四,研究性。案例中应当有作者的反思性研究。这种反思性研究以画龙点睛的方式,简要阐述自己经历这个故事之后的理性感悟、体验和独特的认识。 三、教育叙事研究应当怎样展开? 1.学会积累,养成写教育、教学日记,教育、教学随笔的习惯。 只要我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要我们与有着丰富情感和敏感心灵的孩子打交道,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肯定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把这些零星的、散乱的教育、教学事件随时记录下来,那么许多精彩的案例可能就蕴蓄在其中。 学会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日记,教育、教学随笔中所记载的故事,并不是都有意义,我们应当定期整理,善于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故事,加以反思性研究。当然,我们研究的不一定全是成功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失败的教育、教学故事可能同样具有反思的价值,能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3.学会写作。一则教育叙事研究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案例和反思。案例占的篇幅较大,反思占的篇幅较小。教育叙事写作和记叙文有许多共同之处: 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事件,这些要素构成一定情节;叙述情节要特别注意形象生动。和记叙文的写作不同的是,教育叙事中要加入反思,反思的篇幅虽然小,但却是教育叙事研究的重点,它的作用是画龙点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